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瑰丽精美话蜀绣

作者:郑 蓉

字体: 【


  
  蜀绣又称川绣,主要产于四川成都,以软缎和彩丝为原料,绣刺技法独特,具有浓郁的蜀文化特色,其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三千多年来,蜀绣与蜀锦犹如一对明艳照人的姊妹花,完美地诠释了“锦上添花”的妙义,为富足的锦官城增添了几分温婉与亮丽。
  
  一、女工之业 覆衣天下
  
  汉以前刺绣主要用于帝王和贵族的衣裳。王充在《论衡》中说道:“刺绣之师,能缝惟裳”。衣因绣而尊,丝帛必须“加五采之巧,施针缕之饰”,方显珍贵。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古代刺绣的等级之分十分严格,只有国君服装才能以五色绣之,谓之“典章兴矣”。在周代,文绣是以葛布与丝帛为原料的绣品的最高级形态。《史记》载“楚庄王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华屋之下”。丝织绣品在那时是极为奢侈罕见的,糊涂君王此举,自然引起天下布衣的公愤,遭到谴责。而唐玄宗时期的宫廷之中,为杨贵妃一人织造奇锦、刺绣衣裙的工人竟多达七百余人。
  蜀绣自产生以来,就以其精美、昂贵、珍稀而成为上流社会的专宠,严格地说,只有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享有它。迄今发现最早的蜀绣遗迹,就是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塑像,其上的服饰上有明显的双龙图案。研究者认为,这尊铜像为古蜀君王,服饰上的龙纹为蜀绣。
  蜀地自古丝织业发达,蜀绣的发展便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加之蜀女的心灵手巧,所以到西汉末蜀地已是“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后汉书·公孙述列传》),成为全国闻名的锦绣之都。成都人扬雄在《蜀都赋》中就讲到,在成都随处可见“若挥锦布绣”的织锦刺绣的繁荣场面。两汉时期,蜀绣仍是奢侈品,受到官府控制。三国时蜀汉政权专门在成都设立“锦官”来管理蜀锦、蜀绣。《华阳国志·蜀志》还将蜀绣和蜀中其他物产,如璧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锦等,皆列为蜀中之“宝”。三国时期的蜀锦、蜀绣更是作为蜀国极为重要的物资,同魏、吴之间进行频繁的经贸往来,以维持和壮大国力。
  作为锦绣之都成都的富丽繁华,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隋书·地理志》称其“成人多工巧,绫锦雕缕之妙,殆牟于上国”。文人们也纷纷盛赞蜀绣,如“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李白《登锦城散花楼》);“桑麻接畛余无地,锦绣连城别有春”(王安石《送复之屯田赴成都》)。由于得天独厚的社会物质条件和成都人好华服美食的风尚,民间富裕人家多衣锦绣,有诗赞曰:“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锦浦春女,绣衣金缕,雾薄云轻”(韦庄);“后园里看百花发,香风拂绣户金扉”(毛文锡)。蜀绣制品几成那个时代富家女身份的标志。
  唐代末期,南诏进攻成都,掠夺了大量金银、蜀锦、蜀绣,还有大批蜀锦蜀绣工匠。蜀绣的技艺于是被带到滇南。
  宋代,享乐之风更盛,刺绣的需求量大增,极大地刺激了蜀绣的发展。《全蜀艺文志》卷三十四载吕大防《锦官楼记》说:“织文锦绣,穷工极巧”。《皇朝通鉴》卷十三也载述:“蜀工富饶,丝帛所产,民制作冰、纨、绮、绣等物,号为冠天下”。古蜀绣品因不易保存而极少传世,今西南大学(重庆)藏有一副北宋蜀绣双冠图片,其地为绫。整幅绣品高44厘米,宽30.7厘米,绣有两株鸡冠花,水草水波纹,一只雄鸡在孤岛上昂首展翅高鸣。它虽历时近千年,依然栩栩如生,十分精美。
  明代秦良玉的锦袍可谓蜀绣极品,堪称蜀锦和蜀绣完美结合的典范。秦良玉是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之妻,善骑射,富有胆识,兼通诗翰。夫亡,良玉代领其军,号称白杆军。她在天启元年(1621年)及崇祯三年(1630年)两度率师北上勤王,抵御后金有功,封一品夫人,晋爵为忠贞侯。崇祯皇帝曾亲自召见她,赐一品服、彩币羊酒,并赋诗四首褒奖。其一写道:“蜀锦征袍手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一品服共两件,其一为蓝缎金绣蟒袍,其上间彩绣万福、如意、云纹、宝相花纹等;另一为黄缎金绣花蟒凤衫,除蟒纹,胸背又绣双凤,裙脚彩绣寿山福海,空白间绣彩云。清王培荀《听雨楼随笔》特作《秦良玉锦袍歌》:“宫锦归来抚战袍,镂金错绣皆天泽”,“锦袍乐府蛮女唱,弓衣合绣都官篇”,赞叹锦袍巧夺天工的刺绣技艺。
  
