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卷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

  内容提要
  本书用生动而清晰的文笔,有主有次并有点有面地介绍和分析了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5 世纪全世界范围内各种典型的军事制度、军事改革、军事思想、武器装备和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战争和战役。如古代罗马的军事领导体制和兵役制度,汉武帝时期的募兵制和对外战争,古代印度的六个兵种和五种军队,以及马略军事改革、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同盟战争、日耳曼战争、卡里战役、楚汉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等。
  书中论述军事制度和改革的内容发人深思,分析军事思想的文字令人信服,介绍武器装备的概况开人眼界,描写战争和战役的场面扣人心弦。相信读者阅读本书时定会爱不释手,阅毕本书后必将受益无穷。
  一、概述
  进入世界古代后期,全球各地区逐渐从各种类型的城邦走向统一的专制帝国。因此,这一时期的历史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景象。自公元前5 世纪至公元5 世纪,在古代希腊、罗马、埃及、西亚、南亚和中国,出现了波斯帝国,马其顿人的征服,罗马、安息和萨珊波斯的统治、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建立。
  为完成霸业,他们彼此竞相扩充军队、改善武器装备、提高军队战斗力,以击败对手,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亦随之发展起来。
  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多采用君主专制政体,东方国家和地区则实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西方的罗马先是实行共和制,后来也被帝制所取代。因此,总的来看其军事领导体制都体现着中央集权的原则,形成军事集权领导体制。
  各国君王手中均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其军种不外乎有两类:陆军和海军(水军)。其中,陆军又分为步兵、车兵和骑兵。唯有印度例外,除拥有上述4种兵种外,还加上象兵和辎重兵。
  总的来看,世界大多数地区最初均实行公民兵制(征兵制),在公民兵源不足或枯竭时,乃采用雇佣兵制(募兵制)。中国秦汉王朝还采用谪戍制和刑徒兵制等以作为兵源的补充。
  就武器装备来看,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区的情况大体相同。白刃战时使用矛、剑、战斧、匕首;近战时使用弓箭、镖枪、投石器;防护器具则是用木料、厚皮革、毛毡以及金属制成的盾、铠甲和头盔;当围攻堡垒时,多使用攻城槌和弩炮、石弩等一类能把重箭和石头抛出几百米的投掷器械。此外,世界军事工程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人们能迅速建立起筑垒营地,进行围城战,渡河,构筑野战防御工事和要塞式防御工事,设置工程障碍,修建桥梁和通路。为保障本国的安全和巩固已夺占的领土,东西方均出现了大型的城墙。秦王朝修建了万里长城,以抵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古罗马帝国后期,为防范蛮族入侵,亦修建了不少的城墙。
  世界古代后期,战争频繁发生,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战争明显延长。各国为打败对手,建立自己的霸权,除进行前述努力外,还想方设法招贤纳才,因此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军事思想家,他们提出了许多精辟的理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有的至今仍具有指导作用。
  这一时期的东西方军事思想与理论有着许多相同的内容:首先,重视谋略,主张先谋略而后战。谋略的内容众多,包括君主、将帅、民心、军需、士卒等方面;其次,强调将帅的作用,并论述了将帅必备的品质;第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如知己知彼、敌疲我打、兵不厌诈等;第四,军需后勤至关重要。主张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解决好军需供应是战争胜利的保证。
  二、共和时期的罗马
  古代罗马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王政时代指的是从罗马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直到建立共和国这一时期;共和时代指的是从公元前509 年" 王政" 结束到公元前30年这一时期的历史。
  其中,从公元前509 年到公元前3 世纪初为早期共和国,从公元前3 世纪以后直至公元前30年为晚期共和国;帝国时代指的是从公元前30年至公元476 年这一时期的历史。
  1.军事领导体制
  自公元前509 年罗马人推翻王政时代最后一个王塔克文的统治之后,便取消王制,改建共和。共和时期的政治机构有三:一是执政官、二是元老院、三是库里亚(后改为" 森图里亚")民众大会。
  共和时期的执政官有两个,他们是罗马国家的最高政治首脑,罗马军队的最高指挥权掌握在他们手中。执政官由民众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为一年,任满退职,再由民众大会另选。两名执政官平日互相辅助处理国政和军事。
  共和初期的罗马军队有4 个军团,被一分为二,两名执政官分别统帅,轮流指挥。军团的指挥官由6 名军事保民官充任,每2 名军事保民官负责2 个月,轮流值勤。军事保民官或由执政官任命,或由人民选举(此制后来被凯撒取消,由凯撒任命的副将为军团首长)。军事保民官之下有百夫长,从优秀士兵中选举产生。各连队的第一、二个百夫长同时兼任整个连队的队长和连副。罗马将领除统率罗马军队外,还对同盟者的辅助部队具有统率权,同盟者辅助部队的中下级指挥官则由同盟者自己充任。
  遇战争爆发,执政官即领兵出征。在军事紧急时期,为了统一军权,两个执政官可以通过元老院,提名一个狄克推多(意为独裁官)统率军队,期限为6 个月。任期内,狄克推多享有全权。
  古罗马实行兵民合一制,森图里亚民众大会亦是战士会议。罗马人民居住地被划分为21个行政区(在公元前241 年,因罗马城市扩大,行政区扩展为35个),有土地的居民按照个人财产多少(后改为按货币计算)被分为5 个等级;每一等级在民众大会里有一定数目的投票单位,叫做森图里亚。森图里亚是100 个战士所组成的战斗队伍,是此时罗马的军事组织单位。因此,森图里亚民众大会亦可称做百人队民众大会。一个百人队有一票表决权,会上进行集体投票,表决重大问题。
  在整个共和时代,元老院拥有最高权力,由300 名元老贵族组成。其职责是协助执政官处理国政,对民众大会通过的议案有批准和否决权。
  2.兵役制度与军队编制
  早期共和时期的罗马国家实行公民兵制,士兵从公民中征召。当时罗马共有4 个区域部落,其居民均在其所在部落登记户口和财产,具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公元前6 世纪发生的塞维.图里乌改革将罗马居民按财产多少划分为5 个等级,并且规定了各自出兵的数量及其装备的轻重。第一等级的居民有财产10万阿司(阿司为古罗马的货币单位,一阿司约重0.3359公斤纯铜),提供80个重装步兵百人队和18个骑兵百人队,共98个百人队;第二等级的居民约有财产7.5 万阿司,提供次重装步兵百人队22个;第三等级居民的财产约5 万阿司,提供次重装步兵20个百人队;第四等级的财产约为2.5 万阿司,提供轻装步兵22个百人队;第五等级的财产为1.1 万阿司,提供30个轻装步兵百人队。贫困无产的公民不列等级,只出一个非战斗性的百人队(不能当正式的战斗兵,后来也有了服兵役的权利,充当轻装步兵)。
  共计193 个百人队,第一等级居优势。
  公元前241 年,罗马出现百人团大会改革,上述情况发生变化。此时,罗马已发展为35个部落,为适应罗马向海外扩张的新形势,罗马在每个部落中的5 个等级里各出2 个百人团,第一个等级仍有18个骑兵百人团。此外,手工业者和吹奏者出4 个百人团,无产者出1 个,共373 个百人团(35×\u65301X×2 +18+4 +1),使第一等级在百人团大会中的优势地位被打破,每个等级拥有基本相等的投票权,利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罗马规定:年龄为17岁至45岁的公民须在野战军中服役;45岁至60岁的公民则在战时做守卫后方的工作。每个男性公民在上述年龄段都必须服兵役,不得逃避,违者予以严惩,甚至被卖为奴隶。只有参加过20次远征的步兵和10次远征的骑兵方可免服兵役。
  共和时期的罗马不断战争,先是为统一意大利半岛,后是向海外扩张进行战争。罗马将征服区域的大多数居民宣布为罗马同盟者,这些居民必须向罗马缴纳军事捐税;割让一部分土地作为罗马的军事殖民屯垦地;并在战时提供军队、帮助罗马人作战,称为同盟军队。同盟军队在战斗中并不单独行动,而是与罗马军团配合作战,被配置于罗马军团两翼,起辅助作用,因此又名辅助部队或联合部队。
  在统一意大利半岛的过程中,罗马陆军起了重要的作用。后来罗马向海外扩张、尤其是在与地中海海上劲敌迦太基的争霸战争中,开始积极发展海军,大建舰队,在意大利的希腊人技师的帮助下完成了海军队伍的建设,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最后打败拥有一流海军力量的迦太基。
  罗马海军战士一部分来自海上同盟者,但主要还是从意大利农民和城市贫民中征集,由希腊人任教官对之进行训练。
  古罗马军队的士兵都是罗马公民,根据年龄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少年兵或称轻步兵,他们年龄小,灵活敏捷,但缺乏训练;第二类是青年兵,其年龄稍大一些,经验较多,组成罗马军团重步兵的第一战列;第三类是壮年兵,平均年龄为30岁,他们经验丰富,成熟顽强,是罗马军队的中坚力量,组成军团重步兵的第二战列;第四类是成年兵,其年龄最大,老练稳健,组成重步兵的第三战列。
  早期共和时期,罗马军队以公民兵为主,同盟军队为辅。军队编制(自下而上)为:百人队——小队(连队)——大队(联队)——军团。小队为其基本的战术组织(小队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连),每个小队由2 个百人队组成(百人队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排),百人队人数初为100 人,后因百人队长指挥100 人的队伍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将人数减少到60-80 人,但百人队这个名称仍旧保留下来。大队(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营),由450-570 人组成,其中有120-160 名少年兵,还有相同数量的青年兵和壮年兵,以及60-80 名成年兵,再加一队30人的骑兵。但大队里的骑兵很少与大队一同作战,而是联合组成较大的骑兵队伍。
  一个军团由10个大队组成(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一个师),约有4500 -5000名士兵,其中有300 名骑兵。共和时期,每个军团配有一个联合军团(同盟军队),联合军团有骑兵600 人,其组织体制与罗马军团的组织体制基本相同。古罗马军团和联合军团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军,有9000- 10000 人,其中骑兵900 人。
  共和时期,两名执政官统率的军队包括罗马军团和联合军团。两个古罗马军团加上两个联合军团组成一个野战军,称为执政官统率的集团军,由两名执政官当中的一名指挥。每个执政官统率的集团军通常有18000-20000 人,其正面战线宽约2500米;整个集团军战斗编队占地约60万平方米,大约3 倍于同样规模的古希腊方阵队形。
  战事出现时,公民兵被紧急征召。以卡皮托林山岗上升起的红旗为信号,公民兵见信号后立即集结在城郊,准备奔赴前线。战斗中,罗马军团以方阵为其战斗队形,纵深8 个行列,其中最前面为精锐兵,两侧配有骑兵,前面为轻装步兵的散兵线。
  共和初期,公民兵自备武装,战时出征,战后解甲归田。到公元前5 世纪末4 世纪初,罗马统帅卡米卢斯进行了一次军事改革,在军队中实行军饷制。公民兵出征时,可从国家获得军饷、给养和规格统一的武器装备。此外还对军团的体制作了变动,以新的三列队法代替旧的密集方式。即根据士兵的年龄和战斗经验,将重装步兵排为三列:第一列是最年轻者,经验不多,为" 矛兵" ;第二列是成年战士,富有经验,为主力兵;第三列是老年士兵,身经百战,为后备兵。各队之间间隔距离为4 排,每列10个连队,各连队战士数目不等。前两列连队各有120名重装步兵,第三列各有60名重装步兵。
  后来,每个连队又分成两个百人团队,每团60或30人。作战时,以连队为战斗单位,以百人团队为小的战斗组织。除上述三列重装步兵外,每个百人团还配有20名轻装步兵,每一军团配有300 名骑兵,由10个30人的骑兵小队组成。此制一直延续到马略军事改革时止。
  为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罗马士兵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他们要习惯于按照军队的步伐行进,在5 小时内行军20哩,有时是24哩。行军时,他们要背负60里弗的重量。此外,他们还要学习习惯于全副武装地奔驰和跳跃。
  带着比普通武器重一倍的剑、标枪、箭等进行操练。为的是增强体力,避免士兵懒惰。
  3.武器装备与军事后勤
  共和初期的罗马军队由公民兵组成,公民均具有自己的财产,因此国家规定,士兵根据自己财产的多寡自行配备武装。第一等级最为富有,他们配有骑兵武装和重装步兵武装。重装步兵在作战时以矛和剑为进攻武器,以头盔(铜制或皮制)、圆盾、胫甲及胸铠为防护武器;第二等级的公民兵则无胸铠和铜制圆盾(只有长圆形木盾),其它武器装备与第一等级相似;第三等级与第二等级接近,但没有胫甲;第四、五等级担任轻装步兵,其武器装备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前者只有一支矛,后者则只带有投石器或弓箭。
  随着战争的持续不断的进行以及战争中发生的损伤,低等级的公民越来越无力自备武装,加之公民自筹的武器装备式样不一,比较杂乱,不利于组织作战,削弱了战斗力。因此,在公元前5 世纪末4 世纪初,罗马统帅卡米卢斯将武器装备作了改进与统一,公民兵从国家那里得到军饷、给养和规格一致的武器装备(同盟军队的给养自筹)。于是,罗马军队在战斗中便有了整齐的武器装备。
  罗马重装步兵最初使用的是长矛,布匿战争爆发时(公元前4 世纪),武器开始发生变化,投矛和双刃短剑成了重装步兵的主要武器。这种投矛为木柄铁尖头,长约1.5 米-2米,重约4 公斤-5公斤,可投掷30米远,但在7 米-10 米之间可望击中敌人的盾牌。短剑挂在右股上,长约半米,宽约4 厘米——7 厘米,据说是按照西班牙雇佣军的剑设计的,剑头十分尖利,剑柄可用木、骨、象牙或金属制成,使用起来比梭镖更加灵便,多在进行肉搏战时使用。
  重装步兵的防御武器多为盾牌。由于短剑的作用距离较近,不象梭镖那样能够拒敌于较远的距离之外,它对士兵的保护功能要差一些。于是,罗马人在公元前4 世纪以后,将盾牌作了较大的改进。以前的圆形小铜盾变成了半圆筒形的大盾,高为1.25米,宽约0.8 米,由木架包上皮革,再镶以铁边构成,里面的中间部分还衬有铁片,可以将身体的大部分遮盖住。此外,重装步兵的身上还有其它一些护身装备,它们是头盔、胸铠和胫甲。头盔多为铜制,胸铠则是皮革制成,上面缝上金属片。有的罗马士兵披有斗篷,以作防护之用。
  轻装步兵的武器主要是剑、投石器、弓箭和轻投矛,全身还装备有皮制头盔和较轻的带状铠甲。轻矛连木柄约长2 肘,粗1 指,矛头长1 跨,锋口锤炼得那么犀利,出手一击中时就自然会弯过来,使敌人再也不会把它还敬过来。轻装步兵有投矛手、投石手和弓箭手之分,投矛手拥有圆形或半圆形的皮盾,投石手和弓箭手则不使用盾牌。
  骑兵的武器有长矛和长剑,其防御武器和护身衣甲与重装步兵相同。
  从海军士兵的武器装备来看,船舰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海战时,船舰上除划桨手外,陆军士兵亦通过船舰与敌人作战。在与迦太基人的海战中,罗马人发明了一种名为" 乌鸦" 的新式技术装备,即前端带有抓钩的接舷吊桥。桥上有栏杆,垂直地安装在船舰头部,系在桅杆上。当接近敌舰时,便把吊桥搭到敌舰甲板上,吊桥抓钩立即象乌鸦嘴似地箝住甲板,使两船连结一起。陆军士兵随即从吊桥上冲杀过去,在敌舰上与敌人肉搏,直至消灭对方。在作战过程中,罗马人还使用形式多样的攻城武器。主要有:破城锤。即一根长长的大木梁,顶部包有铁片或青铜片,形状如羊头一般(也有的为尖状或圆状顶部)。攻城时,或由几名士兵抬着冲向对方,猛烈撞击其城墙;或是将其用吊链悬挂在木架上,由士兵使劲摇动,撞击敌人的城墙;再就是将其悬挂在棚罩下面的横木上,在棚罩的掩护下摇动着撞击对方的城墙;或者将其安置在活动攻城塔的下面使用。
  活动攻城塔(又叫木塔)。一种多层结构的攻城武器。最底层为轮轴,可以移动,在其上安置有破城锤,再往上还安置有发射器械并配有轻装战士。
  战士向敌人城上射箭,以驱赶敌人。最大的攻城塔上还安装有可以起落的木板桥,士兵可以通过此桥冲向城上的敌人。
  弩炮。一种攻城的发射器械,其动力为将绳索的绞力骤然放开,其巨大的冲力可将石块、标枪或长箭射出很远。用于射长箭或矛的叫作catapulta 或scorpio;用于射木柱和大石块的叫bal -lista ;用于射小石块的叫onager. 龟甲阵。即士兵们相互蹲靠在一起,将手中的盾牌或各种棚罩举过头顶,依次衔接成大片,犹如龟背一般,以防箭矢中的。士兵也可凭借这种所谓的龟甲阵的掩护,爬上城墙与敌人作战。
  火攻技术。在一种特制的战车上,装上炭火炉、长矛等,向对方喷出阵阵炭火,或用麻布蘸油系于长竿一头,用火点着扔向敌人的队伍,使对方被冲乱,然后乘机向之冲杀过去,打败对方。这种战术可用作攻城,也可用作野外战斗。
  盾车。攻城用的木制器械,象一间小屋子,但只有两面或三面有木板墙,屋顶也用厚木板制成,上面还覆盖有铁皮或兽革,用以防火,下面有轮子,可以推动。人躲在里面可以从墙上的洞里向外射箭,还可以利用它挖掘地道等。
  挖掘坑道。从城外向城堡内挖掘,直通城内,突然出现于敌人面前,使之惊恐万分,措手不及,城堡很快陷落。
  共和时期的罗马军事后勤工作亦很周密,有了专职的或半专职的后勤组织与官职,这便是财务官和军需官。两者分工明确,前者负责全军的军需供应与经济事务,后者主管筹集粮秣。此外,在每个军团内还有录事等工作人员从事具体的后勤工作,每个百人队中有一人负责杂务,作为百夫长的副手而工作。还有专门从事后勤工作的百人团队,主要从事与军事相关的铁匠与木匠事务。公元前3 世纪——公元前2 世纪,罗马还出现了" 城市军团" 这样一种专门从事后勤工作的组织。
  具体的军事后勤工作包括:给养、辎重、扎营筑垒及其它内容。早期罗马实行公民自备武装给养,且无报酬。自卡米卢斯改革后,由国家发给士兵军饷和给养及武器装备,由此增加了部队后勤工作的内容。军团士兵每日指望得到800 克的谷物,征战时可得到15日的粮食,有时则为30日的粮食(大麦、小麦)。步兵一个月的粮食数量相当于2 /3 雅典麦斗,骑兵则可领取7 麦斗。至于军饷,步兵每天可得到2 个奥波尔(Obolus),百夫长所得两倍于此数,骑兵为1 个特拉克迈(1 奥波尔=1 /6 特拉克迈)。
  行军打仗时,辎重必须随队伍而行。一般情况下,辎重队在队伍后面;撤退时,辎重队则在队伍最前面,主力部队殿后;遇敌人袭击时,辎重队在队伍中间,部队围成四方队列,保护辎重。辎重包括粮食、武器及其它军需品,或由牲畜驮载,或由士兵携带。上至军团下至百人队都有自己的辎重。
  有时,罗马国家与包税人之间签订合同,由罗马包税人为军队提供军需物资的运输,由国家负担运输风险。
  部队行军,常常要宿营。罗马军队一般在早晨行军,中午以后构筑营地,晚上休整,次日晨再行军或出征。不论军队驻扎于何地,即使只有一宵,也必须设立防御营地,并挖壕筑墙,此乃罗马军中的一项规定。因此,在野外建造营地成为罗马军队的一项重要的后勤工程。罗马营地的构筑相当迅速,每个士兵都分配有一项专门的工作。每人携带的行军装备中包括有两根栅柱,用于构筑栅栏。营地形状初为正方形,后改为长方形,四周以壕沟和土墙环绕。土墙高达3.5 米,由开壕沟挖出的泥土堆放在紧靠栅柱的地方而形成。营垒大门两侧筑有木制塔楼,在其上可用箭击射来犯的敌人。营地中央为一广场,设有指挥官的帐篷和祭坛,其余地方依次设有士兵的帐篷。按照规定,每个百人团设10个帐篷,以木材为支架,上面覆盖皮革或粗麻布,两面为斜坡。有时部队会在某一营地过冬,为此,营地应特别坚固,营房与围墙之间的距离应为50米,围墙外面还应设有陷阱和路障等,以防敌人偷袭。
  营地数目也不止一个,而是一筑就有好几个。
  为方便军需品的运送,罗马还注意修筑道路,建造贮粮中心以备军用。
  由于战事频繁,军事后勤工作繁杂,其费用也颇为巨大。据古典史家的估算,仅第一次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军费开支约为1 亿狄纳利(按本世纪30年代的美元币值折算,约等于2400万美元。1 狄纳利=4 塞斯退斯)。其中,罗马军队的陆军后勤费用为:军团薪饷4400万狄纳利;辅助部队的谷物供给约为864 万狄纳利;马匹、军械、行李、谷物运输费为1 ,000 万狄纳利,共6264万狄纳利。海军后勤费用为:战船与运输船耗费810 万狄纳利,海军战士薪饷1 ,560 万狄纳利,桨手口粮约780 万狄纳利,运输船水手口粮约360 万狄纳利,共3 ,510 万狄纳利。总计1 亿狄纳利左右。
  4.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指的是公元前264 年- 公元前146 年期间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3 次大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为布匿,故称这场大战为布匿战争。
  罗马统一意大利之后,奴隶主集团继续向海外扩张,而粮食丰富、海上贸易居重要地位的西西里岛便成为其主要目标。西西里岛与意大利半岛仅有一道约3公里宽的狭窄海峡相隔,此时由迦太基控制(迦太基在非洲北岸,是公元前9 世纪后期腓尼基在此建立的殖民地)。罗马势力向西西里扩张,势必与迦太基发生矛盾,战争不可避免。
  (1)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 年——公元前241 年)
  第一次布匿战争的爆发是由" 墨西拿事件" 引起的。早在罗马势力向南部意大利渗入的时候,希腊西北部的埃布鲁斯王皮洛士应南意的希腊城市他林顿的请求,率领精兵在意大利登陆,于公元前280 年击败罗马军,但不久便败给罗马,于公元前275 年春天被迫退出意大利,溃逃回国。在这场战争期间,叙拉古雇佣兵中的一批意大利人(自称" 马麦丁" ,意即" 战神之子")
  突然强占了西西里岛东北的墨西拿,叙拉古王海龙二世立即出兵包围了墨西拿。" 马麦丁" 随即分成两派,分别求助于迦太基和罗马。迦太基捷足先登,打败海龙二世,控制墨西拿;罗马则控制了墨西拿对岸的里吉姆。因惧怕迦太基占领叙拉古而独吞西西里岛,罗马森图里亚大会决定出兵援助" 马麦丁" 中的一派。公元前264 年,罗马军队开入西西里岛,与迦太基的争战开始,进入第一次布匿战争时期。
  战斗一开始,罗马在陆战方面据有优势,并挫败迦太基人,占领叙拉古。
  又打下西西里岛西南沿海城市阿格里根特,大肆虏掠,将2 万多名俘虏卖为奴隶。但是,罗马在海战方面却不太顺利。迦太基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战船上百艘,并装备有希腊化时期最新的海上技术,海军士兵富有经验,桨手训练有素,在西部地中海称雄一时。罗马和迦太基在海上交战之后处于不利,意大利沿岸地区亦受到迦太基船舰出其不意地袭击。为此,罗马以最大的力量迅速发展海军,在南意大利的希腊人技师的帮助下,用一年时间建造出100 艘5 层甲板的大战船和20艘3 层甲板的战船,再由希腊教官帮助训练划桨手和海军士兵,很快发展出一支新的海军队伍;然后又创造出名为" 乌鸦" 的吊桥。公元前260 年,在墨西拿附近的米里海角,罗马海军与迦太基遭遇,双方分别拥有120 只和130 只船舰。战斗打响后,罗马船舰迅速驶向对方,当接近敌舰时,立即将小吊桥搭到敌方的甲板上,象乌鸦嘴般箝住对方。罗马士兵趁机从这种" 活跳板" 冲上敌舰,与迦太基人搏斗。迦太基人始料不及,被动应战,结果大败,损失50只舰船。罗马首次取得海战胜利,控制了西西里附近的海域。
  公元前256 年,罗马执政官勒古鲁率330 只舰船和10多万人组成的庞大舰队远征非洲,很快突破迦太基舰队的防线,在北非登陆并节节胜利,占领了一些城市。随着战争的延续,罗马兵力与粮食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罗马元老院决定撤退大部分兵力,只留下勒古鲁率1.5 万名步兵、500 名骑兵和40只舰船在非洲。迦太基趁此向罗马人反击,加之希腊雇佣兵的帮助,大败罗马军,勒古鲁成了俘虏,后被斩杀,有幸逃脱的残兵败将在回国途中遇到海上风暴,几乎全部覆没,罗马方面损失巨大。
  以后,罗马人又大力建造船舰。公元前242 年,由私人捐款建造了一支舰队,次年对迦太基重开海战。双方激战于西西里岛,迦太基将领哈密尔卡.巴卡坚守几个据点,奋力反击罗马,但被罗马人击溃,其所据地盘也被罗马人夺得。
  连续23年的战争使迦太基精疲力尽,只好授权哈密尔卡与罗马谈判讲和。此时,罗马也感到财匮力乏,便与迦太基签订了和约。和约规定:迦太基向罗马缴付大量赔款,共3200塔兰特,10年内付清;西西里岛及其与意大利之间的所有岛屿割给罗马。第一次布匿战争以罗马的胜利告终。
  (2)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 年——公元前201 年)
  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损失严重,弄得民穷财竭,甚至连军饷也无法支付,致使国内矛盾尖锐,动荡不安。雇佣兵暴动,奴隶和土著居民纷纷响应,迦太基统治者费了很大力气将之镇压下去。之后,迦太基统治者决定去西班牙扩充殖民势力,以弥补上次战争中的损失,解决资源。公元前237 年,哈密尔卡.巴卡率兵侵入西班牙。公元前228 年,哈密尔卡在一次战斗中阵亡,其女婿哈斯德路巴尔成为继承人,进一步扩展势力,在西班牙东南沿海建立了新迦太基城。这里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迦太基获得了大量人力物力。为以后对罗马作战提供了雄厚的资源。
  罗马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并未停止扩张,它趁迦太基出现雇佣兵暴动之时,强占了原为迦太基控制的撒丁尼亚和科西嘉,并连同西西里,分别设置了两个行省。同时又占领了阿尔卑斯山以南的高卢,并和西班牙东部沿海地带的萨贡托建立联盟。
  公元前221 年,哈斯德路巴尔被人杀死,哈密尔卡之子汉尼拔继任迦太基统帅。公元前219 年,汉尼拔出兵攻占萨贡托,罗马人向迦太基发出通牒并以战争相要挟,迦太基方面未作出回答,罗马便发起进攻,由此爆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18 年春,罗马兵分两路:一路从西西里渡过突尼斯海峡,在迦太基登陆;另一路到西班牙,以箝制汉尼拔的军队,以便同时打击西班牙和非洲,使迦太基首尾不能相顾。对此,汉尼拔早已预料,乃先发制人,进军意大利,以使对方处于守势。汉尼拔作出了精密的布署:留下一部分海军和陆军,由其弟率领,以迎击罗马军的攻进;另派2 万兵士到非洲,以增强迦太基和北非的安全,再由自己率步兵9 万,骑兵1.2 万,战象37头,从新迦太基城出发,出征意大利。
  罗马人很快发现对方的战略意图,立即放弃进攻非洲和西班牙的计划,全部回师罗马,集中力量对付汉尼拔。汉尼拔的军队经过艰苦的行军和长途跋涉,突然出现于波河平原,使罗马人大为震惊。10月,罗马执政官西庇阿率军来到波河支流提契诺河,与汉尼拔的军队遭遇。汉尼拔发挥自己的骑兵优势,猛击对方,大败西庇阿,继而渡过波河,在特利比亚河附近伏击从北非返回的罗马军。
  罗马连连失败,不得不重想对策。公元前217 年初,选出两位新执政官,并征集了一批新军,组成一支有13个军团,6.5 万名步兵,300 名骑兵的队伍,派其中一部分前往西西里、西班牙和撒丁岛增援,余下8 万兵力由塞维利阿和弗拉米尼两名执政官统帅,把守西海岸上奥勒利亚大道和东部的伊米利亚大道,阻止汉尼拔深入意大利中部。
  汉尼拔很快掌握了对方的情报,了解清楚对方的行动计划,迅速想出对策。4 月初,他率部队从东部沿着一条少有人通行的小道,经过4 天3 夜的急行军,最后绕过罗马军的设防阵地,踏上了通往罗马的大道。弗拉米尼未料到对方会如此神速地逃过他的防线,立即率军尾随猛追。汉尼拔便在特拉西梅诺湖北岸选择了一个谷地,在此设下埋伏。弗拉米尼全然不知,所率罗马军全部进入谷地。迦太基人立即围而攻之,轻装步兵和中央主力兵直扑下山,骑兵则封锁住退路,罗马人毫无戒备,乱作一团,狭窄的谷地中又无法展开战斗队形,最后被迅速歼灭,弗拉米尼阵亡,1.5 万人被杀,数千人被俘。
  特拉西梅诺湖惨败的消息迅速传至罗马,城内居民一片恐慌,政府立即动员全民固守罗马城。但汉尼拔此时并无进攻罗马的企图,而是挥师向东,沿亚得里亚海岸南下,声称自己是意大利人的" 解放者" ,将俘虏中的罗马人带上枷锁,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其他意大利俘虏则一律释放,不取赎金,以此孤立和削弱罗马,并在阿普利亚地区的东部海岸设防营地。
  形势紧急,罗马选举费边为独裁官,担任最高统帅,米纽喜斯为副帅。
  费边仔细研究了罗马人几次败北的教训,在充分估计了双方力量对比之后,决定避开对方,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而以众多兵力跟踪追赶,袭击其个别零星部队,以消耗汉尼拔的兵力和给养。这种消耗战术(或称拖延战术)在当时是正确的,但却为许多人所不解或怀疑,连费边的部下也对此战略表示不满。因此,费边在任期6 个月后便交出了统帅权。公元前216 年初,瓦罗和帕卢斯当选为罗马执政官,瓦罗力主与迦太基决战,并向罗马民众许诺:在看到敌人的当天便结束战争。
  5 月,两名执政官作为罗马统帅,率领8 万步兵,6000骑兵在阿普里亚境内奥菲杜河下游的坎尼与迦太基激战。此时,汉尼拔拥有4 万步兵,1 万骑兵,他将队伍排列成中间向前突出的半月形,中间突出部分为弱兵,两翼则安排精锐部队,再由骑兵分署两侧。而罗马方面采用的是常用的三列平行序列:骑兵在左翼、同盟军骑兵在右翼、中央由重装步兵排成密集方阵,组成主战线;轻装步兵配置在主战线之前。中央战线由帕卢斯指挥,塞维利阿指挥左翼,瓦罗指挥右翼。
  战斗一开始,罗马步兵猛冲向对方的步兵中军,迦太基中央兵迅速退却,其两翼军队迅速包抄前进,逐渐形成相反的半月形。汉尼拔命500 名身藏短剑的轻装步兵逃向罗马人那边,交出手中的矛和盾,伪装投降。罗马人将这批" 降兵"安置在后卫。接着,汉尼拔又令骑兵出击罗马骑兵,最后将罗马军队严密包围,罗马兵陷入混乱。中午时分,东南风大作,狂风卷起大量尘土,本已乱作一团的罗马兵两眼被风沙迷住。借此机会,处于顺风方向的迦太基士兵向对方猛投箭石。假装投降的迦太基士兵也从身上摸出短剑,刺向罗马兵。天黑时,罗马军大部分阵亡,只有1 万多人幸而逃生,塞维利阿和帕卢斯死于战乱之中,仅瓦罗生还。而汉尼拔方面仅损失6000人。坎尼战役是世界军事史上的著名战役,显示了汉尼拔卓越的军事才能。
  罗马在坎尼战后一度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一些部落与城市纷纷臣服于汉尼拔,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也支持汉尼拔,意大利境外的马其顿王腓力五世主动与汉尼拔结盟。罗马此时避免与汉尼拔再作决战,以积蓄力量;另方面对背离意大利的人加以惩罚。公元前213-公元前211 年,罗马派兵包围了叙拉古,并将此城攻陷。其后大肆屠杀城内居民,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正埋头研究时,被罗马士兵刺死。从此,罗马又恢复了在西西里的统治,并逐渐由守势转入攻势。
  与此同时,随着战争的持久,汉尼拔的雇佣兵也渐渐暴露出弱点。士兵的给养、金钱以及兵源日益枯竭,迦太基政府本想派部队前往意大利增援,但因罗马出兵西班牙而不得不改变行动。汉尼拔曾打算组织反罗马同盟,但最终未能奏效。形势开始对汉尼拔不利。
  公元前210 年,罗马派普布留.西庇阿占领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此乃迦太基的重要军事基地。罗马将其战俘释放,将金银象牙等宝物用船舰运往罗马。这一举动沉重打击了汉尼拔。公元前205 年,西庇阿任执政官,率3 万人远征非洲,直捣迦太基本土。公元前204 年,西庇阿抵达非洲,在距迦太基不远的沿海城市乌提卡登陆,进而围攻乌提卡,久攻不克,只好紧紧包围它。
  就在这时,迦太基政府召汉尼拔回国。公元前202 年夏天,汉尼拔率领约2万人的队伍在迦太基东部沿海的哈德鲁密敦登陆。之后,又迅速扩充兵力,组织部队,使总兵力很快增至4 万人。接着,汉尼拔率军挥师北上,向迦太基城靠拢,对迦太基城南侧的西庇阿军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西庇阿立即采取对策,一面派使节前往盟国求援,一面断然决定解除对迦太基城和乌提卡城的围困,向巴格达河上游进军,深入迦太基内陆,摆脱腹背受敌的局面,并切断迦太基的主要补给线,诱使汉尼拔改道西进,以等候援军,寻机决战。
  公元前202 年秋,西庇阿率军向西撤退,沿途烧杀抢掠,大肆破坏,使迦太基人极为恐慌,迦太基政府再三催促汉尼拔立即与西庇阿决战。正在北进的汉尼拔不得不转而向西进发,并以强行军追赶西庇阿军,因而被诱入了西庇阿企望的作战地区,中了西庇阿的圈套,双方在扎马附近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形势对汉尼拔极为不利,在经过连续行军后来到此地,既不能获得兵员补充,又没有可靠的支撑点作为依托,没有足够的水源,士兵十分劳苦,在素质和训练方面远不如罗马骑兵;而西庇阿则抢先在扎马地区选择了有利地形,并得到了前来援助的盟军6000步兵,4000骑兵,士气很高。汉尼拔为争取主动,命令战象冲锋向前。战象刚抵近西庇阿军的前沿,罗马方面立即号角齐鸣,喊杀声惊天动地,使战象受到突然刺激而惊慌,或停止不前,或向后乱冲乱撞,致使汉尼拔左翼的骑兵战马受惊。西庇阿立即命令罗马骑兵从两翼出击,先后击溃汉尼拔的左翼和右翼骑兵。
  与此同时,双方的步兵也在决战,难分胜负。突然,西庇阿的骑兵在击溃对方的骑兵之后也迅速赶来支援。汉尼拔的步兵四面受敌,最后全部战死。
  汉尼拔在少数骑兵的保护下落荒而逃。此战中,罗马方面仅损失1500余人,迦太基则有2 万人阵亡,2 万人被俘。
  迦太基方面被迫向罗马求和,双方于公元前201 年订立和约,其条件对迦太基十分苛刻:迦太基放弃非洲以外的全部领土;交出所有的战象与战船(只准保留10艘船舰);向罗马赔款1 万塔兰特,50年内付清;不经罗马同意,不得与任何国家交战;向罗马交出100 名人质。迦太基实际沦为罗马附属国。
  (3)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 车——公元前146 年)
  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迦太基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已无力与罗马抗争,但在经济方面仍有潜力并逐步复苏。对此,罗马很不放心,怕迦太基经济壮大之后会在政治军事上东山再起,重新对罗马构成威胁。于是,罗马千方百计寻找借口对迦太基再战,以灭掉对方而罢休。
  迦太基的西边有一个邻国叫努米底亚,与罗马站在一边。努米底亚王马西尼萨因有罗马撑腰,便时常向迦太基寻衅。公元前150 年,马西尼萨进犯迦太基,迦太基被迫自卫还击,罗马借口迦太基违反公元前201 年和约中的条款(未经罗马准许不得与别国交战),向迦太基宣战。第三次布匿战争爆发。
  公元前149 年,罗马军队在非洲的乌提卡登陆,勒令迦太基答应下述条件:交出显贵家族的300 名儿童作为人质;交出所有武器和军用物。迦太基表示同意。随即,罗马又向迦太基提出一条:铲平迦太基城,其居民迁到距海15公里的内地。遭到迦太基的一口回绝。迦太基决定抵抗到底,并且积极准备,将所有金属铸成武器,全民动员参加战斗,甚至释放了一批奴隶,将其编入军队,连妇女也积极行动,支援战备,将自己的头发剪断制作弓弦,同仇敌忾,保卫祖国。
  罗马将迦太基城包围,以为迦太基已交出武器,无能力抵抗,但包围了两年仍一无所成。罗马军队遂破伐树木建造攻城武器,将两个巨大的破城锤用于攻城,破坏了对方城墙的一部分,甚至已能看见城内了,不料迦太基人趁夜幕降临时,冲出城墙,烧坏了罗马的破城锤。之后,迦太基人又使用火烧战船的计谋,烧毁罗马船舰,夜袭罗马营地,使罗马破城不得。尽管如此,迦太基仍未打破罗马的围困与封锁。公元前147 年,小西庇阿当选为执政官后被派往非洲,继续围攻迦太基。他命令士兵挖壕沟,并在沟内钉满尖桩,再以栅栏包围壕沟;又建筑长墙,设塔观望,建成了一道围困迦太基城的包围线,阻止对方袭击突围并运进物资。不久,迦太基城内发生饥馑,居民陷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小西庇阿乘机向城内发起总进攻,城民逃向城中最坚固的卫城柏萨,在此与罗马人战斗6 天6 夜,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被罗马人攻陷。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投降者皆被卖为奴隶,迦太基的领土成为罗马的阿非利加行省。布匿战争结束。
  布匿战争历时长久、规模巨大,以迦太基的最终覆灭而告结束。罗马是胜利者,其获胜的主要原因是:共和早期的罗马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平民和贵族的斗争,平民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益,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得以调整,平民特别是农民成为罗马军团的中坚力量,保证了兵源。因此,罗马在布匿战争中虽屡遭失败,但在每次失败后又能迅速得到人力和物力的补充,直至最后取胜。
  而迦太基方面则有许多不如罗马之处。首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影响了迦太基的对外政策;其次,汉尼拔的军队主要由雇佣兵组成,在他国领土上作战,孤立无援,与本国几乎断绝联系。凭汉尼拔杰出的军事才能,这样的情况只宜速战速决,不宜持久战,战事一旦延续过长,军需供应和兵源补给便成大问题,从而导致失败。
  5.马其顿战争
  亚历山大帝国崩溃之后,在公元前3 世纪至公元前2 世纪间,东部地中海地区主要有下述几个国家:巴尔干地区的马其顿王国、叙利亚地区的塞琉古王国(也称叙利亚王国)、埃及的托勒密王国。彼此之间互相争斗,力量削弱,罗马趁机对之发动战争。马其顿战争便是罗马与马其顿王国之间的争战,共有3 次。
  (1)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15 年——公元前205 年)
  早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罗马便侵入伊里利亚,开始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引起马其顿王腓力五世的敌意。腓力五世密切注视布匿战争的进行,企图借罗马在战争中的失败恢复自己对伊里利亚的控制。公元前217 年,罗马在特拉西梅诺湖一役惨败,马其顿王认为时机已到,开始对伊里利亚采取军事行动。于公元前216 年夏初派舰队进入爱奥尼亚海,并且北上几乎到达阿波罗尼亚,但刚一听说罗马人的战船快到时便匆忙撤退回马其顿。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汉尼拔为孤立罗马,力图组织反罗马联盟。公元前215年夏,马其顿与汉尼拔结盟,腓力五世派使节到汉尼拔的营地,缔结了同盟条约。规定马其顿必须与迦太基结成联盟对罗马作战,而迦太基则承认腓力五世对于伊里利亚沿岸、科尔启拉、阿波罗尼亚、埃披丹姆努斯和其他城市的权利。
  马其顿的使节在离开汉尼拔在意大利的营地时被罗马人俘虏,罗马元老院得知了条约的内容,及时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密切监视亚得里亚海。
  公元前214 年夏,腓力五世组织军队出现在亚得里亚海上,准备围攻阿波罗尼亚,罗马统帅玛尔库斯.瓦列里乌斯.列维努斯率军赶来援助,加强了对阿波罗尼亚城的防守,并切断了腓力五世的海上退路。最后,腓力五世得不到迦太基方面的帮助,不得不烧掉自己的舰队,从陆上退回马其顿。
  罗马又施展外交手段,打击马其顿。公元前212 年,列维努斯与埃托里亚的首脑秘密谈判,结成罗马——埃托里亚联盟。双方在陆上和海上共同反对腓力五世,埃托里亚负责陆上,罗马负责海上。共同征服时,埃托里亚得土地,罗马得卤获品,并且不单独与腓力五世缔约。这样一来,腓力五世反被巴尔干半岛上的敌人包围,反马其顿联盟迅速扩大。
  公元前207 年,形势对腓力五世有利。罗马为对付迦太基,将全部力量投入进去,因此不能对自己的希腊联盟者以任何帮助。腓力五世对埃托里亚人发起猛攻,并突出了他们的边界,迫使埃托里亚联盟和马其顿缔结单独的和约。
  后来,形势发展对汉尼拔不利。汉尼拔与腓力五世虽然早就结盟,但由于罗马的极力活动,开展外交攻势,拖住了腓力五世,使其未能进兵意大利,汉尼拔也因此未能得到马其顿的实际援助。因此,腓力五世与汉尼拔的联盟已无意义。公元前205 年秋,罗马和马其顿之间缔结和约,罗马保留伊里利亚领地,腓力五世得到大陆上的部分土地。
  (2)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00 年——公元前197 年)
  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后不久,又爆发了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03 年,叙利亚国王安条克三世和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秘密勾结,私下签订了对埃及进行军事行动的条约,企图趁埃及内部混乱和外部力量削弱的机会,瓜分埃及在叙利亚、小亚细亚、爱琴海和海峡地带的领地。第二年,两国国王分头行事。安条克三世的军队突入叙利亚南部,直抵腓尼基和巴勒斯坦等地;腓力五世则将已从属于埃及的爱琴海各岛和小亚细亚沿岸等城市征服。但位于小亚细亚西北的帕加马等城邦不愿落入马其顿之手,便联合起来向马其顿进攻。交战之后,渐感力量不足,于是不得不向罗马求援。
  此时的罗马正在向外扩张自己的势力,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战胜马其顿,以征服整个希腊。再则,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马其顿曾与迦太基结盟反对罗马,罗马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现在正是报复和惩罚马其顿的时候。因此,罗马答应了帕加马等城邦的援助请求。
  公元前200 年,罗马在向腓力五世发出通牒遭到拒绝之后,开始了对马其顿的战争。罗马军队首先在亚得里亚海东岸的伊里利亚登陆。战争前两年,双方互有胜负,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于是,罗马人积极展开宣传攻势,打着为希腊城邦争取" 自由" 的旗号,使中希腊的一些城邦站到罗马一边,甚至连叙利亚也保持中立。
  公元前198 年,弗拉米尼拉斯担任罗马执政官,被派到希腊担任总指挥。
  他向马其顿提出要求,让其退出一切希腊领土,撤出希腊,并赔偿损失。遭到马其顿拒绝,战争开始。
  公元前197 年春天,腓力五世率陆军行进到色萨利地区的狗头山附近,与罗马军相遇。这时正是大雾天气,两军都看不清对方虚实,腓力五世被迫迎战。马其顿军沿用当年亚历山大的方阵阵法,正面宽,纵深大,适于在平坦而开阔的地形作战;罗马军则以棋格子队形列阵,不受起伏地形的影响,并且各种兵力兵器搭配合适,形成各级梯队,便于交替作战,很是灵活。战斗打响后,罗马军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各梯队依次进攻,交替上场,使马其顿军疲于应付。加之地形高低不平,起伏很大,方阵左、右翼渐渐被分割开,无法保持一线。接着,罗马军又利用战象作先锋,然后由弗拉米尼拉斯亲率大军向马其顿军冲击,迅速击溃对方军的右翼,腓力五世被迫率残部后退。不久便向罗马求和,于是双方缔结和约。腓力五世放弃小亚细亚、爱琴海和希腊全部地区,交出全部舰队,支付巨额赔款,并将其次子作为人质送到罗马。从此,罗马成为希腊的主宰。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结束。
  (3)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171 年——公元前168 年)
  腓力五世死后,其长子百尔修于公元前179 年继位。百尔修十分仇视罗马人,他组织了一个广泛的反罗马同盟。罗马惧怕马其顿势力重新壮大,乃先发制人,于公元前171 年向马其顿宣战。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开始。
