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不能忽视中国画传统及其理论

作者:杨 良

字体: 【


  近些年来,一种源自西方的所谓后现代艺术思潮渐在美术界涌动鼓噪,如所谓前卫作品。笔者认为,它其实是另一个世界的时代产物,和中国国情及现实精神是相悖的。后现代艺术论者试图以外来的文化思潮促成中国美术与全球一体化,而笔者并不以为然。因为中国美术、中国画的所谓时代化,当以其民族化、个性化为前提才对。
  我少年时热爱中国画,青年时在学院学画,中年以后才专攻中国画,中年以后才知入门之学;而今古稀之年了。人们说“业精于勤”,而造就中国画画家岂独一个“勤”字了得!中国画不是说“三更灯火五更鸡”就可以出状元郎的。只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却无师承,无学问,无天才,无高尚情操,难免会南辕北辙。有学识可称学问家,有绘画志向而无学识则画不精;有学识有绘画志向,无超出常人的情性难以大成。古今学之者众,成之者寡,孔子虽弟子三千却只有贤人七十二。
  作中国画需要理性思维,要应物而生。它即是理性的又是抽象的,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既是兴之所致又有历史根源,并最终要展示其历史文化价值。诗书画金石是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也是艺术价值,结合在一起如锦上添花,千娇百媚;如雨后长虹,霞飞异彩;如花簇垂露,五彩晶莹。达到这种艺术境界重要的必须依理法,依理依法的教养才会使画家人格高画品高。如理法说“空灵”,即是抽象的理,也是形而上的品。有“虚怀若谷”的心境才可能反映出中国画“空灵”的境界。布局要思考的重要一则理法就是“空灵”。生态是有限的,创作是无限的,有理法指导方能达到“自然布局于胸中,不觉见知于笔下。”理法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化的行为方式。如此而论,学问积淀与理法的深厚涵养是一个画家和作画的底线。不重视或不专理法就少了学问,画家没有学问只能跟着前人走,无个性必然随他人左右。遗憾的是这个问题至今仍然存在。1980年夏天,北京有一位教授到成都举办画展。他做学术报告开口就大言:“要我讲什么呢?我不习惯讲话,更不会谈什么高深的理论,我不承认理论。我认为古今中外一切理论都是骗人的,只有害处。”他说他只知道画画。为什么有害处?教授没有阐述。我以为,教授不讲理论如何任教呢?名曰教授是要言传身教的。言传是教学的唯一方式。关于画画的技法、心得、作品分析、考证、经验、艺术理论、见闻、学生的道德及人格等等都要通过教授传递。教授开口即成为学生的理论知识。教授不能打哑语。不管教授承不承认理论,理论都是存在的。后世是经过前人理论化育才成熟起来的,这可不能自欺欺人。
  “无法”,“法外法”云云,这是理论,是说无定法,不拘于法,然而“非非法”。无纯墨可循的“法”,没有准则的“理”,无法评论艺术,更无法继承、发展和提高艺术。石涛说:“万画始于一画,一画既立,法即生矣”。画家说师古人即是师法,传统文化当是画家的模特儿,又是理论的仓库,贮藏非常丰富。又说“不如师造化”,大自然要人去揭示和阐述,它的美才能传达出来。至于绘画理论,则包含绘画本质、特征、原理、原则、规律、作用,是历代画家和文人遗传的精神与物质产业。我多次到桂林,开初不经讲解员讲解,不深知“万点奇峰千幅画”——不认识水月洞、象鼻山、穿山、画山、斗鸡山、净瓶山、书童山、望夫山、碧莲山等等。不讲解,山是死的;经过讲解,山有了生命,始见优美,感情才对应。“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前人有云:“自古山如画,而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因人审视传达可成为美学理论。
