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简说文世昌的《巴蜀轶事》

作者:田闻一

字体: 【


  从古至今,巴蜀大地物产丰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灵人杰。《李翰林集序》云:“自盘古开天地,天地之气,艮于西南。剑门上断,横江下绝。岷峨之曲,则为锦川……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扬雄,纵有陈子昂、李白,皆五百年矣。”
  巴蜀大地历史上成长的人物,派生的故事、传闻、掌故,是那么引世人注意——作为一个职业编辑,这当然让我感到高兴,但同时又让我深以为憾:这就是这方面的写作太散漫了些,就像一大把珍珠,散在那里,没有将它们串接成闪光的珠串或是绮丽的桂冠。当然,要写出这样的好书,得有三个条件:一是热爱这门工作;二是熟悉这些题材;三是要有很好的文笔。
  这种深沉的遗憾,最近释然了,因为我看到了刚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文世昌先生撰写的《巴蜀轶事》。此书洋洋洒洒20余万字,分五辑。第一辑,成渝两地的地名街名来历;第二辑,两地的方言、俚语;第三辑,两地的风味名小吃;第四辑,两地的地域文化;第五辑,两地的名人轶事。林林总总,共有一百好几十篇文章,每篇文字都不长,文笔干净凝炼,读起来饶有兴味。
  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为什么写得出这本书?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个他个人情结。他在书中说:“重庆这座城市,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来说,简直太熟悉了。这里的大街小巷,老街老巷,坡坡坎坎,山川河流,几十年相处,可谓一草一木,了然于胸。至于说千里之外的成都,其实我也是并不陌生的。
  “四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踏上川西平原这片土地,锦城的古朴民风,温润的气候,以及川西坝子那独具特色的老民居,让我眼前一亮。岁华多丽的芙蓉锦城,从此留在了我的心中。后来,吾妻分配到老北门外的一家工厂,再后来女儿一家也都落户成都,长此以往,以此为家,于是,我俨然成了‘成都人’了。”
  书中他还谈到写这本书的心结:“成都与重庆,西蜀与巴东,说来原本是一家……两地的古迹胜景、民风世情、方言俚语、人文历史、趣事轶闻……时时缠绕心头!”看得出来,他写这本书,是缘于一个爱字!只有爱,才是推动他写作本书、写成本书的最大动力。
  写前言的作者陈朝晖,重庆人,在北京上完大学后,到成都发展,现在成了一个很不错的民营企业家。在前言中,他吐露了对这两座城市的热爱以及对前途的展望,读来别有况味,借其中一句话来作为本文结束语最为妥帖:“感谢文老师以《巴蜀轶事>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如此耐读的温习历史,热爱家园的精神食粮!”
  
  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