  起初,战事的发展对马其顿极为有利。马其顿方面组织了前所未有的粮食储备、武器装备和人员兵力。具体说来,马其顿有1.9 万名步兵,4000名骑兵,1万名雇佣兵;其粮食和金钱足以供养上述兵力10个月之久,各种装备足够供其3倍兵力的使用。此外,马其顿还得到亚得里亚海东岸的的伊里利亚和埃皮努斯的支援。而罗马方面没有充分准备,于是以谈判作掩护,争取时间,充分备战,很快改变了自己所处的不利地位。接着,罗马人又用各种手段使希腊所有城邦或是投靠罗马,或是宣布中立,致使百尔修几乎是处于完全孤立的地位。
  公元前171 年仲夏,罗马军队在希腊西海岸的阿波罗尼亚登陆。这支部队共有两个军团,1.2 万步兵和600 名骑兵,另有联军步兵1.6 万人,骑兵600 名。登陆之后分两路行动:留下一支兵力,防止马其顿从西部进攻;其余兵力向东越过品都斯山脉,向色萨利的拉里萨进军,途中与马其顿军遭遇,罗马军被打败。以后,双方又进行了几次小型战役,百尔修退入马其顿,罗马撤退到奥林匹斯山东部的艾尔皮亚斯河一带驻防,处于对峙局面。
  公元前168 年初,罗马元老院授权包努斯,指挥对马其顿的战争。包努斯率领1.4 万名步兵,1200名骑兵迅速到达艾尔皮亚斯河的营地。随后命令士兵掘井备水,并整顿军纪,制定新的作战计划。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包努斯率部分士兵向设在艾尔皮亚斯河北岸的马其顿军前哨阵地发动进攻,又集中舰队摆出一副准备从海上迂回到马其顿军阵地北面的架式;再有一部分兵力约8000步兵、200 骑兵则以舰队为掩护,做出一个准备登船的假象,实则集结兵力,趁黑夜沿海边向南,取道奥林匹斯山西侧,绕到山北部马其顿军营的后方,并请了两个商人当向导。不料途中有一个士兵逃跑,向马其顿泄透了军情。马其顿立即组织1.2 万名步兵阻击,但被罗马兵击败。百尔修获悉,立即率部向北面的皮德那方向退却,并在皮德那西南立足下来,严阵以待。
  罗马两路大军会合,追赶百尔修,很快赶到马其顿军营附近。包努斯立即组织部队设立营地,并对主张立即进攻敌人的士兵进行宣传演说,让他们休养生息,耐心准备,侍机作战。
  6 月21日下午3 时,罗马军中一匹马挣脱缰绳,冲到河里向对岸跑去,有3名罗马士兵奋力追捕。但有两名马其顿兵也前去捉马,被罗马兵打死其中一人,马其顿前哨士兵不服,要为之报仇,罗马兵也不示弱,前往对抗。
  混战开始。包努斯只得利用这一时机,命令对马其顿进攻。
  双方都迅速布署好兵力:在罗马方面,以两个罗马军团为主力,配置在中央,左翼为骑兵和希腊联军;右翼为拉丁联军。
  马其顿方面,方阵配置在中央,雇佣兵在左翼,色雷斯步兵和骑兵在右翼。整个方阵为16列,前5 列和最后一列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中间为训练素质不高的士兵。整个队形密集,防盾连在一起。长矛兵手持一支6 米长的长矛,须两手方能挥动,故在长矛兵之间还有手持防盾的士兵为其掩护。
  马其顿首先出击,方阵步兵手执长矛、排成整齐的战线逼近罗马人,对方深感恐慌,无力突破马其顿长矛手组成的森严壁垒,罗马军团被迫退却,毫无秩序地向山上跑去。其他两翼随之后退。
  马其顿方阵继续追击,地形变得高低不平,马其顿方阵被深沟狭谷分隔开来,并出现了缺口。正在退却中的包努斯看到了对方的这一不利,立即下令停止退却,把兵力分开,转入进攻。罗马军团各百人队迅速突入敌人的空隙之中,使方阵失去优势,被动挨打;其他两翼也向马其顿军的两翼开火,切断了对方两翼之间的联系。马其顿军四面受敌,其长矛和战斧在混乱的人群中难以发挥作用,方阵被冲散,步兵被击溃,骑兵也逃之夭夭,百尔修抱头鼠窜,后投降受俘,死于罗马狱中。
  罗马方面损失几百人,还有约万人以上的伤员或失去战斗能力者;而马其顿方面则有2 万人被杀,1 万人被俘。之后,马其顿被分为4 个" 自治区" ,彼此孤立,断绝往来,实已成为罗马的属地。
  就百尔修最初的实力和充分的准备,要战胜罗马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实际结果却相反,最后是罗马打败了马其顿。主要原因有两条:第一,罗马施展外交手段,打击马其顿的同盟者,使希腊城邦的统治者站到罗马一边,或至少保持中立,使百尔修完全孤立;第二,百尔修犯了几次大的战略错误:起初自己准备充分、实力雄厚,而罗马却根本没准备好。这时,百尔修未采取果断行动,反而消极防御,坐待敌人进攻。在色萨利的拉里萨附近击败罗马并在希腊引起了同情百尔修的新浪潮时,未利用此机会转入进攻,扩大战果。当马其顿方阵渡过劳卡斯河,威摄包努斯,使罗马军后撤并引起混乱时,百尔修没有果断停止方阵的推进,改由骑兵和轻装步兵追击敌人,而是让方阵继续追击,最后被高低不平的地形阻隔,使本已败退的罗马军有机可乘,转入反攻。马其顿方阵只宜在平原作战,不适合于高地山路。灵活的罗马军团最后在高地附近击败马其顿军。
  6.奴隶起义
  公元前2 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期间,罗马出现了3 次大规模的奴隶起义,这便是两次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大起义。
  (1)第一次西西里奴隶起义(公元前136 年——公元前132 年)
  公元前2 世纪中叶以后,罗马结束了向海外扩张的一系列战争,建立了在整个地中海区域的霸权。历年的对外征服战争,使罗马不但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侵占了大片的土地,而且俘获了大批的奴隶,为奴隶制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大量奴隶的流入罗马,促进了奴隶制的发展,奴隶被广泛使用于农牧业、采矿业和其它手工业部门。奴隶主为加强对奴隶的控制,加重对奴隶的剥削,把奴隶视为" 会说话的工具" ,随意打骂,肆意虐待。为防止在磨坊劳动的奴隶偷吃面粉,主人在奴隶脖子上戴着大木枷;为防止农庄里的奴隶逃跑,主人给奴隶戴上沉重的脚镣,奴隶们受尽残酷剥削与压迫,经常以各种形式反抗,甚至大规模起义。
  西西里是罗马的谷仓,这里盛行大农庄,广泛使用奴隶劳动。这些奴隶大多来自同一民族或地区,有共同的语言和感情,且人数众多而集中,利于集体斗争。
  西西里岛上恩那城的奴隶主达莫披洛斯残酷剥削奴隶,不仅不给自己的奴隶以起码的衣食,反而驱赶奴隶靠抢劫过往旅客为生,而且抢劫物的一半还得给达莫披洛斯,有的奴隶抢不到东西,只得向达莫披洛斯要求发给衣服,结果衣服未得,反被鞭笞。奴隶们忍无可忍,在西西里岛上举行了大规模的起义。
  起义领袖是叙利亚籍奴隶攸努斯。起义前夕,他带了一些勇敢聪明的奴隶"在适当的时期集合,开始谈判背叛自己主人的事情".公元前136 年,起义开始。达莫披洛斯在乡村的400 名奴隶都加入了起义队伍。起义者手执锄头、镰刀、斧头、长竿、短棒等,冲进恩那城,杀死奴隶主,达莫披洛斯和他的妻子也被处死。之后,起义者在城市的剧场开会,宣布建立国家,选举攸努斯为国王,国号定为" 安条克" ,还设有人民议会和人民法庭。3 天之中,攸努斯的武装军队发展为6000人。
  起义斗争在西西里其它一些地方得到响应,在阿格里根图姆附近形成了起义的第二个中心,领导者克里昂在占领了阿格里根图姆及其附近地区之后,率领一支5000人的奴隶队伍投奔了攸努斯,作了攸努斯的副手和统帅。
  罗马统治者急派大兵前来镇压,起义者奋力抵抗,击溃了由鲁齐.希庇西带领的8000名罗马军队,并且壮大了起义队伍,人数发展为20万。
  起义者还得到农民的同情和支持。起义军让手工业者,特别是武器匠继续生产武器,以备军需。西西里岛中部和东部的各大城市几乎全由起义者控制。
  罗马统治者不甘心失败,于公元前134 年和公元前133 年再派兵镇压,仍被起义军击败。公元前132 年,执政官普布里乌斯.路庇里乌斯亲率大军,向起义军所在地扑来,攻下起义军的重要据点马尔干提纳,后又收买了一名叛徒,攻占了起义军的主要城堡——托洛明尼亚。随后又围困恩那城,克里昂率军突围,英勇战死,2 万奴隶阵亡。1000名近卫军保护攸努斯血战到底,最后,攸努斯被俘死于狱中。
  攻下恩那城之后,普布里乌斯.路庇里乌斯又率领一小队精兵追杀起义者残余,彻底梳洗了西西里全岛。第一次西西里奴隶起义结束。
  (2)第二次次西西里奴隶起义(公元前104 年——公元前100 年)
  第一次西西里奴隶起义之后,奴隶的状况未见好转,反而更加恶化。罗马统治者加重了对奴隶的剥削。罗马为解决兵源问题,不得不以释放奴隶为手段。元老院命令各行省总督,对奴隶及其家族进行审查,凡出身于自由民家庭的奴隶概予释放。西西里总督涅尔瓦接到命令后释放了800 名奴隶,但后来因接受奴隶主的贿赂,便停止审查工作。热切希望获取自由的奴隶愤而反抗,第二次西西里奴隶起义爆发。
  公元前104 年,西西里岛西部赫拉克里亚城附近的80名奴隶在萨维阿斯的率领下举行起义,他们杀死奴隶主,逃离庄园并占领城郊的卡普里恩山,许多奴隶前来归附他们,起义者增加到2000人,他们修筑防御工事,建立根据地,作好抵抗准备。不久,涅尔瓦派恩那卫戍部队中的600 名士兵前来镇压,被起义军击溃,许多武器被起义者缴获,起义队伍更加发展,拥有6000人的实力。
  在起义军的影响下,其它城市也出现了奴隶起义。在利里拜乌姆城附近,雅典尼奥领导1 万多人的起义队伍。为了共同抗击敌人,两支队伍联合起来,会师于西西里岛西部的特里奥卡拉城。随后,起义者在城里召开大会,宣布建立国家,推萨维阿斯为国王,号为" 特里丰" ,雅典尼奥为总司令,下设议事会,共商国家大计。
  接着,萨维阿斯开始使用新的战术:他把自己的军队分成3 部分,每一部分任命一位特别的司令官,并且命令他们在西西里岛进行广泛深入的进击,然后在约定的时间地点会合。由此,萨维阿斯组织了一支2000名骑兵和2 万名步兵的队伍。
  萨维阿斯组织队伍围攻西西里东部的木尔刚提亚城。涅尔瓦率1 万兵力前来增援该城,将起义军的营地围困并加以攻击,但却被义军打败,4000名罗马兵放下武器,成了俘虏。
  涅尔瓦无力扑灭起义之火,罗马元老院不得不派重兵围剿。公元前103 年,元老院不顾北方日耳曼入侵的威胁,把一支1.7 万人的部队投入西西里战场,这支军队是征募来的,由罗马人、意大利人和行省居民与联盟者的队伍组成,罗马行政长官李锡尼乌斯.路库鲁斯任统帅。萨维阿斯提议固守特里奥卡拉城,雅典尼奥则力主在开阔的原野上作战。结果,起义军处于不利,损失约2 万人。雅典尼奥腿受重伤,萨维阿斯率余部退回特里奥卡拉。
  第二年,元老院又改派行政长官盖乌斯.塞尔维里乌斯统率罗马军队,但仍未扑灭起义。
  公元前102 年,萨维阿斯病死,雅典尼奥成为他的继承者,继续领导起义斗争。但起义军此时面临粮食缺乏的困境,加之罗马在战胜了基姆伯尔人和特乌托涅斯人以后,又集中力量对付起义军。公元前101 年,执政官曼尼乌斯.阿克维里乌斯带领大批罗马军进攻义军,双方在墨萨纳附近激战,雅典尼奥在同阿克维里乌斯决斗时被杀,起义者败退到特里奥卡拉,罗马军用饥饿的办法迫使他们投降。无数奴隶被俘后活活钉死在十字架上。还有1 ,000 名奴隶在撒提路斯领导之下继续战斗,后来被阿克维里乌斯骗降,被卖为角斗士。由于不愿以自相残杀供罗马奴隶主取乐,因此他们在上竞技场之前互相杀死了。
  两次西西里奴隶起义规模大、影响广,并且建立了国家,创立了独特的奴隶政权,多次击败罗马兵,但最终仍旧失败。其原因主要是:受历史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建立起领导斗争的政党,未能清楚地了解他们所要达到的目的,甚至在历史上最革命的时机,还是往往成为统治阶级手下的小卒。敌我力量悬殊巨大。起义者虽屡败前来镇压的官兵,但双方力量对比,其优势仍在罗马统治阶级方面。当时罗马奴隶社会正处于上升发展时期,在武器装备和士兵素质方面均超过起义军。此外,起义军在战略战术上也有一些失误。如第二次西西里奴隶起义斗争中,雅典尼奥不听萨维阿斯固守特里奥卡拉的提议,坚持与罗马军在开阔的原野上作战,结果,虽然起义军有着多出一倍以上的兵力,但仍然败给官军,损失巨大。
  (3)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3年——公元前71年)
  公元前73年春,一批角斗奴在斯巴达克率领下开始了反抗罗马统治者的起义斗争。
  斯巴达克本是色雷斯人,在一次反抗罗马的战争中不幸被俘。因其体魄强健、勇武过人,被卖到加普亚角斗士训练所做角斗奴,遭受残暴的非人待遇。罗马奴隶主以角斗奴互相残杀作为娱乐的暴行,激起斯巴达克及其同伴的无比愤慨。在斯巴达克的鼓动下,奴隶们密谋起义。不料事情泄露,斯巴达克当机立断,提前起义。70多名角斗奴手持厨房的刀叉,杀死卫兵,逃出城市,路上偶遇几辆运送角斗士武器到别的城市去的车子,于是夺取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到了附近的维苏威山。起义者推举斯巴达克为领袖,高卢人克里克苏和日耳曼人恩诺玛伊为副将,成立斯巴达克起义军。
  接着,起义军积极发展,积聚力量,打败当地的非正规军,缴获了当地驻军的大量武器,并从附近庄园和城市补充了大批给养。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发展到1 万多人。
  罗马元老院决定镇压斯巴达克起义军。公元前72年春,行政长官克劳狄乌斯受命征剿义军,他率3 万兵力开往维苏威山,切断起义军的退路。不料,起义军用山上的野葡萄滕制成绳梯,然后沿绳下到山角,绕至敌后,突袭敌人,出奇制胜,获得大批武器。起义队伍更加壮大,起义军吸收了前来投奔的奴隶和破产的农牧民,将军队整编为投枪兵、主力兵、后备兵和骑兵。
  同年秋天,起义军从坎佩尼亚向亚得里亚海挺进,使罗马统治者震惊。
  元老院急派行政长官瓦里尼乌斯率1.2 万人前去阻截。针对瓦里尼乌斯的分进合围战术,斯巴达克决定采取择敌薄弱环节,集中精兵逐个击破的方针,战斗一开始,斯巴达克率精兵出击,将瓦里尼乌斯的副将傅利乌斯的2000人马击败,另一副将科辛纽斯赶来增援,被起义军杀得大败,科辛纽斯本人战死。瓦里尼乌斯立即改变战术,收缩兵力,将起义军逼至一个荒无人烟、崎岖不平的山区角落。随后,瓦里乌斯又令士兵在起义军前方安营扎寨,挖堑修垒,围困起义军,以迫使对方投降。斯巴达克决定突围,为此,巧妙地使用下述计谋:一天黑夜,起义军战士象平常一样在营地点燃篝火,然后偷偷将死尸绑在营门木柱之上,迷惑敌人。与此同时,起义军则沿着一条无法通行的山路突围出去。第二天,瓦里尼乌斯才知真相,急忙率兵追击。此时,斯巴达克已选好有利地形,设下埋伏,只待敌人到来。瓦里尼乌斯的人马刚到,突被义军的呐喊声惊吓住,还未反应过来,义军已冲杀上来,罗马兵措手不及,迅速溃败。瓦里尼乌斯险些被俘,其侍从和乘骑落入义军之手,大灭了罗马元老院的威风。
  起义军占领了意大利南部许多城市,拥有7 万之众。随后,起义军决定继续进军,但在进军方向问题上发生分歧。斯巴达克主张北上,越过阿尔卑斯山出境,返回色雷斯;克里克苏坚持起义军留在意大利与罗马人斗争到底。
  于是,克里克苏率领3 万人的队伍脱离了起义军的主力。
  起义军的分裂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同年冬天,元老院派两名执政官林图鲁斯和格里乌斯围堵克里克苏的义军。在阿普里亚的加尔干诺山附近,双方激战一番,但终因寡不敌众,克利克苏的起义军被击溃,2 /3 的义军战士牺牲,余部突围北上,重归前来援救的斯巴达克军。克里克苏阵亡。
  克里克苏的分裂和失败没有改变斯巴达克的决心。斯巴达克率起义军主力部队向东南迂回,穿过亚平宁山脉然后北上。他命部下烧掉所有无用的东西,杀死所有的战俘,屠宰掉驮兽,轻装前进。罗马两名执政官林图鲁斯和格里乌斯分兵进行前堵后追,联合夹击起义军。斯巴达克巧妙地在亚平宁山脉中活动,很快甩掉了格里乌斯的追兵,进而全力猛攻林图鲁斯的阵地,很快击败对手。随后,起义军又回转旌旗,猛力扑向尾追的格里乌斯军,大获全胜。
  斯巴达克军不断壮大,已有12万人。经过短期的修整和扩充,起义军沿亚得里亚海海岸向北挺进。经20天的急速行军,队伍进入山南高卢,在穆提那城附近击溃罗马副执政官、山南高卢总督卡西乌斯的1 万精兵并攻克该城。
  过了穆提那,阿尔卑斯山已出现在起义军眼前,但起义军并未翻越高山,回到各自的国家,而是转过头来向南挺进。途中,在皮凯努姆再遇林图鲁斯和格里乌斯联军,双方又是一场激战,官军再吃败仗。起义军继续南下,罗马统治者惊慌不已,元老院打算任命一个新的司令官来挽回败局。最后选定克拉苏为带有副执政官头衔的总司令官,被授以由10个军团组成的大军剿灭起义军。
  为保罗马,克拉苏率军迅速抵达罗马以东的皮凯努姆地区,扼守通向罗马的咽喉之路。但斯巴达克没有直捣罗马城,而是带领大队人马向意大利南部进发。
  克拉苏命令副将穆米乌斯率领2 个军团的兵力包抄起义军。穆米乌斯利令智昏,求战心切,违背克拉苏之命令而进攻斯巴达克,结果被一举歼灭,许多罗马兵抛下武器逃跑了。起义军飞速向南部海滨挺进。
  克拉苏气急败坏,决定用严厉的手段来恢复自己军队的纪律,提高其战斗力。为此,他恢复了罗马古老的" 什一抽杀律" :每10个人中有一人被处死。与此同时,元老院又将克拉苏的兵力增至10万余人。
  起义军又马不停蹄地奔向半岛南端,到达墨萨纳海峡,准备渡海去西西里,并与西西里海盗签约,租用其船只。后因西西里总督维里斯收买了海盗,海盗背约,船只落空,起义军不得不自行解决渡海问题。斯巴达克曾试图以大木筏和大圆木作为强渡工具,终因水势过猛,风浪太大而未成功,致使南下出境计划破产。起义军不得不再度北上。
  克拉苏趁此赶来,下令士兵用深而广的壕沟与土垒筑成一道长达300 斯塔狄乌姆(约55公里)的防线,企图将起义军困死在半岛南端。起义军3 面临海,一面受敌,陷入困境。
  公元前72年底,形势对起义军更为不利。元老院将对东方和西方作战的两线主力军调回,配合克拉苏对义军作战。斯巴达克组织义军突破防线,但接连失利。最后,在一个暴风和大雪交加的夜晚,义军骑兵从半岛南端集结到主力部队的地点,由斯巴达克率1 /3 的步兵,以树枝、柴草、泥土和敌人的死尸填平一段壕堑,在骑兵的掩护下,越过克拉苏防线,随后,其余的人也冲了出去,再度出现于卢卡尼亚。
  斯巴达克决定将队伍带到布隆迪西乌姆港,从那里东渡亚得里亚海出境。部下康尼格斯和卡斯都斯持异议,并带走12,300 人脱离义军主力,不久便被克拉苏全歼。斯巴达克率主力部队撤退至伯特利亚山中。克拉苏的副将坤图斯和财务官斯科洛怯急忙率6 万大军尾追,斯巴达克诱敌至卡鲁恩特河谷,凭借山地的有利地形,歼敌1 万余众。随后向布隆迪西乌姆进发。不料,卢库鲁斯率东线作战的罗马军抢先一步到了布隆迪西乌姆,截断了起义军的去路。而西线归来的庞培又率军增援克拉苏,斯巴达克只有与克拉苏决一死战了。
  公元前71年春,在阿普里亚境内发生了一次大的激战。斯巴达克与战士们庄严地宰马宣誓,决心血战到底,随后杀向官军。斯巴达克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寻找仇敌克拉苏决战;起义军紧随其后,奋勇杀敌。由于寡不敌众,义军不得不分散突围,以保存力量。忽然,斯巴达克的大腿被敌人的投枪刺伤,他落下马来,被敌人团团围住,但仍英勇地抵抗,一手举盾,一手挥剑,直至生命终结。6 万义军阵亡,突围出去的6000人躲进了深山老林,最后仍被克拉苏围剿俘获,被钉死于十字架上。后来,起义军余部也陆续被镇压。
  斯巴达克起义是古代历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反抗斗争,时间长、范围广、人数多,对罗马统治者的打击十分巨大,但最后仍然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有:缺乏明确的斗争纲领和远大的斗争目标,缺乏主动进击的路线;起义队伍中成分不一(有奴隶和破产农民),利益各异,不可能结成牢固的联盟,致使行动不统一,甚至出现分裂,削弱了自己,被敌人利用,最后失败。
  7.马略军事改革
  马略军事改革是公元前107 年——公元前101 年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是罗马城邦危机的产物,为日后的军事独裁和帝制准备了条件。
  公元前3 世纪至公元前2 世纪,罗马在对外扩张中取得一系列胜利,基本完成了对地中海世界的征服,获得了大量奴隶和财富,奴隶劳动开始在社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频繁战争的破坏和高利贷的盘剥,加之奴隶劳动的排挤,使广大自由农民失地破产,沦为无产者,丧失当兵资格,造成国家的兵源严重不足;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财富的贪求,公民兵也不例外,发财致富成为他们参战的主要目的,致使军纪破坏,军队素质下降,战斗力降低。公元前111 年,罗马对朱古达战争,其时军官受贿,士兵出卖武器,士气涣散,屡遭失败。罗马军队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盖约.马略(公元前157 年- 公元前86年)出身于平民家庭,未受过多少教育,早年参军,因刻苦努力,作战勇敢,取得功绩而被提拔。后投身政界,曾任保民官、大法官,出任过西班牙总督。朱古达战争中,马略在北非军中任副将,因其特有的军事才能,在士兵中享有一定威信,并赢得骑士与平民好感,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于是实行军事改革。
  马略主要在6 个方面实行了改革:一是实行募兵制。在此之前,罗马一直实行征兵制,公民是其主要兵源。
  如今,公民人数急剧下降,兵源不足。到格拉古改革以前,不得不征集17岁以下的未成年男子,表明军队补给问题日趋严重。因此,马略将昔日的征兵制改为募兵制,改公民兵为雇佣兵。任何人均可志愿参军,不受财产资格的限制。这样,马略便把" 无产者,还有意大利境外的罗马同盟者与行省居民招集到自己的军队里来。" 二是延长士兵服役期。昔日的公民兵制规定,战士仅在战时临时征集,战后即告解散,但随着战事的持续频繁,战争规模的广泛,战场的向海外延伸,军团不能解散重建,要求士兵长年离家服役。因此,马略规定服役年限为16年;老兵服役期满之后,还可从国家分得一块份地作为补偿。
  三是实行固定的军饷制。以前的公民兵服的是义务兵役,且自备武装。
  卡米卢斯改革后,开始实行军饷制,并提供统一的武器装备。马略实行募兵制后,士兵成为职业兵,脱离生产劳动,无法自养,因而由国家发给固定的军饷和武装。战争结束后,士兵还可分得数量可观的战利品。这便使当兵这个行业更具有吸引力。
  四是改革军团组织。为提高战斗效率,马略对军团的编制作了相应的变动,开创了联队制的军团结构。军事组织机构(自上而下)为:军团- 联队(中队)- 连队(小队)。每个军团有10个联队,每个联队辖3 个连队。联队是能够单独执行战术任务、独立进行军事活动的单位。除重装步兵外,还配备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同盟者或行省居民的骑兵和轻装步兵。罗马公民一律充当重装步兵。
  旧的三列队法(枪兵、主力兵和后备兵)仍旧保留,但在原则上已完全不同了,因为现在每一个战士的训练都基本相同。具体地说,马略改革后的三列队排列如下:一般(但不是必须)在第一排配置4 个联队,第二排和第三排各3 个联队。联队按旗盘方式排列。每一个联队中,各连队并立着:右翼是后备兵的连队,中间是主力兵的连队,左翼是枪兵的连队。在连队中,第二个百人团位于第一个百人团之后。军团的正规编制为68,00O 人,联队是600 人,连队是200 人,百人团为100 人。
  新的三列队之间已不存在训练和军事素质上的差别。
  五是整顿军纪、加强训练。改革延长了士兵的服役期限之后,利于对战士的严格系统训练。一支有效的战斗力量必须经过多年的辛勤训练。马略有系统地训练自己的军队,着重锻练士兵的吃苦耐劳与适应能力,训练士兵习惯于长途行军和土方工作(工兵作业),每个战士必备工兵用具,便于修筑营地、修建军事工程等。大大增强了士兵的作战能力。
  六是统一并改进武器装备。卡米卢斯虽已统一了军队的武器装备,但在三列队之间,武器仍不一致。为此,马略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在重装步兵内一律使用投枪(又名标枪)和短剑。在投枪结构上也加以改善。这种投枪的" 一半是金属杆,一半是木头制成。也就是将一根长4.5 英尺的铁杆插入一根4.5 英尺长的木杆,其总长度约为7 英尺。为了将标枪的两个部分连接起来,通常是用两个销钉".其投掷容易,有更大的杀伤力。
  此外,马略还重视改进运输工具,保证军需物质的运送。
  马略的军事改革加强了罗马的军事力量,保证了军队兵源的补充;也使罗马军队向职业化发展,职业兵容易成为将军的私有物,拥兵自重的将军逐渐建立军事独裁统治,推翻共和,建立帝制。
  8.同盟战争
  同盟战争指的是公元前91年至公元前88年期间,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反抗罗马压迫、要求获得罗马公民权而进行的起义斗争。
  自公元前3 世纪罗马征服意大利以来,意大利各民族通过与罗马的经济文化交流及受罗马政治法律的影响,已逐步罗马化。但是,意大利人与罗马人仍为两个等级,意大利人名为罗马的" 同盟者" ,实则为罗马的属民。他们以同盟军队参加罗马开拓疆土的一系列战争,但却分不到" 公有地" ;平日还不得参与罗马的政治生活,享受不到与罗马人的政治平等。原因只有一条:意大利同盟者没有罗马公民权。因此,为了成为罗马公民,意大利人以各种方式进行斗争。
  罗马统治集团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向意大利人授予公民权,但都因保守势力的反对而未成功。公元前91年,保民官李维.德鲁苏又提出议案,要求授予意大利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议案遭到罗马社会的普遍反对。同年秋天,在议案即将付诸表决的日子里,德鲁苏被无名刺客暗杀。意大利同盟者原想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公民权,如今,德鲁苏的死使他们绝望了。于是,同盟者决心武装起义。
  同盟者以马尔西人为核心,加上皮凯努姆人、皮里根尼人、维斯提尼人、玛鲁西尼人、卢卡尼亚人和阿普里亚人等,很快组成秘密的反罗马同盟。同盟者互相交换人质,并商定同时发动起义。公元前91年底。罗马大法官塞尔维利乌斯获悉同盟者交换人质一事,立即赶到阿斯库努姆城发表威胁性训话,激起市民愤怒,被当场打死。该城长官尤达西略命令关闭城门,将住在城内的罗马人统统处死。马尔西人带头向罗马宣战,反罗马同盟者纷纷响应,除伊达拉里亚人和翁布里亚人外,意大利同盟几乎都参加了起义。
  同盟者首先派出使团到罗马,呼吁给予公民权,但遭元老院拒绝。同盟战争正式开始。同盟者自己组织了一个新的联盟共和国,首都定于皮里根尼人的城市科芬尼乌姆,命名为" 意大利".新国家授予所有起义公社的成员以公民权。
  由于同盟者以前长期作为辅助部队随同罗马军团征战,熟谙罗马军事,在士兵素质、武器装备及统帅才能方面均不亚于罗马。战争期间,主要有两大战区:北方战区和南方战区。北方战区指自皮凯努姆和阿布鲁兹河至坎佩尼亚北界,大都操拉丁语的地区;南方战区包括坎佩尼亚、萨姆尼乌姆、卢卡尼亚和阿普里亚。公元前90年,起义者在两大战区都据有明显的优势。他们在许多地方突破罗马人的防线,并且重点围攻所在境内的罗马人的要塞,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
  在南方战区,起义军将领斯卡托指挥大军大败路西乌斯的罗马军。占领了从坎佩尼亚到萨姆尼乌姆军事大道上的重镇维那弗伦,接受塞尔尼亚要塞的投降者;另一起义军将领拉姆彭尼乌斯打败罗马将领普布利乌斯.克拉苏,占领格罗门敦要塞;起义军统帅、意大利执政官巴比乌斯.穆提努斯击溃罗马将领波波那,率起义军进入坎佩尼亚。诺拉、庞贝等城市投降,不少罗马士兵倒戈,加入起义行列,被解放的奴隶也成为起义者的一员。
  在北方战区,起义军也节节胜利。尤达西略和拉夫伦等义军将领率军击败罗马将领庞培.斯特拉波指挥的独立军团,卡努辛、维努西亚等城市倒向起义者。6 月,罗马执政官卢普斯率军渡过托林那河,被斯卡托指挥的起义军奇袭,受到重创,执政官本人及其8000士兵被杀。之后,罗马北方军由马略和西彼俄分别指挥。但西彼俄不久便中起义军伏击而死。
  罗马元老院开始广泛采用马略军事改革中创建的募兵制,雇佣了众多的流氓无产者和蛮族人,将他们编入军队,投放到各大战场。为了提供战争必需的至少18个军团的军队,甚至破例招募了释放奴隶,将其部署在库麦至罗马的沿海一带。与此同时,元老院迫于形势,开始采取让步政策,于公元前90年年底,通过" 尤利乌斯法" ,向所有迄今仍忠于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授予公民权。此法向全意大利公布,有效地制止了起义的进一步扩展,同盟者中有些人动摇了,伊达拉里亚人和翁布里亚人率先取得了罗马公民权。公元前89年,罗马又颁布" 普劳提乌斯一帕皮利乌斯法" :凡在60天内放下武器,向罗马长官登记申请的同盟者,均可得到罗马公民权。由此瓦解了起义者阵营。
  罗马一面招抚投降者,一面对顽强抵抗的起义者残酷镇压。罗马军队经过调整与补充,在南北两个战区发起攻势。新任罗马执政官庞培.斯特拉波击溃马尔西人派遣的1.5 万人的军队;另一执政官波尔西乌斯.加图迅速率兵突入马尔西人地区。在福兴湖一役,加图阵亡,斯特拉波统一指挥北方战区的罗马军。阿斯库努姆被罗马军包围,尤达西略率起义军赶回援助,在城下与罗马军交战,结果损失惨重,尤达西略率少数人冲入城内。罗马军重新开始围攻,尤达西略率义军坚持数月,最后下令将市民中的亲罗马分子处死,然后自尽。罗马军冲入城内,将守城将领和部分市民逐一处死,其余居民被逐出城外。
  阿斯库努姆是意大利联盟在北方的堡垒,它的失陷引起了起义者的军心不稳。中部意大利的起义者全线崩溃,玛鲁西人、马尔西人、维斯提尼人、皮里根尼人被降服。同盟者的首脑机关于公元前88年初迁往萨姆尼乌姆的爱塞尔尼亚。
  在南方战区,苏拉任罗马军统帅,向起义者展开强烈攻势,相继攻下坎佩尼亚、斯塔比埃、赫库拉纽姆和庞贝等城。之后又以一部分兵力围攻诺拉城,自己另率部队向萨姆尼乌姆内地挺进,击败了萨姆尼特军队的主力,占领其首府波维亚努姆。与此同时,庇护又率罗马军攻入阿普里亚。
  意大利联盟的" 灵魂" 、马尔西人首领西罗在北方战区失败后撤到萨姆尼乌姆,与穆提努斯共同领导义军残部,以爱塞尔尼亚为中心,坚持抗击罗马人,一度收复波维亚努姆。但最终仍不能改变败局。在阿普里亚的一次战斗中,起义者惨败,西罗和6000名起义者阵亡。还有少数零星队伍坚持斗争,一直到公元前82年才告结束。
  同盟战争中,同盟者虽然失败,但他们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却达到了,他们从罗马人那里得到了以前得不到的公民权。经过战争,除继续抵抗的起义者残余和少数留恋自己独立的南方希腊化城市外,所有意大利同盟者都相继得到了罗马公民权。罗马在战争中取胜了,但他们却不得不把原本不愿意让出的罗马公民权给予意大利同盟者。扩大公民权,是共和后期罗马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起义者的斗争遍布各地,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单独作战,兵力分散,加之罗马以给予公民权分化瓦解同盟者,因此,同盟军队被各个击破。
  9.高卢战争
  高卢战争指的是公元前58年——公元前51年罗马统帅凯撒在高卢进行的8 年征战。
  古代罗马人将意大利的卢比孔河和比利牛斯山以北、莱茵河以西、直至大西洋的广大地区称为高卢。其中,阿尔卑斯山以南、卢比孔河以北的波河流域地区称山南高卢。这里早已归属罗马,逐渐与意大利的其它地区同化;阿尔卑斯山以北、莱茵河以西的广大地区,包括今天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瑞士的一部分称为山北高卢(又名外高卢)。这里居住着自由的高卢人,其居民可分为3 部分:别尔盖人、赫尔维提人和凯尔特人。各部落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彼此之间矛盾深、战争多。高卢战争主要指凯撒对山北高卢的征服。
  公元前58年,凯撒到高卢任总督,去时带了4 个军团,以此兵力征服比意大利还要大的高卢地区是非常困难的。为此,凯撒采取以夷制夷,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办法。在此之前的高卢地区,有3 个主要部落一直争权斗争,他们是埃督伊人、谢克瓦尼人和阿维尔尼人。前者与罗马互为同盟,后两者倾向于莱茵河对岸的日耳曼人。公元前60年左右,日耳曼部落领袖阿里奥维斯图斯率军渡过莱茵河,并帮助谢克瓦尼人占胜了埃督伊人,于是,谢克瓦尼人不得不把自己的一部分土地让给阿里奥维斯图斯。
  随着日耳曼人的突入,居住在现今的瑞士西部的赫尔维提人想穿过罗马在高卢的行省,寻求新的自由的土地,凯撒断然拒绝,并将人马开到行省的北疆,以阻挡赫尔维提人。赫尔维提人便选择另一条道路,穿过了谢克瓦尼人和埃督伊人的地区。凯撒获悉," 留下副将拉频弩斯坐镇他筑下的防御工事,自己急忙赶往意大利,在那里征召起两个军团,又把正在阿奎来耶附近冬令营(罗马古代供军团息冬用的营房)里息冬的3 个军团带出来,就率领了这5 个军团,拣最近便的道路,越过阿尔卑斯山,迅速赶向外高卢。" 恰巧埃督伊人派使者向凯撒求援,于是,罗马统帅凯撒决定向赫尔维提人开战。
  赫尔维提人用联结在一起的木伐和船只横渡阿拉河,当3 /4 的赫尔维提人已完全渡过,还有约1 /4 的人留在阿拉河的这边时,凯撒率领3 个军团直扑尚未渡河的那部分赫尔维提人。对方都身负重荷,猝不及防,被杀掉大部分,其余的都四处逃散。
  不久,凯撒的骑兵与赫尔维提人的骑兵交了一次手,结果凯撒军不利。
  为此,凯撒命令自己的队伍暂不应战。
  赫尔维提人在离凯撒的营寨8 罗里的一座山下安下营寨。凯撒一面派人侦察,一面派拉频努斯占领山顶,自己则把军队带到最近的一座山上,在那儿布下战阵。赫尔维提人首先向凯撒军的后队发起进攻。凯撒立即派骑兵前去抵挡,同时,又把4 个老的军团分成3 列布置在半山腰里,把新从高卢征召来的2 个军团和全部辅助部队安置在山顶上,再把全军的行囊集中放在一起,由处在高处的部队负责守卫。赫尔维提人带着他们自己的全部车辆向凯撒军追来,并把辎重集中在一起,驱走了凯撒派去抵挡的骑兵,迅速组成极密集的方阵,向凯撒军的前列冲过来。
  凯撒首先把自己的坐骑送到老远看不见的地方,然后把所有别人的马也都这样送走,以使大家面对同样的危险,没有逃脱的希望。在鼓励了大家一番之后,立即命令投入战斗。罗马兵居高临下,掷下轻矛,很快驱散了敌人的后阵,对方散乱开来。罗马兵乘机拔出剑来,朝对方冲杀过去。许多高卢人的盾被轻矛击中,铁矛头弯了,紧拑在盾里,拔不出来,拖着盾作战很不方便。于是,高卢人索性抛掉盾牌,露着身体作战,受伤累累,支持不住,开始向一座小山逃去。罗马军紧追不舍,对方的后军部队1. 5 万人立即掉过头来攻击罗马人的侧翼,并包围了罗马侧翼军。已退上山的赫尔维提人见此情景,重新立定下来,投入战斗。罗马军开始两面作战:第一、二列抵抗己败走的敌人,第三列对付新来的敌人。
  战斗十分激烈地进行着。在辎重附近战斗的高卢人,把车辆排列起来当作堡垒,站在高处向进攻的罗马人投射矢石,还有的则躲在战车和四轮车之间,朝上发出梭标和投枪。但最后罗马军仍然击败了对方。赫尔维提人不得不与罗马人结盟。
  接着,凯撒准备消灭日耳曼人的势力。公元前58年夏,在罗马的影响下,各高卢部落在比布拉克铁召开代表大会。大会向凯撒请求保护他们不受日耳曼人的侵犯。日耳曼人的首领阿里奥维斯图斯拒绝执行罗马的要求,于是凯撒便向日耳曼人宣战。
  日耳曼人" 身材魁伟、勇敢非凡、武艺也十分精熟".罗马人对此甚为恐惧,罗马军队中出现了惊恐的情绪,凯撒终于设法克服了这种情绪,使大家有了投入战斗的巨大热情和渴望。
  起初,日耳曼人在离凯撒营地6 罗里的一座山上安扎下来之后,并不急于与罗马人交战,而是阻截高卢人对凯撒的给养。后来,凯撒积极行动,部署兵力,把自己的军队分成3 列,一直向敌人的营寨推进,迫使日耳曼人把军队开出营寨来。" 全军四周都用自己的四轮车和辎重车团团围住,使大家没有脱逃和幸免的希望".凯撒的命令一下,罗马军立即向敌人猛烈进攻,而日耳曼人的推进也极为突然和迅速,使罗马人向对方投掷轻矛的机会都没有。于是,罗马士兵只得抛掉手中的矛,用剑迎战敌人。日耳曼人结成方阵(一种比较密集的阵形,与希腊、罗马的方阵有别),迎接罗马人的剑击。罗马士兵跳到敌人的方阵里,用手拉开盾,从上往下刺向敌人,击溃敌军阵列的左翼。右翼敌军不久也被击败,敌人开始逃跑,来到莱茵河边。一些人泅水渡河,一些人乘小船逃命,阿里奥维斯图斯也乘上一艘小船逃掉。其余的人被罗马兵追上杀死。
  罗马人第一次到达了莱茵河,从此,莱茵河成为罗马的高卢领地的东部边界。凯撒使一些小的日耳曼部落留守在莱茵河左岸,以对抗右岸的日耳曼人。这种以夷制夷的政策,后来被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沿用。
  凯撒在公元前58年取得的胜利使他实际成为全部中央高卢的统治者。但还有一些部落仍不向凯撒屈服,别尔盖人即是其中的一个。于是凯撒在公元前57年率8 个军团进攻别尔盖人。
  凯撒率军渡过阿克松奈河,在此安下营寨,使营寨的一面受河流的掩护,避免后方受敌人威胁;又在河上的一座桥边布置下守卫,再派部将萨宾弩斯带6 个营留守河的对岸,并建造" 一座有12罗尺高的壁垒和18罗尺深的壕沟防卫着的营寨".别尔盖人在距凯撒营寨不到2 罗里的地方扎营。由于别尔盖人的兵多势众,向有骁勇善战的声誉,因此凯撒决定避免与之交战,只是每天以骑兵与对方发生一些摩擦,试探对方实力。之后,凯撒命人在自己扎营的那座山的两侧各挖一道大约为400 罗步的横截的壕堑,壕堑两端都建有碉堡,把他的作战机械(弩炮一类)布置在那边,以免敌人趁机从侧面包围过来。最后,凯撒将2 个军团留在营中,必要时以作援军,其余6 个军团在营寨前布下阵列。别尔盖人也布下阵势。
  两军之间有一片不大的沼泽,双方均无涉过沼泽的打算。此时,两军的骑兵正战斗着。凯撒趁罗马骑兵占上风时,率军队返回营寨。别尔盖人急忙赶到罗马营寨后方的阿克松奈河,企图从一渡口渡向对岸。
  凯撒获悉,急派其所有骑兵、轻装兵、射石手,弓弩手从桥上过河,赶到阿克松奈河,开始了一番激战。正在渡河的一部分别尔盖人被杀掉大半,其余一些被矢矛击退,已渡过河的一批人被罗马骑兵围歼。别尔盖人决定回国,乱哄哄如溃散一般。凯撒先派骑兵骚扰对方,摸清虚实之后,命拉频驾斯率3 个军团攻击别尔盖人。杀死一大批人,直到日落西山方停止追击。罗马人返回营寨。
  由于别尔盖人的失败,其他一些部落一个个地屈服于罗马。
  公元前57年至公元前56年冬,在法国现在的布列塔尼省和诺曼底省发生了起义,起义迅速蔓延到从里格尔河(罗亚尔河)到莱茵河的全部沿岸地区。起义者等待布列塔尼的凯尔特人和莱茵对岸的日耳曼人帮忙。凯撒认为这正是控制这些地区的大好机会,于是决定插手。他派自己的副将拉比耶努斯率骑兵去莱茵河,以镇压别尔盖人的不满情绪并阻止日耳曼人渡河;再派3 个军团去诺曼底;自己则率主力进入味内提人的地区,这里是起义的主要发源地(在布列塔尼)。由于起义者拥有强大的舰队,凯撒的陆上兵力不足以对抗。于是罗马人在罗亚尔河上建造了一些小船,再加上与罗马结盟的凯尔特公社的船只,组成了一支舰队,由凯撒副将布鲁图斯率领。罗马人巧妙地将镰刀绑在长竿上,切断对方船只上的将帆桁与桅杆系在一起的绳子,使敌人的舰队失去操纵,从而消灭了对方的舰队,截断了起义者来自海上的援军帮助和粮食供应,起义运动被镇压下去。
  至此,全部高卢被征服并被宣布为罗马的行省。公元前56年春,凯撒返回意大利。路卡会议决定,凯撒续任高卢总督5 年。于是,凯撒重回高卢地区任职。
  为了巩固自己在高卢行省取得的成果,凯撒认为,莱茵河对岸的日耳曼人和布列塔尼亚的凯尔特人是罗马新行省边界上经常的威胁。于是,在公元前56年至公元前55年的春天,日耳曼人携妻子儿女渡过莱茵河下游,以寻求居住的空地时,凯撒借谈判之机消灭了大部分日耳曼人,少数人过河之后在苏刚布利人的部落里落脚。凯撒渡过莱茵河,企图恐吓日耳曼人并阻止日耳曼人以后再犯莱茵边界。但因苏刚布利人己撤退到内地,凯撒只得在莱茵河右岸停留了18天,然后返回。
  公元前55年秋天,恺撒又借口布列塔尼亚人多次帮助过高卢人而对之开战。他率领2 个军团在岛上登陆,遭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抗,而罗马舰队又受到风暴袭击," 许多船撞得粉粹,其余的一些,由于失掉了缆绳、铁锚和其他索具,也不能再用来航行".凯撒不得不回师。
  公元前54年春天,凯撒再度出征。他率领800 只船只组成的舰队和5 个军团渡过海峡。布列塔尼人在其首领卡喜维劳恩努斯的组织下进行抵抗,但终于被击败,迫使布列塔尼人顺服,并向罗马人交出人质,保证日后交纳贡物。
  公元前54年至公元前53年冬天,在别尔盖人居住的地区爆发起义,罗马的2个军团几乎被起义者全歼。凯撒闻讯,急忙从亚眠附近赶来救援,将起义者残酷镇压下去。
  公元前53年至公元前52年冬天,高卢爆发大规模起义,阿维尔尼人部落的维尔琴盖托里克斯成为反罗马派的领袖,起义者宣布维尔琴盖托里斯为阿维尔尼人的国王和全高卢的领袖。
  正在意大利的凯撒火速赶回高卢。他集中自己的队伍打击起义者。自己亲率6 个军团突入阿维尔尼人的地区,并且迅速进抵其首府盖尔哥维亚附近。维尔琴盖托里克斯在城内储集了大量的粮食,又在自己的城下筑有设防营地,使凯撒围攻不成而撤退。
  随后,凯撒与从塞纳河流域方面退下来的拉频努斯会师,联合向南推进,维尔琴盖托里克斯率骑兵进攻罗马军。骑兵被分成三支,两支列好阵势,摆在两侧示威,一支开始拦在头里,截阻罗马军。凯撒也将自己的骑兵分成三支,前往迎战,同时将辎重拉回到军团中间。经过一番较量,高卢骑兵被击溃。
  公元前52年,在高卢中部的阿列吉亚城的附近,双方进行了一次决定性的战役。
  战前,罗马人在阵前挖了3 道宽阔的壕沟和无数的陷阱。每条壕沟之间的距离为100 公尺,中间一条灌满了水。壕沟后面耸立着壁垒,壁垒上面每隔25英尺建立一座多层楼塔,最上层可以瞭望,下面几层可以隐蔽很多士兵和各种投掷武器。壕沟内侧是栅栏,再后面为罗马军营。罗马人试图以此阻止高卢人。
  高卢人在维尔琴盖托里克斯的指挥下,首先抢占高地,然后用泥土和树枝填满了壕沟和陷阱,迅速接近罗马人的壁垒。随后,一个大队由勇士排成龟甲阵勇猛地冲向罗马人的栅栏跟前,弓箭手和投掷手又从高地向罗马军营投射武器,很多罗马人被箭和标枪杀伤。
  凯撒看见起义军快冲到栅栏时,立即命其后卫部队绕过山地,从后面迂回到高卢人的营地,焚烧其军营。起义者立即后撤,被罗马军击溃。
  之后,起义军退回阿列吉亚城内,开始设防营地。凯撒则令士兵筑造围墙,包围了阿列吉亚。
  维尔琴盖托里克斯派自己的骑兵冲出封锁,各人都回到自己的国土,招募战士,组织粮食供应。因为在阿列吉亚有卫戌部队8 万多人,加上城内公民,人数不少。而现在粮食只够30天之用的了。很快,从四面八方集合起来的高卢大军20万人来援救阿列吉亚了,高卢人在一个地方突破了罗马人的防线,但很快被拉频努斯击退。饥饿迫使高卢人投降罗马。维尔琴盖托里克斯后被处死。
  到公元前51年,高卢的起义都被镇压下去。山北高卢并入罗马版图。
  在整个高卢战争中,凯撒共征服300 多个部落,占领800 多座城市,和300多万人作战,其中歼灭100 万人,俘获100 万人,并夺得了大量的战利品。罗马在高卢战争中的胜利,主要是由于高卢内部各部落之间矛盾多,被凯撒分化瓦解、各个征服。凯撒的兵力虽不及高卢人,但他大量使用雇拥军,以夷制夷,因而有能力对付高卢人;凯撒的军事天才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10. 罗马内战
  罗马内战时代约从公元前133 年的格拉古改革开始,直到公元前30年屋大维战败政敌,独掌大权时止,其间也曾发生过局部的对外战争以及奴隶起义和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但内战一直是这一时期的主线。到凯撒全部征服高卢之后,罗马内战大规模爆发,席卷整个地中海世界。最后,内战以屋大维建立帝国告终。
  公元前2 世纪中叶以后,罗马已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昔日建立在城邦基础上的共和政体己不再能够适应这一变化了的形势。于是,罗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充分表现出来,有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贫民和富豪的矛盾、被征服者与征服者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这些矛盾错综复杂、交互影响,使罗马社会的阶级斗争尖锐化。最后,由军事独裁者建立帝国,实行帝制,结束内战。
  (1) 前三头的内战
  公元前1 世纪中叶,罗马统治阶级中的三大风云人物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是克拉苏、庞培和凯撒,史称" 前三头".克拉苏是苏拉的部将,曾随苏拉出兵意大利,并在战争中立下大功,帮助苏拉挽回战局;此外,克拉苏还经营商业与高利贷业,富有钱财,成为罗马首富;克拉苏还因镇压斯巴达克奴隶起义而" 赫赫有名" ,备受罗马奴隶主的宠幸。
  庞培也是苏拉的部将,曾奉命夺取西西里岛,后又被派往非洲,在此取得极大成功,威望大大提高。公元前77年讨伐西班牙获胜,也是" 战功赫赫" ,与克拉苏成为左右罗马政局的人物。
  苏拉死后,克拉苏和庞培担任罗马执政官。庞培曾受公民大会委任全权清剿海盗,并与东方的米特拉达特斯作战,大获全胜,从东方运回大批战利品,成为罗马最有权势者之一。
  凯撒虽出身名门,但在财富上比不上克拉苏,在" 军功" 上竞争不过庞培。但平日素好接近平民,且乐善好施,故在平民中颇有声望。公元前62年任大法官,公元前61年出任西班牙总督。公元前60年返回罗马,此时已相当富有。同年与庞培和克拉苏结成秘密同盟,即" 前三头同盟".公元前59年当选为执政官,公元前58年赴高卢任总督,用8 年时间将全部高卢地区征服。
  凯撒征服高卢后成为罗马的显赫人物,引起庞培和元者院的担心。于是,庞培与元老院欲解除凯撒兵权。凯撒获悉,乃致信元老院,表示愿意与庞培一同放弃兵权,否则难以从命。元老院便宣布凯撒为" 公敌" ,授命庞培保卫罗马。由此爆发大规模的内战。
  公元前49年1 月10日,凯撒急率身边仅有的第13军团和辅助部队共约5000步兵、300 骑兵渡过卢比孔河,向罗马进军。庞培和元老院仓促招募一些士兵应战,不足以抵抗,不得不放弃意大利,撤到希腊,再作抵抗。
  公元前49年2 月,庞培把所有在意大利的军队运到伊庇鲁斯,凯撒率兵赶来,庞培的军队己全部撤走。凯撒没有及时追击,因为庞培在东方有很大的潜力。在西班牙还有7 个军团,并且掌握着制海权。为此,凯撒决定一方面采取温和政策,争取各种温和力量的支持;一方面派部队到西西里和沙丁驻守,确保粮食供给来源;自己则回兵高卢南海城马西利亚,将在高卢的9 个精锐军团和6000骑兵集中起来,首先歼灭庞培在西班牙的军队。
  凯撒在西班牙与庞培的部将培特利阿斯和阿夫累尼阿斯会战。起初凯撒军失利," 他安顿他的军营在一个高地上,利用架在西科里斯河上的一座桥梁以取得军粮。突然河水泛滥,把他的桥梁冲走了,因此,在对岸的许多军队被截断了,这些军队被培特利阿斯所消灭。" 后来,凯撒采取封锁通道,切断粮食补给来源的办法,迫使敌人不攻自破,望风而逃。庞培在西班牙的部属被击败。
  同年11月,凯撒返回罗马,被宣布为独裁官,但他很快交卸独裁官的权力,于公元前48年初当选为执政官,与他一同当选的还有一名驯顺的贵族,凯撒成为实际的独裁者。