  一生未画成功的画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欠读书不做学问,轻视理论不懂理论。作画开始即是实践理论的开始。正是有了前人的理论,中国画才代代发展,生生不息。自然生态客观存在,作品却渗透作者的生活与情性。人人共有之意,共见之景,一经画家画出才显神妙。客观的景寄寓主观的意就灵动,有了第二生命。刘勰在论文艺创作时提出“写气图貌,即随物以宛转,与心徘徊”。与心徘徊,物我交融,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客观的景主观的情,心情有画画有情;“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画亦然也。东坡在论主客观关系时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是主客关系的理论。文艺乃性情之为,主张有感而发的诗可以兴,以其最易感人之处。诗有正喻夹写,似是而非之语最妙;画亦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诗与画都求耐人寻味。今人一些作品与古人有了错位,虽然也笔墨淋漓却无法度;以块代替古人用线,却无古人线内含的妙理。作品窒塞不空灵,有的豪放但失于粗野,这是今人不及古人处。有的作品新过了头。似与不似总要先求“似”,“形神兼备”总要有一个让人能了解能寻味的“形”。新是好事,但新不能替代好,这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作诗还说意内言外,无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故以有寄托入,无寄托出。画是有形的诗,无声音乐,意在笔墨之外。作画要慎重而后出,驰骋而变化,胸裣酝酿,落笔有所寄。画到形神兼备,意境深藏,笔墨淋漓,气韵生动,理法清晰才算有功力了。
  画无涯,画理无完则;画道无私,非天于人。中国画内修有丈夫之气,儒家之风,道家之理,佛家之境。遗憾的是今人有不少学中国画而不学文化名家经典,只作做工精巧的手艺人。我见到一个年青画家竟然不知道张恨水是什么人,不知道《啼笑姻缘》。20世纪后期,美术界创作思想乱了一阵,作翰墨者似乎都是有文凭无文化的画家群。这些人心情浮躁,急于成名,用某种手段替代艺术实质和表现能力。他们征稿办展览,征稿出画集,征稿编名人录,办笔会;另一方面美术院校增加,学员增多,老年大学及各类美术业余学校如雨后春笋……不过多了、发展了,就免不了“乱”,免不了“滥”。于是有把中国画一捆一捆地零卖者,有造假作坊当土特产卖者,有妄称王、妄称圣、妄称大师者,有的则以百米长卷作无边际的拖帕大字,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我以为,关心和热爱中国画的社会有识之士,在作宣传、鼓励、扶持工作的同时,对提高画家的人文素质也须要更多关注。今天的画家本应如我们所敬重的那些画家先贤:既有德又有识,还有足够的文气才情。
  常说“书画同源”,这里实际包括理论与技术及人文的意义。不少的画家书是乱划,画是乱涂,不懂操笔过沉着则怠,过飘逸则浮,飞舞须持重;躁防失质,求严整防执着,勿失潇洒而乏文采,防立势无变化,防气暴力穷,反之则俗。这是书画的理法。中国书画的历史不能证明那位教授关于“古今中外理论是骗人的”论断。先知理法规矩再论个人独创,这既是理法规范又是必然规律。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家之生面,后人未有不学前人而能者。不知理者不守理,不守理者犹如盲人辨色聋子辨声,妄为而已。他们把眼睛画在头顶上自以为是学八大山人,结果有的似东施,有的则类于邯郸学步。柳公权说:“心不正则笔不正”。北魏祖莹说:“文章当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不可寄人篱下。”韩愈主张“惟古文于词必已出”,虽然说的都是文章事,却也同于艺术创作之理。姜白石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便不俗。”这也是谈艺术创作。曾经有人指责中国画“千人一面”;试放眼画坛,从20世纪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作品真是五彩缤纷,但恐怕已是万人一面了。
  郭熙讲“世人只知我落笔作画,却不知道画非易事。”画家不能没有学识,做学问是要下大功夫的。可惜有的人中途而废,有的人一辈子也未把画画好,其艺术生命不与人寿齐。不研究理论,不从性情中来,只以模仿为能事,当然难以成功。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不前,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诗、书、画三者说到底是意识领域的事,必须依理正其心,“心正则笔正”。若要成功,这是最可靠的艺术途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