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卷世界现代前期经济史

  内容提要
  本书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1870-1918 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重点阐述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基本内容。同时也介绍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经济的进一步殖民地化,评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本书还着力叙述了这一时期出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早期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一、概  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并最终形成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1873年世界经济危机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这一重大转折。
  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一次空前深刻的世界性危机。它不仅波及范围广、规模大,而且持续时间长达7 年(1873-1879 年);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相交织,危机对工农业生产破坏的程度,危机中企业倒闭破产及工人失业的程度,都超过了历次危机。1873年危机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引起了垄断组织的广泛发展。同时,危机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对原料产地、销售市场、投资场所及殖民地的争夺。因此,1873年的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开始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为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创造了物质基础。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大发展,迫切要求进行新的技术革命。19世纪下半叶以电力的广泛运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的世界第二次技术革命,推动了冶金、采煤、机器制造等原有的重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并引起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飞机制造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现了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也加剧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870-1913年,美国工业增长了8.1 倍,德国增长了4.6 倍,法国1.9 倍,英国仅1.3 倍。这种不平衡发展,造成各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发生急剧变化。美国和德国赶上并超过英国,分别跃居世界工业生产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而英国和法国则因工业发展相对缓慢而屈居第三和第四位。这一时期,俄国和日本的工业也有了明显的发展。
  随着技术革命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股份公司随之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此同时,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从而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到20世纪初,各主要国家的生产集中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引起了垄断。资本主义垄断最初发生在流通领域,采取的垄断组织形式主要是卡特尔和辛迪加。随着生产集中程度的提高和企业竞争的加剧,垄断联合逐渐向生产领域发展,组成一种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全面联合的高级形式,即托拉斯。继托拉斯之后,出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垄断组织形式康采恩。
  工业生产的集中和垄断促进了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已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这时,银行已由过去简单的资金借贷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
  在工业垄断和银行业垄断都发展到很高程度的情况下,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多种途径融合在一起,形成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统治。在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溶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因素。
  这一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英国是典型的殖民帝国,法国垄断资本主义具有高利贷性质,德国是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垄断资本主义,而美国则是典型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和俄国的垄断资本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性质。
  到了垄断阶段,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
  资本输出有两种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或称作间接投资)和生产资本输出(或称作直接投资)。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本输出的载体即跨国公司(也称作多国公司)已经产生。随着各国垄断资本大肆对外扩张,它们在国际间不断发生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为了避免因竞争而造成两败俱伤,各国垄断资本不得不暂时妥协,结成一定形式的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分割世界。当时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是国际卡特尔。
  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同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殖民地的活动,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由于资本主义列强在经济上不断对外扩张和对世界的瓜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统一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这一时期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不仅作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而且进一步成为它们的最有利的投资场所。广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进一步殖民地化,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的附庸。外国资本的入侵,在客观上也刺激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资本的近代工业的生长,但因受到帝国主义的种种压制,发展是微弱的和畸形的。
  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同它们所拥有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极不相称。于是,它们之间为重新分割世界的斗争日益尖锐,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其结果,垄断资本的利润激增。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因租税、公债、通货膨胀等沉重负担普遍恶化。帝国主义战争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影响。战争极其严重地破坏了世界生产力;战争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巨大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孕育着更加深刻的矛盾和冲突;战争加深了殖民地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各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从而引起革命。1917年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冲破了统一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标志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经济制度并存和相互斗争的时代。
  二、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
  1.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1)1873年危机的原因
  1873年危机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的时期中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如通常那样,是生产与市场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在这场危机之前,资本家为了大规模修建铁路,开办工业企业等,大量追加生产资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涨。同时,由于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扩大,工业生产机构获得巨大的增长,这样就造成了生产过剩的物质基础。
  例如美国,在南北战争结束后,扫除了南部奴隶制的障碍,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从50年代开始的铁路建设高潮,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1865年至1872年期间,新建铁路的总长度为31092 英里。1872年新建的铁路是1865年新建铁路的9 倍多。在这期间,美国铁路的营业里程从35085 英里,增加到66171英里。规模庞大的铁路建设,对钢铁和能源等提出愈来愈大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冶金业、煤炭业和石油业等的迅速发展。1865-1873 年,生铁产量从75.5万吨增加到232.3 万吨,增长了2 倍多;煤产量从2215.9万吨增为5191.7万吨,增长了1.3 倍。石油产量从1865年的1.5 亿加仑,增加到1875年的5.1 亿加仑,增长了2.4 倍。美国的铁路建设不仅推动了本国重工业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70年代初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涨。
  这是因为在美国铁路建设资金中,约有一半左右是来自英国、法国、荷兰和德国等其他国家的投资。
  德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它因70年代初普法战争的胜利,夺得了法国的重要工矿区阿尔萨斯和洛林,以及50亿法郎的巨额战争赔款,从而大大增强了德意志帝国的经济基础,并掀起了一个" 滥设企业" 的热潮。从1867年至1873年,德国建成了近100 座炼铁炉,炼焦设备也由920 个增加到1720个。据统计,德国的生铁产量,从1866年的100 万吨,增加到1873年的200 万吨;钢产量从1866年的10万吨,增加到1874年的160 万吨。
  英国的重工业在这个时期也获得较快的发展。煤产量从1868年至1873年连续增长5 年,从1.05亿吨,增加到1.31亿吨,增长了25%;生铁从1866年至1872年持续增长6 年,从459.7 万吨,增加到685 万吨,增长了49%。
  英国资本还大量参与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铁路建设,并向这些国家出口生铁、铁轨、机车车辆和铁路建设所需的机器,从而带动了国内重工业的发展。
  法国在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高涨中表现乏力。在普法战争之前,它的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已经开始下降。普法战争之后,由于重要工矿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了德国,不仅使得法国的棉纺织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而且因煤、铁等资源的丧失,抑制了重工业的发展。但由于70年代初的农业丰收扩大了市场购买力,因此1873年上半年也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俄国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围绕着创办工业企业和修建铁路等,也掀起了" 企业滥设" 的高潮。
  总之,在7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经济高涨中,铁路和重工业的迅猛发展起了主要作用。铁路和重工业建设的发展,导致了固定资本投资热潮," 滥设企业" 成为一种国际现象。随之而来的则是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大,超越了市场的容纳能力和广大群众的购买能力,终于导致了一场不可避免的生产过剩危机。
  (2)1873年危机的爆发和展开
  这次危机的主要震源是美国。1872年,美国新建铁路线的增长速度开始放慢,铁路股票行市开始下跌,车辆订货减少,金属和金属制品的价格也开始下跌。美国铁路建设狂热时的经济景气转为经济萎缩,触发了资本主义世界交易所的危机。
  危机的风暴从维也纳开始。这是因为这里的创业活动带有更大的投机性。据统计,在1870年到1873年上半年期间,在奥匈帝国共有528 次创业活动和证券发行,其总额达到25亿弗罗林,滥设各种为攫取投机利润的银行和建筑公司。1873年5 月9 日,维也纳交易所陷入极度混乱之中,这一天在24小时之内,股票贬值了几亿盾,因而被称为" 黑色星期五".接踵而来的是企业大批破产,信用瘫痪,有价证券交易的停止。  1873年在维也纳开盘交易股票的294 家股份公司中,有135 家宣告破产。维也纳交易所危机很快波及到欧洲的其他交易所。欧洲各国停止了对美国的资本输出,同时,美国纽约一系列供应铁路资金的银行也停止了对铁路公司和工业界的拨款。于是,1873年9 月18日,随着拥有北太平洋铁路公司大量债券的杰伊.库克金融公司的破产,以美国为主要震源的世界经济危机终于爆发了。
  维也纳交易所的危机迅速地波及到了德国。这是因为在70年代初的繁荣时期里,德国是欧洲证券的主要交易场所,尤其是对铁路和房地产的证券投资,具有很大的投机性。美国爆发危机后,德国的危机开始加剧。如德国铁路投资的收入一再下跌。1870年,柏林- 波茨坦铁路的股票股息为20%,1872年降为8 %,1873年又降为4 %。70年代初开始在柏林交易所内发行股票的95家新银行中,到1875年倒闭了约40家。
  英国从1873年也卷入了危机,有的工业部门的生产开始下降,出口萎缩,失业人数增加,物价下跌。但是,由于英国的重要工业部门棉纺织业和其他一系列部门尚未发生严重的生产过剩等原因,直到1878年,危机才全面展开。
  这次危机席卷了除美国、德国、奥匈帝国、英国之外,还有法国、俄国、意大利、荷兰、瑞典、比利时、日本、阿根廷和印度等国,波及范围之广,超过了以往的世界经济危机。
  (3)1873年危机的表现及其影响
  1873年危机是19世纪资本主义危机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它不仅波及范围广、规模大,而且持续时间长,从1873年开始到1879年结束,历时7 年,期间,一些国家经历了危机的两次震荡。第一次是在1873-1874 年,在这次震荡中,美国和德国的生产过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次是在1876年或1878年,英国的生产过剩,在这次震荡中起了较大的作用。此外,这次危机又与70年代初开始的长期农业危机互相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危机更加严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生产严重过剩导致物价惨跌,并具有全面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这在冶金业和金属加工业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在美国,物价连续下降了7年,生铁价格下跌了69%。在英国,物价也持续暴跌,从1872年至1879年,物价总指数约下跌了25%,个别商品价格则下降了1 /2 到2 /3.在德国,生铁和机器的售价出现猛烈下跌,如有的机器价格甚至跌到成本以下。
  其次表现为生产严重缩减。在美国,生铁产量连续3 年下降,从1873年至1876年下降了27%;铁路建筑也连续3 年下降;造船业持续6 年紧缩;石油开采量下降了25%;棉纺织业的产量连续2 年下降。在德国,生铁产量从危机前的200 万吨,降至1876年的160 万吨,下降了20%;钢从1874年的160 万吨,降至1876年的140 万吨,下降了12.5%。此外,危机还冲击了棉织品和毛织品的出口。在英国,生铁产量经历了1873-1874 年和1878 -1879年的两度猛烈下降,从1872年的危机前的最高点,到1879年的危机最低点,下降了11%。此外,煤产量和棉纱产量也都经历了两次下降。
  最后,表现为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严重。美国在危机期间,倒闭的企业达47000家,仅1878年就有10478 家工商企业倒闭。此外,还有不少生产企业处于局部开工和停工状态。1873年1 /3 的美国钢铁厂停工。1875年末,在713 个炼铁炉中,有420 个停工。1877年,当危机最低点已经过去的时候,生铁冶炼工业和各轧钢车间的开工量只及它们生产能力的40%-50 %。在制造重型铁轨的49家企业中,1874年有22家全部停工,其余的企业也只是局部开工。企业倒闭和停产,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危机期间,美国东部各州的工人有1 /2 到1 /3 被解雇。据美国学者统计,1878年美国失业人数高达300 万之多。在德国,从1873年至1876年期间,约有40%的炼铁炉停产。许多中、小工厂完全停产。大批工人因此失业。即使在克虏伯、波雪、沃列特等一些大企业中,也有1 /3 到3 /4 的工人被解雇。在英国,危机期间,生铁生产曾遭受两次冲击,到1879年上半年,仅在英国北部,就有50%的炼铁炉、60%的搅铁炉及大量轧钢机停产。在棉纺织业和毛纺织业中,开工不足的情况也十分严重。1879年这一年,英国有11.4%的工会会员被登记为失业者。
  1873年这场持久而严重的危机大大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生产的集中。在危机期间,大批弱小和经营不善的企业破产了。在1876-1878 年间,资本主义国家中破产和倒闭的企业每年平均达9500家左右。而那些大企业,凭借着雄厚的资本和良好的生产与销售条件,在危机中乘机并吞中小企业而获得发展。它们在以后的激烈竞争中发展成为垄断组织。同时,危机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对国外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及殖民地的争夺。总之,这场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标志着一个旧的历史时期的结束和一个新历史时期的开始。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工业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工业化是继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生产力在新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机器大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引起了国民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使得工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农业,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并取代轻工业而在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1)工业化的社会经济前提
  ①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的高涨,为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以后,到19世纪上半期,法国、美国、德国、比利时等欧美国家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各自的近代工业部门。这时,蒸汽机普遍使用,铁路建设大规模展开,纺织、冶金等多种工业部门实现了机械化,资本主义工业处于高涨时期。在50-60 年代,工业生产有了巨大增长。英国工业生产增长了近一倍(98%),法国工业生产大约增长了2 倍,德国工业大约增长了3 倍。工业生产的大发展,为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对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呼唤新的技术革命的到来。
  ②第二次技术革命是工业化的强大推动力。19世纪下半叶的技术革命,以电力的广泛运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技术革命的重心从前次技术革命的纺织业和采掘业转移到重工业,建立起一系列新兴的重工业部门,例如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工业较发达的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人类步入了电气化的时代。
  ③资产阶级民主化运动的发展为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19世纪中期以后,资产阶级民主化运动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英国,经过1832年议会改革和1846年废除谷物法,全面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这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对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大垄断特权商人取得的巨大胜利,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很大提高。1848年的欧洲革命使德国和法国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在德国,加快了农奴制改革的步伐,1850年的改革,宣告了农奴制的被废除。1871年在普法战争的过程中自上而下地实现了统一,大大减少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政治障碍。法国在1848年革命中推翻了反动的七月王朝的统治,大金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在19世纪70年代又由帝国制改为共和制,朝着资产阶级民主的方向迈进了一步。美国是这一时期中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获得充分发展的典型,通过1861 -1865年的南北战争,废除了南部奴隶制,资产阶级独掌了政权,联邦的统一得到巩固,从而为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发展扫除了障碍。俄国和日本在这一时期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俄国于1861年废除了农奴制,日本在1868年发生了明治维新运动,这些改革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内容,主要表现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技术革命中,建立起电力、化学、石油、汽车、电讯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和促进了钢铁工业的新发展。
  ①电力技术的发展和电力工业的兴起。电力工业部门的兴起,始于19世纪30-40年代电报机的发明和应用。然而,当时电报所用的电源被称之为" 弱电" ,即由电瓶供应线路的电源,难于驱动需要较大能源的设备和工作母机。这就引起了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19世纪上半期,电磁学理论的创立,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9世纪中期以后,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发电机和电动机的技术迅速发展。1867年,德国电学工程师维尔纳.冯.西门子研制成功第一台自馈式直流发电机,首次完成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开始了19世纪末期的" 强电" 技术时代。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研制出具有环形电枢的直流发电机。1879年西门子又发明了电动机,将电能又转换成机械能,并在柏林工商博览会上展出一条小型电车轨道(附三节车厢,每节载客6 人,由一台3 马力的电动机车牵引)。1881年5 月1 日,柏林第一条有轨电车正式通行。
  大发明家美国人爱迪生一生有1300余种发明,其中最重要的发明是电灯和配电系统。1881年他与英国人斯旺同时把碳丝灯投入市场。1882年在纽约创建了发电厂,正式向用户供电。与此同时,爱迪生及其研究所研制了供电的系列产品,如发电机、稳压器、开关、接线盒、绝缘带和保险丝,保证了电灯的推广使用。电灯的发明,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到1882年,美国已建成小电站150 个。不久,欧洲及其他地区国家也发展了电灯事业。爱迪生创建了由他本人经营的电机厂,1899年该厂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机工业公司——通用电机公司。
  随着各种电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的出现,产生了对电的大量需求。当时普遍使用的是直流电,在较远的线路输送中损耗很大,这就使供电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于是,产生了对交流电的需求。由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所用的变压器是匈牙利工程师戴里等三人于1882-1885 年间研制成功的。法国物理学家,电技工程师德普勒也于1882年成功地进行了远距离高压直流输电试验。之后,俄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也有人研制成功。19世纪90年代,远距离输电首先在德国获得成功。远距离输电的成功,不仅使电力的应用范围扩大,而且使电站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1890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建立了第一座水力发电站,德国在褐煤产地也建立了电厂。由于高压电线的架设,还可把所有电站连结在一起组成电力网互相补充。
  电力技术的广泛使用,首先促进了电力工业、电气设备工业的迅速发展。
  以发电、输电、配电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和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断路器以及电线、电缆等的电气设备工业都迅速兴起,同时还促进了材料、工艺和控制等工程技术的发展。电力技术的发展还使许多传统产业得到改造,使一系列新技术应运而生。因此,电力技术的发展和电力工业的兴起开辟了工业电气化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深刻意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和美国因最早实现电气化而迅速跨入了工业强国之列。
  ②化学工业的建立。化学工业的建立是19世纪下半叶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实现了" 氨碱法" 的工业化。此后,法国、英国、德国、美国、俄国等也纷纷设计" 索尔维法" 制碱厂。从此,索尔维法制碱技术在世界上迅速发展。有机化学工业也随着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的发展。1850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从煤焦油中提出苯胺。以后,他和他的英国学生帕金用苯胺与其他物质合成苯胺类的染料,为合成染料工业的兴起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霍夫曼的推动下,德国合成染料发展迅速。1886- 1900年期间,德国六家最大的化学公司总共取得了948 项染料专利,德国人几乎垄断了世界合成染料的生产。合成染料成本低、性能好,很快就代替了天然染料。
  合成纤维行业,因19世纪末人造丝的发明和粘胶纤维的发明而发展起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已有22家合成纤维工厂生产人造丝和人造毛。
  1867年瑞典人诺贝尔发明" 安全炸药" ,开创了化学工业的又一个重要部门。炸药被迅速用于开矿和筑路工程。1887年又改进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并在军事上广泛运用。
  ③内燃机的发明和发展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建立和飞机的发明。1869年法国工程师里诺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可供实用的煤气内燃机——以煤气为燃料,以电火花点燃的无压缩型二冲程内燃机。187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应用法国工程师德罗夏的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设计制成了第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制成的体积小、重量轻、马力大、效率高、以汽油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1892年,德国机械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一种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便宜的内燃机——柴油机。
  由于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诞生了。1885年载姆勒与德国另一名工程师本茨同时将汽油内燃机用作汽车的引擎,各自独立地研制出最早的可供实用的汽车。到1891年世界上出现了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载重汽车。
  从19世纪90年代起,许多国家相继建立起汽车工业。其中以美国的汽车工业最为发达。亨利.福特和另外11位同业投资人于1903年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他试制成功新式的T 型汽车,1913年创设了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汽车售价由每辆8000美元降至500 美元,从而使汽车普及为美国人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工业发展十分迅速,19世纪90年代,世界汽车生产的年产量只有几千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增加到50万辆以上。这时全世界共拥有汽车200 万辆。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更为迅速,1900年时,汽车产量为1000辆,到1910年时增为18.1万辆。它很快就取代了德国而高居世界汽车工业的首位。
  内燃机的问世,也为飞机的发明创造了前提。飞机发明者是美国人赖特兄弟:威尔伯.赖特和奥维尔.赖特。1903年,他们制作了一架以木料为骨架,帆布作机翼材料的双翼飞机——" 飞行号".飞机由12马力的汽油内燃机推动螺旋桨,成功地在空中飞行了12秒。之后,英、法等国也开始了飞机的研制与试飞工作。1909年,在欧洲召开的第一次世界航空会议,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从此,航空工业蓬勃发展起来。
  ④石油工业的兴起。石油最早只用于照明或作为锅炉燃料。1854年,美国化学工程师西利曼发明了最早的原油分馏装置,从原油中获得各种油气,包括汽油、煤油和柴油、重质油和焦油等。到19世纪末,以汽油等为燃料的各种内燃机先后诞生,石油便从以提炼供灯用的煤油为主,转变为以提炼作动力燃料用的汽油等为主。此外,铁路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各行业机械的普遍使用,以及对照明的需要,引起对润滑油和燃料油的强烈需求,从而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兴起。
