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古树新花 别开生面

作者:肖 燕

字体: 【


  最近,笔者读到2007年3月28日在上海出版的《古籍新书报》,上面有一条关于陈沫吾先生《三十六计书法篆刻赏析》(巴蜀书社2007年2月出版)的书讯,文字不长,兹转录如下:
  本书将书法、篆刻与三十六计的学习赏析进行有机结合,将每一计名用书法、篆刻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再对每一计原文作适当的意译或直译,并配有古今事例予以分析说明,手法新颖独特,具有观赏和学习两重价值。
  笔者按图索骥,找到这本《赏析》。它别的不说,单看那些用鲜红色彩制作的一方方“三十六计”印品,就令人有自出机杼之感。作者显然谙熟石鼓文与先秦大篆之精髓,兼取秦诏版、权、量,汉镜、钱币、权诏、砖瓦、封泥、器皿文字以及《大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之神韵,却又突破了秦汉印的程式而大胆创新。纵览该书全部篆刻和书法作品,大致有五个特点:
  一、气势开张高古,浑厚雄伟;秦汉印底功夫深邃而又能吐故纳新;意趣稚拙而又有气概冲天的大匠之象。
  二、章法自然协调,注重疏密对比,寓平正于险绝之中,奇中见平正,险中寓稳健。
  三、刀法冲切结合,劲挺而飘逸,方劲处而兼圆转;线条粗犷苍劲,点画波磔自如;边栏宽厚且富于变化。
  四、边款有行有篆,图文结合,错落雄健中一任自然,古拙朴实中而显灵动。
  五、书法篆、隶、行皆化取先秦汉魏晋民间书法的养分,凸现出作者的原创活力与质朴、博大、雄奇、自由的襟怀意趣。
  “三十六计”原只有“走”一计,语出《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道济)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当时习用此语,王敬则用以讽刺南齐皇帝东昏侯(萧宝卷)父子。北宋末年汴京(开封)舞台上也曾演出过一个叫《三十六髻》的杂剧节目,以“髻”谐“计”之音,讽刺上将军童贯与敌对决时,每每选择逃跑了事。总之,“三十六计”原系虚数,重点在点明军事上的逃跑主义或为人处事上的避让策略。迨入明清之交,有人取四字成语或熟语等,立为名目,凑足“三十六计”实数并以阐说,遂成今天我们看到的《三十六计》这部集中宣传中国传统谋略学的兵书要籍。
  这位姓名阙如的《三十六计》的作者,其实是借鸡下蛋,借题发挥,将一句流传了千余年的谚语铺衍成书。又过了几百年,如今成都的书法家、篆刻家陈沫吾先生又从书法、篆刻艺术切入,使“三十六计”这棵虬蟠苍朴的古树璨然生花,面目一新。由此我忽想到老杜的名句:“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无须怀疑,沫吾先生这种融书法、篆刻与古籍赏析于一体的尝试,对目前如何拓宽弘扬与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子,当是一个有益的启示与示范。
  作者: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副研究馆员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