  公元前48年初,凯撒在布林的西集结12个军团,但其船只不多,他决定冒险,以奇袭战胜自己的对手。他率7 个军团约2 万步兵和600 骑兵在伊庇努斯的帕拉塞登陆,一面命运输船连夜返航,运载剩余部队,一面派人与庞培谈判,同时又率兵袭击附近的敌人,夺取军需,巩固阵地,然后向北直奔庞培的基地都拉斯。
  庞培利用一整年没有战争和不受敌人干扰的空隙时间,积聚兵力,征集起一支庞大的舰队。庞培的海军彻底击溃了凯撒的舰队,并且封锁了海面,切断了他和意大利的交通线。凯撒决心冒险决战,但庞培闭门不战,凯撒派军队包围都拉斯,将其四周建障挖壕。庞培发现对方的企图,提前回到都拉斯,并选择凯撒兵包围薄弱的地方突围成功。
  之后,凯撒从阿波罗尼亚东进到巴萨利,以攻击庞培的副帅西庇阿。庞培获悉,立即率军赶到拉里萨,与西庇阿军会合,然后引兵南下,在离凯撒营地约5公里的西北方山坡上扎营。
  凯撒急于求战,将队伍展开战斗序列,逼近庞培的营地,庞培原打算用拖延战术使对方不战自败,因为自己占有有利地形、粮食补给充足。于是坚守阵地,不受凯撒引兵挑战的影响。但终因部下及元老贵族反对并力主出击而放弃了原计划,准备应战。
  此时,凯撒方面有兵力2.2 万人,其中约有1000骑兵。他命令2000老兵留守营地,其余士兵全部折毁自己的营寨,填平壕沟,以示决一死战,别无退路。随后在法尔萨拉城和一条小河之间部署战列:骑兵分别配置在两翼,弓箭手和投石兵夹杂在行列中。左、中、右翼分别由安东尼、多米夏斯、苏拉指挥,凯撒也在右翼。
  庞培方面拥有的兵力多出对方一倍,有4.5 万人,其中骑兵7000人,还有来自东方各国的军队和数量可观的船队。庞培将意大利兵分3 列布置在前线,左、中、右翼分别由爱罗巴布斯、西庇阿、林都拉斯任指挥;同盟军队配置在意大利军团的附近,先在战场外等候,最后才投入战斗:最好的骑兵在左翼。
  公元前48年8 月9 日上午,双方士兵在号角声中猛力冲向对方。弓箭手和投石兵首先开始投射。之后,双方的骑兵交战。" 庞培左翼的骑兵按照命令,合力冲过来。大队弓弩手也跟着涌上前来。" 凯撒的骑兵坚持不住,向后退却。凯撒忙命令早己埋伏在后面的步兵出击。于是,凯撒的步兵挥戈舞剑,突然从隐蔽处扑向庞培的骑兵,其戈矛直刺庞培兵的面部。庞培兵无法抵挡这突如其来的进攻," 全部转过身去,不仅逃出阵地,而且一直飞逃,躲进极高的丛山中去。当他们被驱走时,所有的弓弩手和射石手都被孤零零地丢了下来,一无支援地遭受歼灭。" 随后,凯撒设伏的步兵又插到庞培左翼步兵的侧面,己被打退的凯撒骑兵也乘机回过身来一起战斗,使庇培左翼步兵被两面夹击,迅速被击溃。凯撒的队伍立即全线反击,庞培兵全线崩溃,死的死,逃的逃。还未投入战斗的同盟军也望风而逃。庞培扯下自己身上的统帅服饰,从后门奔出营寨,驱马逃向拉里萨,身边只有4 个心腹同行。
  法尔萨拉一役之后,庞培先逃到拉里萨,后又奔向海边,乘船逃往埃及。
  3 日之后,凯撒追到埃及,而庞培己被人杀死。凯撒看到的是被人用盘子装着的庞培的头。
  三头中就剩下凯撒一人(克拉苏在公元前53年入侵安息的战斗中被杀),凯撒成为罗马的主宰。
  (2)后三头与共和派的战争
  凯撒打败庞培之后,又继续消灭了庞培在非洲和西班牙的残部,成为罗马国家的独裁者。公元前45年,他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又拥有了元帅、大教长等头衔及" 祖国之父" 的尊号。此时,罗马共和制的各个机构虽然仍在,但只是一种形式,共和国已名存实亡,罗马人在凯撒的独裁统治之下。
  凯撒的独裁引起共和派人士的不满,公元前44年3 月15日,凯撒被共和派人物布鲁图和喀西约刺死。于是,罗马又开始了一场后三头消灭共和派的战争。
  凯撒一死,立即出现争夺继承权的斗争。当时,有三大人物具有争斗的能力。一是凯撒的密友,曾于公元前44年与凯撒同为执政官的安东尼;二是骑兵长官雷必达;三是凯撒的甥孙(后为其养子)屋大维。公元前43年,三人结成同盟,史称" 后三头同盟".三头获得了统治国家5 年的权力。
  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摧毁敌对势力,三头打着" 为凯撒报仇" 的旗号,讨伐刺杀凯撒者。与此同时,共和派刺杀凯撒之后,见形势不利,逃到东方(巴尔干半岛和叙利亚),积蓄力量,伺机反扑。
  公元前42年,雷必达留驻罗马,屋大维和安乐尼开始东征。他们渡过亚得里亚海,经马其顿进入小亚细亚。布鲁图和喀西约得知,急忙率兵阻击。
  此时,他们共有20个军团的步兵,共约8 万人,另有2 万骑兵和2000条战舰,还有大量的同盟军。他们以两路分头行动。陆军以工兵开路,急速行进至腓力比城;海军沿海岸向西,从侧面迂回到腓力比南部海岸。
  此时,安东尼和屋大维的联军正行进途中,屋大维因病留在了都拉斯,安东尼在安菲波里斯留下一个军团和辎重物资,然后快速行进。当他到达腓力比时,共和派的军队(简称共和军),早已安营扎寨了。安东尼命令队伍在离对方营地不到一里远的地方扎营,挖壕沟,建围墙、栅栏和塔楼。不久,屋大维赶来,更加紧部署兵力,准备战斗。
  两军对峙,只有小股骑兵交战,以试探对方实力。双方兵力相当,但军需物资和军粮方面,三头联军远不如共和军。因此,三头联军决定速战速决。
  但共和军却避免决战,试图以拖延战术饥饿三头军,自己不战而胜。
  安东尼害怕拖延,决定迫使敌人交战。为此,他计划秘密地通过沼泽地带,绕到敌人后方,切断敌人的粮道。同时," 他每天把他的军队列成战斗的形势,把所有的军旗都竖立起来,好象他的全部军队都排列出来了的样子;而实际上他的一部分军队昼夜在沼泽中赶造一条狭窄的通道,割下芦苇,在芦苇上造一条堤,两侧放一些石头,使泥土不致掉下来,在较深的地方就用木桩架桥" ,十分隐蔽,敌方一直未发现。
  一个偶然的机会,喀西约看见这个工程,不禁大吃一惊。急命人修筑一道围墙,从营地跨过整个沼泽地带直达海边,以阻止安东尼修筑栈道。
  安东尼大为愤怒,忙下令一部分士兵反击。士兵们带着工具和云梯,想猛攻下这条城墙,冲进共和军军营。当三头军士兵通过沼泽,逼进敌方工事时,共和军士兵未得军官命令便向敌人进攻,从侧翼袭击进攻营地的安东尼兵,后又转攻列阵在他们对面的屋大维军,攻下其营地。当时屋大维不在那里。
  此时,安东尼率一部分士兵继续进攻敌人,对方的箭石如阵雨般袭来,安东尼身先士率,冲在前面,士兵紧随其后。他们破坏栅栏,填塞壕沟,挖掘城墙,杀死守卫兵士,越过障碍,从碎石上爬过去,占领了工事。紧接着又击溃前来援助的喀西约的部队,迅速攻破喀西约的营地,喀西约败逃到腓力比城,在绝望中自杀。
  与此同时,布鲁图率另一路军队击败了安东尼的正面兵力,并攻下其军营,他安葬了喀西约,收编了喀西约的军队,整顿秩序,发表演说,鼓舞士气。
  安东尼也迅速调整了部队,鼓励部下努力战斗。此后,安东尼向布鲁图挑战,但布鲁图拒不应战,以饥饿迫使敌人撤退。为防止敌人迂回到侧翼,他把一部分兵力列成阵势,以防被迫作战;另以一部分兵力保护粮食及补给交通线。
  安东尼的军队粮食日益减少,饥荒迫近,并获知其海上力量在亚得里亚海惨败,迫使他寻找出路。不久,安东尼获悉共和军营地南面有一个小山,喀西约死后,布鲁图将这里的守兵撤走了。于是在一天夜里,屋大维派4 个军团的兵力占领了这个小山,并以柳条和兽皮等编成栅栏,设下营寨。再以这个小山作掩护,将16个军团的兵力从小山下绕道至东南,过沼泽,在布鲁图的左翼展开队形,以便从侧翼进攻,切断敌人的后勤补给线。
  布鲁图仍以消极防御为主,将兵力面对安东尼的南面阵线平行展开,并构筑堑壕,拒不交战。但布鲁图的士兵认为,其统帅胆怯懦弱,他们怨声载道,不停地指责。布鲁图难于控制他们,只好让步,宣布对敌作战。
  公元前42年11月16日,两军列阵之后,开始决战。安东尼率兵先发制人,冲向敌阵,布鲁图的士兵迎战向前。" 一开始,战斗就是激烈可怕的。
  他们不需要弓箭、石头或标枪,这些是在战争中常用的,因为他们不用一般的排演和战术,而是短兵相接进行肉搏战,他们杀死敌人和被敌人杀死,彼此都想冲破对方的阵线。" 战斗相持很久,布鲁图的军队开始退却,安东尼的军队乘胜追击。布鲁图的士兵跑回营地,屋大维指挥部下封锁敌人的营门,阻止敌人进入城墙内。
  布鲁图的兵士四下逃窜,或逃向海边,或奔向深山中。布鲁图也带一支人数颇多的军队逃往山中,安东尼率骑兵紧紧追赶,封锁了所有通道,包围住设防的据点,使布鲁图无处可逃,自杀而死。
  腓力比战役使共和派遭到最后的打击。布鲁图的军队被消灭,1.4 万人被俘。
  (2) 后三头决战
  喀西约和布鲁图被消灭之后," 三头" 在罗马的统治得以确定。公元前40年," 三头" 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安东尼统治东部地区,雷必达统治非洲,屋大维统治意大利以西地区并坐镇意大利。
  屋大维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与元老贵族和骑士富豪们取得彼此谅解,并消灭了在西西里和撒丁尼亚一带活动的小庞培势力,提高了自己的威望,元老院授予他终身保民官之职。不久,屋大维以雷必达的士兵叛变为借口,剥夺了雷必达的军权,只为其保留一个大教长的虚衔。接着,屋大维准备与安东尼决斗。
  此时,安东尼正在东方,他梦想当亚历山大第二。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远征幼发拉底河上游,先后入侵安息、亚美尼亚,但都遭失败。后来,他迷恋于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并与之结婚,声称要把他治下的领土赐给克娄巴特拉和她的孩子。由此招致罗马人的不满和元老院的不容,屋大维以此为借口,于公元前32年宣布安东尼为" 祖国之敌" ,并向埃及女王宣战。
  安东尼此时的兵力为10万步兵和1.5 万骑兵,还有500 艘舰船,他们主要被部署在巴尔干半岛的西部沿岸;屋大维则有8 万兵力,舰船400 艘,但屋大维挟持着元老院和人民大会,在人心向背上占有利地位。
  公元前31年春,屋大维率领陆军、阿格里帕率领舰队分头行进。屋大维渡过爱奥尼亚海,在阿克兴以北约8 公里的米卡里特齐高地修筑工事,挖掘堑壕,扎下营地;阿格里帕率一半舰队越过爱奥尼亚海,向伯罗奔尼撒西南岸的美多尼进军,迅速拔掉了安东尼在这里设立的保护其运输线的中继站;随后又攻占佩特雷和科林斯,切断希腊半岛与伯罗奔尼撒之间的联系。沉重打击了安东尼。如今,安东尼受到两面夹击,必须迅速与屋大维决战,否则会全军灭亡。
  安东尼将队伍安排在离屋大维的营地南面约3 公里的地方扎营;另用船只运送一部分骑兵到卢罗小河口登陆,企图以步兵从正面攻击,以骑兵从背面袭击对方,切断其水源。但屋大维迅速派骑兵迎战,使刚刚登陆的安东尼骑兵立足未隐便被击溃。安东尼只好撤回兵力,并使用运输人员从陆上运粮,解决补给问题。
  安东尼的队伍正流行疫病,其士气低落,甚至出现大批兵士逃亡的现象。
  有人建议他放弃舰队,率陆军撤至马其顿,再与屋大维较量。但安东尼最终仍同意了克娄巴特拉七世的意见,与屋大维进行海战。
  根据希腊西海岸的气候与风向,安东尼把自己的实力最强的舰队安排在右翼,以便其利用转向的风力迂回到敌人的左翼,以其顺风和舰船的优势战胜屋大维。根据安东尼的命令,各船舰都携带了风帆。
  不久,有一个逃兵将安东尼的作战计划报告了屋大维,屋大维据此作了相应的兵力部署,他将舰队以左、中、右三部分成一线展开于海面上,各由阿格里帕、阿伦提和屋大维指挥,等待安东尼的舰队驶出港湾。
  9 月2 日晨,安东尼的舰队浩浩荡荡地驶出港口,400 艘战船上载有4 万名重装步兵,分成左、中、右三部分排成一线,分别由索苏斯、马尔卡斯、安东尼指挥,后面还有埃及女王率领的60艘战舰作为预备队。
  两军相对而视。快到正午时,风向转变,海战开始。安东尼的右翼和阿格里帕的左翼同时行动,都向对方侧翼迂回。随即,安东尼的士兵向对方不断地投掷巨石、弩箭和标枪。阿格里帕则指挥自己的舰队避开对方的射击,而向敌舰猛烈撞击。一时间,海面上大小船只混杂在一起,不时发出船板破裂声。
  不一会儿,屋大维的" 钳子" 机械开始发挥作用。这是阿格里帕设计的一种铁制机械,它" 安装在一块长达5 腕尺的木头一端上,中间用铁环连结。
  木头是用铁皮包着,以防砍断。在这块木头的另一端上,也安装有铁环,上系着绳索,当用弩炮把' 钳子' 投射出去抓住敌人的舰船之后,就用机械的力量绞动绳索把' 钳子' 拉回来。它的作用同布匿战争中所使用的接舷小吊桥的抓钩类似,都是为了把敌舰拉过来后跑到敌舰的甲板上进行肉搏战。" 屋大维的士兵把" 钳子" 投射出去之后,船上的士兵乘机跳到对方甲板上,用长矛和短剑击杀敌人,海战变成了陆战。
  安东尼军的左翼和中央部分见胜利无望,忽然掉头向港内逃跑。埃及女王的后备队见此情景之后,转舵回身,举起船桨,向屋大维投降。安东尼见大势己知,忙通知克娄巴特拉准备逃跑。
  女王的船舰接到安东尼的通知信号后,迅速挂起船帆,不顾一切地穿过众舰,向广阔的海面上逃去。仍在激战中的安东尼的其它舰船也纷纷放弃战斗,扯起风帆,将投射机械扔入海中,以便轻装撤离。
  屋大维的士兵见此情景,士气高涨,与那些无法逃跑的敌舰继续战斗。
  他们撞击敌舰,或通过接舷跳板冲上敌舰与之搏斗。安东尼的部分士兵见逃跑无望,仍拼命抵抗,用船钩推开敌舰,用斧头砍杀冲过来的步兵,用重量的矢石击退靠近的敌舰,使屋大维的战舰受到很大损失。屋大维立即命令舰队迅速离开敌舰,改用火攻。不一会儿,一支支火箭、扎有火把的标枪和发射器将涂有柏油的木炭块射向敌舰。顿时,安东尼的船舰被浓烟和火焰包围,欲跑不能,因为" 钳子" 死死地钩住了它们。安东尼连忙爬上另一艘未被钩住的船舰,带着其它40艘残存的战舰逃走。没有逃走的舰队全部投降。安东尼的陆军也投降了。
  公元前30年夏,屋大维追至埃及,安东尼的残余兵力全部投降,安东尼自杀而死。不久,女王也以自杀了却一生。此后,埃及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罗马的内战和分裂结束,屋大维成为罗马唯一的统治者,集国家一切大权于一身。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三、帝国时期的罗马
  公元前30年,屋大维(即奥古斯都)在战胜自己的政敌之后,成为罗马的全权统治者,确立了个人的独裁统治,实际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
  罗马共和制灭亡,进入帝国时代,直至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止。
  整个帝国时代可分为两个时期:公元前30年至公元283 年为早期帝国,公元284 年至公元476 年为后期帝国。屋大维上台后,自称元首(意即" 第一公民"),因此其统治称为" 元首政治" ,披着共和外衣,实则君主专制,早期帝国一直如此;后期帝国完全抛弃共和外衣,实行" 君主政治".
  1.军事领导体制
  军队是罗马帝国政权的支柱," 倘若没有一支强大的、纪律严明的和军饷充裕的军队,那就不可能有安宁和秩序,不可能有和平和繁荣。" 因此,罗马皇帝都将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无论是早期帝国的奥古斯都军事改革,还是后期帝国的塞维鲁军事改革、加里耶努斯军事改革以及戴克里先军事改革,皇帝都总揽军事大权,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帝国时期的军队是常备军,是一支由职业军人组成的军队。因为," 任何一种国民军都无力保卫罗马国家的边塞".帝国时代的" 军事技术已经复杂得很,非短期内所能学会。""一支有效的战斗力量必须经过多年的辛勤训练。" 帝国的主要军事支柱是军团及其辅助部队。辅助军队驻守于行省,主要是在军情紧张的地方驻扎,如莱茵河与多瑙河边界、埃及、西北部西班牙。罗马士兵一半在军团中服务,一半在辅助军队中服役。除常备军外,帝国时期还有近卫军(即皇帝的禁卫军),护卫皇帝本人和皇宫。
  皇帝是帝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具有任命一切军事长官、征募军队以及宣战媾和的权利。军团司令及其他军事长官均由皇帝任命。奥古斯都时,军团和近卫军军官均由元老院议员和骑士充任。一般的士兵是不能上升担任军团中的高级官职的,他们至多只能担任军团中较高的百夫长普利米庇里的职位(即连队中第一个百人团的百夫长,地位较其他百夫长高,因为他同时也是整个连队的队长)。只有贵族与骑士等级出身的人才能任高级军官。帝国后期,塞维鲁规定:能干或有功的普通士兵可以有广阔的晋升之路,而且意大利和行省平等。戴克里先为了削弱地方权力,实行军政分治,地方总督不兼军职,以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同时还不断吸收蛮族补充罗马边防军,许多蛮族担任高级指挥官。
  奥古斯都时,近卫军士从意大利人中挑选。后来近卫军日益腐败,越来越引起行省军队的不满。因此,皇帝塞维鲁便解散原有的近卫军,开始从行省军团中素质较好的士兵中间征募近卫军士兵。加里耶努斯任皇帝时,建立了元首的特殊亲卫队,以取代近卫军,其成员由军官补充,以吸引军队上层到自己这方面来。君士坦丁的宫中亲卫队甚至吸收蛮族。近卫军的主要职责是驻守罗马和意大利,并且护卫皇帝本人。近卫军长官由皇帝指定,加里耶努斯时,为排斥元老贵族,不让元老插手军队,因而作出规定:元老不仅不能担任军团长官,而且不能当驻有军团的行省总督;帝国后期的近卫军长官权力很大,有的甚至取皇帝而代之。
  同盟军队被看成是非正规的军队,被作为罗马正规军队的辅助力量,由罗马军官指挥。低级官职由外省人充任。
  " 皇帝通过军队,和只要军队愿意支持他、服从他,就可以统治一切。"
  2.军队编制与兵役制度
  屋大维结束内战后,着手军队整编工作,将以前的75个军团缩编为25(亦说27-28)个军团,士兵总数为14万人(亦说25-30 万人之间)。帝国时期的军团已大不同于共和中叶以前的军团,按财产等级划分兵种的制度已经取消,全部士兵已不再都是服义务兵役的公民,而是主要由职业的雇佣兵组成。每个军团包括10个营,每个营包括3 个连,每个连再包括2 个百人队。每个军团的定额为5000人,但因为在战斗中不能及时补充,所以有时低于这个数目,多时达六七千人。军团士兵分步兵、骑兵和海军,军事单位有军团、步兵队和骑兵队。早期帝国基本采用奥古斯都时的军制。
  帝国后期,即从公元3 世纪中叶到5 世纪中叶,罗马的军事组织有了很大变化。以前作为罗马军队战斗编队核心的重步兵渐渐丧失其重要性,让位于骑兵。为了对付周边能骑善射的蛮族骑兵,罗马人大力发展骑兵。加里耶努斯时,其军事改革措施之一便是加强骑兵建设与改组,建立一支由伊里利亚人、摩尔人、叙利亚人和日耳曼人组成的精锐骑兵,并在骑兵中大量吸收蛮族。在马略和凯撒时代,罗马军队中的骑兵不足1 /10,到公元4 世纪初,罗马军队中的骑兵比例占总数的1 /4.在东部沙漠地区与波斯和阿拉伯军作战时,其比例更高。
  戴克里先执政时,把全国军队分为边防部队(驻守边境)和内部机动部队(流动的战略后备队)两种,军团数目也明显增加,多达72个,各兵种的士兵总数增加到60万人左右。
  罗马帝国的近卫军有9 个联队,每队1000人,共9000人。其中3 个队驻扎并保卫罗马,6 个队布置在意大利的罗马周边城市,保卫意大利。此外,还有3 个城市联队担负警察任务,每队亦为1000人。
  帝国时期还有正规海军。" 奥古斯都统治时,建立了常备的海军组织。
  在他之前,罗马人根本没有常备的陆军部队;与此相似,他们也没有常备海军。" 帝国在墨西拿、拉温那和亚历山大里亚均有舰队护卫;在邻接的高卢海岸也有一队战船护卫;在莱茵河与多瑙河上则有河上小舰队。奥古斯都的海军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商业运输的安全和帝国各个部分之间的交通。
  帝国时期的士兵不再是公民义务兵,也不再是一支无产者的军队。" 服兵役,特别是在奥古斯都统治初期服兵役,是比较有利可图的事,也没有太大的危险。""因此,有许多人,甚至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都愿意加入行伍。" 早期帝国时期,近卫军和城市联队的士兵均从意大利公民中挑选,近卫军士的服役年限为16年。军团士兵则从意大利公民中招募,服役20年。
  作为同盟军的辅助军队,是从行省居民中招募的,一般为自愿,但也常使用强制手段征兵,特别是在从行省的蛮族居民中补充辅助军队的时候。在辅助军队中服务多半是无偿的,其服役期多达25年。军团士兵退役后,由国家分给土地。辅助部队士兵服务期满退伍时,也给以土地和金钱的奖赏,并且一般都可获取罗马公民权。海军舰队人员多从生而自由的行省居民中征募,在墨西拿和拉温那的舰队人员中,有一部分为奴隶。最下层的罗马公民也充任驻扎在意大利的水军人员。
  早期帝国时期的士兵在退伍之前没有权利举行合法的婚姻。到后期帝国时,塞维鲁在其军事改革中规定:允许军团士兵成家,合法结婚,并允许他们携带家人住在军营附近。
  3.武器装备与军事后勤
  帝国时期虽结束了内战,但却未停止向外战争,有对日耳曼人的战争,对犹太人的战争以及与东方的安息的战争等等。帝国时期的军事技术没有太大的突破,武器装备与共和后期基本相同。公民兵制被募兵制替代之后,士兵更加忠于自己的最高统帅,因长期服役、领取较高报酬,提高了武器利用率与军队战斗力。
  帝国士兵在作战中仍以长盾、弹弩和投石器及弓箭作为进攻武器,并充分利用头盔、胸铠、盔甲及胫甲(只包右腿)来保护自己。帝国时期普遍使用一种小型弹弩,这种武器" 重约85磅,能发射长约26英尺,重达一磅的投镖,弹射距离约275 码。它主要用来杀伤人。" 此外,还常使用一种抛石机,它被装在带轮的弹射架上,罗马人称之为炮车。每个炮车需2 至4 名炮手,大型炮车则需10至15人。在攻防作战中,上述的弹射器和抛石机能非常有效地对付敌方的步兵和机械。进攻时,它们能阻止对方守墙上的守城部队,从而掩护自己队伍架设攻城塔架和云梯;防御时,它们又能严重干扰敌方的攻城作战行动。
  帝国后期,罗马大量生产各式武器,特别是生产小型作战机械。由于后期帝国从军团步兵到骑兵的转变,随之带来兵器的变革。起初,罗马军主要使用轻骑兵,后来,罗马骑兵逐渐披上了重型盔甲,并且使用长枪、剑、盾和弓箭等兵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帝国时期的军事建筑工程水平及规模远远超过共和时期,军团士兵平日加强操练,同时还担负各种军事建筑工程的建造。这些工程包括修筑道路、构筑营垒、架设桥梁和水道从及边防线上的防御设施等等。将士积极防御,认真备战,以最小的牺牲和损耗消灭更多的敌人。在野战防御工事的修筑上,罗马从公元前200 年起便发明出了空前高超的技术。
  军队,在野外过夜,均要修筑设防的兵营,使士兵能有一个安全的营地。帝国时期同样如此,罗马统帅塞普蒂默斯.塞佛留(公元193 年-211年)及其后继者还使用紧急构筑的防御工事,并将其大胆地强行构筑到敌人的脚下,以其坚固的野战防御工事节省攻城作战所需的兵力。
  帝国时期,随着疆域的扩大,军队驻守范围随之增大,分布也更广,因而重视道路的修建。在奥古斯都时,25个军团均布署在边境上,为方便军团的调动,罗马建设了一套优质的道路网,以保证战事出现时,皇帝能将边境军队迅速调到指定地点,并利于战斗中运送军需品。哈德良在位时(公元117 年~138 年),则将奥古斯都的机动防御方针改为对边境的坚固防御,在帝国边境上大建人工屏障。因此,在当时及其后均出现不少的围墙,如在不列颠北部的哈德良围墙和安敦尼围墙,在多瑙河下游北部的比萨拉比亚的图拉真围墙,在阿非利加还有特利波里坦围墙。这些围墙均是以土筑成的高墙,在墙头上还设置有木栅栏,以此护卫帝国边境。
  帝国时期的军事后勤工作繁多。军队士兵均由招募而来,由国家提供薪俸、口粮和武器。关于粮食和其他军需品的供应,军团有专人负责。士兵的口粮有面包、脂油和腊肉等;在边境地区,因人少地广,士兵还可组织狩猎队获取肉食。此外,国家发放给士兵的武器若有损坏,军团里还有专门的作坊维修武器和战斗机械等。士兵的薪俸由国家定期发放,其具体数目大致如下:
  奥古斯都时,每个士兵每年领取225 狄纳利,每个军官领取750 狄纳利;近卫军每人每年为750 狄纳利;城市联队每人每年为360 狄纳利。士兵退伍时,还会得到土地和金钱的奖赏,因而军费开支相当大。为了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毫无困难地有现款来维持军队并支付应当给予士兵的报酬,奥古斯都设立了一个军事金库,金库是以新的税收为来源的。帝国后期,塞维鲁皇帝进行军事改革,允许士兵成家,并携带家人住于军营附近。一些长期驻扎于菜茵河与多瑙河一带的边防士兵还可以租种属于他们军团的土地,这种办法类似古代中国的屯田制,由此减轻了罗马军费的负担。
  4.日耳曼战争
  日耳曼战争指帝国初期日耳曼人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
  屋大维结束内战,建立帝国之后,对外继续推行侵略战争。
  在帝国西部,罗马进行了一系列的征战。从公元前16年起,罗马进军阿尔卑斯山东部和多瑙河上游地区,公元前12年以后,又征服了多瑙河中下游地区。与此同时,又用8 年(公元前12年至公元5 年)的时间将莱茵河与易北河之间的地区吞并,于公元5 年在此设立日耳曼行省。
  罗马的对外征服不断遭到被征服者的强烈反抗,日耳曼人的反抗斗争尤为激烈。公元9 年,日耳曼人在阿尔米纽斯的率领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罗马斗争。
  公元9 年,奥古斯都派瓦鲁斯到日耳曼行省去担任镇守。瓦鲁斯到任后,对日耳曼人施行残暴统治,贪婪地榨取日耳曼人的钱财,用以奢侈享受,并将烦琐的罗马诉讼程序在日耳曼人中强制推行,对性格暴躁的日耳曼人采取苛刻残暴的手段,激起日耳曼平民和贵族的极度不满。以阿尔米纽斯为首的日耳曼人开始了起义。
  阿尔米纽斯曾在罗马军队中服役,并被提升为骑兵军官,获得罗马公民资格,后又被调到瓦鲁斯军队的司令部工作,熟悉罗马军事和军情,了解瓦鲁斯的行动。瓦鲁斯在日耳曼的军队共有5 个军团,平时均分布于许多地方,从事伐木、架桥和筑路等军事后勤工作。因日耳曼长期和平无事,瓦鲁斯在思想上非常放松。9月间,瓦鲁斯准备带领3 个军团和同盟军,从易北河西部的威悉河的夏季营地移向阿里索地区的冬季营地。阿尔米纽斯决定趁瓦鲁斯回阿里索时,将起义队伍埋伏在从威悉河到阿里索之间的条陀堡森林地带,一举歼灭瓦鲁斯。
  阿尔米纽斯的叔父西吉斯提是瓦鲁斯的忠实拥护者。他向瓦鲁斯告密,供出起义计划和起义领袖,出卖阿尔米纽斯。但是,瓦鲁斯不相信这是事实,反认为西吉斯提诬陷好人,想暗害其侄子。因为阿尔米纽斯一直未离开瓦鲁斯,甚至现在仍跟随着他。就这样,约在9 月底10月初,瓦鲁斯带领3 个军团约2 万人马,还带着大量行李、辎重和眷属,按原计划出发了。
  行进途中,西吉斯提再次提醒瓦鲁斯,不能疏忽大意,瓦鲁斯仍旧不听。
  队伍很快进入沼泽和森林之中,作盘旋前进。忽然,阿尔米纽斯不见了,同时接到报告,前卫部队遭到阻止。这正是日耳曼人的起义信号。
  直到这时,瓦鲁斯才如梦初醒,立即命令部队改道,沿多仑的隘路直接向阿里索进发。但由于有大量的辎重和行李相随,还有眷属同行,行动十分缓慢,加之听到起义的消息,人心惶惶,眷属们哭哭啼啼,吵吵嚷嚷,使本来就缓慢的队伍更难以加速。罗马军正在森林里砍树寻路,不料暴雨从天而降,地面路滑难走,被暴雨折断了的枯树烂枝不断地打在罗马人的头上,军队秩序混乱,眷属叫嚷不止,车辆难于前进,十分狼狈。
  突然,阿尔米纽斯率领起义军出现在面前,对罗马军队发起进攻,密集的标枪和箭石射向罗马人。瓦鲁斯命令队伍反击,组织一部分士兵坚持抵抗,一部分士兵迅速利用一个小高地构筑设防营地,总算顶住了起义军的攻击。
  为了迅速摆脱起义军的围攻,第二天上午,瓦鲁斯命令士兵赶快焚烧车辆,之后整理队伍,准备轻装撤退,并派一部分士兵作掩护。但是,队伍在森林中行走了一天,却仍然没有走出森林,他们迷失了方向。就在这时,起义军又出现了,他们又一次发动进攻,使瓦鲁斯的军队再受损失。
  第三天上午,罗马军继续组织前进,行至途中,又遇到特大暴雨。大家在泥泞中艰难地步行,齐膝深的雨水使之难以立足。大雨损坏了他们的兵器,浸透了士兵手中的防盾牌,弓弩和标枪也无法使用。正在这时,阿尔米纽斯再次率领起义队伍向罗马人冲来,罗马军难以抵挡,纷纷逃跑,队伍乱成一片。起义军紧追猛杀,瓦鲁斯和其他一些高级将领纷纷自杀。罗马的3 个军团被消灭。
  之后,起义军接着又向阿里索进攻,很快将阿里索包围。驻守阿里索的罗马军团奋力抵抗,在一天夜里冲破义军重围,迅速与在爱提拉的罗马军团会合,力量加强。起义军未加追赶,自行撤退了。
  瓦鲁斯战败自杀的消息传到罗马,奥古斯都痛心疾首。3 个罗马精锐集团的损失对奥古斯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绝望地喊道:" 瓦鲁斯呀,你还我军团!" 条陀堡森林大战是世界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大战,它使日耳曼人摆脱罗马,获得了独立。此后,整个莱茵河以东地区又重归日耳曼人,罗马北部边境确定在沿莱茵河与多瑙河以南一带。
  日耳曼人反抗罗马的斗争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是,这是被征服地区居民反抗征服者的正义战争。起义者利用罗马统帅骄傲轻敌的弱点,选择有利地形,对敌人予以攻击,加之天公作美,使不熟悉道路的罗马人受到暴雨袭击,最后被起义军彻底消灭。
  5.犹太战争
  公元66年,犹太人民举行大规模的起义,反抗罗马统治者,坚持数年之久,范围遍及巴勒斯坦全境,给罗马以沉重打击。史称" 犹太战争".罗马是在公元前63年用武力征服巴勒斯坦的。当时,庞培率罗马军队向犹太进军,犹太正处于玛卡贝王朝的统治之下。玛卡贝王朝的两兄弟希尔卡努斯和阿里斯托布路斯为争夺王位争执不下,庞培趁机支持希尔卡努斯,以控制巴勒斯坦地区,但群众却拥护阿里斯托布路斯,拒绝服从希尔卡努斯,并占领耶路撒冷神殿,坚持斗争3 个月。庞培以大兵进攻,最后将其征服,使其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犹太人深受罗马和本国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和剥削,他们不断地进行斗争,渴望摆脱罗马的统治。公元66年。罗马总督野蛮地劫掠犹太人奉为神圣的耶路撒冷神殿及其宝库,遭到本来就极端痛恨罗马统治的犹太人的起义反抗。起义首先在当时犹太行省的省府恺撒列亚爆发,随后,耶路撒冷城也出现了起义。领导起义的是吉拉德派。吉拉德派是公元初年在犹太人中间出现的一个宗教派别,它主要由犹太下层居民组成,遣责罗马占领者和本国统治者,主张用武力赢得独立解放。这一派中的激进的一翼被罗马人称为" 西卡里" (意为" 凶手"),主张用恐怖手段进行斗争,其主要成员是奴隶、贫苦农民和城市居民的下层。犹太人中较为富有的中间阶级也加入起义队伍。
  具体领导起义的领袖是约翰和西门。
  起义者首先向神殿附近堡垒中的罗马军队进攻,由于那里的罗马兵力不多,起义者很快将其击败并杀死。随后,起义者又冲进王宫,王宫中的罗马军队很快投降,起义者杀死了这些罗马降军。这样一来,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全被消灭,圣城完全解放。
  起义迅速发展,邻近的大马士革,阿斯卡隆和斯基托波尔等地都爆发了起义,各地起义者很快取得联系。
  犹太人起义的消息很快传开,罗马派驻叙利亚行省的军事首脑加鲁斯立即率领军队前往镇压。这支军队3 万多人,其中有2 万名罗马士兵,1.3 万名由各附属国提供的军队和众多的叙利亚辅助部队。在加鲁斯的指挥下,罗马军占领了加法城,并将城内居民全部杀死。9 月间,加鲁斯的军队开入耶路撒冷,但在神殿和王宫的坚固城墙面前一筹莫展,然后又莫名其妙地后撤。
  起义者顺势控制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分地区。
  罗马统治者闻讯起义事态扩展,决心迅速扑灭起义。公元67年2 月,罗马皇帝尼禄指派韦帕芗前往镇压,韦帕芗率5 万人左右的兵力向巴勒斯坦开去。韦帕芗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注意集中兵力。在一座名为约塔帕塔的小城附近扎营40多天。到公元68年夏,罗马军队将耶路撒冷四面予以包围,起义者处境不利。
  就在这时,起义队伍内部矛盾尖锐起来。有人主张与韦帕芗讲和,高级僧侣和法利赛派即是代表。贵族还将政权交给由高级僧侣组成的议事会,以使起义失去领导。在吉拉德派内部也分成以约翰和以西门为首的两派,彼此之间不断斗争,西门曾一度被迫离开耶路撒冷,由此削弱了起义者的力量。
  韦帕芗正准备对耶路撒冷的起义者大举进攻,忽然从罗马传来尼禄皇帝自杀的消息,韦帕芗为谨慎起见,停止了对耶路撒冷的军事行动。不久,韦帕芗被自己的士兵宣布为罗马皇帝。为了争夺帝位,韦帕芗带领一部分军队去意大利,另一部分军队交提图斯率领。提图斯带领这支军队到了叙利亚,后又转赴埃及。
  罗马上层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斗争使犹太起义者获得了近两年的喘息时间。在此期间,战争初年存在于起义队伍内部的统一战线分裂了。斗争的结果,以约翰为首的极端派占了上风,他们力主与罗马战斗,并且作好了战斗准备,加强了耶路撒冷城内的保卫设施,以抵抗敌人的围攻。同时,他们与主和派进行斗争,在城内对被怀疑有亲罗马情绪的富人采取了恐怖手段。
  公元69年年底,韦帕芗结束了争夺罗马皇位的斗争之后,他把在犹太的最高统率权交给了提图斯,授命提图斯结束犹太战争。提图斯为镇压犹太起义者,迅速组织军队。除已在犹太人地区的原韦帕芗的3 个军团外,他又从叙利亚和埃及调来2 个军团以上的兵力,加上同盟国的辅助部队,一齐开进了起义者的土地。并在离耶路撒冷不远的地方扎下了营地。
  之后,提图斯将他的军队排成战斗的队列。犹太人也在他们自己的城下列成战阵,双方于公元70年春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展开了多次的战斗。不久,起义者遭到失败而退守城里。他们设下3 道防线保卫耶路撒冷城,每道防线都有专人指挥军队把守:" 最外面也是最大的一道城墙(即阿格里帕城墙)由西蒙防守;城市的中心部分由约翰防守;神殿由埃列亚札尔防守。罗马人无法发动猛攻或进行任何突然行动,因为耶路撒冷城建于一个高地上面,而且其防御工事也很牢固。最后,罗马人将耶路撒冷城包围得水泄不通,切断起义者与外面的联系,以困死起义军。不久,起义者果然因物资匮乏而遭受饥饿的威胁。但他们仍然坚持斗争。被包围在城内的60万人" 凡是能使用武器的都能得到武器,……愿意作战的人数比人们所期望的人数要多。男人和妇女表现了同样的坚决。" 对敌军作殊死的抵抗。大敌当前之际,西门和约翰也捐弃前嫌,结束内讧,重归于好,联合抗击罗马军队。在他们俩人的领导下,起义者不断打退敌人的进攻,有时还出击敌人并取得胜利。然而,罗马方面在军队数量和军事技术方面拥有很大优势,他们对起义者的围攻持续不断,时间一长,形势对起义队伍愈来愈不利。8 月,起义者固守的据点接连失陷,耶路撒冷的神殿被攻占,罗马军焚烧了神殿。起义者又在上城继续抵抗,与敌人展开巷战达一个月之久,最后上城也陷落。
  耶路撒冷城破之后,起义者余部在马赫拉和马萨达继续坚持斗争了好几年。他们在加略人犹大的孙子埃列亚札尔的领导下抵抗罗马军,顽强战斗,给罗马军以沉重打击。公元73年,罗马军队围困了马萨达要塞,起义者齐心协力,竭尽全力作拼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要塞被攻陷。为表示自己宁死不屈的意志,起义者杀死自己的妻儿之后,集体自杀,壮烈牺牲。
  犹太战争前后延续7 年,最终被罗马军队残酷镇压下去。耶路撒冷变成一片废墟,居民被卖为奴隶。之后,罗马统治者在帝国范围内对所有犹太人征收人头税,并在被毁的耶路撒冷城的领土之上常驻罗马军团。起义领袖西门被处死,约翰被终身监禁。公元71年,提图斯返回罗马,举行了凯旋式,庆贺镇压犹太人起义的胜利。
  犹太起义者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敌我力量悬殊巨大,罗马人占有绝对优势;起义队伍曾出现分裂,不利于团结作战;起义者的后勤工作未解决好,军需品供应不足,在关键时刻物资匮乏,使起义队伍面临饥饿威胁,因而无力与敌人持续斗争下去,终于失败。
  6.亚德里亚堡战争
  公元378 年,哥特人与罗马帝国在亚德里亚堡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公元3 世纪,罗马帝国奴隶制社会在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爆发了全面危机,史称"3世纪危机。" 首先是经济危机的出现,随后是政治动乱,统治集团内部因争权夺利而混战不休,行省纷纷宣布独立,中央政权一度瘫痪。
  危机和内战也使奴隶和其他劳动者陷入苦难的深渊,奴隶和隶农以及其他阶层的人民不断起义反抗,斗争范围遍及罗马、各地。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虽竭尽全力将起义镇压下去,但帝国的力量因此大受削弱,对外防务松弛下来。
  昔日强盛的罗马帝国已衰败不堪,无人能控制这个庞大混乱的帝国。公元364年,帝国一分为两个部分,瓦连第安统治西部帝国,法伦斯统治东部帝国。在这两个皇帝统治期间,罗马帝国更加混乱和衰落。帝国北方的日耳曼各部落组成同盟,时常侵袭罗马边境。其中,日耳曼部落的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对罗马边境的威胁最为严重。帝国境内的奴隶、隶农和下层人民,因苦于罗马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痛恨罗马统治者,故将入侵的日耳曼人奉为" 救星" ,以求解放。因此,他们主动与日耳曼人联合,杀死贵族,夺取田地,令罗马统治者震惊。瓦连第安决定出兵镇压,他亲率大军投入战斗,结果被杀死。
  公元4 世纪中叶,匈奴人大举西侵,迅速征服东哥特,随后又进攻西哥特,一直将西哥特人挤到多瑙河边。西哥特人派人向罗马皇帝法伦斯求救,请求罗马政府准许他们渡过多瑙河,到帝国领土上避难。罗马帝国认为,若把这些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军队集合起来,便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既可减轻各行省征兵的负担,节省国库的开支,又可以他们对付其他蛮族的入侵。
  于是,罗马政府同意了西哥特人的请求,但要求他们在渡河之前交出一切武器,实际上,西哥特人并未如数交出,因为他们收买了收缴武器的罗马官兵,暗中留下了许多武器。
  定居帝国境内的西哥特人,不但未得到以前允许供给他们的粮食,反而受到当地罗马统治者的敲诈勒索。哥特人无以为生,被迫出卖自己的子女以换取口粮,成年的哥特人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一块肉或一条死狗,不惜以做奴隶为代价。在饥饿的威胁之下,哥特人起而反抗。在克利提吉尔恩的率领下,哥特人手持武器,高举义旗,杀死罗马将领和士兵,从他们手中夺过武器,用以武装自己。之后,哥特人又在色雷斯地区开展斗争,杀死罗马奴隶主贵族,焚烧其庄园,夺得土地。当地奴隶和隶农纷纷支持和响应,共同反对罗马统治者。大批的罗马士兵也倒向起义者,并给哥特人带路,找出贵族藏匿财宝和粮食的秘密地点。
  此时,东罗马皇帝法伦斯正在叙利亚指挥对波斯作战,惊闻哥特人反抗,立即撤兵,回头对付哥特人。法伦斯命令在亚美尼亚作战的罗马军队即刻前往色雷斯,并派人通知现任西罗马皇帝格拉提安,要他出兵助战。
  从亚美尼亚迅速撤至色雷斯的东罗马帝国军队很快与哥特人交战起来。
  哥特人拥有强大的骑兵队伍,使用铁制手盾、长矛和匕首以及锋利的战斧等武器,在与罗马军正规军团进行正面对垒作战时,充分显示出自身的优势,不断阻击和奇袭罗马军。他们使用由无数车辆结成的圆圈即" 车城" 以为防御,并且常从这种" 车城" 中突然冲出,袭击敌方,再迅速撤回。罗马军屡遭失败。但是,哥特人在用这种战术对罗马的有坚固城墙的城镇发起进攻时却不成功,攻之不克。于是,双方相持了好几个月。
  公元378 年,西哥特人获得了东哥特人和匈奴人的援助,组成一个强大的联盟,准备与罗马东部军队一决雌雄。法伦斯则任命西罗马来援的塞巴斯西安担任步兵统帅,决心一举歼灭哥特人。
  新任步兵统帅塞巴斯西安迅速行动,组织队伍。他发现,现在他统率的罗马军团中,官兵懒散,作战不力。为此,他首先向士兵分发军饷,鼓舞士气,安抚军心;然后挑选精兵,从每个军团中选出300 人,组成一支2 ,000 人的精锐部队;最后对这支精锐队伍进行短时间训练,使其作战有力。一切工作就绪,塞巴斯西安立即率领队伍出发,很快将亚德里亚堡占领。第二天,塞巴斯西安发现一支哥特人的部队正在希伯勒河附近抢劫,便率领一部分军队尾随其后,等到夜晚来临、敌人宿营休息时,塞巴斯西安率军突然袭击这支哥特人,对方毫无准备,仓促应战,迅速被歼灭。
  这次突袭胜利,使法伦斯异常兴奋,忘乎所以。他决定不等格拉提安率领的援兵到达就立即御驾亲征。恰在此时,有人报告说,有一支一万人左右的哥特人正要行动,准备通过亚德里亚堡附近向西进军。急于取胜的法伦斯认为这正是消灭对方的好机会,于是急不可耐地率领大军出发。队伍行至亚德里亚堡城边时,塞巴斯西安劝告法伦斯停止前行,因为这支队伍人数虽多,但作战力并不强。法伦斯对此不予理睬,仍我行我素,并开始作决战前的准备。他命令士兵在敌人必经之地结木为寨,挖掘堑壕,以待敌方。正在行军途中的格拉提安获悉法伦斯的行动后,立即派人送来书信,劝法伦斯谨慎从事,切不可单独冒险出击,一定要等他们的援军到达后再共同对敌作战。法伦斯在一些谄媚奸佞之徒的极力怂恿之下,不听格拉提安的劝告,反而加快了进攻的步伐,以免格拉提安来分享胜利的荣誉。
  克利提吉尔恩派心腹晋见法伦斯,提出如下要求:只要法伦斯把色雷斯地区都划给哥特人,哥特人同意与罗马缔结永久性的和约。法伦斯一口回绝,一心要战败对方。公元378 年8 月9 日,法伦斯将行李,辎重等留在营寨,文官大臣、金银首饰都留在亚德里亚堡城内,自己亲率大军出发,寻找哥特人决战。
  罗马军队行进到下午2 时左右,来到了离亚德里亚堡约12公里的地方。
  侦察兵提供的情报说,发现敌人的圆形" 车城".法伦斯立即命令士兵摆开阵式。右翼骑兵迅速展开,步兵方阵紧随其后;左翼骑兵却拖拖拉拉,散乱不堪,好长时间之后才集合到指定位置。对罗马士兵来说,万幸的是,克利提吉尔恩的骑兵主力外出搜掳给养去了,否则早被哥特骑兵趁机攻击了。
  见对方已大兵压境,克利提吉尔恩迅速想出对付的办法。为等候骑兵主力返回,克利提吉尔恩一面派人去迅速召回骑兵主力,一面派代表向法伦斯假意求和,同时又在平原上放火焚木,破坏罗马人的战斗准备。
  当哥特人的代表来到罗马营地时,法伦斯并无心与他们谈判,因此他假装生气地说,对方派来的人都是些下等人,假使克利提吉尔恩真想缔结永久和平条约的话,就应该亲自来求和。克利提吉尔恩乘此机会提出条件,要求罗马派贵族作为人质。法伦斯同意了对方的要求。就在双方你去我来、提出条件的这段时间里,哥特人的骑兵主力己迅速召回,作好了作战前的准备工作。
  这时,法伦斯派去作人质的使臣正在途中,快要到达哥特人的" 车城" 时,跟随在这些人质使臣后面的一些弓弩手突然向哥特人" 开火".使臣见形势不妙,立即转身回撤,双方的战斗开始了。
  战斗在一片旷野上进行,联合的哥特骑兵快速冲向罗马阵营,罗马人立即应战,最先出战的是右翼骑兵。交战不一会儿,罗马骑兵战败。左翼骑兵紧急向前,直扑" 车城".哥特骑兵集中力量紧追左翼,罗马兵难以抵抗,很快被击溃。
  罗马骑兵失利,步兵顿感独立无援,失去保护。但仍决定与对方决战。
  正在调整队形时,哥特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过来,罗马士兵被挤在了一起,连刀都无法拔出来。战场上战马奔驰,尘土飞扬,模糊了罗马士兵的视线,无数箭石飞向罗马人,罗马方面损失巨大。
  就在这时,克利提吉尔恩又指挥" 车城" 中的步兵投入战场,将罗马人紧紧围住,罗马人拼命抵抗,双方展开了肉搏战,喊杀声震天,刀枪剑斧飞舞。战场上尸横遍地,血染阵地。最后,罗马士兵被哥特人击溃,四下逃窜。
  法伦斯见自己大势已去,也准备逃跑。近卫军丢弃皇帝独自逃走。罗马预备队急忙前来援救,被哥特人追赶,也各顾自己溜之大吉。夜幕降临时,法伦斯隐藏在士兵中间,但此时他已身受重伤,很快死去。
  这一战,罗马大败、损失惨重。罗马军队约2 /3 的兵力共4 万余人损失掉。皇帝法伦斯、步兵统帅、骑兵司令和其他许多的指挥官等都被杀。在罗马历史上,除了坎尼战役以外,还没有过类似的惨败。法伦斯死后,提奥多西接任皇帝之职。整个帝国已经衰败,无力驾御庞大统一的领土,公元395 年,提奥多西正式承认将帝国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独立存在的国家。提奥多西继任后,不得不承认让西哥特人定居在今南斯拉夫地区。
  亚德里亚堡战役以西哥特人的胜利和罗马帝国的失败而告终。之所以会有如此结局,主要是由于法伦斯狂傲自大,不听忠告,急于求胜,不顾条件是否成熟;当哥特人的骑兵主力外出未回时,未及时地集中兵力进攻哥特人的营地,反因对方的假意谈判延误了战机;此战还表明,罗马古老的方阵和军团等战术已经丧失了原有的活力,骑兵的作用越发重要,在投射力量和防卫兵器无重大变化的时代,骑兵是战争中的主力,古代步兵队形无法抵挡骑兵冲击。
  7.帝国时期的军事思想与理论
  帝国时期,罗马的军事制度日益完善,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们提出的军事思想与军事理论在西方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弗龙蒂努斯的军事思想与理论
  塞.尤.弗龙蒂努斯(约公元35年-103年)是古罗马的政治家和军事理论家。一生中军事著述颇丰,但大部分均已散佚,仅有《谋略》一书留传至今。该书共4 卷,50章,581 条,分类详尽,举例繁多。作者在书中收集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各次重大战争,内容涉及作战用兵的各个方面,其中不乏妙计高招,而用谋者均是古代世界著名的统帅,如大流士、居鲁士、腓力、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马略等。因此,该书是一本以介绍谋略为主旨的学术著作,告知我们一些克敌制胜的道理。
  《谋略》第1 卷是关于战争开始前使用的谋略实例;第2 卷是关于战争本身的、尤其是有助于制服敌人方面的谋略实例;第3 卷是关于围困和解除围困时采用的谋略实例;第4 卷是关于军人道德方面的内容。作者以大量富有教益的史例阐述了当时的军事技术,强调军事理论同历史经验的密切关系。对帝国后期的军事思想也产生了影响。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战争开始前使用的谋略。隐蔽己方计划:为了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弗龙蒂努斯认为,在战前应隐蔽己方计划,不让敌人知晓自己的战略意图,其作战计划有时甚至对自己的下属和亲人也保密。" 迦太基将领希米尔科希望突然在西西里岛登陆,可他对这次航行的目的地秘而不宣,只是给各舰舰长每人一只密封好的封套,内装标明航线的图表和停泊的港口,并下令只要舰船未因遭到暴风雨袭击而与旗舰离散,任何人不得拆读手里的封套。" 为了隐蔽自己的作战意图,可使用苦肉计,或制造假象等计策迷惑敌人。
