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雅俗共赏已堪重 立根又在文化中

作者:车振华

字体: 【


  中国人说起中国来往往就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说起中国的文化来就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这话是对的,但怎么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怎么个“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能说上来的人就不多了。这固然是因为人会短于自知,而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中国文化”这个对象的博大和精深。
  我们不妨换个说法,来谈一下更有讲头的“文化中国”。唐诗专家闻一多先生就曾反其道而形之,提出了“诗唐”的概念。他说:“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说‘诗唐’——懂得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他这几句话实在是别出心裁,他所提倡的并不仅仅是对“唐诗”——字词的赏析和故实的考索——的研究,更是对“诗唐”——诗歌的创作、流传、诗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心态、诗歌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关系——的探究。正是因为对“诗唐”的探究,才会有唐诗初、盛、中、晚的分期,才会有“初唐四杰”、“文章四友”、“大历十才子”等用来称呼诗人的种种名号,才会有盛唐诗歌以博大雄浑见长、中唐诗歌以抑郁凄清为宗的时代特征。可以说,闻一多先生关于“诗唐”的说法并不仅仅适用于唐诗研究,它也是一个很有理论思辨意义的命题,召唤我们去换位思考,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评价和重新阐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由乔力和丁少伦两位先生主编的《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济南出版社出版)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先说丛书对话题的选择。对于当代读者来说,想要认识这个“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文化中国”,究竟从何下手呢?从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当然可以,可实行起来却如老虎吃天,不太现实;从丛残小语、野史巷议去管中窥豹,则又太不系统,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明末的狂人贾凫西在《历代史略鼓词》“开场致语”讲到他的鼓词对历史题材的选择时说道:“古今书史,充栋汗牛,从何处说起?天禄、石渠,千箱万卷,于那里讲开?啊!有了!释闷怀,破岑寂,只向热闹处说来。”《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选择的话题就是文化中国的这些“热闹处”,即如主编乔力先生所说:“特意选择那些人们普遍感兴趣即茶余饭后可供谈资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为题材——这是一些世世代代都在反复谈论的话题。”选题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多方面,基本可以从中窥测文化中国的密码,感受几千年来的这个庞大身躯上敏感神经的每一次悸动。
  该丛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知识性、学术性、可读性和创新性共存兼融。主编乔力先生在“总序”中说:“本丛书强调知识性,但不是一般性的知识读本;强调学术根基,但不是纯粹的学术专著;强调可读性,但不是违背史实的任意杜撰;强调个人新见,但不是只顾新异的凿空立论和华而不实的游戏笔墨”。我们注意到,虽然丛书的语言通俗易懂,但作者的写作态度却是严肃的,从材料的征引、论点的罗列,到史实评述和对有争议话题的分析论断,都显得严谨平实,能以理服人。
  从已推出的三辑来看,《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共分为以下主题:一,对著名历史人物的评述,如《专制变奏曲:从吕后到慈禧》、《流民皇帝:从刘邦到朱元璋》、《清官崇拜谈:从包拯到海瑞》、《才女风流:从李清照到柳如是》;二,对单个朝代文学精神的概括和论析,如《侠心剑胆:唐代诗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浅酌低唱:宋代词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粉墨功名:元代曲家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三,对中国文化精神流变的梳理,如《自然与自我:从老庄到李贽》、《人格的独立:从屈原到陆游》、《文人的理想品格:从陶渊明到苏轼》;四,对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的评述,如《诸子百家与文化元典》、《落日辉煌:雍正王朝与康乾盛世》、《盛世情怀:天汉雄风与盛唐气象》。丛书在架构上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例如,《才女风流:从李清照到柳如是》一书,通过李清照和柳如是这两个重要的点,去引出其他重要人物与事件,进而探讨整个中国古代的才女文化;《诗画人生:从王维到郑板桥》则从“诗画同源”、“诗画一律”等艺术概念引申出“诗情画意”、“诗画家的人生境遇”和“诗画家的人文情怀”等文化话题。这种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写法颇像庖丁解牛之刀,对“文化中国”的剖析解读可谓“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留给我们一个期待;因为它并不是一个短期的项目,而是一个长期的品牌选题。它选取那些在中国文化史上有“话题”意义、有“永恒”力量的主题,分辑推出,以形成文化史意义上的中国“面貌”,“逐步完成对文化中国重大历史、文化主题的另样解读”,“形成一个大众精品系列群”。这种中国“面貌”并不仅仅是文化中国所显露在外的五官和四肢,也包括她的内部肌理,她的血液,甚至包括她的心理和精神。作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重大选题,丛书至今已推出三辑十九册,覆盖面较广,社会反响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丛书的版式设计——每种书开头的彩色插页和点缀于正文中的黑白附图是一大特色。中国书籍有配图最早始于唐代咸通九年(868年)刊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扉面。至明代,一些著名的小说戏曲,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等都有了插图本。最早在中国文学史著作中插入图片的是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1932年由北平朴社出版)。作者在“例言”里谈及插图的作用时说道:“在那些可靠的来源的插图里,意外的可以使人们得见各时代的真实的社会的生活的情态。”这句话用来形容《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十分贴切。丛书立足于对文化中国的透彻的阐释,努力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读者阅读口味的契合点。现在来看,已是大获成功。拿它与时下颇为流行的图文并重的“图志”、“图说”系列图书相比,它应该更接近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作者:山东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济南)助理研究员,文学博士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