首页 -> 2006年第5期

国难下的国礼:国宝大熊猫

作者:黄辛建

字体: 【


  大熊猫,也叫大猫熊,主产于我国四川省,是举世瞩目的世界级珍贵稀有动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熊猫多次作为国礼送往国外。据专家统计,仅在1957年至1982年的26年间,我国共赠送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这些大熊猫绝大部分来自四川。其中,作为国礼走出国门最有名的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送给美国的大熊猫玲玲、兴兴。两只大熊猫到美国后,在华盛顿动物园定居,1972年也因此被美国民众称为“熊猫年”;随后每年平均有300万以上游客到动物园观看。如今,大熊猫作为国宝,已成为中国的象征,中国人民对外交往的友好使者。2006年7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全票通过,将“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大熊猫就曾作为国礼而走向世界。
  早在19世纪后半期,大熊猫就已为世界所知。1869年,法国传教士阿芒·大卫在四川宝兴县购得一张熊猫皮;又隔两年,国外开始知道世界活化石大熊猫的存在,从而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1]1936年11月,美国人露丝·哈克尼斯继承亡夫威廉·哈克尼斯的遗志,在四川找到大熊猫并带往美国,这是大熊猫首次落户美国,从而在美国乃至世界掀起了熊猫热。抗日战争时期,大熊猫于1938年7月首赴西欧,同样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不过,这些活动大多属于非法盗取行为,外界主要关注的是熊猫的生物特性及其观赏价值,带有浓厚的研究性质。
  1941年11月9日,国民政府以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女士、孔祥熙夫人宋蔼龄女士为代表,主持隆重的仪式,把熊猫作为国礼送往美国,赋予了熊猫出国新的内涵。当时国内的主流媒体都用较大的篇幅、以极大的热情报道这一事件。11月6日,熊猫刚自蓉抵渝,各报记者及中外人士就蜂拥而至。次日,《中央日报》以《两熊猫昨抵渝——状甚粗野类似狼狗,即日带美命名募捐》为题,《大公报》以《赠美熊猫昨由成都运抵渝》为题,《申报》则以《熊猫赠送式在渝举行》为题,详细报道了熊猫抵渝的情形。至于11月9日的赠送活动,各大媒体则竞相对“熊猫赠送礼”进行详细报道。
  为何国民政府要选择熊猫作为国礼送给美国呢?宋蔼龄女士在1941年11月9日凌晨就举行熊猫赠送礼的对美广播上道出了其中原委:
  第一,它是中国的特产。全世界除了我们四川省的部分地区以外,别处是没有的,所以别的国家都不能有这样的礼物,这真正是我们特有的礼物。
  第二,这是一样珍贵的礼物。有史以来,从中国送往国外的熊猫,一共只有七头而已。
  第三,这是一件愉快的礼物。因吾人饱经战事之忧患,深觉赠送此礼物实为吾人苦中求乐之时间,又吾人也欲赠送一愉快之礼物于美国。
  第四,还有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对于我们也许比对于你们美国更加重要。因为熊猫出产于我国西部的一个地方,这个地带,在过去连我们中国自己也不十分熟悉。但此次的抗战使我们的千万同胞,从沿海迁徙到了多山的西部来。我们的战时首都很邻近熊猫的产地。因此,这种珍奇的动物也可以说是代表下述的意义:就是我们数千万同胞以及全国重心迁移到数千里以外的内地来,迄今四易寒暑,我们的生活虽很苦,但工作效率进展得却很大。
  宋蔼龄女士一席话道出了国民政府之所以选择熊猫作为国礼送往美国的原因。
  为扩大影响,此次活动做了一系列有计划的安排。其自始至终,都有大批中外人士和记者到场,尤其是中外摄影记者。对美广播当天,正值美国的周末日,中国时间是11月9日凌晨4点45分,美国时间是11月8日下午4点45分,“此时正是美国广播的黄金时间,依照美国电台预定节目,是时适继美国各广播电台广播盛大球赛新闻之后,全美听众当倍感高兴”。更有趣的是“在广播之时,将携同行将运美之熊猫,在播音机前,使其发出‘哼哼’之声,藉电波传达于全美听众”;最后因当晚下着小雨,气温较低而未能成行。熊猫赠送礼结束后,由蒋、孔两夫人出面,在蒋介石府邸举行了茶话会,招待来宾及中外摄影记者,蒋介石躬临参加。“熊猫运美后,将在纽约举行一命名募捐广播竞赛大会,为决定一固定之名称(按:为其中之雌熊猫命名)”。可以说国民政府为使这次熊猫赠送活动引起广泛关注,颇费了一番心思。
  结合当时各大报刊的相关报道来看,国民政府借赠送熊猫举行如此隆重的活动并同时进行对美广播,在当时情势下是有明确目的的。
  首先,表达中美友谊并礼谢美援
  1941年11月7日,《中央日报》就报道了当时纽约博物院专家蒂文回答记者的话,谓“蒋孔二夫人赠送熊猫这一珍贵的动物给美国,中美人民友好藉之更为增强”[2]。《申报》则说:“中国为表示感谢此种友谊起见,特将新获之熊猫相赠。”[3]而且,为表达中美的友谊,此次熊猫赠送礼还将两只熊猫中之雄性取名“中美(America China)”。国民政府希望通过熊猫赠送活动让美国人民“知道我们是用最真挚的友谊奉赠于一对小小的动物”,同时“告诉他们关于送给他们的两只熊猫的故事,还有出产熊猫的那个国家寄托在珍奇动物的身上那份亲切的友情”。[4]