  世界现代石油工业开始于美国。1859年,美国人前铁路司机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洲的泰特斯维尔打出了世界第一口油井。1862年,年青的洛克菲勒和发明新炼油方法的工人安德鲁斯一起,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建立了一座炼油厂。从此,现代石油工业从勘探、开采、炼制加工、储运销售,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到1885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已有70%的产品远销国外。俄国于70年代初在高加索也发现了石油。1873年沙皇政府准许外国公司赴俄开采。1897-1906 年,俄国铺设了第一条输油管。世界石油开采量从1860年的6.7 万吨,增至1870年的80万吨,1900年的2043万吨,1913年的5000万吨。石油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内燃机的发展创造了前提,煤气内燃机、汽油内燃机、柴油内燃机相继出现,而内燃机的发明和发展又促进了石油开采业和石化工业的发展。
  ⑤炼钢新技术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1856年,英国人贝塞麦发明的转炉炼钢法是" 吹气精炼" ,能燃烧掉生铁中所含的杂质而炼出钢。这种炼钢法要优于" 搅钢法" 技术。但由于英国已在" 搅钢法" 技术上投入巨额资本,因此英国钢铁业的资本家对转炉炼钢新技术持冷淡态度。瑞典钢铁企业家于1859年引进贝塞麦炼钢法,并获得试验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生产。60年代初,法国、德国和美国也先后引进这一技术。此后,贝塞麦炼钢法在世界迅速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开辟了钢铁工业的新时代。
  1864年法国人马丁和居住在英国的德国人威廉.西门子发明了平炉炼钢法。这种炼钢法不仅可以溶化生铁和熟铁,还可以熔化废钢,使之变为优质钢。1866年西门子在伯明翰建立了平炉炼钢厂。1868年和1870年美国和俄国分别引进了这项技术。
  然而,这两种炼钢法都不能解决铁矿石的脱磷问题,而欧洲90%的铁矿含磷量较高。为解决这个问题," 托马斯法" 便应运而生。
  英国治金学家托马斯在1875年发明了一种碱性转炉炼钢法,解决了脱磷问题。1877年,托马斯在英国钢铁协会上提出" 托马斯法" ,即碱性转炉炼钢法。但未引起重视。直至1879年英国一家钢厂采用托马斯法获得成功,托马斯法才获得认可。
  钢铁冶炼技术的不断改进,推动了钢铁业的迅速发展,使钢逐渐取代铁,成为基本的工业原料和重要的建筑材料。
  ⑥电讯工业的兴起。电讯技术始于19世纪30-40 年代电报的发明和应用。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电力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电讯工业也迅速兴起。
  1833年,德国格廷根的两个自然科学家高斯和韦伯首次发明电报。然而电报业的真正发展却始于1838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的打字电报,即由点和横两种符号组成的新电码——" 莫尔斯电码". 1844年,莫尔斯发明了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电报装置。同年,他利用美国国会资助的拨款,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之间架起了64公里长的、世界上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之后,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也相继架设起有线电报线路。1846年,英国伦敦成立了电报公司。1847年,德国人维尔纳.西门子成功地在柏林与波茨坦之间修建了一条电报线。同年,他又与机械师哈尔斯克在柏林创办了" 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作所".该所后来成为欧洲颇有影响的电讯企业。1869年又完成了横贯伦敦经由普鲁士、俄国、波斯到达印度的电报线路。美国为应用莫尔斯的发明,于1856年创办了西方联合公司。之后,又创办了更多的电报公司。
  海底电缆的铺设,始于1845年美国人科尔特铺设从火岛到纽约的跨海电缆。1850年在英国和法国之间铺设了第一条海底电报电缆。从1857-1866 年美国大东公司铺设了从纽芬兰到爱尔兰的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电缆。
  电话是美国人贝尔于1876年发明的。1877年他创办了贝尔电话公司,到1880年美国已安装了5 万多部电话机。同年,在美国相距80公里的城市之间已有长途电话。贝尔集团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话公司,后来发展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1881年初,德国也开始建立城市电话网,到1910年,已拥有100 万部电话机。
  无线电技术的发明,是通讯技术的一个飞跃。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于1895年成功地实现了1 英里距离的无线电通讯。1898年无线电通讯即投入实用。在这期间,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也发明了无线电通讯。
  总之,这一时期,随着电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报与电话日益广泛的运用,电讯工业便迅速地发展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大行业。
  (3)工业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由第二次技术革命所掀起的工业化运动,通过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移民等等途径,由工业先进的国家向工业后进的国家扩展,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世界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迅猛发展。
  1870-1913 年期间,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了4 倍多(见表1),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工业生产中,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比重占到87%以上,而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所占的比重极其微弱。
  这一时期,一些重要产品的数字也表明世界工业生产的高速增长。英、美、德、法四国煤产量从18910 万吨,提高到112670万吨,增长了4.9 倍多;世界生铁产量,1870年为1203万吨,1913年达到7915万吨,提高了5.6 倍,其中,英、美、德、法四国的生铁产量由1036万吨,提高到6645万吨,增长了5.4 倍;世界钢产量,1870年仅为52万吨,1913年则达到了7635万吨,提高了145.8 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交通运输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为蒸汽船替代木帆船和铁路网的普及。
  这一时期船舶数量的增长情况如下表。
  上述统计数字表明,到1910年时,全部船舶的总吨位增长到3460万吨,比1870年的1680万吨增加了一倍多,其中汽船已占75.7%。航运业不仅在数量上取得了巨大的增长,而且基本上实现了运输工具的机械化,进入了汽船代替木帆船的时代。从主要资本主义船运大国来看,蒸汽船吨位超过木帆船,比利时是在1880年,英国、法国和荷兰是在1890年,美国和德国是在1900年,挪威是在1910年。这一时期,在世界航运史上还发生了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即1869年苏伊士运河和1914年巴拿马运河的竣工通航。
  这两大运河的通航大大缩短了东西航海的距离。例如,苏伊士运河使英国伦敦至印度孟买、法国马赛至印度孟买的航程都缩短了40%多。此外,由于轮船在航运业中逐渐取得优势,从1870-1913 年间,航运费用下降了一半以上。世界航运业的发展,进一步把各大陆联结起来,这就极大地便利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
  在这个时期,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更为迅速。
  1870年世界铁路营业里程为21万公里,到1913年增加到110.2 万公里,增长了4.2 倍。同期间,欧洲铁路营业里程从10.5万公里增为34.6万公里,增长了2.3倍;美洲从9.3 万公里增为近57万公里,增长了5.1 倍。与此同时,亚洲、非洲和澳洲的铁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3 个洲的铁路营业里程数占世界铁路营业里程数的比重,从1870年的5.7 %提高到1913年的17%。
  在这一时期,欧美国家都建成了联结各主要地区或重要城市的铁路干线,形成了铁路网。铁路网的普及,推动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各国经济的增长,促进了对外经济的联系和世界市场的发展。
  此外,汽车工业、航空工业和电讯工业的发展,大大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速了经济信息的交流和工商业务的发展,促进了城乡间及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从而逐渐将整个世界经济联成一体。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
  (1)美国
  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经过30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工业革命,并实现了工业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美国的工业化也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在南北战争之后,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轻工业。从轻、重工业产值增加的倍数来看,1880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重工业产值增加了5 倍,轻工业只增加了3 倍。作为重工业发展水平标志的铁、钢、煤的发展速度更快。1870-1900 年,煤增加了7.1 倍,生铁增加了7.2 倍,钢则由7 万吨增加到1035万吨。从工业部门结构来看,1860年时,美国工业中领先的是轻工业部门的面粉业、棉织业、木材加工业等工业部门,1900年,美国工业中领先的是钢铁、屠宰和肉类罐头、机械制造、木材加工业。钢铁业和机器制造业分别跃居第一位和第三位。重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技术装备。
  其次,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美国不断出现新兴的工业部门,并且得到极其迅速的发展。其中尤以石油、电气和汽车制造业表现得最突出。美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始于1859年。1860年美国石油产量只有50万桶(每桶原油为42加仑),1900年增为6362万桶。1900年之后,石油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到1910年,石油产量增加到20960 万桶,成为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电气工业是在70年代随着各种电器的发明和应用而发展起来的。70-80 年代,发明家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分别创立了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有的译为西屋电气公司)。
  80年代初,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厂。此后,电气工业便飞速发展起来。到90年代,电动机在工业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到1914年,电器器材总价值达35943万美元,1879年时才只有265 万美元。美国的汽车制造业是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1895年美国正式开始生产汽车,当年产量为300 辆,到1900年为4200辆,1913年便增为486000辆。1904年开始生产载重卡车作为工业中的运输工具,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此外,化学工业,炼铝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也开始迅速发展。
  再次,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农业。19世纪最后30年,美国工业以年平均4.7%的速度增长,农业以3 %的速度增长。到1884年,工业净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而占工农业净产值的53.4%,1899年占58.3%。工业成为美国经济中最主要的部门。对外贸易从1894年开始由主要输出原料(棉花、小麦、羊毛及少量矿产品)转向主要输出工业制成品。如果以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相当优势,并且重工业有相当发展,使整个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作为美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主要标志,则可以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已经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了。
  在工业化时期,美国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70年代初,美国超过了法国,到80年代初又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工业首位。美国的钢铁、煤炭、机器制造、电气等重要工业部门,在19世纪80-90 年代均跃居世界首位,工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方面也进入了当时世界的先进行列。从1870年至1913年的43年中,美国工业增长了8.1 倍。在同时期内,美国工业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由23.3%上升到35.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决非偶然,而是由于工业化时期下列各种有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这一时期美国农业的迅速发展,为美国的迅速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是靠农业起家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的基础作用促使美国政府很早就重视农业问题。南北战争以后,美国政府又采取了直接干预农业经济的政策来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如通过" 宅地法" (1862年)及其后的" 植树法" (1873年)、" 沙漠土地法" (1877年)及" 林地和砂石法" (1878年)等一系列土地法令,出售西部国有土地,吸引了大批移民涌向美国,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人口不断向西迁移和对西部的开发,使中部和西部地区逐步成为农产品的主要产地,农业中心也从东部向西部移动。美国政府还采取了大力推进农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科学化的种种政策措施。如1862年根据" 农业部组织法" 成立了农业部,其主要任务是搜集农业科技资料;组织和开展科学研究;推广新技术;引进和推广良种;发展农业教育等。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 莫里尔赠地学院法" ,规定从联邦公有土地中,按每州在国会参、众议院的议席,每席拨给三万英亩土地,由各州政府拍卖筹集资金,用来创办和维持至少一所设有农业和机械课程的州立学院,即" 赠地学院".根据这个法规,美国联邦政府拨给各州的土地,共达1100万英亩。并在美国建立了一批从事农业教育和实验活动的农业高等院校和机械工程学校。这批学校对发展美国农业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农业机械化和国家工业化培养了人材。1887年的" 哈奇农业试验站法" ,规定由联邦政府从出售公有土地的所得中,每年向各州拨款1.5 万美元,以建立州农业试验站,专门从事与各州农业生产有关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此外,美国政府还拨款资助兴办灌溉工程,加强农地改良工作等等。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农业生产在工业化时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1860-1890 年农业机械和设备的价值,从2.46亿美元增至4.94亿美元,增长了一倍。从1890-1914 年又增长近2.7 倍,达到17.19 亿美元。农用动力(牲畜动力除外)也从1890年的60.5万马力左右增加到1910年的100 亿马力以上。随着农业种田的科学化,农用化肥从1860年的16.4万吨增至1910年的554.7 万吨,增长了近33倍。农业的机械化和科学种田的大量推广,使农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1840-1900 年每生产100 蒲式耳小麦所需的工时,从233 个减为108 个;每生产一包棉花所需的工时从601 个降为284 个。因此,这一时期美国农业的发展是相当快的,1870-1900 年以每年平均3 %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1850-1900 年,美国农产品的产值增加了近两倍。在1860 -1900年期间,小麦产量增加了近3 倍,玉米增长2.5 倍,棉花增长约4 倍。
  畜牧业也十分发达,在整个19世纪,畜牧业产值一直都略超过种植业而占一半以上。在主要牲畜饲养方面,牛、羊、猪的饲养量分别增加了1.71倍、1.8 倍和0.91倍。从每个农业劳动者生产的产品所供养的人数看,从1860年的4.5 人增加到1900年的7 人。
  美国农业的发展不仅为迅速增加的工业人口提供了粮食和农畜产品,而且还给工业提供了所需的部分原材料和积累了大量资金。据统计,1870年美国人口近4000万,1910年增加到9000多万。而每个人平均拥有的粮食,1870年为2164斤,1910年为2464斤。1880-1900 年期间,轻工业总产值中农业原材料的比重在55%-66 %之间,在整个工业中1880年占47%,1900年还占27.4%。农产品大量出口,为工业生产积累了大量资金,不仅可换回国外的工业设备,还可换回国内缺乏的某些原料。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在美国出口总额中占的比重,1860年为81%,以后虽因工业品出口增加,它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到1900年仍占62%,1910年占50%多。
  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从农业中游离出来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转移到工业生产中,缓和了工业劳动力紧缺与工业飞速发展的矛盾。1860-1900 年,农业人口从总人口的80%,下降为60%,而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从20%上升到40%。同一期间,就业总人数增长了285.3 %,而农业就业人数仅增长98.6%;农业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从59%降为42.8%,而制造业就业人数比重从15.4%增加到21.6%。
  此外,农业机械化、科学种田以及对西部的开发,为美国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国内市场。1860年以后,农业机械在美国得到迅速和广泛的推广,这对制造业中农业机械制造部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以铁路建设为中心的交通运输革命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先行作用。
  随着大规模的" 西进" 扩张和土地法的实施,美国东部移民源源不断向西涌去,而西部的日益开发,则需要输出农产品和输入东部的工业品;东部工业区也需要向西部开拓市场和获得粮食及原材料。这种大规模的东、西部运输和城乡各业的发展,使得美国以公路和内河航运为主的交通运输方式越来越满足不了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用先进的运输系统——铁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了促进铁路建设,早在1830年,美国政府就实施了以降低进口路轨关税为主要内容的援建铁路法规。之后,又实施了赠予土地援建铁路的1850年法令。此后,授予国有土地便成为美国联邦政府支援铁路建设的主要形式。从1850年到停止授地的1871年,根据国会立法,美国联邦政府总共授予各铁路公司的土地,约为13100 万英亩。此外,各铁路公司还从各州政府获得了5100万英亩的土地。两级政府授地近两亿英亩。铁路公司出售政府免费授予土地的收入,是修筑铁路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除此以外,联邦政府为铁路建设发放的贷款约为6500万美元,州和地方政府也提供财政援助。从1865年到1890年,包括政府给铁路赠予土地的价值在内,政府援助的总额达15至20亿美元,占同期铁路全部投资的10%-15 %。
  援建铁路法规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私人资本投资于铁路的热情,大大加快了美国铁路建设的速度。1830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只有23英里,到1860年达到3万多英里,在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铁路网。
  1862年,以拨地和提供贷款为主要内容的" 太平洋铁路法" 实施以后,铁路建设更加飞速发展,到1870年营业里程达5.3 万英里,1880年超过9.3 万英里。到1900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为19.3万多英里。尤其是在这期间,美国建成了横贯大陆的五条铁路大动脉,即:联合太平洋铁路(1869年)、北太平洋铁路(1883年)、南太平洋铁路(1883年)、圣塔菲铁路(1885年)和大北铁路(1893年)。这样,美国在几十年之内,就形成了一个连接南北、横贯东西、沟通城乡的庞大铁路网。从而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工、农、商等各业的发展和西部广大地区的开拓。同时,铁路建设还带动了煤炭、钢铁和机器制造业等部门的增长。
  再次,技术革命和科学管理对工业化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在世界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美国不仅不失时机地从西欧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同时还鼓励本国的发明创造,为此不断修订专利法以保障专利权,推动了美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科技队伍。从南北战争到19世纪80年代,批准的专利增加了1倍,到1914年超过4 万件。这些新发明、新技术推动着美国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生产技术日益复杂,从而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科学管理的先驱者。其中最突出的是泰罗。他对作业过程、工时测定、生产进度、车间组织、人员选择和训练、工资制度等一系列有关管理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个把凭经验的传统管理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阶段,因而被称为" 科学管理之父".他的主要代表作有《论传送带》、《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和《科学管理原理》。此外,还有工业管理家吉尔布雷斯夫妇的时间——动作研究方法、埃默森的成本管理、福特的同期管理等等。这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原理与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因此,技术革命和科学管理推动着美国工业化迅速向前发展。
  第四,资本积累和外国移民是美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实现工业化,就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这一时期,美国的资本主要靠国内通过节约、储蓄和发行股票来积聚资本,同时也大量利用外国资本加速本国工业的发展。到1914年,美国仍然是一个资本输入国,在引进的外资中约有67亿美元是欧洲国家的投资,其中半数以上是英国资本。这些外国资本大多投入美国的铁路证券、土地、采矿和畜牧业方面。就对铁路证券的投资来说,外国资本要占到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
  外国移民是促进美国工业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劳动力。从1861-1910 年涌入美国的移民近2300万人。
  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欧洲,他们带来一定的技术和一部分资金,为美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技术力量和资金,同时也提供了广大的市场,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五,工业化时期的教育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工业化需要大批有知识、有专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力。尤其是后进国家要缩短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发展教育是重要途径之一。据调查,1870年美国仅有16000 名中学毕业生,到1916年增至25.9万名。在同一时期,5-17岁在校学生占全国人口比重从57%上升到75%。为了发展教育,在州政府的预算支出中,教育经费是逐步上升的。1890年是600 万美元,1902年是1600万美元,1913年增加到5000万美元。教育经费的支出占州政府各类支出的第二位。而市县地方政府用于教育的经费更加突出,1900年是1.39亿美元,1902年是2.2 亿美元,1913是2.81亿美元,教育经费均占各类支出的第一位。
  高等学校在南北战争以前,在东部和中西部的16个州内,已有所发展。
  但这期间只有35所大学开设了工程学系。南北战争之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多种类型的学校进一步发展起来。在60年代初,根据" 莫里尔赠地学院法" 建立起来的农学院和工学院为美国农业机械化和工业化培养出了大批专业人才。著名的伊利诺伊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等都是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同时,还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德国的柏林、耶那、莱比锡等大学深造。在1870-1916年期间,每年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从9200人增至49800 人。这种智力投资的结果,对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2)德国
  德国继19世纪50-60 年代的工业高涨之后,从1870年初起,工业又出现跳跃式增长。从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13年,工业生产提高了4.6 倍。其中,生产资料生产上升了6.5 倍,消费品的生产上升了2.4 倍。
  从德国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来看,1860-1870 年仅为2.7 %;1870- 1880年上升为4.1 %;1880-1890 上升为6.4 %;1890-1900 年为6.1 %;1900-1913年间仍达4.2 %。德国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英、法两国,仅次于美国。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的飞速发展中,重工业和一些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特别迅速。1870-1913 年的43年间,煤产量从3400万吨增至27730 万吨,增长了7 倍多;生铁产量从140 万吨增至1680万吨,增长了11倍;钢产量从20万吨增至1770万吨,增长了近87.5倍。1913年德国的煤产量次于美国和英国,居世界第三;钢和铁产量都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
  作为重工业基础的煤、铁、钢的迅速增长,对整个工业的增长起了巨大的作用。
  机器制造是德国工业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门,从19世纪90年代起发展特别迅速,其中发电机的制造和造船业的发展尤其突出。1895-1910 年期间,电机产值从7800万马克增至3.68亿马克。德国的造船业是在全国统一后才真正发展起来的。1872年在不来梅创建了第一家造船厂" 韦泽尔" 股份公司,1878年又在汉堡建立了第二家造船厂" 布洛姆- 福斯" ,此后,在基尔、斯台汀等地相继建立船厂,从而使商船吨位迅速增长,1870年为98.2万吨,1900年194.2 万吨,1910年300万吨,1914年为510 万吨。这时,德国的造船业不仅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而且还接受国外订货。
  在重工业的发展中,德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占有突出的地位。这是因为普法战争中,德国对法国的胜利刺激了德国容克(地主)资产阶级的胃口。德国政府积极推行了一条" 要大炮不要黄油" 的军国主义政策。据统计,德国从法国的赔款中直接用于扩军备战的款项就达4 亿马克以上。扩军备战,大大加速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德国的军事支出,从普法战争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增加了近4 倍,达到了21亿马克。这就使得克虏伯、施图姆等军火企业迅速发展。如克虏伯企业的工人数从1871年的1.6 万人猛增到1912年的6.83万人。军火工业的膨胀也直接带动了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
  这一时期,德国的新兴工业特别发达。德国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中迎头赶上,积极采用和推广新发明、新技术,建立了化学、电气、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化学工业中,酸碱等基本化学品的产量均占世界首位;染料、医药、照相用化学品也都驰名于世。1900年世界所用染料的五分之四是由德国制造的。1914年世界生产化学染料的九大工厂中有6 家是德国的。合成纤维行业的大发展是20世纪上半期的事。但德国在19世纪晚期已开始这一领域的研究和生产。德国化学工业部门的工人数,在1861 -1907年间,由26600 人增加到17.2万人,1913年更增至29万人。德国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除了它拥有丰富的资源外,还与德国人能够将科研成果用于发展工业,聘用许多专家从事化学工业品的制造有关。
  德国电气工业,在这一时期的世界电业发展中,占有领先地位。德国电业的开创人物维尔纳.西门子,在1847年与机械师哈尔斯克合办了一个电报机制作所,后发展为西门子- 哈尔斯克公司,1849年铺设了第一条长距离的欧洲大陆电报线,1866年发明了新的发电机,1879年制成有轨电车,1884年还在夏洛腾堡建立了一个研究实验室,对电气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埃米尔.拉特瑙把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的电灯引入德国,1883年创办了德国爱迪生公司,后来发展为通用电器公司。到1910年,德国已有195 家电气公司,资本总额达12亿马克。德国电气工业总产值,从1891年的4500万马克增至1913年的13亿马克,22年间增加了近27.9倍。电业工人数,从1895年的2.6 万人增加到1906年的10.7万人。随着电气企业的纷纷设立、电力站的增多和电力网的扩大,德国在照明、车辆、电讯和工厂生产等领域内都采用了电力。在1913年时,德国在电器制造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产品占世界总额的35%,美国占29%,英国占16%。同年,德国电器输出总值为330 万马克,高居世界首位。
  德国是最早发明汽车的国家,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就是由德国人首先制成并取得了专利权。就汽车产量来看,1907年为3900辆,到1912年增加到16100 辆,增长了3 倍多。
