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也说“尸位素餐”等

作者:温小明等

字体: 【


  也说“尸位素餐”
  温小明
  
  兰殿君先生《“尸位素餐”别解》一文说:“‘尸位素餐’一词,辞书解释过于简约,让人知典源而不明其本义为何。”(见《文史杂志》2006年第3期)但笔者认为,一般辞书(如《汉语成语词典》)对“尸位素餐”的释文并不难理解,人们对它的使用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对兰文所举《汉书·朱云传》中的“尸位素餐”,颜师古注为:“尸,主也。素,空也。尸位者,不举其事,但主其位而已。素餐者,德不称官,空当食禄。”《论衡·量知篇》王充解释“尸位素餐”曰:“素者,空也,空虚无德,餐人之禄,故曰素餐。无道艺之业,不晓政治,默坐朝廷,不能言事务,与尸无异,故日尸位。”《资治通鉴·周纪五》“居人之官,食人之禄,是尸利素餐,吾罪深矣”,胡三省注曰:“尸,主也。素,空也。尸利,言仕不能行道而主于利也。素餐,言空食君之禄而不能有所为也。”此外,《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蔡沈集传为:“尸,谓居其位而不为其事,如古人所谓尸禄、尸官者也。”《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毛传曰:“素,空也。”《孟子·尽心上》“不素餐兮”,赵岐注曰:“无功而食,则谓之素餐。”朱熹集注日:“素,空也。无功而食禄,谓之素餐。”《后汉书·陈龟传》“上惭圣明,下惧素餐”,李贤注日:“素,空也。无功受禄为素餐。”《义府·素位》日:“又素有白义,白者空有质而无色,故事之有其名而无其实,与有实而无其名者,皆日素。如素餐、素王、素封,则此义也。”
  从以上古注不难看出,“尸”“素”并非兰文所释之义,“尸位”指的是“居其位而不为其事”,“素餐”指的是“无功而食禄”。这与现在一般辞书的释义,以及人们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并没有什么不同。
  分析“尸位素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的含义。“尸位素餐”是并列结构,“尸位”和“素餐”又都是状语加中心语的偏正结构;“位”和“餐”是动词,意为占着职位,享有食物和俸禄。“尸”原是名词,在这里作状词,修饰“位”,意为“像尸一样”;不管“尸”原来是指“尸体”还是指“上古祭礼中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在“尸位”中它都不再是原来的意思,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素”不是形容词“纯而不杂”或“洁净”,而是副词,意为“空”或“白”。正是因为这样,“尸位”又可以说成“尸禄”、“尸利”,“素餐”又可以说成“素食”、“素飧”。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谈谈“雨毛”、“雨石”、“雨血”及“雨土”
  陈 倩
  
  正史中常出现诸如“雨毛、雨土、雨血、雨木冰”等等的词语。“雨”做动词,读去声。对其深入探讨,有助于理解史书的原意。现略举几例:
  《隋书·高祖纪》:“乙丑,京师雨毛,如马鬃毛,长者二尺许,短者六七寸。”
  《元史》:“至元三年二月,彰德雨毛,如线而绿,俗呼“菩萨线”。
  《汉书·五行志》:“邪人进,贤人逃,天雨毛”。
  《晋书·五行志》:“天雨毛羽,贵人出走。”
  上述“雨毛”之意,不仅言下毛毛细雨,而且还被认为是上天对统治者的一种忠告,是对当朝执政的一种警示。此外,《易飞候》则载云:“天雨毛,其国大饥”,揭示了“雨毛”对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危害。以此来推测,雨毛很有可能是降雨量不足的表现。降雨量不足带来干旱,就会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从而给国家带来灾荒。
  《南齐书·祥瑞志》:“嵩高山,异明三年四月,荥阳人尹午于山东南涧见天雨石。坠地石开,有玺在其中,方三寸。”
  《隋书·高祖纪》:“己卯,雨石于武安。滏阳间十余里。”
  《明史·五行志》:“弘治三年三月,庆阳雨石无数,大小不一,大者如鹅卵,小者如芡实。”
  从以上文献出现的“雨石”来看,其意肯定是指陨石。陨石从宇宙降落到地球,经过不断的摩擦,大多数的陨石在空中就已经消磨了,降到地面的陨石的数量绝过不可能如史书中所记载的绵延“十余里”。这是古人为了引起当朝统治者的重视而故意夸张。
  《汉书·五行志》:“惠帝二年,天雨血于宜阳”。
  《汉书·五行志》:“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阳胡陵雨血,广二尺,长五尺,大者如钱。小者如麻子。”
  《隋书·五行志》:“后齐河清二年,太原雨血。”
  对“雨血”,如果理解为“天上下血雨”,显然不可信,有待识者指教。“雨血”在古代至少有三种含义:
  一是象征着国家的凶兆。
  《易飞候》:“天雨血染衣,国亡君戮。”
  《晋书·五行志》:“永康元年三月,尉氏雨血。”
  《晋书·五行志》:“淖齿杀齐(泯日)王日,天雨血沾衣,天以告也,此之谓乎?”
  二是与国家的狱讼有关。
  《易传》:“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咎天雨血,兹谓不亲,民有以怨心,不出三年。无其宗人。”
  《汉书·五行志》:“诛死者少,雨血亦少。”
  三是与封建王朝的行政有关。
  《汉书·五行志》:“佞人禄,功臣缪,天雨血。”
  而在正史中,“雨土”是记载得最多的一个与“雨”有关的词语。今人对“雨土”的字面解释为:“土像雨一样地落地”。但是综合史料分析后,发现“雨土”除了有对封建统治者起警世作用的社会意义外,还很有可能是古代的一种自然灾害,与我们今天的沙尘暴极为相似。沙尘暴是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后引发满天黄沙,空气能见度低,还会给人类带来呼吸道方面的疾病,严重影响人类活动。历史上从发生“雨土”时的天气情况来看:
  《魏书·灵征雾》:“世祖太延四年正月庚子,雨土如雾于洛阳。”
  《魏书·灵征雾》:“世宗景明三年二月己丑,秦州黄雾,雨土覆地。”
  《魏书·灵征雾》:“四年八月辛巳,凉州雨土覆地,亦如雾。”
  上述史料中所记载的雾,与“雨土”同时出现,可以想象到当时天空黄雾四塞,沙土从天而降如雨。此外,史书中的“雨土”基本上都与大风相伴而来。这也与沙尘暴天气极为相似。
  《旧唐书·僖宗纪》:“是日大风,天雨土。”
  《周书·太祖纪》:“癸巳,大风雨土。”
  《宋史·五行志》:“乾符二年二月,宣武境内黑风,雨土。”
  《宋史·五行志》:“天祜元年闰四月乙未朔,大风,雨土。”
  《元史·五行志》中还有这样两条史料:“天历二年三月丁亥雨土霾”;“至顺二年三月丙戌,雨土霾。”其中,“霾”这个字表示有风沙天气,史有“风而雨土为霾”之说。在气象学中,“霾”则是一种天气现象,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能见度极小。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可见,“雾”与“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可以相互转化的。
  《宋史·宁宗纪》:“乾道四年三月己丑,雨土若尘。”
  《金史·五行志》:“三月乙酉,氛埃雨土。”

[2]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