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排演“样板戏”的岁月

作者:王德彰

字体: 【


  准确地说,文革期间唱响全国的那些被称为“样板戏”(全称是“革命样板戏”)的剧目,并非诞生在文革期间,而是早已有之;只不过在文革期间进行了一些正常的和非正常的改编、修改、“升华”,成为江青“钦定”的“样板戏”。这样,“样板戏”遂成为文革期间的特有名词而广为人知。
  我接触“样板戏”较早,在其未冠名之前,就看过好几出。1965年我从南开大学毕业后,即被分配到设在时为河北省省会天津的河北省戏曲研究室(今河北省艺术研究所的前身),从此混迹省直文艺界,后又参与河北省艺术学校(今称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的筹建工作,且在此供职多年;再后来又担任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主要领导工作,并与“样板团”的一些演员多有交往。可以说,我与“样板戏”厮守大半生,不仅从其起源、发展、兴旺、寂寞,再到今天的复兴,历经了“全程”,而且亲历、亲闻了诸多“样板戏”排演期间的奇闻轶事。面对近年来一些剧团由唱“样板戏”选段,到复排上演全出(如《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平原作战》等),难以名状的心绪时时萦绕心头,脑际间不由涌现出当年排演“样板戏”的一幕幕情景。
  “样板戏”的称谓是谁最早提出?
  “八大样板戏”究竟指哪几个?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样板戏”称谓的来龙去脉。
  “样板戏”于文革期间正式命名,始作俑者是康生。1966年11月28日,在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简称“中央文革”)召开的万人参加的“首都文艺界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大会”上,中央文革小组顾问康生宣布: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部文艺作品为“革命样板戏”,这8个演出团体为“样板团”。这是“样板戏”一词的最早出处。不过,将《红灯记》称为“样板”,时间更早一些。1965年春《红灯记》到上海演出,3月16日的《解放日报》就发文称《红灯记》是“一个出色的样板”,但这时还没有“样板戏”的称谓。1966年至1967年,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深入发展,“样板戏”的演出更为红火,“样板戏”一词出现的频率更高,几乎充斥了全国的报纸、传单、造反小报和广播?穴当时电视尚不普及?雪,国人皆知。
  1967年5月,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江青、康生“钦定”的8个“样板戏”全部调进北京,举行盛大的“革命样板戏大会演”。“两报一刊”(指《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大力宣扬,既发文章又发社论,还发表了3年前即1964年7月江青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座谈会上的讲话《谈京剧革命》,将“样板戏”的宣传推向了极致。1967年第6期《红旗》杂志发社论《欢呼京剧革命的伟大胜利》称:“京剧革命,吹响了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进军号。”“样板戏”“不仅是京剧的优秀样板,而且是无产阶级的优秀样板,也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各个阵地上‘斗、批、改’(‘斗、批、改’三词是文革纲领的缩称,出自1966年8月8日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原文是:‘在当前,我们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秀样板。”权威刊物将“样板戏”提高到这样的高度,便使这一原本就很难量化并缺乏科学性的名词,涂上了浓重的政治彩色。亦即是说,“样板戏”不仅是戏,更是政治。
  现在人们口头说起抑或当年报刊上宣传的“样板戏”,笼统地称“八个样板戏”或“八大样板戏”,但究竟是哪“八出”却说法不一。当时“官方”“钦定”的“八出”,即康生宣布的那“八出”,是第一种“版本”;第二种“版本”是1995年2月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八大样板戏(珍藏本)》一书,该书刊出的“八出”是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龙江颂》、《奇袭白虎团》,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并将京剧《平原作战》和《杜鹃山》作为“附录”刊后,示意《平原作战》、《杜鹃山》不在“八大样板戏”之列;还有一种“版本”是将《杜鹃山》、《平原作战》和钢琴伴唱《红灯记》也列入“八大样板戏”……名目繁多,众说纷纭。