  总之,由于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德国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完成工业革命之后,又于20世纪初完成了工业化。1913年德国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5%,农业产值下降到23%。1910年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农村人口占40%,而在1871年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6.1%,农村人口占63.9%。在德国就业人口中,农、林、牧业人口所占比重,在1882年为43.4%,到1907年降为35.2%;同期内,工业人口所占的比重从33.7%增为40.1%如果将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的就业人口合计,1907年的比重已达52.5%。
  德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1870 -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由13.2%上升到15.7%。德国工业在1870-1900年间占据世界第3 位,到1910年已跃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德国工业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德国的统一促成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在1870-1871 年的普法战争中德国完成了自上而下的统一。1871年1 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就在战败的法国凡尔赛宫宣告成立德意志帝国,并宣布自己为德意志皇帝。
  从此德国便成为由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一的国家。国家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环境。
  新帝国政府建立以后,又在币制、经济法规和铁路管理等领域实施统一的政策措施。例如统一币制。1871年德国境内流通的还有126 种硬币、108 种银行钞票和43种国家纸币。新帝国政府建立后,便着手进行统一币制的工作,停止了原有各邦的杂币与纸币的流通,确定马克为货币单位。1873年通过铸币法,确立金本位制,使德国成为当时除英国之外的仅有的金本位制国家。1875年通过银行法,将普鲁士银行改为唯一握有发行纸币权的帝国银行,从而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制度和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首的银行体系。又如统一经济法规,在70年代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商业法、营业自由法、统一度量衡法、民权和迁徙自由法、保护国外的商业法、关税法以及对邮政、交通和银行等事务的管理法。
  此外,从70年代起,德国铁路事业发展迅速,但铁路管理层次繁多,有帝国铁路线、各邦铁路线、私营铁路线、私人所有而由各邦经营的铁路线、各邦所有而由私人经营的铁路线等,阻碍了铁路的建设和有效营运。帝国政府于1873年创立了" 帝国铁路局" ,协调各所属系统铁路的建设、装备和营运;1877年统一全国运费率。此外,还通过国家购买,扩大国有铁路的比重,1879年购买5000多公里,1909又购买3.7 万公里。到1913年,国营铁路营业里程(57481 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63378 公里)的比重达到了近91%。
  通过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消除了长期以来经济上的分离状态,德国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
  其次,普法战争的胜利,使德国获得了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和重要资源。
  根据1871年5 月10日签订的法兰克福和约,德国从法国手中夺取了亚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的一部分,并向法国勒索了50亿金法郎的巨额赔款。亚尔萨斯和洛林是法国东北部的两个重要经济区,拥有150 万居民和丰富的煤、铁和钾盐矿藏,使德国的钢铁、化学工业获得了丰富的资源。亚尔萨斯还是纺织工业中心,它的取得,促进了德国轻工业的迅速发展。1873年法国以公债形式筹资,提前向德国还清了50亿法郎的赔款。德国除了将赔款用于巩固金本位制和偿还德意志联邦的负债外,大部分用于工业建设和加强军备。
  再次,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德国,尤其是普鲁士,特别重视普及基础教育,它的识字人口率早在19世纪中期就已超过英国,居欧洲第二位。德国在工业化时期还积极采取一系列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措施。德国政府非常重视资助和组织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尽可能为之提供良好的条件,并引导科学家在一些重要的有前途的部门做出革命性的发明发现。据估计,在1851- 1900年间,世界各国取得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中,德国最多,有202 项。
  (3)英国
  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一时期,英国发展了重工业,完成了工业化。到1907年(这是英国第一次生产普查的年份)重工业超过了轻工业的发展。按净产值计算,生产资料生产在工业中的比重为58%,消费资料生产在工业中的比重为42%。而在1851年这两者的比例是40∶60. 这个时期,英国的炼钢、机器制造和造船工业等部门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1870年至1913年,钢产量由22万吨增加到778 万吨,机器出口价值从530 万英镑增加到3700万英镑,船舶建造从34万吨增加到120万吨。同时,英国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也建立了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如汽车工业、电力工业、煤气工业、人造丝业等。不过,这些部门发展较慢,规模较小。
  如果我们将这一时期英国工业的发展,同它70年代之前的工业发展相比或同其他国家相比来看,它的发展速度明显减慢了下来。
  同70年代之前相比较,这个时期英国的老工业部门,产量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它们的基本特点是技术停滞,发展缓慢。英国的第一大工业部门——纺织业,它的设备大部分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产品,几十年之中基本没有更新;第二大工业部门——煤炭工业,绝大部分煤的采掘仍靠手工劳动;第三大工业部门——冶铁工业,它的鼓风炉及其附属设备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造,使用" 搅拌法"的冶炼,仍是手工操作。以采煤业为例,从1870-1913 年期间,煤产量从1.1 亿英吨增为2.87亿英吨;煤出口从1170万英吨增为7340万英吨。而采煤业的生产效率从80年代以后逐渐下落,这可从每个矿工采煤的吨数来看,1881年平均每个矿工采煤403 吨,1891年为358 吨,1901年为340 吨,1911年更降为309 吨。在纺织业和炼铁业方面也有类似情况。
  正如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经济史教授W.H.B.考特感叹道:" 这三个英国大宗工业从1880年到1913年间没有一个在技术方法上或经营组织上有深刻的改革,足以带来成本的急剧下降或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 由此可见,整个工业只有炼钢、机器制造、造船业发展较快,而新兴工业部门发展较慢,规模也较小。因此,它们的发展抵补不了旧工业部门的缓慢发展。从整个工业生产的增长率来看,1870-1913年这40多年里,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为2.1 %,而在这以前的1850-1870 年的20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3.16%。
  同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1870-1913 年,美国工业增长8.1 倍,德国4.6 倍,法国1.9 倍,而英国只增长了1.3 倍。这就造成了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如下表所示:
  英国重工业部门的落后更为明显。1870年英国的钢、铁、煤三项生产在世界上都保持首位,并占绝对优势。到80年代后期,这三种产品的产量先后被美国超过。1893年,德国的铁产量又赶上了英国。1913年英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 /4 ,不到德国的1 /2.同年,美国机器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机器制造业总产量的51.8%,德国占21.3%,而英国只占12.2%。这样,英国的工业地位便从首位下降到第二位、第三位。从此,英国的工业生产就丧失了垄断独占、不可一世的" 世界工厂" 地位。
  造成英国工业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30年间,是资本主义世界生产技术大革新和工业生产飞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的特征,不象从前主要是发展轻工业,而是发展重工业,特别是电力、化学等新兴工业部门;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主要是在科学实验室里,在技术人员和科学家的指导下进行。因此要想在这方面取得成就,必须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建立科研机构。恰恰在这个关键时刻,英国在这方面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因此,电气化时代许多重大发明创造,如电动机、内燃机、电灯炮等没有出现在英国,而出现在德国和美国等其他国家。就是有了一些重大发明创造,如近代炼钢、煤化学,电学原理等也不能迅速地应用于生产。因此必然出现老工业部门用旧技术设备进行生产,新工业部门发展不快的情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英国拥有庞大的殖民地和对世界市场的垄断,使它不用大量培养人才,不用改进技术,就能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资本外流。由于英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那里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并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因此,英国资产阶级愿意把资本往埃及、印度、中国、南非和全世界工业化较差的地方投。同时,英国也向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投资。特别是1900年以后,地球已被瓜分完毕,资本输出更为迅速。1862年,英国的国外投资是10亿英镑,1900年为20亿英镑,每年纯收入为1 亿英镑。到19l3年,国外投资和收入都增加近一倍,即资本输出40亿英镑,收入为2 亿英镑左右。1913年,英国对外投资要占到国内储蓄总额的半数以上。这样,便造成国内储蓄不足,工业投资势头减弱,直接影响到对原有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影响了英国工业的发展。
  第三,农业衰落。造成农业衰落的原因,首先是英国自己的政策造成的。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产阶级就把殖民地逐渐变成它的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逐渐把大量资金投放到海外殖民地去经营农业,以追逐高额利润。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资产阶级大力输出资本,以发展殖民地农业来获取廉价的粮食和原料。1870-1910 年期间,单是小麦的进口量就增加了约3.5 倍。1913年,从殖民地和自治领输入的小麦,占英国进口小麦的46.5%。其次是外国农产品的竞争。这一时期,美洲、澳洲等地的农业逐渐发展起来,那里耕种土地没有或很少有绝对地租,而英国仍继续保持大土地所有制,大多数农场是租佃的,地租很高,因而农产品价格缺乏竞争力。此外,在19世纪最后20多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长期农业危机,拥有广阔肥沃处女地的美洲国家,如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农产品过剩严重。加以海运和铁路的发展,远程运费日益低廉,于是美洲谷物大量涌入自由贸易的英国。当时从美国芝加哥到英国利物浦,一蒲式耳谷物的运费,自1869年的39美分降到1905年的10美分。运到英国的谷物价格比英国本土生产的谷物价格低,迫使英国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大幅度下跌。一夸脱小麦的价格从1871年时104 先令,降到1900年的47先令,跌价一半以上。同时,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拉丁美洲的肉类,也大量涌进英国,迫使英国畜产品的价格也下跌。牛肉价格在1871-1875 年到1899年间下跌了29%。由于外来农产品的竞争,1875-1905 年间,英国农业损失达16亿镑。大批中小农场破产,农场数从1880年的55.3万个减为1913年的51.3万个。耕地面积从1871年的1840万英亩减到1913年的1430万英亩,播种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每况愈下。例如小麦,1870年的播种面积为152.8 万公顷,到1910年只剩72.5万公顷了。小麦产量也从3010万公担降为1540万公担。
  第四,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虽然英国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下降了,但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仍占据首位。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实际上是以牺牲农业换取工业品在世界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4)法国
  这一时期,法国经济经历了比其他国家更为曲折的发展过程。1870-1871 年的普法战争不仅打断了法国在1867年危机后出现的新" 繁荣" ,而且严重地损害了法国经济及其发展潜力。战后,法国经济尚未得到恢复,又于1873年下半年陷入经济危机之中。从70年代起,工业发展速度便开始缓慢下来。
  为此,法国政府从90年代末开始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其中主要有:第一,政府以低息从人民的储蓄中取得贷款,再利用信贷事业来帮助工商业发展。第二,对公共工程进行巨额投资。70年代末开始实施著名的" 富列辛埃计划" ,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总计在1879-1904 年间,法国政府用于公共工程的拨款,大约相当于付给德国的战争赔款50亿法郎,其中35亿用于铁路建设,15亿用于公路、运河、河流、港口等的改善和修建。第三,实行严厉的保护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是欧洲除奥匈帝国以外实施保护政策最严厉的国家。1892年制定的《梅利奈税则》,大大提高了工业品的进口税率。1892年以后,法国对本国生产效率较低的货物继续提高进口税率。1910年的税则再次加强《梅利奈税则》。高关税为法国工业品保证了国内市场。同时,保护关税缓解了1873年以后因外国农产品竞争所加剧的农业收入的下降,有助于消费品工业的恢复和发展。这些都刺激和推动了整个工业生产的发展。
  此外,80年代以后对新技术的利用和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也是促进工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原因。法国在工业发展中,重工业处于领先地位。法国的钢铁生产由于采用先进的托马斯炼钢法,使含磷较多的铁矿资源得以利用。同时国内外铁路事业的发展,以及这一时期俄国军事订货的激增,促进了钢铁生产。从1870年到1913年,法国的生铁产量从117.8 万吨增至520.7 万吨;钢产量由8 万吨增至468.7万吨;煤产量也由1333万吨增加到4084万吨。
  水电和石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对煤炭比较缺乏而水利资源很丰富的法国来说,水力发电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如汽车制造业、化学工业、制铝工业、机器和电机制造业、人造丝生产等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法国的汽车制造业始于1895年,到1913年,法国汽车业工人有35000 人,年产汽车45000 辆,仅次于美国而位居第二。铝产量也仅次于美国。化学产品和人造丝产量则次于德国和美国,位居世界第三。电机制造和机器制造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开始建立起飞机制造业而且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由于重工业的迅速发展,法国工业中机械化程度有相当大的提高。以里昂的丝织业为例,从1875年到1914年,机械织机从7000台增加到42500 台,手工织机从8 万台减少到17300 台。又如:1871年,法国工业中拥有蒸汽机26000 台,计31.5万匹马力,1897年增加到68000 台,共133 万匹马力。纺织业在法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已被治金业所代替。基于此,有人把20世纪初期法国工业的发展称为法国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但是,整个轻工业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1870-1913 年,法国的棉花消费量从5.9 万吨增加到27.1万吨。此外,时装、化妆品、丝织品和葡萄酒的生产仍独步世界,占法国输出品的大宗。
  随着工业生产的增长,法国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铁路营运里程在1871年-1913 年间由1.66万公里增至3.95万公里。商船吨位由1870年的107.2万吨增至1910年的146.3 万吨。
  总之,这一时期法国工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从1870年-1913 年,工业产值增长了将近两倍。但如果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它的工业的相对地位却是不断下降的。  1870年法国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占10.3%,1900年降为7 %,1913年又降为6.4 %。
  造成法国工业发展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普法战争的严重影响。1870年-1871 年的普法战争,中断了法国在1867年危机之后出现的暂时繁荣局面,促使工业生产急剧缩减,进口贸易猛烈下降,同时还耗尽了国家财富,加重了人民的债务负担。战争期间,许多工厂都停工歇业,消费品极度缺乏,财政金融一片混乱,纸币停止兑现,物价纷纷上涨。整个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打击,损失达130 亿法郎。战败后,还根据1871年的法兰克福和约付出了50亿法郎的赔款,并将重要的工业区 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致使法国丧失了1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50 万人口,约占全国1 /4 的纱锭以及其他多种工矿业。总之,普法战争使法国元气大伤,造成了战后经济发展的许多困难。首先是财政困难。法国政府为了清偿赔款,除了提高税收之外,还几次发行巨额公债。在1870-1873年间,总计发行公债高达92.88 亿法郎,法兰西银行的资金储备也由11.31 亿法郎减少到7.63亿法郎,再加上恶性通货膨胀,致使国家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困难。其次,缺乏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煤铁资源。洛林是法国的煤铁业中心,铁矿丰富并有一定的煤矿藏量,钢铁工业相当发达。1869年,全区出产的铁约42万吨,割让给德国的部分约占30万吨生铁的生产能力,约占当时法国生铁生产能力的22%。法国煤的蕴藏量非常少,普法战争前就要靠外国供应一部分煤,战后更加缺乏。1885-1913 年进口煤要占本国煤产量的50%左右。因此,燃料和原料都必须仰赖进口,从而限制了重工业的发展,并影响到整个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同时,阿尔萨斯的割让大大削弱了法国的纺织工业。
  第二是大量资本输出的影响。随着这一时期由自由资本主义向龚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法国金融资本有了很大发展,而国内工业生产却由于成本较高,无力与外国商品竞争。因此,大量资金外流,对国内企业的投资相对缩小。
  例如,1872年法国对外投资的累计总额为100 亿法郎,1914年便增至600 亿法郎;在1910年投资总额中,国内仅为7.79亿法郎,而对外投资则为30.98 亿法郎,为国内投资的4 倍,这不能不影响到法国工业的发展速度。
  第三,法国小农经济占优势,大多数贫苦农民被束缚在小块土地上,农业生产落后。例如1892年,10公顷以下的小农户达485 万户,小农不能大量使用农业机器,生产长期停滞,不能为工业提供大量原料和广阔的市场,这就限制了工业的发展。
  第四,工业部门原有结构的影响。从部门结构来看,在法国工业中,纺织、服饰和高级奢侈品的生产一向占有很大的比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工业中占重要地位的仍是轻工业,而轻工业中的奢侈品生产居世界首位。法国出口商品中极大多数是名酒、香水、花边、装饰品等高级奢侈品。
  从工业企业规模看,中小企业仍占优势。据1906年人口调查表明:雇用10人以下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2%;10-100人的占28%;100 人以上的企业占40%。企业平均规模为45人。
  (5)俄国
  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在19世纪30-40 年代已有所发展。1861年农奴制废除以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迅速发展。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农奴制改革完成和手工工场大发展的基础上,俄国出现了第一个工业革命高潮,即出现了一个狂热组织股份公司,创办工业企业,扩大银行信用机构和大肆修建铁路等" 企业滥设"时期。据统计,1861-1873 年俄国设立了357 个股份公司,拥有资本达11.16 亿卢布。而在1869-1873 年间,创设的公司就占281 个,拥有资本约7 亿卢布。这个高潮具有很大的投机性质,并曾被1873 -1875年和1881-1882 年的危机所打断。但它却引起了俄国整个工业性质的变化,即到1890年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同时也出现了石油、机械等新的工业部门。在60-80 年代里出现了铁路建设的高潮。从1865-1890 年,铁路长度从3500俄里增加到近3 万俄里,基本完成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欧俄部分的铁路干线。
  进入90年代以后,俄国出现了一次巨大的工业高涨。在90年代里,工业企业数目增加了近1 /5 ,工人人数增加了2 /3 ,工业产量增长了1 倍。重工业的增长更为迅速。1890年-1900 年,煤产量增长了1.7 倍,煤炭业中心顿巴斯在1900年出产全国近70%的煤;生铁产量增长2.2 倍,钢产量增长约4 倍;石油产量增长了近1 倍,石油业中心巴库在1900年生产全国石油总产量的95%以上,1896-1900年,俄国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比重从38%上升到51%,而同期美国占世界石油产量的比重从60%下降为43%,俄国成为世界头号石油生产大国。重工业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形成了煤炭、冶金,石油等巨大的生产中心。重工业的高涨引起了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飞跃发展。1890-1900 年棉花加工和制糖工业的产量几乎增长了1 倍。
  90年代俄国的工业高涨,主要是由下列一些因素引起的。首先,在70 -80年代,由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也由于对外掠夺殖民地和军事上的需要,铁路建设异常迅速,成为90年代工业高涨的基础。俄国铁路建设始于1857年,当年俄国修筑了1000俄里长的铁路,到1890年铁路长度已近3万俄里。1890-1900 年10年间共修筑了22000 多俄里的铁路,占俄国铁路总长度约40%左右。90年代末,俄国铁路长度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欧俄所有省份都通火车,并将亚洲部分的7 个地区和俄国44%的城市连结了起来。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并把俄国和世界市场进一步连接起来。同时,它还带动了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巨大发展。
  其次,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俄国,推动了90年代的工业发展。1890-1900 年间,俄国工业中的外国资本由2.15亿卢布激增到9.11亿卢布,它在俄国全部股份资本中的比重由1 /3 强,增加到约占1 /2.1900年,在采矿、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化学工业中,外资所占的份额分别为70%、72%和31%。
  南俄18家治金工厂中只有4 家属于俄国资本。与此同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迅速被吸收和采用。
  此外,沙皇政府采取高关税保护政策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也促进了90年代的工业高涨。
  俄国在90年代的工业高涨之后,便卷进了1900-190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危机之后,俄国工业经历了较长的萧条时期,从1909年末起,俄国工业开始复苏,而后便进入了1910-1913 年的新高涨。在1908-1913 年期间,工业产品增长了50.8%。这次工业新高涨是由下列因素促成的:一是工业中的固定资本更新。力图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自己企业竞争力的企业主,开始更新固定资本,这激起了对机器、机床、发动机等需求的扩大,刺激了对冶金、采煤和其他行业的生产。二是1906年开始的斯托雷平改革,继1861年改革之后,又一次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加速了农村中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进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加上连续几年的丰收,促使地主和富农对工业品的需求提高了。三是政府通过重新武装军队,增加军事订货,促进了工业的高涨。四是1905年以后,外国资本进一步涌入俄国。从1906年到1913年,在俄国已开办外国公司88家,其资本达1. 69亿卢布。到1913年,投入俄国工业的外国资本已达13.43 亿卢布。外国资本特别积极地渗透到矿山和冶金工业中,这些部门的外国投资占全部外国投资总额的54.7%。
  总之,1861-1913 年,俄国工业生产增长了11.5倍,同期间,俄国工人阶级的人数增长了3 倍。但是直到1913年,沙皇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只占42.  1 %,农业占57.9%。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占1 /3 ,消费资料占2 /3 ,机械工业只占工业总产值的7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进口的机器占国内需要量的一半以上。从国外进口的不仅有复杂的机床、仪器、设备,也有犁、打谷机、乃至镰刀。至于如特种钢、汽车、拖拉机制造等等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在俄国当时还没有出现或处于萌芽状态。
  (6)日本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1868年的明治维新前,它还处于封建幕府统治之下,是个闭关自守的落后的封建国家。明治维新后,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了以纺织工业为中心的工业革命,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又发展起以军事生产为中心的电气、煤炭、钢铁、机械、造船等重工业。
  1901-1914 年期间,日本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6.3 %,是同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发生了变化。1885年,日本工农业总产值为5.27亿日元,其中农业产值为3.99亿日元,占75.7%,工业产值为1.28亿日元,占24.3%。到1914年,日本工农业总产值约为27.7亿日元,其中农业产值为14亿,占50.5%,工业产值为13.7亿,占49.5%。工业迅速赶上了农业。这样,经过40余年的发展,日本不仅完成了工业革命,而且跨入了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明治维新改革为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通过废藩置县,统一全国政权,以及废除封建等级制和行会组织,对国内经济统一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同时,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强行推行国内资本原始积累。
  其主要措施之一是改革地税制度。1873年7 月颁布" 地税改革条例" ,把过去的实物地租改为按地价缴纳的现款地税制,规定按土地价格的3 %征税,丰年不增,荒年不减,一律由土地所有者缴纳货币地租。1875年又废除了限田法,从此土地不但可以买卖,而且可以随意兼并、抵押和租佃。地税占国家整个财政收入的80%左右,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而不仅使日本政府能够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警察以巩固政权,而且能够大力发展国营军事重工业,大肆建筑铁路、航运、邮电通讯和文化教育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必不可少的事业,并能大力资助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新税制起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重大作用。同时地税改革又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虽然废除了封建领主制,确认了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但并没有把土地分给无地的佃农。大量无地贫农为生活所迫涌向城市。据统计,整个明治年间,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劳动力,平均每年大约有17万人,累计约为700 万人。同期间,在日本城市所增加的雇佣人数中,一般有70%以上来自农民。利用国家力量推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措施之二,是实施以整理俸禄为中心的国债制度。在废止武士的特权身份之后,日本政府开始整理武士的俸禄。为了取消俸禄,从1873年起,政府用现金和公债(主要是公债)逐渐赎买士族和华族的俸禄,为此支出了两亿多日元。
  赎金主要落入华族和皇族手中,广大下级武士所得无几。这些华族和皇族便以赎金投资于地产、银行业及工商业而成为大地主和大资本家。这样,由明治政府搜刮而来的民脂民膏便成了日本资本原始积累的来源。而近200 万武士家族中的大部分人却日趋贫困,到1884年,约有80%的公债券落到商业高利贷者手中,而后由商业高利贷主向近代工业投资转化为资本。这些士族转变为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
  其次,引进和吸收欧美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大力发展本国教育事业。
  明治维新改革开始以后,日本政府花费大量资金从欧美各国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建立起一批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即官营模范工厂。这些企业在推广和改进西方技术、训练和培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方面,都起到了骨干作用。与此同时,举办劝业展览,鼓励私人吸收和采用外国技术设备;派遣官吏、技师和职工到西方国家吸收新知识,并在国内科技教育人才奇缺的情况下,重金聘用外国科学技术专家来传授知识。日本为实行工业革命和工业化而引进西方技术时,尽可能引进当时最新发明创造的技术成果。例如,在棉纺业中,先是引进英国人的自动"缪尔" 走锭精纺机,继而很快引进美国人发明的自动环锭精纺机。在造船业中,由于日本很快引进英国及其他西欧国家的最新造船技术,生产能力大为提高。1898年长崎造船厂建造了6 千多吨的" 常陆丸" ,1907年建造了" 天洋丸" 型3 艘万吨级大船。在电机工业方面,1882年爱迪生在美国纽约建成第一座发电厂,日本在1883年就办起了三吉电机工厂。1890年白热社(即后来的东京电灯公司)已开始生产电灯泡。
