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警惕地震伴生水患

作者:冯广宏

字体: 【


  
  一、四川地震常发水患
  
  四川境内山丘广布,河流纵横,一旦强震出现,必然引起多处岩崩、滑坡,大量土石充填河谷,造成一道道天然坝,堵塞河道成湖,形成“堰塞”。由此可能产生两种明显的次生灾情:一是随着降雨江水,堰塞湖逐步蓄积,水位不断上升,回水区向两岸及上游地区蔓延,逐渐扩大,于是淹没乡村田地、城镇房屋及各类设施,造成水患。这种灾害如不加处理,在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存在,而且会缓慢加强。此类灾区的位置,基本上位于堰塞湖的上游。另一种水患更加猛烈,当堰塞湖内蓄水达到一定深度,可能发生渗流,破坏堰塞体的稳定;或蓄水溢过坝顶,冲刷堰塞的土石,使之突然溃决,形成破坏力十分强大的溃坝洪水。这种洪水居高临下,流速极大,所到之处如铲如削,所向披靡。堰塞体未溃以前,下游老百姓好比头顶一桶水,人心惶惶,使社会上普遍产生恐怖性;而溃水暴发以后,由于具备空前的破坏能量,而且几乎无法抗拒,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四川地貌多样,地质条件复杂,历史上即曾发生此类“地震洪水”多次。最早的一次是《汉书·五行志》中所记: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二月丙戌,犍为柏江山崩,捐江山崩,皆壅江水。江水逆流坏城,杀十三人。地震积二十一日,百二十四动。”
  汉犍为郡辖有12县,其中7县,在岷江沿线下至宜宾、上至新津一带,这里的“江水”应指岷江。此次有感余震在21天里多达124次,表明震级在7级以上;岷江两条支流上都发生了因山崩堰塞河流的现象。“逆流坏城”,说明堰塞湖位于某一县城下游,水位上升以后,蓄水回流,淹浸城墙,导致城墙坍塌。犍为郡境内的岷江上,在今乐山城区上游的汉阳坝至关庙一段河谷狭窄,旧称“平羌峡”。峡中江流呈S形绳套状河曲,古代峡区更窄,此处地震诱发山崩壅江的可能性很大。堰塞湖上游汉代有武阳县城,回水漫淹完全有此可能。乐山古称南安,平羌峡古称熊耳峡,《水经注·江水》记有“南安县西有熊耳峡,连山竞险,接岭争高。汉河平中,山崩地震,江水逆流。”从这段记载中,可以证明灾区确实在今岷江中游。
  接着汉成帝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又发生一次因地震导致河流堰塞:“正月丙寅,蜀郡岷山崩,壅江三日,江水竭。”
  此次灾区应位于岷江上游山区,可能即位在今汶川一带。由于春节期间,降雨很少,江中水量也少,河道堰塞以后,仅仅阻断水流3天,使下游河床枯竭。因那时人口较少,水量也少,所以造成的灾情并不严重。
  此外,《汉书》及《后汉书》所载的“山崩”纪录,还有多次。如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十二月“越巂山崩”;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十月“越巂山崩,杀四百余人”;和平元年(公元150年)七月“梓潼山崩”;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四月“益州郡山崩”;发生在今凉山州境内即有多次。因为那里的岩层并不稳定,产生堰塞可能性很大;只因当时地旷人稀,灾害后果不太明显,因此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述。
  晋代堰塞型震灾的记录,仍然发生在岷江中游一带。《晋书·武帝纪》载有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十月,“南安新兴山崩,涌水出。”由于文字过简,详情不得而知。次年(公元286年)二月,“朱提之大泸山崩,震坏郡舍;七月,南安、犍为地震”。灾区在今汉源至雷波一带,虽然史书未提堰塞河流的问题,看来是不可避免的。此外,还有元康四年(公元294年)五月,“蜀郡山移”;《宋书·五行志》:咸和二年(公元327年)三月,“益州地震”。这些记载都很笼统,震区难以确指,只能说明公元3-4世纪的四川地震活动相当强烈。《华阳国志·李寿志》载有咸康二年(公元336年)冬,“岷山崩,江水竭。”情况与汉成帝元延三年时完全相同,表明历史在300余年后重演。
  