  刺探敌方计划: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弗龙蒂努斯列出了不少刺探敌方计划的办法,或乔装打扮潜进敌营,或袭击敌人驻地,抓获俘虏,或假装投敌,摸清敌情,再侍机逃回,或凭将帅的仔细观察,推断得出敌方情报等等。
  择定作战方式:弗龙蒂努斯认为,交战方式的选择,应视参战双方的实力而定。当己方强大,彼方力弱时,可以摆开阵势交战;当彼方强大,己方力弱时,可专心致志固守一地,使彼方耗其力,最后不得不撤围;当无力抵抗,也不能忍受被围困时,可暂时放弃一地,转移他方再行决战。
  途中设置埋伏:在开战前巧妙地设置埋伏,使敌人落入圈套,再一举歼灭之。《谋略》中提到几种设伏的方法:先在一选定地点埋下伏兵,再以一部分兵力诱敌进入埋伏圈内;或事先预料敌人必经之地,然后选择适于伏击的地方埋伏下来,待敌人到来时予以猛击。
  ②战斗进行中使用的谋略。交战时机与交战地点的选择:能否选择好适当的交战时机与交战地点,对战争的胜败具有决定作用。弗龙蒂努斯列出的战例中,谈到最佳交战时机有几种:一是敌疲我打。让自己的士兵吃好喝好休息好,并且隐蔽好自己。
  等到午后一点钟,当敌人饥渴难耐,精疲力竭时,突然出击,将其击溃。
  二是攻其不备。凯撒在对日耳曼人作战时,专门挑选月亏时节向对方开战(日耳曼人有一条法规:月亏时节不开战),因而打败了日耳曼人。三是当敌人因愤怒和绝望而变得狂暴时,不宜对之作战。至于交战地点的选择,因本着于己有利,于彼不利的原则。狭窄地形不利于密集方阵;居高临下的地形利于冲击敌人;部署作战线时应力求使部队背向风沙;抢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关口。
  兵力部署:在部署兵力时,应针锋相对,以己强兵对彼弱兵,造成对方队伍的混乱,一举击溃之。弗龙蒂努斯举列说,马其顿王腓力在与伊利里亚人进行战争时,发现敌人的正面军全是精兵,实力雄厚,但其两翼的兵力却弱得多了。于是,腓力在右翼部署最强壮的士兵,去攻击敌人的左翼,结果使敌人的整个作战线陷于一片混乱,进而大获全胜。或把强兵配置在两侧,中间为弱兵,引诱对方向中间推进,进而将敌人围而歼之。
  振奋士气:在战争中,士气尤为重要。将领应倾其全力振奋士气,以确保战斗的胜利。具体作法很多。一是严明军纪,士兵只许向前,不许退却,违令者斩;统帅身先士卒,作出榜样;不露败绩,稳定士兵。罗马内战时期,苏拉的一些辅助部队遭敌人包围并被消灭。之后,苏拉担心这次灾难会使他的全军陷于惊慌失措,于是便宣布,是他自己故意把这些辅助部队派到危险地带去的,因为他们密谋倒戈。
  粮秣供应:行军打仗,粮秣必不可少。兵力强大,但粮秣供应断绝,终将失败。因此,必须有充足的粮秣供应。同时,为了打败对方,常使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饥敌,即破坏敌人的粮秣供应,使其挨饿,最终失败投降。应强调的是,自己的队伍一旦粮秣吃紧,遇到困难,一定要设法隐瞒,并让敌人感到自己的粮秣仍很充裕。弗龙蒂努斯提到,公元前390 年,当卡皮托遭到高卢人围困时,罗马人陷于极端的饥饿之中,但还是往敌人堆里扔粮食。
  这就造成了一种印象:似乎他们的粮食供应还相当充实,从而顶住了围困,直到卡米卢斯前来解围。
  ③有关军人道德的内容。将帅治军:严格的纪律是军队战无不胜的保证。
  作为统帅,应治军严厉,严肃军纪。对临阵脱逃者予以严惩。" 如果有人丢失他们的阵地,阿庇乌斯.克劳狄乌斯就用抽签的办法将每十名中签者挑出来杀死" ;对士兵严加训练。普布柳斯.西庇阿经常强迫罗马士兵行军,命令他们自己背几天的口粮,使其习惯吃苦;对擅自行动者重罚。罗马独裁官" 曼柳斯惩治了他的亲生子,当着军队的面砍了儿子的头。尽管儿子得胜而归,因为他去与敌人作战却是违反父亲的旨意的。" 将帅律己:将帅的言行对士兵影响极大。弗龙蒂努斯在《谋略》中列举了许多名将的模范行为。一是勤奋工作。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常常工作到深夜,从不休息。二是节俭。罗马名将格奈乌斯.西庇阿在西班牙赢得许多功绩之后战死了。死时他一贫如洗,甚至连替女儿们办嫁妆的钱也没有留下。
  三是与士兵打成一片。罗马将领埃米利阿努斯.西庇阿常常喜欢在行进间开饭,他常常同他的朋友们同走同吃。四是冲锋在前。罗马执政官波斯图米乌斯要求他的部队英勇杀敌,他高举战旗,率先向敌人冲去。他的士兵紧随其后,一举夺得胜利。
  (2)维该提阿斯的军事理论与思想
  维该提阿斯是公元4 世纪初期罗马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在详细研究前人战争经验和军事理论的基础上,写出《军事概述》(亦称《罗马军制》)
  一书。全书共有4 章,用以献给罗马皇帝,使罗马帝国得以长治久安。该书内容涉及众多的基本军事理论,反映出古罗马高度的军事艺术水平。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①士兵及其训练。战斗是由人来进行的,因此士兵兵源与士兵素质十分重要。什么人作士兵最为合适.维该提阿斯认为,农民兵最佳,因为他们能够吃苦。只有在兵源不足的情况下,才从市民中招募新兵。但是,必须对这部分士兵加强吃苦耐劳方面的训练,使其练出健康强壮的体魄,以适应战斗。
  青年机智灵活,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迅速,是优先选择的对象。
  维该提阿斯特别强调加紧练兵。要使普通农民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必须使其掌握运用武器的艺术。而这又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新兵一般要经过4 个月或更多时间的训练,其训练内容有:射箭、投掷石器、练习使用矛和盾、熟悉各种战斗队形(正方形、楔形、圆形)。此外,每月还有三次全副武装的野外行军,并学习建筑野营工事等。
  因此,按照维该提阿斯观点,最佳士兵应该是年轻力壮、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掌握军事艺术。
  ②军队组织、装备及攻守器械。维该提阿斯把军队分为步兵、骑兵和海军3部分,其作用分别是保护城市、平原和海洋。其中,海军由两种船舰组成:战列舰(主力舰)和侦察舰。侦察舰应涂上海波颜色,水手和战士也应穿海波色服装,起隐蔽作用。
  步兵分为军团和辅助军队,军团由10个联队组成,这10个联队的人员编制如下:第1 联队为精锐兵,有步兵1150人,骑兵132 人;其余九个联队每队有步兵550 人,骑兵66人。每个联队有百人团5 个,骑兵队2 个,每个百人团有步兵110名,骑兵32人。每个百人团有10个帐蓬,每个帐蓬有10个人,班长为首。辅助部队在战斗中作为援军力量。
  作战中,军团应备好各种所需物。如架浮桥用的划子(独木舟)、铁钩、长杆铁镰、二齿锄、锹、铲、运土用的篮子和箱子、斧、锯、木匠工具和为制造攻城机械所用的铁制手工工具以及使用这些工具的匠人。此外,每个军团都有制造武器的作坊。
  进攻与守卫是战斗中常见的形式。进攻时常使用的武器与攻城机械有:各种弩炮、破城锤、带镰刀的杆子以及火箭和火矛等。为攻克敌人的城堡,有时还在城外挖坑道以通往城堡内;守卫城堡者常使用的器械是:木炮、弩炮、弩、投石器和用以捕捉敌人破城锤的" 狼".为了截断敌人向城内控掘坑道,还在城堡围墙内侧开挖深沟。
  维该提阿斯还非常注重城防工事的建造和军需物资的储备,认为这是抵抗敌人入侵并保护自己的必需设施。具体说来,城防工事分为天然的和人工的两种,前者利用自然存在的险峻地势或河道以为屏障;后者则以人力修筑壕沟与城墙。维该提阿斯主张,将防御城墙筑成凸凹不平状,并在各个拐角的凸出部分修筑一些彼此相距不远的塔楼,以对抗敌人的破城锤的冲击,还在凸出部分的塔楼处还击敌人;壕沟则是阻碍敌人攻城的障碍。
  此外,还必须储备充足的军需物资和给养,以有力地抗击敌人。
  ③行军与战地选择以及战斗队形之布署。打仗与行军是连在一起的,而且行军途中同样充满危险,这种危险甚至大于战时所遭遇到的危险。为此,维该提阿斯指出了一些行军注意事项。一是事先要有计划,制好地图。在确定了目标之后,一张详细而准确的平面图是必需的,再加上一些熟悉地形的向导,为安全行军提供了条件。行军方向不可泄露,为安全起见,最好走敌人最少怀疑的道路;二是要组织好侦察、警戒以及对行军序列的保卫工作。
  行军路上可能遇到许多难以料想的危险,因此有必要派人进行侦察,侦察兵以最精良的骑兵为佳。夜间应组织好警戒,以免发生意外。队伍行军中的序列应为:先头部队(分遣的骑兵、步兵)、中央队伍(辎重队)、后卫部队(一部分步兵和骑兵)。为保障行军队伍两翼的安全,还应派出分遣的侧翼部队;三是了解敌人的战术与优势。因为,若能正确判断敌我,则能战无不胜。
  对于战地的选择,维该提阿斯认为,在战斗之前必须细心地选择好战场,因为" 地点常常会比勇敢带来更大的效益。" 选择战场时,地势越高越好,谁占领了至高点,谁就取得了双倍的成功。太阳、尘埃和风是选择战地时应注意的3 个因素,应背向它们,以使敌人眼花缭乱。
  战斗队形的部署至关重要。罗马军团的战斗队形起初为三列队法,后改为两列队法,即分为两线,维该提阿斯记载的正是两列队法。两线战斗队形的具体部署是:每线分为5 个联队。联队排成6 至10个横列。第1 列为训练有素的老兵,第2 列为身穿铠甲的射手和精选的矛兵。第3 列为轻装的青年射手和矛手,第四列为轻装的射手,装备有盾牌,掷镖枪与弹丸。第5 列是弩炮手和投石手,第6列是武装精良的战士。第1 、2 列是战斗的支柱。第3 、4 列通常在阵前向敌人挑战,如果敌退,他们便与骑兵一同追击敌人;如果被敌人击退,他们便撤至第1 、2 列之后,由第1 、2 列士兵进行战斗。第5 、6 列为精锐强兵,他们在战斗开始时并不介入,而是坐着养精蓄锐,准备同敌人作最后的决战。
  在维该提阿斯时,罗马军团己渐趋衰弱。因此,维该提阿斯主张恢复方阵,加强阵列的纵深,以恢复罗马军事上的强大。
  四、古代西亚
  古代西亚主要指西南亚,它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等。在这片广大的地区,先后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奴隶制国家。其中,两河流域南部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约在公元前3 ,000 年前后,这里涌现出几十个城邦国家,因其主要分布在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故又名苏美尔城邦;各城邦互相兼并,争夺霸权,最后在公元前2371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集权国家——阿卡德王国;后来又兴起了古巴比伦王国,在国王汉谟拉比时代进入兴盛时期:古巴比伦王国衰落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小亚的)赫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巴勒斯坦的)以色列和犹太王国,它们都经历了各自的繁荣时期;到公元前8 世纪,西亚地区兴起了一个新的势力——亚述帝国,其版图包括了西亚的很大一部分;继之而起的是新巴比伦王国,在其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5 年至公元前562 年)统治时十分强大,两河流域的奴隶制经济达到较高水平。不久,在伊朗高原兴起了波斯帝国(公元前550 年~公元前330 年)。大流士一世在位时非常强盛,征服了整个西亚、埃及和其它地区;公元前330 年,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灭亡波斯,西亚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公元前323 年,亚历山大病死,其帝国被其部将瓜分,西亚地区为亚历山大的部将塞琉古据有,所建王国的统治中心在叙利亚,故又称叙利亚王国。中国史书称之为条支(可能因为其国都为安条克,故此转译而成)。
  塞琉古的儿子安条克一世在位时,王国的领土西起小亚,包括叙利亚、巴勒斯坦、小亚、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伊朗和中亚一部分,处于极盛时期;公元前3 世纪中叶,中亚的大夏、粟特、马尔吉安那和帕提亚等地区掀起反抗塞琉古统治的斗争。公元前247 年,大夏贵族阿尔萨息建立阿尔萨息王朝(《史记》将" 阿尔萨息" 音译为" 安息")。公元前2 世纪和前1 世纪是安息强盛的时期,据有两河流域、伊朗东南部和印度西北部及亚美尼亚和南高加索与小亚的一部分领土;公元前64年,罗马的庞培率军进攻西亚,叙利亚沦为罗马的行省。公元226 年,伊朗地区出现了萨珊王朝,它灭亡安息。到5 世纪时已发展成为亚洲西部的一个大帝国,史称" 新波斯帝国" ,其版图包括伊朗高原、里海南岸(今伊朗和阿富汗)、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今伊拉克)以及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大部分。直到7 世纪被阿拉伯人灭亡。
  1.军事制度
  古代西亚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它介于亚洲和欧洲之间,地理位置重要;两河流域及其周围地区土壤肥沃、矿藏丰富,有不少天然资源,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频繁。各奴隶制国家为争夺霸权,竞相扩充军队,改进武器,完善军事制度,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智慧与才能。
  (1)波斯帝国的建立
  波斯帝国兴起于公元前6 世纪的伊朗高原。在此之前,波斯人长期处于米底王国(位于伊朗高原西北部)统治之下。公元前553 年,波斯人在阿黑门尼德家族的居鲁士(公元前558 年至公元前529 年)的领导下,起兵反对米底统治。经过3 年的艰苦斗争,终于灭掉米底,建立波斯王国。
  之后,波斯人走上了向外征服的道路。公元前546 年,波斯灭亡小亚的吕底亚王国,侵略小亚滨海地区的希腊城邦;公元前538 年,波斯进占巴比伦,释放了以前被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掳获至此的犹太人;公元前529 年,居鲁士又远征中亚,占领了大夏、粟特和花剌子模,控制了中亚大片地区。同年,在对北方草原游牧部落马萨吉特人的一次战斗中,居鲁士被杀身亡,其子冈比西斯(公元前529 年至公元前522 年)继位,继续扩张。
  公元前525 年,冈比西斯征服埃及。就在这时,波斯国内发生宫廷政变,冈比西斯立即赶回,途中突然死亡。
  公元前522 年,波斯有一位名叫高墨达的祭司,自称是巴尔狄亚(被冈比西斯秘密处死的皇弟,外人不知),要想当波斯国王,于是发动政变,于3 月夺得政权。一时间,西亚各地纷纷宣布独立。巴比伦、埃兰、亚述和埃及均声言脱离波斯,中亚地区和其它地区的群众也起义反抗波斯统治,形势十分紧张,国内一片混乱。9 月,阿黑门尼德的族人大流士杀死高墨达,重夺政权,并迅速平定各地暴动,稳定了局势,统治波斯(公元前522 年至公元前485 年)。经过大流士的施政措施,波斯帝国进入全盛时期。
  (2)军事制度
  波斯帝国是波斯国王们用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其征服所以成功,主要原因之一是有一支强大有力的军队。凭借这支军队,它打跨了米底,征服了西亚、中亚大部和北非地区。大流士一世执政以后,又利用自己的军队镇压了各地的暴动,稳定了局势。公元前518 年,大流士参照西亚地区2000多年来奴隶主专政的经验,在政治军事方面进行了重要改革,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军事制度。
  首先,建立完备的军、政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大流士在波斯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之后,为便于管理,把整个帝国分成23个行省(亦说20个行省。一般认为在不同时期大致介于20-23 个行省之间。行省又名萨特拉皮亚)。每个行省设一名总督(又叫萨特拉普),一名军事首长。总督管行政、司法和税收,军事首长则统领驻军,彼此互不隶属,以便互相牵制、互相监视。此外,皇帝为了掌握和监视各个行省的情况,还专门派遣自己的亲信到全国各地,秘密调查地方军政人员的活动。这些亲信乃皇帝的耳目,他们随时向皇帝汇报情况,皇帝则针对实际情况予以奖励或惩罚。此外,在皇帝的宫廷内,还设有高级官吏直接掌管国事,他们代表国王主持中央政府的个别部门:国库、法庭和军事。由此加强了中央集权。
  其次,加强帝国军队的建设。军队是波斯帝国实行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最主要的工具。为了维护广大的波斯帝国的统一,为了保卫帝国漫长的边界,也为了镇压国内人民的起义,稳固自己的统治,大流士加强了军队队伍的建设。他参照过去亚述帝国的兵制,组织了一支受命于自己的部队,其具体措施是:一、整个帝国共有5 个军区,每个军区设立一个军区长官,管辖几个行省的军事首长。军区长官直接对皇帝一人负责,皇帝为波斯军队的最高统帅。五大军区的建立利于军权集中和军事管理;二、在军官的任命上,树立波斯贵族在军队中的绝对领导地位。波斯本部的军队是帝国军队的核心,驻防各省军队的军官亦多由波斯人担任;三、波斯军队的常备军由国王近卫军、行省的卫戍部队和雇佣兵(主要是希腊人)组成,他们是整个波斯军队的核心。没有战争的时候,常备军由波斯人和米底人的队伍组成,他们是波斯卫戍部队的骨干。这支常备军的核心是王家近卫军,有1000名骑兵,1000名枪兵,1 万名号称" 无敌" 的步兵。近卫军人数始终保持不变,若有死亡,立刻予以补充,因此被希腊人称为" 不死队".波斯王本人的卫队有1 万名战士,在战争的时候由国王在国内征集大量的民兵,而个别地区也应交出一定数量的战士,由波斯王规定每郡军队的规模,包括骑士、射手、投石手和盾牌兵的数量以及个别堡垒中卫戍部队的人数;四、与腓尼基人和巴勒斯坦人一起发展海军,共同兴建了一支拥有数百艘战船的舰队,使波斯在海陆两方面拥有强大实力,足以与西方的希腊人争夺地中海东部的海上霸权;五、波斯王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军队检阅式,主要检阅在国王驻地周围的军队,在较远地区的军队则由国王专门任命的王家官吏加以检阅;六、赏罚分明。如果军队管理得好,总督们将获得提升和珍贵赠品的奖赏,相反,则会被免职并受到严厉的惩罚。
  第三,为了指挥调遣和控制帝国的军队,向各地传达军政命令,检阅各地部队,波斯王在大量利用古代赫梯和亚述的道路的基础上,又新建了许多驿道和驿站,使帝国境内畅通无阻、四通八达,其中有几条重要的干线:一是" 皇道".此乃帝国境内最重要和最大的一条道路,它起自小亚细亚的爱琴海沿岸,直通到美索不达米亚的中心,从以弗所经幼发拉底河、阿尔明尼亚、亚述、底格里斯河到达萨尔迪和苏萨。全程2400公里,每20公里设一个驿站;第二条重要的干线起自巴比伦城,横贯伊朗高原,到达大夏(巴克特里亚)和印度边境;还有一条道路是从伊苏湾横贯整个小亚细亚的西诺普,从而把爱琴海地区同南高加索和西亚细亚的北部衔接起来。众多驿道的建设大大便利了军事信息的传播。" 为了保证道路畅通无阻,在各地区和沙漠的边界,在大河的渡口处,都修筑有工事并设置卫戍部队。" 为国王传信的使者在这些道路上飞奔,将信送到下一驿站,每一驿站都备有马匹和信差,他们立即接替上站信使将诏书传递下去。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是这样描述波斯人的驿站的:" 在人世里面再也没有人比这些使者传信传得更快了,原来波斯人是这样巧妙地想出了办法的。据说,在全程当中要走多少天,在道上便设置多少人和多少马,每隔一天的路程便设置一匹马和一个人;雪、雨、暑热、黑夜都不能阻止他们及时地全速到达他们那被指定的目的地。第一名骑手把命令交给第二名,第二名交给第三名,这样这个命令依次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就仿佛象是希腊人在崇祀海帕伊司托斯时举行的火炬接力赛跑一样。" 如遇上紧急情况,波斯人还像亚述帝国那样,使用点火信号传达命令。驿道的建设在客观上也利于波斯经济的发展与各地文化的交流。
  第四,庞大的波斯军队需要大量的费用。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大流士在视察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之后,曾在岸上树立了两根白色的大理石石柱,一个使用亚述文字,另一个使用希腊文字,上面刻着他的军队中所有各民族的名称。" 他的军队是从他治下的一切民族那里征集来的;除去海军不算在内之外,军队的总数加上骑兵是70万人,而集合起来的战船则是600 艘。" 为了维持这支军队,大流士规定了各个行省的贡赋制度,由各省提供金银、粮食、马匹等,根据其富有程度与地方特产决定贡赋数目。在两河流域和埃及等经济水平较高、较为富有的行省,其贡赋数目自然较多。例如,巴比伦-亚述行省缴纳1000塔兰特(亦译塔兰同。塔兰特=26公斤白银);埃及行省缴纳700 塔兰特,另向居住在孟斐斯的波斯人及其雇佣军提供12万麦斗的谷物(1 麦斗合52.3公升);印度产砂金,向波斯帝国缴纳360 塔兰特的砂金。但是,作为统治者的波斯人却享有特权地位,他们免缴一切租税。因此,波斯军队的费用负担是波斯帝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分担的。
  第五,波斯军队的兵制、兵种及兵器和衣甲装备。总的来看,波斯帝国的军队的构成较为复杂,除常备军外,进行大规模的战争时常从各行省招募新兵。因此,其队伍人多势众,规模庞大,但其服饰、武器乃至作战方式却不尽相同。在波斯侵略希腊本土的战争中,组织了170 万人的队伍,其中有波斯人、米底人、大夏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利比亚人、色雷斯人、腓尼基人和叙利亚人等。波斯人和米底人的装束一样,头戴软毡帽,身着各色带袖内衣;亚述人和大夏人的头饰很相似,均戴有青铜头盔;印度人则身穿木棉制的衣服;阿拉伯人的腰间系带称之为吉拉的袍子;利比亚人身着皮革制服;色雷斯人头戴狐皮帽,身着紧身内衣,外罩五颜六色的外袍,脚登鹿皮靴。至于他们的作战武器,也是各式各样,有短枪、长弓、箭、短剑、盾牌、短刀、藤弓、投枪等。
  波斯军队的兵种大致有步兵、骑兵、战车兵、海军。在波斯的步兵中,尤以波斯人、米底人、大夏人战斗力最强。他们中间又分为弓箭手、盾牌兵(属重装步兵)、投石手等。骑兵是波斯军队的一支重要力量。波斯人属游牧民族,能骑善射,并养有好马供骑兵使用,其战斗力很强。战车兵是仅次于骑兵的一个重要兵种。波斯的战车乃木制战车,由双马驾驭,车体带有较高的车厢,车轮安置在车体后部,车轮上安置有刀和镰刀,用来撞击或辗压敌人部队的士兵。在战斗中,战车有很强的冲击力,使敌人望而生畏,不敢接近。但是,战车受地形影响较大。遇上道路崎岖不平时,战车的优势便很难发挥。波斯人的优势在陆上,但是在建立了一个庞大帝国,尤其是征服了腓尼基人和叙利亚人之后,便利用腓尼基人和叙利亚人积极发展海军,以与希腊人争夺海上霸权。而腓尼基人为航海民族,其航海技术与船只在当时均为一流,使波斯海军迅速壮大。
  波斯军队的编制大体如下:国王是全国军队的统帅,在他之下是5 个大军区的长官,每个大军区的长官管辖几个行省的军事首长。每当大规模战争爆发,各行省的兵士被征集起来,组成庞大的作战队伍,分成各路大军,由国王任命的将领统帅。每路军又被分为万人特大队和千人的大队、百人的中队和十人的小队。将领整顿和检点队伍之后,任命万夫长和千夫长。再由万夫长任命百夫长和十夫长。
  波斯军队在战斗中常使用的武器主要有:弓箭、矛、盾牌、剑。希罗多德是这样描绘出征时的波斯军队的武器装备的:" 他们没有一般的盾牌,而用的是细枝编成的盾,盾的背面挂着他们的箭筒,他们使用短枪、长弓、芦苇制成的箭,此外还有挂在右胯腰带地方的短剑。" 希罗多德提到的这种盾牌是波斯军中较普遍使用的一种,称为柳条盾,用柳条细枝编制而成。其形状为长方形,宽约50至70厘米,长约等于一个直立的波斯战士从脚底至下巴或鼻端的距离。这种盾牌可能是向亚述人学习来的。由于它很高,因此多为步兵使用,立能连成一道壁垒,很好地保护自己,并借助它射击敌人;除此之外,波斯人还使用一种椭圆形状的盾牌。这种盾牌尺寸很大,从肩到大腿之间,其两侧有椭圆形的开口。从构造材料来看,这种盾牌是木制的,外面包有皮革或青铜片。
  弓箭也是波斯人使用的主要武器,主要用于装备步兵弓箭手,一部分骑兵也使用。希罗多德还提到火箭,即把箭的四周包上麻屑再点着火,然后射向敌人。希波战争中,当波斯人进攻雅典时,便曾经使用过这种武器。
  矛可分为长矛和短矛,前者多为骑兵和战车兵使用,盾牌兵也使用它,其矛头呈菱形;盾牌兵也使用短矛。后来,亚历山大东征波斯,双方于公元前331 年在亚卑拉决战。此时,波斯人将短矛作了改进,波斯国王将新征集的帝国骑兵都装备了新式短矛。
  波斯士兵也使用短剑,希罗多德多次提到过这种短剑。波斯军在抵抗亚历山大东征时使用的主要武器之一便是短剑。
  波斯人平时喜欢穿米底人的服装,战时则穿埃及的铠甲。总的来看,波斯人的衣甲装备是较差的。" 他们没有防护的武装,尤其是轻武装兵身上几乎毫无护身之具。因此,尽管波斯人在勇气和力量方面都不差,但在与希腊人的战斗中却受到很大的损害。" 波斯人也有铠甲,其铠甲或用金属或用青铜制成,也有的以亚麻、毡子和皮革等为材料。铁制铠甲上有像鱼鳞那样的铁鳞,并且带有袖子。
  波斯士兵的头盔式样不一,主要有两种形状:半球形的圆顶头盔和球锥体形的头盔。前者是步兵的护具,后者多为骑兵使用。
  2.叙利亚战争
  亚历山大死后,其部将塞琉古据有巴比伦一带,其后数年又与亚历山大的另一部将安提柯争夺叙利亚,使自己的地位日益巩固,于公元前305 年称王,号塞琉古一世(公元前305 年——公元前280 年),统治西亚和中亚广大地区,叙利亚为其统治中心,故又称叙利亚王国。
  叙利亚王国的统治沿袭波斯帝国的专制政体。在中央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地方设有25个郡,由总督管民政,将军管军事,财务官管税收。在边远地区设立要塞城市,屯兵驻守。
  叙利亚王国不断向外扩张,与埃及、马其顿发生冲突。自公元前276 年至公元前195 年,与埃及发生了5 次争夺地中海霸权的战争,继而又与罗马争战(公元前192 年至公元前190 年),历史上称之为叙利亚战争。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期间,叙利亚国王安条克三世便乘机扩张领土,越过赫勒斯滂海峡略取了马其顿的色雷斯地区,这与当时正向东扩张的罗马利益发生冲突。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结束之后,罗马成为希腊的主宰。罗马在希腊的所作所为很快引起希腊人的极大不满,于是,罗马同盟埃托利亚首先起来反对罗马。同时,他们又派出使节到叙利亚,劝对方出兵希腊,打败罗马人,希望叙利亚成为希腊真正的解放者。安条克三世是个很有野心的人物,他想借此机会吞并希腊,于是,他答应了希腊使者的请求,派兵对罗马作战。叙利亚战争爆发。
  公元前192 年春天,安条克三世率领1 万名步兵、1000名骑兵、600 头战象组成的大军,在色萨利东部沿海登陆。罗马方面则组织2 万名步兵、2000名骑兵和15头战象来抵抗。罗马军向东行进,渡过亚得里亚海,很快进入色萨利。安条克三世见对方势力强大、来势凶猛,自己恐不是对手,连忙派人回国增调援兵;同时,他自己则率领身边的队伍抢先占据希腊中部的温泉关,企图凭借这个难以通行的峡谷阻击罗马人,并等待援军。而罗马人则趁夜间对方未注意之时,快速行进,爬过高山悬崖,找到叙利亚人的后方,突然向其进攻,把对方打得大败。安条克三世带着500 骑兵,头也不回地逃跑,先到了优卑亚岛的卡尔基斯,再从那里渡海向东,逃到了小亚细亚沿岸的以弗所。叙利亚的同盟者也纷纷叛离,归顺罗马,最后只有埃托利亚仍坚持抵抗。
  罗马元老院决定组织强大的海军,趁势渡过爱琴海,向小亚细亚进军。
  公元前190 年,罗马执政官小西庇阿率领大军向叙利亚开拔。为了解除后顾之忧,罗马与中希腊的埃托利亚缔结了6 个月的停战和约。
  再说,安条克三世败逃回去之后,他料定罗马会迅速来进攻叙利亚。于是,他在赫勒斯滂海峡北岸的塞斯托斯和南岸的阿比杜斯修筑了海陆防御体系,以阻止罗马人向小亚细亚进攻;同时,又在色雷斯的莱西马基亚储藏大量军需,以保障战地供给。
  罗马海军于公元前190 年夏天渡过爱琴海,到达开俄斯附近。司令李维命令一部分船舰留下,抓紧训练、演习并制造各种器械;另一部分船舰则随他到海峡前去迎接陆军的到来。安条克三世获悉这一情况之后,立即决定袭击留在开俄斯的那部分罗马海军,并略施一计:由叙利亚海军大将书信一封,寄至开俄斯附近的罗马军营中,谎称自己准备向罗马人投降,相约在萨摩斯附近见面。罗马人果真将舰队驶往萨摩斯,他们不知叙利亚舰队一直尾随其后,而且叙利亚陆军已抢先占领萨摩斯。因此,待罗马海军一靠近相约地点,立即受到突如其来的袭击,慌忙弃船向陆上逃去。不料又碰上叙利亚步兵的刺杀,罗马人大吃苦头。只有7条有火容器设备的船舰逃跑了,因为叙利亚人害怕火,没有船敢靠近它们。其余的20艘舰船被毁被获,大部分人员被杀被俘。
  罗马海军司令李维闻讯,立即回渡希腊。他将所有船只集合起来,向以弗所进发。他命令一部分士兵准备在海上与叙利亚海军决战,另一部分在敌海岸登陆,准备袭击对方的补给。9 月,双方军队在以弗所的海面上相遇。
  此时安条克三世正驻守在莱西马基亚,他听说罗马人将一种系在长杆上的盛有火的铁容器作为武器,投掷到了叙利亚军舰上,使叙利亚人受损不小,顿感恐慌。同时,安条克三世又考虑到罗马陆军很快会到来,那时一定进攻赫勒斯滂海峡,对他形成夹击之势。于是,安条克三世主动撤离了莱西马基亚,进入小亚细亚的腹地,在那里集结大量陆军待战。罗马趁势夺取了莱西马基亚,并获取了安条克三世原来贮存在此的大量粮食、钱财和武器,顺利渡过无人防守的赫勒斯滂海峡。
  公元前190 年12月底的一个早晨,两军在开俄斯以东、赫尔木斯河以南的马格里西亚平原上作战。双方迅速配置自己的队伍。安条克的军队总数为7 万人,最强的是1.6 万人的马其顿方阵形式排列的重装步兵,置于队伍正中,分为10队,每队1600人,前排50人,纵深32排。每队的侧面有战象22头。" 方阵的外表像一条城墙,而战象是城上的堡塔。" 再在其两侧分别配置骑兵,共1.2 万人。此外,右翼还配置有轻装部队、轻装骑兵和骑兵弓箭手;左翼是同盟国和其他部落组成的混合部队和轻装骑兵。在队伍最前列安置有带镰刀的战车和骆驼,弓箭手、投石兵、标枪兵和轻盾兵紧随其后。
  安条克三世和他的儿子塞琉古分别指挥队伍的右翼和左翼,腓力指挥中央象队。
  罗马军则兵分左中右三部分排列。左翼靠近河边,有1 万人左右的罗马军团。军团兵后面是1 万意大利同盟军,这两部分军队都列成三行战斗队形。
  再后面是帕加马同盟军和亚细亚的3000轻步兵;右翼的兵力约3000人,由罗马、意大利和帕加马的骑兵组成;中间为轻装部队和弓箭手,战象殿其后。
  执政官小西庇阿、多米提乌斯和帕加马的欧米尼斯分别任中央、左翼和右翼指挥。全部兵力共3 万人。
  安条克三世先声夺人,他亲率叙利亚右翼骑兵向前推进,突破罗马军左翼,对方急忙调头退却,致使后面兵力混乱,跟着后撤,安条克三世追赶他们很远。
  与此同时,叙利亚军的左翼和中央却遭受失败。罗马右翼军在帕加马王欧米尼斯指挥下,开始出击。欧米尼斯命令投石手和弓箭手和其他轻装部队包围带有镰刀的战车,向马射击。很多马匹受伤之后,惊恐地拖着战车四处冲撞,使原先配置在战车防线后面的骆驼队伍和重铠甲骑兵相继混乱。加上大雾天气,叙利亚人不辨你我。欧米尼斯继续追击,身着重铠甲的骑兵行动缓慢,被罗马人迅速追上杀死。
  被配置于中央的叙利亚方阵军没有机会冲锋,也没有机会疏散他们的密集队形,四面八方受到敌人武器的攻击。他们伸长密集的长矛,向罗马人挑战,想与对方肉搏战。但罗马人只是包围着他们,并不接近他们,并不断用标枪和箭袭击他们。叙利亚人因方阵队伍密集,无法挡开和躲避罗马兵的投射器,损失惨重,不得不向后退却。但却使方阵内的战象受惊失控,乱窜乱冲,不可驾驭,践踏死不少人。加之欧米尼斯率右翼罗马军协同小西庇阿作战,方阵军迅速溃散,狼狈而逃。
  再说安条克三世指挥叙利亚右翼穷追罗马左翼兵很远,这才发现自己远离主战场太远,于是停止前行,迅速反回。途中与罗马右翼和中央军相遇,交战一会儿之后,安条克三世率军奋力冲杀,返回主战场。眼前一片惨败景象:他的士兵、马匹、战象横七竖八躺在血泊之中,大队人马已溃散。他无力再战,慌忙逃跑,第二天退回叙利亚。
  马格尼西亚一役,安条克损失5 万多人,战象大部被杀,15头被捕捉;而罗马方面仅损失300 多人。安条克不得不向罗马求和。双方缔结和约:叙利亚放弃在色雷斯和小亚细亚的一切领地;遣还战俘,交出所有的战象,只准保留10艘战舰,其余全部交出;赔偿巨款,交出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叙利亚全部接受(只有一条未办到,即事先放走了汉尼拔)。从此,叙利亚王国退出小亚,它失去了昔日的重要地位。
  安条克三世在马格尼西亚战役中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在战略上,他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即轻易放弃莱西马基亚及那里的粮食与武器等重要军需品;不该轻易撤掉赫勒斯滂海峡的防线,使罗马人畅通无阻地渡过海峡。在战术上,兵力部署不当,他不该把最强大的步兵方阵紧缩在中央,使之无用武之地,最后被罗马人歼灭。
  长期的争霸战争消耗了叙利亚的国力。早在第一次叙利亚战争之后,帕加马便宣告独立。第二次叙利亚战争之后,大夏和安息也相继独立。马格尼西亚战役之后,叙利亚王国各地又出现了人民的反抗斗争。公元前171 年,耶路撒冷人民掀起反抗斗争;公元前176 年,犹太人起义,反对安条克四世宣布犹太教为非法。公元前142 年,犹太宣告独立。安条克七世时再次将犹太征服,并在远征安息时全军覆没,自己则战死沙场;公元前127 年,两河流域以东已不再受叙利亚王国控制。公元前2 世纪中叶以后,叙利亚王国内讧不断,动荡不安,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公元前64年,罗马的庞培率大军兵临西亚,叙利亚王国灭亡。叙利亚沦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3.卡里战役
  卡里战役是公元前1 世纪中叶罗马与安息在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卡里城附近进行的一场大的战斗。
  塞琉古王国(叙利亚王国)之后,在西亚兴起了另一大帝国,即安息帝国。安息又名帕提亚,位于里海东南,即现在的伊朗东北部和土库曼一带。
  最早它是波斯帝国的属地,后成为亚历山大帝国和塞琉古王国的一个省。公元前3 世纪中叶,趁塞琉古王国进行对外侵略战争、力量受到削弱之际,帕提亚游牧部落达赫人掀起反抗斗争。大夏贵族阿尔萨息利用达赫人的斗争,当上了达赫部落的领袖,率部落起义,杀死塞琉古总督,于公元前247 年称王,号阿尔萨息一世(公元前247 年——公元前211 年),建立阿尔萨息王朝。司马迁的《史记》将阿尔萨息音译为安息。
  安息国王密特里达提一世(公元前171 年——公元前138 年)和密特里达提二世(公元前123 年——公元前88年)时,一边同塞琉古王国的势力作斗争,一边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土。" 安息的军队,差不多全是骑兵。" 这些骑兵可分为两类:贵族骑士和平民骑士。" 贵族骑士所穿的是重甲,所用的武器是剑和矛。"而" 平民则穿轻甲,是骑马的箭手。" 他们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安息国王依靠他们组成的军队,先后占领了马尔吉安那、塞琉西亚,将塞琉古的势力逐出两河流域,之后又驱赶塞种人于伊朗的东南部和印度的西北部。到公元前1 世纪,又占领了亚美尼亚,将势力扩张到南高加索和小亚的一部分,领土达200 万平方公里,从一个不起眼的小王国一跃而为强有力的大帝国。公元前1 世纪中叶,将首都迁往泰西封。
  公元前2 世纪,欧亚大陆有了3 个强国并存:东方是中国的汉朝,其势力西达中亚;西方是欧洲的罗马,其武力东侵入西亚;在这两个强国之间则是安息。
  公元前2 世纪,罗马的扩张势力向西亚发展,其目标一是两河流域,二是高加索以南的亚美尼亚。因为两河流域乃西亚的政治经济重心,具有丰富的资源与财富;而亚美尼亚地势重要,据有这块高地,可以居高临下,钳制安息。罗马在西亚的行动与安息的利益发生矛盾,为此,两帝国之间进行了断断续续200 多年的战争。为抗击罗马的向东扩张,安息竭尽全力投入战斗,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战斗是卡里(或译卡雷)战役。
  公元前1 世纪中叶,罗马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十分激烈,共和国的权力逐渐向少数军人手里集中,于是形成三大显赫势力。公元前60年夏,庞培、克拉苏、凯撤三人缔结秘密协定,产生了著名的" 前三头同盟".表面上三头结盟联合,暗地里却心怀鬼胎、各有用心。公元前56年,为了弥补三头之间出现的裂痕,在伊达拉里亚北部的路卡会议中决定:凯撒继任高卢总督5 年;庞培和克拉苏担任下一年的执政官,任满后庞培出任西班牙总督,克拉苏去叙利亚任职。
  对此决定,三头之一的克拉苏喜出望外。因为,在三头之中,只有他自己政绩平平,军事上也无突出建树,连一次正式的凯旋式也没有举行过。要想战败其他两头,成为未来罗马的主宰,必须寻找战机,建功立业,积蓄资本。于是,克拉苏渴望到叙利亚任职,在那里向安息开战,打败安息,聚敛财富,提高自己的地位,赢得与庞培、凯撒相媲美的荣誉。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已60多岁的克拉苏还未等到执政官期满,便匆匆赶往亚洲,准备对安息作战。
  公元前54年,克拉苏率领7 个军团,4 万余人,浩浩荡荡地开向东方。
  他命人在幼发拉底河上架了一座便桥,使大部队安全通过。随后未遇到什么抵抗便占领了美索不达米亚,许多城市都归附了他。他颇为得意," 在那些归顺的城市安置了总数达7000步兵和1000骑兵的驻军之后,他自己就回到叙利亚大营去过冬了。" 他在那里等待他的儿子小克拉苏的到来,小克拉苏将率1000名精选的骑兵来与他会合。
  公元前53年,克拉苏集结队伍,准备与安息人作战。安息国王许罗德斯派了一位使臣前去劝说克拉苏,叫他不要轻易开战。此时的克拉苏仍沉浸在前一年的胜利喜悦之中,大言不惭地声称要在塞琉西亚回答许罗德斯。克拉苏的狂妄使安息使臣中的一位长者瓦吉塞斯忍不住嘲笑,这位长者指着自己的掌心对克拉苏说道:" 啊,克拉苏,你要是能看到塞琉西亚,头发就会从这里长出来。" 对此,克拉苏毫不理会,他一想到凯撒和庞培所得的荣誉便不能安枕,何况战争还会给他带来无数的战利品。于是,克拉苏又率领7 个军团、8000骑兵再渡幼发拉底河,直扑塞琉西亚。
  在安息方面,由苏列那任军队统帅,抵挡克拉苏的兵马。苏列那富有家产,出身高贵,其地位仅次于国王。他年轻有为而又足智多谋,论其勇气与才干乃安息人中的佼佼者。面对来势凶猛的克拉苏军队,他避其锋芒,不与其正面交锋,采取灵活机动的诱敌深入的战术,令安息骑兵向后撤退。克拉苏的侦察人员向他报告说,前面人烟稀少,只看见一些马队的痕迹。克拉苏认为,安息人在迂回着逃避追击。这使他十分自信,其士兵也开始轻敌,完全不把安息人放在眼中,因为安息人不敢与他们交战。罗马军不断追踪安息人,安息人趁势将对方越来越远地诱入一望无垠的荒原深处,没有树木没有水,只有波浪似地起伏不定的沙丘。罗马士兵干渴难忍,饥饿难耐,士气低落。
  正在这时,原答应援助罗马的亚美尼亚王阿塔瓦斯德斯派来使者说,亚美尼亚王正受到安息国王许罗德斯的攻击,无法援助克拉苏,并劝克拉苏先对亚美尼亚予以帮助。这使罗马士兵更为沮丧。但克拉苏却准备孤注一掷,他立即部署兵力,把他的步兵沿着平原拉成长长的一条线,以防止敌人包围,同时把所有的骑兵分开,摆在两翼。后来他又改变了主意,将其人马集中,摆成一个中空的方阵。每面有12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配置一个骑兵队,以使战线的每一部分都有骑兵支援,进可攻击,退可防守。整个罗马军队由卡西乌斯和小克拉苏指挥两翼,克拉苏居中策应。
  罗马兵以此队形列队前进,很快便发现了安息人。但令他们惊奇的是,安息人人数不多。原来,苏列那将安息主力隐蔽在他的前锋后面,并令他们用罩袍和皮革遮住盔甲的闪光。当罗马人靠近他们时,苏列那立即发出信号。
  随即,安息士兵发出一种深沉而可怕的怒吼声,猛冲向敌人。此时,他们脱去盔甲上的伪装,身上的胸甲和头盔闪闪发亮,他们的坐骑也披着铜和钢的甲衣,十分威武。在苏列那的率领下,安息士兵包围了罗马人的中心方阵。
  克拉苏连忙命令罗马轻装步兵向前冲锋,但很快便被安息人的一阵阵雨点般密集的箭矢挡了回来。这种箭簇的速度很快,而且有巨大威力,能穿透一切覆盖物。罗马轻装步兵忙逃向重装步兵中间以求隐蔽,由此引起重装步兵的混乱与恐惧。
  安息人从四面八方向罗马兵射箭,罗马人陷于悲惨境地。克拉苏派信使到他儿子那里,命令小克拉苏在被包围之前强行与安息人交战,以掩护主力转移。小克拉苏立即率1300名骑手、500 名弓箭手和离他最近的8 个步兵大队发起冲锋,安息人立即转了一个大弯避开。小克拉苏见状,以为安息人守不住而逃跑,立即下令追赶。追了很长一段距离之后,那些看似逃跑的安息人猛地转过身来,以全副铁甲的骑兵面对罗马人压住阵脚,其余骑兵则在周围来回驰骋,马蹄踏破地表,在深深的沙滩上腾起一阵阵尘雾,使罗马人视线模糊,说话也听不明白,挤在一个小圈里,被安息人的箭射得东倒西歪,许多罗马人的" 手被铆在盾牌上,脚被箭穿透,深深钉在沙里,他们既无法逃跑,也无法自卫".小克拉苏又命令骑兵冲向敌阵,与安息人短兵相接。这些骑兵多是高卢人,使用小而无力的矛,而且没有铠甲保护身体;而安息骑兵则身着重甲,这些铠甲用生牛皮和钢铁制成,高卢骑兵的矛无法将它刺穿。于是,许多高卢人放弃了自己的马匹,抓住安息人长矛,把他们从马上揪了下来,同安息人扭打在一起;还有的高卢人用刀刺穿马的肚子。马疼得直立起来,在倒毙时把马上的安息骑兵和马下的罗马士兵一起践踏。
  但是,高卢骑兵很快溃败,他们的大部分马匹死于对方的长矛之下。他们不得不退到步兵那儿去,携带着受了重伤的小克拉苏在附近的一个小沙丘停了下来。他们把马系在中央,在外围用盾牌连在一起,以免受安息人的箭击。但是,由于这里是小沙丘的地势,起伏不平的山地使盾牌后面的人站得更高,更加暴露,所有的人都难免一死。6000名罗马先头部队几乎全部溃灭。
  小克拉苏与其部下自杀而亡。安息人取下小克拉苏的首级,转而进攻克拉苏的主力部队。
  安息骑兵呼喊着逼近罗马主力部队,将小克拉苏的首级高高地悬挂在矛尖上,使罗马兵心惊胆颤,士气瓦解。安息人的轻装骑兵奔驰在罗马人的侧面,向罗马人放箭;重装步兵在正面,用长矛把马人驱赶到狭窄地带。一些企图与安息人决一死战的罗马兵,大胆地冲向对方,结果被对方用钢枪长矛刺杀,这种钢枪长矛力量之大,足以同时刺穿两个人。直到天黑,安息人才暂且收兵,因为安息人不惯于夜战。
  罗马人伤亡惨重,不得不趁黑夜逃跑。他们已顾不得其余伤兵,能逃的都迅速逃走。4000多名伤病号被扔下了。罗马人连夜逃回卡里城。由于城里粮食不足,罗马人不敢在此长留,很快又弃城出逃。
  第二天,安息士兵发现罗马人逃走,气愤之极,立即杀死了无法逃走的4000多名伤兵,然后紧追逃兵。此时,克拉苏的残余军队逃到一座山岗。安息人为防止罗马兵进入山区,不利于自己的骑兵作战,便由苏列那亲自出面,佯装要与克拉苏进行谈判。克拉苏心存戒心,担心对方有诈,不愿前往。无奈罗马士兵一致要求停止战斗,逼迫克拉苏答应对方的条件,克拉苏只好带着自己的参谋部人员,硬着头皮下山会见苏列那。克拉苏等人刚一出现,安息人立即一拥而上,将克拉苏等人当场杀死。罗马兵在失去主帅之后迅速被歼灭。克拉苏的首级被送至安息国王许罗德斯的手中。
  克拉苏在出征初期所率的4 万多人的军队,一部分战死,一部分被俘。
  只有卡西乌斯统率之下的一个骑兵队零零落落地重新渡回幼发拉底河。克拉苏的失败,主要在于其狂妄轻敌:在武器装备上也不如安息人的精良;在叙利亚逗留期间,一心只想牟利而未做军事上的谋划;未同巴比伦和塞琉西亚这些对安息一直抱有敌意的城市建立联系,共同对敌,致使安息人充分准备,诱其深入,一举歼灭罗马兵。
  卡里战役阻止了罗马向幼发拉底河的扩张,动摇了罗马在小亚、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统治地位。之后,安息与罗马在西亚的实力基本均衡。卡里战役成为世界军事史上诱敌深入、以退为进、组织反攻、赢得胜利的著名战例。
  4.安东尼远征安息
  凯撒被刺死之后,罗马又发生争夺继承权的斗争,最后于公元前43年形成"后三头" ,即安东尼、雷必达和屋大维,三头结盟成为" 后三头同盟".罗马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认可了" 后三头同盟" ,并使之获得了统治国家5 年的权力。后三头在" 为凯撒报仇" 的口号下发布" 公敌宣告" ,实行大屠杀,打败了对手,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于公元前40年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安东尼分得了统治东方行省的权力,负责对安息作战。
  安东尼到了东方之后,以埃及为据点,积极准备对安息的出征。公元前36年,安东尼率领10万大军,向安息发起巨大攻势。安息国王弗拉特四世(公元前37年~公元前2 年)组织队伍大力反攻。安东尼的队伍首先通过了亚美尼亚,想出其不意地打击安息人,但在围攻一个城市时遇到对方顽强的抵抗。安息人朝罗马士兵射出密集的箭矢,安东尼连忙下令部队原地停步,并排出龟甲掩蔽阵,安息人的箭矢在其头上飞越而过,未伤及士兵,直到安息人疲乏而止。
  不久,安息人把安东尼的筑垒线焚毁。安东尼异常气愤," 他抽杀了驻守这些筑垒线的两个大队的十分之一的士兵,并惩处了每个大队的百人队长。除此而外,他还遣散了指挥官,使他们蒙受耻辱,对军团的其他人则改行大麦供应制。" 这后,安东尼不得不折回。为摆脱安息人对他的紧逼,安东尼组织部队在破晓时分拔营起程,开始退却,但常受到敌人的箭矢袭击。
  最后,安东尼采用了下述计策方才成功地甩掉了敌人。" 有一天,他让他的部下直到临近正午时才回营,以此给人造成他已扎下一个久驻营地的印象。
  等安息人对此已不再疑惑并撤离时,他立即利用这一天余剩下的时间不受干扰地开始了他的井然有序的行军。" 安东尼的远征失败了,其军队遭到巨大损失,3 万精兵化为乌有。以后,为了准备对安息的新的出征,争取最富庶的东方国家埃及的支持,安东尼与埃及女王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他抛弃了妻子,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正式结婚,并将罗马东方行省的部分地区赠与克娄巴特拉七世及其子女,由此引起了罗马人的极端不满,与屋大维之间的矛盾加深。于是,安东尼不得不忙于与屋大维的争斗,再远征安息一事不得不搁置一边。