  1893年芝浦制作所开始生产电气机械。在化学工业方面也是迅速引进新技术,创办自己的近代企业。
  与此同时,日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872年实行教育改革,着手建立以义务教育为中心的近代各级学校教育体系。  1883-1886 年义务教育就学率由1873年的28.13 %增为50%,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达到60%以上,日俄战争以后达到97.38 %。同时还举办各类技术学校。从而培养了大批人材,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是明治维新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从1870-1896年期间,明治政府颁发的重要的教育法令法规近30项,占同期所颁发的法令规章总数的大部分。政府对各部门的投资中,教育经费列为第一。
  再次,对外进行殖民掠夺,攫取工业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原料和市场。
  明治政府继承了封建武士的侵略扩张衣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行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和殖民掠夺。早在1874年侵略中国台湾,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了《北京专约》,勒索赔款50万两白银;1875年侵略朝鲜,迫使朝鲜签订了1876年《江华条约》,1882年和1885年又用武力迫使朝鲜签订了《济物浦条约》和《汉城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朝鲜猎取了许多殖民特权,掠夺赔款共计66万日元。此后,日本又通过1894-1895 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从中国掠夺赔款的总额达2.3亿两白银,并迫使中国折成英镑支付。
  日本政府利用一部分赔款购买黄金和英国证券,充实国库黄金储备,并于同年10月宣布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从而提高了日本的国际经济地位。
  还用巨额赔款扩军备战,兴办铁路以及投资钢铁、造船、煤炭和电讯事业等。
  日本通过上述一系列侵略战争,还从中国和朝鲜侵占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开始逐步变朝鲜为它的殖民地,变中国为半殖民地,以及把中国和朝鲜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从而使日本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革命得以蓬勃发展。 1904-1905 年日本又发动了与沙皇俄国争夺中国领土的日俄战争,战争大大推动了军事重工业的发展。战后,日本重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此外,还通过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来推进工业化。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就开始建立国家资本。这里的国家资本,不是指一般的国家财政资金,而主要是指向国营的各种产业的投资。根据统计,在国家和私人的资本总额中,国家资本所占的比重,1875年为81.7%,1880年57.5%,1885年74.9%,1890年29.8%,1895年31.7%,1900年52%,1905年44.1%,1910年49.6%。
  与此同时,还通过银行贷款、给予巨额补助金等大力扶植私人资本,特别是对三菱、三井等大企业的扶植。
  4.生产与资本的集中以及垄断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下半期,随着技术革命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而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19世纪末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又促进了这一进程的发展。这样,在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垄断。垄断最初发生在流通领域,以后逐渐向生产领域发展,并由一个部门、几个部门扩展到所有部门,乃至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
  尽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工业化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在向垄断发展的过程中,垄断组织产生的时间和垄断组织的形式有所不同,但是由生产集中引起垄断则是它们共同的、基本的规律。
  (1)生产与资本的集中
  美国  美国在内战时期,资本集中的现象在个别部门已有发生。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加快了工业发展的步伐。工业中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美国1905年的调查资料,到20世纪初,它的生产和资本集中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这年,美国共有工业企业约21.6万家,其中约有2.4 万家即占总数近11%的企业,控制了资本总额的81%,集中了工人总数的72%和工业产值的79%。从工业部门的情况来看,钢铁工业的企业数目从1870年至1905年减少了2/3 ,即从1808家减至606 家,而平均投资额却从15万美元增加到150 万美元,增长了9 倍,产量也同样增长了9 倍;造船业中,从1880年至1905年造船厂数目减少了一半,而造船吨位却增加了1 倍;制盐的厂家,从1860年到1905年减少了63.4%,即从399 家减少到146 家,但产量却增长了3 倍左右。另据美国1914年的工业普查,在1904 -1914年期间,年产值在100 万美元以上的大工业企业,占工业企业总数的比重从0.9 %上升到2.2 %,但所雇用的工人占工业工人总数的比重,却从25.6%提高到35.2%,其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38%提高到48.6%。20世纪初,资产达1 亿美元的巨型企业已有100 家左右。
  在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过程中,最典型的例子是1899年建立的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和1901年改组建立的美国钢铁公司。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67年,当时,约翰.D .洛克菲勒联合了4 家规模不大的石油企业建立起最初的石油联合公司;1870年改组为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拥有资产100 万美元,炼油量仅占全国的4 %;此后,不断联合、合并和兼并,控制了从采油、炼油、管道运输、铁路运输、乃至建立广泛的销售网。到1882年,它合并了全国14家石油公司,并取得了另外26家公司的大部分财权;1888年,美孚石油公司的资产已达9000万美元,集中了全国石油业的75%,1895年的炼油设备能力已占全国的90-95 %;1899年成立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到1904年,这家公司集中了全国精炼石油的90%,国内销售额的85%和出口的90%。仅从洛克菲勒本人的财产看,1901年已达2 亿美元左右,到1913年增加到9 亿美元左右。美国钢铁公司的前身是卡内基钢铁厂,成立于1873年,当时资金仅75万美元。卡内基经过通过种种诈骗和投机手段,迅速实行横向和纵向一体化,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到19世纪80年代末,在并吞了几家钢铁厂和炼焦厂后,卡内基把以他为主的钢铁企业改组为卡内基钢铁有限公司,资金达2500万美元,雇佣工人约3 万名左右,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和焦炭联合企业。1894年,它拥有的炼钢能力达到110 万吨,占全国炼钢能力的25%。19世纪90年代末,在向铁矿开采、水路和铁路运输以及轧钢、合金钢、钢管、钢丝制造等方面扩展后,改组后的卡内基公司所拥有的资金增为3.2 亿美元。1901年,摩根收购了卡内基公司,并改建为美国钢铁公司。当时,这个巨型公司拥有名义资本近15亿美元,控制了80座高炉和150 个炼钢厂,一个矿砂船运输队,并控制了相当多的铁矿和煤矿,全国钢轨和生产能力的50%,全国构造钢材和铁丝市场的60%,雇用工人达16.8万名。
  德国  德国在工业迅速发展过程中,由于1873年以后的一系列经济危机和保护关税政策的实施,工业生产迅速走向集中。在德国的统计中,雇工人数在50人以上的列为大企业。1882年,这类企业占企业总数的0.3 %,而雇工人数占雇工总人数的22%。到1907年时,即使把商业和运输业也计算在内,这类企业所占的比重仍只有0.99%,雇用工人数为39.4%,拥有的汽力占75.3%,电力占77.2%。同年,德国拥有1000人以上的企业有586 个,约占企业总数的0.02%,但它们所雇用的工人数占工人总数的1 /10(138 万人),所拥有的汽力和电力则几乎占总量的1 /3.著名的克虏伯军火企业,在1846年仅有雇用工人140 名,到1871年已达1.6 万人以上,到1912年增加到6.83万人。
  英国  虽然在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工业发展相对缓慢,但它还是发展了。1870年-1913 年间,英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近1.3 倍。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19世纪末不断发生的经济危机,造成工业生产中竞争的加剧,资本积聚和生产集中的趋势便逐渐显著。
  英国的生产集中和资本积聚的趋势与其他国家不同,表现为股份公司的增加。1862年,在政府登记备案的股份公司数已有165 家,到1873年,增为1234家。股份公司的增加不仅便于新的大资本企业的建立,更为原有大企业扩大资本,进行兼并提供了有效手段。不过,直到80年代后期,英国制造业中,绝大多数企业还是独资或合伙的家族企业,资本和生产的集中程度还不高。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出现了两次创设股份公司的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在1889年至1890年间,两年里建立了近8000家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高潮是在1894年至1897年,新成立的股份公司从1893年的2515家增加到1897年的5148家。股份公司的这种大量增加,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许多工业部门中原有的较大的独资或合伙企业,也纷纷改组为股份公司,并在股份公司的形式下进行联合和并吞活动。这样也就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但是,英国工业生产集中的速度和程度明显地落后于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也落后于法国。这一点在一些旧工业部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19世纪90年代中期,在美国、德国乃至法国的煤矿工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为数有限的几家大公司。但是,英国到1913年还有3334个煤矿,每个矿的工人数平均不到300 人,而且多数是一矿一主。其他一些工业部门也有类似的情况。
  法国  在普法战争前,法国在个别行业中已经出现了生产和资本集中的现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的扶持,生产和资本集中进程加速了。法国的生产集中首先发生在重工业部门,尤其在冶金工业以及与冶金工业密切相关的部门。这是由于在普法战争以后,法国政府为了尽快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于采矿、冶金和机器制造等部门一直加以大力扶持,因此这些部门和铁路建筑以及新兴的电气和化学工业都获得很大增长。其中,冶金业因托马斯炼钢法的发明和广泛采用,发展最为迅速。生产的发展引起集中。在采矿部门,布里埃流域的矿产量到1914年已占全国的80%,而其中1 /3 的产量又出自4 个矿山(矿山总数为39个)。
  在冶金工业部门,1872年有高炉224 座,年产生铁122 万吨。到1900年,产量增加到424 万吨,高炉数却减为121 座。法国1906年的人口调查表明,雇用100名工人以上的大企业所拥有的工人占总工人数的比例:冶金工业为97.2%,煤炭工业为98.5%,化学工业为57.1%,金属加工工业为50%。
  此外,在轻工业部门也发生了集中化的过程,1906年,纺织工业中拥有100名工人以上的大企业,集中了该部门工人总数的52%,在造纸和橡胶工业中则为55.7%。
  俄国和日本工业中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过程出现得较晚。但是,由于政府的干预和外国资本的扶持,到20世纪初,它们的工业集中程度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俄国  俄国在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高涨之后,大大加速了生产的集中。
  例如,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5 家炼铁厂的生铁产量占全国生铁总量的1/4 以上;17个大煤矿的采煤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 /3 以上;不到1 /10(9.5 %)的石油公司生产了全国石油的近7 /10(69%)。与此同时,工人向大企业集中的趋势也加强了。1879-1890 年期间,雇用1000名工人以上的大企业占全俄企业总数的比重由7 %增为7.6 %,拥有的工人占全俄工人总数的比重由32.8%增为37.7%,而在1890-1902 年期间,这类大企业的比重却由7.6 %增为11%,所拥有工人的比重由37.7%增为49.8%。
  日本  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日本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也趋于集中。20世纪初,以" 政商" 资本为中心,各个部门的企业实行大合并,资本迅速集中。日俄战争及战后的1907-1908 年经济危机,更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过程。例如纺织工业部门,1899年纺织公司有78家,到1904年减为43家,日俄战后更减为30家,而资本和纱锭数却增加了:1899年公司资本为3300万日元,拥有117 万个纱锭;1904年资本增为3470万日元,纱锭数增为130 万个;日俄战争后,资本增为6600万日元,纱锭增为221 万个。
  到1914年,资本在100 万日元以上的大公司占公司总数的比重为21%,而其资本额占资本总额的比重却高达63%。其中,资本达500 万日元的巨型公司仅占公司总数的0.37%,但资本额却占资本总额的38.5%。同年,雇用500 名工人以上的大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0.7 %,然而却集中了日本在业工人总数的25.7%。
  (2)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少数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它们势均力敌,任何一方要打败对方都不容易,它们之间的竞争日益剧烈,而且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危险性。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就有必要相互作出某种妥协,达成协议,共同控制生产和销售。此外,生产高度集中以后,各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掌握在少数大企业手中。它们之间也就容易达成协议。而中小企业又无力与大企业抗衡。因此,大企业在各自的部门中就自然居于垄断地位。
  资本主义垄断,最初发生在流通领域里。一些生产同类产品而又势均力敌的较大企业,在销售价格的竞争中,经过互相较量之后,便在销售价格上达成某种妥协,通过签订短期价格协定而实行联合,以形成垄断价格,共同控制市场。这种垄断组织在美国叫做" 普尔" ,在德国和法国则叫做" 卡特尔".它们产生于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组织上比较松散,并随企业经济实力的消长,不断重新组合,因而极不稳定。19世纪70年代以后,这类垄断组织在各个独立企业之间,规定统一价格,分配各企业的产量和销售量,从而发展为比较稳定的垄断组织。
  美国的" 普尔" 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盛行于70-80 年代。其中,最为典型的是1870年签订的芝加哥铁道公司联营协定,和1876年签订的密执安盐业联合协定。
  德国是" 卡特尔" 发展最普遍的国家。1857年德国出现了第一个卡特尔。
  1870年以后,随着争夺销售市场的斗争尖锐化,卡特尔从制盐业、马口铁制造业、钢轨制造业迅速扩展到采煤业、重型冶炼业、电力工业和化学工业等部门,形成了卡特尔运动。到20世纪初,卡特尔成为德国流行的垄断组织形式。据估计,德国卡特尔的数目,在1865年仅有4 个,1875年增至8 个,1885年迅速增为90个,到1905年达到385 个,1911年卡特尔运动达到高潮,卡特尔的数目增加到600 个。
  在卡特尔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 辛迪加" 这种垄断组织形式。这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进一步垄断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而在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材料方面实行的联合。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方面仍保持独立,但在商业上已失去了独立自主权。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迪加在西欧各国,尤其是在德国比较发展。例如,在德国采煤业中,莱茵- 威斯特伐里亚煤业辛迪加1893年成立时就已集中了该地区产煤总量的86.  7 %,到1910年时则达到了95.4%。这年,其产量占全国煤产量的56%。在1901-1910 年这10年里。德国又先后组成了钢铁辛迪加和制糖辛迪加。当时,前者联合了约30家大钢铁企业,控制了全国钢铁产量的43-44 %;后者联合了47家企业,垄断了国内食糖销售量的70%和出口量的80%。在俄国,辛迪加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最早有1882年由5 家最大的冶金工厂联合组成的" 钢轨工厂联盟" ,其产量占全国钢轨产量的75%。1887年组成的制糖厂主辛迪加,不久就几乎垄断了全国糖的生产。20世纪初,俄国辛迪加获得较大的发展。
  冶金工业中最著名的辛迪加" 波罗塔莫特" 于1902年组成,当时就已控制全国冶金工业生产的60%,到1910年,则集中了全国冶金工业产品销售额的90%以上。采煤工业中最大的辛迪加" 波罗杜高里" 于1904年成立,垄断了顿巴斯煤区产量的75%。1907年组成的制铜业辛迪加" 莫吉" 垄断了全国铜产量的75%。此外,橡胶业辛迪加控制了全国全部橡胶销售,美国资本主义支持的烟草辛迪加垄断了全国75%的烟草生产。
  随着生产集中程度的提高和竞争的加剧,垄断联合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扩展,由若干生产同类产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通过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全面联合,组成一种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即托拉斯。托拉斯是个独立的企业组织,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其参与者丧失原有的产销自主权,而成为托拉斯的股东。它最早出现于美国。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普遍发展于20世纪初。英国主要垄断组织的形式——大股份公司,也多数具有托拉斯的性质。但就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来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托拉斯才流行起来。
  美国是托拉斯最发达的国家。1879年美孚石油公司实际上已成为石油托拉斯,它控制全国精炼石油的90-95 %。承运全国石油总产量的95%,并垄断和操纵铁路公司的运价。到1882年,它在控制了40家石油公司以后,正式建立了美孚石油托拉斯,成为美国的第一个托拉斯组织。此后,托拉斯在美国各个行业中普遍发展起来,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884年成立的棉籽油托拉斯,1885年的亚麻籽油托拉斯,1887年的全国铝制品托拉斯、制糖业托拉斯和威士忌酒托拉斯。
  托拉斯的垄断发展损害了广大中小企业和其他经济集团的利益,因而遭到了广泛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会于1890年通过了"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宣布这种由理事会控制所属成员公司股票的托拉斯组织形式为非法,应予解散。同年,遭到应予解散判决的有美孚石油托拉斯和纽约制糖业托拉斯。在这种形势下,各托拉斯组织纷纷改头换面,组建控股公司,以持有股票的形式来控制许多股份公司,实现更大的集中和更高程度的垄断。例如,美孚石油托拉斯于1899年改组为" 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 之后,扩大为既是控股公司,又是经营公司,实际成为大型托拉斯。此外,以这种新形式组建的垄断组织还有如1892年的通用电气公司,1898年的国民饼干公司,1901年的美国钢铁公司、国际收割机公司和北方证券公司,1902年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1913年的福特汽车公司等。其中最大的是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
  20世纪初,托拉斯组织已遍及美国各主要经济部门。据统计,1904年初美国已有大型托拉斯445 个(其中,工业托拉斯318 个)。同年参加托拉斯的公司数目为7608家,拥有资金约达203.8 亿美元。1908年,参与的公司增至10020 家,资金约达316.7 亿美元。到1910年,托拉斯式的组织在美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中所占比重,纺织业达50%,玻璃制造业占54%,棉布印染业60%,食品制造业60%,酿酒业72%,金属工业(不包括钢铁)77%,化学工业81%,钢铁工业84%。托拉斯式的联合成为美国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美国成了" 托拉斯之国".英国由于拥有广大的海外市场和享有种种销售上的特惠待遇,因此它的垄断联合主要在生产领域。在股份公司一系列合并、兼并的基础上形成的大股份公司,成为英国垄断联合的主要形式。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些大股份公司很快都具有了托拉斯的特征。例如,1888年的盐业联合公司(大盐业托拉斯)控制了全英食盐产量的91%;1889年通过合并组成的伊斯门国际肉类有限公司,把肉类的生产、储存和分配联为一体,其势力范围超出英国而远及美国纽约等地;1895年,由布伦纳.蒙德公司经过兼并后改组成的帝国化学公司,垄断了英国大部分苏打生产;1896年,把煤炭的产、运、销联合在一起的威廉.科里父子公司,垄断了伦敦煤炭产销的1 /3 ;1896年,棉纺业中以科茨公司为核心,合并16家大工厂后扩建成大型联合企业;1899年59家棉花印花业合并成的大棉布印花联合公司控制了英国印花布生产的85%;1900年,由46家组成的英国棉花染商联合公司,以及另一家漂白业者联合公司,共同控制了英国漂染业务的90%;等等。
  继托拉斯之后,垄断联合发展了一种更加复杂的形式,即康采恩。这类垄断组织是由不同行业的许多大公司,以其中实力最强大的垄断企业为核心,通过横向和纵向联合而结合在一起,形成跨行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康采恩与托拉斯不同,参与这一联合的各企业在形式上仍保持独立,但其核心企业(大工业企业或大银行)通过持股和其他财务、人事等方面的关系,将所参与的企业牢牢地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由于康采恩是以金融控制为基础的,因此出现得较晚。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它首先在德国和日本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才逐渐发展起来。
  在德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康采恩是克虏伯康采恩、西门子康采恩。例如,克虏伯康采恩,它的前身是大钢铁厂和军火制造厂,19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从煤、铁开采到金属冶炼的纵向联合。19世纪末又横向扩展,兼并了日尔曼造船厂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组成以克虏伯公司为核心的,把采矿、冶金、机器制造和军火生产结合在一起的巨型康采恩。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由国家扶植起来的大资产阶级,大都是封建时代的富商巨贾。他们在经济上原来就实行跨行业经营,既拥有钱庄,又开设工商业,早就具有" 家族康采恩" 的雏型。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生产集中基础上形成的垄断组织中,康采恩自然就成了日本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1913年,日本工商业中的少数垄断企业已经控制了工商业资本总额的75%。这些垄断企业基本上都属于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川崎、山口、浅野、大仓、古河、片仓等大财阀所有。其中,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四大" 家族康采恩" 占据了统治地位。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金融资本统治的确立
  (1)银行业的集中与垄断
  在工业迅速集中和垄断化的同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业也迅速地走向集中和垄断。
  美国在建国以后长期未能建立起稳固的中央银行制度。在南北战争前,曾两度建立国家银行,即1791-1811 年的第一合众国银行和1816-1836 年的第二合众国银行,但都未能坚持下去。1863年以前,美国的银行主要是根据各州政府法令建立的州银行。美国州银行从1836年的713 家发展到1860年的1562家,它们总共发行了9000多种货币,其发行额要占美国通货的1 /2 到2 /3.为了建立一种安全、统一的通货发行体系,和便于政府举债以解决联邦政府的财政困难,美国国会于1863年通过了国民银行法,建立起国民银行制度。根据该法建立起来的国民银行,象州银行一样是私人股份银行,到1913年达到7000多家。因此,在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制度建立之前,私人银行在美国经济生活中起着较大的作用。由于各州法律不允许银行开展跨州业务,绝大多数州(在当时的48个州中除9 个州之外)也不允许本州银行广设分行,因此造成美国银行数目众多、形式上比较分散的特点。从而影响了银行业的集中进程。然而,在19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银行业通过扩大银行资本和存款;加强银行的合并;组织银行连锁(即形式上独立的各银行在同一人或少数人控制之下的联合)和银行集团(即由某一持股公司所操纵的一些形式上独立的银行);以及同各中小银行建立代理关系,使它们从属于大银行;等等方式,迅速完成了集中的过程。到1900年,全美国12427 家商业银行中,最大的20家银行拥有全国银行存款的15%。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已形成以摩根和洛克菲勒为首,以及围绕它们的斯蒂尔曼、哈里曼和库恩- 罗比等少数大银行控制整个银行业的局面。
  德国的银行业在19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迅速发展。70年代之后,随着工业集中和垄断的发展,以及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德国银行业迅速走向集中和垄断。到1907-1908 年度,资金在100 万马克以上的银行共172 家,它们拥有70亿马克的存款,占全国存款总额的96%。其中,资金在1000万马克以上的57家大银行占有存款总额的79.5%,而在这57家银行中,9 家特大银行所拥有的存款占全国存款总额的47%。到1912-1913 年度,这172 家银行的存款总额又增加了40%,即新增28亿马克,其中的98.2%,即27.5亿马克,为资金在1000万马克以上的57家大银行所占有。同年度内,这57家银行所拥有的存款比重增加到85%,其中9 家特大银行所占的比重增至49%。在银行业向集中和垄断的发展过程中,大银行通过兼并、参与等途径,排挤小银行,使许多小银行成为它们的分支机构。例如,1895-1911年,柏林6 家特大银行在国内的分行由16家增为106 家,所拥有的存款部和兑换所由14个增为276 个,所参与的德国股份银行由1 个增为63个。特大银行之一的德意志银行,在1909年已发展为一个庞大的银行集团。通过参与,它所控制的较大银行已达87家,所支配的资本(包括其附属银行的)达30亿马克左右,约占全国银行资产的22%,占柏林9 大银行(包括附属银行)所支配资本113 亿马克的26.5%。
  英国银行业发展较早,经过19世纪中期的迅速发展,到70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中合并的加速走向了集中。英国股份银行的数目,在1865年为250 家,1875年合并为120 家,到1900年减为98家,1913年更减为61家。
  在1900年,仅占银行总数24.  5 %、资本在100 万英磅以上的大银行为24家,但所拥有的存款却占全国存款总额的68.2%。到1913年,这类大银行增为27家,占银行总数的比重上升为44.3%,拥有的存款占全国银行存款总额的比重高达85.7%。其中,5 家最大的银行,即密德兰银行、威斯敏斯特银行、劳埃德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地方银行,在1900年,它们仅占银行总数的5.1 %,却拥有银行存款总额的27%,到1913年增加到近39.7%。
  这样,英国银行业便在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形成了高度的垄断。它们垄断着英国及其海外殖民地的投资、信贷、保险等业务,并同其他国家的大银行通过种种" 参与" 关系结合在一起,形成若干国际银行财团。
  法国银行业在19世纪初开始兴起,到70年代之前已相当发达。从70年代起,法国银行业获得迅速发展,除70年代之前建立的巴黎国民贴现银行(1848年)、法国地产信贷银行(1852年)、工商信贷银行(1859年)、里昂信贷银行(1863年),法国兴业银行即总公司(1864年)等之外,又普遍创设了许多新的银行,如巴黎荷兰银行(1872年)、东方汇理银行(1875)、法国商业信贷银行(1892年)、法国工商银行和西非银行(1901年)、巴黎联合银行(1904年)等。总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法国银行资本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工业资本的发展,银行的营业总额增加了9 倍。与此同时,法国银行业迅速向集中和垄断发展。如法国最著名的" 三大银行" 即里昂信贷银行、国民贴现银行和总公司,在1870-1909年期间,它们的分支机构从64家扩大到1229家;资本额(包括外来资本)从6.27亿法郎增加到52.5亿法郎。1908年,它们拥有的存款占全国266 家银行存款总额的70%。1914年,在法国110 亿法郎的银行资产总额中,5 家最大的银行所占的比重高达近73%。
  俄国在工业生产集中垄断的同时,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也加强了。从1900年到1914年,俄国商业股份银行从39家增为47家,所拥有的资本则从2.8 亿卢布增加到8.36亿卢布,增长了近2 倍。其中,资本在1000卢布以下的小银行所拥有的资本额从44%降为11%,而中等以上银行拥有的资本额所占的比重由56%增加到89%。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仅12家大银行就集中了全国银行资本的80%,其中5 家银行占全国银行资本的50%。
  日本在20世纪初大大加快了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1903-1914 年期间,日本银行的数量从2534家减为2153家,减少了15%,而实缴资本却从3.4 亿日元增至6.45亿日元,增长了89.7%。1913年,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和第一(涩泽)五大银行,集中了全国普通银行存款总额的22.5%和放款的18.4%。
  总之,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随着银行业垄断的形成,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银行主要在支付中起中介作用。银行同工业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不固定的,因为当时贷款数量少、时间短,贷款对象也分散。随着工业集中和垄断的发展,规模巨大的工业垄断企业需要大量的长期贷款,而大银行能够满足这种需要,于是少数大银行和工业企业的信贷关系日益密切和固定,这就使工业资本家日益依赖于银行,而银行则通过贷款控制工业企业。这样,银行就由过去的资金借贷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支配着全社会的货币资本和工商业的经营活动。
  (2)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统治的确立
  在工业和银行业中的垄断都发展到相当高度的情况下,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便通过各种途径互相渗透、日益溶合。如银行资本通过贷款和投资渗入工业,控制已有的企业或创办新的企业;工业资本通过持股或兼并,渗入银行业,或建立自己的银行和金融公司,从而使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混合生长,形成一种新型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
