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藏獒古名考

作者:李海霞

字体: 【


  獒,《尚书·旅獒》:“‘西旅厎贡厥獒。”(厥,其)汉孔安国传:“西戎之长致贡其獒。犬高四尺曰獒。以大为异。”《尔雅·释畜》:“狗四尺为獒”。《左传·宣公二年》:“公(晋灵公)嗾夫獒焉。”杜预注:“獒,猛犬也。”《说文·犬部》:“獒,犬如人心可使者。”唐舒元舆《坊州按狱》诗:“攫搏如猛虎,吞噬若狂獒。”宋王益之《西汉年纪·武帝》:“(孝武之世制匈奴,通西域)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巨)象、狮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围。”此“猛犬”是藏獒。似乎猛犬曾是藏獒的专名。宋罗愿《新安志·绩溪沿革》:“大獒山在县北六十里,高四百仞,周百里。旧说以为上排层汉,前压澄潭,蹲形矫首如獒,猛犬焉。”明詹同《出猎图》:“苍鹰焱起若飞电,四尺神獒作人立。”明谢肇肇《滇略·杂略》:“况平章既亡,弟兄罄绝,今止遗一獒一奴。奴堪再赘,华黎氏獒又可配阿结妃。”獒,古又名豪,亦表示大。唐陆德明《尚书音义》:“獒,马云作豪,酋豪也。”清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六:“旧注:‘獒,西方犬名。’即曰獒与豪通字。”
  西戎贡獒:藏獒产于西藏、青海、甘肃一带,为早期西戎居处地。
  高四尺的大犬:藏獒比内地的狗大得多,纯种雄獒体重60公斤左右(西祠胡同网2004:南京农大徐汉涛说巨者身高1米,重达95公斤)。名“獒”与其壮大相合。敖声有大义,如鳌是传说中的海中巨鳖;螯是蟹的大钳夹。
  如人心可使:犬一般都会按人的要求做事,而藏獒特别忠诚。“藏獒对人有强烈敌意,惟独对主人亲热难当,任劳任怨。”(冯逢《养狗驯狗与狗病防治》,2004。)
  晋獒:在春秋时代,西戎向东迁徙,入居秦晋等国,故晋灵公的獒当是西戎带去的。(今山西有太行犬,较大,身高60-65厘米,但与“四尺”高有明显距离。)
  獒是猛犬:藏獒的攻击性极强,几乎见到生人就咬。藏民说1只獒能斗败3只恶狼。下面是《世界上最凶猛的狗——藏獒》的描述:“攻击:在牧区,当一只健壮的成年公獒向你发动攻击时,它发出慑人心魄的吼声,冲你狂奔而来,带着风声,足下草屑飞扬……幸好拴着很长的铁链。因为惯性,它一下子被铁链蹦得腾空而起……这种约束让它更加狂躁,于是它绕着圈子一次次狂奔……这可真正是一幅恐怖的景象。这时你最好不要再逗留了,快溜吧。也许锈迹斑斑几年没有更换的铁链已经快断裂了!眼神:当你小心翼翼地靠近一只充满野性的藏獒,它可能会在你进入它的攻击范围前一动不动。如果在足够近的距离内,你就可看它那到蕴含凶光的冷冰冰的眼神,这时候的藏獒眼珠还是半透明的褐色。但是一旦它开始狂暴地发动攻击,短短几秒时间,它的眼珠已经变成暗淡模糊的桔红色。眼珠一下失去了光泽,就像笼罩着一层暮霭。任何人都会相信这时这个眼神残忍呆滞的家伙一旦有机会成功地攻击到目标,即使是它的主人也难以驾御了!”(西祠胡同网,作者萍爱碧水,03.8.27.)
  獒又名豪:今藏獒亦名藏豪。04.9.29“东阳农业信息网”:“各种名犬存栏近80多条,有德国的金丹、牧羊犬、俄罗斯的都沙犬、法国的斗牛犬和西藏的藏豪近20个品种。”有人在网上夸耀他的藏獒:“我养的是藏豪不是狗!”
