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清霜淡月战秋风

作者:陆 原

字体: 【


  
  陆德馨(1882—1953),字香初,号陆海,生前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是一位传统式学者。
  陆德馨生于1882年,虽家境清寒,却刻苦诵读《四书》、《五经》等儒学书籍,1904年中秀才。他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送就读尊经书院。陆德馨在尊经书院(后继读存古学堂)攻读“经术科”,十分勤奋,有如韩愈在《进学解》中所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因而博得师长王闿运、廖平、谢无量等的赞赏、器重。
  据《四川大学史稿》评述尊经书院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全省英才汇集之所,也是清末全省官办最高学府。上承文翁之教,下启近代蜀学。尊经就是以研究讲习儒家经典为宗旨,不课八股文。王闿运主讲尊经书院时,以经、史、词章等来教化学生。分经授业,按时讲肄,对学生严格要求。规定每日读书,必须记下心得体会,山长依次审改评定,学生作业不得抄袭陈文,或者请人捉刀代笔。还规定诸生不得干预词讼,吸食洋烟等等。”陆德馨在尊经书院研读,尤其是在所敬重的王闿运、廖平和谢无量三位师长的教诲、濡染之下,形成了自己为人、为学、为文、为事的优良素质和品格。他后来的著述《目录学》、《群经大义》、《尊孔修备录》、《子贡学考》等,就是在上述学程基础上,融会贯通,积累体会,推陈翻新之作。
  陆德馨那时已接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经常讲述这套主张和韬略。他当年结识的尹昌衡从四川武备学堂毕业后,即前往日本留学。那时赴日本考察的人不少,从而激发了他出四川往东洋留学的愿望。他学过日语,曾为自己取了一个日文名字:“耆那”。他利用一个机遇,顺长江而下,穿行三峡,抵达秭归、宜昌。孰料此时突然接到噩耗:父亲不幸辞世。他惊恐悲伤万分,马上速返奔丧,因而失去了东洋游学的机会。
  1928年,陆德馨受公立四川大学之聘,讲授目录学。历代的目录学都是做学问,研究古籍,弘扬科学的基础课程。陆德馨著述、讲授是有其学理和实践功底的,因为他在1924年曾任三台县图书馆馆馆长。
  20世纪30年代,陆德馨在三台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任中学校长、国文教员,还一度被委任为县政府文教科长。他无意从政当官,多次教导晚辈,要以诗书继世,耕读传家,祖训是“书可读官不要做”,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前世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一生有志于立德、立功、立言。他因而亦潜心教书育人。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像三台这样的县城也遭受敌机轰炸。陆家住宅毗邻县政府,是日军飞机投弹的目标之一。全家老小惊恐万分,随即疏散到乡下去。位于距县城较远的玉皇乡、法慧庵村庄的几间茅屋,便是陆德馨教授子侄的“家塾”。陆德馨是笔者的三伯父。他教我读《大学》、《中庸》、《论语》、古诗、唐诗、《四库全书》序、《说文解字》标目、《广韵》等。他教学颇有方法,因人而异且一丝不苟。他教我读《古诗源》时,发现上海新民书局刊行的版本有若干舛错,即以订正。《史炤通鉴疏引谚》原铅印史炤为“史照”,他便用朱砂红笔改正,还注明:“史炤,宋眉山人”。
  伯父在讲授之余,还不遗余力,自我研读、撰作、挥毫作书。他朗诵陶渊明《归去来辞》,读到“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时,充满激情,回肠荡气。他看到阶前秋菊开放,情不自禁地吟诵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后来,他自吟一绝曰:“黄花两度伴陶公,深浅横斜总不同。重放固佳疏亦好,清霜淡月战秋风。”伯父有时书写汉《曹全碑》(被誉为“汉石中之至宝”),用笔多圆劲如篆势,字法遒秀逸致,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他有时也书写宋黄山谷《松风阁诗卷》,还朗朗有诵:“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这被誉为黄山谷毕生第一名作,成熟精到,境界绝妙,其书和诗表达了他对长年贬谪生涯的愤懑。伯父爱书《松风阁诗卷》,可能与黄山谷有思想感情、书法艺术上的共鸣。