  二、成都绣品 独领风骚
  
  
  清代,成都周边郊县(郫县、新津、邛崃、崇州)刺绣从业人员众多。不少家庭以蜀绣为业代代相传,成为老百姓维持生计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从而逐渐形成众多小型刺绣作坊。据清末相关记载统计,当时成都九龙巷、科甲巷一带就有八九十家刺绣作坊,从业绣工一千余人。绣品以本地织造的红绿等色缎和本地练染的各色散线(较粗松的丝线)或丝线(较细紧的丝线)为原料,产品为镜帘、花边、嫁衣、卷轴、鞋帽、裙子、枕套、被面、帐帘等日用品。取材多是花鸟虫鱼、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颇具民间色彩。
  道光十一年(1831年),成都地区成立民间行业组织“三皇神会”,由店主组织工人生产、加工、销售蜀绣制品。至此蜀绣从家庭小作坊正式步入市场,形成规模化生产。绣品开始由专业的设计师进行设计,逐步形成三个刺绣业别:穿货(礼服、霞帔、睡衣、挽袖及其它实用品)、行头(剧装)、灯彩(红白喜事用的围屏、彩帐、被面等)。穿货业发展较快,品种逐渐增多,并创造了平金、打子、拉丝、平绣等新技术。
  同期,蜀绣在传统刺绣技法的基础上又吸取了苏绣和顾绣的长处,发展成为全国主要的绣种。相传一位从苏州到成都任职的官员随身带了三名顾绣师傅,他们后来在成都招徒授技,顾绣之法遂融于蜀绣。及至清末,成都还有几家店铺打着顾绣的招牌。到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政府提倡振兴实业。由于官府的重视,民间蜀绣盛行。在四川劝业道台沈荣坤、周孝怀主持下,成都成立“劝工总局”,内设刺绣科、设计科,有高级绣工六十余人,创造了表现色彩的浓淡晕染效果的晕针。这是区分蜀绣与其他刺绣流派的主要标志之一。绣品种类除实用品外,又增加了欣赏品和装饰品,如堂屏、条屏、中堂、斗方、横披等。
  劝工局生产的绣品瑰丽精美,独具一格。据说清代不少宫廷绣源自成都。《成都通览》记载:“劝工局所出绣品为天下无双之品,以东洋之绣较之,出于东洋十倍矣”。今广安华蓥市发现一幅高1.8米、宽0.72米的该时期大户人家的蜀绣门帘。其上段为蓝底,主体部分为红底,绣的图案是“仙鹤戏莲”。仙鹤飞舞姿态优美,缠枝莲花雍容华贵,刺绣技法非常高超。
  劝业局还专门聘请名家设计绣稿,由此产生了张洪兴、王草廷、罗文胜、陈文胜等一批刺绣名家。张洪兴等绣制的动物四联屏获巴拿马赛会金质奖章。张洪兴绣制的狮子滚绣球挂屏还得到光绪皇帝的嘉奖,他本人被授予“五品同知衔”。当时蜀绣针法已有十二大类,一百三十余种,形成严谨细致、平齐光亮、车拧到家的独特地方风格。该时期,蜀绣开始同苏绣、湘绣一起被誉为中国“三大名绣”;后来又加上广东的“粤绣”,最终成为现在的“四大名绣”。
  
  三、家家绣棚 人人针巧
  
  古代刺绣又称为“女红”,是女性的重要技能,不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不懂刺绣就会被认为有悖人伦纲常。精通刺绣则是衡量女性灵巧贤淑的重要标准之一。即便是锦衣玉食的贵族小姐,都时常在深闺中飞针走线,以示女儿娴雅本色。所以,就连林黛玉那样的主儿,在吟诗和葬花之余,也时常针线不离手;尽管一个小小的香袋儿就要绣一年多之久。
  明清以来,刺绣在四川民间广为盛行,是除农耕以外的最主要副业。在川西坝子,不管城镇还是农家院落里,可谓“闺阁家家架绣棚,妇姑人人习针巧”。其针法技艺在母女、婆媳、姑嫂、妯娌之间相互影响,祖代相承。平民家的女孩子四五岁开始拿针,十七八岁就要绣出自己出嫁时成套的嫁妆。除了刺绣嫁妆,还要刺绣其它工艺品(如香囊、汗巾、扇套、腰带、荷包、表袋、手帕之类),一部分卖给成都九龙巷的绣花铺以补贴家用,另留一部分在出嫁后送给婆母一辈长者和小姑及贺喜的亲友。作为一种礼品,它也显示出刺绣者的心灵手巧。稍微富足些人家的女孩子,甚至还可以用刺绣换的闲钱为自己添置些倾慕已久的钗环脂粉,留下一生中颇为温暖美丽的回忆。
  

[2]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