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周恩来与中缅边界谈判

作者:宋凤英

字体: 【


  在20世纪50年代,中缅边界的谈判和划定,不仅是中缅两国关系中的问题,而且是新中国对外关系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1955年4月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后,最早同中国着手商谈边界问题并取得很好效果的是缅甸。周恩来对此十分重视,为此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对于巩固新中国与邻国的友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亚洲各国人民和睦相处的光辉榜样,也是世界各国解决悬而未决的国际问题的良好范例。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边界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同邻国间存在着许多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有的是同某一国边界从未正式划定过,有的则是同某一国之间一部分边界在解放前划定过,但仍有一部分没有划定。即使是已经划定的边界,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了修睦四邻,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搞好国家建设,周恩来总理倾注大量心血,亲自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1953年,中国驻缅甸首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时,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益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与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1956年1月,周恩来对巴基斯坦大使阿哈默德说:如果同一些国家还有边界问题没有解决好,“如果使所有问题都严重化,那就会天天吵架,我们就没有力量进行建设”。对于最容易引发争议的边界问题,周恩来显得很谨慎:“如果因为边界问题使我们同邻国的关系紧张起来,还不如不提出、不解决为好,以等待时机的成熟。”“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应该通过和平协商的途径,求得公平合理的解决。”
  亚非会议后,最早同中国着手商谈边界问题并取得很好效果的是缅甸。中缅边界问题,是中国同邻国之间存在着的历史遗留下来的未定界问题之一。在封建时代,中缅两国虽然关系密切,但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疆界。1885年英国统治缅甸后,利用这种疆界不很明确的情况,在中缅边界问题上制造了长期的纠纷,借机侵占中国领土,扩大它的殖民领域;同时用边界问题来挑拨中缅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经常利用它挑拨中缅关系,企图制造紧张局势。
  中缅边境线长达2000多公里,有三段未定界存在着问题。
  第一段是佧佤山区的一段。英国与清政府在1894年和1897年签订的两个关于中缅边界的条约中,鉴于有关条文自相矛盾,这一段边界长期没有划定。英国殖民者想造成既成事实,便于1934年派军进攻班洪、班老地区,遭到当地佧佤族人民的抵抗。1941年,英国乘中国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以关闭滇缅公路作为压力,同国民党政府于1941年6月18日用换文方式在佧佤山区划定了一条对它片面有利的边界,将班洪和班老辖区的一块土地划入英国领地。这就是所谓“1941年线”。因为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即爆发,这一界线并没有竖立界桩。缅甸独立后,继承了这个协定,班洪和班老在“1941年线”以西地区的土地,被划入缅甸的掸邦。1950年我国云南解放之际,国民党军队李弥率第八军残部逃往缅甸掸邦,在台湾当局的直接指挥和控制下,利用中老、中缅、中泰边境3国控制薄弱的特点,盘踞下来,成为一个独立王国,并对中国境内进行破坏和骚扰。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追剿国民党残部时,进入了南段“1941年线”以西地区,并在那里驻扎下来。当时缅甸政府内战尚未结束,也没有对这一事件表态。
  第二段是在南畹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又名南畹三角地,面积约250平方公里。这一问题又称“南坎问题”。这个地区是中国的领土,过去英国在条约中也明文承认了这一点。但是,在1894年中英两国签订有关中缅边界的条约以前,英国不经中国的同意,强行通过这个地区修建了由八莫到南坎的公路。到1897年,中英两国再一次签订有关中缅边界条约的时候,英国又以“永租”的名义取得了对中国这块领土的管辖权。缅甸独立以后承继了对此地区的“永租”关系。
  第三段未定边界是尖高山以北的一段。这段边界过去始终没有划定,清末时两国都未管。英国在这个地区不断地制造纠纷,以图扩大殖民地。其中1911年初英国武装侵占片马地区的“片马事件”,在中国引起了强烈抗议。片马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从公元8世纪的唐朝到1911年清朝覆灭前夕,片马一直为中国政府管辖。但是,英国侵略者早就对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垂涎三尺。19世纪中叶,他们就开始派出间谍勘察地形,收集情报,为夺取片马做准备。1898年,英政府照会清廷总理衙门,言中国政府不得干预高黎贡山西境地方事务,1904年提出以高黎贡山分水岭为界进行中缅边境“划界”。1910年底,英军趁高黎贡山冰雪封山、片马与内地交通暂时阻断之机,派兵2000多人,武装强占了片马。片马广大人民,不分民族、贫富、老少、男女,纷纷起来反抗。他们身披蓑衣,赤裸双脚,手持弩弓大刀,号称蓑衣兵,在民族英雄勒墨夺扒的领导下,与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英国远征军展开了浴血奋战。他们下暗弩,断水源,放毒药,一次次地打击了侵略军的嚣张气焰。北京、上海、昆明等地的学生、工人和市民也纷纷走上街头,声讨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声援片马人民的正义斗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片马事件”。迫于压力,英国政府不得不在1911年4月10日给当时中国政府的照会中,正式承认片马、岗房、古浪属于中国,但却毫无道理地继续侵占这个地区。
  由于中缅边界问题由来已久,问题本身也很复杂,因此,新中国政府从着手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起,就采取了审慎从事的态度,有准备、有步骤地寻求这个问题的解决。
  
  双方的初步交涉
  
  1954年6月28日到29日,应缅甸联邦总理吴努的邀请,周恩来总理对缅甸进行首次访问。两国总理举行了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在这次访问中,周恩来首次谈到了中缅边界问题。在使馆内,周恩来对于中国驻缅大使姚仲明说:“要清醒地估计到,两国发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声明之后,如何先急后缓地解决一些两国关系中的实际问题,像边界问题等势将提上日程。”
  周恩来要姚仲明抓紧研究,以便因势利导,避免落后于事态的发展。在周恩来首次访缅的最后一次会谈中,吴努向周恩来提出希望早日解决两国边界问题。周答复说:“希望有一点时间,把情况弄清楚后再正式商谈。”姚仲明感慨地说:“周恩来真是事事想到前面了。”
  1954年12月,吴努应邀访华,两国领导人首次就边界问题全面而深入地交换意见。中缅两国总理在会谈公报中提出“在适当时机内,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此后,中国政府就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必要的准备。政府各有关部门会同云南省当局,对有关的历史文献和实际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和详细的调查研究。周恩来每次出访路过缅甸,都要谈到边界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1955年11月,在中缅边界南段未定界的黄果园附近,两国前哨部队在大雾弥漫的情况下发生误会,双方开了枪,引起武装冲突事件。缅甸军队趁机占领了中缅北段边界的5个地方,使边疆形势一下子紧张起来。缅甸媒体诬陷中国军队入侵缅甸,美国也利用这个事件大做文章,支持马尼拉条约国进行军事演习,造成东南亚形势的紧张。
  黄果园事件使中缅两国政府都感到有及早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必要。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后来他在同史地学家的座谈会上说:“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一些亚洲国家很担心,认为大国必然扩张。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争取和平共处,在10年内要努力解决同邻国的边界问题,先从缅甸开始,陆续解决,解决后他们就放心了。”
  

[2] [3] [4]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