  11月9日凌晨熊猫赠送礼时,孔夫人讲到:“美国的朋友们,我们奉送这两头驯善可爱的熊猫,我和蒋夫人希望除了他们是珍奇动物外,更有其他的意义,我们想借此表达我们对于美国的友谊。同时,因为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作种种热忱的努力,我们想借此表感谢之意。”蒋夫人则讲了两个含义深刻的事,其中一个关于她两星期前在湘北前线视察时的情况:在伤兵医院的时候,看到美国人民通过美国救济中国难民协会捐助的物品发挥了巨大作用,广大士兵因为美援而产生了对美国由衷的感激之情,有“无穷的感动”;视察若干难民保幼院过程中,“当我向他们提到我们的友邦美国的时候,那些孩子的眼光突然明亮了起来,聚耳凝精,倾听我的谈话,那种愉快乐观的神情真令人感动。他们都知道美国的小朋友们省下了一分一角的冰淇淋或糖果之费,为了把营养的食品捐给中国的难童。”[5]
  非常明显,国民政府此活动目的之一,旨在感谢以美国救济中国难民协会为代表的美国友人,表达中美之间的友谊。
  同时,国民政府还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使美国乃至世界对中国人民的抗战有更深的认识,得到美国进一步援助。蒋夫人在广播中谈到了中国缺乏抗战基本设备的现状。“你们诚然供给了我们许多东西,可是我们还得临时设法取得许多不可缺少的物品。我们所设计的若干简易工具,我想你们一定会感到神奇。例如我们缺乏灌肠器,就用竹子来做,用时也很灵便,竹子是到处用得着的东西,我们用它来做手术栏,用来做抬病人的抬架。我们放在橱柜里一排一排精光明亮的外科手术用具是用废铁甚至是弹片经过手工制造出来的。我想你们一定会感到惊异,连我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手术室里没有电灯,我们就用油灯来代替。……这些我们都做了。可是我们没有法子制造权宜代用的显微镜、X光机器或是其他临床必须的许多精密用具。为了救治无数的生命,这些东西一定得从海外运来。”此时对美广播中国抗战面临的诸多物质困难,把国民政府希望美国继续援助的渴望之情流露无疑。《申报》则写得更加直接:“特此类物料(按:美援华的药品及其他物资)绝不能以之造成仪器,故仍望美国友人能继续援助。”[6]
  其次,表明抗战决心并希望美国站在正义立场
  在对美广播中,宋蔼龄女士讲到我们“迁移到数千里以外的内地来,迄今四易寒暑,我们的生活虽很苦,但工作效率进展得却很大。”当时报纸上也报道“中国内地现虽物资较为困难,然工作人士,在竹棚茅土之陋室中,尽其最善之努力”[7]。宋美龄女士所讲的另一件事则是关于“兴安堤”的传说。据传这一道堤是在两千年以前建筑万里长城的秦始皇命令一位大臣建造的。这个工程非常困难,第一、第二个大臣都因为失败而被处死,第三个达成了任务并且得到无上的恩宠。但是,现在在河堤边却巍然立着那三个大臣的坟墓。有人就告诉她,那三个大臣都葬在这里,是因为第三个大臣成功后也自杀了,临死表示要和两位过去的失败者葬在一块。他觉得利用了别人的失败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这种荣誉是他所不愿享受的。孔夫人特别强调这一种像西洋所谓的“唐吉诃德”式的高贵精神是中国今日能够抵抗侵略的因素之一。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希望通过这次赠送熊猫礼,把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展现给美国乃至世界。
  熊猫赠送活动也透射出国民政府希望世界头号强国美国能与中国站在同一战线的愿望。(此时,美国尚未对日宣战)“我觉得美国这一个国家,决不会因势乘便以作便利自己的打算的。美国决不像法西斯国家那样,认为牺牲弱小国家是正当的行为。美国正在英勇地竭尽一切可能维护着正义与人道。我们中国为了正义与人道流血奋斗,迄今已四年有余了。因此我们相信,我中美两国的友谊是建基于一致的理想之上的。我们共同敌人,目无法纪,藉着野蛮的武力,以图自私。在他们的横行狂暴之前,中美两国的友谊,也决不会动摇。”蒋夫人言语中透露出对中美共同抗击法西斯的殷切期盼之情,当然,这也是国难下国民政府和全国人民所希望的。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之所以选择中华国宝——大熊猫作为国礼送给美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国难下的这两只熊猫因此而被赋予了神圣的历史使命。国民政府以感谢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为代表的美国友好人士之援助为契机,举行隆重的赠送熊猫仪式,同时对美广播,向美国乃至世界展示了中美友谊,彰显了国难下我国人民的抗战精神,陈述了我国抗战所面临的困难,为美国乃至世界认识中国抗日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平台。国难下的这次熊猫赠送活动无疑对包括中国抗战在内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注释:
  [1]参见陈珂、陈安正、侯德础:《巴蜀一绝》,108页,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2][4][5]《中央日报》,1941年11月7日三版、11月8日三版、11月10日二版。
  [3][6]《申报》,1941年11月7日三版、11月10日三版。
  [7]《大公报》,1941年11月7日三版。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成都)研究生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