  伯父在这里教课子侄期间里,看起来悠闲自得,但有时也遭受乡里匪霸盗贼的欺凌。那些人甚至伪扮冬防队明火执仗撞进家中,以“清查共产党”为口实,敲诈勒索。伯父和家人在城里惊恐敌机轰炸,官僚白眼;到乡村又遭如此逆境,伯父遂写一副对联:“天人学粗通,喜向儿曹传周礼;阴符经犹在,恨无孺子击秦皇。”伯父忍无可忍,就向县城里在职的某耆旧申诉,要求查办。这位耆旧一则深表同情,二则诚恳劝告说,这些年辰官匪一家,控告白搭,不如视为“塞翁失马”呵!伯父亦曾写信给在省城的老师谢无量求指点。谢先生的回复是“宝光”两个字。很可能谢先生在那世道纷扰、乱象横生的日子里,不便多说什么,只好示以“宝光”以慰,寓意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
  据《三台县志》载:本在1923年创建于辽宁沈阳的东北大学,不幸惨遭九一八事变日军侵犯,被迫西迁北平;七七事变后再迁西安;当日寇占领风陵渡,潼关告急之时,又不得不三迁至四川三台,借得旧贡院与杜甫草堂部分、潼属联中部分校址,办学复课。几年间,其对推动抗战和地方文化事业影响颇深。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该校迁回沈阳,将部分校产、设备移交三台县政府。这时地方人士即在此创办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8年11月改为私立川北大学,设3院(农学院、工学院和文商学院)9系。是时伯父被聘任为中文系教授。川北农工学院、川北大学师生在中共地方组织的领导下为开展反对国民党反动派、迎接解放的工作做出不少成绩。1949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81师进驻三台,三台宣告解放。1950年1月1日,三台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51年,根据川北行署决定,该校迁往南充,改为公立川北大学。伯父即随校迁至南充执教,随后又调任川北博物馆负责人。
  1952年9月,伯父从川北博物馆调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当时他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作《南充杂兴留别》20首,并写序言:“现在本人分调成都,仍典文物,于役之际,不胜依恋,写此留别,同志正之。”伯父就这些留别诗,还有说明:“七绝近体,今用变调,然非古也。不近不古,亦近亦古,希声自好,不适时物;韵押其通,义取夫达。一九五二年九月。”这20首杂兴留别诗,我多次诵读理会之后,深感这是伯父抒怀、咏时、言志之作,也是亦近亦古、推陈出新之韵。它以诗的艺术反射出伯父原本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儒士,追求中西学融会、把握体用结合的学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年间,他亲眼看见中国共产党领导正确,人民创造历史的成就伟大,南充、川北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亲身体验到在旧社会被讥笑为迂腐、穷酸的一介秀才,而在新社会却受重视,被任为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他抚今思昔,感悟万端,遂直抒胸臆,吟咏高歌。应该说,这些诗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儒者、学人中的上乘之品。
  这一年岁暮,伯父偕伯母积极准备赴省会就职,并取道三台回老家看看,以告别幺弟一家及亲友;却万万没有料到他老病复发,不久即因患胃癌转入晚期,于1953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八)不幸辞世。
  尊敬的伯父离世已半个世纪,但他那儒雅风貌、谆谆教诲仍留在我的心上。今天在深切缅怀之时,脑际又浮现出他临终前所作的《南充杂兴留别》。这首首诗都是他老人家音容笑貌、高风亮节的写照。其中,我最赞赏、难忘的是留别子女和晚辈,予以嘉勉和期望的一首:
  丽日江干春自艳,送远春人柳易颦。
  一枝春寄婵娟子,学语流莺鸣好春。
  这情辞并茂、情真意切、发自肺腑的诗,深深地濡染、鞭策我们后辈不懈学习,坚持历史的、辩证的、科学的理念,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踏实做人,颐养天年。
  作者单位: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成都)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