  5.安息与罗马的战争(公元161 ——公元165 年)
  安东尼出征安息失败之后,罗马加紧对安息的阴谋活动,积极准备再度入侵,而安息方面也不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备并予以反击。
  公元51年至公元63年,罗马和安息又在亚美尼亚王的任免问题上发生冲突,爆发战争。罗马首先东侵亚美尼亚,安息出兵应战,双方争战激烈。
  罗马皇帝尼禄指派多米提乌斯.科尔布罗为统帅,授予其指挥对安息的战争。
  科尔布罗首先整顿军队,将那些年老体弱因而不能作战的士兵清洗掉,再从其它地方征募军队,调来战斗力强的军团补充队伍。在公元58年与安息争夺亚美尼亚的一场大战中,科尔布罗把自己的队伍分成四部分:一部分列成龟形阵,由他率领着从下面去破坏敌人的工事;另一部分人把云梯搭到城墙上;再有一大批人用军事器械发射火把和投枪;还有一些人使用两种投射器,从远处向敌人发射铅弹,以使敌人在四面八方都受到巨大的威胁而无法相互支援。结果,罗马人以极小的伤亡击溃了敌人,攻下了几座要塞城市。后来又占领亚美尼亚首都阿尔塔克撒塔。罗马方面暂时居上峰;在以后的战斗中,安息方面又取得胜利。最终是胜负难分,双方不得不签订和约,规定亚美尼亚国王由安息王族充任,由罗马加冕。安息方面仍占优势,战争停止了一段时间。
  到罗马皇帝图拉真(公元53年~公元117 年)统治时期,继续执行罗马多年奉行的对外扩张政策,把罗马帝国的疆土扩张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图拉真在完成了对西方的侵略之后,便将注意力转向东方,开始了他一生中的最后征战。安息是罗马在东方的宿敌,从苏拉时代起,罗马与安息的战争便时断时续,有时反被安息大败。对此,图拉真下定决心,对安息再度进行大规模的征战,一定要使之屈服。于是,图拉真对安息这个富庶而又不曾臣属于罗马的地区进行了约18年的战争。
  公元105 年(或106 年),图拉真派遣军队占领了阿拉伯北部的那巴特阿王国,将其辟为自己的新行省。由此,罗马控制了东方贸易的要道,也以此作为对安息战争的准备。
  公元110 年,安息国王科斯洛伊斯违背了罗马的意思,废黜了拥护罗马的亚美尼亚王,另立自己的侄子为亚美尼亚王,引起亚美尼亚及安息内部的斗争。于是,图拉真以此为借口进行干涉。公元113 年(或114 年),图拉真派遣军队占领了亚美尼亚,将安息拥立的亚美尼亚王废掉,并宣布亚美尼亚为罗马行省。公元115 年,图拉真又大举进攻美索不达米亚西北部地区,当地的地方诸侯及安息国王的藩臣几乎没有进行抵抗,因为他们无力对抗强大的罗马军,而安息国王科斯洛伊斯在自己的王国东部被牵制住而不能给他们以任何帮助。就这样,图拉真顺利地吞并了上美索不达米亚。公元115 年12月,图拉真在幼发拉底河上建造了一个大的舰队。第二年春天,罗马军兵分两路,沿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下行,然后两路会合,对底格里斯河河畔的安息首都泰西封进行突击,安息国王科斯洛伊斯逃走,忙于处理王国东部事务。罗马舰队沿河下行,一直到达波斯湾。在这里,图拉真开始拟订出征印度的计划。
  就在这时,科斯洛伊斯在处理完王国东部事务之后,开始组织对罗马人的反攻。与此同时,被罗马征服的地区也出现了反对罗马侵略者的斗争,起义不限于美索不达米亚,它逐渐在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和埃及的犹太人中间传布开来,数以万计的希腊人和罗马人被杀掉。图拉真不得不中止对安息的进一步进攻,而把大量的兵力开往起义地区。各地的起义斗争很快被镇压下去,但也使图拉真损兵折将,精疲力竭,不得不彻底放弃征服安息的计划。
  图拉真在泰西封将自己的傀儡加冕为安息国王,又将美索不达米亚西北部和亚述宣布为罗马行省。之后便撤兵回国。
  公元117 年夏天,图拉真在返回罗马途中患中风病而处于半瘫痪状态,不久死于小亚南部海岸的西里西亚。
  在这之后,罗马和安息仍常启战端,但没有过决定性的战役,双方仍旧保持均势。
  在罗马皇帝马可.奥里略统治时期(公元121 年~公元180 年)帝国各地已经呈现出奴隶制危机的迹象,东方各行省的形势更加严峻,罗马军队在亚美尼亚被安息击败,安息人突入叙利亚。公元162 年,马可.奥里略派军队向叙利亚进发,双方发生激战。最后,安息人被迫退出叙利亚,亚美尼亚重被罗马占领。公元165 年,罗马重新占领美索不达米亚,正准备继续其军事行动时,东方出现了饥馑并开始流行瘟疫,罗马不得不与安息缔结和约。
  不久,罗马又开始东侵,攻占亚美尼亚和两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并且再度攻陷塞琉西亚和泰西封。此时,安息王国内部矛盾重重,国势不振,但仍组织力量抵抗罗马。安息最后一个国王阿尔塔邦五世(约公元209 年~公元224 年)率人马迎击罗马,罗马人失败,安息从罗马人手里夺回亚美尼亚和大部美索不达米亚。
  由于长期的对外战争和本国内的王室纷争,使安息国力大减,政局不稳,人民不满,阶级矛盾尖锐。公元224 年,安息被新起的王朝——伊朗萨珊王朝灭亡。罗马与安息在西亚的均势至此终止。
  6.萨珊王朝与罗马的斗争
  萨珊王朝是在古波斯人反抗安息统治的斗争中兴起的。公元3 世纪,正当安息内外交困,被国内各种矛盾与斗争以及国外罗马大兵压境困扰时,波斯人趁机反抗。公元224 年,安息的波斯侯阿尔达希尔起兵反对安息王朝,安息末王阿尔塔邦五世率兵镇压,双方在米底地区的奥米尔兹塔干附匠交锋,安息王战死,安息军被击溃。公元226 年,阿尔达希尔占领泰西封,继而控制了原安息王国的广大地区,建立萨珊波斯王朝(因阿尔达希尔的始祖名叫萨珊而得名。公元226 ~公元642 年),定泰西封为  首都。
  阿尔达希尔虽已推翻安息王朝、将安息的全部领土收归己有,但他并不满足,他打算把罗马人从东方驱逐出去。于是,早在安息时代就已和罗马帝国开始的斗争,便由萨珊王朝继续了下去。这一斗争持续200 多年,斗争的主要目标是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公元231 年,阿尔达希尔一世致信罗马皇帝塞维鲁,要求罗马势力退出亚洲,遭到拒绝。于是在这年秋天,双方发生战争。波斯军队首先突入叙利亚和卡帕多细亚,歼灭了那里的罗马卫戍部队。罗马皇帝塞维鲁在其母亲玛美亚的陪同下到了东方,准备与波斯决一死战。罗马统帅部制定了一个进攻波斯的复杂的计划,将军队分成北路、南路和中路三支。北路从卡帕多细亚通过亚美尼亚向米底推进;南路向东南方推进,前往占领巴比伦;中路由塞维鲁亲自指挥,准备穿过美索不达米亚。
  预计三路大军在底格里斯河右岸会师。
  战斗打响后,北路的战役进行得最为成功。由于北路军的努力奋战,波斯人处于不利,退出了亚美尼亚。但中路却进展缓慢,玛美亚生怕自己的儿子命丧战场,借口美索不达米亚的空气对皇帝有不良影响,会致使皇帝生病,因而退到了后方。中路军快抵达底格里斯河时,突然遭到波斯骑兵的猛烈攻击,波斯人以弓箭猛烈射向对方,中路军不得不退却。其它两路军也跟随中路主力军向后撤退,此战告终。公元232 年,双方缔结和约。亚美尼亚被萨珊王朝并入。
  时隔不久,双方战事又起。萨珊王萨波尔一世(公元241 年~公元272 年)时,与罗马皇帝瓦列里安交战。瓦列里安试图把波斯人挤出美索不达米亚,但却在埃美撒城下被波斯人击败。最后不得不进行和谈。萨波尔一世要求个人与瓦列里安皇帝会见,以便商谈停战事宜。公元260 年,当两人会见时,瓦列里安被波斯军俘虏。此战之后,萨珊王朝将势力扩展到卡帕多细亚。
  戴克里先任罗马皇帝时,罗马帝国的危机更为加深。为了挽救危机,戴克里先对内对外作了许多尝试。公元286 年,戴克里先在亚美尼亚扶植君主,将原来被萨珊王朝处死的亚美尼亚王的儿子扶上王位,赶走了萨珊的势力。
  公元296 年,萨珊王发兵进攻亚美尼亚,两军交战于两河流域的卡里,萨珊战败,双方缔结和约。萨珊王朝被迫让出底格里斯河以西地区和米底的一部分。
  公元4 世纪时,罗马与萨珊波斯之间又进行过几次战争。公元359 年,波斯国王萨波尔二世率大军渡过底格里斯河,向罗马进逼。罗马皇帝康士坦提乌斯不得不到东方组织迎战。公元360 年冬,巴黎的高卢军队发生政变,军事首领优里亚努斯被宣布为皇帝。康士坦提乌斯未予理睬,继续与波斯人作战。公元360 年10月5 日,康士坦提乌斯死于小亚细亚,优里亚努斯成为罗马统治者。
  公元363 年,优里亚努斯在作了细心的准备之后,重又恢复了康士坦提乌斯已开始的对波斯人的战争。起初,形势对罗马比较有利,罗马军队迅速突入东方直到泰西封,不久,波斯人开始反攻,罗马军抵挡不住,不得不向后撤退。优里亚努斯被敌人的投枪击中,命丧沙场。
  罗马军队立即选出统帅约维阿努斯为继承人。此时,波斯人已从四面八方压制罗马军队,罗马军面临即将覆没之险。最后,约维阿努斯答应退出戴克里先在美索不达米亚所占的几乎全部  土地,这才挽救了罗马军队。公元336 年,双方订立了30年和约,萨珊波斯获得了公元296 年丧失的地区。公元384 年,双方瓜分了亚美尼亚。
  进入公元5 世纪,萨珊波斯与罗马的斗争逐渐缓和,在西亚维持均势。
  原因是,在西方,公元4 世纪以后,罗马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混战。
  公元395 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昔日强大的帝国已不复存在。此外,奴隶、隶农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已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给罗马以沉重打击。加之蛮族成批移入并大举进攻罗马,罗马已无力向外扩张争斗;在东方,嚈哒人的势力逐渐兴起,与萨珊波斯帝国发生冲突;在萨珊波斯王朝内部的斗争也很激烈,无暇顾及其它。
  7.马资达克起义
  马资达克起义是公元5 世纪末6 世纪初出现于伊朗地区的人民运动。
  公元4 世纪至5 世纪,是萨珊波斯帝国奴隶制没落、封建因素发展的时期。在帝国最富庶的省份,即两河流域中下游,奴隶和农村公社自由农民被束缚于土地上,他们日益隶农化;同时,由于赋税、兵役和宗教费用的压迫,生产者大量逃亡,许多村庄成了废墟。农民失地后,不得不投靠大土地所有者,沦为依附农民,受其剥削;在城市,又开始形成封建等级关系,出现了城市公社和雇佣劳动者。萨珊王朝的统治已不适应城乡封建因素的发展,统治者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连年的战争破坏,使萨珊内部的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日益剧烈:公社农民大量逃亡,反抗交纳重税和袄教的压榨;萨珊的基督教徒大多为劳动人民,他们反抗迫害,拒绝当兵,抗缴捐税,亚美尼亚人民则不断争取独立,反抗袄教,举行起义。
  在上述形势下,终于在公元491 年爆发了规模巨大的" 马资达克" 起义(因起义领袖马资达克而名)。马资达克起义是在宗教掩盖下的广泛的人民运动。当时,人民群众对统治阶段极为不满,表现为反对正统袄教的异端运动。早在公元4 世纪初,袄教就分化出一个流派,公元5 世纪末由僧侣马资达克领导,称为"马资达克派".马资达克主张以积极的态度改变现实状况,反对贫富不均,主张人人平等并恢复原始公社制度。宣称黑暗占优势是偶然的,而光明取得胜利则是必然的。因此号召人民消灭贫困,把富人的财产拿出来交还给穷人。他的号召得到广大群众的响应,被奴役的公社农民、奴隶、手工业者、城市贫民都参加了这次运动。
  公元491 年,起义者展开大规模的攻势,在京都泰西封捣毁大臣和贵族奴隶主的粮仓,然后又占领了贵族的土地和庄园,杀死大批地主和奴隶主,没收其财产分发给穷人。运动迅速地波及各省,遍于伊朗全国。形势对起义者十分有利,一些商人甚至小地主也加入起义队伍。但不久他们便发现,起义运动中提出的平分土地的要求对他们不利,于是便又纷纷离去。尽管如此,起义仍不断发展。国王卡瓦德大为震惊,恐慌万状。为了保全自己,利用人民起义的力量抑制贵族势力,卡瓦德假装同情并赞成马资达克,由此引起贵族势力的不满。萨珊贵族联合反对卡瓦德,于公元498 年发动政变,将卡瓦德囚禁在" 遗忘堡" ,并另立新王。
  公元501 年,卡瓦德逃离囚禁之地,到嚈哒人那里寻求援助。公元503 年,嚈哒人将卡瓦德重新扶上王位。之后,卡瓦德 立即与贵族妥协,敌视人民起义,迫害起义者。公元529 年,萨珊统治者残酷镇压了马资达克运动,马资达克本人被杀害,起义者死难8 万人之多。
  此次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力量强大。国王卡瓦德采用两面手法欺骗人民,先是利用起义者削弱贵族,后又与贵族言归于好,相互勾结镇压起义;马资达克运动" 仅仅拥有一部分劳动居民,就是波斯人" ,但却" 脱离了可能得到的同盟军——被压迫的非伊朗的各族人民大众,致使自己陷于孤立".
  五、秦汉时期的中国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结束了中国领土上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秦王朝(公元前221 年——公元前207 年)。之后,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其疆土不断扩大,秦王朝的版图东至海,西及甘肃高原,南抵岭南,北到河套、阴山、辽东,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秦朝末年,在中国领土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秦王朝被推翻之后,随之诞生了新的王朝——西汉(公元前206 年~公元8 年)。
  西汉王朝经历了12个皇帝,历时214 年,汉武帝统治时国力最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峰。在西汉后期,社会黑暗,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外戚纂权,王莽建立新朝(公元9 年~23年)。
  在王莽统治时期,施行" 托古改制" ,企图通过恢复中国先秦时代的制度来解决西汉时期积累起来的众多矛盾,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仅没有挽救当时的社会危机,反而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致使农民起义不断涌现,最后被起义火焰所吞并。
  一位名叫刘秀的汉朝宗室趁农民起义之机,打着" 复汉兴刘" 的旗号,摘取了农民战争的胜利果实,恢复了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于公元25年建立了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 年)。
  1.军事领导体制
  秦汉统一局面形成之后,实行的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体形式,其军事制度同样体现中央集权的这一原则,形成军事集权的领导体制。
  秦汉王朝都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这是其封建国家的主要支柱。皇帝将军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自任军队最高统帅。在皇帝之下,设有将军作为军队的高级将领,如秦国的国尉和汉代的太尉,各种类型的将军,位为列卿的卫尉、中尉以及郡尉等。他们均受命于皇帝,由皇帝亲自任免。皇帝还拥有调动军队、决定和战等大权。在调动军队方面,秦汉制定有玺、符、节等制度,必须严格遵守。在秦朝,调动50人以上的军队须经皇帝批准。下达命令时颁布的文书,上面须盖皇帝的玺和各级军将的印。调动军队必须合符为证,一般远距离的军事行动,还必须持有通行证,方可放行。汉代亦大体如此。在军事指挥方面,秦汉的军队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系统,中央指挥系统由皇帝任命的太尉和将军组成,负责部队的具体战斗部署。但皇帝也经常根据实际需要临时任命将军及其组织的幕僚。例如,秦设将军统兵,但又往往以其他官职统兵出征。身为内史的蒙恬,便受命统兵戍守长城。在两汉时期,皇帝也时常根据战时形势所需临时设置一些将军职务。如西汉汉武帝在征战匈奴时便设有骁骑将军、护军将军、轻车将军、材官将军、骑将军、伏波将军、楼船将军、贰师将军、浚稽将军等。东汉时临时设立的各类将军亦不少,据载有40类以上。各将军在战斗过程中组织有自己的幕府。他们招揽人才以为僚属,僚属人数多少不等。幕府主要是参与谋议、出谋划策、协助将军处理军务。战争一经结束,士兵即返回各自原有的部队,统兵将领的管理权随之消失。
  在皇帝控制最高军事指挥权的基础上,又出于对军队管理的方便,建立了一套由中央到地方的军事领导体制。
  秦汉军事武装可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两大类。其中,中央军主要指皇帝的警卫部队和京都卫戍部队两部分。在秦朝,皇帝的警卫部队又可分为两部分:皇帝的贴身侍卫,由郎中令统帅,负责禁卫(省内)宿卫;皇帝的亲军(称为卫士或卫卒,多由三辅——京兆、冯翊、扶风- 以外的各郡国选调。)
  由卫尉统领,其职责是分八屯驻于皇宫内四周,负责宫门守卫和巡逻。京都卫戍部队的统帅是中尉,主要负责京师安全工作,他们分驻京城内外各重要地区,守卫京畿及京内各重要官署、仓库,其士卒多由三辅选调。这三支部队人数众多、阵容庞大、武器精良、素质较高,乃是全国军队的主力。秦国的地方军平日均分布于各郡县,由各地郡尉统帅。郡尉仍由皇帝任命,主要负责地方的治安和操练。遇战事时由皇帝征调和命将,参加战斗。在两汉时代,中央军主要为四类:一是宫中殿内的警卫,即皇帝的贴身警卫,负责皇帝安全,统归郎中令管辖;二是宫内殿外的卫士,由卫尉统领,负责宫墙内的保卫安全工作;三是京内城中的卫兵(又名北军,因其屯兵驻守长安城内北面而名),初由中尉统领,后在汉武帝时改革北军,设八校尉负责各部分。
  这些卫兵主要负责京师守卫工作,战时有一部分人随皇帝任命的将军出征;四是京师内外的戍军。汉武帝时设有执金吾一职,统一节制这部分戍军,这是一支单独卫戍长安的驻军。西汉地方军称为郡(国)县兵,由郡太守、都尉、县令长、县尉组成指挥系统。发兵权由皇帝控制,皇帝发郡国兵时,用铜虎符为验,无符不得发兵。此外,西汉时和周边各民族之间的交住较前更为密切,也时常有一些战争发生。因此,为了防备少数民族,西汉统治者还建立了边郡兵、屯田兵和属国兵。边郡兵设于边地郡县,由太守、都尉、侯官、障尉、侯长、队长组成一个指挥系统。屯田兵则多设于河西走廊、湟中和西域一带,主要对付匈奴、羌人并保护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由边郡特设的农都尉统帅。属国兵指在降汉的匈奴人和羌人地区驻守的兵士,这种地区共有6 个: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和金城。属国兵归中央设立的典属国统领,协助边郡兵守卫边疆,有时候也奉召出征。东汉光武帝时,对地方兵制作了一次重要的改革,实际上取消了地方军,使军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无常驻之兵。到东汉后期,由于朝廷腐败,朝政混乱,中央权力削弱,地方军阀割据,地方军杂乱不堪,无统一指挥系统,为军阀混战创造了条件。
  在秦汉时期,其军事集权领导体制还表现在皇帝进一步发展了早在春秋时代便已萌生的监军制度。皇帝为了时刻控制军权,监视军队的行动,便派出由太子、宠臣或御史等亲信心腹充任的监军者到中央军和地方军以及出征的部队中间,负责皇帝军令的贯彻和对违法将帅的监督等,遇将帅出缺时,还可替代将帅之职统兵。秦始皇便曾" 使扶苏北上监蒙恬于上郡".由此,皇帝加强了对军事的控制能力。
  2.军队编制与兵役制度
  从秦汉时期的军队编制来看,军队由两大军种组成,即陆军和水军。陆军又可分为步兵、车兵、骑兵等兵种。步兵则包括甲士步兵、强弩步兵、轻装步兵,前两者又叫重装步兵。汉代的骑兵有轻骑兵与重骑兵之分。秦至汉初,车兵为一独立兵种,至西汉中期,逐渐被骑兵取代。水兵又称" 舟师" 或" 楼船士".具体说来,陆军中的步兵(文献中又称" 材官" 或" 材士")在秦汉时期非常普遍,各郡国皆有,主要分布在不产马的内郡。而骑兵则在秦代便已有之,到汉代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汉代统治者为了对匈奴等善骑射的少数民族作战,特别重视骑兵建设,使骑兵建制迅速发展。汉武帝时期还大规模兴建骑兵集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汉武帝创建了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虎贲、胡骑七校尉,常驻京师,七校尉兵都统于原有的中垒校尉,合称八校尉。其中,屯骑、越骑、长水、胡骑则是专为组训骑兵而设立的。太初元年(公元前104 年),汉武帝又从西北地区挑选出精于骑射的" 六郡良家子" 和从军战死者的子孙(又称" 羽林孤儿")组成羽林骑,使骑兵得到大力发展。因此,当西汉大将军卫青、霍去病远征匈奴时,汉朝能发骑兵20余万,足见其规模之盛。车兵又称为" 车士" 或" 轻车士" ,秦汉时它已发展为一个独立兵种,并且具有不小规模。匈奴侵犯西汉边境时,汉文帝曾" 发车千乘,十万骑".车兵以乘为单位,一般每车有3人,其中1 名驭手和2 名武士,既可冲锋陷阵对敌作战,又可布列阵垒以作防御,阻止敌人。汉武帝之后,因车兵自身的弱点,即受地形、气候影响较大,不够灵活,加之匈奴和羌等善骑射、精骑术的周边民族时常与汉发生战争等因素,车兵作用减小,被迅速发展起来的骑兵所取代。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秦汉时期的水兵建置也得到发展,水兵数量不断增加,并广泛用于战争。从史料记载看,水兵多设于沿海地区及江河众多的内郡,其规模巨大,人数以万计,船只以千数。仅江淮地区就有楼船兵10多万人。水兵种类较多,有楼船兵、戈船兵、下濑兵和冒突兵等。水兵将领由中央委任,有楼船将军、下濑将军、戈船将军等。
  从秦汉军队的规模来看,平时与战时有别,中央和地方有异,驻扎和征战不一。
  秦朝和汉代均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武装力量,据史籍记载,秦朝的中央禁卫军有5 万人;南北边防兵计80万人,其中西、北边兵30万,南方戍守部队50万。地方兵的数量在史书中无明确记载,但有人估计有百万之多。西汉时期的军队总数也无确切统计,据推算,大致也在80万至100 万人之间。秦汉时代军队数目如此之庞大,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人数众多;也说明了当时统治者出于内政外交的需要,组建庞大军队巩固自己的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抵御异族的侵扰;还证明了当时经济已有较大发展,人丁兴旺、兵源充足、有能力维持庞大的军队。到了东汉时期,由于实行募兵,征兵制度松驰,难以维持庞大的军队;也由于北方匈奴势力削弱,对东汉的威胁不大,统治者的忧患意识减小,有压缩军队的客观条件;加之东汉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除国家拥有一定数量的中央军外,地方郡国兵不多,只有战时才临时征募兵士。因此,东汉的兵力远不及西汉强盛。
  秦汉时期的军队在作战时的编制亦有具体规定。由于秦汉社会生产力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铁兵器大量应用于战场,军队人数众多,战争规模巨大,因此,战争期间双方投入的兵力很多。公元前215 年,秦始皇令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汉高祖刘邦曾于公元前200 年亲率32万人与匈奴作战。由此可见当时的作战规模。在作战期间,秦汉军队的编制基本为部曲制。秦统一六国之后,开始实行部曲制。到了汉代,军队的战时编制主要采用部曲制的形式。秦汉时期的部曲制形式是,大将军统辖5 个部的兵力(一般统辖2 至3 个部),每个部由校尉(比二千石)和司马(比千石)指挥:部下设曲,由军侯和千人(比六百石)指挥;曲下设屯,由屯长(比二百石)指挥;屯下设队,由队率和队史(比百石)指挥;再往下为什伍,由什长和伍长指挥。
  即军- 部- 曲- 屯(官)- 队- 什伍的编制。什伍是军队的最基本编制单位。
  部曲的编员与作战编员有较大差额,多者可达千余人。
  秦汉时期的军队平时都各司其职,各守本分。中央军驻守京师和保卫皇宫,地方军分驻在各郡县,由都尉、县尉具体指挥,执行军务,进行操练;边郡兵(屯兵)则在边郡太守统帅下镇守边境,其组织编制与前述的战时编制相同,属部曲编制。
  秦汉的兵役制度在各个时期不尽相同,它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400 多年的时间里,秦汉的兵役制度以征兵制和募兵制为主,并伴有谪戍制、刑徒兵制等其它形式。
  秦汉实行不同程度的郡县制,秦时将全国分为36郡,汉代逐渐增加。其征兵亦以郡县为单位,国家对征兵工作有具体规定,包括征兵对象、年龄标准、身体条件、服役期限等内容。各郡县的在籍男子都有义务服兵役,战争时期国家还可随时征兵。秦和汉初主要采用征兵制,而且兵役制与徭役制相结合。按汉代规定,男子在23岁至56岁期间必须服两年的兵役,第一年在本郡内充当" 正卒" ,即在地方接受材官(步兵)、楼船(水兵)和骑士的军事训练;第二年则在京师做卫士,或到边境屯守戍卫做戍卒。此外,这些男子每年还要在本县或外地服徭役1月,不愿服役的可以钱代役,一般交钱300 (或说一千)据有人估计,秦始皇时,当兵服役的人远远超过200 万,占壮年男子的1 /3 以上。
  到了汉武帝时期,除实行征兵制外,也采用募兵制。所谓募兵,即以雇佣的形式招收募集兵员。招募的士卒一般是自愿的,经过一定的考选,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从汉武帝始至西汉末年,募兵已随处可见。如汉代的京师禁卫兵中便有一部分是募兵,边境要地也常使用募兵屯戍。此外,在征讨少数民族、镇压农民起义、平定地方叛乱等非常时期,也都使用过募兵。反映了当时土地私有制的深化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只靠征兵制,已难以应付长期的大规模的战争。从光武帝至东汉末期,募兵制逐渐取代征兵制。汉代的应募者成份复杂,除编户齐民之外,还有刑徒、家兵或军中。这些募兵没有固定的服役期限,通常是战争结束后即被遣散,在服役期内能从国家那里领取到报酬(即" 赏值")
  秦汉时期还采用谪戍制作为兵员的补充。所谓" 谪戍制" 是指国家将那些有特殊身份的人如犯罪吏、赘婿、商人等用强制手段遣其戍边的制度。封建国家以此办法开辟兵源、扩充戍边力量。如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 年)," 徙天下有罪谪吏民,置海南故大越处,以备东海外越".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 发谪戍屯五原".秦汉统治者为强化王权,维护自己的统治,都以严刑峻法治民。触犯封建刑律的人有时因皇帝的" 大赦" 或" 诏令" 而免罪免刑,充任士兵,此乃刑徒兵。这类兵士在西汉中期以后、特别是在东汉时期尤为众多。他们或从事边防工程和军营的修建,或屯戍边防,在战争期间也临时被武装起来参加战斗以应急。秦末农民战争爆发时," 秦令少府章邯免骊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秦汉时期还使用少数民族当兵,这些士兵被称为" 夷兵".秦汉的兵役制度后来基本上被历代王朝所沿袭。
  3.武器装备与军事后勤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军事战争的需要,秦汉时期的武器装备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武器制作水平提高很快,武器种类向多样化发展。
  一般认为,秦汉时期的武器种类为" 五兵" ,即弓矢、殳、矛、戈、戟。
  近年来有了新的研究成果,有人认为" 五兵" 只是秦汉武器中的一部分。大量的文献考古资料表明,秦汉时的武器种类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常备武器、车、船与战马、传令与守御器备。
  具体说来,第一类常备武器又可分为6 种,即长兵器——殳、戈、矛、戟;短兵器——刀、剑;远射兵器——弩、弓;防护兵器——铠甲、盾牌;能攻可守的兵器——钩镶(即在铁盾上面安装上下两个利钩);锤砸、劈砍兵器——锤、■、杖和钺斧等。秦汉时期的武器多为铁兵器,铜兵器已极少。
  轻装步兵多使用远射兵器,弓、弩是其常用武器;重装步兵则身穿铠甲,手持戈、矛、殳等长兵器与敌人作战。
  秦汉时期的常备武器制作水平较高。这一时期有专门的机构生产武器,不仅中央而且地方均有这类机构,如中央的考工和尚方、各地的工官都生产武器,甚至武库也生产兵器。但是,武器生产由国家直接控制。国家有专设的主管部门及官员对武器制造业进行管理,考工和尚方隶属于中央少府和太仆,各级工官则归郡国的工官管理。由此保证了国家军队的武器供应。
  车、船与战马是第二类武器装备。车兵的武器装备之一是战车。从史料记载可见,战车的种类较多,有轻车、武刚车、戎车、云车、驰车、革车、栅车、撞车等。这些车或用于攻城,或用于陷阵,均为作战之用;此外还有用作运输之用的辎车,用于装载衣粮和兵器。水兵的主要装备是船。随着水军规模的不断扩大,军用战船的数量大增。秦汉时的战船主要有戈船、楼船、冒突、先登、朦冲、赤马、舰、斥候等种类。当时的造船业发达,战船的质量亦很高。战马是骑兵的主要装备之一。为抗击游牧民族匈奴,秦汉统治者大力发展骑兵。因此,战马的收养与征集显得非常重要。秦设有专门官吏负责此项工作,由太仆(九卿之一)总领马政,在内地与边境还别设立" 厩啬夫" 、" 皂啬夫" 、" 苑啬夫" 与" 六牧师令" 等牧官具体主管。西汉时,除建有官方养马场外,还鼓励民间养马。到汉武帝时,骑兵已发展到很大规模。
  第三类武器装备是传令与守御器备。传令器备主要是钲鼓。钲与鼓是两种不同的器物。" 钲" 又名" 金" ,因此钲鼓又叫金鼓。" 钲" 的声音似铃," 鼓"则发出咚咚之声。秦汉时普遍使用钲鼓为指挥作战信号,击鼓进攻,鸣金收兵。鼓可分为路鼓(四面大鼓)、贲鼓(两面大鼓)、晋(两面鼓)、提(手提战鼓)、肇(小型战鼓)几种。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鼓。一般说来," 王执路鼓,诸侯执贲鼓,将军执晋鼓,师帅执提,族帅执肇。" 在汉代,鼓也用于边塞亭燧。在边塞,每个亭燧设有一鼓,作为边境警备之需。
  守御器备包括烽火器具、防攻斗具、守护装置等。烽火器具指烽火信号及附属的器具设备,在边塞的每一亭燧皆备有这一器具。当敌人来犯时,屯戍兵便点燃高土台上的桔皋头薪草,以烟火报警;防攻斗具有长斧、长椎、长棓、连梃等,在边塞燧所均置有,主要用于对攻城之敌以重击;守护装置有弩长臂(弩之木臂)、转射(承受弩长臂转动的发射装置)、强落(城防和坞壁外围的简易工事障碍物)。
  任何军队都离不开给养与转输等军事后勤工作,秦汉时期的军队也不例外。秦汉时期的军事后勤较之先秦时代更为发展,许多著名的军事家与政治家提出了丰富而精辟的后勤给养理论。
  秦汉时期的军事后勤包括给养与转输两大类。其中,给养又包括衣、食、粮草与武器的供应;转输则包括粮草和武器的运输及军资的储备等。士兵用的衣食与武器等一般由国家供给,不仅正常服役的士兵、而且戍边的" 刑徒兵" 以及归降的" 属国兵" 等都能从国家那里得到给养。一般情况下,士兵领取的衣服主要有袍、   衣、袭、绔等,以作为平日的服装;遇战事时,国家发给统一的服装,古称" 常韦".秦汉时有专门的官府手工作坊生产服装(包括军服),制成成品之后由国家统一调拔于军队各部,一般在冬、夏两季向士兵发放。一般的田卒、戍卒通常领取一袭(短上衣)、一绔和一袜等。汉代时,有的士兵除官给的衣服外,还有" 私衣" (士兵家里寄去的衣服)作为补充。士兵的口粮也由国家提供,一般说来,士兵得到的口粮约为每人每月二石六斗六升,合今天的53.2公升,约合73.4市斤,以七折作成品粮应为51.4市斤。在汉代,国家一般提前一月向士兵发放口粮,或由士兵自己领取,或按口粮标准发放到戍所统一使用。武器也由国家统一发给士兵,为保证武器供应,秦汉统治者建有大量武库用于武器的生产与储备,全国各地均有武库,由专设的官吏经管。武库令(长)、丞和啬夫等均是武库长官,这些职务多由宗室重臣子弟担任,便于中央对武器的控制。发放武器时须有皇帝的诏制,武库兵器不得擅自动用。
  粮草补给指的是军用马牛等草料(包括粮谷和刍藁)的供给。" 刍藁" 即牧草和禾杆,是马和牛的主要饲料。为保证军用马牛的粮草补给,秦汉将刍藁列为国家税收之列加以征收,并由大司农系统主管此项工作。一般情况下,军用刍藁每月发放。在边境地区,因交通运输不便,路途遥远,戍卒往往自行" 伐茭" ,以为官方供给的补充。在国家的补给不继时,甚至出现官府出钱" 买茭" 的情况。
  由于秦汉疆域辽阔,战事频繁,战场广大,所需军用物资颇多。因此,转输须投入大量人力。秦汉时期,政府专门组织力量从事转输工作,其办法之一是征调" 更卒" 服徭役。在更卒无法满足军需时,便利用部分士兵承担转输任务。在非常时期,战事急需而人手又不足时,国家还出钱雇佣民力转输。此外,秦汉还设有专门的官吏监督转输工作,如西汉的转校尉、东汉的护漕都尉官等职;并在中央至地方乃至边境地区建有粮仓,形成完备的仓储系统;同时加强水陆交通建设,以利于军资转输。
  4.秦末农民战争
  公元前209 年7 月,在安徽宿县大泽乡爆发了陈胜、吴广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反抗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史称秦末农民战争。
  秦统一全国后,维持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和官僚机构,并时常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还大兴土木、营造宫殿等。为此,秦朝大量征收租赋,强迫百姓服徭役,致使" 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百姓苦不堪言,稍有反抗,即施以严刑峻法,将之变为囚徒。秦二世继位之后,对农民的剥削压迫更甚,继续役使百姓修建阿房宫,发民远戍,农民困苦之极,无法再生活下去,最后终于起义反抗。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 年)七月,一支900 人的宫左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今北京密云),队伍行至大泽乡时,"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于是,戍卒中的屯长陈胜和吴广便领导这支农民出身的900戍卒举起了义旗。
  起义者使用已被秦二世赐死的秦公子扶苏和已故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大家" 伐无道,诛暴秦" ,得到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紧接着,起义军向西北推进,一部分人在葛英率领下沿今天的安徽省地区北上,直指彭城(徐州);陈胜、吴广则率主力北上,向陈(河南淮阳县)挺进,迅速夺得陈城。此时,起义军已有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名,步兵数万人。陈胜自立为" 张楚王" ,以吴广为假王。
  起义形势大好,许多受尽秦朝官吏之苦的郡县百姓" 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以前六国境内的旧贵族、游士、儒生等也趁机归顺陈胜,以利用农民起义军的力量达到各自的目的。起义队伍更加声势浩大,陈胜将队伍兵分三路向秦进攻:吴广率兵向西进击荥阳;武臣向北攻击赵地;魏人周市攻取魏地。
  吴广的西路军在荧阳受到敌人阻击,陈胜立即加派周文西援。周文的队伍发展很快," 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 ,号称百万大军,攻入函谷关。到达戏水(今陕西临潼县)时,排成阵势,作好进攻咸阳的准备。
  秦二世闻讯大惊,忙令少府章邯率领原用于修建骊山陵墓的刑徒组成的士兵应战。周文孤军深入,后援不继,很快被击败,撤出函谷关。
  北路军在武臣指挥下,迅速占领旧赵都城邯郸。武臣随即自立为赵王,拒不听从陈胜的命令,不去援助周文,反派手下韩广前往略取燕地。韩广在攻下燕地之后,也仿效武臣自立为燕王。
  周市的队伍进至旧魏南部和旧齐境内时,齐旧贵族田儋自立为齐王,组织反击周市。周市则在魏地立魏旧贵族魏咎为魏王,自任丞相。
  再说周文兵撤退出函谷关后,章邯穷追不舍,周文军奋力抵抗,终因强弱悬殊,孤立无援,再败于渑池(今河南渑池县)。最后,周文自杀身亡。
  章邯乘势向东进攻,逼近荥阳。不久,吴广被部将田臧杀死。田臧率兵迎战章邯,旋即败死。章邯率军向陈逼近。此时,起义军分散于各地,起义军大本营兵少空虚,陈胜率留守义军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退至下城乡(今安徽毫县东南),被车夫庄贾杀害。
  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在历时6 个月之后失败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起义军过早地定都称王,使自己成为矛盾的焦点和官军的主攻目标。(2)起义军中旧贵族的加入不利于革命队伍的发展,这些旧贵族在关键时刻分裂起义军,甚至自立为主、自行复辟,使起义军力量大为削弱。(3)
  由于农民自身的弱点,陈胜在定都称王后骄傲自满,对部下也很严厉,动辄任意杀戮,想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威望,结果适得其反;吴广同样如此,虽不懂军事,但却很骄傲,后被部将杀死。(4)起义军中缺乏军事指挥人才,周文曾当过项燕军的" 视日" (推算时辰吉凶的人),他便算是起义者中最懂军事的人了。如此诸多因素导致了起义军的最终失败。
  5.楚汉战争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之后,全国各地的反秦斗争此起彼伏,最后逐渐形成两大势力——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彼此之间争斗激烈,结果刘胜项败。史称" 楚汉战争".早在陈胜起义后不久,旧楚名将项燕之子项梁和项梁侄项籍(羽)便起兵响应。随后,项梁率八千子弟渡江北上,投奔者不计其数,队伍迅速扩大到六、七万人,连克秦兵。在谋士范增的建议之下,项梁立楚怀王孙心为楚王,仍号楚怀王,自己则引兵至定陶(山东定陶县),与秦交锋,数败章邯。
  项梁开始骄傲起来,不把秦军放在眼里。章邯集中兵力击败楚军,杀死项梁,进而率大军渡河攻赵,包围钜鹿(河北平乡县)。楚王派宋义和项羽前往救赵,宋义向北行至安阳,便滞留不进,被项羽杀死。与此同时,燕、齐、魏等各国也派兵前去救赵,但到钜鹿之后,皆惧怕秦军,不敢与之交战,只在城郊观望。而项羽则率大军向秦进击。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 年)十二月,项羽率兵渡过漳水。为表示与秦军决一死战,项羽令将士" 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 ,进击秦军。楚军士气极高,呼喊声惊天动地,与秦军大战9 次,以一挡十,大破秦军,歼敌20万,俘秦将王离。随即进攻固守棘原的章邯军,派兵切断章邯的退路,章邯率20万秦军投降。秦军主力被全歼。项羽威望大增,前来救赵的各国援兵全都隶属在他的麾下。
  陈胜、吴广起义时,各地反秦力量兴起,沛县(江苏沛县)亭长刘邦也聚众几十人,杀秦沛县令,征发沛县子弟兵3000人。在项梁引兵到薛(今山东滕县境)时,刘邦率众投奔项梁,项梁给了刘邦5000兵力,小将10人。
  此后,刘邦与项羽一样,同是项梁部下的主力军。
  项梁被章邯杀死后,楚怀王与众将约定,谁先灭秦,谁就做关中王。公元前206 年,刘邦率兵数千人自武关入秦,沿途招纳陈胜和项梁的余部,收编各地反秦武装,扩充并壮大了自己的队伍。与此同时,秦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争斗激烈。先是赵高杀掉秦二世,立二世侄子婴为秦王。然后子婴又杀死赵高,派兵扼守峣关。刘邦听从谋士张良的计策,在关外的山上设下疑兵,又派人对峣关守将加以利诱,再率军绕过峣关,进至蓝田(今陕西蓝田),大破秦军,兵抵霸上(今西安东南),秦王子婴出降。
  项羽得知刘邦入关,迅速率兵40万攻入刘邦军据守的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设鸿门宴欲杀刘邦。刘邦只有10万兵力,自知不如项羽,不得不亲赴鸿门宴。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羽犹豫不决,使刘邦得以脱身。
  之后,项羽驱逐了楚怀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江苏徐州市),占地9 郡,其余土地分封给诸侯。刘邦被项羽逼处巴蜀汉中一隅,封为汉王,都南郑(陕西南郑县)。项羽还把秦朝的3 个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封为关中三王,以堵刘邦回关中之路。
  项羽的分封加剧了分裂与混乱,受封和未受封的诸侯都以为不公平而互相混战。未受封的田荣首先起兵反抗,项羽忙与之交战,刘邦趁机实施自己的入关计划。公元前206 年8 月,刘邦率汉军潜出故道(甘肃两当附近),进入关中,陆续消灭了关中三王,但又以" 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 的表白麻痹项羽。公  元前205 年4 月,刘邦联合诸侯军数十万,攻陷彭城。项羽闻讯,亲率3万精兵回头与汉军作战。楚军绕道至彭城西、南两方,切断汉军归路,猛攻之,大破汉军,使汉军在泗水损失10万余人。随后,楚军又穷追汉军至灵壁(安徽淮北市北),汉军无路可逃,被压迫落入睢水,死者10余万人,睢水为之不流。刘邦军已处于层层包围之中。正在这时,忽刮西北狂风,天空一片漆黑,沙石飞扬,楚军大乱,刘邦趁机率数十骑出围逃走。之后,刘邦军退守荥阳和成皋之间,与项羽对峙。项羽多次进击,但刘邦一直坚守荥阳不战,楚军围攻无效。公元前204年4 月,刘邦设法逃出荥阳,转入宛(河南南阳)。为复夺成皋,不久与楚再战,败逃至黄河北岸的韩信军中。
  就在楚汉主力鏖战于成皋之时,汉将韩信先破魏以解汉军左侧威胁,继而率军北攻赵、燕、俘赵王降燕王,从左翼对楚军形成包围之势;不久,九江王英布在刘邦使臣的劝说下归汉,从右翼攻楚。项羽陷入汉军包围之中。
  公元前203 年,韩信向东攻齐,歼灭楚齐联军20万,齐王田广被俘,完成了对楚军右翼的战略迂回。随即派兵逼近彭城,使项羽进退维谷,不得不与刘邦议和,商定以鸿沟为界。项羽自行引兵东归,刘邦则乘势追击。
  公元前202 年12月,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对项羽联合作战,项羽寡不敌众,连连失利,败于垓下(安徽灵壁南壕城集)。楚军兵少食尽,被团团围困,几经突围仍未成功,不得不退至乌江(安徽和县东北)。项羽欲东渡乌江,又深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而死。
  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取胜告终。随即,刘邦称帝,建立西汉王朝。刘胜项败有其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诸多因素:(1)项羽轻易地大封诸侯,导致诸侯混战,由此削弱了项羽的力量;刘邦则不轻易封侯,使手下诸将有受封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攻楚。(2)项羽残暴无比,在新安(河南渑池县)
  坑杀秦降兵20余万,入咸阳之后,又杀秦王子婴,火烧秦皇宫室、掳略宫中宝物妇女,其凶残超过秦二世,秦民对之深恶痛绝;刘邦则善收人心,在攻入咸阳之后,申明军纪,废除秦严刑峻法,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处死,伤人及盗贼按轻重治罪,深得秦民拥护。(3)项羽作战英勇,但不善于招纳贤才,采纳群臣智慧,鸿门宴上便因未采纳范增建议而失去了除掉刘邦的机会,致使放虎归山,后患无穷,项羽还喜好胡乱猜疑,嫉贤妒能,群臣都离他而去;刘邦却很会用人,善收贤能,在他身边聚集了一批精英为其出谋划策、冲锋陷阵:张良出谋划策、萧何料理财政、韩信征战沙场,使刘邦能由弱到强,从小吏到皇帝。(4)刘邦被项羽逼处巴蜀汉中时,以关中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使兵卒粮饷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而项羽则无民心可靠的根据地,以致失败后无路可走,唯有死路一条。(5)刘邦能审时度势,采用恰当的战略对付项羽,当对方兵力强大、声势逼人时,刘邦能忍辱相让,虽先行入关,却不急于称王;明知赴鸿门宴有杀身之祸,仍亲自前往,与项羽卑辞言好,再伺机脱身;进攻三秦并拿下关中后,谦恭地向项羽表示自己别无所求,只为关中而已;当项羽忙于攻打田荣时,抓住时机攻克彭城,使项羽疲于应付;彭城兵败之后,刘邦一方面改变进攻战略,转入防守,以持久战牵制项羽主力,同时又在项羽的北面、南面与后方开辟战场,包围楚军;待项羽兵力消耗大半之后,又违背鸿沟媾和协议,乘胜追击楚军,将之全歼。
  基于上述原因,刘胜项败便是理所当然的了。
  6.吴楚七国之乱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主要依靠了一批猛将的协助,才得以打败项羽。当时,为了争得这部分人的支持,刘邦分封了一批异姓诸侯王,他们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长沙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闽越王无诸、南粤王赵佗。项羽败死之后,天下已基本平定,这些异姓王多拥有大量封地,且手握重兵,对汉朝中央集权不利。因此,汉高祖刘邦采取行动消灭了异姓诸王。