  獒体大,引申指大狗。苏轼《儋耳》诗:“予来儋耳,得吠狗曰乌嘴,甚猛而驯。随予迁合浦,过澄迈,泅而济,路人皆惊。戏为作此诗:乌喙本海獒,幸我为之主。食余已瓠肥,终不忧鼎俎。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跳踉趁僮仆,吐舌喘汗雨。长桥不肯蹑,径度清深浦。拍浮似鹅鸭,登岸剧虓虎。”(儋耳,今海南省儋州市。藏獒不耐热,30度的气温就会脱毛,不能在海南生活。海獒是来自海外的大狗。)宋胡宿《送梅尧臣宰建德》:“家树喧朝鹊,乡亭寂夜獒。”(宰建德,为建德令。建德在今浙江金华。乡亭,类似今村治兼派出所,能拘押人,恶狗守之。)明方以智《通雅·动物·兽》:“西洋犬多,皆曰獒,有极犷者,虪xuàn类也。”大秦(古罗马)赠送给中国的大犬。当是今罗威那犬的前身,亦很有勇气和力量,是古罗马的军犬。
  《汉语大字典》:“獒,一种凶猛的狗,体大善斗。”《汉语大词典》:“獒,高大凶猛的狗。”未得其实,可能编写者以为《尔雅》“犬四尺为獒”是泛指。实际上在整个古代,中国别无大狗的记载,只有藏獒配得上这个尺寸。古人的许多类名,概括面很窄,今人多误解。
  豻、青豻(音暗),《说文·豸部》:“豻,胡地野狗。”《礼记·玉藻》:“麛裘,青豻袖。”郑玄注;“豻,胡犬也。”陆德明释文:“豻音岸,胡地野犬。”藏獒的皮毛好,故用来做裘。藏獒多纯黑,故言青。豻犹旰gán(天黑,今重庆读岸),也是黑义。陆德明又释《尔雅》:“豻,《子虚赋》苦奸反,解云:‘胡地野犬。似狐,黑喙。’”这当是金黄色的藏獒,吻部常黑色。“似狐”,其体色和长毛、蓬松的大尾巴似狐狸。《淮南子·道应》写殷纣王拘捕了尚未发迹的周文王,散宜生为了救文王,以千金搜求“天下之珍怪”去贿赂纣:“大贝百朋、玄豹、黄罴、青豻。”汉高诱注:“豻,胡地野犬。”
  豻又作犴。《说文·犬部·豻》:“犴,豻或从犬。”又“豻,豻(骁)犬也,一曰逐虎犬也。”《玉篇》豻午见切,今应读宴。即豻的音变,声母都是疑母,中古韵母有二等和四等之别。《集韵·裥韵》:“犴,逐虎犬。”声母由疑母旁转为见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部》“貘”附录:“犴,……胡狗也。状似狐而黑。身长七尺,头生一角,老则有鳞。”羼入了传说。郭璞注《子虚赋》亦说犴“似狐而小”,讹,后人不取其说。青豻,今民间引申指大黑狗。民国初年孙锦标《南通方言疏证·释兽》:“青豻狗,俗以大黑狗为青豻狗,豻读若汗。”
  因为藏獒凶恶异常,古代皇宫和监狱养之作守卫。上古乡亭的监狱以犴得名(《诗经》作岸),《集韵·翰韵》:“豻,一说犴,野犬。犬所以守,故谓狱为犴。”
  《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豻、犴都混沌地解释为“北方的一种野狗”。《大字典》将《集韵》的“犴”排斥于“野狗”之外,别立一个义项,不妥。豻,《大字典》解作“一种猛犬”。而“逐虎”只能与藏獒的性格相符。俗言两只藏獒能斗一豹,则更多的藏獒能逐虎。古人对獒、犴时而释犬,时而释野犬,说明藏獒处于不很驯化的状态,或许有野生的;做家犬至今野性尚烈,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冰天雪地里也拒绝进屋。
  狡犬,汉史游《急就篇》:“貑狡犬野鸡雏。”唐颜师古注:“狡犬,匈奴中大犬也。巨口赤身。”《说文·犬部》:“狡,匈奴地有狡犬,巨口而黑身。”匈奴曾赠送此狡犬给西周。汉《逸周书·王会解》载成周(西周洛邑)建成时,大会四方诸侯部族,各地都带来了自己的礼品:“匈戎狡犬。狡大者,巨身四尺。”