  这是一些为数不多的最大的垄断资本家,他们掌握金融资本,控制着整个国民经济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从而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在美国,摩根集团和洛克菲勒集团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混合生长的两个典型例子。
  摩根集团是由银行资本向工业渗透,与工业资本逐渐溶合而形成的金融资本的典型。它是从摩根家族的J .P .摩根,于1862年在纽约创设摩根商行起家的。1871年,摩根与其合伙人在纽约开设德雷克塞尔- 摩根公司。之后,经不断扩充,这家公司不仅成为发行铁路和其他工业企业证券的最有势力的金融公司,而且垄断了美国政府的公债买卖。1895年改名为摩根公司。
  迄止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建立之前,摩根银行成为美国事实上的中央银行,也是当时世界上最有实力的银行之一。摩根在金融业中不断扩充自己实力的同时,又迅速向铁路、钢铁、电气等行业投资。从1885年开始,先后击败了铁路大投机商J.古尔德、银行家J.库克,制服了哈里曼。1898年建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到1900年成为美国和世界上最有实力的铁路巨头之一。
  1901年,在收购了当时钢铁业三巨头之一的卡内基钢铁公司之后,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20世纪初,以摩根公司为核心的庞大的金融资本集团业已形成。它直接控制了美国的国民商业银行,并与花旗银行结盟,通过它们去占有、控制和影响美国重要的银行和信托公司以及几家大保险公司,例如自由银行、大通银行、阿斯特国民银行、汉诺威公司、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公平人寿保险公司和互助人寿保险公司。在工业企业方面,它占有和控制了28家铁路公司和16家重要的实业公司,例如,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北太平洋铁路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国际收割机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到1912年,摩根财团在120 家大公司(其资产额达220 亿美元)中拥有341 个董事席位,并在100 家较小的公司(其资产总额为20亿美元)中有较大股份。总共拥有240亿美元。如把它间接控制的和占有少数股份的公司的资产计在内,则要大大超过240 亿。即使按220 亿美元的资产计,也几乎相当于新英格兰地区居民全部动产和不动产估价的3 倍,或等于密西西比河以西22个州居民的动产和不动产估价的2 倍。
  洛克菲勒集团是由工业资本向银行业渗透,与银行资本溶合而成的金融资本的典型。洛克菲勒在19世纪70年代,创办美孚石油公司并掌握了石油业以后,迅速向铁路、电气、制锌、制铝、炼铜、炼钢等方面扩展。从90年代起,他便把工业资本渗入银行业,与斯蒂尔曼结盟,共同掌握了花旗银行,并通过这家银行把大量利润投向铁路和其他工业部门,组建垄断公司,或收买企业股票以控制企业。洛克菲勒集团以1899年成立的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金融资本集团。它包容了斯蒂尔曼所控制的六大银行、控制着混合铜矿公司、烟草托拉斯、梅萨比铁矿、古尔德铁路公司、圣.保罗铁路公司、西马里兰铁路公司、罗德艾兰证券公司、纽约市独立快速运输公司、纽约的布鲁克林快速运输公司、费城快速运输公司、统一煤气改良公司、都会证券公司和新泽西公用事业公司等。
  此外,它们还通过互兼董事等手段,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美国形成了所谓八大财团和60家族的金融寡头。
  它们是:摩根财团,其核心为摩根家族;洛克菲勒财团,其核心为洛克菲勒家族,还包括哈里曼财团和哈里曼家族;库恩- 罗比财团,以库恩家族和罗比家族为中心,垄断美国铁路业;芝加哥财团,是由芝加哥地区的阿莫尔家族、麦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和克朗家族等组成,其核心银行是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大陆伊利诺国民银行、芝加哥信托公司和哈里斯信托储蓄公司,所控制的工矿企业主要在肉类加工、农机制造、建筑材料和钢铁方面;梅隆财团,其核心是靠经营金融业(匹兹堡的梅隆国民银行)起家的梅隆家族,所控制的企业主要在航运业、制铝业、煤炭业、石油业和铁路业等方面;杜邦财团,其核心是靠在战争中经营火药业起家的杜邦家族,该财团控制着美国22家炸药公司中的15家,由于金融势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摩根财团;克利夫兰财团,是以中西部的伊顿家族、汉纳家族、汉弗莱家族和马瑟等家族结合而成的,它控制着美国北部的铁矿、冶金业及各种机器制造业,其核心金融机构是克利夫兰信托公司;波士顿财团,是由波士顿地区的洛厄尔家族、劳伦斯家族、卡伯特家族、亚当斯家族、洛奇家族和肯尼迪家族等十几个大家族组成的,是美国的一个地方性的老财团,在英国殖民时代,靠经营海外贸易起家,以后致力于银行和保险业投资,经营纺织、制革、制鞋等轻工业和食品工业。这八大财团又以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为中心,相互交错在一起。它们不仅支配着整个国民经济,而且操纵政府,控制着国家全部政治生活,左右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他们通过自己的代理人,或亲自出马担任政府要职。
  在德国,实力雄厚的银行垄断资本迅速向工业渗透,通过" 参与制" 和兴建一系列工业企业,与工业资本溶合在一起,形成了德国的金融资本。1903年,柏林6 家特大银行的经理们作为各银行的代表,参加了全国344 家工业公司的领导工作,它们的董事也作为代表,参加了407 个公司的领导工作。
  反之,1910年,在这6 家银行的监事会中也有51名全国最大的工业资本家占据着监事职务。1895-1910 年间,这6 家银行中的每一家银行都参加了替数百个工业公司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工作。 20世纪初,德国形成了以九大银行(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贴现公司、达姆斯塔德银行、沙夫豪森联合银行、柏林商业公司、商业贴现银行、中德信贷银行和德国国民银行)为核心的金融资本集团。其中最著名的有德意志银行财团、德累斯顿银行财团等。德意志银行财团,是以德意志银行为核心,与大垄断工商企业溶合而成的。其中心企业有西门子- 舒克特公司、克勒克纳制造股份公司、罗伯特.博施精密机械和电气技术制作所、赫施公司等。德累斯顿银行财团,是以德累斯顿银行为核心,联合了克虏伯公司、德国电气总公司和威廉.默通有色金属工厂等而组成的,所控制的领域涉及金融、冶金、电器、机械、汽车制造、建筑等行业。
  德国另一类金融资本集团,是以大垄断工业公司为核心而形成的。如蒂森财团,它的核心企业是巨型钢铁公司——蒂森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蒂森公司已发展成为欧洲最强大的采矿、冶金联合企业,拥有铸钢厂、煤矿、铁矿、机器制造厂、运输公司、商业企业和军火工厂,形成了所谓" 蒂森钢铁王国".在德国,统治其经济、政治生活的是以九大银行为核心的为数不多的财团和300 个巨头。
  法国的金融资本,主要是银行垄断资本通过控制全国大部分存款、办理信贷、抵押业务,以及独占公债和股票等有价证券发行等途径,迅速向工业方面渗透,与工业垄断资本溶合而形成的。例如,里昂信贷银行,为了加强对工业的渗透和控制,专门设置了" 金融情报收集部" ,年耗资60-70 万法郎,经常雇有50多个工程师、统计学家、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等等。该部又分为8 个科,分别从事收集有关工业企业的情报、研究一般统计、铁路和轮船公司、证券以及财务报告等等。又如,巴黎荷兰银行,不仅具有垄断性的金融投资银行,还在石油、电气、冶金业中占有垄断地位,在出版、化学、造纸、制糖和运输业中也有重要影响。此外,法国的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还通过互兼职务的途径溶合。到20世纪初,在法国各主要经济部门中已形成若干重要的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在法国,统治着经济、政治生活的是由罗特希尔德、温台尔、施奈德等200个最富有的家族以六大银行——巴黎荷兰银行、里昂信贷银行、巴黎国民贴现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工商信贷银行和东方汇理银行为核心组成的金融资本集团。它们不仅全面操纵国民经济命脉,而且还通过由大资本家组成的工厂主委员会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决策,干预国家的政治生活。如这一时期法国内阁的频繁更替,无一不是在它们的操纵和影响下进行的。
  在英国,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主要通过人事参与混合生长。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至少在26家重要钢铁公司的董事会中已有大银行的董事参与管理和领导。然而,它们混合生长的情况不如美国、德国等国家那么明显。这是因为英国银行垄断资本的经济利益主要在海外殖民地及其他国家的投资、信贷、保险等业务方面。1910年底,英国有36家殖民地银行在伦敦设有分行,在殖民地拥有3358个地方机构;另有36家银行在外国设有2091个分行。尽管如此,到20世纪初,英国也形成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在俄国,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向垄断发展的同时,它们相互溶合。例如,最大的银行亚速夫- 顿斯科依(其资本达9210万卢布),不仅渗入到南俄冶金业,顿巴斯采煤业,而且控制了水泥、纺织、制糖和玻璃制造业以及轮船和铁路公司。与此同时,工业垄断资本也通过购买股票向银行渗透。例如,在彼得堡的几家最大银行中,其流动资金的40%以上为煤炭公司、五金公司、石油辛迪加、冶金辛迪加和水泥辛迪加所拥有。到20世纪初,俄国的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也已形成。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俄国的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形成的过程中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加强了。1913年,俄国的19家大银行中,有11家是由法、德、英三国银行参与的,它们所拥有的资本占19家银行资本总额(近40亿卢布)的77.3%,而俄国金融资本集团的核心银行也大都以某一外国银行集团为靠山,充当外国垄断资本对俄国经济进行控制的工具。同时,统治俄国的沙皇家族及王公贵族,大部分成为大垄断集团的大股东。因此,俄国的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不仅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而且能直接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在日本,现代资本家的前身是封建时代的" 官商" 家族,他们从来就兼营银行、信贷和工、商、运输等业,集银行资本家和工业资本家于一身。因而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几乎从一开始就具有垄断的性质。日本资本主义垄断本身就是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溶合的金融资本,它们是日本经济和政治的真正统治者。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萌生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萌生的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因素随之产生。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各异,各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萌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是在这一时期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萌发的,这就决定了如下所述的各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一般的,共同的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重工业,以及电力、化学等新兴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猛发展。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兴起了大规模修筑铁路、兴建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私人垄断资本不足以完成一些规模巨大、所需资金较多的事业,因此就要求国家参与或干预。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经济危机频繁发生,暴露出资产阶级无能驾驭现代社会生产力。于是,一些大的生产机构、交换机构、以及交通机构,便向国家财产转变,国有资本便应运而生。作为资产阶级代表的国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成为真正的总资本家。国家或通过国有企业以垄断低价向私人垄断企业提供商品和劳务,或通过银行扩大信贷来扩大私人垄断资本的规模,这样,就为私人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剩余价值创造了条件。而私人垄断资本也竭力利用国家的力量来为自己服务。于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便通过国有企业(含银行)这种形式结合在一起。
  此外,这一时期,虽然垄断已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但仍有大量的非垄断组织存在。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组织与其他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要求国家出面进行干预和调节,以缓和双方矛盾,达到维护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和巩固垄断资本对全社会的统治。此外,随着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和各国垄断资本在世界市场上追逐高额利润的斗争日趋激烈,私人垄断资本也要求国家的保护和干预。由此,产生了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形式。
  (2)早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①建立国有企业。资本主义各国的国有企业,一部分是由垄断前的国有企业转化而来的;另一部分则是由国家通过直接投资或对私人企业实行国有化而建立起来的。它们分布在铁路、邮政、电报电话、军械、造船和国家银行等重要部门。各国国有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那些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不彻底、保留封建残余较多的国家,如德国、日本、俄国,私人垄断资本对国家的依赖性较强,因而,国有经济较为发展。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它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铁路、邮政、电信、森林、采矿、制盐、金融以及其他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基础设施(如水道系统、煤气系统和电力设施及有关设施)。计有矿山44座、大钢铁企业12家,发电设备的24%、制盐业的20%。1879至1909年的30年间,德国国有铁路的比重由28.5%增至92.8%。到1909年,煤矿的8.7 %及其产量的13.8%为国家所有,总产值达2.35亿马克。1910年国有企业的总收入为3.49亿马克,净收入达0.25亿马克。此外,德国还出现了国家与私人资本合营的企业:莱茵- 威斯特发里亚电力公司。
  日本的国有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有相当发展。早在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就兴建了一批军事企业和官营模范工厂,到1880年日本国有产业,计有造船厂3 家、商船51艘、军械厂5 所,其他工厂52所、矿山10处,并建立了通达全国主要城镇的电报制度。80年代之后,日本政府虽将部分国营企业廉价卖给了三井、三菱等大资本家,但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国营企业仍在继续发展。1894-1903年,政府投放于以军需工业为中心的官办企业的资本总额,由317 万日元增加到2344万日元。1899-1912 年期间,官办军事工厂的职工人数由25075 人增加到76526人,增长了2 倍多,马力数从8438匹马力增加到129590匹马力,增长了14倍多。日本国有铁路建筑始于1872年,至1894年国有铁路营业里程为929 公里,1904年增加到2286公里。1906年日本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法,实行了重要铁路国有化,以相当于原投资额二倍的巨款收买了以三井、三菱等公司为首的17家私营铁路公司的资产,到1910年国有铁路的营业里程迅速增为8210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95.3%。除此之外,日本政府还先后创办了国家中央银行——日本银行(1882年),以及经营专门业务的银行,如横滨正金银行(1877年)、农工银行和日本劝业银行(1896年)、北海道拓殖银行(1900年)和日本兴业银行(1902年)等,到20世纪初,形成了以日本银行为中心的银行网络。
  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也比较广泛地建立了国有经济。沙皇政府不仅拥有大量国有土地和60%的森林资源,以及92%的铁路投资而且拥有巨大的冶金工厂和矿山,以及全部军事工业、国家银行、国家专营的邮政、电报和酒业等。
  除上述三国以外,法国在1914年前,国有经济也较为发展。这主要是因为1871年普法战争对法国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了重大创伤,法国资产阶级只有依靠国家的力量才能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法国政府取得了邮政、国家铸币、电报电话系统及部分铁路所有权,建立了政府印刷局,还独营烟草和火柴制造业。此外,国家直接拥有的军火工业大大超过私人军火工业的规模,1914年国家军火企业雇佣的人员达38000 人,而私人军火企业只有12500 人。
  此外,欧美其他国家,如挪威、比利时、瑞典等国也出现了国有企业。
  ②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这首先表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开始掀起的" 保护关税的新狂热".德国和奥匈帝国从70年代末开始连续提高关税。法国从1881年到1892年,将对进口制成品征收的从价税提高到69%。俄国的新关税政策始于1877年,采用金币征税使关税提高了40%,1890年所有关税率又提高了20%,1891年多种商品的进口税都比1868年提高了100 %至300 %。美国从80年代起随着托拉斯的发展而采取极为明显的保护主义政策,普通税率由1873-1874 年的38%提高到1887年的47.11 %,1890年的麦金莱关税法对进口的毛织品征收91%的从价税,对金属品征收的税率为40 -80%不等。就连宣称为" 自由贸易的壁垒" 的英国,也从90年代末同其殖民地之间实行特惠关税。
  19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这种" 新的关税狂热" ,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早期的关税保护政策有着质的不同。后者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保护正在成长中的"幼稚" 工业,而前者则是保护了" 不再需要政府帮助的高度发展的工业".这种高关税保护制度,在国内市场上排除了来自国外的同类商品的竞争,或使竞争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垄断组织就能在国内市场上提高价格,获得相等于关税增加额的额外利润,有了这笔利润,就可以在世界市场上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这种高关税制度也就成为垄断组织攫取额外利润的一种手段。因此,这种高关税保护制度,实际是资本主义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制定的,保护卡特尔和托拉斯的制度。以致当时在美国,公众把国家关税和托拉斯之间的关系,概括为" 关税是托拉斯的伟大母亲。"
  其次,表现为国家通过贷款、补贴、采购和投资等办法来资助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实现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的结合。
  如法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府面对普法战争失败后的经济困境,大力干预和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仅在1879-1904 年间,政府即投入50亿法郎来举办公共工程。从其重点项目铁路来看,政府不仅自己出资修建铁路,而且接管私人无法继续修建和继续经营的线路。这期间,政府投资修筑了约3 万公里铁路、20万公里的公路及200 公里的运河,此外,还有若干重要的海港及港口设施。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了扩军备战,国家军费开支由1879年的4.3 亿马克增至1913年的21亿马克,由国家向各垄断组织分配军事订货及给予津贴。
  俄国和日本也都通过大量的军事订货、国家贷款和补贴等方式来资助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如日本政府对造船业、航运业的干预。1896年,日本颁布了造船奖励法,该法规定,凡是造船厂建造700 吨以上的铁壳或钢壳船只均可获得政府的补助。给予千吨以下船只的奖励金每吨为12日元,千吨以上船只每吨为20日元。同年颁布了航业补助法,根据该法每年给予日本船主的津贴,从1896年以前的100万日元左右增加到1899-1900 年的600 万日元左右。
  美国则通过进口铁轨豁免关税,以及各种形式的财政援助来支援铁路建筑。1865-1890 年,政府向铁路的投资(包括赠予铁路公司土地的价值)达15-20 亿美元,占同期铁路建筑全部投资的10%至15%。
  再次,表现为国家调节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和社会其他利益集团的关系。在这方面,美国表现得较为典型。如1887年国会通过的州际商务法令和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令等。
  美国1887年的州际商务法令,是政府对铁路运输实施管理的法令。由于铁路建筑中不断产生的舞弊现象、铁路经营中的腐败行为,铁路巨头对各种政治权力的肆意操纵以及运费的不公平等,都极大地损害了城市工商业者和农场主的利益,美国公众强烈要求政府对铁路营运和运费加以控制和管理。
  在1887年以前,美国已有近30个州的州政府制定了法律来管理铁路经营和控制运费。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国会于1887年通过了州际商务法令,并授权组成州际商务委员会。该法禁止短途运费高于长途运费,禁止运费方面的差别待遇和不公平的" 优惠" ,禁止给托运人以特殊运价和回扣上的差别待遇等。这样,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州际商务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一些铁路经营管理中的弊病,缓和了各经济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然而,由于铁路巨头们的剧烈反对和司法机关对铁路方面的偏袒,该法遭到削弱。在公众的强烈要求下,美国国会又于1903年颁布了取消回扣制的" 艾尔金斯法令" ,以后又颁布了扩大州际商务委员会管制权力的" 赫本法令" (1909年),和" 曼- 艾尔金斯法令" (1910年),1913年又颁布了对铁路公司投资进行评定和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法令。从此便确立了美国政府对铁路部门的管制。
  19世纪80年代后期,托拉斯在美国开始盛行,并逐渐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占据垄断地位。为了攫取超额垄断利润,它们在销售市场上维持超乎寻常的高物价以掠夺消费者;在原料采购中压价购买以榨取销售者。它们还极力阻止工人建立工会组织,如美国钢铁公司,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一贯阻止工人们在工厂里成立规模较大的工会组织。又由于它在钢铁业中的垄断地位,还阻止了其他公司里工会组织的建立。因此,托拉斯遭到中小工商业主、农民、有组织的工人以及知识分子等各阶层和团体的猛烈抨击。到1890年,已有14个州在州宪法上明文规定取缔垄断或反限制贸易,有13个州制定了有关法律。由于许多垄断组织是跨州的,人们又要求联邦政府进行立法。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令" ,宣布一切以托拉斯及其他形式组成的企业合并或营业行为,都是违法的。对违法者,依据法令给予处罚,对受害者,则要给予三倍于受损数额的赔偿。然而,在如何确认违法方面,该法令规定得含糊不清,这样,就给法官随心所欲解释法律留下了隐患。后来的事实证明,该法令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后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于1914年颁布了两项新法令,即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和克莱顿反托拉斯法,来加强谢尔曼法的作用。
  此外,在英、法等国也通过国家立法来干预私有企业的管理及限制垄断等。
  总之,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来考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因素,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并在个别国家得到较快的发展。但它还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普遍现象,在绝大多数国家,则仅仅是萌芽而已。
  3.主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不同,因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
  (1)英国是典型的殖民帝国
  英国是最早掠夺殖民地的国家之一。早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便进入了侵占殖民地的阶段。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英国便开始建立自己庞大的殖民地。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殖民地所起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它不仅是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最理想的商品市场,也是最理想的原料供应地。在那里,英国资产阶级享有独占的种种特权。因此,英国从19世纪初开始更加大规模地进行殖民侵略,到1860年时已占有殖民地650 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4510 万。在19世纪中叶,英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品主要在外国市场上销售,国内消费的大部分原料和粮食,也主要靠国外供应。例如,当时英国80%的棉织品输往国外,而棉花则全靠国外供应。同时,英国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也开始成为它进行资本输出的有利场所。因此,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剥削与掠夺是英国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和世界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英国殖民帝国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首先,英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残酷掠夺殖民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例如,19世纪80年代,英国在南非的最大的垄断组织德.比尔斯金刚石开采公司,就是在掠夺南非的金刚石和黄金的过程中形成的。纺织业中的印花布托拉斯,也是靠掠夺殖民地起家的。此外,还形成了垄断殖民地原料生产的国际垄断组织,例如,在远东和中近东,1907年英国资本和荷兰资本共同创立了英荷壳牌石油公司,1909年又成立了英伊(朗)石油公司。
  英国银行垄断资本的发展,更是与对殖民地进行大量资本输出有关。在19世纪中叶,英国已有一定数量的资本输出,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又进一步扩大了资本输出。英国资本输出在1875年为14亿英镑,到1913年增加到40亿英镑,增加了近2 倍,在帝国主义各国资本输出中占据首位。其中半数以上投放在英国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资本输出的增加,扩大了银行业务,从而推动了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同时,也使英国在国外的银行迅速发展。  1904年,英国设立在殖民地的有50家银行,2279家分行。到1910年殖民地银行增至72家,分行增至5449家。
  其次,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更加疯狂地夺取殖民地。英国在其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对殖民地的严重依赖,使它的产品的对外竞争能力日益削弱。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870年以前的第一位降至80年代的第二位,20世纪初,更屈居第三位,丧失了作为" 世界工厂" 的资本主义强国的地位。因此,它更要加强殖民掠夺,凭借对殖民地原料和市场的垄断维持自身的经济发展。它依仗其海上霸权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发动了一系列殖民战争,侵占了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大片土地,扩大了势力范围。到1914年,英国占有的殖民地面积为3350万平方公里和人口39350 万人,为它本土面积的11.7倍和人口的8.5 倍。
  此外,这一时期,英国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投资,成为控制和掠夺这些地区人民的重要手段。它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投资,主要用于修筑铁路和公路,开发矿山和种殖园。这除了便于进行军事和政治控制外,也是为了把这些地区沦为它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如印度和埃及成了英国的棉花产地,加拿大成了英国的谷仓,澳大利亚成了英国的畜牧场,而撒哈拉以南非洲成了英国的重要矿产原料和贵金属产地。英国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也迅速增加,1870-1874 年,英国的出口总额中,输往各殖民地的占25.  6 %,1885-1895 年占35%,1913年占37%。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1911年达到1. 94亿英镑,这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收入,也超过了英国工业的收入,殖民地成为英国帝国主义的生命线。
  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广大,对殖民地的掠夺最疯狂,而殖民地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最深刻,最巨大,从而也就使英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进行殖民侵略和殖民掠夺的典型。
  (2)法国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利贷性质
  法国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的高利贷性质这一特点,是在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在封建统治时期,由于广大小农经济的存在和深重的封建剥削,法国的高利贷就十分发达。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关系的发生,高利贷资本在原始积累过程中得到发展。法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国债制度。由于频繁的对外战争耗费了巨额军费,封建王朝庞大的机构开支惊人,加之封建统治阶级奢糜生活的挥霍,君主专制政权经常感到财政困难。国库空虚,不得不经常举借国债。这就为高利贷资本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活动场所。
  第一次正式国债,发行于1522年,利息率为8 %。随着国债的日益增多,利息率也越来越高,甚至高达20%。法国国债大都由拥有大量货币的大金融资产阶级承购。资产阶级通过对国家大量贷款来赚取钱财,积累货币资本,使法国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具有高利贷性质。
