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追溯《天龙八部》中的段氏儿女

作者:王洪力

字体: 【


  美丽而神秘的大理国经金庸先生《天龙八部》描绘后,成为广大读者向往的梦幻之邦;而生活在茶花飘香、佛音萦绕中的大理国皇族段氏其独特的人物形象也打动着读者:痴情纯厚的段誉、风流倜傥的段正淳、仁德威仪的段正明、历经磨难心志扭曲的段延庆……这些人物或真或幻,金庸先生将深厚的历史底蕴寄予侠士侠女身上;而书中提供的历史环境又是如此的真切,不由地使人翻阅典籍,希望找到自己心中侠士的生活轨迹,不过有时还真让人吃惊……
  
  一、段誉其人
  
  大理国国君中,真有一位国君不但其历史活动时间与段誉吻合,名字也相近。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序》的释名中交代:《天龙八部》的年代在《射雕英雄传》之前。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而大理国第16代国主段和誉(又名段正严)在位时间是公元1108—1147年,是大理国22位国主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并且也是首位得到宋朝统治者认可的大理国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宋徽宗封段正严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其在位,颇得民心。”[1]段和誉与段正明、段正淳是堂兄弟的关系,他们都是第12代国王段廉义(上德帝)的孙子。
  《天龙八部》第六回:“黄昏时分,一行人进了大理国城南门。‘镇国’‘保国’两面大旗所到之处,众百姓大声欢呼:‘镇南王爷千岁’‘大将军千岁’,镇南王挥手作答。”风流多情而又勤政的段正淳从此登场。史料中对这第十五代国主段正淳的风流并未提及,但对他的功绩还是相当赞赏的:号“中兴之主”,“文安皇帝”。请读者留意《天龙八部》第四十八回:“镇南王薨于道路、世子扶灵归国的讯息,早已传入大理京城。镇南王有功于国,甚得民心,众官百姓迎出十余里外,城内城外,悲声不绝。”金庸先生这种将人物与史实、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写作技能真让人叹服。
  
  二、段氏与高氏
  
  在《天龙八部》中保定帝段正明是一代明君,但金庸先生在书中第八回还是留有伏笔的:“(保定帝)转头向高升泰道:‘令尊若是在世,想来也有此意(皇位归还段延庆)’”。其实这里也蕴涵了历史玄机。
  《天龙八部》中关系段誉身世之谜并迫使其生身之父段延庆出走的“杨义贞叛变”也是史料记载、经研究者认可的: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十二传至段廉义。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大臣杨义贞篡弑段廉义,夺取王位,自称“广安皇帝”。后四月,鄯阐(今昆明)岳侯高智升起兵,诛杀杨义贞,复立段氏(第十三代国主段寿辉)。其后段寿辉迫于高氏,不自安,以“灾异迭兴”为由禅位于段思廉之孙段正明。段正明为君不振,人心归高氏,便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段氏(段正明)被迫让位给高智升之子高升泰,高氏为君王,改号“大中国”。升泰立二年寝疾,遗命还国政于段氏(段正淳),高氏仍为国相。[2]“高氏世代为大理国相国,先后任此职者达十二人,被封为‘中国公’执掌权柄,号令咸出其门”[3]。《天龙八部》中大理国的司徒、司空两位高官都得为救人而挖掘地道,但高升泰却可在皇帝面前独坐。这对不太了解大理国国情的人是不好理解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大理国会有先后八位国主出家为僧了。当然,这与大理的崇佛的风俗有关,但也不可忽视高氏为巩固其政权而胁迫其出家的影响。高氏也有众多的子弟出家为僧的,1998年在云南楚雄出土的阿吒力元碑就是明证。[4]
  
  三、段氏与佛缘
  
  佛教自南诏时期传入云南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发展成为滇密(又名阿吒力,密宗的一派),并形成了独特的大理国佛教特色。具体表现在释、道、儒兼容并包,官为僧,僧为官的大理国政治;专院为学校,僧侣为教师的大理国教育;积染佛教礼仪较深的大理国民俗;亦僧亦俗的阿吒力僧人。[5]
  大理国创立者段思平“岁岁建寺,铸佛万尊”。段氏的皇家寺院——天龙寺又名崇圣寺。其所遗的大理三塔已成为今天的旅游胜地:三塔公园。崇圣寺为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当初院占地7里,规模宏大。三塔位于崇圣寺山门前,主塔名千寻塔,建造于南诏时期,至今已1100多年,是唐代的典型建筑,高69.13米,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为18级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建筑年代稍晚于主塔。两塔间距97米,与千寻塔相距70米,三塔形成鼎足。[6]
  
  注释:
  [1]那吉:《云南社科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理国史研究”结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第2期。
  [2]参见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册,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版,第612页。
  [3]段玉明:《大理高氏考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4]参见顾吉辰:《楚雄出土阿吒力元碑述略》,《楚雄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5]参见何贵荣:《大理国佛教崇拜的社会化现象》,《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1997年第1期。
  [6]参见刘扬武:《大理三塔公园》,《佛教文化》2004年第3期。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成都)研究生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