  巨口黑身:藏獒嘴大,吻较宽。多数全身或背部黑色。
  巨身四尺:与獒的大小相同。亚洲别无如此之大的犬。
  赤身:藏獒有赤色个体,今罕见。www.chinapet.net网04.10.3:“这只火焰红的藏獒叫红利,据悉,红獒十分珍稀。”在刚成立的中国藏獒俱乐部里,此红利与一只名叫大嘴的黑色杂赤花的獒被称为“国宝级藏獒”。彩照上,它们都长着一头繁茂的雄狮鬣,帅气十足。
  来自匈戎:匈戎是北部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分布地从秦到燕。其西缘在今青海甘肃一带,这里是出产藏獒的地方。
  得名:狡,矫健之义。《广雅·释诂》:“狡,健也。”符合藏獒特性。
  《汉语大字典》:“狡,匈奴产的一种狗。”引《急就篇》和颜注,没错,但是不详;又转引白居易《白孔六帖》“匈奴献豹犬”,“锥口,赤身四尺”,误。《逸周书》本言“渠叟鼩犬”。(鼩误。鼩一从勺得声,读豹。一作豹犬。)渠叟国送的是豹犬,后人与狡犬相混。《汉语大词典》:“狡犬,少壮的狗。”非是。“狡狗”才是少狗。(《淮南子》“狡狗”高诱注:“狡,少也。”狗本指小犬。)“巨身”者不是少狗。(《大词典》引《逸周书》作“巨身四足”,足应为尺之误。四足不是狡犬的特征。)
  番狗。番,古代指西方边境及其以外的民族。如西番、番寺(喇嘛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至太和四年,郭钊司空镇蜀。郭性严急,小不如意皆死。王殷因呈锦缬,郭嫌其恶弱,令袒背,将毙之。郭有番狗,随郭卧起。非使,宅人逢之辄噬。忽吠数声,立抱王殷背。驱逐不去。郭异之。怒遂解。”宋周必大《文忠集》卷一百七十二:“内探报德寿宫发下番狗五十只,禁中留其三,余给赐内侍,内引宿直(值)官。”也明确叫西番狗。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西戎》:“七年九月,弘化、显庆二寺番僧藏卜、洛竹进西番狗二只。陕西都司起送至京,礼部送豹房收育。”也叫番犬。《大清会典则例·理藩院》:“(顺治八年西番各寺)各遣番僧贡舍利、铜塔佛像、番犬及马、驼、氆氇、豹皮、酥油诸物。”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居处器物类》:“《格古要论》:‘西洋剪绒单出西蕃,绒布织者。其红绿色年远日晒,永不退色。紧而且细,织大小蕃(番)犬形。”’番狗、番犬来自西番(西藏)证据确凿。保卫宫禁、用作进献礼物,当然不会是一般的狗,必定是最凶恶的良种狗——藏獒。上古称西戎的一支为犬戎,或许同犬戎有令人胆寒的藏獒有关。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吐蕃,狗种。”明胡三省注:“西戎古曰犬戎,故谓吐蕃为狗种。”
  今藏獒,有的仍以番狗相称。www.gn.gsei.com.cn网报道,藏獒别名蕃狗,最大者体重达70公斤以上,番本亦作蕃;但《汉语大词典》没有收“番(蕃)狗”、“西番狗”和“番犬”,也许以为其狗不过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而已,非特指某个种。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献所(重庆)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