  在16至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通过原始积累的种种方式所获得的资本,很大部分没有投向生产企业,而转化为高利贷资本。这是因为法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和残酷的封建剥削,使农业十分落后,农民生活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窄;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虽已开始,但农民与土地分离的过程却进展缓慢,自由劳动力的形成不顺利;在封建统治下,工商业活动一直被视为" 贱业" ,并横遭干涉,专制王朝可以任意增加捐税,任意决定企业的存废。加上当时战争频繁,社会经济动荡不安等等因素,都阻碍着资本投向生产企业。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高利贷资本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这是由当时的种种经济和政治因素造成的。
  首先,革命后所形成的广泛小农经济和工业中的大量小企业,为高利贷资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场所。特别是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与高利贷资本的发展紧密相联。革命后,广大小农虽然从封建的奴役中摆脱出来,但又被套上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深重枷锁。农民不仅要负担资产阶级国家沉重的土地税和繁重的间接税,而且还要遭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剥削。因此,小农日趋贫困,又不得不陷入高利贷的罗网。到19世纪40年代末,法国农民,仅以土地作抵押的债务就高达80亿法郎。小农为了保住自己的一小块土地以维持生计,不仅要把自己的剩余产品交给高利贷者,甚至要把自己的一部分口粮,也奉献给高利贷者。后者为了能长期吮吸小农的膏血,并不急于夺取小农的土地,而是把小农束缚在土地上。
  其次,革命后法国政局不稳,农业生产落后,国内市场狭窄,加上法国缺乏主要的工业原料,影响了工业生产的利润。所有这些,都限制了资本向工业投资,使资本转向高利贷。同时,在革命后的几十年中,政局几经变换,国家财政经常处于困难状态,常常出现财政赤字,这为高利贷的投机活动提供了机会。他们利用国家财政困难,从事债务投机,以获取丰厚的利息收入。
  特别是在金融贵族掌权的七月王朝时期,年年有新的财政赤字,每隔四五年,就发行一次新的公债。到1848年,国债达55亿法郎。国债成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主要来源。
  最后,19世纪70年代之前,正是各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时期,法国也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大量资金。这就使得金融资本家得以通过投资、证券交易以及商业投机活动而大发其财。
  这个时期,信贷事业获得空前发展,信贷资本发展之快,是工业资本望尘莫及的。银行的借贷和交易额,在1826年为60亿法郎,1847年激增到440 亿法郎。但银行对正当的工商业信贷活动却极为有限,而把资本大量用于投机活动。50至60年代,  大银行、交易所和各种投机性经济组织纷纷建立,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在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了垄断,完成了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高利贷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也最终形成。
  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银行资本的发展,大大超过工业资本的发展。从19世纪70年代起,由于巨额公债的发行,工业生产的增长以及因物价上涨所造成的商业繁荣,银行信贷事业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除了原有的金融机构之外,又普遍地创立了许多新银行。到19世纪末,法国银行业已经拥有雄厚的实力,特别是几家大银行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20世纪初,法国又成立了许多银行。  1908年,全法国有266 家银行,最著名的" 三大银行" 是里昂信贷银行、国民贴现银行和总公司。高度发展的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溶合,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了金融资本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统治。法国银行资本的迅速发展,还表现在设于殖民地的银行及其分行。1904年,法国已有20家殖民地银行和136 家分行。
  其二,资本输出主要不是直接的生产投资,而是采取贷款的形式。法国的资本输出一直居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英国。在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随着垄断形成,出现了更大量的" 过剩资本".在国内市场萎缩,工业发展不充分的条件下,高利贷资本家把大量资本输出国外,以寻求高额利润。法国资本输出总额,从1869年的100 亿法郎,增至1890年的200 亿法郎,再增至1914年的600 亿法郎。短短40余年间,激增了5 倍。法国资本输出与英国不同。英国主要将资本输往殖民地,而且大多是直接投资,而法国则采取借贷资本的形式,贷放给殖民地或其它国家的政府,或购买那里的国家公债,以攫取巨额的债务利息。法国的资本输出主要是对欧洲,以沙皇俄国最多。这是与法国在欧洲争霸斗争的形势密切相关的。法国是欧洲的大国,一向是争霸欧洲的主要角色。但是从1871年普法战争失败后,却被大大削弱了。而且法国经济发展缓慢,德国的力量已经迅速超过了它。面对德国这个强敌,法国不得不利用资本输出作为外交斗争的重要手段,用贷款形式拉拢其它国家。由于法国资本输出具有上述特点,法国垄断资本主义就具有了明显的高利贷性质。
  (3)德国是容克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虽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无论在经济基础或在上层建筑方面,都还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形成容克(地主)
  和资产阶级联合统治的特点。这个特点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容克同资产阶级日益融为一体的过程。
  德国,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就已经初步融合。
  19世纪30-40 年代,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但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容克手中,政治上还保持着分裂割据的局面,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封建制度和国家不统一的阻碍。因而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废除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统一。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政治上的四分五裂,资产阶级没有形成一支对抗封建制度的强大力量,在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表现得极其软弱无力。同时,它也因为惧怕日益强大的无产阶级而与封建势力妥协,叛卖了革命。革命的失败,使容克的统治得以继续。
  以保留封建残余为特征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 普鲁士式道路" ,保存了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容克(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有了经济基础。德意志整个国家制度长期保存着容克性质,保留了半封建的君主政体和根深蒂固的军阀制度。经济上,长期保存着浓厚的封建因素,这一方面使广大农民和工人,因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购买力十分低下,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使农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农业日益落后于工业,国内的粮食问题和工业原料问题十分严重。因此,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对外扩张。
  富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容克也要求扩大地产。这种加紧夺取国外市场和领土的共同要求,使容克和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紧密勾结,把德国变成特别富有侵略性的军国主义国家。
  此外," 普鲁士式道路" ,也使容克经济逐渐转化为资产阶级- 容克式经济。在1848年革命以前,由于农奴制改革,已经有一大批地主开始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并利用农民缴纳的赎金建立起酿酒厂、制糖厂、面粉厂、锯木厂等企业。1848年革命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容克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这不仅使容克大发横财,而且促使他们日益资产阶级化。由此,他们的利益同资产阶级的利益日渐接近。他们不但从政治上,也从自己的经济利益上,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在1871年普法战争胜利的基础上,德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但是,德国是在容克(地主)阶级领导下实现国家统一的,国内无论在政治上或经济上都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容克同垄断资本更加日益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在经济上,容克和垄断资本家互相渗透、紧密结合。德国统一后,容克的势力得到加强,他们利用19世纪70-90 年代世界慢性农业危机对小农的打击,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地产。在易北河以东的普鲁士各省中,容克占有一半左右的耕地。他们在保持着半封建剥削的基础上,采用农业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并向工厂、银行投资入股,参加垄断组织。大工业资本家也购入大量土地,成为大土地所有者。这样,便进一步加强了容克(地主)和垄断资产阶级联合的基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统治着德国的就是垄断资本家同容克结成联盟的300 个金融巨头。
  在政治上,具有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反动传统的容克地主阶级在国家政治统治中居于主导地位,包揽了帝国的一切军政要职。它同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的垄断资产阶级相勾结,形成容克地主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实行半封建的君主政体和野蛮的军阀制度,残酷镇压人民。垄断资本和地主的严重剥削和残酷的政治压迫,使国内阶级矛盾不断加剧。两种对立的经济结构并存,造成国内市场越来越狭窄,农业日益落后,粮食、原料等问题日益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阶级疯狂向外扩张,积极投入瓜分世界的斗争,走向殖民掠夺的道路。德国容克(地主)同垄断资本家集团,在这种对内镇压和对外掠夺的过程中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独特的" 容克和资产阶级" 联合统治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4)美国是典型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并最终确立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统治的过程中,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表现得最为典型。
  美国生产高度集中。在19世纪60年代的南北战争之后,美国不仅在工业发展的速度上远远超过英、法、德等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集中程度方面,也远远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乃至集中程度较高的德国,其原因在于:
  ①美国工业是建立在最新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采用新的技术设备,促使生产规模扩大,出现了许多大型企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大型企业出现后,又在竞争中排挤中小企业,把生产集中在自己手里。
  ②这一时期,美国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异常迅速。工业分布比较集中,使企业之间的竞争短兵相接,加上南北战争之后的30年内,美国政府在经济方面实行放任主义政策,使竞争更加激烈。
  ③美国工业生产高速发展的同时,生产过剩危机屡屡发生。从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发生了6 次经济危机。在危机期间,大企业乘机吞并大批中小企业,同时大企业进一步合并和采用新技术,又推动了集中的发展。
  ④1898年的美国和西班牙战争,以及战后侵占的殖民地,给美国经济的发展以极大刺激,企业合并和垄断化的发展趋势空前加强。
  生产的高度集中,是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托拉斯在美国得以普遍发展的基础。美国成了" 托拉斯之国".但美国垄断组织并不是一开始就以托拉斯这一高级垄断形式出现的,它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形式的发展。最初垄断联合的形式是普尔。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美国就已出现这种垄断组织。1873年经济危机之后,在美国工矿业各部门中普遍出现。直到1887年,普尔被" 州际商务法令" 宣布为违法后,才逐渐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进行全面联合的高级垄断组织形式——托拉斯。到20世纪初,美国工业各重要部门,一般都已为一二个或几个托拉斯所垄断,形成了各部门的所谓" 大王" ,如" 石油大王" 洛克菲勒," 钢铁大王" 摩根等等。托拉斯已成为美国垄断组织的普遍形式。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已主宰美国的经济政治生活。1900年,在美国有20家举足轻重的大银行。到1913年,摩根和洛克菲勒的两大银行集团统治着整个银行界。这些大银行逐渐由普通的资金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巨头。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结合起来,形成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20世纪初,美国形成了八大财团,他们掌握了美国的经济命脉,也控制了国家政权,成为美国的统治力量。
  垄断愈发展,对外侵略的野心也愈大。美国这个托拉斯帝国主义从一开始就抱有称霸全世界的目的。它把北美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力图霸占整个西半球,同时把太平洋做为它争夺的一个重要目标,进而称霸全世界。  1898年发动了美西战争。  1899年,美国提出了臭名远扬的对华" 门户开放" 政策,要求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机会均等,共享侵略中国的利益。1900年它参加" 八国联军"镇压中国义和团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首先把加勒比海变成了美国的内湖,确立了美国在西半球的霸权。
  (5)日、俄垄断资本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性质
  俄国由于1861年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在社会经济方面,仍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农村存在着大地产和工役制等。
  同时,许多垄断组织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半封建特征,例如,糖业辛迪加就是由制糖工业家和种植甜菜的大地主共同组成的,乌拉尔" 克罗夫罗" 辛迪加的参加者就是一些拥有几十万俄亩土地的大领主。他们的企业还常常采取旧的带有封建性质的管理方法和剥削形式。在政治方面,国家政权完全掌握在贵族地主阶级的手里,它的表现形式就是沙皇专制制度。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它在经济上依赖沙皇政府的订货、补助金和政策庇护,政治上,他们害怕工人阶级革命运动,借助沙皇政府的军队、警察和官僚来镇压人民,保护自己,并同地主结成同盟反对工人和农民。沙皇政府也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来推行它的霸权主义政策和参与瓜分世界的斗争。俄国沙皇制度成为贵族地主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因此,俄国垄断资本主义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质。由于封建残余的束缚,俄国国内市场狭窄,沙皇政府不仅对国内各民族地区进行残酷的殖民压迫和掠夺,把俄国变成" 各族人民的牢狱" ,而且对外扩张和侵略,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不断向中东、巴尔干和中国疯狂地进行扩张和侵略,残酷掠夺国外殖民地。这样,沙皇垄断资本主义的俄国就特别富于军事侵略的性质。因此,根据这些特点,列宁把俄国称做" 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日本是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当西欧各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日本才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日本资本主义时代开始于1868年的" 明治维新" ,到20世纪初,进入了垄断阶段。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没有经过明显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日本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社会经济中保留着浓厚封建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靠军事经济膨胀,侵略战争和殖民掠夺起家的。这就使它必然带有军事封建性的特点。
  日本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深刻的军事封建性的烙印。1868年到80年代初的" 明治维新" ,是与封建阶级妥协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因而在日本的政治经济中,保留了浓厚的反动落后的封建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为日本以后发展成为具有军事封建性的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
  这首先表现在政权中保留了军阀和皇族集团的统治。日本的政体,是以天皇为国家元首的君主政权,而且天皇被奉为神,处于绝对超人地位,是" 万世一系" ,永远世袭的。在" 明治维新" 的废藩置县的改革中,在各级政府中担任行政、军事、警察要职的,都是原来的武士、公卿及藩士。这为以后对内实行军国主义统治,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奠定了政权基础。
  其次,在农村中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因素,建立了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在" 维新" 的土地改革中,虽然取消了领主的土地所有制,承认实际占有土地的人是土地所有者,从而满足了部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但改革前,已有130 万町步即占全国耕地三分之一的农民份地的实际支配权,以抵押、典当的形式转入商人高利贷和富农手中。这就使全国三分之一的农户变成了丧失份地的佃农。新兴的地主,大多是过去幕府时期的封建领主和村吏等土豪,或是一直受封建领主保护,同封建领主经济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商人高利贷者。他们并不经营农业,而是把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农民耕种,坐享地租,并把从地租收入中积累起来的资本,投放到银行和工商业中,以收取股息,成为双料的寄生虫。在农村中,建立了半封建的" 寄生地主所有制".日本佃农和地主的关系,是封建关系。地主通过高额地租,夺去了佃农的全部剩余劳动产品,甚至一部分必要劳动产品。他们还依仗政权和传统势力对佃农实行超经济强制。此外,在地主与农民之间仍保留了某种家长制宗法式的关系。
  在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的最初发展中,也表现了明显的军事封建性的特点。从资本家阶级的构成上看,新兴的工业资本家,不是由一般的手工场主发展而来的,而是同藩阀、官僚密切勾结在一起的政商,在国家直接扶植之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工业中很快就产生了与政府密切勾结,受到特权保护,在经济中起统治作用的具有明显封建性的特权资本。还有部分资本家是由大地主转化而来的。在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上,许多资本家把封建关系和宗法制度运用到资本主义剥削中,使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带有封建性质(例如,封建把头制和包身工制等等)。日本工人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迫,工资水平十分低下,生活极度贫困。在工业结构上,日本资本主义工业是以军事工业为基础的。政府在接受原幕府和各藩军火工场的基础上,扩建和新建了一批军事工厂(如东京炮兵工厂,大阪炮兵工厂和横须贺造船厂等大型军需工厂)。此后,随着对外侵略和扩张,军事工业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军事经济进一步膨胀,从而奠定了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
  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建立在半封建农业的基础上,不仅得不到充足的粮食和原料,也得不到足够的国内市场。因为工业品市场主要靠占人口70%的农民,而半封建的农业使农民呻吟在高额地租的盘剥之下,生活水平极为低下。
  同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使本国市场的容量更加狭小,对国外依赖性越来越大。20世纪初,日本工业品的30%要靠国外销售,而铁矿石、石油、棉花、羊毛等工业原料的80%到100 %要靠外国供应。为了保证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缓和阶级矛盾,日本统治阶级采取了殖民扩张和殖民侵略的野蛮残暴手段,企图通过对亚洲邻国领土和资源的掠夺来壮大自己的实力,于是发动了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1894-1895 年的中日战争,促进了日本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确立。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推动了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日本垄断资本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许多大财阀资本在封建时代就是巨商富贾。如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大财阀的开山祖,在幕府末期都是有势力的批发店、钱庄、矿山的经营者,他们在" 明治维新" 中,与政府勾结,成为大" 政商" ,以后又在政府大力扶植下获得了航运、煤矿、金融、制丝、纺织等部门的经营特权,成为特权资本家。即使他们在发展成为近代垄断资本——财阀以后,依然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保留着商业高利贷资本与特权资本时代的特征。财团的组成大多是依靠家族的关系,形成" 家族康采恩".其内部的关系是封建宗法式的关系。公司的最高权力不象西方国家那样属于股东选举的董事会,而是属于由家族和亲戚中有威望的成员组成的家族会议,甚至只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形成家长制的统治。例如,1900年,三井制定了" 家族宪法" ,对企业经营的一切方面都作了严格详细的规定。
  日本垄断资本在对外侵略中得到不断发展,具有浓厚的军事性。中日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从中国获得了割让台湾、澎湖列岛以及高达2.3 万两白银赔款的权益,并使朝鲜沦为它的半殖民地。这更加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它着力发展军事工业,推动了军事经济的进一步膨胀,使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的军事封建性也进一步加强。在1904-1905 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打败了俄国,获取了俄国在朝鲜和中国东北殖民的权益,开始大规模掠夺我国东北资源、残酷压榨我东北人民,通过日俄战争,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日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更大的发展。加深了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的军事封建的特点。日俄战争再次证明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掠夺的本性,标志着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
  4.资本输出和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发展
  (1)资本输出
  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或对外投资),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之前就已存在,但那时只是个别现象,不占重要地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迅速增长,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因为这个时期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里,由于垄断的发展,国内有利的投资场所已经不够了,从而形成了大量" 过剩资本" ;同时,这个时期的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生产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国际间的竞争加剧了。因此,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它们竞相输出资本,并通过资本输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它们不仅把资本输往殖民地和附属国,以及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和国家,而且也相互进行投资,渗入对方内部市场,从而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总之,这一时期,资本输出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进行扩张的重要手段。通过资本输出,金融资本统治的密网布满全世界。据估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1913-1914 年度),世界对外投资总额约为440 亿美元。其中,英国拥有180 亿美元(占近41%),法国90亿美元(占20%强),德国58亿美元(占13%强),美国35亿美元(占近8 %),比利时、荷兰和瑞士三国合计55亿美元(占近13%),其他国家为22亿美元(占5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德、美四国共占363 亿美元(占82.5%)。而在1870年,它们的资本输出(或对外投资〕总额约为79亿美元。
  资本输出的形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借贷资本的输出(或称作对外间接投资),即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资本家对别国政府或私人企业提供贷款;另一种是生产资本的输出(或称作对外直接投资),即一国在资本家的国外投资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建筑铁路等等。据估计,在1914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43 亿美元,即占对外投资总额的1 /3 以上。
  大量" 过剩资本" 最早开始在英国形成,英国首先成为一个资本输出大国,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中,始终占居首位,并大大超过其他国家。在1870-1913 年期间,英国的资本输出增加了2.5 倍。巨额的资本输出成为它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进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它的投资遍及世界各地,但主要集中在英帝国及其势力范围之内。投资重点地区是:印度、加拿大、澳洲、南非、阿根廷、巴西、埃及、墨西哥、智利和西非。同时,对中国、中东、东欧及拉丁美洲国家进行大量投资。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也是它的投资重点地区之一。这一时期,英国投资的重点部门首先是铁路建筑。这是因为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铁路建设高潮,投资于殖民地和其他国家的铁路建筑,不仅可以攫取巨额利润,和带动与铁路建设有关的机器、设备及建筑材料的出口,而且还可以从经济上和政治上控制被投资国。其次是投资于政府债券。据统计,1914年英国对外投资总额的40%是铁路证券,29%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市政府)债券,4 %是公用事业,8.6 %是工商业,8.4 %是金融事业,10%是采矿等其他部门。
  另据估计,1914年英国对外的直接投资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45.5%(65亿美元),而大大超过居于第二位的美国(18.5%)。同时,英国也接受外国的直接投资,1914年约为2 亿美元,仅占世界输入直接投资的1.4 %。
  法国是世界第二大资本输出国。它的对外投资也遍布世界各地。在1914年的法国对外投资总额中,欧洲占61%,拉丁美洲占13%,法国殖民地占8.9 %,亚洲占4.8 %。此外,在埃及、南非、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有相当数量的投资。法国资本输出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主要采取借贷资本的形式;二是资本投放的重点地区在欧洲。这是由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造成的。首先,法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及水平均低于美国、德国和英国,经济实力远不及这些国家,因此它不愿为输出生产资本承担巨大风险。其次,法国企图利用贷款拉拢其他欧洲国家政府,同德国和英国抗衡,以达到称霸欧洲乃至世界的目的。此外,法国具有高利贷资本剥削的历史传统。
  德国在这一时期的资本输出位居世界第三,对外投资地区主要在欧洲和美洲。1914年,在德国的对外投资(235 亿马克)中,欧洲占53.2%,美洲占31.9%,亚洲和非洲(包括其殖民地)占12.8%,其他地区占2.1 %。在欧洲投资的125亿马克中,法国和英国占13亿(10.4%),西班牙和葡萄牙占17亿(13.6%)。在美洲投资的75亿马克中,美国和加拿大占37亿马克(49.3%)。据估计,1914年,在它的对外投资总额中,直接投资约占20%到35.6%,在世界直接投资总额中,它至少占有10.5%,成为世界主要的直接投资国之一。
  美国的资本输出从1897年美西战争以后有了明显的增长。1897年美国对外投资为6.8 亿美元,到1914年增加到35亿美元。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在美洲。如在1913年美国对外投资的26.05 亿美元中,墨西哥占10.5亿,加拿大7.5 亿,欧洲3.5 亿,南美洲1 亿,古巴1 亿,中国和日本1 亿,菲律宾群岛0.75亿,中美洲0.5 亿,波多黎各0.3 亿美元。美洲国家和地区占了约78%。美国对外投资以直接投资为主。据估计,1897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为6.35亿美元,1908年增至16.38 亿美元,1914年更增至26.52 亿美元,占当年对外投资总额35亿美元的近77%。投资部门依次为:采矿业、制造业、农业、石油业、铁路、销售机构、公用事业。其中,投资于自然资源部门的约占54%。
