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毛泽东的军事高参郭化若

作者:卢品张 夏明星

字体: 【


  在整个抗战期间,郭化若以笔为枪,著述颇丰,除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日本的速胜论为什么必将失败》、《在技术贫乏人力优越条件下的运动战》、《防御战斗》等大量军事论著和《教学法》、《炮兵科军事教育的教授法》等军事教育论文,以及《抗日的步兵战术问答》等多部军事教材。许多研究者都认为,“作为毛泽东的军事高参,郭化若的著作、文章几乎都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或战备、或战役、或战术层次的阐述”。
  
  四、陈毅:“化若,你真是能者多劳啊!”
  
  1946年6月6日,在国民党策划的大规模内战已迫在眉睫之际,郭化若带着妻儿离开了生活、战斗近10年的延安。7月初,辗转几千里到达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他被任命为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张光中,政委傅秋涛)兼人民武装部部长,分管作战、后勤、民兵等方面的工作。
  鲁南是山东的前沿,在国民党反共内战中首当其冲,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在迎接郭化若时,原新四军名将傅秋涛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说:“八年抗战,你一直都在毛主席身边。现在主席把你这位高参派到鲁南,可见主席对鲁南的关注,这是我们鲁南军民的光荣广到职后,郭化若根据领导民兵工作的体会,提出在民兵中开展立功运动,这对鼓舞民兵队伍士气起了重要作用,被毛泽东称为“人民自卫战争中的一个创举”。
  1947年8月,郭化若赶赴华东野战军(华野)6纵就任副司令员(司令员王必成)。到6纵后,郭化若协助王必成打的第一仗是沙土集战役。在兄弟部队协同作战下,最终以全歼敌五十七师、生俘该师中将师长段霖茂而告胜。战役胜利后,王必成不无得意地说:“化若同志,你是主席的高参,委屈你也给我参谋参谋吧!”于是,郭化若毫不客气,对团以上干部指出了部队当时存在的一些不足:通讯联络不畅,未能按原定时间到达预定地点,影响了协同作战;战术技术上墨守成规,遇到鹿砦等障碍物时只会用手清除,既延误时间又增加了伤亡;战术上不善于组织火力掩护突击,进攻队形过于密集,增加了不必要的伤亡等等。
  王必成等听了,都深受震动,郭化若讲的这些确实是一语中的。会后,大家私下里对郭化若都竖起了大拇指,认为这位郭副司令员果然名不虚传。
  1948年3月中旬,6纵在粟裕率领下到达黄河北岸,进入相对安定的濮阳地区进行休整。对6纵的整军运动,郭化若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华野有两大问题值得忧虑,一是部队居功骄傲,二是本位主义比较严重。针对这些情况,郭化若在与纵队其他领导共同研究后,决定在部队开展普遍深入的教育,向干部战士指出目前部队存在的这些不良倾向的危害性,同时广泛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运动。
  8月,王必成、郭化若率领6纵全程参加了豫东战役,这是我军决胜中原的一次较大规模战役,攻克了中原重镇开封,歼敌1个兵团部、2个整编师师部、4个正规旅(共9万之众)。此战胜利,改变了中原战场的战略态势,敌人在中原战场已完全失去了对我军进行战役性进攻的能力。在整个豫东战役中,6纵先后经历了20余次战斗,战绩不小,但教训很多。郭化若作了题为《从六纵队豫东战役作战看今后战术改进的几个问题》的总结报告,详细总结了大规模平原村落攻坚战的经验,在内容上紧紧扣住了毛泽东刚刚发表的《十大军事原则》,使得这次总结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对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的阐发和注释。王必成高兴地说:“有郭化若在,我们六纵才能真正必(定)成(功)啊!”
  8月,郭化若调到华野4纵担任政委兼党委书记。司令员陶勇乐不可支:“有主席高参坐镇,我陶勇真的是既无忧更无畏了!”郭化若到职不久,著名的淮海战役拉开了序幕。陶勇、郭化若率领4纵围歼黄伯韬兵团,干净利落地配合兄弟部队取得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
  11月23日,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战役中,陶勇、郭化若统一指挥6纵、1纵、12纵组成东路阻击集团,配合友邻部队坚决阻击徐州南援之敌,随后又协同各兄弟部队合围杜聿明集团,获得了巨大成果。1949年1月,我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俘虏了杜聿明本人。当这个黄埔一期的学长被押送到他的师弟——黄埔四期的郭化若面前时,开始还摆出一副骄横高傲、不肯认输的姿态。在听说此人就是毛泽东的军事高参、写《孙子》文章的郭化若后,杜才惶愧不安地低下头来。
  1949年2月9日,韩化若出任三野9兵团政委兼党委书记。渡江战役中,郭化若所领导的侦察工作在了解敌情、正确决策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20世纪 50年代的电影《渡江侦察记》,就是依据9兵团第27军先遣大队渡江侦察事迹创作的。
  5月,中国最大伪城市上海回到人民手中。解放后的大上海,警备任务非常繁重,由谁来担此重任呢?陈毅推荐了郭化若,毛泽东欣然应允。9月,郭化若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
  1950年2月21日,中央军委急电:华东、中南、东北、华北应尽快建立防空监视哨网,各主要城市及重要工业区应设立防空司令部。3月中旬,上海防空司令部成立,由凇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郭化若,兼任司令员兼政委。在宣布命令时,陈毅深有感触地说:“化若,你真是能者多劳啊!”
  1955年2月11日,郭化若被任命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公安军司令员)。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他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8年春,全军正式开展编写战史工作,南京军区的战史编写工作由郭化若负责。对这项工作,他乐此不疲,用他的话说就是“从南京干到北京”:无论是担任南京军区领导,还是调任军事科学院教育长、副院长,他都认为战史研究是军事学术研究的基石。为此,尽管有十年动乱的纷扰,他仍把自己后半生的主要精力投入封了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的工作中。1982年初,郭化若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仍对军事科研痴心不改,写下了一大批军史文章。
  进入新时期后,郭化若老骥伏枥,在担任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名誉会长之余,领导编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新四军抗日战争战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大辞典》等著作,为我国的军史研究开创了先河。与此同时,他整理出版了《新教育教学法》、《郭化若军事论文选集》、《郭化若书法集》、《郭化若诗词墨迹选》、《郭化若回忆录》等著作。
  1995年11月26日4时14分,一代红色儒将、毛泽东的军事高参郭化若走完了他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光辉历程,享年91岁。

[1] [2]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