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雨血”考

作者:邵明园

字体: 【


  贵刊2007年第1期刊登陈倩先生《“雨毛”、“雨石”、“雨血”及“雨土”》一文,对“雨毛”、“雨石”、“雨土”做了较为详细、科学的分析,但未解释“雨血”。这里试就此作一考证。
  检阅“二十六史”,发现“雨血”记载共计25处,例如:
  《汉书·惠帝纪》:“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长乐宫鸿台灾。宜阳雨血。”
  《汉书·五行志》:“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阳湖陵雨血,广三尺,长五尺,大者如钱,小者如麻子。”
  《晋书·载记·刘聪》:“平阳地震,雨血于东宫,广袤顷余。”
  《晋书·载记·石季龙》:“……太武、晖华殿灾,诸门观阁荡然,其乘舆服御烧者太半,光焰照天,金石皆尽,火月余乃灭。雨血周遍邺城。”
  《北齐书·武成帝纪》:“冬十二月癸巳,陈人来聘。己酉……是时,大雨雪连月,南北千余里平地数尺,霜昼下,雨血于太原。”
  《北史·孙观列传》:“十九年,……夜见赤虹,光照数百里,天狗霣,雨血三日,流星坠其营内,有声如雷。”
  《新唐书·处罗可汗列传》:“……会天雨血三日,国中犬夜号,求之不见,遂有疾。”
  《宋史·五行志》:“端平三年七月甲申,天雨血。……宝祐二年,蜀雨血。”
  《元史·顺帝纪》:“元统二年春正月庚寅朔,雨血于汴梁,着衣皆赤。”
  《清史稿·灾异志》:“嘉庆九年正月,历城天雨血。道光十一年冬,太平雨血,着人衣皆赤。二十八年正月,松滋天雨血,以节盛之,作桃花色。咸丰三年正月十四日,西乡雨血如注。同治五年秋,崇阳雨血。七年正月二十日,光化雨血。光绪二年二月初四日,曹县见红光自天降于八里湾水中。七年四月,襄阳雨血。”
  据“二十六史”研究,发现如下规律:
  一,“雨血”多出现在冬春季节。在“二十六史”的例子中,记载时间明确或可推知者凡14例,其中有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七月,而尤以一月份出现最频繁。
  二,在地点上,“二十六史”所记25例,通过史籍确证较为可信的有23处。其中18处在北方地区,占总数的78.3%;其余5处在南方,主要有今天的湖北省和四川省等地。
  三,“雨血”颜色特殊,即像血一样呈红色或桃花色,以致“着衣皆赤”。
  至于“雨血”的原因,可以推论:
  因为它多出现在北方冬春季节,应该是一种特殊的沙尘暴形式。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说:“雨血:北地冬春间,每遇天际昏暗,日曈曈无光,谓之红沙天。”此说可信。我国地处太平洋西岸,为典型温带季风气候,冬春季节,南北锋面异常活跃,由此造成强气旋活动和对流天气。加之陕、甘、宁、晋等地为黄土高原,强气旋卷起黄土,可能输送到上千里之外的山东、河南、河北,甚至远到湖北、四川。在色谱中,黄色与红色非常接近。当黄土散漫开来再经光照散射,在人眼看来就呈现红色。笔者十年前在山东临沂老家曾亲眼目睹过一次“雨血”现象。当时狂风大起,整个西边、北边天空顿时发红、发黄,不几时就落了满地粉尘,用手一摸,说“染指似血”,毫不为过。
  另,“二十六史”所载25例,惟《清史稿》“雨血”次数最多,且均在乾隆朝之后。现在来看,这固然与纂史进步等因素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当是如下原因:清朝由于政治稳定、农业技术进步及新农业品种的大量引进,一度出现康乾盛世。这之中又鼓励人口生育,使全国人口急剧膨胀:清雍正二年(1724年),全国人口2500万人;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人口爆炸性地翻了三番,达2.09亿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人口又翻了一番,达4.7亿人。(参见《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第139页)清初平定回疆,六次对藏用兵,之后便大量向西北移民、驻军,进行守边、屯田,西北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以致森林、草原等天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并进而导致干旱和水涝等自然灾害的日益频繁。这样,有清一代“雨血”现象增多,便很自然了。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