  (2)早期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生产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化企业的大规模生产,需要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和广大的销售市场,这就要求企业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获取原料和建立销售机构。之后,企业为了躲避东道国的关税壁垒,或为了利用当地较为便宜的劳动力和原料,或运输便利等因素,就要求在国外建立生产单位。而现代化运输技术的发展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企业有可能向国外扩展,以及在国际范围内组织和协调其生产与销售。因此,随着现代工商企业的兴起,也就出现了跨国投资进行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资本输出成了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垄断资本以世界为目标进行经济扩张,把它们的触角伸向每一块有利可图的土地,并通过对外投资来加强自己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它们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取得了大大高于国内的高额利润,从而发展成为跨国公司(也称多国公司)。因此,跨国公司又是资本主义垄断高度发展的结果。
  美国由于科技进步迅速和现代工商企业的发展,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发源地。到1914年,美国跨国公司约有40余个,包括著名的胜家缝纫机公司、美孚石油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国际贝尔电话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美国烟草公司、杜邦公司、国际收割机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以及可口可乐、吉勒特、海因茨、魁克麦片公司,等等。美国跨国公司在国外的制造业子公司已达116 个,主要集中在西欧各国、加拿大和拉丁美洲地区。它们所涉足的领域有:机器制造业(缝纫机、收割机、打字机、印刷机等)、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药品、炸药、胶卷等)、铜业和铝业、汽车制造业、烟草业、肥料工业和食品业等。
  美国的第一个跨国公司是胜家缝纫机公司。它早在1867年就在英国的格拉斯哥开办了第一家工厂,到1868年资产已超过26万美元。1879年,它设在伦敦的总部,在英国已有26个办事处,在法国巴黎、西班牙的马德里、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意大利的米兰、瑞士的巴塞尔、南非的开普敦、印度的孟买和新西兰的奥克兰各设一个中心办事处,每个中心办事处又下设分理办事处。到19世纪80年代,胜家公司已形成庞大的海外销售网络:英国伦敦总部负责在澳大利亚、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南部、英国和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的销售;在德国的汉堡总部,是北欧和中欧的销售中心;美国的纽约总部负责在加勒比地区、墨西哥、南美洲北部和加拿大的销售。同时,伦敦办事处还在澳大利亚、中国、菲律宾和巴西建立了销售中心。胜家公司还在上述地区广设分厂。因此,在这个时期,它已成为美国和世界最大的缝纫机制造和销售的跨国公司。
  美国电力工业部门的大型公司也是美国跨国公司的先躯。如1856年创立的西方联合电报公司,在60年代就涉足加拿大的电报公司;到80年代,在墨西哥的电缆公司和中南美洲的电报公司中均有投资。美国电力工业中最著名的跨国公司是通用电气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是在1892年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同汤姆生- 休斯顿电力公司及其分公司合并之后成立的。从成立那天起,它就是一家跨国公司。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它在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均有制造业务,其投资额度最大的要占到所在企业投资总额的97%。在世界其他许多地区,从墨西哥到南非,到澳大利亚,通用电气公司都拥有自己独占的销售子公司和分公司。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创办于1886年,1889年就建立了伦敦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到1914年,它不仅在英国,而且在德国、法国、俄国和加拿大都设立制造厂。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跨国公司是美孚石油公司。1870年,第一个美孚石油公司——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组成,1879年它就进行了第一笔对外投资,即在加里西亚(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奥匈帝国领土)的一家炼油厂投资,到1881年投资额达32300 美元。1882年组成的纽约美孚石油公司(莫比尔石油公司的前身)接管了俄亥俄美孚油公司早期在国外的投资。
  到20世纪初,它的石油销售业务扩大到英国和远东地区。同年组成的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在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所控制的国外的重要企业有:英美石油公司、德美石油公司和罗美石油公司等。同时还在墨西哥和古巴设立炼油厂。到1900年,美孚石油公司已成为一个巨型跨国公司。到1907年底,它在国外建立或取得控制权的企业多达55个,资本总额约3700万美元。
  此外,美国化学工业的垄断巨头杜邦公司,早在1872年就创立了一家伦敦子公司,负责在英国和欧洲的销售。1883年,杜邦公司购买了加拿大的两座化学工厂,把加拿大的化学制品市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之后,因国际垄断资本竞争而达成协议,美国炸药公司不去欧洲等地投资,所以杜邦公司主要投资场所在美洲。1910年,社邦公司和英国诺贝尔公司联合建立了加拿大炸药公司。美国烟草业垄断公司——美国烟草公司,是J.B.杜克于1890年联合其它四家大烟草公司组成的。为了躲避外国关税和夺取海外市场,它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德国建立了子公司。到1901年,在澳大利亚的4 家工厂,年产2 亿支卷烟,加拿大工厂年产1 亿支,日本工厂800 万支,德国工厂300 万支。此外,它还出口美国制烟总产量的近1 /3 ,即10亿支卷烟。1902年它还对古巴和波多黎各的烟草种植业进行投资,以保证原料供应。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汽车公司,在20世纪初也成为重要的跨国公司。
  它在加拿大福特汽车公司中拥有51%的控股权,并由这个公司负责福特公司在整个大英帝国(除英国和爱尔兰以外)的生意。1914年在阿根廷设立了销售分支机构,在智利、巴西、委内瑞拉和乌拉圭设立了代理处,从而成为美国在拉丁美洲建立直接销售渠道的第一家汽车公司。它还于1911年在英国,1913年在法国和1916年在阿根廷投资设厂组装汽车。美国的国际收割机公司于1914年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国设立附属公司。
  美国铜业中的古根海姆兄弟公司、铝业中的美国铝公司等等,也都是这一时期著名的跨国公司。
  德国也是跨国公司的发源地之一。在它的早期跨国公司中,最重要的有西门子公司、德国电气总公司、拜尔化学公司和罗伯特.博施公司。西门子公司是德国跨国公司的先躯。它的前身是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1897年改组为股份公司。早在1855年,西门子公司就在俄国的圣彼得堡设厂投产,1858年又在英国建立了西门子子公司,1863年开始生产海底电缆。德国电气总公司,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涉足的国家有意大利、西班牙、俄国、拉丁美洲国家、瑞士和比利时等。著名的拜尔化学公司,于1865年在美国纽约州的奥尔伯尼开设了一家制造苯胺的工厂。到1880年,它几乎在欧洲各大城市都设立了子公司。进入20世纪以后,拜尔公司便进入了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罗伯特.博施公司,是1886年由罗伯特.博施在德国斯图加特建立的一家小工厂发展起来的。该厂主要生产磁电发动机。20世纪初,博施公司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年代里,它生产了一系列汽车电器设备,如导电插头、启动机、车灯等。到1914年上半年,博施公司已在英国、美国、法国、比利时等25个国家里设有工厂和代理处,并出口其产品的88%,从而发展成为德国电气工业和汽车电气设备制造业中的重要跨国公司。
  德国跨国公司在国外所涉足的领域有化学、电气、钢铁、纺织等部门,但主要经营化学和电气等" 高技术" 工业部门。化学工业部门的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的生产性子公司至少有153 个。
  英国在19世纪80年代出现了第一批制造业跨国公司。到1914年,在英国15个较大的跨国公司中,它们占了14个。这一年,它们在国外的生产企业已有数百个,分布在欧洲其他国家、美国和英国的殖民地,主要从事消费品和重型工程设备的生产,  而不是这一时期的高级技术产品的生产,如汽车、电机和化学产品等。
  英国较大的早期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上都已拥有垄断寡头地位,绝大多数是英国最大和比较老的公司,诸如利弗兄弟公司(制造肥皂和人造黄油)、J.&P.科茨公司(生产棉纱)、邓禄普公司(生产轮胎)、巴布科克公司(制造工业机器)、帝国烟草公司、雷基特公司(生产家用品)、韦尔科姆公司(制药)、诺贝尔炸药公司、留声机公司(生产录音机)、布莱安特和梅公司(制火柴)等。其中,某些公司拥有庞大的制造业网络,例如,利弗兄弟公司和J.&P.科茨公司拥有和经营的工厂企业遍布美国、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俄国、瑞典、法国、德国等。此外,英国采矿业中的私人资本也向海外扩张。例如,里约.丁托公司和固本锌公司。前者于1873年在西班牙开采铜矿,之后进入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地区经营铜、铁、铀等金属矿。后者于1905年在澳大利亚开发铅、锌、银矿,后又开发巨型铝矾土矿。
  法国比较著名的早期跨国公司有圣戈班、米什林和许奈特公司。早在19世纪50年代,圣戈班的玻璃制造厂在德国开办了一家分厂。到1900年该厂发展为多厂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在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奥匈等国家也设立了制造业。从事橡胶生产的家族公司米什林,到1914年在美国、意大利和英国均设有工厂企业。
  此外,在欧洲一些较小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了一些早期跨国公司。
  例如,瑞士的" 布朗- 勃维利- 西电气公司" 、" 萨尔策机器制造公司" 、" 雀巢食品公司" 等。布朗- 勃维利- 西电气公司,在1891年组建时只是一家制造电气设备的小厂。1900年,它在欧洲大陆国家中制造出第一台汽轮发电机后正式取名为布朗- 勃维利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已在德国、法国、挪威、奥地利等国开设了分公司。雀巢公司的前身是英瑞炼乳公司,1905年与雀巢公司合并,称为雀巢.英瑞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曾在英国和美国开办工厂,战后成为瑞士最大的跨国公司。瑞典在国外投产的第一家公司是威坎德软木塞公司,它于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在芬兰和德国开设工厂。继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奶酪和谷仓设备制造公司之一的阿尔法- 利瓦尔公司,它于90年代在美国设厂制造,到1910年,所获利润是瑞典母公司的3 /4.1907年成立的瑞典滚珠轴承公司,于1911年在英国建立了第一个国外工厂,之后又在德国、美国、俄国和法国收买企业,开办工厂,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它已在34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在国外的职工近5000人。意大利的第一个跨国公司,是1872年建立的皮雷利电力公司。
  1883年,它拥有的资本已达200 万里拉,成为意大利最大的电力公司之一。
  皮雷利公司于1901年进行了第一笔直接投资,即在西班牙建立了一家电导体工厂。1913年与英国通用电气公司合资,在英国的南安普顿建立了皮雷利通用电缆工程公司。这样,它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而且进入了通用电气公司的广泛的商业网络以及参与了许多其他电气公司,从而加速了自己的发展。公司资本从1904年的700 万里拉,提高到1914年的2100万里拉。此外,比利时的" 索尔韦化学公司" 、荷兰的" 化学制药公司" 等,也都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跨国公司。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列强对外的经济扩张,跨国银行也得到了发展。英国银行在19世纪上半期就已在国外建立了一批分行。到19世纪末,法国、德国、美国、比利时等国也在其他国家开办分行,大力开展国际业务,以配合对外的扩张侵略。英国银行拥有最广大的分行网络,其次是法国。到1914年,英国的32家跨国银行拥有2014家海外分行,法国14家跨国银行拥有104 家海外分行。美国在1893-1914 年期间,只有少数商业银行是跨国银行,如国际银行业公司、美国捷运银行和花旗银行等。据估计,到1913年,美国银行拥有26个国外分行。其中,绝大部分是国际银行业公司的分行。它于1913年伙同英国、法国和德国的银行对中国贷款,用以修筑湖广铁路,还参与了印度和墨西哥之间的白银交易。到1915年,花旗银行吞并了国际银行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跨国银行。
  早期跨国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仍然是国际贸易融资。但是为了适应资本输出的需要,它们已较多地从事债券投资和采掘业、交通、公共设施等生产性贷款的业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跨国银行的网络已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实施金融控制的重要工具。
  (3)国际垄断同盟的建立和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垄断同盟,早在19世纪60年代末就已出现,但当时还只是极其个别的现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各国垄断资本大肆对外扩张,国际垄断日益迅速发展。这是由于各国垄断资本在国际上不断发生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斗争,为了缓和矛盾,为了避免竞争造成两败俱伤,各国垄断资本不得不取得暂时的妥协,订立国际协定,结成一定形式的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分割世界。
  这一时期,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有国际卡特尔、国际托拉斯和国际辛迪加等。它们分布在电力、石油与化工、采矿与冶金、运输、纺织、烟草、橡胶、造纸等不同部门之中。
  在冶金工业中的国际垄断,是19世纪80年代组成的国际钢轨卡特尔。
  1884年,在英国、比利时和德国的钢轨垄断企业之间达成了瓜分世界市场的协议。协议规定,参加卡特尔的企业不到对方的国内市场上去竞争。在保证参加者对国内市场垄断的情况下,对其余的国外市场,按各自的实力进行分割。英国得到了66%,德国得到了27%,余下的7 %则归比利时。然而,在两年之后,这个国际卡特尔就因两家英国公司的退出而瓦解了。直至1904年11月,国际钢轨卡特尔才又重新组合。这时,英国对国外市场占有的比例下降为53.5%,德国增为28.83 %,比利时则提高到17.67 %。之后,法国、美国、奥地利和西班牙等国的钢铁垄断组织也加入了这个卡特尔,从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垄断组织,共同垄断世界钢轨生产的局面。
  在电力工业部门,当时在美国和德国形成了两个巨大的垄断集团,即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和德国的电气总公司。这两个集团实力不相上下。从商品周转额看,1907年,通用电气公司为2. 52亿马克,德国电气总公司为2.16亿马克;雇用职工,前者为2.8 万人,后者为3.07万人;所得纯利,前者为3540万马克,后者为1450万马克。它们通过激烈的竞争,于1907年达成了瓜分世界市场的国际卡特尔协议。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获得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市场,德国电气总公司则得到了德国、奥地利、俄国、荷兰、丹麦、瑞士、土耳其和巴尔干国家的市场。同时,还缔结了关于" 女儿公司" 的秘密条约。
  它们通过各自的" 女儿公司" 大举渗入其他工业部门,以及卡特尔协定尚未进行瓜分的其他市场。
  在石油工业中,基本上由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美孚石油公司和英国与荷兰垄断资本合营的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共同统治着。在化学工业中,英国的帝国化学公司、美国的杜邦公司和德国的大型化学公司建立了国际垄断同盟。帝国化学公司占有大英帝国的所有殖民地和自治领市场;杜邦公司分得了整个美洲大陆市场;德国的化学公司则垄断欧洲大陆市场。
  这一时期,著名的国际垄断同盟还有:" 国际锌业辛迪加" ,其成员为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和西班牙的垄断公司;" 国际火药托拉斯" ,参加者为美国、德国和法国的垄断公司;" 国际航运垄断同盟" ,其主要成员为美国、英国和德国的航运垄断公司。
  在这一时期,国际卡特尔是最普遍的一种国际垄断同盟形式。国际卡特尔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划分销售地区,规定市场价格,分配销售比例以及交换技术发明和共同享有专利权等等。到1914年,全世界已经签订了116 个国际卡特尔协定。
  国际垄断同盟是各国垄断资本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斗争的产物。它们对世界市场的瓜分是根据实力的大小来进行的,因此,国际垄断同盟的存在反映一定时期的力量对比关系。而各国垄断资本的实力总是不断变化的,当这种变化打破了过去的均衡,按原来实力对比达成的协议就会破裂,它们就会为重新瓜分世界市场而激烈斗争。同时,国际垄断同盟的出现和发展也表明,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国际间协调生产和流通。但是,追逐高额利润的国际垄断同盟,只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缓和世界范围内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它不可能完成国际间协调的任务。
  四、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即帝国主义形成时期,垄断资本要求独占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以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占领殖民地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因此,各国垄断资本不仅要在经济上瓜分世界,而且要在领土上瓜分世界。于是在这个时期形成了抢占殖民地和争夺势力范围的高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大洋洲的100 %、南洋各岛的98.9%、非洲的90.4%、亚洲的56.6%、美洲的27.2%都被殖民者所占据,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剥削和压迫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并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转变为自己的附庸。
  1.亚洲国家经济殖民地化的加深
  这一时期,亚洲在帝国主义列强竞相争夺下,殖民地国家已占全部领土的56.6%,如朝鲜、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亚齐(苏门答腊)、文莱、沙捞越、沙巴、中亚几个汗国和阿拉伯各国都相继沦为殖民地。中国、伊朗、土耳其、泰国和阿富汗则沦为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不断加强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亚洲国家经济进一步加深了殖民地化。
  (1)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
  ①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争夺和划分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各国垄断资本的扩张,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也激烈起来,尤其是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和1904-1905 年的日俄战争,以及1900年镇压中国义和团运动之后,帝国主义国家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基本上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日本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于1894年7 月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在战争中失败,于1895年4 月17日与日方签订《马关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赔偿日本军费2 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四处为通商口岸;允许"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马关条约》除了割地、赔款、增开商埠外,最主要的是允许外国资本家在中国投资设厂。
  这就为帝国主义输出资本敞开了大门,使中国不仅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而且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有利投资场所。因此《马关条约》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强和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
  日本通过战争和《马关条约》,从中国夺得的利益破坏了沙皇俄国企图独占中国东北的侵略计划。沙俄认为日本独吞辽东半岛有损它的利益,于是纠合法国和德国出面干涉,结果中国和日本于1895年11月签订了《辽南条约》,中国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俄、法、德三国以所谓" 还辽有功" ,首先在中国展开了划分势力范围、攫取租借地和向中国投资的激烈竞争。
  俄国于1896年6 月诱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条约规定:日本如侵略中国和朝鲜土地,两国派水陆各军互相援助,战时俄国兵舰得驶入中国所有口岸,中国则允许俄国在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铺铁路直达海参崴,使西伯利亚铁路接到中国境内(即东清铁路,后来又叫中东铁路)。这个条约不仅使沙皇俄国取得了在黑龙江、吉林两省修筑铁路的特权,还为俄军闯入中国的领土和领海敞开了大门。1897年12月,沙皇又乘德国侵占胶州湾的机会,出兵强占了旅顺和大连,并于1898年3 月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取得了长期占领旅顺、大连的特权,以及攫取了从哈尔滨至大连的铁路修筑权,从此整个东北就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德国于1895年曾以干涉日本" 还辽有功" ,向清政府要求在天津、汉口设立租界的权利,但没有成功。于是它便在1897年11月出兵强占胶州湾,迫使清政府于1898年3 月与之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将胶州湾租给德国,租期99年,并允许德国在山东境内修筑铁路和开采铁路沿线两旁各30里以内的矿产。这样,整个山东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
  法国于1895年6 月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条约,取得了云南、两广的矿山开采权,并把法属越南的铁路接至中国广西境内。1898年,在德国强租胶州湾、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时,法国乘机将云南、广西、广东三省纳入它的势力范围。1899年11月,又用武力相威胁,强租了广州湾,租期99年。
  英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就已在中国夺得了最大侵略利益。它的主要势力范围在长江流域,在华南和华北地区也有相当势力。甲午战争之后,英国同俄、法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它以" 维持均势" 为名,兼施武力威胁,于1898年在华北强占了威海卫,在华南强租了九龙,租期99年。之后,英国乘日、俄争夺中国东北之机,又把西藏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与此同时,日本也在1898年胁迫清政府承认" 不把福建割让或租借与其他国家" ,这样便把福建划入它的势力范围。
  美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就参与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活动。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它正忙于从西班牙手中抢夺菲律宾群岛。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利用各列强为争夺中国而形成的尖锐矛盾,于1899年9 月和1900年7 月,两次提出维护其在华利益的" 门户开放" 政策。其主要内容是:(一)美国在承认各国势力范围的前提下,要求" 中国一切地方" 向各国开放,实际上也就是对美国开放;(二)要求在" 门户开放" 的同时," 保持中国的领土与行政完整" ,实际上是把中国变成帝国主义列强共有的半殖民地。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抗,以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反帝斗争波及全国。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维护在中国掠夺到的既得利益,帝国主义列强于1900年组织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义和团运动虽然被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政府残酷地镇压下去了,但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加以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种种矛盾,中国暂时未被瓜分。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沙俄战败。双方于1905年9 月5 日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俄国将旅大租借地,长春至大连间的铁路,以及与租借地和铁路相关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从此,东北三省南部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1914年8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乘机出兵强占了德国的势力范围山东,并从中国夺得了一系列特权。
  ②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路矿权的掠夺。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争夺势力范围狂潮的同时,也疯狂地掠夺中国铁路的修筑权和矿山的开采权。
  从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掠夺铁路修筑权的竞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曾经形成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在1896年至1899年期间。法国于1896年,从中法达成的协议中,夺得了将越南铁路展铺至广西龙州的特权;1898年取得从越南边境老开到云南昆明的筑路权,以及北海至南宁的筑路权;1899年又从签订广州湾租借条约中,获得从广州湾附近的赤坎埠至安铺塘的铁路修筑权。俄国于1896年取得东清铁路(即中东铁路,满州里至绥芬河)的修筑权;1898年从签订租借旅顺大连条约中取得南满铁路(哈尔滨至旅顺)的修筑权。德国于1898年取得从胶澳(今青岛)经潍县、济南,止于山东省界,和由胶澳经沂州府(今临沂)、莱芜到济南的两条铁路的修筑权,此外,还取得了从天津至山东峄县(今津浦路北段)的筑路权。这一时期,英国夺得了山东峄县- 镇江(今津浦路南段)、山西、河南- 襄阳、九龙- 广州、浦口- 信阳、苏州- 杭州- 宁波的铁路修筑权,以及京奉铁路(今京沈路)的修筑权。日本于1905年,从沙俄手中夺得长春以南到旅大的铁路及其支线的特权,并从清政府取得安奉轻便铁路(今沈阳至丹东)的15年经营权,该铁路是它在日俄战争中擅自修筑的。
  帝国主义列强在掠夺中国铁路修筑权的第一个高潮期间,还取得了一系列修筑铁路的借款权。例如,芦汉铁路(芦沟桥- 汉口,即后来的京汉铁路),由比利时出面,实际上由俄国和法国借款。之后,比利时又以芦汉支线的名义,取得了汴洛(开封- 洛阳)铁路的借款权。沪宁(上海- 南京)铁路、沪杭甬(上海- 杭州- 宁波)铁路、关内外(北京- 沈阳)铁路和津浦铁路南段铁路的借款权被英国夺得。津浦路北段铁路的借款权归德国。正太(正定- 太原)铁路的借款权被俄国夺得。美国则取得了粤汉铁路的借款权。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取得了南浔铁路(南昌- 九江)、改建新民至奉天(今沈阳)轻便铁路、吉长(吉林- 长春)铁路的贷款控制权。
  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修筑权的第二个高潮在1912年至1916年期间。1912年英国取得广渝(广州- 重庆)铁路包筑权;1913年取得沙兴铁路(沙市- 兴义,广渝铁路的改线)及沙市- 汉口、常德- 长沙两支线和云大铁路(昆明- 大理)的包筑权,宁湘铁路(南京- 徽州- 杭州- 南昌- 萍乡)
  和从南昌萍乡间的一点至粤汉线湘境铁路的贷款权;1914年英国又取得广赣(广州至南昌)、广潮(广州至潮州)两路的贷款权。比利时于1912年取得陇海铁路(兰州- 海州,原汴洛铁路并入〕的贷款控制权。日本于1913年取得贷款修筑四洮(四平街——洮南,今洮安)、长洮(长春- 洮南)、开海(开原- 海龙)、海吉(海龙- 吉林)和洮热(洮南- 热河)铁路,1914年在东北修建了所谓" 中日合办" 的溪碱铁路(原拟自本溪- 碱厂,实际建至牛心台)。沙俄于1913年取得洮昂铁路(洮南- 昂溪)的包筑权。这一年法国取得同成铁路(大同- 太原-西安- 成都)的包筑权,1914年又取得钦渝(钦州- 重庆)、叙成(叙府,今宜宾- 成都)两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派兵占领青岛和胶济铁路,1915年又要求烟潍铁路(烟台- 潍县)的贷款权。1916年美国取得株钦(株州- 钦州)和周襄(周家口- 襄阳)两路,沙俄取得滨黑铁路(哈尔滨- 黑河- 墨尔根,今嫩江- 齐齐哈尔)的贷款权。
  总之,从1895年至1914年,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共夺得了59项铁路的修筑权与借款权,全长约3 万多公里,除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外,几乎遍布中国各省。但列强所掠夺到的路权,并未全部变为现实。据统计,从1896年至1911年,帝国主义列强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为3788.  5 公里,通过贷款建筑的铁路约为4171.2公里,两项共计7959.7公里,占这一时期中国修筑铁路总长度的88.4%。
  帝国主义列强在争夺中国铁路权利的同时,疯狂掠夺中国的矿权。据初步统计,1895-1912 年期间,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矿权的主要条款、协定、合同等约42项。它们从中国夺得了大量矿权,其中主要有:德国于1898年取得胶济铁路沿线的矿山开采权,以后又取得了山东华德和直隶井陉煤矿;俄国在1898年以后取得了中东铁路、南满铁路沿线的煤矿开采权,以及独霸了初为中俄" 合办" 的蒙古金矿公司;英国于1898年取得关内外铁路沿线矿山的开采权和山西、河南两省矿山的开采权和经营权(山西矿权于1908年1 月赎回),1900年霸占开平煤矿,以后又吞并了滦州煤矿;法国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中法续议商务条约》和《中法续议边界条约》,取得了在云南、广东、广西三省优先开矿的权利,1900年又同比利时一起取得了京汉铁路沿线的开矿权;比利时还获得直隶临城煤矿的开采权;日本乘日俄战争之机夺得了抚顺煤矿和本溪湖煤矿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又侵入了山东淄川、坊子、金岭镇和博山煤矿,东北鞍山铁矿、弓长岭铁矿,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金矿等等。
