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民国传奇人物张灵甫

作者:朱守云

字体: 【


  
  提起孟良崮战役,世人都会知道该战役中的国民党军队是整编七十四师,该师全系美械装备,为甲种装备师,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指定的典范部队。该师师长便是“杀身成仁”的张灵甫。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蒋介石以其作战有功,一再擢升,几乎年年晋级受奖,在国民党朝野,张灵甫也被视为“常胜将军”。
  
  少年“奇才”
  
  张灵甫,名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后以字行,陕西长安人,1903年出生在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的一户农家。父亲张鸿恩,憨厚朴实,是个种庄稼的能手,被乡里群众称为“种庄稼的状元”。母亲靖秀英,料理家务,哺育儿女。张宗灵幼年时,在东大村村南私塾启蒙,读四书五经。10岁那年,进入小学念书。1921年,考入了古城著名的长安中学。历史名城西安深厚的文化积淀,使这位聪明好学的农村青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特别是文庙(即现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里的1000多块碑帖,使他叹为观止,常常一边抚摸,一边细细品味,流连忘返。
  张宗灵后来改名为张灵甫,当上了将军。在许多人心目中,操枪弄炮的军人多数仅粗通文墨,充其量不过一介武夫。但张灵甫则不然。他自幼熟读经书,爱好古文,对旧体诗词有浓厚的兴趣,后又迷上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平时,他经常临摹何绍基字帖。每逢假日,便带着毛笔墨砚,到文庙去临摹唐代各著名书法家碑帖,有时误了吃中饭,就买一块烧饼充饥。时任西安靖国军总司令的于右任,慕名到学校看他运笔挥毫后,连称:“奇才、奇才,后生可畏!”后来,张灵甫因犯有杀妻罪(此事后面详述),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将他押解到首都南京。胡宗南视张灵甫为心腹干将,既没有绑,也没有派人押送,由他独自到南京去,一路上经过洛阳、郑州、徐州等地,因带的路费少,走了不到一半路程就囊空如洗。张灵甫不甘为乞,便以卖字来摆脱困境。到南京后,许多商家都要他书写店名,南京街头张灵甫书写的招牌店名多如牛毛。后人评价:虽然20岁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但不一定成为历史学家,如果生逢盛世,张灵甫很可能成为一位大书法家。
  张灵甫对历史十分爱好,常和志趣相投的同学一起谈古道今,指点江山,评论中外。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时,北京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张灵甫积极参与。但他也深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愤而投笔从戎,到河南开封参加了胡景翼的国民二军军官训练团。
  后来,黄埔军校在开封秘密招生。张灵甫经友人介绍,通过考试被录取,于1925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4期。军校毕业后,正好赶上了北伐开始,张灵甫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营当了一名排长。
  当时他所在的部队在江西德安县南浔铁路附近与孙传芳的主力卢香亭部作战,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张灵甫向营长建议,由他带领一支敢死队乘黑夜偷袭敌营。营长批准了他的建议,于是,张灵甫带领他那个排夜袭敌营,卢香亭部毫无防备,被张灵甫的偷袭打得乱成一团,主力部队乘势发起进攻,一举转败为胜。在混战中,张灵甫的右腿负伤,但他一声未吭,咬着牙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伤愈后,张灵甫被提升为连长,他的右腿从此落下了终身残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在此后的几年中,张灵甫参加过蒋介石与各派系军阀之间的混战,也参加过对工农红军的“围剿”,其凶悍勇猛、骁勇善战的名声也一天比一天大,仅几年工夫就被提升为第一师独立旅第一团团长。
  
  古城杀妻案
  
  官场的得意却并不能使张灵甫情场得意。张灵甫在求学期间,其父就为他包办了婚事,迎娶了邻村的姑娘邢凤英,这是一桩典型的封建包办婚姻。在黄埔毕业官至团长之后,张灵甫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四川妹子吴海兰。吴海兰年轻漂亮,又知书识礼,生性通达,一见面就使张灵甫十分喜爱,很快堕入爱河,与吴海兰结了婚。
  吴海兰性情贤淑,对张灵甫温柔体贴,照顾得无微不至,还能陪他外出交际,同事们都夸他娶上了一位好太太。但在1936年的冬天,张却亲手打死了自己的妻子。对这件事的由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说张听信谣言,怀疑妻子有外遇所以杀之;二是据说其妻吴海兰拿了张的机密文件,张怀疑妻子通共而大义灭亲。
  
