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李友邦:共赴国难的台湾省籍将军

作者:傅宁军

字体: 【


  依山临海的厦门南普陀寺风光秀丽,绿荫环绕着这座千年古刹内的五老峰。游人拾级攀岩,可以看到历朝历代的摩崖石刻,笔法各异,内涵丰富。其中有魏体的两个大字“复疆”高悬于巨石之上,十分醒目。这幅石刻作于1945年8月,正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之时,落款人李友邦。
  李友邦是台湾义勇队的创始人,也是授有将军衔的台湾省籍爱国人士。“复疆”是他一生为台湾摆脱日本殖民统治而奋斗,并投身于祖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斗争、百折而不挠的真实写照。而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年了,就像出自李友邦将军之手的这幅“复疆”摩崖石刻,经历岁月风雨仍然笔锋无损那样,李友邦将军的人格魅力与不朽功绩传颂于海峡两岸,令后人肃然起敬。
  
  一、礼让之家的叛逆少年
  
  从台北沿高速公路前往市郊芦州,可以直达李友邦将军的故居。芦州原称和尚洲,据李友邦写的回忆文章,应该是一派田野风光。如今,那里早已是一片现代化的高楼群,仿佛峰谷中的洼地,被台湾有关部门定为文物单位的李氏老宅幸而保存完好。1906年,李友邦就出生在这平房宅院里。
  垂柳依依,古榕飘须,半月形的宅前池塘仍旧清波涟涟,互相连接的“三落四合院”也还是老样子。当年李家从山西聘请有名的建筑师设计,富有中国传统格调,延续着故地的传统文化。走进李氏宗祠,只见雕梁画栋上悬挂宫灯,正中是祖宗牌位,梁柱上刻有醒目的烫金对联:“一般心而友弟兄必恭必敬;两件事以传孙子半读半耕。”大厅两侧高挂着一幅幅先人画像。
  李友邦祖籍福建厦门市同安县集美镇兑山村。祖辈李公正于乾隆年间渡海赴台开垦耕种。李友邦系李公正后代。李家是个崇尚礼教的家族。李友邦自幼受父亲耳提命面,熟读圣贤经典之书,特别是李家的祖训:“退一步自然幽雅,让三分何等清闲。”他本该是个恭敬的少年,然而他出生的那年,正是《马关条约》割让台湾10周年,随着他慢慢懂事,开始感觉到日本统治下做二等公民的屈辱。小小年纪就有了“国破山河在”的悲哀,滋生出反抗情绪。
  1912年,7岁的李友邦上了和尚洲公学校。表面上,日本殖民当局是让台湾儿童受教育,实则是进行同化。上课全用日文,不准使用中文,也不准讲中国话。校长和绝大部分教师是日籍的,可以随意体罚台湾学生,美其名曰培养天皇的“顺民”。有一次,一个日本同学欺侮李友邦,他忍不住反唇相讥,一个日籍教员跑来,不问什么事,伸出大巴掌狠狠扇在他的脸上,还叫他住口。李友邦咬紧牙,不让眼泪落下来。
  1918年3月,李友邦转入台湾师范学校就读。次年,北京发生震惊全国的五四运动,台湾先进知识分子成立台湾文化协会,从事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活动。李友邦不满日本“皇民化”运动,成为台湾文化协会积极骨干,并组织了多次学潮。1924年夏,李友邦和林木顺、林添进等八九个进步同学,乘夜幕袭击台北新起街警察派出所。这是当时颇为轰动的“新起街派出所事件”。李友邦被勒令退学,有同学通知他日本警察要抓人,他连夜与两个同学一起,离开台湾逃往上海。
  此时,广州作为孙中山领导国民革命的中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有为青年。6月,黄埔军校隆重举行开学典礼。原定首期学员名额300人,报考者达3000多人,经严格考核录取499人。正在迷茫中的李友邦闻迅赶到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他深知要在台湾结束日本殖民统治,只能以武力对武力。9月,他被录取为黄埔二期学员。
  孙中山对黄埔军校非常重视,时常来军校视察和演讲。这天,黄埔军校召集学员,在大礼堂聆听孙中山的讲话,全场肃静,气氛庄严。然而李友邦却抵不住眼皮打架,坐在那时瞌睡不断。沉重的呼吸声惊动了值星教官,他忙走近李友邦,把他从睡梦中掐醒。会后,孙中山把李友邦叫过去训话,李友邦还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值星教官在旁边解释道:“他是从台湾来的新学员,您说的粤语和国语他都听不懂,他只会日语和闽南话。”孙中山改用日语跟李友邦谈话,这才毫无障碍地交流起来。
  孙中山见李友邦热情很高,但语言多有不便,就嘱咐他去廖仲恺家学习国语。廖是孙中山的战友和助手,身兼黄埔军校党代表等要职,是国民党左派的代表人物。李友邦勤奋学习,与廖仲恺一家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孙中山的感召和支持下,李友邦在广州成立“台湾独立革命党”,任该党主席,他提出的宗旨是:“为团结台湾各族人民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在台湾的一切势力,使台湾脱离日本统治,而返回祖国。”
  1925年9月,不到20岁的李友邦从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被派去主持由国民党两广省工作委员会领导的“台湾地区工作委员会”。李友邦全力推动台湾抗日民主运动,曾多次往返于东京、台湾与广州、上海、杭州等地。1929年10月,他在上海被日本侦探逮捕,关押在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后因“证据不足”释放。1932年,他在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担任日语教师期间,因宣传爱国救国、同情热血青年,受到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注意,被捕关进杭州陆军监狱。直到1937年下半年抗战爆发,坐了5年牢的李友邦终因“没有犯罪证据”,被释放出狱。
  