  现在无论怎样从那十多出“样板戏”中归拢出“八出”,都不是什么原则问题,也不会再被强加上“破坏样板戏”的罪名。我感到,在“八大样板戏”是哪“八出”问题上,之所以出现提法上的差异,是因为看这些剧目的角度不同。康生宣布那“八出”时,是在1966年11月,当时有些“样板戏”还未出台,当然他不会提到,这是从时间上说的;后来又出现了几出,如《龙江颂》、《杜鹃山》,其影响远远超过交响音乐《沙家浜》,所以现在人们提到“八个样板戏”,就很少涉及交响音乐《沙家浜》了。
  戏剧界对“八大样板戏”的说法,有个不成文的“共识”,即认为按时间顺序上说,康生说的那“八出”,是“第一批样板戏”,而在1970年以后出现的京剧《龙江颂》、《杜鹃山》、《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以及《红嫂》、《磐石湾》等,称为“第二批样板戏”。不过,平心而论,在这第二批中,除《龙江颂》、《杜鹃山》的水平和影响尚可与第一批比肩外,其他几个就逊色多了,有的甚至已被观众遗忘。比如说京剧《平原作战》,表现的是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主题是积极的,但那些剧情都是从人们耳熟能详的电影《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和小说《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的有关情节中拼凑起来的,没有什么新意,人物形象也干干巴巴。只是主要演员李光(扮赵勇刚)、李维康(扮小英)、高玉倩(扮张大娘)有上乘的表演,成为“人捧戏”,才使该剧有了一些影响,及至今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时,又由中国京剧院复排上演。这次复排演出,我从电视转播上看过,从唱念到表演,都是一种模仿,较之“李光版”又差了一大截。通观“样板戏”的称谓,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即30多年来,“样板戏”一词只见于领导讲话、报刊发文和口头流传,而正式出版的“样板戏”剧本、舞台演出字幕和“样板戏”电影字幕上,均称“革命现代京剧”和“革命现代舞剧”,而从不用“样板戏”一词。也就是说,在这些地方还保持着一定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我在河北省艺术学校工作多年,师生们演出“样板戏”时,我常和教务处的同志商量,咱们的字幕上就写“革命现代京剧”和“河北梆子现代戏”,不要用“样板戏”一词,因为“样板团”演出时的字幕上也不写“样板戏”。多年来省艺校就这样做了。
  “样板戏”全国大普及,
  戏曲院校教材“样板戏”成为唯一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样板戏”作为中国的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其普及程度可以说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当时的坊间俚语“八亿人民八出戏”,即是生动的印证。1967年春,“样板戏”已成为“独放”的“一花”,是年5月1日,“八个样板戏”齐聚北京举行大会演直到6月中旬,历时37天,演出218场,观众达33万人。当时看“样板戏”,是我供职的戏研室的一项业务,也是政治任务,自然对这次大会演特别关注。单位领导派我提前到北京买票,戏票搞定后再招呼同事们赴京观看。当时戏票非常难买,天不亮就得到位于前门大栅栏的一个售票点排队,长长的队伍拥挤不堪,临到窗口时挤得喘不过气来,若非年轻力壮绝不能胜任。拼死拼活总算买到了两场票,后又通过“样板团”的朋友搞到几场,才松了一口气。这样,会演中我一一看了《红灯记》、《沙家浜》、《海港》、《智取威虎山》。记得在看中国京剧院的《红灯记》时,开演前主要演员(绝不要反面人物)一律着戏装站在台上,手捧《毛主席语录》贴在胸前,和观众一起唱《东方红》,唱毕才开戏。戏结束时,主要演员又带妆站在台上,在强烈的音乐伴奏下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反复唱,直至目送观众退场毕,演员才退回后台卸妆。这种做法影响到全国。当时省会石家庄演“样板戏”时,也大都这样做,很多时候演员不仅高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目送观众退场,有时还手拉手把观众送出场外,然后才回去卸妆。北京的这次会演,影响极大,6月17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智取威虎山》,6月18日《人民日报》发社论,发出了“把样板戏推向全国去”的号召。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