  首先,来看第一种说法。1936年9月,时任七十四师一一三团团长张灵甫率团随胡宗南进攻陕北苏区,他的家眷留在西安。一天,张的朋友、另一团长回西安探亲返队后,张灵甫问他:“见没见到我的太太?”朋友跟他开玩笑说;“见到她跟一个西装革履的小伙子一起,而且很亲热。”张灵甫个性内向,脾气暴躁,一听此言,不禁火冒三丈,心想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哪能戴上顶“绿帽子”,让人在背后指指戳戳?妻子不贞,背着自己与人偷偷摸摸,如此奇耻大辱,说什么也咽不下这口气,遂请假回到西安找吴海兰“算账”。
  吴海兰见到久别的丈夫十分高兴,精心梳洗打扮,愈发光彩照人。张灵甫对她说:“我有好长时间没吃饺子了,你给我包一顿吧。”贤惠的妻子一向对张灵甫百依百顺,马上拎起菜篮,亲自到自家的菜地里去割韭菜。张灵甫尾随在妻子身后,乘妻子弯腰割菜之机,掏出手枪,冲着妻子的后脑就是一枪,将吴海兰杀死在菜地里。
  然而,刘光宇(当时在张的手下任职)讲述的是另一个鲜为人知的杀妻内幕。
  原来,张灵甫当年并非因为怀疑吴海兰有外遇而打翻醋罐子,而是发现她擅自拿走了军事文件,却交代不出理由,因而怀疑妻子可能受共产党利用而怒火中烧。
  当时,胡宗南的部队一直在川陕一带与红军激战,当地也有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活动,张灵甫疑神疑鬼,担心妻子可能沾了共产党的边,但在事情没搞清楚之前又不便声张,于是就暗地里向妻子盘查。不料吴海兰对此保持沉默,惹得他气急败坏,越发怀疑妻子背着他做了不可告人之事。此事若是换了别人,或许还有回转的余地,偏偏是刚从血肉横飞的前线回家的张灵甫,他的性格又容不得“背叛”二字,于是吴海兰死在了丈夫的枪下。因为事涉通共之嫌,张灵甫怕传出去有口难辩,便推说是感情纠葛。这是关于张灵甫杀妻案的另一版本。联系到后来张灵甫被轻判的事实,以及刘光宇和他的密切关系,此说似也不像空穴来风。
  不过,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有一点大致是可以确定的,张灵甫对吴海兰的怀疑并没有寻获确凿的证据,从中也可以看出张灵甫暴躁、多疑的性格。
  张灵甫无辜枪杀妻子,激起了社会公愤,尤其是妇女界,对张灵甫更是群起声讨,她们把状纸直接递到了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手中。在宋美龄的干预下,蒋介石下令第一师师长胡宗南把张灵甫押送到南京,交军事法庭严办。蒋介石虽下令要对张灵甫严惩,但在胡宗南等人的庇护下,张灵甫只被判了10年监禁。
  
  浴血抗战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下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来军衔。王耀武便向蒋介石求情:“张宗灵这个人作战很有本事,现在抗战需要干部,莫不如让他出来戴罪立功。”蒋介石本来也不忍心惩办自己这个学生,便说:“那就交给你,要好好教育他,让他重新做人。”随即,张灵甫被秘密释放了,在第七十四军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的手下任上校候差员。为了表示自己改过自新的决心,他正式更名“张宗灵”为“张灵甫”。整个战争期间,张灵甫经历无数次战役,有勇有谋。仅举几例:
  1.淞沪保卫战。1937年,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沪保卫战。张灵甫到一五三旅三○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后来,由于日军在金山卫登陆而被抄了后路,淞沪战场的国军不得不转入了总撤退。第七十四军奉命担任苏州到吴江防线的防守,并展开一翼沿太湖警戒,防止日军由太湖登陆,以掩护淞沪战场撤退的30万大军的侧翼。军长俞济时认为位于水陆要冲的望亭镇将是日军必取之地,便命令王耀武派一个团前去配署在望亭。王耀武叫来第一五一旅旅长周志道,并把张灵甫团配属给他,交代周志道指挥第一五一旅与第三○五团突出阵线,负责固守望亭,迟滞追击的日军。指挥官们不顾日军剧烈的枪炮扫射轰炸,操起枪杆亲临前线督战。士兵们见团长和旅长都冒着枪林弹雨并肩上阵,士气大振,一次又一次将日军打了回去。足足3天,日寇眼巴巴对着近在咫尺的太湖,无法前进。第三○五团在张灵甫的沉着指挥下,就像一根坚固的铁栓,把日军第九师团牢牢地卡在望亭,一步也前进不得。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