  唐代堰塞型震灾记录有两次。第一次《旧唐书》中记为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新唐书》则记为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未知孰是。那年七月二十日,“巂州地震山摧,壅江水咽流”。唐代巂州治所在今西昌,地域包括今越西、冕宁、德昌、会理、盐源、盐边、攀枝花一带。堰塞后肯定会产生泛滥、溃决等情况,灾情可能比较严重。同样因为当时地旷人稀,损失不大,因而未加详记。第二次发生在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四月,“维州山崩,累日不止,尘坌亘天,壅江水逆流。”从描述的情况看,此次震级甚高,而且岩崩延续了好多天。唐代维州即今理县,所壅江水应为岷江支流杂谷脑河。当时山区人口不多,堰塞造成的灾害损失也不太严重。
  宋代堰塞型震灾记录同样有两次。第一次为《宋史·五行志》所记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五月,“名山县大风雨,登辽山圮,壅江水逆流”。灾情应发生在青衣江流域。虽然史书未提地震,只谈大风大雨,但能使山崩堰塞江水,如果没有地震那样的巨大能量,是不可能的。第二次《通志》记为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三月甲子地震,“马湖夷界山崩八十里,江水不通。”位置在今雷波屏山一带,堰塞的江水当为金沙江。这次堰塞造成的后果一定十分严重,史册未载,或者因为执笔者惜墨如金的习惯,或者由于当时没有得到更多的信息。
  从上述非常精简的史料记载,已经足以证明西蜀强烈地震伴随堰塞水患的几率很高,平均每世纪至少会发生一次,而且蒙受严重破坏的风险极大,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二、康熙乾隆盛世堰塞震灾实例
  
  在18世纪中的清初康乾盛世,四川曾发生过十分典型的地震伴随堰塞性水患的特例。第一次是在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秋季,现今理县薛城镇杂谷脑河左岸支流有条孟董沟,因发生强烈地震,回龙桥处“孟董沟山崩,横塞谷口,水遏三载。”山崩将河流出口处的河谷完全堰塞,水积三年之后,在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溃决。由于《清史稿·灾异志》记有此年“五月十七日,嘉定(今乐山)地震”;“保县(今理县)熊耳山崩”;因此堰塞湖的溃决,可能也有地震造成的因素。当时水冲石决,淹没城郭衙舍,能量巨大的溃水顺流而下,冲入杂谷脑河下游;沿河的通化、古城、桑坪各里近水田庐,完全被一扫而空。溃水至汶川保子关,汇入岷江,却逆流而上,又淹没了威州城郭衙舍。水沿岷江南流,“至灌口尚涌起三四十丈”。都江堰所在地灌县城乡,也受到很大破坏。因为那时都江堰由简易的竹笼卵石工程所构成,即使全部被冲,恢复起来也相当容易。但岷江沿线居民生命财产损失,就特别巨大,受灾的范围,可能远达岷江中下游的乐山、犍为、宜宾等城乡。
  这次堰塞湖的溃决,刚好在四川遭受清初战乱人口锐减的条件下发生。当时全省元气尚未恢复,受到的打击必然剧烈。可是因当时社会秩序刚刚好转,文化人还懒于动笔,所以实况记载并不详细。笔者10多年前曾去考察过,孟董沟的河床已恢复常态,但当年堰塞的地方仍然十分明显,土石堆积两岸,河底也有显著的抬升。
  第二次同类灾害,发生在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日(公元1786年6月1日),经研究,此时康定、泸定县境发生7.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9.9°,东经102.1°。泸定县磨西区磨岗岭,因地震诱发岩崩,堰塞大渡河成为天然坝,形成堰塞湖。大渡河下游断流10天,坝上积水回流,淹没冷碛区两岸,逆流直达泸定县城的泸定桥。当年6月10日,堰塞坝体漫溢溃决,溃水涛头高达数十丈,一天一夜行至乐山,继续沿岷江下泄,直至宜宾进入长江。泸州、重庆及以下沿江两岸均受其害,灾情十分严重。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