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下野总统还乡记

作者:孟昭庚

字体: 【


  
  内有一个两室套间,是蒋介石回乡居住之处。据《奉化文史资料》载,蒋介石每次下野,或清明归乡扫墓,都要在此小住,住得较久的是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和1949年离开大陆之前。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下野,回到奉化溪口老家,当晚即到坟庄住宿。据一位当时伺候过蒋介石的人讲:“先生这次回来,火气特别大,好像对什么都有气。一进卧室,看到沙发床就很不高兴,马上命人搬出沙发床,换上木板床。送上饭去,看到雪白的机器轧的米,也不顺眼,退了回来,要换石碾子碾出来的米,只好到山下村子里跟老百姓调换来另做……我们偷偷议论,先生这次回来大大变了,颇有点卧薪尝胆的味道。”
  已输了半壁江山的62岁的蒋介石,由南京回到溪口,仍以国民党总裁的名号,遥控、指挥政局和军队,其指挥所即设在离墓庐不远的妙高台,那里设有多部电台,传递情报,下达指令,遥控一切。一时间,这里戒备森严,车水马龙,宾客如云,国民党党政军大员纷至沓来朝拜、汇报、听候训令,这里实际上成为当时国民党的神经中枢,蒋介石也成了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下野之人。
  
  四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堑,直捣蒋家王朝的老巢——南京。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占南京,冲进蒋介石的总统府,降下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宣告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覆灭。
  蒋介石心里明白,坚守大陆无望了,这位谙熟兵法的黄埔校长,不得不来一个“三十六计走为上”之策。
  4月24日下午,蒋介石决定离开溪口。
  这天下午,蒋经国心情沉重地对午休起床后的蒋介石说:“父亲,共军已打过长江,南京也陷落了,现在共军正分头向浙江进犯,我们在家乡的日子恐怕不会太长了,要早做准备哪。”
  “嗯,我们得走了。”蒋介石长长叹了一口气,“你先把方良和孩子们送到宁波,派人将他们送去台湾。你随我再去上海,督促汤恩伯坚守住淞沪,半年后国际形势肯定发生变化。”
  4月25日这一天,是蒋氏父子永别故里之日。蒋经国在这一天的日记中,显然已有预感:“溪口为祖宗墓庐所在,今一旦抛别,其沉痛心情,更非笔墨所能形容于万一。”
  早饭后,蒋介石脸色阴沉地带着儿子、儿媳、孙子、孙女,沿着山径来到松林环绕的蒋母陵墓前。他颤巍巍地撩起长衫,跪在地上,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悲切地喃喃祷告:“不孝子瑞元,此刻辞别你老人家,不知何年何月能再来祭扫陵墓……”
  侍卫长王世和赶紧把蒋介石搀扶起来,蒋介石吩咐蒋经国夫妇和孙子、孙女:“孝文、孝璋、爱伦、爱民,给太婆多磕几个头!”
  蒋经国夫妇当即领着孩子们在石板边上跪下叩拜。
  这时,军务局长也是蒋介石心腹贴身侍卫俞济时前来报告:“总裁,车子已经准备好了。”
  该告别的地方都已去过了,该办的事也已办了,离别故园的最后时刻来到了。
  蒋介石凄然望着母亲坟墓,无限依恋地瞥了周围山色一眼,近处的青松翠柏,远处的烟霭雾气,再次勾起他无限的哀思。片刻之后,他无可奈何地说:“走吧。”
  蒋经国听罢,匆匆地抓了坟头一把土,用手帕包起来放进口袋,跟其父道别,就先行下山将妻儿送往宁波。
  