  然而,汉高祖在消灭异姓诸王的同时,又不得不在国内分封" 同姓诸王" ,即将自己的同姓子弟分封到各地为王,因为他无力直接控制地域辽阔的全国。分封情况如下:刘邦之子刘肥为齐王,刘长为淮南王,刘建为燕王,刘如意为赵王,刘恢为梁王,刘恒为代王,刘友为淮阳王。刘邦之弟刘交为楚王,刘邦之侄刘濞为吴王。同姓王据有封地,拥有兵力,十分富有,吴王刘濞采铜铸钱,其财富可与汉皇媲美。同姓诸王共辖地39郡,而中央直辖土地仅15郡,其中还夹杂了不少列侯的封国和公主的" 汤沐邑".同姓诸王中,以齐、楚、吴三王势力最强,逐渐对汉王室构成威胁。于是,汉皇帝开始削弱同姓诸王的权力。
  在文帝统治时,贾谊便建议"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文帝乃分齐国之地为六国,分淮南国之地为三国,实现了贾谊的建议。贾谊之后,晁错也不断建议文帝削减诸王封土,并在景帝时献上" 削藩策".景帝三年(公元前154 年),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开始" 削藩".削楚王东海郡,削赵王常山郡,削胶西王六县,以次削夺,将及吴国。吴王刘濞乃联合楚、赵、胶东、胶西、淄川、济南等六国,以清除君侧(即诛除晁错)为名起兵,发动叛乱,史称" 七国之乱".吴王首先派人前去侦察关中汉兵动静,自己则统率20万兵力自广陵(吴都,今江都东北)西进,渡过淮水,与楚兵会合,共同进攻梁国,攻破棘壁(河南永城县南)。随后,吴王又遣一支数万人的军队攻下邳(今邳县东),向北直指城阳(河北濮县东南)。在进攻梁都睢阳(河南省商丘县)时,遇到顽强抵抗,攻城不下。
  景帝闻七国反叛," 乃遣太尉條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遣曲周侯酈寄击赵,将军乐布击齐,大将军宝婴屯荥阳监齐赵兵。" 周亚夫避开刘濞的伏兵,不正面出函谷关,而从蓝田出武关(陕西商南东南),迂回到达了洛阳,进军淮阳(今属河南);另遣赵涉为护军,进兵战略要地昌邑(今山东巨野南),深沟高垒,掩护汉军主力的安全,并断绝吴楚与齐赵的联系。
  梁王一边全力抵御吴楚联军,一边向周亚夫告急,请求救援。景帝亦诏令周亚夫救梁,但周亚夫深知" 吴(楚)兵锐甚,难以争锋".因此一面使梁坚守,借机消耗吴楚兵力,一面" 使轻兵绝淮泗口,塞吴馕道" ,同时又将主力部队集中在下邑(安徽碭山县东),摆出决战防御的姿态。
  吴楚攻梁不下,转向下邑,进攻周亚夫的汉军主力。两军对阵,叛军多次挑战,周亚夫坚壁不出。叛军渐感乏粮,而粮道又被汉军断绝,欲战不得,士兵饥饿,士气低落,人心涣散,不得不引兵东退。二月,周亚夫派精兵追击叛军,吴王弃其军,带数千人连夜逃跑,被东越人杀死。楚王刘戊走投无路,自杀而死。乐布、酈寄军也相继打败齐赵,叛军被平定,反叛的诸王均被消灭。
  吴楚七国之乱很快被平息,主要是由于叛军名为七国,实则配合不力,因此被汉军各个击破。汉将周亚夫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决策正确,部署得当,指挥有方,利用梁国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当叛军来势凶猛,进攻下邑时,周亚夫避敌锋芒,坚壁不出;待叛军粮尽师疲而撤退时,周亚夫立即指挥汉军穷追猛打,大获全胜。
  7.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匈奴是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游牧部落,它兴起于公元前3 世纪(战国时期),诞生于今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带。在匈奴族兴起以前,大漠南北曾先后出现过被称为鬼方、荤粥、猃狁和戎、狄的各族,经过长期的聚散离合,于公元前3 世纪最后融合为一个部族——匈奴。
  匈奴与中原发生关系,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3 至4 世纪或更早。秦统一六国之后,匈奴与中原的接触更加频繁,秦始皇曾挫败匈奴族的南下。
  楚汉战争期间,中原地区忙于争战,匈奴乘机进入河套以南,其实力大增。到冒顿单于继位时,已拥有30万兵力,疆土东起朝鲜边界,横跨蒙古高原,向西与氐羌相接,向南延伸到河套以至于今晋北、陕北一带。
  进入西汉时期,汉匈之间战争经历了早期(汉初——武帝)、中期(武帝)和晚期(武帝后——宣、元帝)三个阶段。早期汉弱匈强,在汉匈战争中,匈奴居优势,汉不得不以和亲方式缓解彼此关系,并时刻防御匈奴;中期汉由弱变强,武帝时由防御转为进攻,并在对匈战争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晚期双方皆战至民穷财尽之困境,各自内部矛盾重重,无力大战,虽有小的摩擦,但最终匈奴归汉,恢复和亲,实现了汉匈两族的团结。
  西汉初年,经过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等的破坏,中原地区社会经济残破,劳力缺乏,国力空虚,百业待兴。而匈奴此时却正当空前强大之时,不断侵扰中原地区。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 年)秋,匈奴围攻马邑(今山西朔县),驻守马邑的韩王信投降匈奴,匈奴乘势向南,越过句注(" 句" 音" 勾" ,山名,在今山西代县西),进攻太原,兵至晋阳(山西太原市西南)下。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 年)冬," 高帝自将兵往击之" ," 冒顿阳败走,诱汉兵" ,汉军追击匈奴,在平城(山西大同市西北)白登山,冒顿纵精兵30余万骑围困高帝所率汉军共7 日,汉兵与外部联系被切断。后用陈平之计,派人私下以厚礼疏通冒顿单于的阏氏,方得以脱围。白登山之围说明汉初的实力不足以抗拒匈奴,因此,西汉政府只好采用" 和亲" 政策,把汉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批丝绸、粮食和酒,以缓解匈奴的侵扰,但仍未完全阻止匈奴对汉地的进犯与掠夺。
  此后,西汉王朝历经惠帝、吕后、文帝、景帝四世近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发展,国力充实,整军经武,到武帝时,已有相当的实力反击匈奴。于是,汉匈战争进入中期阶段。
  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 年),大行王恢献上" 伏兵袭击单于" 的计策," 汉使马邑人聂翁壹佯为出卖马邑城以利诱单于" ,同时设伏兵30万于马邑(今山西朔县)旁谷中。单于贪恋马邑财物,信以为真,率10万骑兵入武州塞(今山西朔县北至大同市西一带),捕获一名汉朝尉史(守卫边塞的下级武官),机密泄露,单于率兵及时撤退,汉之计谋未获成功。自此以后,匈奴便大肆侵扰,不断犯境。
  为了从根本上排除匈奴的侵扰,武帝先后布置了几次关键性的重大战役。其中尤以河南之战(亦称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最为著名。
  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 年),匈奴兵进犯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武帝发兵反击,派汉将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占据的河南地。卫青引兵北上," 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羊百余万。" 汉夺取河南地,并在那里设置了朔方郡、五原郡,重新修缮了秦时所筑的边塞,移民10多万于朔方,在此屯田戍边。
  匈奴不甘丢失河南地,右贤王" 数寇盗边,及入河南,侵扰朔方,杀略吏民甚众".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 年)春," 汉遣卫青将六将军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 ,予以反击。右贤王远居高阙之北,以为汉兵不能至,乃大肆饮酒消遣,酩酊大醉。不料卫青率3 万骑兵出高阙塞外六七百里,夜袭右贤王庭。右贤王大惊失色,率精骑数百名连夜突围。卫青因此歼灭右贤王的队伍,俘虏右贤王所属裨王(小王)十余人,众男女1.5 万人。卫青被武帝晋封为大将军。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 年)春,大将军卫青仍将六将出兵定襄,击败匈奴," 得首虏前后万九千余级".河南、漠北之战使汉朝取得正面战场的胜利,赢得与匈奴大战的第一个回合,匈奴受到沉重打击。但汉军也付出不小的代价。右将军苏建、前将军赵信所率3000骑兵与单于作战失利,赵信率部投降匈奴,苏建只身脱逃而归。汉因连年发兵出击匈奴,死伤不少," 士马死者亦十余万,兵甲、转漕(转运粟食)之费不可胜数,府库空虚,经用涸竭".之后,匈奴因损失过重,撤出漠南地区,退往漠北。
  漠南之战后,匈奴退出漠南地区,但仍控制着西域地区。匈奴昆邪王部与休屠王部俱驻牧于河西走廓,朔方西北、西南及陇西西北常受匈奴袭扰。
  匈奴还南与羌人联结,袭扰汉疆。为此,武帝继续对匈奴作战。
  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 年),匈奴万余骑兵攻入上谷,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率兵远征。他将万骑从陇西出发,经过匈奴五王的辖区,转战六日,西过焉支山(甘肃山丹)千余里,歼敌8 ,000 余人,俘获昆邪王之子及相国、都尉等,匈奴损失巨大,汉军亦损失7 /10. 同年夏天,霍去病再击河西,率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余里,过居延,攻至祁连山,匈奴军大败,3 万余人被俘。匈奴单于对河西匈奴部的损失大为恼怒,欲杀昆邪王与休屠王二首领,二王恐慌之极,商议归顺汉朝。武帝派霍去病前往迎接,不料休屠王中途反悔,昆邪王杀之,合并其部下,共率4 万人降汉。汉封昆邪王为漯阴侯,并将其众分徙于西北边塞之外,后又徙关东贫民72万余人充实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之地,并在河西设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至此,河西走廓平定。
  漠南、河西大战之后,匈奴虽损失惨重,但仍不甘心失去的一切,常南下骚扰,以恢复从前的地盘。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 年),匈奴从右北平、定襄向汉进攻,杀人掠货。汉降将赵信又向单于献计,欲引汉军至沙漠以北,而后歼灭之。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武帝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随军私马" 凡十四万匹,粮重不舆焉" ,以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卫青率大军出定襄塞外千余里," 单于闻之,远其辎重,以精兵待于幕(漠)北".卫青见状,亦摆开阵势,以武刚车(兵车)自环为营,指挥5 ,000 骑兵进攻单于,单于纵万骑迎战。到了黄昏,大风骤起,沙石飞扬,两军视线模糊,难分彼此。卫青乘势分轻骑向左右两翼移动,迂回包抄单于。
  单于见汉兵多而强,自知战不能胜,遂带数百壮骑突围出去,逃向西北。汉军连夜追赶,将至天明,已追出200 余里,仍未见单于。于是,汉匈两军搏斗之后,汉歼匈奴兵1.9 万人,又北至窴颜山赵信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现匈奴储存在此的大量粟米,乃用之供应军食,在此停留一天,烧掉余下粟米而返。
  与此同时,霍去病率5 万骑出塞,深入大漠2 ,000 余里,与匈奴左贤王接战,很快打败对方,左贤王败走,其精锐兵力被歼。随即,汉军追杀匈奴逃兵、" 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共歼灭匈奴7 万余人。
  漠北之战使匈奴势力大为削弱,损失八、九万人;汉亦有巨大损失,士卒死者数万,军马死者十余万。此后,匈奴无力大举侵汉,其主力远徙西北,不敢再在漠南设王庭。汉军占领朔方以西至张掖、居延之间的大片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廓的安全。
  汉武帝后期,匈奴仍未停止军事入侵,时常小部骚扰西域。因此,为控制和争夺西域,汉匈之间的战争时有发生。
  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 年),匈奴在河西、五原一带袭扰,并联合西羌进攻陇西、金城。第二年,武帝派李息、徐自为领兵西进,平定西羌;又" 遣故太僕公孙贺将万五千骑出五原二千余里,至浮苴井,从票侯赵破奴万余骑出令居数千里" ,寻歼匈奴,因未见匈奴一人而返。
  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 年),匈奴左大都尉欲杀单于降汉,请汉兵前往接应。汉武帝派赵破奴率兵出朔方2 ,000 余里来到浚稽山。后因事情败露,单于杀死左大都尉,并派兵击赵破奴。汉军打败匈奴,俘获数千人,但在归途中遇匈奴大军,汉军全部覆没,赵破奴被擒。
  为防范匈奴," 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廬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其旁,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 年)秋,匈奴进犯云中、定襄、五原、朔方,杀略数千人,捣毁汉设军亭和遮虏障。同时,匈奴右贤王又向酒泉、张掖处进犯,略数千人。武帝命汉将任文率兵前往急救,击溃匈奴。
  武帝天汉初年(公元前100 年),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次年,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都尉李陵率兵进击匈奴。李广利领3 万骑兵出酒泉,袭击祁连山处的右贤王,歼敌万人。在回师途中遭匈奴围困,损失大部分兵力而返;李陵则出居延向北进击,遭匈奴重围,败降匈奴。
  武帝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匈奴向雁门偷袭,汉军予以反击。" 武帝再征发天下罪人充军及勇敢士编成四军征匈奴。李广利骑兵六万、步兵七万出朔方,路博德为广利军护辎重。韩说步兵三万出五原,以游击为任务。
  公孙敖骑兵一万、步兵三万出雁门。" 单于闻之,亲率兵迎战," 将其老少妇孺及辎重,远退至余吾水(今蒙古鄂浑河)北方,而集其本部及左部兵十万,严阵待于水南。" 双方连战10多天,公孙敖失利,李广利相机南退,汉军未能取胜。
  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匈奴又南侵五原、酒泉。三月,武帝派李广利出五原,商丘成出西河,马通出酒泉,分率7 万、3 万和4 万兵力反击。匈奴主力军向南渡过姑且水(今蒙古翁金河西)以迎击汉军。商丘成率军在途中迷路,被匈奴追击,双方交战9 日,最后匈奴溃退。李广利的汉军主力在夫羊句山(今蒙古古里精呼都克)与匈奴遭遇,击破匈奴一部,后北渡郅吾水(今哈内音河),击破左贤王,斩左大将。与此同时,李广利之妻在长安以巫蠱罪入狱,李广利惧怕,乃引军南退向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被单于军拦截," 单于乃掘堑沟于广利军前,并自广利后急击之,广利军因败乱,广利及全军遂降。"马通在击败汉降将李陵之后,立即转军西向,击天山右贤王,匈奴败退。
  经过诸多战争至此,汉朝国力、兵力大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武帝晚年亦意识到劳师远征之弊,于是在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下诏停止对匈奴用兵。
  武帝死后,昭帝继位。匈奴之间虽无大战,但小战仍时有发生。到宣帝时,匈奴遭重大天灾与瘟疫,其统治集团内部也发生分裂和内讧,出现五单于并立局面,势力日渐削弱。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8.赤眉起义
  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主要是由于当时统治阶级的残暴腐朽,农民已无法再生活下去。于是,广大农民奋起反抗,农民起义遍及全国。
  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琅邪(山东诸城)人樊崇率百余人起义,并且很快转入泰山,附近农民前来归附,一年之间," 众皆万数".次年,琅邪人逄安、东海(山东郯城西南)人徐宜、谢绿、杨音等起义者又率数万人加入樊崇的队伍,起义队伍不断壮大,合力攻青州、徐州一带(今山东、苏北)。王莽闻讯,急派军镇压。王莽地皇二年(公元21年),大将景尚领命击樊崇军,却反被义军所杀。第二年四月,王莽派更始将军廉丹和太师王匡率10万兵攻打樊崇,企图一举歼灭义军。十月,两军激战于成昌(山东东平)。为与官军区别,起义军每人用赤色涂眉以为标志,因此被称为赤眉军。
  经过较量,起义军大败官军,杀死廉丹,王匡逃走。赤眉军势力更加强大,猛增到数十万人,并迅速向西挺进,活动于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
  赤眉军屡战屡胜,但因起义者多为纯粹的农民,不愿继续从军,只想回到家乡,因而军心较涣散。为了不使赤眉军溃散,樊崇等人乃率众西攻长安。
  公元25年,赤眉军进至华阴(陕西华阴东),已有30万人,九月攻入长安。
  就在赤眉军入关时,汉朝宗室刘秀领导的农民军也派兵向关中进发。公元25年6 月,当赤眉军迫进长安时,刘秀在鄗南(河北柏乡)即皇帝位,仍用汉的国号,并以这一年为建武元年。不久,刘秀定都洛阳,建立东汉王朝。
  赤眉军进入长安后,遭到当地豪强地主的抵抗。地方豪强隐匿粮食,并以武装抵制赤眉军。赤眉军粮尽无援,无法打破豪强地主的封锁,只得向西寻找出路,但在陇山(今陕西陇县西北)遇到割据势力隗嚣的阻挡,加之风雪的袭击,赤眉军西行不成,不得不折返长安,将乘虚占领长安的刘秀部将邓禹打败,再据长安。然而,军粮缺乏使赤眉军再次放弃长安,引众东归。
  此时,刘秀已部署好兵力阻挡赤眉军。他撤换了兵败长安的邓禹,另派冯异为先锋,在华阴设置防线,再命侯进在新安(河南渑池东)、耿弇在宜阳(河南宜阳)集结,截断赤眉军东归之路。
  在华阴,赤眉军遭冯异阻击,但仍英勇奋战。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邓禹、邓弘与冯异合兵共击赤眉军。邓弘首先出击,赤眉军佯败,而后予以反攻,邓弘大败。其后,邓禹与冯异联合救援,但很快被赤眉军打败。
  邓禹率24骑逃回宜阳,冯异则弃马与部下数人逃向崤底(河南洛宁西北,崤山谷地)。
  赤眉军虽打败对方的合力围攻,但仍未解除东归的障碍。同年二月,冯异收集残兵散卒,重整旗鼓,与赤眉战于崤底。这次,冯异改变战术,先派人化装为赤眉军埋伏于道旁。当赤眉军万人攻至冯异军前部时,冯异以少许兵力援助,赤眉见对方力弱兵少,乃全军出去,大力掩杀。冯异立即用主力抗击,赤眉军攻势渐弱,化装的伏兵乘势突袭,赤眉军难辨真伪,立即乱了阵脚,旋即失败,8 万人投降。三月,赤眉军余部10余万众向东南撤退,在宜阳遇刘秀大军的层层包围。刘秀" 亲勒六军,大陈戎马,大司马吴汉精卒当前,中军次之,骁骑、武卫分陈左右".赤眉军突围不成,樊崇率军投降刘秀。至此,赤眉起义失败。
  轰轰烈烈的赤眉农民起义最终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赤眉军虽屡次获胜,但其多为饥饿所迫的农民,并无攻城徇地的意图,一心思归,因而军心并不稳定;赤眉军中缺乏智谋之士,樊崇等人不识文字,首领中只有徐宜一人曾做过狱吏,因此,不善于利用所据有的关中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建立根据地,发展生产,解决军需;赤眉军屡败王莽军和刘秀军,滋生了骄傲轻敌的心理,因而被冯异的化装伏兵突袭,遭受巨大损失。
  9.昆阳之战
  公元23年,绿林起义军与王莽主力在昆阳(河南叶县)进行了一场激战,史称" 昆阳之战".西汉末年,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王莽建立新朝政权更激化了阶级矛盾,加之天灾饥荒,民不得不反。王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荆州一带饥民在王匡、王凤兄弟的领导下,揭竿起义。数月之间,队伍发展为七、八千人,并以绿林山(今湖北省大洪山)为根据地进行斗争,故名绿林军。
  地皇二年(公元21年),王莽派荆州牧率精兵2 万围攻绿林军。义军在云杜(湖北沔阳西北)附近设下埋伏,大破官军。绿林军声威大震,很快发展为5 万多人。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夏初,绿林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南下南郡(今湖北江陵),称下江兵;另一路由王匡、王凤率领,东入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称新市军,此乃绿林军主力。新市军向随县(属湖北)、平林一带发展,当地农民纷纷投奔。陈牧、廖湛聚众千人,号称" 平林军" ,一并加入新市军。同年冬,南阳豪强刘縯、刘秀兄弟在春陵(河北枣阳南)
  起兵,加入新市、平林起义军。
  地皇四年(公元23年)正月,绿林军打败官军的进攻,击溃王莽军主力,获得大量军用品和俘虏,队伍发展为10多万人。二月,绿林军立西汉宗室刘玄为皇帝,建立政权,仍叫汉朝,改年号为" 更始".更始政权建立后,绿林军士气更高,并且兵分两路继续攻敌。一面派主力进攻宛城(河南南阳),以夺取洛阳,攻入关中;一面以王凤、王常、刘秀为首,率军北上,攻克昆阳、郾城(河南郾城南)、定陵(河南舞阳东北)
  等地,以保障主力围攻宛城。之后,绿林军派刘秀率一支几千人的队伍北进颖川西北的阳关,直指洛阳。王莽闻讯后惊恐不已,立即集兵镇压。他把留在长安、洛阳的主力和打算去东线镇压赤眉军的队伍集中起来,一并转到南线对付绿林军,由大司马王寻、大司空王邑任主帅。此外,他还下令各州郡现抓民夫,由当地地方官亲自带队到洛阳,统归王寻、王邑指挥,共" 将兵百万,其甲士四十二万人".为了一举镇压绿林军,王莽还" 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 ,以" 长一丈,大十围" 的长人巨无霸为垒尉(负责管理营垒的官)," 又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 ," 旌旗辎重,千里不绝".王莽军从洛阳出发,在阳关迫使刘秀率领的小部队退回昆阳,并同严尤、陈茂部汇合,直逼昆阳,以图下一步解宛城之围。
  此时,驻守昆阳的起义军仅八、九千人,众寡悬殊,难以取胜。但起义军最终仍决定迎战,并采用了刘秀提出的守城、调兵、反攻、取胜的方案。
  王凤、王常留下守城,刘秀、宗佻、李轶等突围出去,到郾城、定陶一带调集援兵。
  王莽军一到昆阳城下,便立即包围了昆阳," 围之数十重".多次被起义军打败的严尤向王邑建议弃昆阳,先进兵宛城灭绿林主力,但王邑仗着人多势众,以为昆阳唾手可得,于是加紧围困,并扎下100 多座营盘,致使" 旗帜蔽野,埃麈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为加快破城,王邑又下令挖掘地道,架云车10余丈,并用一种巨大的冲车(" 动輣")冲撞城门,向城里齐发弩矢。
  守城的起义军英勇抵抗,打退王莽军一次次的进攻。20多天过去了,昆阳城仍未攻下,王莽军的士气渐渐低落。地皇四年六月,刘秀将定陵,郾城两地的兵力全部集中起来,共约万人,迅速开向昆阳。刘秀率步骑精兵1000人作为队伍前锋,最先到达。在距义军主力四、五里远处布下阵势。王邑见状,不屑一顾,派几千兵前往迎战,被刘秀斩杀几十人。随后,义军主力部队紧跟上来,猛击王莽军,又斩杀千人,鼓舞了义军斗志。接着,义军中又假传宛城被克,大军将至昆阳的消息,使王莽军军心动摇。旋即,刘秀又率3000精兵组成敢死队,出其不意地" 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 ,王寻、王邑亲率一万兵迎战,以为稳操胜券,乃令各营不得擅自出兵。但交战不久,王莽军便招架不住,队形大乱。在混战中,王寻被杀,王邑见势不妙,率少数残兵逃跑。王莽军失去主帅,四处逃窜。
  守城的义军" 亦鼓噪而出,中外合执,震呼动天地" ,杀向官军。" 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忽然,风雨大作,屋瓦乱飞,大雨倾盆而下," 滍川盛溢" ,本已溃败的王莽兵一个个夺路而逃,跟随队伍的那些虎豹兽群亦脱缰逃掉," 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王莽军军需辎重和车甲珍宝全被缴获。
  十月,义军攻入长安。王莽被市民杀死。
  昆阳之战是对王莽政权最后、最沉重、最有决定性的一次打击。义军所以取胜,原因在于:(1)民心所向。王莽政权虽拥有精良的武器和庞大的兵力及充足的军需物资,但因王莽改制失败而失去民心;而绿林军则多是农民,他们因饥寒所迫铤而走险,反抗苛暴的官府,为广大人民所拥护。(2)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的指导。绿林军将领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出有效的作战计划:先是坚壁不出,消耗敌车力量;待援军到来时,内外合力攻敌,并假传宛城被克的消息,瓦解敌人士气而打败骄兵。
  10. 东汉与羌人的战争
  羌人又称为西戎,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共有150 个部落,在商周时便已出现在我国历史上。到了汉代,羌人的分布范围大致如下:以西海郡(今青海)为中心,东到扶风(陕西西部),南至蜀郡、广汉郡(四川西北),西北邻接西域,北达陇西、天水(今甘肃一带)。到东汉时,由于朝廷将羌人徙置于天水、陇西、扶风一带,与汉人杂居;东汉地方官吏及豪强对羌人加重剥削和搜刮,肆意虐待他们,激起羌人的愤满。因此,羌人不断起兵反抗,较大规模的战争有三次。
  东汉汉安帝统治时期,朝政黑暗。地方官吏与豪强肆无忌惮地虐待羌人,朝廷当权者则以击败羌人来立功成名,借口对羌用兵以敛民财,以饱私囊,羌人被迫起来斗争。永初元年(公元107 年)夏,汉朝廷强迫金城、陇西和汉阳三郡的羌人随征西域,被征羌人因" 惧远屯不还" ,在行至酒泉时相继逃散。汉发令各郡县截击逃散的羌人," 或覆其庐落" ,羌族部落被迫反抗。
  汉羌间第一次大规模战争爆发。
  先零别种滇零羌和钟羌首举义旗。他们因" 归附既久,无復器甲" ,于是"或持竹竿木枝以代戈矛,或负板案以为楯,或执铜镜以象兵" ,切断陇道," 郡县畏懦不能制".朝廷忙派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前往镇压,他们征发内地10多郡的兵卒共5 万人,开往汉阳郡(甘肃甘谷东南)并屯兵于此。第二年春天,数千钟羌人在冀县以西击败邓骘军,歼灭千余汉军。
  冬,邓骘又派任尚、司马钧率诸郡兵击羌,在平襄(甘肃通渭西北)与数万滇零羌人激战,汉军大败,损失8000多人。之后,滇零羌人在北地郡(宁夏吴忠西南)自称" 天子" ,并广泛招集其它羌人反汉,向四周的汉地进攻,东击赵魏(山西、河南境)、南入益州(陕西中部),杀死汉中太守,抄掠三辅(陕西中部),阻断陇道。汉军难以制服,邓骘不得不打道回朝。
  羌人势力日益强大,继续攻汉。永初三年(公元109 年)春,诸羌攻打三辅,汉派骑都尉任仁督诸郡屯兵前往解决。多次战斗均处不利。第二年春,羌人又反复进攻褒中(陕西勉县东南),汉中太守郑勤急于反击,率兵大战羌人,结果大败,3000人被歼,自己也战死沙场。永初五年(公元111 年),羌人又不断进攻汉地,攻入河东(山西部分地区)、河内(河南部分地区),汉军无力制胜于羌,不得不采取消极防御办法,在赵、魏以及常山、中山(河北部分地区)大建坞堡作为屏障,先后" 缮作坞候616 所" ,屯兵20余万。
  边郡官吏也无心守战,纷纷内徙,同时割禾折屋,强徙居民,不少人死于内徒过程中,致使内徙边民起义反抗,与羌人联合反抗东汉王朝,甚至成为羌人首领,杜季贡即是。
  元初二年(公元115 年),汉廷遣左冯翔司马钧和校尉庞参各率8000人和7000人分道击羌。庞参的队伍行至勇士(今甘肃榆中)东,被杜季贡击退;司马钧率军攻拔丁奚城(宁夏宁武南),杜季贡迎战;先率众佯逃,司马钧的部将不听其令,纵兵追击,结果被羌人伏兵攻击,3000余人全部被歼。
  汉军每战不利,羌人屡战屡胜,汉廷开始总结经验教训,认为失败原因是以汉步兵追击羌之骑兵," 执不相及".于是开始" 罢诸郡兵" ," 捨甲胄,驰轻兵" ,以轻骑抄袭羌人庭帐所在地,使杜季贡失败,损失400 多人和数千头牛马羊。
  元初三年(公元116 年),汉遣邓遵率南匈奴骑兵万名进攻零昌羌人,在灵州(宁夏灵武北)拉开战幕,羌人战败,被歼8000余人。与此同时,丁奚城也被任尚率军击败,700 羌人被歼,杜季贡被任尚收买羌人刺杀。随后,汉军向北地进军,袭击狼莫部羌人。任尚与马贤合兵攻羌,迫使狼莫部羌兵引退,双方僵持60多日,最后战于富平(甘肃庆阳西南),羌人失利,汉军获胜,歼灭5000余名羌兵,俘虏1000余人,并得牲畜10余万。狼莫羌人退走,西河虔人种羌共1.1 万人投降汉朝。至此结束了10多年的汉羌战争。
  此后,汉羌之间的小战仍未间断。但从永和五年(公元140 年)起,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战争。永和四年(公元139 年),汉政府委派到弘农,并州、凉州的官吏苛刻无比,经常烦扰百姓,再次激起羌人反抗。
  永和五年夏,且冻、付难两部羌人首先起兵,攻下金城(甘肃兰州西北),再与其他羌人联合,进攻三辅,攻杀郡县长吏。汉廷" 发京师近郡及诸州兵讨之" ,马贤为征西将军,领兵10万驻守汉阳,并于" 扶风、汉阳、陇道作坞壁300所,置屯兵".且冻羌人分兵作战,抢先开向武都(甘肃西和西南),火烧陇关。次年春,马贤率五、六千骑兵镇压羌人,在射姑山(甘肃庆阳北)被羌人重创,马贤及其两个儿子战死。之后,巩唐种羌人又攻向陇西,3000余骑焚烧陵园,杀入关中。武威太守赵冲率兵镇压,歼灭400 余名羌人,羌降者2000多人。与此同时,罕种羌人千余人又攻占北边,诸羌八、九千骑再次攻战武威。东汉政府为避其锋芒,不得不再次将安定、北郡二府内迁,并派军队屯驻三辅。汉安元年(公元142 年),汉以赵沖为护羌校尉。
  赵沖抚剿并举,招降罕种羌人5000余户,又围剿在安定郡的烧何种羌人,歼灭1 ,500 人,击败诸羌4000多人,追杀8000多人,诸羌3 万余户投降凉州刺史。建康元年(公元144 年),汉将马玄率羌人逃亡出塞,赵沖领兵追击。
  在建威鹯阴河(甘肃兰州以北)渡河时,汉军中600 余名胡兵叛逃,赵沖追赶逃兵,遇羌人伏击而死。
  至此,第二次大规模的汉羌战争告一段落。在此期间,汉军吸取前一阶段的教训,剿抚并施,击败羌人。尽管如此,东汉政府仍付出巨大代价,耗资80多亿,士卒死亡无数," 白骨相望于野".汉羌第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开始于延熹二年(公元159 年)。这一年,羌人烧当、烧何、当煎等部起兵袭击汉朝的陇西、金城,汉护羌校尉段颎率领1.2 万多骑兵攻击西部羌人诸部,很快破羌,并迅速追击,在罗亭(今青海化隆境)歼灭2000余人,俘虏万余人。第二年春天,烧何羌等部向张掖进攻,段颎率兵迎击,击败羌人,并乘胜追击40余里。随后,段颎又向塞内诸羌用兵,羌死数千人。延熹六年(公元163 年),羌人又发起攻势,段颎于次年组织万名汉兵袭击当煎、勒姐羌军,获得胜利,歼灭并俘虏羌人千人。延熹八年(公元165 年),段颎率兵继续击羌,万名汉军随他进至湟中(今西宁一带),结果被当煎羌人打败,被围3 日。后段颎指挥部下夜晚潜出,攻击羌人侧背,羌人始料不及,终被击溃,汉军乘胜追击,西部诸羌败散。
  建宁元年(公元168 年)春,汉廷命段颎统兵攻击西部羌人,万名汉军在逢义山(今宁夏西吉东北)与先零诸羌交战。段颎以强兵布阵,正面为三行长矛兵,其间配有强弩,两翼部署骑兵,并以功名激励士兵齐心作战。汉军士气高昂,奋力冲向羌兵,羌人大受损失,被歼8000余人,损失牲畜28万头。建宁二年(公元169 年)夏,段颎遣部将田晏带兵5000击羌,田晏兵攻入羌人聚屯的凡亭山(今六盘山),随后设寨扎营,诱使羌人出击。羌军果然出战,两军撕杀激烈。最后,羌人渐处不利,向东奔去,聚守射虎谷(今甘肃天水西),扼守关口。段颎派人在南路设障40里,堵羌南退之路;同时密遣7000兵夜上西山,在距羌一里之处结营掘堑;再派3000人去东山,因此对羌形成东、南、西三面包围之势。羌人发觉汉军进逼,乃猛攻西山,段颎趁机攻入谷口,东西两面汉军紧密配合,齐击羌军。羌人难以抵挡,迅速溃败,被歼1.9 万人。东部诸羌基本被击溃。
  第三次大规模战争期间,汉军有了前两次战争的经验,并主动寻战,穷追羌兵,拥有制羌优势,最后将东西诸羌基本击溃。但东汉也付出极大代价,耗资巨额,损失无数,加剧了国内社会矛盾。
  11. 黄巾起义
  东汉后期,政治黑暗,朝廷腐败,宦官与外戚交替执政,昏庸无比;对羌战争历时数十年,耗资近400 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豪强地主又肆意兼并土地,迫使农民失地破产;加之自然灾害持续不断,水旱虫蝗风雹连年侵袭,出现万民饥荒、人相食的悲惨景象。农民走投无路,唯有暴动起义,以求生路。先是小规模农民起义不断出现,遍及全国,最后终于发展成为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钜鹿(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张角是道教的一支——太平道的首领,起义前收徒传道,在青、徐、幽、冀、荆、扬、兖、豫8 州有众徒数十万,并按地域将之分为36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
  他向广大人民宣告东汉统治即将完结,提出"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简称" 黄天泰平")的口号,并决定在甲子岁(公元184 年)甲子日(3 月5 日)发动起义,后因叛徒泄露机密,起义提前一个月爆发。
  中平元年二月,起义者头裹黄巾以作标志,在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领导下起兵反抗,7 州28郡同时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组织和准备较严密的农民战争——黄巾起义爆发。
  起义爆发后,按地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波才领导的颍川(河南禹县)黄巾;二是张曼成、赵弘、韩忠、孙夏等人相继领导的南阳(河南南阳)黄巾;三是彭脱等人领导的汝南(河南汝南)、陈国(河南淮阳)黄巾;四是卜已领导的东郡黄巾;五是张角、张宝、张梁兄弟领导的钜鹿黄巾;六是戴风等人领导的扬州黄巾;七是在今天的北京地区的广阳黄巾。其中,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他领导的队伍在北方形成革命中心;张曼成自称神上使,其义军是南阳的革命主力;波才、彭脱等是东方的革命主力。起义者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威胁京师洛阳。
  为了对付义军,东汉王朝首先加强都城洛阳的防守力量,于三月命外戚何进为大将军,将兵屯守洛阳都亭,守备甚严,同时又在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8 个险要处增设八关都尉,以加强洛阳的外围防御。为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以应付危局,东汉政府又大赦天下党人,诏敕州郡加强守备,修制器械。随后调兵遣将," 远征三边殊俗之兵" 镇压黄巾军。
  张角吸取以往起义军被统治者各个击破的教训,采取" 内外俱起,八州并发" ,同时出击的战略,在各地一起打击封建统治者。官军则采取重点进攻,同时令各地世家豪族挖堑筑堡以配合行动。四月,两军在京师洛阳附近的颍川交战,皇甫嵩、朱   军率官兵4 万向波才的黄巾军猛扑,义军击败来犯官军,并将黄甫嵩围于长社(河南长葛东北)。但因波才缺乏战斗经验,使义军" 依草结营" ,致使皇甫嵩军深夜纵烧义军营地,再与朱   联合进击义军,后又有骑都尉曹操率援军参战,使波才义军寡不敌众,在阳翟(河南禹县)失败。官军乘势向东,击败汝南、陈国的黄巾军,因此使东汉朝廷摆脱了京师之围,并能腾出手来对付其他义军。八月,皇甫嵩" 又进击东郡黄巾卜已于仓亭" ,义军失利,卜已被俘。
  在河南重镇宛城(河南南阳),义军张曼成部自三月以来便以重兵攻城,遭南阳太守秦颉抵抗。双方激战,相持百日。六月,秦颉趁颍川义军失败之机,勾结当地富豪武装疯狂反扑,冲破义军包围。张曼成战死,赵弘继任统帅,率10余万兵攻克并据守宛城。不久,朱   在镇压颍川义军之后南下援助,与秦颉等地方军合围宛城义军。义军英勇战斗,多次击退官军,坚持3 个月。
  之后,赵弘阵亡。赵忠被义军推为统帅,众义军继续奋战。朱   久攻宛城不克,乃施一计:鸣鼓佯攻西南,诱义军奔彼全力以赴,自己则率兵乘虚攻破义军东北,迫使义军退保小城。官兵连攻小城不克,又佯装撤围,同时却暗布伏兵。义军中计出城,追击敌人,结果被伏兵攻击,万余将士阵亡,赵忠降后被杀。义军余部又迅速退守宛城,以孙夏为师,但很快被击败。十一月,宛城陷落,南阳义军失败。
  起义斗争中心迅速转至河北地区。张角三兄弟发起全国起义之后,攻克广宗(河北威县东南),占据下曲阳(河北晋县西),控制了河北腹地,威震汉廷。三月,汉灵帝命涿郡大姓卢植猛攻广宗,被义军击败,不得不改派率领羌胡军队的董卓镇压义军。然而,董卓仍未能取得速胜。八月,汉廷改派皇甫嵩进攻钜鹿。由于颍川、汝南、东郡义军的失败,张角兄弟处于不利境地,遭到官军主力的全力围攻。不久,张角病逝,张宝继任统帅,坚持斗争,使官军久攻广宗不克。皇甫嵩" 乃闭营休士,以观其变" ,义军由此放松警惕。官军乘机" 潜夜勒兵" ,包围义军营地,并对之突袭。义军仓促应战,以凌晨战至傍晚。张梁牺牲,3 万义军战死,5 万义军投河以示不屈,车重3 万余辆被焚。十一月,皇甫嵩攻破下曲阳,张宝等10多万义军被杀害。
  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被统治者镇压下去。
  黄巾起义组织周密、规模巨大、实力雄厚,但最终仍归于失败,原因在于:义军在全国同时起义后,各自为战,未能积极配合,会师一地,集中兵力对付统治者的军队,以致被各个击破;义军中缺乏具有丰富军事经验的将才,因而义军攻下一地之后,多据守城池而不积极寻机攻敌,遭到官军围困,最终耗尽力量;军事经验不足,因此被官军火烧营地,并为官军的佯退和闭营休战等所迷惑。
  12. 秦汉的军事思想
  秦汉时期战争频繁,规模巨大,双方投入的人力和耗费的财力都是空前的。为了打败对方,夺取胜利,当时的某些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悉心研究,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治国、治民、治军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1)秦代军事思想
  秦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吕不韦于始皇八年(公元前239 年)左右写成《吕氏春秋》一书,该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3 部分,其中在《十二纪》的《孟秋纪》和《仲秋纪》中,各有4 篇专论军事,阐述了作者对军事问题的认识,作者希望自己的著作成为秦国以至整个天下的指导思想。
  作者在书中论述了自己对战争问题的基本认识,以为战争不可避免,具有必然性,并提出" 义兵" 说,即主张用兵出于行义;在战略思想上,作者认为用兵上策以政治优势或伐谋、伐交手段制服敌人,万不得已必" 用枪鼓干戈" 时,也应以政治配合战术,争取民心,鼓舞士气,三军一心,方可所向无敌;在用兵方法上,作者继承了《孙子兵法》中的一些思想,主张" 执不可胜之术,以遇可胜之敌,若此则兵无失矣".只有拥有一支装备精兵、训练有素的军队,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战斗中,统帅应智勇双全,灵活机动,随机应变,化不利为有利。
  (2)西汉军事思想
  自秦至西汉,经历了反秦斗争和楚汉战争,以后,汉和匈奴之间又进行大规模战争,汉最终取胜,这与汉以正确的军事思想为指导分不开。
  在反秦斗争和楚汉战争期间,张良以《黄石公三略》(简称《三略》)
  为军事指导,扶助汉高祖刘邦打败对手并夺得天下。
  《三略》是由黄石公保存的西周姜太公的《太公兵法》一书,因它有上中下3 篇谋略故名。《三略》着重阐述政略,且常引用古代军谚和兵书中的言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还注重阐发君臣关系之理,受到历代军事家和政治家的重视,从宋代起即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其内容涉及三大关系,即将帅与部下的关系、国君与将帅的关系、国君与文武大臣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了这三大关系,方能很好地治国治军,书中详细论述了处理这些关系的高招。
  首先,将帅若想治好军、打胜仗、获功名,必须做到下述5 个方面:一是"通志于众" ," 志" 即崇高思想。将帅应使全体官兵明白,他们作战是为了一个崇高思想。这样,官兵目标明确,定会积极作战,其战必胜;二是体察下情。将帅应了解部下,根据部下所长,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该书作者将部下分为危者、惧者、叛者、冤者、诉者、卑者、强者、故者、贪者、欲者、畏者、谋者、谗者、毁者、反者、横者、满者、归者、服者、降者20种,并提出了一套驾御他们的办法;三是赏罚分明。将帅应严格治军,以礼与禄作为对部下的精神与物质方面的奖励,同时亦要严惩违令者," 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 ;四是同甘共苦。将帅应作到下述军谚所说的准则,即" 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以此将帅一心,战胜敌人;五是去奸用贤。将帅应善用贤人,去除奸侫,否则将陷于失败。
  在国君与武将之间,更应遵循一些原则。一是作战期间,国王应给武将以充分的自主权,"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 ,这样才能获得胜利。战争结束之后,国王应尽快收回将帅手中的兵权,以免其拥兵自重,不利王权;二是注重自身道德与威严的树立,国君与将帅均应如此。因为,国君无德则" 臣叛" ,无威则" 失权" ;臣下无德则无以" 事君" ,无威则" 国弱".但威不可太多," 威多" 会导致身败名裂。此外,国君还应善施权术,即会用计策,否则便不能" 决嫌定疑" 、" 破奸息寇" 并获得成功。
  在国君与文武大臣之间,国君应实行清静政治,而不应好大喜功,这样才能招来更多的忠臣,否则会激起民怨,致使君臣不和。国王还须政令严肃,不使"邪臣" 有得势之机;要惩恶扬善,用贤避邪,如此方能得天下并治天下。
  西汉初期,汉常受匈羌袭扰。汉虽对匈奴采取" 和亲" 政策,但仍未阻止匈奴的侵袭。汉文帝时,丞相晁错上《言兵事疏》,其中认真分析了当时汉匈的军事力量对比,指出了匈奴的三大特长(行动敏捷、能骑善射、耐饥渴疲劳),这是汉军无法与之相比的;同时也提出了汉军拥有的五大优势(平原战车、劲弩长戟、混编军阵、材官骑射、马下肉搏),这也是匈奴不曾具备的。因此,汉胜匈奴完全可能。为战胜匈奴,汉应采取" 以蛮夷制蛮夷" 之策,同时选择良将安边立功,再具备" 得地形" 、" 卒服习" 、" 器用利" 三条件。此主张后为武帝所用。
  宣帝时,西羌诸部骚扰汉境,后将军赵充国率兵逐先零羌之后又降各部羌人万余人,并上《屯田制羌疏》,以" 慎战" 和" 贵谋而贱战" 之思想为理论基础,提出" 罢骑兵屯田" ,使羌瓦解而去之。这在当时是正确的。
  武帝建元年间,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写成《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一书,其中有专章(《淮南子.兵略训》)论军事,提出了一系列的军事理论。
  该书对战争的起源和性质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类因物质利益不均而战,争战不可免,但战争性质有" 得道" 与" 失道" 之分,失道之兵弱,得道之兵强。
  作者以为,政治得失决定军事胜负,得道者得民心,失道者失民心;主张先谋略而后战,在君王、将帅、民心、军需、士卒等方面具备优势后再战,定能取得胜利。
  在战斗中,应具备" 三势" 、" 二权".所谓" 三势" ,即行动有" 气势" 、善利用" 地势" 、据敌情知" 因势" ;" 二权" 为" 知权" (巧妙侦察设伏)和" 事权" (调遣军队灵活有序)。
  作者非常推崇道家思想,精辟论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主张以静制动,以无形制有形,以无为制有为。敌躁我静,疲其力;" 无法无仪" 、" 无名无状" 、变幻莫测乃无形之静举,能使敌人无可奈何;有形之举有四:或以天时、或以地利、或以巧举、或以人和,此乃善采取军事行动者常用之法,但它们能被相应的办法破除。因此," 唯无形之静举为上".《淮南子,兵略训》还较细致地阐述了有关将帅的理论,与其它兵书一样强调将帅的作用。该书代表了西汉初期的军事理论水平。
