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四川、汶川、北川、青川的得名

作者:强 晓

字体: 【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使汶川、北川、青川等原本在地图上不甚显眼的小县份连同它们所隶属的四川省,迅速成为世人日夜牵挂的对象。那么,它们因何而有现在的名称呢?
  
  一、“川峡四路”与四川
  
  四川古称巴蜀或蜀,缘起于商周之际在今四川、重庆地区建立的奴隶制王国——蜀国和巴国。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并巴蜀,即在其地分置蜀郡、巴郡。秦昭襄王三十年至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77—前247年)之间,李冰担任秦国蜀郡第二任(一说为第三任)太守,大力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的万顷稻田从此有了稳定的丰收;加之秦汉时期此地少战乱,经济文化一直都在蓬勃发展。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欲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在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的《隆中对》中,诸葛亮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成帝业。”(《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东汉建安时期(196—219年)的益州治今成都市,辖地比今四川及重庆要大。《隆中对》可以说是历史上关于称四川为“天府”的第一次记载,更为重要的是它出自尚在南阳躬耕的作为一介布衣的诸葛亮之口。这说明当时关于蜀中经济形势远优于关中的观点,已经形成并有了传播。
  过了一百余年,著名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则明白写道:“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天府’也。”
  入唐以后,朝廷于贞观元年(627年)在今四川、重庆等地置剑南道,在今重庆、陕西、湖北等地置山南道。至德二年(757年),分剑南节度使西部置剑南西川,治所在成都府(府治今成都市),东部置剑南东川(含渝州,州治今重庆渝中区),治所在梓州(州治今三台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山南道置山南东道、山南西道,西道辖境相当今陕西汉中地区和四川东北部及重庆东北部地区,治所在梁州(治今汉中市东)。唐中叶后以剑南西川、剑南东川、山南西道三镇合称“三川”或“剑南三川”。永贞元年(805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求兼领剑南三川,即此。
  入宋后,朝廷先于乾德三年(965年)在唐剑南东、西两川之地置西川路,治所在益州(州治今成都市);开宝六年(973年)又在唐山南东、西两道之地置峡路(又称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并西川路、峡路为川峡路,治所在益州。咸平四年(1001年)分川峡路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治今广元市)、夔州路(治今重庆奉节县)四路,总称“川峡四路”或“四川路”。这是“四川”得名之始。南宋初即简称“四川”。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合四路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这是“四川省”建省之始。省治成都路成都县。
  
  二、“汶水”与汶川
  
  汶川的历史可上溯至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所置绵虒县,属汶山郡,县治在今汶川县西南绵虒镇。西晋改称汶山县。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改为汶川县。1952年迁县治于威州镇。岷江由茂县东北入,经威州镇、绵虒镇西而南下,再经映秀镇、漩口镇向东入都江堰市。此次8.0级大地震震中就在映秀、漩口二镇之间。
  岷江在古籍中又被称为汶江。“汶”古读若“岷”,汶、岷通假。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汶,一作■,又作■”。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二说,汶川县“县西汶水,因以得名”;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七十八也说,汶川县“以汶川水为县名”。其“汶水”、“汶川”均指岷江。
  按,“川”字的第一义项即为水或江、河。《考工记·匠人》:“两山之间,必有川焉。”第二义项为平野、平地。南北朝时的《敕勒歌》有“敕勒川”句,即此。“汶川”之“川”指水。“四川”之“川”指平野,原“剑南西川”、“剑南三川”“川峡路”等之“川”均为此意。旧说四川因境内有岷、泸、雒、巴四水或长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四江而名,误。四川实以“川峡四路”或“四川路”而名也。
  
  三、“北川水”与北川
  
  北川县初设置于北周时期,故治在今县西北开坪乡。唐贞观八年(634年)又以北川改置石泉县,故治在开坪以南石泉镇(今治城乡)。民国3年(1914年)因与陕西省石泉县重名,再改回北川县。今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为曲山镇。北川南部有湔江由西向东蜿蜒贯穿,东南入江油后汇入涪江。民国《北川县志》有《湔江辨》一文说,湔江“势如湔沸,故名湔水,亦名北川水”。北周置北川县时大概指北川水(湔水)而命名。
  
  四、“青川溪”与青川
  
  最早于青川设县是在西魏时期,当时叫马盘县,因县内有马盘山。唐天宝初名青川县,治所在县西界青溪镇。以后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又在此设青川守御千户所,仍治青溪镇。青川溪(今下寺河)自北向南经青溪镇东南向汇入白龙江,再入嘉陵江。古青川县当以青川溪而得名。青溪镇因又名青川镇。民国30年(1941年)在此复置青川县。1951年青川县迁今治乔庄镇。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