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薄一波与陈云的不解之缘

作者:刘明钢

字体: 【


  薄一波是惟一健在的中共七届中央委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里,他长期在陈云直接领导下工作。尽管比起其他老战友来,或许薄一波与陈云第一次见面的时间并不算很早,但他们之间确实有太多太多的不解之缘。
  
  “这种领导经济工作的方法,就是善于
  牵住牛鼻子,因而进退自如,疾徐由
  我,真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薄一波与陈云相识于延安。
  
  1943年11月,薄一波从敌后太岳根据地到延安,准备出席党的七大。这是他人党以来第一次来到中央。第二天,毛主席同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随后,他分别看望了中央其他领导同志。陈云当时任中央组织部长。薄一波去看望陈云时,陈云很客气地站起来欢迎。薄连忙说:不要这样。陈说:这是应该的。并补充了一句:毛主席对来见他的人,也总是要欠欠身子的。
  在延安,薄一波与陈云有几次长谈,涉及的内容广泛,特别是关于学习问题,薄一波至今仍记忆犹新,他这样回忆:
  陈云同志和我都是大革命时期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都曾经历过由于中央主要领导人所犯的右的和“左”的错误,致使革命事业屡次遭受严重挫折的磨难。陈云同志告诉我,他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陈独秀、瞿秋白都是有学问的人,李立三、王明念的书也不少,这些人为什么会犯错误呢?这个问题他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1937年11月,他从新疆到达延安后,曾三次向毛主席请教,毛主席一再对他说,主要是马列主义水平不高,思想方法不对头。为了帮助他深刻认识这个问题,毛主席要他读点哲学著作,学点唯物辩证法。陈云同志按照毛主席的意见,在中央组织部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潜心学习哲学,一直坚持了几年;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主要著作,研究他处理中国革命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陈云一再说,这件事比什么都重要。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
  对此,薄一波深有同感。他觉得,陈云的这些话,听起来很平常,但却说明陈云通过学习和实践,已经掌握了马列主义的精髓,即实事求是。
  中共七大以后,陈云开赴东北,薄一波留在华北,天各一方,都肩负重要的领导责任。一直到建国前夕,两人才开始一起共事。
  1949年5月,正在沈阳的陈云,收到党中央的一封电报,是毛泽东想“请陈云来中央一叙。”陈云知道,在全国解放形势日新月异的时候,“一叙”就是意味着担负更加重大的使命。不久,陈云离开黑土地,自抗战结束随十万大军到东北后,这是他第一次回到关内。
  陈云的判断是正确的。
  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调陈云主持中央财政工作。因为陈云主持过陕甘宁边区和东北解放区的财经工作,成绩显著,有领导财经工作的经验。党中央的这一决策非常英明,正如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所说:“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决定建立统一的财经领导机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着是从东北调回陈云同志主持中财委。”
  与此同时,中央决定让薄一波协助陈云工作。为此,毛泽东曾找薄一波谈话。薄一波说:“中央要我到财委协助陈云同志工作,从内心讲是很愿意的,可以多学习一些东西,但我还有华北局的工作,那一头也很重要,一身二任要误事的。”
  毛泽东说:“那你就把华北局搬到财委去办公嘛!”
  从那以后,薄一波就把主要精力转到了中财委。不久,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习惯上仍称中财委),陈云为主任,薄一波为副主任。在中财委中,抓大政方针的自然是陈云,辅助决策和做具体工作的则是薄一波。
  当时,全国的财经形势很严峻,很复杂。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总是盼望共产党失败,说“共产党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一些朋友也怀疑共产党的治国能力。薄一波曾记得,针对这些说法,毛泽东乐观地回答,打天下也并不容易,治天下也不是难得没有办法。果然,陈云、薄一波不负众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把通货膨胀基本上制止住了,经济也初步稳定下来。平抑物价、统一财经的斗争初战告捷,毛泽东十分高兴,高度评价它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并对陈云、薄一波的理财能力赞扬有加。
  在统一财经、稳定物价那一段特别紧张的日子里,陈云日夜操劳,常常利用下班时间进行调查研究。1950年春节的前一天,陈云召集部分部长开会研究工作问题。会议结束时,陈云提议大家春节不要相互拜年了。“放假几天干什么呢?我建议大家呆在家里,泡上一杯清茶,坐在沙发上,闭上眼睛想一想,过去这一年干了几件什么事情,哪些做对了,哪些做得不对或不完全对,有些什么经验教训?很好总结一下。也想一想明年抓几件什么事,怎么干法。”短短的几句话,体现陈云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
  对于陈云的理财能力,薄一波由衷地钦佩。他曾这样赞扬他的上司:
  陈云同志从全面的调查研究着手,掌握大量材料,加以分析,找出矛盾,特别是注意抓住带全局性的问题,又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这种领导经济工作的方法,就是善于牵住牛鼻子,因而进退自如,疾徐由我,真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对于这几年工作中取得的成就,薄一波很少谈及自己的贡献,而是归功于党中央和毛泽东,归功于以陈云为首的中财委。有一次,薄一波向毛泽东汇报工作,谈到陈云,说:“陈云同志主持中财委工作很得力,凡是看准了的事情总是很有勇气去干的。”
  毛泽东听后,说:“哦,过去我倒还没有看出来。”
  说罢,顺手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了一个“能”字。
  薄一波问道:“你写的这个‘能’字,是否指诸葛亮在《前出师表》里叙述刘备夸奖向宠的用语:‘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毛泽东点头称是。
