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过好传统节日

作者:杨正苞

字体: 【


  读了《人民日报》和《中华读书报》载《打响“传统节日保卫战”》后,颇有感想。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这里先就全国人民、海外华裔普遍重视乃至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六大传统节日谈谈怎样过好它,保卫它。
  
  一、过好传统节日的重大意义
  
  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特有节日,是他们的一次盛典,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体现,自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自然,为了庆贺和欢乐,要吃喝吃喝、添置些换季和需用的衣物。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商家把“吃”和“买”的宣传搞得热火朝天,商店和餐馆或宾客满座或人流如潮……朋友啊,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这样就是过好传统节日了!传统,是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民俗、思想、制度等。如果我们把它忘了、庸俗化了,那么我们靠什么来凝聚天下炎黄子孙,从而振兴我们的民族精神呢?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要珍重并热烈地投入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中。这些重大的传统节日实质上都紧密地和农事、亲情、爱国与保健相关联。
  
  二、六大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一)春节。春节是迎来新春、新年的日子。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古人常在这天举行朝贺,迎神祭祖,亲友互贺,占卜农时,祈祷丰年,清洁,盛装并从事各种娱乐活动,逐渐形成了内容十分丰富的新春佳节。春节的正日子虽是初一,但节期却不止一天,短则至初五,俗称“破五”,商家在这一天以后才开门营业;长则至十五上元节,其夜晚叫元宵,因为要观灯、放焰火、耍龙灯故称元宵节或灯节。春节的活动,其实从上年腊月二十三送灶王上天,闹年鼓就敲响并开始备年货了。此后就是吃年饭也叫吃团年饭,全家人包括在外地的家人都要回家参加这次聚餐。年饭菜肴十分丰盛并延时至晚,整个聚餐过程都充盈着团圆喜庆的气氛。接着,就是过除夕,即上年最后一天的夜晚,除了仍有团聚的内容外,还要熬夜“守岁”,表示珍惜流光;到了午夜,要给尊长行礼“辞岁”,表示送走旧年并互祝平安。春节这天早上要放爆竹,贴春联,向尊长行礼恭贺新年,并拜访亲友,互祝好运。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元日》诗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岁除,岁尽。屠苏,酒名,荆楚民俗元旦饮屠苏酒,谓可免瘟疫。曈曈日,形容国家欣欣向荣,像早晨的太阳。桃符,古代元旦,人们用桃木板写或画上门神“神荼”、“郁垒”,分别挂在大门的两侧谓能驱邪;后来代以春联表示祝贺并对新的一年寄予希望。从农事上说,春节这段时期除南方外,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农活相对较少,农民一年辛苦,已获秋收之喜,这时正好休整休整,娱乐娱乐。春节一过天气转暖,繁忙的春播夏收又将登场了。种子、农具、耕畜、农机等也趁此假日作好准备。从元旦到十五,每天都有打闹年鼓和舞狮、杂耍等活动。春节期间应时的食品有年糕象征团结,元宵象征团圆和腌腊肉食品等。
  (二)清明节。日子在公历4月4、5日或6日,其前一两天原是悼念春秋时晋国忠臣介之推的“寒食”,后衍变为悼念先烈和祖先的清明。春节过去约两月,气候开始转暖,在紧张的春播夏收临战前夕,农民借机再来一次鼓劲的、动员的节庆。除此,清明节还有两个重要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扫墓。节日前数日,人们普遍要为亡故的先烈、先祖的墓茔除草、培土、插坟标(现今就是献花了)、祭奠等,以缅怀他们的业绩,酬谢他们的辛劳。通过扫墓活动,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密切亲情、族情。族人较多的农村,还要办清明会,族人聚集宗祠祭奠祖先,褒奖优秀,斥责顽劣,然后聚餐同乐。
  其次就是踏青,清明时节,气候转暖,草长莺飞。城里人经过一个寒冬的蛰居,趁春光明媚或如酥细雨的佳日到郊野看看春景,活动活动筋骨。正如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以后气候转暖,季风吹拂,雨量增多,故又是一个放风筝和植树的好节令。这个节日的应时食品是用糯米粉加艾叶做成的馍馍,蒸熟后吃,叫清明粑,又叫艾窝窝,谓吃了可以驱寒祛邪。
  (三)端午。它又称“端阳”或“端节”,在农历的五月五日(约在公历的6月中旬初),相传是为悼念我国留名最早的爱国大诗人屈原而兴起的。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他主张连齐御秦,却为佞臣谗毁而被放逐,长期流浪于沅湘流域,怀着悲愤写了许多著名的诗歌。秦国后来攻破了楚国,他无力救亡,自己的政治主张无法实现,遂在这天投了汨罗江。人们就把这天作为悼念他的日子,举行许多有关悼念他的活动:
  划龙舟。据说最初是表示划船去救起投江的屈原之举,后来演变为龙舟竞赛这样一种水上运动。