  五
  
  蒋介石一行人乘着几辆汽车,离开丰镐房,离开武岭山,离开溪口,永远地离开了故园。当故乡的剡溪、武岭山,最后在车窗外消失时,蒋介石胸中不由自主地涌动着南唐李后主写的那首亡国恨——《破阵子》的词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最是仓皇辞庙日……”
  车队经奉化县城,来到相邻的宁海县西店,眼前就是尚未建成的象山军港,“总统”宝舰、“太康”号军舰正停泊在港湾恭候。海边汽车无法通行,蒋介石只得下车改坐竹轿,来到荒凉的海边渔村。
  此刻,正是退潮时分,因为“太康”号吨位大,吃水深,荒凉海边没有码头,所以开不到岸边,只有用快艇或帆船,才能将蒋介石从岸边送到军舰上。但是蒋介石不肯乘快艇,硬要坐他从小就喜欢乘的竹筏。俞济时只好让当地的乡保长找来两个可靠的筏工,准备了新而牢靠的竹筏,并在筏上放了一把藤椅供他坐上休息。
  这时已是下午4点多钟,太阳向西山方向斜照过去,蒋介石不肯上筏,独自在海边滩涂上徘徊,左右眺望。只听从不远处飘来欢快的唢呐声,蒋介石凭着自小的经验,推断附近有人家在办喜事。他欲借重这民间的喜气来冲掉他身上的晦气,便朝唢呐声方向信步走去,俞济时等人便也紧步其后。
  这个小渔村只有十来户人家,其中一户人家披红结彩,屋里屋外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热热闹闹,门前搭了一个大凉棚,凉棚下摆了几张方桌。可能是晚上的喜筵尚未开始,老少贺客都围在桌边,有的在闲聊,有的在看小纸牌,有的在推牌九,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当人们抬头见一位相貌、个头、气质皆显不凡的老者向他们走来时,不禁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凉棚里顿时鸦雀无声。好客的老主人赶紧跑上前去热情迎迓,有的人自动让出座位,蒋介石不待主人请坐便径直在桌边坐了下来。老主人赶忙操壶斟茶,蒋介石慢慢地将手摆两下,示意主人上白开水即可。然后他一言不发地闷坐在那儿喝了两杯白开水,这也算是他最后尝一尝养育过他的家乡水。
  俞济时知道蒋介石此时心事重重,不敢催得过急,但眼看红日西沉,不得不硬着头皮催他上船。在俞济时小心提醒下,蒋介石才很不情愿地站起来向路口走去。老主人和几位老贺客出于礼节,赶忙趋步热诚挽留蒋介石喝几盅喜酒再走。蒋介石停住脚步,回过头来对俞济时说:“给老主人5块大洋,作为贺仪。”俞济时连忙让副官从皮包里取出5块银元双手捧送给老主人。
  这个老实巴交的老渔民受宠若惊,不知如何是好,连连摇手推托,语无论次地说:“不,不,不!喜酒一口全未喝,我岂敢受如此重礼?”这下子蒋介石说话了,他双手拱拳,用奉化方言对老主人说:“收下吧,收下!祝贵府富贵吉祥,令郎早得贵子,你早日得贵孙!”说完,便迈步上路,连头也不回一下。
  众贺客纷纷奉承老主人福星高照,遇到贵人了,那老者肯定是城里有身份的大佬,否则出手不会这样阔绰。一青年贺客“哼”了一声说,这老者肯定是个比县长还大的官,你们没看见嘛,他那几个听差哪个不是人物头啊?
  蒋介石一行回到停泊在海边的竹筏旁,俞济时再次轻声催促:“总裁,走吧,天马上要黑了。”
  蒋介石这才无精打采地乘上竹筏,缓缓地向“太康”号军舰驶去。他要俞济时把藤椅调转头,朝大陆方向摆放,让他再次看看故园山水。竹筏已离开海港老远,他仍坐在藤椅上怅望家乡的土地、山峦、湾湾、农舍……
  竹筏靠近“太康”号军舰,舰长将他拉上舰,顷刻,“太康”号便消失在汹涌的波涛之中。
  责任编辑 谢凤英
  

[1]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