  (3)东汉军事思想
  东汉后期,思想家王符写有《潜夫论》,论述治国安民之计,其中有几篇(《劝将》、《救边》、《边议》、《实边》)阐述了作者有关边疆防御与建设的军事思想。
  在作者看来,将帅不明军心、不知抚禄、赏罚不明乃为将帅不知兵,东汉所以久未制羌,主要原因在此。因此,要认真选拔将帅,其标准即《孙子》中所言六条:智、仁、敬、信、勇、严。主张选拔将帅要任人唯贤,切忌论资排辈,否则必败无疑。
  作者对东汉边境大乱甚忧,提出救边主张,因为地不可无边,无边则国亡。应加强边防,坚守边疆,遣军征羌,决不可割地以为苟合。
  作者抨击朝臣不救边之谬误,主张国君不坐观寇贼屠剥,不听任边郡虚废。只有务实边才能安中国。因此,不应强令边民内迁,因为边民故土难移,而应减轻边民赋役,恢复边郡孝廉制度,并在赐爵,物价等方面施予一定优惠,以达实边安国保境之目的。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地方豪强势力不断壮大。起义被镇压之后,东汉王朝已无法维持对全国的统治,统治集团内部外戚、宦官斗争激烈,被豪强势力利用,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全国重又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封建割据势力不断混战,最后在公元220 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公元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公元229 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吴国。于是,中国出现三国鼎立局面。
  公元263 年,魏司马昭灭汉。公元265 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用禅让方式灭曹魏,建立西晋王朝,是为晋武帝。公元280 年,晋武帝灭吴,重新统一中国。
  西晋末年爆发了各族人民大起义,反抗西晋统治者的残暴与虐待。西晋王朝在人民的起义斗争中迅速瓦解。之后,北方出现五胡十六国,长期分裂割据。直至公元386 年,鲜卑人拓跋珪重建国家,改国号为魏,是为北魏。
  北魏末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史称北朝。
  与此同时,在南方,公元316 年,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第二年,司马睿在江南自称晋王,公元318 年称帝,建立东晋王朝。公元420 年,东晋末帝被废。其后,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史称南朝。
  这种分裂割剧局面一直到公元589 年隋文帝统一南北才告结束。
  1.军事领导体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战祸连绵,分裂割据时常出现,因而其军事领导体制与秦汉有所不同。
  秦汉时期,建立起了高度中央集权化的军事领导体制。皇帝控制着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以首都为中心,以郡县为基础,建立起一支由中央掌握的庞大军队。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仍沿循秦汉轨迹,竭力加强自己的武装力量,完善本王朝的军事领导体制。但又往往因为时事多变,政局不稳,致使军权旁落,中央集权化的领导体制被破坏。
  魏晋南北朝时期,按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和最高军事统帅,五兵尚书(后或称七兵尚书)是专门的军事行政机构,将秦汉时期太尉的职能取而代之。北周时则有兵部中大夫、少兵部下大夫,以后隋、唐的兵部即沿于此。
  曹丕称帝后,任命宗室大臣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代表皇帝统率全国军队。但主管将领只负责军事训练和一般的军事行政任务,无权调动军队。
  遇战事发生,由皇帝任命专征将帅,此人被委以调动本部军队之权,但在行使此权时必须及时禀报皇上。若遇权臣当道,则常假借圣旨调动军队,有些权臣身兼都督中外诸军事和录尚书事二职,将军政大权集于一身,此时皇帝已为傀儡,其皇位丧失也为时不远了。
  这一时期的军队主要将领还可以设置幕府。曹操为大将军时,便曾设有大将军幕府。幕府人员有长吏、司马、参军事等等,其职责是协助长官处理日常行政事务。魏晋以后,高级府僚还被纳入国家官制规定范围,而且高级府僚也由朝廷来任命。
  这一时期的军制较为混乱。大致看来,军队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两种,统一由都督中外诸军事指挥。
  中央军又分为中军和外军。中军(又称" 台军")即屯驻于京师地区的中央直属军,其中一部分担任京师卫戍,名禁卫军;另一部分屯据京城附近的重镇要冲,保卫京师,或受命出征。外军则指屯驻京师之外,由各地的都督府统领的军队。在名义上仍隶属中央军,因而通称中外诸军,受中央直接指挥,且其都督区的范围须经常变动。
  曹魏时,禁军的最高长官名叫中领军,其职责是总领城内诸军队;到西晋时,中领军曾改称" 北军中侯".当时的禁军规模大、人数广,有六军、四军、六校、三将和四卫率;东晋时,将禁卫军力量减弱;到南朝刘宋时期,设置领军将军和护军将军,分别掌管中军和外军。
  外军的长官为方镇军,是各方镇的都督诸军事。魏晋时期,由都督统率的大军区在全国有10个(或6 个)。一般说来,都督不兼任当州刺史。而在10大军区之外,边州的都督则往往兼任当州刺史,统率一部分中央军和一部分州郡兵。东晋时,中央权力削弱,中央驻屯军与州郡兵都是由兼任该州刺史的都督统率,其实力强大,有的甚至成为对抗中央的军事力量。南北朝时期,开始加强中央权力,中央又恢复了对方镇驻军的指挥权,明确了外军与州郡兵的界限,并由中护军统率指挥方镇军。
  地方兵又称州郡兵,此乃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的地方武装。曹魏时便实行州郡置兵,西晋统一后曾一度实行军民分治,由都督和校尉治兵,刺史和太守治民。后又恢复州郡领兵制,南北朝时期一直存在州郡兵。州郡兵属州刺史和郡太守统辖,是在以前的刺史和太守私人部曲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
  曹魏时期,地方官员借助给客制,将国家所赐的屯田客变成部曲,加上从地方上招募壮勇,使地方军迅速发展。地方割据势力往往以州郡兵作为其重要支柱。
  2.士家制
  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多把佃客组成为自己的部曲家兵,割据称雄。到曹魏时期,为保持一部分固定兵源以应付战争所需,曹操在收编豪强武装的基础上建立军队,并在平定冀州之后推行" 士家制度" ,魏晋南朝时期一直推行此制。
  何谓" 士家制度" .所谓" 士家" ,指的是士兵和他的家属。为保证兵源,士家制规定:士家有特别的户籍,世代当兵,或服挽船、养马、鼓吹等各种特定的劳役。士家中的妇孺与尚未轮代的男丁,也要为政府耕田或服役。
  士家身分低于平民,士家之妻因夫死改嫁或其女儿出嫁,都只能嫁给士家;士逃亡,妻子要被没为官奴婢或处死。据载,当时在冀州的士家便有十万户以上。
  从士家制规定可以看出," 士家制" 乃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兵制,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兵民分离,兵民分籍。士家户籍(或称" 兵籍")分离于编户之外,兵户不属于乡里,只属于军府或营署管辖,故也可称为" 营户" 或" 府户".第二,世代当兵。为保证稳定的兵源,士家制实行兄终弟及、父死子承。第三,役使繁杂,劳役沉重,既服兵役又服劳役。士家兵役年龄一般为17岁至50岁,服劳役的年龄则为小至11至12岁,长至60岁以上。甚至士家中的妇孺与尚未轮代的男丁也要服各种特定的劳役。第四,控制严酷。士家必须集中居住、集中管理,即士兵妻子营居,使之无法逃离。
  士兵逃亡,罪及妻子。第五,身份卑贱。士家不仅不能与平民通婚,还不准读书、不准做官、不准转业,甚至可被作为礼品赏赐与赠送。
  士家制是封建国家在特定条件下用私人部曲方式组织国家军队的制度,它一方面是豪强地主统治农民的方式在国家统治中的反映,另方面则又是对豪强地主的一种约束,使其不能无限制地自拥私兵和部曲并阻碍国家的统一。
  3.府兵制
  府兵制建立于西魏,是西魏的都督中外诸军事宇文泰按照鲜卑8 部旧制建立起来的。
  北魏末年,孝武帝在高欢逼迫下西入长安,宇文泰鸩杀孝武帝,于公元535年另立文帝,自己任都督中外诸军事,掌握实权,史称西魏。
  宇文泰身为鲜卑人,但其汉化程度较深,其战士主要由改编的关陇各族人民起义军组成,加上后来随魏孝武帝入关的六坊鲜卑兵,共有四五万人的兵力。由于西魏与东魏不断战争,兵源日感不足,而居住在关陇的鲜卑人为数不多,西魏不得不从汉族百姓中征兵。但是,自曹魏以来实行的士家制使汉族士兵地位低下,加之北魏孝文帝改制后,随着北魏政权封建化的加速,原六镇的鲜卑军户社会地位也急剧下降,不利于提高士兵的作战积极性。因此,宇文泰在征召汉人" 关陇豪右" 的依附人口为兵之后,乃以当地有名望的大族人物统领,并于西魏十六年(公元550 年)实行府兵制,以协调胡、汉关系,密切主将与士兵的关系,提高士兵身份,加强军队战斗力。
  府制制内容大致有三:一是仿照鲜卑八部旧制,建立以八柱国有为首的府兵制。八柱国大将军分别是宇文泰、元欣、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而宇文泰在此之前已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总领军队大权;元欣则是西魏宗室,徒有虚名,没有实权。因此,实际上是六柱国大将军每人统领1 军,共有6 军。六柱国之下又各设2 位大将军,共12大将军。每大将军之下,又各设2 个开府,共24开府。每个开府统2 个仪同,共48仪同。
  每仪同统率100 士兵,共计4.8 万府兵。二是府兵主将和兵士均改为鲜卑旧姓。有功诸将继承鲜卑36国、99姓,除已是鲜卑复姓者外,其余已用汉姓或本为汉姓的将领均被赐予鲜卑复姓,他们所统率的士兵亦以其主将的鲜卑姓氏为姓氏。由此保持并扩大了鲜卑旧有的氏族关系,以便维持士兵与军官之间的密切关系。三是府兵另附军籍,不列于民籍,无其它赋役。府兵兵士由主将率领轮番宿卫,不当番时则练习武艺,战时出征。因不负担赋税,致使人们纷纷应召,府兵人数猛增。
  府兵制以诏令形式确立了以六镇鲜卑、关陇豪右组成的府兵之地位,使府兵制下的官兵关系蒙上一层部落化的色彩。这种方式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但却使六镇军户的地位有所改善与提高。宇文泰将府兵大权紧握手中,皇帝对府兵则无领导权。到了北周的武帝时,继续推行府兵制,但将府兵军士更名为" 侍官" ,并将府兵领导权收归皇帝手中,府兵成为名符其实的宿卫禁旅,府兵基础也大为扩大。隋炀帝执政初期,又根据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对府兵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4.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公元200 年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发生的北方两个最强大的军阀袁绍与曹操之间进行的一次大战。
  公元2 世纪末,东汉王朝镇压了黄巾军起义,但其政权也濒于灭亡。在镇压黄巾军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豪强乘机扩大自己的武装,各据一方,互相混战。最后,在北方出现两大军阀势力,袁绍与曹操。
  袁绍占据冀州(今河北中部、南部、山东西端,河南北端一带);曹操取得汝南、颍川两地,并将东汉末帝汉献帝迎至颍川郡的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控制在自己手里,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不能容忍曹操势力的强大,他在公元199年打败另一大军阀公孙瓒之后,便迅速将矛头对准了曹操。此时的袁绍在兵力及军事装备上均占有绝对优势,他自恃人多地广,企图一举攻下许昌,消灭曹操。袁绍手下的谋士沮授、田丰不赞同这一计划,他们以为,曹操现在拥有政治上的有利地位,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如若贸然对之进攻,师出无名;加之曹操实行屯田,恢复和兴办水利事业,使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军粮问题得到解决;且曹操方面法令统一,士兵精练,而自己方面则因连年用兵、百姓疲劳,府库空虚。因此不宜迅速对之用兵。沮授、田丰劝袁绍先务农息民,发展农业生产,充实军事力量,然后再去攻打曹操。这一稳妥的战略方案未被袁绍采纳,在主战派郭图、审配等人的迎合和怂恿下,袁绍点选10万大军,直奔许昌。
  在大举进攻之前,袁绍派人前往荆州,说服荆州牧刘表从南面策应,共同进攻曹操。刘表口头应允,但实际上并未出兵。之后,袁绍又派使者到穰(y áng)城,动员张绣从侧面袭击曹操,但没有成功,张绣反被曹操降服。
  由此削减了袁绍的势力。
  再说曹操这方面,其实力远不及袁绍,能够参战的部队仅二三万人。在得知袁绍即将进攻的消息后,立即与谋士郭嘉、荀彧(y ù域)等人商讨对策。
  他们将袁、曹双方情况作了对比分析,指出曹胜袁败之理:第一,袁绍出兵攻曹,曹可以汉皇帝之命令为号召,得到世人支持,袁绍的进攻不得人心;第二,袁绍疑心很重,忌贤妒能。而曹操则大胆用人,身边有一批将才谋士;第三,袁绍计谋虽多,但优柔寡断,且其内部集团分帮结派,矛盾重重。而曹操则在策略既定之后,能当机立断,并且明辨是非,不受迷惑,赏罚分明,使内部集团较为团结;第四,在用兵方面,袁绍喜好虚张声势,不懂兵法,而曹操则很会用兵。最后决定,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争取战胜袁绍。
  建安四年(公元199 年)八月,曹操根据对方用兵意图,作了战略防御部署:派臧霸带兵进入青州,以牵制袁军,巩固自己的右侧;派于禁带领步骑兵2000人前往延津(今河南延津县)屯守,同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太守刘延共同防止袁军的正面进攻;又在官渡布下防线,作为阻挡对方的主要阵地。
  建安五年(公元200 年)二月,袁绍亲率十万大军进据河北前线的黎阳,准备以此渡河南进,直捣许昌。他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白马太守刘延组织抵抗,但伤亡很大。曹操闻讯,急忙率兵从官渡向北,前往白马援救。他采纳谋士荀攸之计,率兵向白马西南的延津佯攻,好象要渡黄河去袭击袁绍的后方。袁绍见状,即刻派出一部分军队去延津迎战。曹操立即率轻骑急驰白马,对方全然未知,直到离白马十多里的地方,才被颜良发觉。
  颜良仓促应战,被在曹操军中效力的刘备大将关羽斩杀,袁军顿时溃败,白马之围迅解。之后,曹操将白马城里的居民全部迁出,随军沿河向官渡撤退。
  袁绍获悉曹操从白马退去,便亲率大军渡河南进,以吞掉曹军。袁绍的军队向延津方向赶来,曹操命令军队在延津南面的山坡扎下营来。袁绍令大将文丑率骑兵6000人继续追击曹军,曹操则让所有骑兵解鞍放马,丢弃辎重于道,袁军士兵见状,争着抢夺道上的军用物资。曹操立刻指挥军队,一齐上马冲杀过去,对方乱作一团,文丑在混乱中被杀,其人马全部被俘。
  白马、延津两次战斗,成为官渡之战的序战。袁绍损失两员大将和众多人马,士气受挫。曹操方面却在很大程度改变了被动局面。但是,袁军仍保持着优势,为了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曹操在初战告捷之后,主动从黄河南岸后撤至官渡,以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相机击敌。
  袁绍在初战不利之后,仍未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依旧倚仗自己在人力物力方面的优势盲目进攻。七月,他又将军队开拔至官渡北面的阳武,拒不接受沮授提出的以持久战消耗曹军实力的建议,命令主力部队进至官渡前线,安营扎寨,军营东西长达几十里。
  曹操也组织好军队,摆开阵势。九月,曹操主动出击,向袁军发动进攻,但未获胜。于是,曹操改变方针,深沟高垒,固守阵地,坚壁不出。袁绍见状,乃命士兵在曹营外面堆起土山,建造高橹(一种无顶的房子),让弓箭手从那里猛烈射击曹军,箭矢如雨般射向曹营,曹操的士兵不得不以盾牌遮住身体行动。为还击对方,曹操命令工匠连夜赶造霹雳车(一种用机关发石块的车子),发射石块,响声如雷,将袁军的高橹击破。袁绍连忙命士兵暗凿地道,直通曹营,以便偷袭;曹操则命人在营墙内挖掘长壕进行防御。就这样你来我挡,双方在官渡相持不下。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曹军方面兵士数量本来就少,军粮也不充足,时间一长,士卒波劳,军粮不济、军心动摇。曹操甚为忧虑,曾写信与留守许昌的荀彧商量,表示要放弃官渡,退守许昌。荀彧认为曹军应坚守官渡,在两军相距处于关键时刻之际,谁要先退,便会为敌人所乘。只要坚持下去,战局一定会迅速发生变化。荀彧让曹操千万不要退兵,切不可丧失良机。
  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建议,坚定了信心,安抚部队,继续坚守官渡,以待有利时机进行决战。
  在两军相持期间,曹操一方面严令后方催办粮草,接济军需;一方面又派人去烧毁袁军的粮草。碰巧袁绍派韩猛押送粮车几千辆前来官渡,正行进途中。曹操派部将徐晃和史涣率兵前往打劫,打跑了韩猛,烧掉了韩猛押送的全部粮车和军用物资。
  十月,袁绍又派人从河北运来一万余车军粮,屯于袁军大营以北40里的乌巢(今河南封丘西),由大将淳于琼带万人驻扎于此加以保护。
  不久,袁绍的一个谋士许攸背袁投曹,他向曹操提供了袁绍军粮所在地的情报,并建议曹操率轻骑前往偷袭。曹操大喜,当夜开始行动。留下曹洪、荀攸防守官渡大营,自己亲率步骑兵5000人,直奔乌巢。他们打着袁军旗号,每人手持一把干柴,口含一根筷子似的小木棍,把所有的马嘴都束起来,迅速到达乌巢。随后,把袁绍的粮屯包围起来,点火焚烧粮库。袁军守兵从梦中惊醒,发现火光冲天,浓烟四起,淳于琼仓促应战,被曹军击败,只好回营坚守。
  袁绍得知乌巢粮库被烧,以为这是攻下官渡、歼灭曹军主力的绝好机会。
  于是命令大将张郃、高览率兵攻打曹军的官渡大营,曹操不为其所动,仍率军与乌巢的袁军殊死战斗。张郃怕淳于琼支持不住,一再请求袁绍派兵去救乌巢,但袁绍仍坚持以主力攻打官渡,只派少数骑兵救乌巢。官渡的曹军营垒坚固异常,士兵死守阵地,袁军主力久攻不下,被牵制在此,为曹操在乌巢最后取胜创造了有利条件。最后,曹操率兵击败袁军增援部队,攻下乌巢的袁军营屯,杀死淳于琼,这里的一万多车粮谷全部烧毁。
  乌巢粮库被毁使袁军军心大为动摇。原主张强攻官渡、反对张郃用重兵救乌巢的郭图、因怕追究责任,反而向袁绍诬陷张郃. 张郃愤惧,同高览一起将全部攻城器械烧掉,投奔了曹操。这使袁军内部更加慌乱,袁军溃散。
  曹操乘势率兵出击,大败袁军,歼敌7 万余人,缴获其全部军资。袁绍仅率8 ,00名亲兵逃回黄河以北,从此一蹶不振。
  此后,袁绍又急又气,病重倒下。建安七年(公元202 年)五月,袁绍病死。他的几个儿子为争权夺位相互攻杀,最后被曹操各个击破。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打败与袁氏勾结的乌桓头人,基本上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官渡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在此次战争中,曹操以少数兵力击败拥有10万大军的袁绍,主要原因在于:在政治方面,袁绍集团虽占据粮食充足、人口众多的北方大部,但却纵容豪族,任意兼并土地,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曹操则厉行法治,打击豪强,实行屯田,奖励农业生产,使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并注意减轻百姓负担,笼络人心。
  从战略形势来看,曹操能利用对方的矛盾与弱点适时打击敌人,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变防御为进攻。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挫败敌人。
  在用人方面,曹操知人善任,善于采纳部下的正确建议。声东击西、诱敌深入、后发制人、偷袭粮库等均是谋士为之献上的妙计,使曹操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最终取胜;而袁绍则骄傲轻敌、武断专横、偏听偏信,致使人才离他而去,连遭失败。
  官渡之战的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5.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发生于公元208 年,是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进行的一次大的战争。
  公元207 年,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准备率军南下,逐渐实现全国的统一。
  此时,在南方的两大势力是刘表和孙权,曹操决定将其逐个消灭掉,刘表是其首先攻打的目标。
  刘表当时为荆州牧(荆州辖境大约为今天的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等省的一部;" 牧" 指一州的长官),是汉朝皇帝的同宗,在其管辖境内实行" 保境安民" 的政策,对外很少用兵,因此荆州这块土地比较安定,一些小军阀和士大夫多来此避难。官渡战争之后,刘表的宗弟刘备也来到荆州,刘表先让刘备驻屯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后又让其移驻樊城(今湖北襄阳县北),利用刘备来防守荆州的北面门户,作为抗拒曹操的前哨。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 年)七月,曹操进攻荆州。在去往荆州的路上,刘表病死,其次子刘琮继承其职位。九月,曹军到达新野,刘琮被曹军的巨大声势所吓倒,投降了曹操。此时刘备正驻守樊城,闻讯刘琮降曹,匆忙率部下军民向江陵方向撤退,行至当阳东北的长坂(今湖北荆门西)时,被曹操的骑兵追上,刘备匆忙应战,结果大败,率其残部折向东面的夏口(今湖北汉口)。随后派诸葛亮去东吴共商联合抗曹大计。
  曹操准备消灭的另一个目标是江东的孙权。孙权的祖先几代都做吴郡的地方官,他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占有吴郡(治所在江苏吴县)、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绍兴)等属于扬州(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一带)的六个郡,其江东政权初具规模。这里地处长江以南,远离中原战场,受战火破坏较小,加之孙权善于用人,发展生产,其统治比较稳固。
  当阳长坂一仗,使刘备损失不少人马物资,而曹操则顺利地占领了江陵,基本控制了荆州,并获得了刘表贮存的大量军用物资,收降了荆州的大批军队。连续不断的胜利使曹操骄傲起来,他认为,乘胜追歼刘备,甚至沿江东下消灭孙权都已不在话下。于是在占据荆州之后,便派使者送去一封信,声言要亲率80万大军与孙" 会猎" 于江东,一试高低。孙权的部下多被曹军的气势吓倒,主张迎降,唯有鲁肃和周瑜等少数将领主战,并向孙权分析了双方形势以及战胜曹操的可能性:第一,曹军多为北方人,不善于水战,他们舍鞍马、用舟楫,是弃长就短,对他们不利;第二,目前已是隆冬季节,战马缺乏草料;第三,荆州军民迫于曹军声威而归附曹操,并非心服,更非一条心;第四,江东地广兵精粮足,加上刘备的2 万精兵,两家联合抗曹,定会败曹。主战派的分析使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定下联刘抗曹的大计。随即,孙权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领3 万精兵溯江西上,与刘备会师于樊口(今湖北鄂城附近),共同迎击曹军。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 年)冬,曹操率大军南下,水陆并进。孙权联军继续向西进发,同曹操的先头部队相遇于赤壁,开始了著名的赤壁大战。
  从交战双方的实力来看,悬殊极大。曹军方面共20余万人,而孙刘联军只有4 万余人。但是,曹军从北方长途跋涉而来,早已疲劳不堪。新收编的刘表的部队对曹操仍怀有戒心,其军心不稳,因此其战斗力并不强。而孙刘联军方面则有其优势,东吴的水师一向训练有素,战斗力较强,此次战争,关系孙、刘两家的前途,其将士战斗意志坚决,由此弥补了在数量上的劣势。
  两军刚刚交锋,曹军方面便遇上不利,吃了一个小小的败仗,不得不退回长江北岸,在乌林(今湖北嘉鱼西北)屯扎,准备伺机再战,两军隔江对峙。
  由于水上风浪巨大,颠簸厉害,多数为北方人的曹军很不适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曹操命令工匠将战船首尾相接,即将九艘或十几艘战船编为一组,用铁链和铁钉连锁在一起,并在上面铺好木板,以减少风浪引起的摇晃。
  这种" 连环船" 使士兵能在上面行走,甚至可在上面骑马。曹操对此十分得意。
  联军方面得知对方的连环船之后,商量对策。周瑜的部将黄盖看到对方的战船首尾相连、锁在一起,便向周瑜献上一条火攻之计。周瑜认为此计甚妙,决定立即实施。但当时正值寒冬季节,经常刮西北风,在江上放火,容易烧着联军自己的船只。因此,周瑜、诸葛亮等人经过反复研究,估计在冬至前后可能出现东南风,那时执行火攻计划最为适合。
  为实施火攻计划,周瑜让黄盖诈降,打入曹营,以配合作战。曹操麻痹轻敌,信以为真,并约定了投降时间和信号。公元208 年,11月的一个夜晚,黄盖带领10只冲锋战船,上面装满了浇上油的枯柴干草及大批硫磺、烟硝等引火物,外边围着布幔,船梢还系有一些轻快的小船,飞速驶向曹营。时值东南大风,船只顺风而下,在离曹营2 里多路时,黄盖命令各舰同时点火,随即跳上小船退回。猛烈的东南风将大火吹向曹营方向,曹军的水营立即被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并迅速蔓延至岸上的大营。曹军被突如其来的大火搞得混乱不堪,士兵争相逃命,水军在战船上你推我挤,连环船无法分散开来,许多人被烧死淹死,损伤不计其数。
  联军在南岸望见北岸火起,知道黄盖已经得手,立即指挥快速战船,擂动战鼓,全力猛扑曹军,曹军大败,迅速溃散。曹操在混乱中慌忙率残部逃离,向江陵方向撤退。孙刘联军乘胜追击,水陆并进,曹军退至江陵时,已死亡过半。曹操元气大伤,无力组织再战,只好留下一部分军队防守江陵和襄阳,自己率残部退回北方。此后,曹操的势力局限于北部中国,再无力量南下扩张。不久,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赤壁大战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性战役。
  曹操兵败赤壁,联军大获全胜,原因何在.
  首先,曹操在官渡之战后虽在人力物力上有了大的发展,但在当时的黄河流域一带,经济并没有全面恢复,军民渴望在长期的战争之后有个喘息的机会。而曹操却被所取得的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急于求成,继续发动战争,其条件并不成熟。
  其次,骄傲轻敌,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自以为刘备势穷力尽,不堪一击,孙权力量弱小,不足以与自己对抗,因此未执行孤立敌人、各个击破的战略措施,妄图双管齐下,一举吃掉对方,致使孙刘结成牢固的联合阵线与之抗衡。
  第三,曹军不习水战,联军水师擅长水战,曹操以己之短,击敌之长,犯了兵家大忌。加之联军正确地分析敌我形势,针对敌方连锁战船的弱点,使用" 火攻" 战术,一举打败曹操。赤壁之战在我国军事史上创造了又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
  6.彝陵之战
  公元208 年的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黄河流域,控制北方;孙权保全了长江中、下游的地盘,占据江东地区;刘备乘机站稳了脚跟,并且占领四川全部和陕西、湖南、湖北的一部分地区。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魏、蜀、吴三国分立的局面。
  三国当中,魏的势力最大,蜀和吴的力量都比魏小。因此,在整个三国时期,吴和蜀基本上执行联盟政策,合力抗魏,收到一定效果,因而魏也不敢轻易发动对吴或对蜀的战争。然而,吴、蜀联盟不可能巩固,因为双方都各有自己的打算,它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有时甚至不惜损害对方,致使战争发生,彝陵之战便是吴国和蜀国之间于公元222 年在彝陵(今湖北宜昌市)
  进行的一场战争。
  彝陵之战实际上是吴蜀荆州之战的延续。
  古时的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地区,管辖长江南北20多个郡,是个四通八达的地方:北据汉水,南控湘江,东连吴郡、会稽,西通巴蜀,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此外,这里资源丰富,人口较为集中,经济、文化也比较发达,具有较充足的粮源与兵源。赤壁战后,荆州被魏蜀吴三家瓜分:曹操占据北部的南阳、襄阳二郡;孙权据有中部的南郡、江夏二郡;刘备得到长江以南的武陵、长沙、零陵和桂阳四郡。这是战争造成的一种暂时局面,三国谁也不满意,在战后10多年间,围绕荆州的归属问题,三国之间一直争斗激烈,都想独占荆州。
  曹操赤壁败北后,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内部事业及向西北地区的扩展,对孙刘两家持战略守势。在荆州方面采取防御措施:收缩防线,以重兵扼守襄阳、樊城,以防联军北进;孙刘两家在荆州问题上则多有纠纷。最初双方在荆州分境自守,尔后则因借还荆州之事大动干戈,进行了两次荆州之战。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 年),刘备要求孙权承认其领有荆州的全部,并把南郡(今湖北武汉市周围及沿江西至江陵一带地区)借给他,以作为向曹操进兵的通道。由于当时曹操的威胁并未完全解除,孙权答应了刘备的要求,以使刘备在荆州为东吴抵抗曹操。
  南郡借给刘备之后,对东吴的" 全据长江,以保江东" 的基本国策不利。
  因此,孙权在刘备占领益州(今四川地区)的第二年(公元215 年),便派遣使者向刘备讨回荆州。此时荆州已成蜀国的门户,既可北出宛、洛,进攻曹操,又可顺江东下,直取孙吴。刘备自然无归还之意,于是以夺取凉州(今甘肃一带)后再归还为辞,拒绝归还。孙权大怒,决定诉诸武力。他派遣大将吕蒙率2 万军队攻取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刘备获悉,立马引兵东下,命关羽率军夺回三郡。双方正剑拔弩张之时,北方的曹操乘机派兵攻打汉中(今陕西汉中市),直接威胁到刘备的根据地益州,刘备恐益州有失,不得不主动与孙权讲和。经双方协商,决定各作一些让步,平分荆州:以湘水为界,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归孙权;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属刘备。
  之后,双方派大将镇守辖地。鲁肃受孙权之命镇守陆口,关羽受刘备之命镇守江陵。两年后,鲁肃病故,吕蒙接替鲁肃镇守陆口。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 年),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七月,镇守荆州的关羽也乘势向魏发动攻势。他命南郡太守糜芳守卫公安,将军傅士仁守卫江陵,自己亲率大部分荆州守军进攻曹魏的樊城、襄阳地区。
  孙吴大将吕蒙一直认为,刘备阴险狡猾,关羽勇猛骄傲,他们终必是吴的祸患。因此一向主张拔掉荆州这个钉子,削弱蜀的势力,东吴始得安定,并说服孙权同意了他的主张,孙吴同曹魏在对付关羽这一问题上取得一致。
  当初关羽进攻曹魏时留下一部分兵力守卫公安和江陵,其意在防范吕蒙的袭击。吕蒙也看到了这点。为此,吕蒙向孙权献上一计:由他假装生病被孙权召回东吴,并且分散掉一些他的士兵,借以松懈关羽在荆州的戒备,然后伺机攻打关羽。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公开发布命令,调吕蒙回京治病。
  年轻有为的校尉陆逊在拜见吕蒙时,提出了一个与吕蒙不谋而合的建议,吕蒙暗喜,向孙权推荐陆逊代替自己的职位。孙权向陆逊面授机宜之后,命他前往陆口镇守。陆逊一到陆口,便写信恭维关羽,自称书生,无军旅经验,请求关羽多予指教帮助。关羽果真落入东吴的圈套,以为荆州安然无事,遂放心大胆地抽掉一部分守军,加紧攻打樊城。
  在攻打樊城时,关羽遇上对方守将曹仁的坚强抵抗。不久,曹操又派徐晃前往援助。徐晃率兵突入关羽的阵地,迫使关羽退兵撤围。与此同时,孙权已与曹操取得联系,出兵夹攻关羽。十月,孙权命吕蒙为大都督,率兵从长江逆江而上,直趋江陵。为蒙敝关羽守军,吕蒙将战船冒充商船,兵士躲在船舱里,摆橹兵士着白色服装,扮着商人。吴军日夜兼程,一直开到南郡、公安,未经战斗便使糜芳和傅士仁投降,顺利夺下荆州首府江陵。
  为了瓦解蜀军斗志,笼络人心,吕蒙在进入江陵之后一方面厚待关羽的将士家属,一方面为百姓治疗,给予百姓药物、粮食和衣物,并下令封存府库,严明军纪,不许吴军侵害百姓利益,使江陵地区的局势很快恢复正常。
  关羽得知江陵失陷的准确消息后,立即收兵南下,准备反攻。他曾派人去见吕蒙,打听将士家属的情况。吕蒙善待来者,并让他们在城中自由观看和访问,还准许他们带回蜀方将士的家信。这些人回到部队以后,将此消息告知蜀军将士,大家得知家属老少平安,生活比平日还好顿时斗志全无,军心涣散。关羽自知已处于势孤力弱的境地,不得不西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吴军围困麦城,关羽弃城逃走,其部下和将士纷纷离去,跟随关羽者仅十几个人。十二月,关羽一行人行至彰乡(今湖北当阳东北),被吴军捉住,吴军将关羽斩杀,荆州各郡县落入孙权之手。
  关羽是刘备的心腹大将,他们在一起经历过许多患难。关羽被杀,给刘备以沉重打击。而荆州的丧失,对刘备的打击更为沉重。章武元年(公元221 年),刘备正式称帝以后,立即决定对吴用兵,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在此之前,曹操已死,其子曹丕在洛阳称帝,正寻机并吞蜀吴两国。因此,蜀国一些大臣名将不主张攻吴,将军赵云以为,目前蜀之大敌为曹操而非孙权,先灭曹魏,孙吴自然顺服蜀国。此时刘备报仇心切,听不进不同意见。孙权不愿扩大两国纠纷,两次派使者前往讲和,刘备也断然拒绝。
  进攻前,刘备派张飞率兵万人以为先头部队,从阆中(今四川阆中西)
  向江州(今四川巴县西)进发。由于关羽与张飞乃患难之交,此次出兵替朋友报仇,张飞的心情格外激动,平日对部下便很粗暴的他,如今对下属更加苛刻,引起部下严重不满。因此,在队伍出发之前,张飞被部下叛将杀害。
  刘备闻讯更加震怒,七月,刘备命诸葛亮留守成都,自己亲率主力军8 万人大举伐吴。
  在孙吴方面,因求和不成,只得积极应战。为了防备魏军趁机进攻,孙权派遣使者联络魏国,并送还了被关羽俘获的魏将于禁,暂时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此时,吕蒙已死,孙权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最高军事长官),率吴军5 万人马,西上拒敌。
  蜀军的先头部队由吴班、冯习率领,翻山越岭,攻入吴境,在巫县(今湖北巴东)打败吴军,进占秭归(今湖北秭归)。公元222 年1 月,刘备的大军到达秭归,并在那里制定了作战方案。他派出军队进攻彝陵,并封锁了长江两岸。此时,刘备方面在地形、兵力和士气上均占有明显优势,如若与之硬拼,吴军定吃大亏。为此,陆逊采取诱敌深入、等待时机、后发制人的战略方针,向东实施战略退却。
  2 月,刘备为防备魏军偷袭蜀军侧翼,乃派镇北将军黄权率一支军队驻扎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至武陵,带去大量金银财宝,并以封官许爵的手段争取当地" 蛮族" 首领北上助蜀一臂之力;同时派前部督张南率军直攻夷道(今湖北宜都)。各路军进展顺利,刘备率主力越过彝陵,继续东进,一直打到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并在此扎下大本营。蜀军深入吴境五六百里,沿途建立几十个营屯。蜀军先头部队在张南率领下在猇亭以南的夷道北与孙权之侄孙桓激战,孙恒败退夷道城,迅速被蜀军包围,差人要求陆逊支援。
  吴军部分将领主张分兵增援,并趁蜀军立足未稳予以反击,陆逊一一制止,诸将大惑不解。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陆逊停止退却,转入防御,但仍避免与蜀军决战。
  刘备企图一举打垮吴军,屡屡派兵向吴军挑战,天天派人到阵前辱骂,刺激吴军应战,但陆逊仍置之不理。刘备速战速决的计划无法实现,双方在彝陵、猇亭一线相持达半年之久。时间一长,汉军欲战不能且营地分散,供应困难;加之天气渐渐热起来,大江南北暑气袭人,士气低落,斗志涣散。
  刘备只好将水军移至陆上,在山林中扎营,依傍溪涧,结营40多个。
  陆逊认为,此时对蜀作战的时机成熟,决定由防御转入反攻,于是立刻动员吴军投入反击战中。为摸清蜀军虚实,陆逊先派出小股部队作试探性进攻,虽惨败而回,但却带回大量情报,摸清了蜀军的薄弱环节,决定用火攻反击蜀军。
  阴历六月,江南一带常刮东风。陆逊命吴军士兵每人手持一把茅草,在一个刮着大风的黑夜,冲到蜀军阵地,顺风放起火来,焚烧敌营。黑夜之中,蜀军被大火惊醒,顿时大乱,40多个营盘被火海淹没,蜀军死伤无数。吴军趁势冲向对方,借助火威,杀得蜀军人仰马翻。蜀将张南、冯习和蛮族首领被杀,大将杜路、刘宁被迫投降。刘备在混乱中率领残余人马逃至附近的马鞍山(今湖北宜昌西北),令蜀兵坚守山头。陆逊指挥各路军队奋力冲杀,经过激烈战斗,将蜀军团团包围。刘备带少数人马连夜突出重围,逃归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
  此次战争吴军大获全胜,蜀军损失惨重。刘备率领的7 万多人大部分伤亡和逃散,车、船、器械和军用物资损失殆尽。战争初期派往江北镇守的黄权也因后路被切断而投降曹魏。公元223 年刘备死于白帝城。
  彝陵之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战例。战争中,从蜀吴国力及参战兵力来看,蜀国明显优于吴国。但刘备报仇心切,骄傲轻敌,进入吴境500 余里,使蜀兵在崇山峻岭里长途跋涉,消耗了兵力。
  刘备命蜀军在秭归到彝陵之间数百里内沿途设营,战线拉长,兵力分散,既要对付吴军的反攻,又要防范魏军的袭击,不利于集中兵力作战;而吴国则在刘备大举进攻时,作好了解除北方威胁的工作,专心攻打蜀军,取得胜利。
  刘备劳师远征,求战心切,而陆逊则避其锋芒,以逸待劳,实施必要的战略退却,使对方战线拉长;退至彝陵后又坚壁不出,使对方意志消沉,斗志减弱,难耐暑热,舍舟登陆,于山林中扎营,趁此以火攻之,消灭蜀军,取得决定性胜利。
  7.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公元383 年发生于淝水(淮水支流,在今安徽寿县境)的一场战争,前秦主苻坚为实现全国统一,对东晋发动了一场封建兼并大战。
  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出现分裂割据局面,北方进入历史上所谓的五胡(匈奴、羯、鲜卑、氐、羌)十六国(前赵、后赵、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后秦、西秦、夏、汉)时期。
  永和七年(公元351 年),氐族人苻健在长安自立为大秦天王,次年称帝,史称前秦。升平元年(公元357 年),苻健之侄苻坚即位,抑制不法贵族和地方豪强,恢复生产,兴修水利,缓和民族矛盾,仓库充盈,兵强国富,使前秦成为北方的一个强国。在此基础上,苻坚着手北方的统一战争。以太和六年(公元371年)至太元元年(公元376 年),苻坚用6 年时间进行征战,实现了北方的统一。随后,踌躇满志的苻坚立即着手统一天下的事来,位居江南的东晋王朝成为苻坚的主攻目标,淝水之战由此开始。
  战前的前秦虽统一了北方,称雄一时,但因境内民族成份复杂,民族矛盾仍旧尖锐;加之前秦连年用兵,国力受损,兵疲民困,理应休养生息,解决好内部矛盾,充实国力,然后再行对南方作战。但苻坚却被北方征服战争中的一连串胜利冲昏头脑,目空一切,急于一统天下,对东晋发动战争。
  在东晋方面,朝政大权此时被北方大族谢安控制。谢安是当时的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在他的治理下,东晋朝廷" 君臣辑睦,内外同心" ,国内生产有了发展。为增强军事实力,谢安还命其侄谢玄招募并统领数万名青壮年组成的兵士,驻在广陵(今江苏杨州),是为北府兵。这些士兵多为北方流民,因北方胡族争战,致使他们有家难归,流亡京口江苏镇江一带。他们对北方胡族政权有国破家亡之恨,因此在与之作战时十分勇猛。在淝水大战前,东晋具备有一定的抗击前秦的实力。
  太元三年(公元378 年)春天,苻坚派遣其子符丕做统帅,统兵17万,进攻东晋的襄阳;另遣大将彭超,率军7 万,向东晋的彭城(今江苏徐洲)、淮阴和盱眙进击,从三个侧面配合符丕的攻战。由此拉开了前秦对东晋的战争序幕。
  这年四月,符丕的17万大军向汉水北面开进。到达之后,符丕命令石越强渡汉水,石越率5000骑兵乘筏渡江,很快渡到南岸,占领襄阳城外郭。不久,主帅符丕和其他秦兵也全部渡过江来,不分昼夜地攻打襄阳城。襄阳守将朱序带领晋军将士奋力抵抗,屡败秦军。朱序之毋还组织城中妇女构筑一道内城(夫人城)加固城防。由于军民齐心协力,襄阳城守卫战持续一年之久。苻坚恼怒不堪,命令其子如期攻下襄阳,否则以军法论处。苻丕亲自督军,拼命强攻,最后利用朱序一时疏忽,加之奸细作内应,才将襄阳攻破,朱序被俘。东晋的西方防线被攻破。
  与此同时,秦兵还对东晋的东方防线进行攻击。一开始,秦军顺利攻下彭城、淮阳、盱眙诸城,后来,谢玄统领北府兵进行反击,连败秦兵,打退秦兵的进攻,解除三阿之围,收复盱眙和淮阴,迫使秦兵退到淮水以北。
  苻坚并未因此而改变初衷,仍坚持要把对东晋的战争进行到底。太元七年(公元382 年)十月符坚在长安的太极殿召开文武官员参加的御前会议,就进攻东晋一事进行谋议。以丞相苻融(苻坚弟)为首的朝臣等人均反对伐晋,但苻坚仍一意孤行,于第二年七月正式颁布进攻东晋的命令,立即在全国征兵调粮。八月,将征集到的各州兵马作如下部署:丞相兼征南大将军苻融统领步骑25万作为先锋,直趋寿阳(今安徽寿县);幽、冀之兵集中彭城,向南进发;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理益州和梁州的军务,顺江而下;苻坚亲率主力部队从长安出发,开向寿阳。各路大军共约百万之众。九月,苻坚到了项城(今河南项城),与此同时,苻融的先锋部队已到颍口(今安徽颍上县东南的正阳镇),向东晋在淝水西岸的重锁寿阳(今安徽寿县)展开了进攻。
  苻坚大举进攻的消息传到东晋,晋廷迅速作出防御部署:孝武帝任命宰相谢安为" 征讨大都督" ,统筹全局,布置防务。谢安命谢石(谢安弟)代理征讨大都督之职,指挥全军;任命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谢琰(谢安子)、桓伊等率北府兵8 万赴淮南迎击苻坚的主力军;另派胡彬率5000人增援寿阳。
  十月,胡彬的水军还未到寿阳,便闻讯苻融攻破寿阳,不得不把队伍集结于硖石(今安徽凤台县西南),以待谢石的军队,不料迅速被苻融包围。
  与此同时,苻融又派梁成、王坚率5 万军队控制洛涧(洛水淮水处,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封锁淮水,阻止东来援救的谢石、谢玄。谢石只好在距离洛涧25里的地方将8 万军队驻扎下来。
  再说晋将胡彬被困硖石,军粮不继,形势严峻,不得不派使者向谢石求援。不料使者被秦军所获,泄露了东晋军情。苻融得知对方缺粮,连夜派人密报苻坚。苻坚大喜,决定趁机击败对方。他将主力大军留在项城,自己亲率8000轻骑直奔寿阳,并让原东晋的襄阳守将朱序到谢石处劝降。朱序虽然身在秦营,但仍心向东晋。到了晋营之后,他密告谢石改变" 坚守不战,以老敌师" 的战斗方案,应趁现在秦军大队人马未集之时,迅速出击,攻敌前锋,挫其锐气,最后全面战胜敌人。
  谢石与谢玄、谢琰共同研究了朱序的密报,最后决定采纳朱序的意见,转守为攻。先派勇将刘牢之率5000北府兵袭击洛涧的梁成部队,以扫除晋军前进的障碍。刘牢之率勇士们连夜强渡洛涧,冲破秦兵的沿岸阵地,杀进敌营。梁成从梦中惊醒,仓惶披挂上马,吩咐部下迎战。但秦兵被对方的突袭弄得措手不及,北府兵猛冲猛杀,斩秦将梁成歼灭秦军1.5 万人,其余秦军败退,晋军夺取洛涧。谢玄和谢石听到胜利的消息之后,立即指挥各路军冲向淝水东岸,与对岸的苻坚之兵相对峙。苻坚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观察淝水东岸晋军的动静,只见对方临水扎营,队伍严整,刀枪闪闪发光。再转过身来,向寿阳城北面的八公山望去,山上的草木被风吹得不停地摆动,误以为那些草木也是晋兵,不禁暗自吃惊。于是斥责苻融说:" 这分明是强敌,怎能说他们兵力弱小呢.