  吃粽子。最初是用竹叶或苇叶等包住米粒,“扎成”三角形或菱角状,用五色丝线缠裹投入江中以享屈原之魂。用叶包扎,是为防止鱼鳖抢食散粒米;用五色线缠裹,传说可免蛟龙抢食。后来就发展成为今天的各种粽子了。
  从农业生产的季节上说,这个时候正是过了抢收(如麦类、油菜等)、抢种(插秧)的时期,农民可借着过节休整休整。
  从卫生保健上说,过了端午气候热起来了。为防止蚊蝇孳生和暖地的毒蛇危害,所以要洒雄黄酒和清扫庭院;为了避瘟神,要在门上挂菖蒲、陈艾,南方有相应的民谣唱道:
  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
  手持菖蒲剑,斩尽妖魔蛊。
  为了保健,要用草药(主要就是陈艾、菖蒲,它们确实有杀菌作用)煎水沐浴并佩带香囊以避秽气。应时的食品除粽子外还有盐鸭蛋、雄黄酒(雄黄是砷化合物,易中毒,今应代以白酒或葡萄酒)。由上可知端午节既是悼念爱国诗人的节日,又是提倡体育运动,特别是水上运动和清洁环境与个人保健的节日。所以我们要过好这个节日,首先就是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就是要强调体育锻炼,特别是游泳、划船这一类运动以增强体魄和落水自救的能力。在参与运动的同时,还应了解一些个人保健的基础知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要求人们做到既有一个清洁优美的环境,也有一个强健的身体。
  (四)中秋。农历八月十五(约在公历的9月下旬尾)在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这一天有赏月和吃月饼的风俗。在古代,中秋还是一个练兵的节日,《周礼·夏官·大司马》:“中秋,教治兵。”下面分别说这三个活动。
  赏月。月亮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天体,还被赋予许多的神话:说月中有水晶宫殿,美女嫦娥住在其中,玉兔在捣药,吴刚在伐桂,又有月下老人主宰人间的婚姻。因为十五日夜的月形正圆,特别是在中秋之夜,能见度较好,故有“月到中秋分外明”之说。因为月的圆形象征着团圆而且在同一时刻离散的亲人都能望到,因此,它又触发人们思亲思乡之情。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等著名诗句就反映了上面诸说。有时,人们还把月亮人格化而引为良友,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的“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月岂知我病,但见歌楼空”(句摘自其《中秋月寄子由》)。
  吃月饼。此俗由来有二说,一说饼圆似中秋之月,赏月吃月饼也是借以寄思亲思乡之情。一说出自明人撰《红巾记》(元朝末,各路反元义军均头戴红巾)载:元末,朝廷对汉民的统治愈加严厉,甚至在都城每一民户派一兵丁住户监视。红巾军派人联络民户,预定于某日暴动;为避元军知晓,将消息夹圆形饼中传递各户,届时各户同时将住户元兵杀死。因事发中秋月夜,此饼遂称月饼。
  治兵。古人认为秋气主肃杀,这见载于《周礼》等典籍。秋天,皇室常有“秋狩”之举,因为此时鸟兽都已成长。其时皇帝带着臣僚到草原或林莽打猎,借此对将士进行一次“准实战”的训练。
  从农业生产的季节上说,大春已经收获,各种干鲜果都已成熟,所以说中秋还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农民也借此修整,准备秋播。
  从上可知中秋既是赏月思亲思乡的节日,也是一个收获的节日与反暴政的纪念日。现代练兵当然不限于秋季,但秋天确是一个大练兵的好季节。又因为中秋期间天高云淡,正好旅游,故又是一个旅游的节日:人们可外出观览祖国的壮丽河山,欣赏山野和田园风光。
  (五)重阳。日子在农历的九月初九(约当公历的10月中旬末)。古人认为“九”属阳数,这天日、月并应,故称重阳,也称重九。此期,农民经过辛劳的秋收,怀着收获的喜悦,正需一次庆贺娱乐。古代传说:这天佩戴茱萸(一种香草)登高,可以避瘟疫,以后九月九日登高游赏就成了习俗。盛唐诗人王维,17岁时离开华山以东的家乡(蒲州)去长安。这年重阳他写了一首怀念亲人的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又,九月九日,“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曹丕:《九日与钟繇书》),故此日复有敬老之风,常以享宴高会。九月菊花盛开,秋高气爽,最宜于赏菊和登高游赏,故重阳节既是一个思亲节日、敬老节日,还是一个赏菊和登高游乐的节日。应时节日的食品是重阳糕(桂花糕、菊花糕)和菊花酒、菊花汤锅等,又于花糕上插纸旗,称“花糕旗”。
  (六)冬至。日子在公历的12月21、22日或23日,过重阳后约两月。古人对于冬至十分重视,称之为“亚岁”,必举行朝会、祭天祭祖,又略似上半年的清明,也有扫墓之习。冬至节后就是小寒、大寒,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了。根据需要,它又体现为一个保健和保护的节日:人们这时特别注意营养,吃牛羊肉,以加强御寒的能力;农事上则注意田间管理和耕畜的过冬。冬至后农事较少,而隆重的春节却又姗姗将临,故冬至又是一个为春节作好准备的节日。此后,备食用的腌鱼肉、发醪糟、舂糍粑、制作各种糕点和娱乐道具以及缝新衣等就陆续动起来了。在保健上,中医认为冬季是一个蓄藏的季节,要求这一季节里要养精蓄锐,为即将到来的阳春奋进打好健康的身体基础。
  此外,冬至还是一个重要的气象观测日子。《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孔颖达疏:“分至必登观台,书其所见云物气色”,以了知气象变化,为农事灾害的预防作好准备。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