  同样,在成就和荣誉面前,陈云也表现出了谦虚质朴的高尚品德。他反复强调:“我在财政经济委员会主持工作期间,几乎所有的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除了我作了必要的调查研究以外,都是经过集体讨论作出的。在具体工作中,薄一波同志起了重要作用。”他强调说,“如果觉得那一段工作还有成功之处,决不要把功劳记在我一个人的账上。”
  “陈云同志的这些话,无疑起到
  了降温和替我解围的作用。”
  1952年下半年,由中财委主持制定的新税制颁布执行,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波动。1953年夏季,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薄一波受到严厉的批判。他还没来得及从前一阶段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休整过来,喘一口气,就要仓促面对人生中的又一场风雨,而且浪头的来势还异常凶猛。
  一直窥测风向的高岗、饶漱石借机发难,大搞“批薄射刘”,使会议偏离方向,与毛泽东的原意大相径庭。会上批判的调子一直居高不下。薄一波也渐渐明白,醉翁之意不在酒,高、饶不仅仅攻击他,而是要进而拱掉刘少奇、周恩来。为了不使事态扩大,他决定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当会议要他作第三次检讨时,他一口拒绝。周恩来把薄一波的态度报告毛泽东,毛泽东说:“薄一波同志可以不检讨了。此时,毛泽东对高、饶篡党夺权的野心也有所察觉。
  会议收不了场,令周恩来很为难。周是会议主持人,话说轻了,会上已经是那种气氛了,不大好通过,且有开脱、包庇之嫌;话说重了,就会为高、饶利用。最后,还是毛泽东出了个主意,说:不好结论,就“搬兵”嘛!把陈云同志、小平同志请回来,让他们参加会议嘛!
  当时,陈云因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再加上在过去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身心消耗比较大,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虽经治疗情况有所好转,但医疗和保健专家建议,应暂时离开工作岗位,进行较长时间的休养,以便很好地恢复健康。在此情况下,征得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同意,陈云于1953年3月起,先到南方、后到北戴河休养治疗。
  在前一段的财经领导工作中,陈云和薄一波是对黄金搭档,彼此信任,互相支持,配合默契。当陈云了解到中央财经会议的情况后,就对前去看望的有关同志明确讲,不能把薄一波同志几年来的中财委工作中的成绩抹煞了,我反对两条路线斗争的提法。
  7月下旬,作为毛泽东亲自点名的“救兵”,陈云中断休养来到北京。8月6日,他在财经会议领导小组会上发表了关键性的讲话,谈话的重点是关于薄一波,他充分肯定了薄一波的工作,指出:
  薄一波同志作为中财委的副主任,是在我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许多问题,我们都是共同研究的。几年来,薄一波在中财委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即令是事务性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人顶住事务,中财委的工作是不行的。
  陈云还驳斥了所谓“中财委存在两条路线”的说法,他说:
  同志们在会议上提出中财委内部是否有两条路线的问题。我以为在工作中间个别不同意见是不会没有的,在一起做了4年工作,如果说没有一点不同意见,当然不行。这些意见,也不能说他的都是错误的,我的都是对的,也不能说他的都是对的,我的都是错的。总的说来,我在今天这样的会上不能说中财委有两条路线。
  陈云实实在在、诚恳负责的发言,有分析有数据,既体现出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又饱含对同志的关心爱护之情,与咄咄逼人的高、饶等人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的发言一字千钧,使与会者逐渐摆脱了高、饶的干扰,对问题又了自己较为客观的认识和看法。
   8月11日,财经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大会,会议由陈云主持,周恩来作了总结报告,这样,延续了两个多月的财经会议终于落下了帷幕。时隔多年,当风波的亲身经历者薄老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仍感慨万分,他说:“在高、饶问题尚未揭露,会议批评的调子降不下来的形势下,陈云同志的这些话,无疑起到了降温和替我解围的作用。”
  8月12日,毛泽东在怀仁堂向会议的全体人员作了一次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毛泽东严厉地批判薄一波的新税制的错误。
  受到点名批评,薄一波感到很委屈,产生了到下面工作的想法,并将这些想法跟中央领导谈了。8月22日,毛泽东找薄一波谈话。毛泽东说,中央还需要你在中央工作,不能下去。毛泽东还说:中财委的工作,陈云同志在,你做百分之九十;陈云同志不在,你做百分之百。有了错误。评你批评谁?
  毛泽东还鼓励说,你不要以为天塌下来了,你现在应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换换空气,看看光明前景。
  不久,高、饶东窗事发,财经会议的风波真相大白。毛泽东也意识到对薄一波的批评过了头。
  1954年6月3日,毛泽东通知薄一波等人参加书记处的一次会议。薄一进门,还没坐下,毛泽东就说:财经会议及其以后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对一波同志是有些误会的,现在这些误会解除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波同志是个好同志。停了片刻,毛又说:如果高、饶问题没有揭露,这些误会可能难以解除。
  这次谈话以后,薄一波感到无比的轻松。因为他知道,他的问题完全解决了。 “陈云同志是我们党内的理财的能手,
  是建国后财政经济工作的总管。”
  正当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歌猛进的时候,毛泽东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同陈云一贯的实事求是、积极而又稳妥可靠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发生矛盾。
  1957年1月,毛主席召开小范围会议,座谈1956年经济工作。陈云、李富春、李先念和薄一波

[2]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