  二、投身抗战
  
  从26岁坐牢,到31岁出狱,李友邦饱受磨难,由一个英气勃发、体格强健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体质虚弱、多病缠身的人。在关押中多次遭受毒打,他的头颈的一根神经严重受伤,跟人讲话时头部会止不住颤动。他的右小腿因骨折致残,造成肌肉萎缩,走路跛足。但他意志坚定,绝不出卖朋友,也不曾悲观消沉,常常鼓励难友坚持到底。在监狱内,他因陋就简地锻炼,从俯卧撑到自我按摩,尽可能保存体力。
  李友邦出狱之时,正是日军大举进攻、祖国大片疆土沦入敌手之时,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全民族抗战局面初步形成。“他衡量国内外局势后觉得,为什么台湾这么多年跟日本的斗争失败?最主要是力量太薄弱。”李友邦夫人严秀峰说,“所以他认为,必须结合祖国的力量,台湾才有解放的一天。因此,他提出‘保卫祖国,解放台湾’的口号,号召全国各地的台湾同胞,参加到民族抗日的救亡运动中来。”
  1938年1月,李友邦以台湾独立革命党的名义,和秘书张一之来到福建崇安县实地考察,向这里的台胞宣传组织抗日的道理。当时金门和厦门一带已被日军占领,福建地方政府对沿海的台胞有防范心理,生怕他们给日本人当密探,便在崇安等闽北山区成立“台民垦殖所”。其实绝大部分台胞是无辜的,他们满腔委曲,茫然无着。听说李友邦准备组织台胞抗战,他们联名写信给台湾独立革命党表示爱国意愿,并表示希望比照朝鲜义勇队成立台湾义勇队,他们可以贡献一技之长。
  杭州被日军侵占后,浙江地方政府撤退金华,这里就成为浙江省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李友邦从事抗日活动的立脚点。李友邦意识到,值此国难当头,光搞文化教育和思想启蒙远远不够,只有成立抗日武装,才能把台湾同胞的力量拧在一起。经过紧张而认真的筹备,1939年2月22日,在金华酒坊巷18号,李友邦向外界宣布,台湾义勇队正式成立。他把来队的少年儿童也组织起来,成立了台湾少年团。
  各地的台胞积极报名加入台湾义勇队,金华婺江之滨响起了雄壮的《台湾义勇队队歌》:“我们是抗日的义勇军,是台湾民族解放的先锋队,要把日寇驱出祖国,要把他在台湾的镣锁打碎!……”李友邦对新队员进行3个月“预备训练”,课目有军事、政治、经济、历史、语文和对敌宣传等6项。他把这种训练列为常设制度,遇有重要任务之前都要进行类似训练,以缩短平民到军人的距离。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