  秦兵在淝水西岸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过河去。为此,谢玄派人至秦方要求渡河过去与之决战,条件是秦军后撤一段距离。苻坚想趁秦军渡到淝水中间时,出兵消灭对方,因此,答应了谢玄的要求,下令秦军后撤。秦军大多是被强征来的北方各族士兵,本来就不愿为氐族贵族卖命,如今一听到苻融的撤退令,马上趁机逃奔,不可复止。谢玄同谢琰、桓伊等率8 ,000 骑兵,渡河猛追秦兵。苻坚见势不妙,命令苻融下令停止撤退,回身作战,但根本无效,后退的秦兵已难住脚。朱序趁机在阵后大喊:" 秦兵败矣!" 秦兵信以为真,争相逃命,迅速崩溃,苻融飞驰军中,企图阻止秦兵后退,不料坐骑被乱军冲倒,连人带马倒在地上,被追赶上来的晋军杀死。秦军失去将帅,纷纷溃散。晋军趁机追杀,直到青冈(今寿阳西北30里处)方才收兵。
  苻坚在寿阳城外目睹前线情景,惊恐万状,立刻上马逃命,被一支流箭射中肩膀,血流不止,但不敢停留,拼命逃奔,渡过淮水。到淮北时,收拾残部,只剩1000多骑兵。他带着这1000多人到了慕容垂那里,这里的3 万人未受什么损失。一齐赶回洛阳时,只有十几万人了。
  淝水一战,晋军全胜。打扫战场时,仅牛、马等牲口就缴获10万头,还获得了不少兵器、盔甲和粮食;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被晋军收复,朱序也回到东晋。此战对以后南北朝对立局面的形成起了决定作用。
  秦军败于东晋的主要原因是:秦军兵力虽多,但其成分复杂,且多来自被苻坚征服之地。这些士兵根本不愿替苻坚卖命,是被动地走上前线的;而东晋虽只有8 万军队,但在作战中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援和拥护。
  苻坚狂妄自大,骄傲轻敌,兵力分散,盲目深入。在临战指挥上也犯了一系列的错误,当大军进驻寿阳后,迟迟不进兵;在了解到对方实情后,未趁机大举进攻,把希望寄托在降将朱序身上,企望东晋被秦军声势所吓倒;洛涧丢失之后,也未采取紧急补救措施,为对方打开通道创造了条件。而东晋统帅则能根据战情变化随机应变,适时进攻,并利用苻坚的失误采取相应的对策,狠狠地打击敌人,取得彻底胜利。
  8.北魏末人民大起义
  北魏末年,统治阶级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孝文帝死后,幼主继位,胡太后听政,统治者更加肆无忌惮地霸占良田,垄断工商业,用高利贷盘剥农民。统治者还卖官鬻职,武将残酷剥削兵士,抄掠农民,农民无法生活下去。
  加之水旱饥馑的袭击,农民不得不流亡他乡,田园荒芜,无以为生,暴动时有发生,最后终于发展成为各族人民大起义。
  北魏末年的人民大起义主要分布于六镇、关陇和河北三大地区。六镇地区指河套西北到河北张北县一带的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六个军镇。这里是北魏末年社会矛盾最尖锐和最复杂的地区。正光四年(公元523 年),怀荒镇民乘北方游牧民族柔然入塞掳掠之机,杀掉镇将于景,起兵反对北魏统治者,由此揭开了北魏末人民大起义的序幕。正光五年(公元524 年)三月,沃野镇民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聚众起义,各镇镇民纷纷响应。
  同年,在关陇地区也出现起义。高平镇(宁夏固原)兵民举起义旗,敕勒酋长胡琛被推为高平王;秦州(甘肃天水)城民在莫折大提率领下起兵反抗,莫折大提自称秦王,不久病逝,其子莫折念生继续率众斗争,被推为天子,改元" 天建".孝昌元年(公元525 年),破六韩拔陵的义军兵分两路,向魏军进攻。
  一路由破六韩拔陵率领,南下攻沃野;另一路由义军将领卫可瓌指挥,向东直逼武川镇。其战略意图是,迅速攻占六镇,再南下东进,直捣旧京平城。
  为此,义军英勇作战,南路军很快攻下沃野,并杀镇将慕容胜;东路军也获得胜利,在武川南河大败官军,围困武川镇,再分兵攻怀朔。义军连连获胜、大败官军的消息使北魏统治者大为震惊,急派临淮王元彧领兵镇压,元彧率大军顿兵朔洲。与此同时,义军将领卫可瓖攻下怀朔和武川,元彧分兵进击,一部分进攻沃野,另遣别将李叔仁进军武川。在五原(今内蒙包头市西),元彧与破六韩拔陵的南下义军遭遇;李叔仁与卫可瓌则在武川镇东南的白道激战,结果,李叔仁被打败,其军溃逃。北魏统治者将元彧削职,改派李崇为北讨大都督,前往消灭义军。
  七月,李崇开始行动。由他自己亲自指挥官军主力直趋五原,再派抚军将军崔暹前往武川,分兵对付义军。对此,义军采取联合行动。破六韩拔陵与卫可瓌两路义军合而为一,齐力抗击官军。八月,六镇东、西两部敕勒起兵,加入义军队伍,使义军力量更为强大,六镇地区很快被义军全部控制。
  北魏统治者看到,用武力镇压解决不了问题,乃用分化政策,瓦解义军。
  首先下诏" 改镇为州" ,军户" 元非犯配者悉免为民".然后又派出大使前往六镇抚慰,行缓兵之计。不久,以贺拔度拔父子为首的六镇豪强发动叛乱,袭击义军,杀害卫可瓌,占据怀朔镇,投向朝廷;与此同时,北魏统治者向北方少数民族柔然提出请求,使其出兵协助剿灭义军。柔然主阿那瓌派10万大军进攻沃野,袭击义军;官军立即配合行动,魏广阳、王元渊率官军从平城进发,与柔然夹击义军。义军英勇抗击,官军不利,王元渊在五原被义军围困,后侥幸突围逃至朔州。在此之后,官军又故计重施,向义军诱降,致使西部敕勒3 万户脱离义军,瓦解了义军队伍。这3 万西部敕勒兵迅速调转矛头,帮助官军攻打义军,使破六韩拔陵的队伍中埋伏败退,柔然兵与官军再联合夹击,义军寡不敌众,在五原失败。被迫投降者20余万,六镇起义至此失败。
  北魏统治者将这个20余万被迫投降的义军强行迁往冀定瀛三州(今河北地区),以免其回镇后积蓄力量,东山再起。冀定瀛一带饥荒不断、饥民众多;加之被降兵士留恋乡土,不愿迁徙,于是又愤而反抗,在冀定瀛地区重燃起义之火,反对北魏统治者。
  孝昌元年(公元525 年)八月,流浪在上谷(今河北怀来)的柔玄镇兵杜洛周率六镇降户起义,攻打郡县,进击官兵,于次年五月攻占蓟城,幽州刺史常景被迫将州治移到范阳(今河北涿县)。义军紧迫不舍,向范阳进攻。
  十一月,范阳城民执常景投靠了义军,范阳落入义军之手,义军控制幽、燕二州,声势浩大。
  不久,流浪在定州的五原降户敕勒人鲜于修礼在定州(今河北定具)聚众起义,不少内迁的降户加入其中,义军迅速发展至10多万人。北魏统治者派官军前往镇压,结果屡遭失败。孝昌二年(公元526 年)四月,官军又在滹沱河一战大败。五月,朝廷命王元渊率兵攻义军,就在此时,义军内部出现矛盾,部将葛荣杀鲜于修礼,自称天子,建国曰齐,之后继续与官军作战。
  在白牛逻(河北蠡县)大败王元渊的官军,俘杀王元渊,继续战斗,攻下数座城池。
  再说杜洛周的义军控制幽、燕二州之后,于武泰元年(公元528 年)围攻中山城,在义军的强大攻势下,该城于次年正月被克,魏瀛州刺史元宁投降杜洛周,义军很快控制相州(今河北磁县南)以北地区。二月,杜洛周的队伍并入葛荣部,其力量更为强大,号称拥有百万大军。
  葛荣率大军南进,继续与官军作战。目标直指洛阳的魏廷。八月,控制朝政的尔朱荣亲率精兵7 万骑抵挡义军,队伍开至滏口(今河北磁县西北),在此摆开阵式。葛荣因屡败官兵,自认为此次仍稳操胜券,因而低估了尔朱荣的力量,临战轻敌。他将兵力分散布置,列阵数十里。尔朱荣抓住葛荣的弱点,伏兵于山谷之中,且设下许多疑兵迷惑对方,随后率精兵进击,大败义军,葛荣被俘牺牲。河北义军失败。
  关陇地区的义军在莫折念生统帅下一直与官军对战,连克官军。公元524 年11月,义军大将卜朝率军攻泾州(今甘肃泾川),大获胜利,威震关中。
  朝廷急派大都督萧宝夤、都督崔廷伯前往镇压。双方在黑水以西大战一场。
  义军人多势众,有兵力十几万,官军仅5 万人,为此,义军将领滋生骄傲自满情绪,不重视敌方,结果被崔廷伯击败,损失惨重。义军余部不得不撤退至陇西。不久,义军中出现内乱,削弱了自身的力量。义军无力与官军抗衡,于孝昌二年(公元526 年),莫折念生被迫投降萧宝夤。
  与此同时,另一支关陇义军在胡琛指挥下继续开展斗争。孝昌元年(公元525年)四月,胡琛派大将万俟丑奴、宿勤明达东下泾州,义军在当原城屯军。此时,萧宝夤和崔廷伯败秦州义军之后,转而镇压高平义军,自泾州北上,遭到万俟丑奴和宿勤明达从西南和东北两个方向的夹击,损失2 万余人,败退至安定。之后,崔廷伯背着萧宝夤偷袭义军,以报上次败战之仇,结果再次败北,而且被义军斩杀。
  在胡琛军胜利的鼓舞下,孝昌二年九月,莫折念生再次起义,与胡琛联合抗敌。次年正月,义军在安定大败萧宝夤,并乘胜进军,控制整个关中(雍州长安地区除外)。二月,义军攻克潼关,震撼魏廷。就在这时,关中豪强组织军队,向义军反扑。政府军乘机反击,义军两面受敌,不得不放弃潼关。
  九月,义军内部发生混乱,莫折念生被部将杀害。不久,尔朱荣在镇压河北义军之后,调集兵力对付关陇义军。尔朱天光与六镇豪强贺拔岳等人受尔朱荣之命围剿义军,义军屡败不利,于永安四年(公元531 年)被镇压。关陇义军失败。
  北魏末年人民大起义是各族人民反抗北魏统治者的伟大斗争。六镇、关陇起义主要为各族人民的反压迫斗争,而河北起义则带有农民起义的性质。
  起义军屡败官军,瓦解了北魏统治,冲击了士族豪强,但最后仍被镇压下去。
  究其原因主要是:敌人力量很强,有政府军、豪强势力、柔然骑兵等的联合围剿、再就是义军队伍成分复杂,混入了不少别有企图的边镇官吏和部落贵族,他们在关键时刻背叛义军,暗杀义军首领,投降敌人,极大地削弱了义军的力量。使义军由胜转败,由强变弱;义军在战略战术上也存在一些弱点,骄傲轻敌,放松警惕等,被敌人利用,招致失败。
  9.三国军事思想
  三国时期有两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即魏国的曹操和蜀国的诸葛亮,他们的军事思想代表了当时的军事理论水平。
  曹操的军事著作颇丰,有《兵法》、《兵书要略》、《军令》、《军策令》、《步战令》等。此外,他还抄集诸家兵法为《兵书接要》,作《孙子注》,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
  曹操一生酷爱兵书,对军事颇有研究,因此,他的军事理论继承和发展了以前的军事家之思想。具体说来,在治军方面,他继承的是《司马法》的主张,即以" 法" 而不是以" 礼" 治军。为此,在军中应恩威并行,赏罚并举,不可偏颇;并以" 五德" (智、信、仁、勇、严)为准选拔将帅,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作战指导方面,他继承并发展了孙武的思想,主张先谋而攻敌。谋者,计也。它包括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等内容。还强调战前充分准备,即" 自修理以待敌之虚懈" ,不打无准备之战。无备临敌,亡之道也。此外,须了解敌我双方,知己知彼,方能克敌制胜,并且提出从" 度" 、" 量" 、" 数" 、" 称" 、" 胜" 五方面" 知敌之情".在战斗中,形势千变万化,因此" 兵无常势" ,必须随敌情变化随时改变自己的作战方式。作战时还应避实就虚,避敌所长,出敌不意;当对方防守坚固、粮刍丰厚时,则不可贸然进攻。
  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体现于《便宜十六策》和《将苑》中。在《便宜十六策》中,他强调军队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 国以军为辅" ," 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因此,国家必须加强武备,严格治军,提高军队素质和战斗力。诸葛亮尤其主张" 教令为先,诛罚为后" ,重视对部队的教育,带兵者尤其要" 先正其身" ,为士兵做出榜样,才能教育好部队。在治军方面还应严于法纪、赏罚分明。
  诸葛亮的作战指导思想主要为:一、重视谋略。在诸葛亮看来," 用兵之道,先定其谋".强调"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他所说的" 心战" 和" 攻心" 就是以谋略取胜。" 谋" 包括" 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征伐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二、强调" 气势" 和" 神速".主张以压倒敌人的英勇气势,即" 静如强弩之张,动如关机之发" ," 退如山动,进如风雨" 之势消灭敌人。三是知己知彼。了解敌我双方,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以夺得战争的胜利。
  在《将苑》一书中,主要论述" 为将之道".首先,将帅必须掌握" 兵之权"和" 兵之势" ;其次,根据将帅的才能和作用,将之分成若干种类型;再就是选拔将帅的方法,总结出7 条" 知人之道" 作为选拔标准,使小人不得道," 贤才居上,不肖居下" ," 三军悦乐" ,立于不败之地。
  七、古代印度
  进入古代后期的印度,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战争之后,逐渐结束了前一时期列国并立的分裂局面,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君主专制帝国——孔雀帝国,使印度在公元前3 世纪至公元前2 世纪期间鼎盛一时。约在公元前187 年,孔雀帝国的末帝被杀,帝国至此结束。之后,印度又陷入分裂状态,内战与外侵交错,直至公元4 世纪初出现笈多王朝。经过多次征战,才使整个次大陆北部复归统一。到了公元5 世纪中叶,中亚嚈哒人(白匈奴)侵入次大陆,致使笈多王朝趋于瓦解。
  1.六个兵种与五类军队
  公元前6 世纪至公元前4 世纪,印度正处于列国时代,大大小小共有100 多国,其中有16个大国,摩揭陀和居萨罗位居前列,尤以摩揭陀最为强大。
  为了打败对手,向外扩张,称霸列国,各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战争频繁不止,由此促进了战争艺术与军事技术的提高与发展。各国的国王们赖以作战的重要支柱是一支精锐的常备军。" 国王可以利用军队,试图取得他所渴望的东西。" 常备军的规模不同,人数不一,但其兵种却大体可以分为步兵、车兵、象兵和马兵四类。这在印度早期的佛教文献中有具体描述," 军有四种:象军、马军,车军,步军。象军者,四人护象足,是名象军。马军者,八人护马足,是名马军。车军者,十六人护车,是名车军。步军者,三十二人执持兵仗,是名步军。是名四种军。" 此四类兵种乃是古代印度的传统兵制。
  公元前4 世纪,出身于孔雀宗族的旃陀罗笈多(月护王)利用人民起义反抗希腊马其顿统治的力量,趁机崛起,于公元前324 年在西北印度自立为王。据说,旃陀罗笈多曾访问过亚历山大,目的是想得到亚历山大的援助,以推翻印度的难陀王朝。" 亚历山大因为这个青年(指旃陀罗笈多)的放言高论,曾下令将他处死,不过他很快就逃脱了。" 之后,旃陀罗笈多在一个名叫温德亚的森林之中发现了一处地下库藏,以此募集起了一支军队,打败了难陀王朝的国王,赶走了亚历山大撤军后留下的那些地方官,建立了自己的统治,称其建立的王朝为孔雀王朝,定首都于华氏城。以后,月护王又" 以六十六万人的大军横扫印度,并征服全境。" 从史料记载来看,月护王的军队除了具备印度传统的四类兵种——步兵、骑兵、战车兵和象兵——之外,还有海军和辎重兵两类兵种,共计六个兵种。古希腊作家斯特拉波也记载了孔雀王朝时期的军事机构,认为它一共有六部:第一部是海军部,该部设有舰队司令;第二都是后勤部,主要负责军事运输等事宜;第三部主管步兵;第四部主管骑兵;第五部主管战车兵;第六部主管象兵。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谈及兵种时,在步兵、骑兵、战车兵和战象兵四类兵种外,还加上了海军、劳工队、侦探和地方向导。这里的劳工队指的是军需物资运输队,其主要任务是把军粮、军事装备及武器装运到前线,解决部队的军需;侦探则是为部队作战提供情报的人,部队根据他们提供的情报制定相关的政策,采取相应的行动;地方向导的作用则是为大部队带路,以便准确地找到目标,打击敌人。据说,月护王曾成立了一个密探组织。《政事论》的作者考底利耶将此时的侦探分为两类:固定侦探(萨摩斯太)和流动侦探(散查罗)。考底利耶还提到步兵、骑兵、战车兵、象兵等长官的薪俸是4000帕那。此外,孔雀王朝时还新出现了一种名叫摩诃摩特罗的高级官员阶层,他们受命于国王,有的负责总务,另一些主持司法,还有的统领陆军,或被委任从事其它事务。印度史学家认为," 使用战象作为战斗部队的正规编制和创立摩诃摩特罗的机构主持作战部" ,这是孔雀王朝时期印度在军事组织上进行的重大改革。希腊作家麦加斯梯尼也作了相关的记载,他认为,摩诃摩特罗这一高级官员阶层" 也分成六部,每部由五人组成。各部管理一个特定部门——海军、给养和运输、步兵、骑兵、战车和战象" ,反映出军队的重要性加强,统治者不得不重视并强化它。
  有人认为,有可能在孔雀王朝的创立者建立一支庞大的海军以前,印度河三角洲地区的统治者们已有小型舰队。正是由于有了一支强劲的军队,月护王才大体统一了印度,使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大体统一的帝国,其疆界可能南达迈索尔。
  据希腊作家记载,孔雀王朝时期有三种重要官员,他们是县官、市区委员和负责军事的军官。军队往往由国王亲自统率。总的来看,古代印度的军队可分为五个种类:正规的世袭军队(摩罗)、雇用军队(布利陀)、社团或行帮军队(什列尼)、野蛮部落(森林部落)提供的外援军队(阿陀毗迦)、藩主或同盟者提供的军队(密多罗)。
  具体说来,正规的世袭军队乃由职业军人组成,中国古代名僧玄奘称之为"国之战士" ,他们从国家领取薪饷,跟随国王出征打仗,和平时期仍由国家供养。希腊作家麦加斯梯尼将印度居民分成七个种姓,士兵排列第五位,并指出他们"由国王出钱供养。" 雇佣军队则为领取薪饷而受雇于军中,受雇一日领取一日的报酬。当马其顿人入侵印度时,曾试图自己航行,但却多次失败。于是,他们不得不雇佣印度河三角洲的熟练水手帮他们驾驶船只,驶向海洋。
  社团或行帮军队指的是一种民兵,他们在军队中作短时间的服役,主要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军队提供后勤服务,例如,为军队制造甲胄,建造其它军事建筑等。
  由野蛮部落提供的外援部队多在紧急状况下出现,帮助正规部队作战。
  由藩主或同盟者提供的军队则多为临时性的援助,共同对付强大的敌人。《摩奴法典》中提到两种形式的结盟," 两国国王约定共同行动、共同进军的结盟,和应分别行动的结盟。" 在孔雀帝国时期,国王要用相当多的费用维持庞大的军队。据古罗马名作家普林尼的记载,月护王旃陀罗笈多的军队有步兵60万,骑兵3 万,战象9000,此外还有战车。保护御驾的任务交由一群英武的女侍卫负责。恒河流域的难陀王朝的国王则拥有一支8 万骑兵、20万步兵、8000战车和6000战象的大军。印度河流域的杰卢姆河与奇纳布河之间的波鲁斯王国国王有步兵5 万,骑兵3000,战车千辆和大象130 头。这样一些庞大的队伍均由国家供养。
  2.武器装备与军事工程
  根据专家的研究,这一时期印度的武器装备形式多样,十分复杂,但大体可归类为军械与武器两大类。
  古代印度的军械有固定军械与活动军械之分。具体说来,固定军械有10项。它们是:①萨罗婆德帕陀罗,其形状如车轮一般,将其安放在城岩上,轮盘一转,上面的石块如骤雨般四处降落;②耆摩陀迦那耶,此乃射箭武器,里面装有许多箭矢,可自动射向敌人;③波胡木诃,这是安放在城墙上的守望塔,可容纳数名弓箭手,战斗开始时,弓箭手在此齐放密箭;④毗舍瓦西卡底,这是一种堆砌在城外的倾斜着的墙壁,敌兵一旦接触,即被压得粉碎;⑤森卡提,是一种钉在木头上的发火装置,其杀伤力很强,它可将敌军的大型军用设施甚至王宫烧掉;⑥亚那迦,一种安装在轮子上的长木棍,可向敌人投掷;⑦波罗阇那迦,一种盛水器械,专用于灭火;⑧巴胡因陀罗,乃两个相同的圆柱形状之装置,一旦开动其机关,便可将敌人拽倒杀伤;⑨阿罗特巴胡;⑩优罗陀尼胡。活动军械更多,共有16项。可细分为:①旁查利迦,一种障碍物,在木头上钉入锋利的铁钉,将之置于护城河中,以阻止敌军攻入;②提婆檀陀,钉有铁钉的木桩,竖立于城墙之上,作护城之用;③苏迦里卡,装有棉花或羊毛的大型皮囊,是一种预防敌军投掷石块的抵挡物;④摩斯罗耶舍提,一种木棍,与标枪的作用相同,以上等木料制作而成;⑤诃斯提婆罗迦,形状为三角或双角的长木棍,用于驱使战象后退;⑥塔罗婆里陀,圆盘状的风扇;⑦靡陀迦罗,在木棍顶端嵌上石丸,向敌人投掷;⑧迦塔,一种铁制武器;⑨斯帕里迦陀拉,一种带刺的粗木棍,即狼牙棒;⑩俱塔罗,即锄头或镐,用于挖掘堑壕;(11)阿斯伐提摩,即皮面鼓;(12)优塔提迦,一种摧毁城堡的武器;(13)优陀帕提摩,一种排除路障的器械;(14)
  舍特尼,一种大木梁,上钉有尖铁钉,置于城墙上面,一经推动,可使爬上城墙的敌人随之滚下墙去;(15)特里首罗,即三角镖枪;(16)旃迦罗,即轮盘。
  战士的武器装备也有许多,仅尖端锋利的武器(名叫" 诃罗摩迦")就有11项:①铄积底,一种金属制的手执武器,约有4 臂长;②帕罗斯,约24安古尔(1 安古尔=1 英寸)长的双柄铁制武器;③恭特,长约7 臂(或6 臂或5 臂)的标枪;④哈特迦,三角矛;⑤朱底帕拉,巨型标枪;⑥首罗,尖角矛;⑦达摩罗,前端如箭形,长4 臂(或4 臂半、或5 臂)的木棍;⑧猪耳,顶端如猪耳形的锋利木棍;⑨迦那那,长有20、22、24安古尔,中间有双柄,两端各有三角的铁制武器;⑩迦罗帕那,即矛,重量分别为7 、8 、9 迦尔沙(1 迦尔沙=16克),很轻,实际上是箭;(11)特拉悉迦,尖端锋利的铁制武器。斧、铲、戟、镐、锯也属锋利武器。
  弓箭也是士兵的常备武器。" 印度弓的长度为4 至5 英尺" ,多用棕榈、竹子、木头或兽角制作," 也试用过一些包括金属在内的别的材料".弓弦则用几种藤蔓植物纤维、竹子纤维以及羊肠制作而成。迦罗摩迦、桥檀陀、特鲁那便是3种弓的名字。" 箭的长度为2 至3 英尺" ,可分为竹箭、大箭或铁箭,箭矢用木、骨、铁制作而成,其作用是切割、穿刺和撞击敌人。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罗笈多的开国功臣考底利耶写有《政事论》一书,书中" 战争" 一节还提到有" 带刺的箭,带毒的箭,以及在尖端用火烧红了的箭。
  在战斗中,印度士兵也使用剑作为武器。就其形状来看,剑有弓形剑、圆形剑和细长形剑3 种。剑柄由犀牛角、母水牛角或象牙制成,也可用木或竹制成。
  石块也常被古印度人作为战斗武器,其中有用器械发射的石块和用手投掷的石块。
  在战斗中,为了使自己免受敌人的伤害,印度人使用铠甲和盾牌。这些装备是专门的工匠制造的。这些工匠从孔雀帝国国库中领取生活费。印度战士使用的铠甲盾牌也有20余种:①罗哈甲利克,用铁丝制作而成,遮盖士兵周身;②罗哈帕陀,除手之外全身被遮盖的一种铁制铠甲;③罗哈迦婆阇,遮盖头、胸、手臂的铁制铠甲;④罗哈苏陀罗迦,用铁丝制成,系于腰间或腿部;⑤悉罗斯特拉那,即头盔;⑥乾陀特拉那,咽喉甲;⑦俱罗帕斯,胸甲;⑧乾鸠迦,膝甲;⑨婆罗婆那,直至脚部的全身甲胄;⑩帕陀,仅露出手臂的铠甲;(11)那高陀里迦,即手套;(12)帕提,用植物纤维制作的铠甲;(13)旃摩罗,用兽皮制作的铠甲;(14)诃斯提迦尔那,用宽篾条制作的盾牌;(15)达摩罗摩,木制防护板;(16)迦罗尼迦,一种盾牌;(17)迦婆陀,一种木制盾牌;(18)迦提迦,用兽皮或竹皮制作的遮盖物;(19)阿帕罗诃陀,赶牛后退的工具;(20)婆罗哈刚陀,同前者一样,在其边缘处系以金属板。
  在古印度的6 个兵种中,步兵通常使用的武器是长弓和竹制的铁簇箭,有的手持长矛,也使用双手剑和用生牛皮制作的圆盾。" 弓箭兵一般不带盾,由前面一排持盾的标枪兵来保护。在印度,不论弓箭兵或是标枪兵都配备有相当长而宽的砍剑。" 骑兵的武器装备与步兵的基本相同。" 在印度,由于气候的关系难以培育出品种优良的马匹,而最好的牲口又都用于马拉战车" ,因此,古代印度的骑兵很少。有的印度史家认为," 在作战技术上,印度人远较亚洲其他民族优越。他们所以未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者,往往是由于骑兵的劣势所致。
  古代印度的指挥官更多地信赖象而不大信赖马。" 战车则是由马或驴拖曳,每车配备6 人,其中弓手2 人,盾手2 人,御者2 人。古代印度还用大象进行作战。大象" 这种巨型动物组成的部队的突然出现常常使敌人惊恐不已" ,但这种动物" 很容易四散乱窜" ,有时" 反而将自己的队伍搞得乱七八糟".因此,印度人" 用沉重的铁箭和燃烧的火箭射击大象".在衣甲装备方面,各兵种也不尽相同。步兵骑兵身披甲胄者不多,而车兵和象兵则普遍使用甲胄。原因在于,前者在步骑中不便穿上沉重而昂贵的甲胄,而后者在战场上是对方打击的主要目标,随时可能受到弓箭的射杀,所以须用甲胄护身,而且后者多为贵族,有能力和财力装备自己。
  古代印度的军事工事水平较高。总的来看,其军事工事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城堡和堡垒的修筑,主要用作固城防守和对敌作战。
  古印度人认为,城堡和堡垒的建造十分必要。《政事论》中记载," 在王国的边境,应建筑堡垒,配备边防军,他们的职责是守卫进入王国的关口。" 《摩奴法典》中指出," 国王要定居在有田园,谷物丰饶,有良民居住,卫生,宜人,与爱好和平者为邻,居民易于谋生的地区。" 而且" 边界四周有干燥的荒漠延伸,或砖石堡垒,或盈水的水沟,或不能深入的树林,或武装人员,或山脉围护和山有要塞的地方。" 显然,城堡应是国王及其臣民的避难之所和安居乐业之地;遇外侵和其它战事时,它又是一个坚固的堡垒。因此,城堡的建筑应是高水平的。据希腊学者麦伽斯梯尼的记载,孔雀王朝的首都华氏城四周便有坚固的城防设施。" 城的周围有一道宽阔的壕沟,护城墙有570 座城楼和64座城门。" 一般说来,城墙用石块作材料砌成,其根基十分牢靠,战车兵可驱车在上面通行;城墙上面建有塔楼(守望塔),在塔和城门外还设有射箭台,上面可容纳3 名弓箭手;城的周围挖有3 道充水城壕,每道间隔1 檀陀(约6 英尺);距城壕(内侧)4 檀陀处建土制棱堡,高6 檀陀,上面再覆盖上灌木荆棘和剧毒藤蔓,加大障碍,以阻止外敌攻入;城堡还开凿运河,运输粮食。城堡内任命多名军官分别管理象、马、战车和步兵,使之互相监督,不被敌人密探钻空子。
  古印度的堡垒大体有四种类型:一是河中堡垒,即水上岛屿或被沟壑围绕的高地;二是山上堡垒,即利用岩石和山洞构筑的堡垒;三是沙漠堡垒,指在缺乏水草之地或不毛之地构筑的堡垒;四是森林堡垒,指在沼泽或带刺的灌木丛构筑的堡垒。
  3.希达斯皮斯河战役
  希达斯皮斯河战役是公元前326 年在此河左岸马其顿军与印度王波鲁斯的军队展开的一场激战。
  公元前5 世纪末4 世纪初,正当希腊本土各城邦之间混战之际,在其北部的马其顿逐渐壮大起来,不久便成为希腊世界的主宰。公元前336 年,马其顿王腓力在其女儿的婚礼上被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继位为王。公元前334 年,亚历山大留下一部分军队在马其顿镇守希腊,自己亲率大军向亚洲挺进,大败波斯军队,灭亡波斯帝国,于公元前330 年成为波斯帝国的主人。
  三年后(公元前327 年),亚历山大越过兴都库什山,准备征服印度各州。因为这些州曾经承认过他的波斯前辈的统治权。
  " 大流士一世的儿子薛西斯和他的继承者对印度各省似曾保持某种形式的控制,这些省并且派兵参加他们的军队。" 虽然后来波斯帝王对印度的控制逐渐削弱,印度的边地被各小邦所分割,这些小邦的统治者已实际独立。
  亚历山大率领约2.7 万至3 万人的步兵和骑兵首先侵入印度河流域的上游地区。印度河上游共有五条支流(因而被称为五河流域)。亚历山大的人马进军丛林到达奥欣德,于公元前326 年利用浮桥渡过印度河。至于亚历山大是用什么方法在印度河上架起一座桥的,古希腊史学家阿里安认为," 较大的可能是用许多船搭的浮桥。因为河水太深,不可能修建普通的桥梁,而且在那样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巨大的工程也是不可能的。" 之后,亚历山大很快征服了■叉始罗国,到达布克法拉城。沿途许多部落纷纷派代表前往迎接,愿意与之结成同盟,并派兵助战。亚历山大趁势将骑兵队伍加以改组,近卫骑兵被分成7 个旅,并且重新任免指挥官,加强了队伍的实力。随后,队伍向印度河以东的第一条支流希达斯皮斯河(亦译海达斯帕斯河,即现代的杰卢姆河)进军。
  " 在希达斯皮斯河与阿塞希涅斯河之间,首先是波鲁斯的国家,广阔而肥沃,大约有300 座城市。" 当亚历山大到达希达斯皮斯河右岸靠近哈兰普尔村的时候,发现有一支大军列在河的对岸阻止他的前进,这便是波鲁斯的队伍。据载,波鲁斯王身材魁伟,深为邻国■叉始罗投降亚历山大的行为感到可耻,他决心捍卫家乡,与亚历山大较量一番。因此,波鲁斯" 在希达斯皮斯河彼岸集结了他的全部兵力,决心阻止亚历山大过河,至少是要在他试图过河时进行阻止。" 亚历山大首先派出使节向波鲁斯王发出通牒,要求他放弃抵抗,前来表示臣服。但波鲁斯一口回绝了对方,同时认真防范,戒备森严,在一切可以渡河的地点增设岗哨。
  面对阵容强大、士气高涨的波鲁斯军队,亚历山大意识到不可能从波鲁斯本人驻守的那一带河道渡过河去,因为" 那里不但兵力雄厚,而且还有许多大象,那些部队装备齐全,阵容严整。如果在那里渡河,对方已准备好进行阻止。他还想到,他那些马匹甚至连登上对岸都不敢,因为马匹一靠岸,那些大象将立刻向它们冲来,而且那些大象的巨大而奇怪的形状和怪声怪气的吼叫定会把马匹吓坏。甚至当他的马匹在皮筏上渡河的过程中,老远地看见大象,就会吓得跳进水里,不敢站在筏子上。" 于是,亚历山大采用偷渡的办法。他把部队分成几部分,让他们在河岸上同时向不同的方向行进,以引起波鲁斯的注意;而亚历山大本人则带领一部分兵力乘机侦察,寻找可以突破的渡口。与此同时,亚历山大又命令部队从四面八方运来大量粮食物资,堆积在希达斯皮斯河边营地,以此给波鲁斯一个错觉:马其顿军队被夏季洪水阻隔,正忙着搬运粮食,无法渡河,准备长期驻扎,大概要等到冬季河水下落时再渡河。就在波鲁斯作出错误判断时,亚历山大秘密行动,利用皮筏侦察河川,最后终于在离希腊军营上游约17英里的拐角处找到目标,拐角对面河中有一个小岛,那里林木森森,人迹罕见,便于渡河。为保证渡河成功,亚历山大想出了一条妙计:夜晚来临后,他命令骑兵在河岸上故意高喊杀声,来回奔跑,把河岸上搞得越乱越好,同时又命人点起熊熊篝火,设岗传令,仿佛要立马渡河一般。波鲁斯看到这一情景,信以为真,急忙带领部队,赶着大象,随着亚历山大兵的喊声来回跟着奔跑,以阻止马其顿军过河。过了好一会儿,波鲁斯才知中计,于是不再跟着折腾,也因此而放松警惕,只派哨兵沿岸监视。趁此功夫,亚历山大开始渡河。他把3 千骑兵,8 千步兵留在营地,以稳住对方,也作为后备力量,支援或接替渡河部队。另以5 千骑兵、1 万步兵组成突击渡河队伍,在亚历山大亲自指挥下开拔到渡河点,然后分别登上船筏,驶向对岸。
  快到岸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印度哨兵发觉了一切,消息 很快传到波鲁斯那里,波鲁斯没有料到对方会如此神速地偷渡成功。但此时此刻,波鲁斯并未弄清马其顿军的真正作战意图,对方是真正的主动出击还是佯攻.他一时难以定夺。最后,波鲁斯派遣自己的儿子率2 千骑兵和120 辆战车前往迎击亚历山大军。
  就在波鲁斯迟疑不决之时,马其顿军已很快作好战斗准备。在波鲁斯之子赶来之前,亚历山大已把最后一批部队运过了河。接着,亚历山大派弓箭手攻击波鲁斯的儿子所率部队,随后自己又亲率骑兵大部队猛冲向印度军,波鲁斯之子和400 名印度兵战死,其余战车和车上的各小队士兵连忙撤退,但因道路泥泞,车辆难于运转,很快被马其顿俘获。
  逃兵很快回到波鲁斯那里,波鲁斯听了他们的汇报之后才恍然大悟,后悔自己一时的犹豫不决所造成的损失。此刻他下定决心,与亚历山大一决雌雄。他留下几头大象和少数兵力驻守营地,自己则亲率4000骑兵、300 辆战车、200 头大象和精锐步兵约3 万人朝亚历山大开去。队伍很快来到一片平坦而坚硬的沙地(有学者认为,此地乃加尔里平原,现在的地名是塞瓦尔村和巴克拉尔村),停止前进,扎下营地,并布下阵来。" 最前线布置一列大象,每隔大约十来丈摆一头,以便在整条步兵防线之前再形成一条防线,这样到处都可以吓唬亚历山大的骑兵。" 并在对方的重装部队前进时,使之遭受大象的冲击与践踏。" 大象后面部署的是步兵,处于第二线。实际上这些步兵纵队或多或少填补了大象之间的空隙。" 此外,波鲁斯又在其" 两翼部署了步兵,甚至延伸到大象防线以外。在两翼的步兵之外又部署了骑兵,骑兵之间还部署了战车".与此同时,亚历山大也部署好军队,采用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的战术。" 决定不从中央突破敌阵,因为那里有一排大象摆在最前面,方阵也以密集队形部署在大象的间隙中。" 亚历山大深知骑兵是自己的优势,于是准备率骑兵从左右两翼夹击波鲁斯,由他自己和大将科那斯及德米特里亚分别指挥左右两路骑兵。接着又命令部将塞琉古、安提格尼斯和陶郎带领步兵方阵,等待骑兵将敌军步兵主力和骑兵打乱之时,立即出击。
  双方兵力部署完毕且已作好战斗准备。希腊军先发制人,亚历山大命令马上弓箭手约1 千人向敌军左翼猛冲,并且齐放排箭,迅速打乱对方,亚历山大趁此率军飞奔敌人左翼,给予猛烈打击,大将科那斯也依令行动。印度军不得不将骑兵改为双重队形,波鲁斯连忙抽出其中数量最大、战斗力最强的那一部分骑兵对抗亚历山大,另再派一部分迂回对付科那斯,印军由此打乱了阵势和部署。亚历山大趁印军骑兵后转时,连忙发动对正面敌人的攻击,迫使印军急忙向自己的大象靠拢,而印度象倌则驱赶大象前去阻止亚历山大骑兵。马其顿方阵兵立即向赶象者投掷标枪,随即包围大象,向大象投枪射箭,大象被挤到一个狭窄范围,又无人驾驭,被刺激得胡乱冲撞,践踏破坏,使处于大象四周狭窄地带的印度骑兵受害不小。而马其顿兵则在大象冲来时撤退,大象逃跑时追击。后来,大象精疲力竭后,狂吼着慢慢后撤,亚历山大立即率骑兵包围上去,再令步兵把盾牌连接起来互相靠拢,形成极其密集的队形,一齐攻击印军。波鲁斯虽亲率骑兵英勇作战,且身先士卒,奔驰在战场上,但终究敌不过亚历山大的强大军队。最后,印度骑兵除极少数逃脱外,在希腊方阵的进攻下全军覆没。印度步兵也在四面八方遭受伤亡。据统计,此战下来," 印度步兵死亡近2 万,骑兵约3000,战车全部被毁" ,幸存的战象全部被俘获。波鲁斯的两个儿子、当地的总督以及不少指挥官均被打死。而亚历山大的队伍则损失极小,战死约80名步兵、200 多名骑兵。
  波鲁斯本人在战斗中右肩受伤,不得不向后撤退。亚历山大派早已归顺的印度首领太克西利斯劝降波鲁斯,波鲁斯一口回绝,被带至亚历山大面前,仍旧无屈服之意,反要求对方象对待国王一样对待他。亚历山大非常欣赏波鲁斯的英勇不屈,更重要的是,印度河流域地域广阔且复杂,亚历山大无法且无力统治,因此将波鲁斯的王国主权还给波鲁斯,甚至把比他原来国土更大的地区也划给了他,以此争取人心,减少抵抗。
  希达斯皮斯战役的一大特点是利用大象作战,这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象战。在战斗中,波鲁斯消极防御,部署失当,听任对方采取攻势,而马其顿军队则采用了灵活机动的战术,亚历山大善于调动敌人,佯动惑敌,使对方放松警惕,松懈斗志,再作迂回行动,避敌之长,击敌之短,骑兵与步兵协同作战,使对方的阵脚大乱,高大凶猛的大象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威力,反而伤害了自己人。在波鲁斯之后,布阵战法一般已不再使用,它逐渐被机动灵活的战术所取代。
  4.塞琉古王国的入侵
  亚历山大在希达斯皮斯河战役之后继续东征,向东部的几条印度河支流进军。当大军行至最后一条支流——希发西斯河后,因水土不服,各种疾病流行,士兵厌战甚至暴动,亚历山大不得不撤军后退,打道回国。公元前325 年,亚历山大回到新都巴比伦,结束东征。离开印度前,将其所征服的印度河流域交给两个傀儡管辖,另设总督和马其顿驻军监管。
  与此同时,印度东部的恒河流域基本上统一于摩揭陀的难陀王朝之下,北部印度则仍旧动荡混乱,起义不断。这时,孔雀家族的旃陀罗笈多乘机崛起,他在募集一支军队后,就" 号召印度人拥护他的新统治".或说他" 鼓动印度人推翻那时的政府" ,此后又" 与亚历山大的地方官作战,打得很激烈".公元前324 年,旃陀罗笈多在西北印度自立为王,进而推翻难陀王朝,在华氏城建立孔雀王朝,开创了一个新帝国。
  公元前323 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突然死去,其部将之间发生长时间的争战。亚历山大的部将之一塞琉古很快成为巴比伦的主人,但他并不就此满足,他逐渐将他的王国从地中海扩展到印度河,甚至想重新占领河东各省,而孔雀王朝此时在印度西北方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张。因此,塞琉古与旃陀罗笈多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公元前305 年,塞琉古侵入印度。关于此次战争,经过情况不详。据有的史书记载,大体情况是这样的:旃陀罗笈多称王建新朝之后,许多诸侯并不愿意顺服。塞琉古利用诸侯对旃陀罗笈多的不满情绪,开始进兵印度,曾几次大败印度王,并因而获得了" 胜利者" 的称号。但是,西方的局势对塞琉古不利,为了与希腊其他部将争夺权力和地盘,塞琉古不得不放弃与旃陀罗笈多的战争,并同印度王缔结了和约。根据双方的协议,塞琉古将一部分领土转让给旃陀罗笈多,包括阿里亚(赫拉特)、阿拉乔西亚(坎大哈)、吉德罗西亚(俾路支)和巴罗班尼萨台(喀布尔);而旃陀罗笈多则以500 头战象相送,以答谢塞琉古的让步。麦伽斯梯尼作为希腊使节派驻孔雀王朝,他在华氏城居住多年,写有关于印度的书籍。此书原文已经散失,但其断片在其他古代作家的作品中尚能见到。显然这次和约对印度王有利。之后,马其顿驻军撤离印度,北印度被旃陀罗笈多统一。
  5.羯陵伽战争
  羯陵伽战争指公元前262 年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阿育王征服羯陵伽王国的战争。
  旃陀罗笈多的继承人是其儿子宾头沙罗。宾头沙罗保留了他父亲原有的帝国,并且继续与希腊的西方各国保持友好往来。
  公元前273 年,宾头沙罗的儿子即后来的阿育王继承王位,成为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即位后的阿育王立即着手对外扩张,进行了无数次的征战。
  据碑文记载,阿育王在举行正式的登极典礼(公元前269 年)后第8 年,进行过一次征服羯陵伽的战争。这次战争规模巨大,是孔雀帝国时代最有影响的一次对外侵略战争。
  阿育王即位之后,印度南北已基本统一,只有南部海上的羯陵伽和另几个小国还不在王朝统治之下。因此,阿育王有一种强烈的欲望一定要征服羯陵伽,使印度四面八方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羯陵伽原本是难陀王朝的一部分,难陀王朝被灭亡后,羯陵伽声言独立,因此,大概在月护王时代它便已成为一个独立王国了。羯陵伽王国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实力雄厚,阿育王的征战曾遇到很大麻烦。为了攻下这个堡垒,阿育王派出10万名步兵、500 万骑兵、400 辆战车和500 头战象,渡海登上羯陵伽的国土。双方发生激烈的战斗,不到一天,羯陵伽便损失惨重,阵亡兵士5 千人,还有许多的战车、战马、大象、伞盖、金钱、谷物、妇女和牲畜被阿育王俘获。羯陵伽的军民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使阿育王的军队伤亡不少。最后,阿育王决定用火攻。一夜之间,羯陵伽国的都城化为灰烬,顽强抵抗者全被残酷地杀害,并斩首示众。
  据阿育王的第13号石刻诏谕得知,此战中,羯陵伽有"15 万人被俘,10万人被杀,死亡者又超出此数的许多倍。" 羯陵伽国王被捕获,但表现十分英勇,他宁死不屈,大骂阿育王,最后在囚禁中自尽身亡。羯陵伽被征服之后,阿育王派出一名由皇室充任的总督进行统治,首府在托萨利。此外还设立两名属下长官分别管理南北两部。从此,阿育王完成了孔雀帝国的大业,除半岛极南端(至迈索尔)一部分地区外,整个南亚次大陆基本纳入孔雀帝国的版图。这在古代印度史上是空前的。以后,孔雀帝国进入极盛时期。
  羯陵伽之战是阿育王生平事业的转折点,并对印度历史及整个东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后果。羯陵伽战役中无数人被杀,特别是羯陵伽国王的自尽,使阿育王的良心受到责备。他深深感到:武力能征服国土,却不能征服人心。
  于是,他下令停止杀戮和进攻,迅速撤回军队,并开始靠佛法来收服人心,以虔诚感化替代弓矢征服。
  6.沙摩陀罗.笈多的出征(公元320 年~380 年)
  在阿育王的后继者们统治时期,孔雀帝国每况愈下,日益衰弱。到公元前187年,帝国最后一位皇帝被其将军沙弥多罗杀死,孔雀帝国就此灭亡。
  以后,印度又处于分裂状态,在西北部不断遭受外族入侵,直至公元4 世纪在东部印度兴起笈多帝国,印度重又实现大体统一。笈多王朝最伟大的国王要数沙摩陀罗.笈多,他是其父旃陀罗.笈多在其众多的儿子中间选拔出来的最适当的继承者。据载,旃陀罗.笈多" 召开了一次顾问和王族成员会议,在这次会议中,王子沙摩陀罗.笈多被正式指定为笈多王朝王位继承人。" 沙摩陀罗.笈多继位之后,竭尽全力进行征战,力求达到全印度的统一。
  有位名叫哈里逊纳的诗人写有大量的颂词赞美沙摩陀罗.笈多,这便是著名的阿拉哈巴石柱铭文,其中保存了这位国王征略的详细记载。
  根据阿拉哈巴石柱铭文的记载,沙摩陀罗.笈多首先进攻邻近王国以开拓疆土。经过一系列的征伐,北方邦和中印度、西南孟加拉的一部分地区被他征服,这些地区的许多统治者归顺了他,他们是鲁陀罗提婆、马蒂拉、纳加达塔、旃陀罗伐曼、甘那帕蒂.纳伽、纳伽逊纳、阿奇尤塔、南迪、巴拉伐曼等等。
  沙摩陀罗.笈多并不满足于对北印度的征服,之后他又率军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南征,将中央邦的东部和南部、奥德萨和德干的东部海岸直到建志广大地区征服。不少南方统治者败在他的手下,其中有拘萨罗的摩西陀、摩诃坎多罗的毗耶格罗罗阇、考腊拉的曼多罗阇、科塔腊的斯婆密陀罗、皮希塔帕腊的摩亨陀罗吉里、伊兰达帕拉的达摩那、建志的毗湿奴哥帕、阿凡穆克多的尼罗罗阇、文吉的哈斯蒂伐曼、帕拉卡的乌格腊逊纳、提婆罗士多罗的鸠毗罗、库斯撤拉普罗的丹那杰亚等。然而,沙摩陀罗.笈多并没有吞并这些王公的领土,只是使其归顺自己而已。有人推测,沙摩陀罗.笈多所以要并吞恒河流域和印度的领土,而对南印度" 却始终满足于获胜而已,并不吞并败者的领土" ,这大概是因为" 他理解到了从遥远的东北根据地控制南印度的困难。" 因此,沙摩陀罗.笈多在俘获了所有德干高原的国王后又将他们释放了。
  沙摩陀罗.笈多在军事上获得的辉煌成就,使东北印度的边境统治者们以及旁遮普、西印度、马尔瓦和中央邦的各个部落闻风丧胆。于是,这些王公纷纷向这位强大的征服者表示顺服,他们" 以支付各种捐税,服从他的命令,前来朝拜,以迎合他的专横的指挥。" 其中有东南孟加拉的王公萨摩塔塔、阿萨姆的瑙冈县(东巴基斯坦的达卡)的王公戴伐卡、上阿萨姆的迦摩缕波王公及尼泊尔和卡特里普拉的统治者。不少部落也前来表示臣服,他们是摩腊婆族、阿尔琴纳亚纳族、尤德亚族、麦德腊卡族、阿布希拉族、卡腊帕里卡族、帕腊靳族、桑纳坎尼卡族和卡卡族。
  沙摩陀罗.笈多的征战非常成功,有人称他为" 伟大的征服者" ,也有人把他与孔雀帝国的阿育王相提并论,认为他们" 两人都有以一种威力来征服世界的抱负".但是," 就孔雀王朝而论,这种威力不是军事,而是采取有力而见效的行动宣扬古代的印度道德和佛法。就笈多王朝而论,这种威力则是从事积极的军事与智力的行动,以完成雅利安瓦尔塔这块圣地政治上的统一,挫败在印度的外国压迫者".也正是凭借这种威力,沙摩陀罗.笈多使盘据在西北印度、马尔瓦和卡提阿瓦的外国统治者也向他表示臣服。" 贵霜' 天子' 的后人们,塞种的许多酋长,锡兰人和其他几个岛屿民族都迫不及待地表示忠顺、纳贡或献礼,以讨好这位伟大的笈多统治者。" 有学者认为,岛屿上的居民可能是指靠近印度的马尔代夫群岛和安达曼群岛的居民,或者可能是指东南亚的居民。哈里逊纳便提到了贵霜和塞种人的继承者代瓦帕特腊.沙希- 沙汉诺- 沙希- 萨卡- 穆伦达,他们曾经统治过西北印度和西印度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锡兰国王美伽伐尔那还派遣了一个使节来到沙摩陀罗.笈多那里,并获准在菩提迦耶建造了一座寺院。有史家认为,沙摩陀罗.笈多有可能多少控制了马来半岛、爪哇、苏门答腊和印度群岛内其他岛屿上的印度居留地。
  沙摩陀罗.笈多的出征,对这一时期的印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使四分五裂的印度复归统一,继孔雀帝国之后出现了又一个强大的帝国,其疆域几乎包括了整个北印度(除了西旁遮普、西北边省、克什米尔、信德、西拉其普他和古吉拉特以外)、中央邦和奥里萨的高地以及至少南到马德拉斯城的这样一大片领土。由于帝国太大了,不能由一个中央政权直接管理,于是它被分成了许多省,省下辖许多县,最低的行政单位是村。省由地方的太守(" 高普特里")或副王(" 优巴里卡" 或" 优巴里卡- 摩诃罗阇")
  管理,他们有的是皇亲;县由高级官员管理,有些高级官员直接受皇帝领导,其余通常受省长领导;村由村长" 格拉米卡" 管理。此外,在帝国的省区范围之外,还有一些附属的王国和部落共和国,他们服从笈多帝王。总的来看,北印度的一大部分地区是由帝王通过他的官吏直接管辖的,这个地区的周围有许多朝贡的土邦;它们的外面是已归顺笈多帝国的贵霜人和塞种人的小王国以及锡兰和其它岛屿,这些地区的统治者都是恭顺的同盟者。笈多帝国的强大的中央集权是以承认地方自治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继孔雀帝国之后,君权在笈多帝王统治下达到顶点,君主被说成是" 最高的神" ,帝位世袭,大臣职位也通常是世袭的,文官与武官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分。其次,沙摩陀罗.笈多开创的帝国在政治统一之后实行良好的管理,它的" 行政制度极为有效而合乎人情;法律远没有孔雀王朝的残忍和严格" ,因此促进了贸易、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7.超日王的出征
  沙摩陀罗.笈多的王位由其儿子旃陀罗.笈多二世(别号超日王,公元380年-413年在位)继承。旃陀罗.笈多二世继承了一个大的帝国,但他仍继续执行先王所采取的" 征服世界" 的政策。在所有的笈多国王中,他被认为显示了最勇武和最英雄的素质。人们一般认为,旃陀罗.笈多就是印度传说中的伟大的超日王。据说,他战胜了塞种人,在同塞种人作战时他十分英勇,并在敌人的城中乔装成女人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获得了" 勇健王" 和" 战胜塞种者" 的称号。
  为了巩固并扩大先王留给他的帝国,旃陀罗.笈多主要采用了两种手法,一方面用和平攻势,另方面则用军事活动来达到其目的。在他统治期间,缔结一个联姻以加强笈多王朝在德干的地位,这便是笈多王朝与伐卡塔卡王朝之间的联姻同盟的缔结。他通过娶库伯拉那加公主为妻,以安抚北印度和中印度各省诸那加酋长,同时又把自己的女儿普拉巴瓦蒂嫁给了鲁陀罗犀那二世,使自己与德干的伐卡塔卡强大的王室结成联盟,德干其它一些王朝也与笈多王室联姻。这样一来,笈多王朝与南方诸国便产生了友好关系,因此也稳固了自己的地位,扩大了帝国的版图。鲁陀罗犀那二世在登上王位5 年后便去世,他的儿子们正年幼,他的遗霜(旃陀罗.笈多二世的女儿)得以在公元390 年至公元410 年摄政,伐卡塔卡王国实际成为笈多帝国的一部分。
  接着,旃陀罗.笈多二世又率领大军进行征伐,进攻东马尔瓦,当地酋长萨纳卡尼卡很快投降,向旃陀罗.笈多二世表示效忠。随后,旃陀罗.笈多二世又向塞种人进军,迅速消灭了塞种人在西马尔瓦和卡提阿瓦的统治。
  这是一次重要的征服,不仅使印度西部边境不再成为笈多王的忧虑,而且使笈多王朝得以控制北印度,并且插手印度与地中海的某些贸易,因而西印度的那些港口现在掌握在笈多王朝手中了。在超日王统治时期,印度国势极盛,其领土几乎囊括了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北部地区,它西起旁遮普,东达孟加拉,南抵纳巴达河。中国古代名僧法显在这个时期(公元399-414 年)曾到印度旅行,他访问了白沙瓦.马土腊、卡瑙季(旧译曲女城)、拘萨罗、贝拿勒斯、迦毗罗卫、拘尸那、吠舍离、华氏城和其它一些地方,在华氏城住了三个月,亲眼目睹了超日王的施政," 人民殷乐;无户籍、官法;唯耕王地者乃输地利。欲去便去,欲住便住。王治不用刑冈。有罪者但罚其钱,随事轻重。虽复谋为恶逆,不过截右手而已。王之侍卫左右,皆有供禄。"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8.嚈哒人的入侵
  进入5 世纪中叶,笈多帝国内部的倾轧和继承权的纠纷等导致了其自身的分裂。与此同时,中亚的嚈哒人(白匈奴)又开始了对次大陆西北部的入侵,进一步促成了笈多帝国的瓦解。
  在古印度的文献和碑铭中,将匈奴人称为" 亨纳" (或" 匈纳")人。
  将近公元前2 世纪中叶,匈奴人把月氏人从中国的西北部赶走。不久以后,匈奴人也向西方推进,其中一支到了欧洲,灭亡了罗马帝国;另一支则在约公元5 世纪中叶定居于阿姆河流域,渐渐成为嚈哒人或白匈奴(与大月氏人的混血),他们在塞建陀.笈多统治(公元458 年以前)初期便入侵过笈多帝国的西部。塞建陀.笈多死后,笈多帝国比以前更加衰弱,嚈哒人再度入侵印度,在其首领多拉马那率领下占领了西部各省的大部分,其权力可能扩展到了中马尔瓦。公元510年曾被巴奴笈多击败。后来,多拉马那的儿子密希拉古拉继承其位,这是个残忍而奸诈的暴君,他继续入侵印度。根据中国僧人玄奘的记载,嚈哒人在密希拉古拉的统率下曾入侵了那罗新哈.笈多所直接统治的领土,并迫使他朝贡。后来,笈多统治者借助穆克里族和其他诸侯的援助,击败了嚈哒人,并且俘虏了密希拉古拉,使其称霸印度的希望破灭。
  密希拉古拉死了以后,匈奴人找不到有才能的领袖,他们在政治上的优势很快衰落。然而,他们直到公元6 世纪末仍不断地给印度的统治者以骚扰。
  匈奴人一再入侵的浪潮使笈多王朝日渐衰弱,公元5 至6 世纪嚈哒人对印度的侵略,加速了笈多帝国的覆亡以及许多小国的兴起。" 伐拉彼的梅特腊卡人宣告独立。曼达索在耶输达尔曼的统治下独立了。穆克里人在恒河流域上游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国。高达人占领了孟加拉。" 公元6 世纪初,嚈哒人以旁遮普的奢羯罗为首府,组成了一个疆域西抵里海的中亚大国,但不久即被次大陆北方各王公的联军所灭,势力大减。公元567 年,嚈哒人国家被突厥和波斯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