  ③帝国主义列强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19世纪下半叶以后,现代运输工具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了方便条件。1870年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使中国同欧洲的航程缩短了1 /4 ,从而缩短了贸易周转时间和降低了运费。中国与欧洲之间的电讯交通,也因1871年上海与伦敦间海底电缆的敷设而正式建立。上海同伦敦间6 至8 周的邮程缩短为几个小时,从而便利了外国商人,尤其是英国商人对中国市场的控制。加以外国在中国经营的轮船航运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铁路的建筑等原因,使得资本主义列强在70年代以后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有了较大增长。以1871年进出口商品价值指数为100 ,1891-1893 年增为219 ,1902-1911 年则为702.但进口贸易的增长超过了出口贸易的增长。从70年代起,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出超变为入超,而且入超数额越来越大。
  这一时期,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进口商品中,主要是鸦片、棉织品和棉纱三项。鸦片进口的绝对数量虽仍在增加(如1863年为50087 箱,1873年65797 箱,1883年和1893均在68000 箱以上),但是,由于中国国内逐年扩大种植罂粟和制造鸦片,因此鸦片在进口商品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棉纺织品在进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则逐渐上升,尤其是187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外国棉织品大量涌进中国市场。1885年以后,棉制品以占进口35.7%而取代鸦片(占28.8%)位居进口商品的首位。据统计,在1863-1894 年间,棉纱进口值增加了12倍,各种棉布进口值增加了1.7 倍。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更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1893-1911 年,棉布进口值从4491余万元增至11653 余万元,增加了近1.6倍;棉纱从140 余万担增为264 万担,增长了88.6%。此外,其他进口商品,如粮食、糖类、煤油、火柴以及毛织品、铁和铁器等也有相当大的进口。但进口商品主要是消费资料,机器及大工业产品的进口,1903年仅占进口总值的0.7 %,到1910年也只占1.5 %。
  在出口商品中,中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茶和丝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趋于下降。茶和丝两项出口值在出口贸易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70年代初的90%左右下降到1900年的50%,1913年的34.4%。茶叶出口的下降更明显,1885年出口值占中国出口总值的50%,到1914年降为10%。在世界市场上,由于受到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的竞争,中国茶叶在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叶输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1873年的92%下降到1883年的88%,1893年的49%,到1910年更降至28%,同年,印度茶叶出口占到34%。这样,中国茶叶的首位便由印度所取代,而退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丝的出口也曾占据世界首位,但由于意大利、法国和日本的竞争,在世界市场上中国丝的比重逐年下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中国丝的优势地位已经被日本所取代。
  与此同时,中国的棉花、大豆、烟叶、皮毛等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出口却不断增加。如棉花出口,从1871-1873 年的年平均出口量为8486公担;到1891-1893年,年均出口增加到290417公担。同期内,大豆年均出口由57506 公担增加到760522公担。
  中国出口商品绝大部分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而且农产原料(主要指棉花、茶、丝茧、花生、大豆、桐油、猪鬃、皮革、木材等)出口增长迅速。
  从1873年至1910年期间,农产品原料出口值从286.6 万元增加到2.32亿元,增长了近80倍;农业原料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从2.6 %提高到39.1%。
  ④帝国主义扩大在华投资及其对中国财政经济命脉的控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加强了对中国的投资。在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在华各项投资总计约为2 至3 亿美元,主要投资于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多半由一些进出口商人独资或合资兴办,主要为商品输出服务。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获得在中国的设厂权及其他特权,在华投资迅速增长。1902年在华投资总额(不包括庚子赔款转为借款部分)为8.13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企业和房地产投资)占65%,间接投资(贷款)占35%。到1914年投资总额增至17.11 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占66.3%,间接投资占33.7%。
  外国资本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遍及贸易业、运输业、金融业、制造业、矿业、公用事业等。1914年的企业投资总额达10亿美元,其中贸易、运输、金融业占48.7%。
  在贸易方面,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在华商行,1872年为343 家,1892年增为579 家,1913年更增至3805家。这些" 洋行" 通过各种贸易活动攫取了巨额利润,积累了大量资本,便向航运、金融及工业等领域投资,扩大经营范围。例如,19世纪80年代中期,怡和洋行投资经营3 家码头堆栈、2 家保险公司、2 家轮船公司、1 家船坞、1 家银行和2 家糖厂,投资总额达230 万两白银,约占这家洋行总资产的近30%。在20世纪初,外国在华贸易方面最显著的变化,表现为世界性的托拉斯组织纷纷侵入中国。例如,英美烟草公司(1902年)、利华兄弟肥皂公司(1903年)、英国的亚细亚煤油公司(1913年)、通用电气公司(1908年)、美国钢铁公司(1909年)、美孚石油公司(1894年),等等。它们在中国广设分支机构,组成庞大的销售网。
  各国通过洋行及托拉斯组织,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数量急剧增加,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入超额急剧增加。据统计,1901-1913 年内的入超额为1864-1900 年期间入超总额的6 倍多。
  在帝国主义对华运输业投资中,主要是航运轮船投资和铁路投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夺得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和内河航行权。
  一些在中国的外国商行,为了扩大其商品倾销和原料的掠夺,极力向航运业扩张。自1862-1881 年,在上海创办的外资轮船公司共有7 家,其中资本最多、最重要的有1862年创办的美商旗昌轮船公司、1872年创设的英商太古轮船公司和1881年建立的英商怡和轮船公司。旗昌公司在1867至1871年期间,垄断了长江航运和津沪沿海航线(北洋航线)的航运。1877年,旗昌全部财产出卖给中国的轮船招商局后,太古和怡和两轮船公司便成为中国航运业中的霸主。此外,从70年代开始,俄国、德国、日本、西班牙、荷兰、丹麦等国的航运势力也纷纷侵入中国。中国的轮船航运业绝大部分为外国资本所操纵。据统计,外资轮船在华中外轮船吨位总数中所占的比重,1877年占63.3%,1897年占76.8%,1907年占84.4%,1918年占77.  1 %。这时,外国在中国最大的轮船公司,除英国的太古和怡和公司之外,还有日本的日清轮船公司。帝国主义在华的铁路投资,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已占运输业投资总额的80%以上,列强们通过直接投资经营和贷款控制中国的铁路。
  在金融业方面,从19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列强的金融势力进一步在中国扩张。甲午战争前,英国除已设立的丽如银行(1845年)、有利银行(1854年)、麦加利银行(1858年)、汇丰银行(1865年)等外,又增设了德丰银行(1875年)、大东通惠银行(1890年)和中华汇理银行(1891年)。法国在华除法兰西银行分行(1860年)外,设立了东方汇理银行(1894年)。德国的德意志银行于1872年在华设立分支机构后,又于1890年成立了德华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于1893年也在中国上海设立了分行。在所有这些银行中,英国汇丰银行的实力最为雄厚。外国银行垄断了中国的国际汇兑,从70年代开始,又开辟了华侨汇款业务(大部分为汇丰银行所包揽),并插手通商口岸之间的埠际汇兑。此外,它们还经营存放款业务和发行钞票。
  许多官僚、地主和富豪成了外国银行的存户,据统计,在1865至1894年期间,仅汇丰银行的存款就增加了29.9倍。在外国银行的放款业务中,从70年代以后,除对清政府大量贷款(其中大部分出自汇丰银行),还通过对钱庄直接拆放,操纵中国金融市场,使上海及其他各地的钱庄日益依附于外国银行。外国银行(尤其是汇丰银行)发行的钞票,在各通商口岸畅通无阻。
  汇丰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从1870年发行的171.4 万港元,增加到1894年发行的1000万港元。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银行大批涌进中国。从1895年至1913年,先后有8个国家在中国设立了9 家银行和56个分支机构。一些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都有自己的中心银行,例如英国的汇丰银行、俄国的华俄道胜银行、德国的德华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美国的花旗银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等,通过这些中心银行,在中国建立了庞大的金融剥削网络。
  总之,外国银行通过承办帝国主义各国对清政府的借款,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它们垄断中国的国际汇兑,操纵中国的外汇市价,控制中国的对外贸易,并通过大量发行纸币榨取中国人民的资金,通过放款支持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打击中国的民族工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
  在制造业方面,甲午战争以前,资本主义列强尚未在中国取得设厂权。
  但是,从中英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外国资本非法在华投资设厂已达192 家(其中113 家是在1871年以后开设的),资本额近2000万元。绝大部分外资企业,是为对中国进行掠夺性进出口贸易服务的船舶修造厂和进出口加工工厂。这两项投资占投资总额的3 /4 ,即1500万元。船舶修造厂,从1843年到1860年外资先后开办过25家,主要在广州、香港地区、上海地区、厦门和福建地区。从1861-1894 年,又设厂41 家。进出口加工工厂,是外国资本为在中国掠夺原料和推销商品而经营的。从6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共开办了50家企业,主要有砖茶、缫丝、制糖、制革、轧花、打包厂等。此外,外国资本利用中国的廉价原料和廉价劳动力,还经营了一些直接销售于中国市场的工业企业,如食品加工、印刷、火柴、肥皂、制药、造纸、建材等。到1894年,这类企业有62家。
  甲午战争后,在制造业中,棉纺织业是外国资本投资的重要部门。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设立棉纺织厂始于1897年。在华开办的外资纱厂有英商的怡和纱厂、老公茂纱厂、协隆纱厂和杨树浦纱厂;美商的鸿源纱厂;德商的瑞记纱厂。日本帝国主义于1902年侵入中国棉纺织业,先后成立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九成纱厂和内外棉纺织株式会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资已超过英国资本而占据优势地位。外资纱厂资金雄厚,设备先进,生产效率高,纳税享有特权,因而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成为中国民族棉纺织业发展的障碍。在面粉业中,1897-1913年外资面粉厂共有49家,其中俄商41家,几乎垄断了中国北方的面粉业。在卷烟业中,英美烟草公司于1902年侵入中国之后,在汉口、奉天(沈阳)、上海、哈尔滨等地设厂制烟,并在各地遍设代理行,形成庞大的销售网。为在华掠夺廉价原料,它还试植和推广美种烤烟,从而在中国卷烟业中确立了垄断地位。在造船业中,最大的英资耶松船厂在1900年资本为111.9 万元,到1913年增加到772 万元。德资瑞熔船厂成立于1900年,到1913年其资本达到104.9 万元。此外,日本也在大连建立了造船厂。
  在矿业中,外国资本所经营或控制的煤矿,在中国煤矿业中已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从总产量上看,1913年外资控制的煤产量近714 万吨,占中国煤产(包括机械和土法开采)总量1288万吨的55.4%。从机械开采煤产量来看,这一年外资所控制的煤产量占93%。外资的开滦、焦作、抚顺、本溪湖、山东华德、井陉、临城七大煤矿的产量为602 万吨,约占全国机械采煤量的78.5%。其中,开滦和抚顺两大矿的产量(各200 多万吨)占全国机械采煤的54.2%。外资还控制了中国的全部铁和铁矿砂生产(不包括土法生产的产量)。
  在城市公用事业方面,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家就在香港、上海、天津等重要口岸经营一些公用事业,如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电气公司等。甲午战争之后,外资在城市公用事业中形成三大托拉斯,即上海自来水公司、上海工部局电气处和上海煤气公司。工部局电气处垄断了大部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电力供应。此外,20世纪开始后,租界公用事业迅速发展,如1902年创办的法商上海电车公司,1903年的德资北京电灯公司(后归属英资),1904年的比商天津电车公司和英商汉口电灯公司,1905年的上海英商电车公司等。
  帝国主义列强的房地产投资,包括外国侵略者在租界范围内霸占的土地和教堂在广大城乡侵占的土地,1914年的投资额是1902年的2.7 倍。
  对中国政府的贷款(不包括庚子赔款转成的借款)是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的第二大项。从甲午战争至辛亥革命的18年间,中国共借外债达库平银74622 万两(折合美金55967 万元)。从辛亥革命至1918年底的7 年间,共借外债83672 万银元(折合美金41836 万元)。借款条件非常苛刻。不仅利率高、实付打折扣,还附带政治条件,其中最严重的是以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关税和盐税是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项目,如1913年的财政预算中,关税和盐税约占收入总额的50%。由于这两项税款用作外债的担保品,因此,关税和盐税的现款要存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银行,由它们直接保管和监督税款收支情况。这样,帝国主义各国通过贷款,不仅攫取了高额垄断利润,夺取了许多特权,而且还控制了中国的财政。
  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扩大在中国的投资,破坏了中国主权的独立完整,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榨取了大量中国财富。同时,在客观上它也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⑤中国农村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入,中国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70年代起便开始解体。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农村侵略的加强,加剧了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农村经济这种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是随着帝国主义掠夺原料的加剧,中国商业性农业获得了显著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生丝在世界市场上虽然遇到了日本等国的竞争,但是出口的绝对量仍在增加,1910年为14万担,到1919年达到16.5万担。因此,各地蚕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丝产区主要是江苏、浙江、广东和四川四个省份。棉花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据15省100 县的调查,棉田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从1904-1909 年的11%,上升到1914-1919 年的14%。大豆主要产于东北,随着出口的不断增加而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到1910年占东北播种面积的20%。此外,花生、桐油等随着出口的增加,种植面积也在扩大。粮食作物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外国侵略者向中国大量输出鸦片造成罂粟的广泛种值,1890年前产量为10万担,到1906年猛增至58万担,据估计,种植面积约有19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约力14%。1907年后曾一度缩减,但在1919年后,又恢复到1906年的水平。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是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原料的结果,因此,这种发展实质上是中国农村经济半殖民地化的表现。在商业性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富农经济得以滋长,但力量微弱并具有半封建性质。
  这一时期,农村手工业也日益商品化。其中手工棉纺织业表现最为典型。
  外国棉纱、棉布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使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洋纱深入内地、深入农村的大量倾销,造成一大批手纺业者失业,于是,农户买纱织布,洋纱织布业便发展起来。江苏南通、山东潍县、浙江平湖、河北的定县、高阳、宝坻等地发展为重要的手工业织布区。手工织布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洋布在沿海、沿江地区的销售也打击了一些地区的手工织布业。除手工棉织业外,其他农村手工业,如卷烟、榨油、麻布等也日益商品化。生产的商品化必然导致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从而在农村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手工业中资本主义家庭劳动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发展,脱离农业的手工作坊日益增多,并在手工业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产生了一批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然而就整个中国农村来看,这种发展是十分微弱的。
  在中国农村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关系获得一定程度发展的同时,中国广大农民并没有因此而摆脱封建束缚的枷锁。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仍继续存在,封建地租剥削日趋加重。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大量土地被军阀、官僚、商人和地主所兼并,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由于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微弱,破产农民不得不仍然留在农村,靠租种封建地主的土地为生。随着破产农民的增多,封建地租日益加重。再加上中央和地方的苛捐杂税,帝国主义对农产原料的压价掠夺,造成农业生产力十分低下,农村经济日趋衰败,农民生活每况愈下。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迫使中国农民展开了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1900年爆发了伟大的义和团运动之后,农民的斗争此起彼伏,继续发展。
  ⑥中国近代工矿交通运输业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是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官办军事工业。它是由清王朝统治集团中的" 洋务派" 的头目——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而创办的。最早的军事工厂是曾国藩于1861年设立的安庆军械所。李鸿章于1862年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个在技术上依靠英国人的洋炮局。1864年在苏州洋炮局(1863年创办)开始使用外国机器。此后创办的军事工厂中,重要的有1865年李鸿章建立的江南制造局(于上海)和金陵制造局(于南京);1866年左宗棠设立的福州船政局(于福建马尾),以及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奏设的天津机器局等。到1894年共设立了19个军事工厂。
  这种官办军事工业与过去封建时代的官营军事工业已不完全相同。工厂工人除一部分是调士兵充任外,大部分工人是招募而来,并实行工资制,因而已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但是它仍然具有严重的封建性。企业由清政府委派官僚统治,资金主要来自清政府的财政拨款,自己不计成本,没有利润以及由利润转化而来的资金积累,产品一般不参与市场交换,由政府无偿地调拨给指定的军事单位,因此,企业的发展同企业的经营情况完全无关。经营管理十分腐败。此外,在机器设备、原材料的供应以及技术等方面,对外国资本有很大的依赖性。然而,这些军事工业必竟是中国自己创立的最早的近代工业,这就在客观上为以后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培养了一批产业工人和技术力量。
  从1872年开始,清政府又举办了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
  这一方面是因为清政府的财政状况日趋恶化,不堪负担军事工业的开支,"洋务派" 不得不考虑吸收民间资本来创办一些" 致富" 企业,如轮船公司、铁路矿山等;另一方面,军事工业为获得原料和燃料的供应,也要求采煤、冶铁等民用工业部门的配合。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共创办了19个民用工业企业,资本额达1620.8万元。这些企业中包括中国人办的第一家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1872年开办)、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关内外铁路(从天津经山海关向关外延伸,1894年建成)、中国的第一座近代煤矿——基隆煤矿(1875年开办,1876年开始出煤)、第一家炼铁厂——汉阳铁厂(1890年正式开工建厂)、第一家近代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1882年正式成立,1890年开始生产)、第一家电报局——天津电报总局(1880年成立),以及开平煤矿(1878年正式成立,1881年开始产煤)、漠河金矿(1887年建立,1889年开工生产)、湖北织布官局(1890年成立,1892年开始生产)
  和纺纱官局(1898年投产)等。其中,除少数企业是官办和官商合办外,绝大部分属官督商办。
  这些企业已经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它们以私人投资为主,生产目的为获取利润,产品全属商品,均可自由招雇工人等等。但是它们还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企业实权均由少数" 洋务派" 的官僚大买办掌握,技术大权由洋人把持,企业还享有特权,实行一定的垄断经营,经营管理十分腐败,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经营管理制度。然而,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官督商办企业曾对民族经济的发展起过示范和倡导的作用,促使19世纪70-80 年代出现了一个投资创办新式工业的高潮。
  早在60年代末,已有商人、地主投资于近代工业。到1894年,共创办了一百多家民族资本工矿业,雇佣工人近3 万,资本总额为700 万元左右。
  其中,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54家,但是有不少企业中途夭折。民族资本企业主要分布在缫丝、轧花、棉纺织、机器修造、火柴、面粉、造纸、采矿等行业。其中,缫丝业是最重要的一个部门。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两地。上海第一家民族资本缫丝厂是于1881年创办的公永和缫丝厂。广州的第一家近代机器缫丝厂是继昌缫丝厂,它是在1872年建立的缫丝工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机器轧花业,最早于1875年在江苏奉贤出现,80年代在宁波、上海也有了机器轧花厂。1894-1895年上海开办了3 家纺纱厂。1896年宁波也建立了一家纱厂。火柴厂于70年代以后相继在广东佛山、天津、上海、重庆、太原、广州等地出现。1894年前,全国共有12家火柴厂,资本额为40万元。
  从1866年至1890年,共创办了12家机器修造厂,主要从事修理外商船只,或生产缫丝车等,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汉口。1866年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是在一个铁铺手工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为外商船厂打制机器零件。1869年便使用近代车床,70年代初使用近代蒸汽动力设备。它是我国最早使用近代机器设备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民族资本采矿业,主要是煤矿开采和金属矿开采。由于资本不足,缺乏开矿和经营管理知识,运输条件落后,运费过高等原因,成效甚微。
  甲午战争之后,一方面官办军事工业和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企业仍有所发展;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镇压日益高涨的民主运动和扩大财政收入来源,除对原有的军事工业进行扩充外,又新建了6 家军事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也有所增加,从1895年至1911年共建立了85家,资本额达2929.6万元。其中,工业企业39家,所涉足的行业已扩展到造纸、印刷、制革、火柴、卷烟、水泥、陶冶、针钉、公用事业等部门,分布地区遍及直隶、江苏、浙江、湖北、广州、山东、四川、新疆等省;采矿业46处,采矿对象已从煤铁及个别金银矿,扩大到较多的金矿,以及锡、锑、石油等类矿产的开采。
  民族资本工业,在甲午战后到1913年期间,共创办了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厂矿500 余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欧美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市场的压力,民族工业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数,1904-1909年为50家,而在1914-1919 年间增为90家。民族工业的机械化程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从1913年的4.3 万匹马力,增加到1918年的8.2 万匹马力,增长了约一倍。同期内,机械动力也增加了一倍多。
  这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绝大部分仍旧是轻工业,其中又以棉纺织工业为主。1894年前,全国" 商办" 纱厂仅有两家,纱锭4 万多枚。到1913年," 商办" 纱厂约18家,创办资本900 多万元,纱锭484192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进口棉纱、棉布的减少,刺激了民族棉纺织业的发展,到1919年,华厂纱锭增为658748枚。
  面粉工业在这一时期也有了较快的发展。1895-1913 年,全国增设的" 商办" 面粉厂为53家,投资额为862 万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外销数量增加,面粉工业发展显著,1912-1915 年面粉厂平均资本近10万元,1916 -1919年平均资本增至16万元。
  缫丝业部门,在1895-1912 年期间增设了97家工厂,资本为1158万元。
  而在1894年前新式缫丝厂的资本仅200 多万元。机器缫丝厂从上海、广州,扩大到了四川、湖北、辽宁等地。
  这个时期,其他轻工业部门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1894-1913 年期间,民族机器工业无论工厂数或平均资本额,都超过了1894年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内五金工业有所发展,对车床的需求增加,而进口车床减少,于是民族机器工业便乘机发展起来,从1915年开始向市场投放所制造的车床,并一度行销于东南亚市场。机器工业产品市场的扩大,促使上海在1914-1917 年期间又新建了59家工厂。但主要业务是修理机器、装备零件。
  这一时期,中国的银行业也开始发展起来。第一家银行是于1897年5 月27日在上海宣告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1904年创办了第一家国家银行- - 户部银行(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1912年又改称为中国银行)。1908年设立了交通银行。清末民国初年,还建立了一批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地方银行。
  此外,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还成立了商办银行。例如,总行设在北京的信成储蓄银行(1906年),设在上海的浙江兴业银行(1907年)、上海的四明银行(1908年)、镇江的信义银行、裕商银行(1908年)、北京的北洋保商银行(1910年)、天津的殖业银行(1911 年)、上海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15年)等。这些银行在近代金融业中都起过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盐业银行(1915年)、金城银行(1917年)等。
  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固然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以及中国政府的财政困难有关,但是更直接的原因,却是各种投机事业,尤其是国家公债投机的结果。
  (2)印度经济殖民地化的加深
  英国在19世纪50年代之后,完成了对印度的完全占领,把印度逐渐变为典型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使印度经济进一步加深了殖民地化。
  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英国向印度倾销的工业品增加了3 倍。英国商品在印度进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到19世纪末,始终在50%以上。20世纪初,虽然德国、日本、美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列强,也大力进占印度市场,但是,由于英国在关税方面享有很大特权,英国资本掌握着印度的铁路系统等原因,使英国商人在竞争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因此,英国在印度市场上仍然占据优势地位。
  与此同时,英国大肆掠夺印度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进一步把印度变为它的原料产地。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英国从印度掠夺的原料增加了3 倍,棉花和谷物增加了6 倍,黄麻增加了63倍。l9世纪80年代之前,鸦片在印度出口中一直占第一位。80年代之后,粮食在印度出口中上升到首位,1913年占总出口的20%。为了适应英国帝国主义的需要,旁遮普成为生产小麦的专业化地区;阿萨姆、锡兰、南印度和孟加拉成为生产茶叶的专业化地区;孟加拉成为生产黄麻的专业化地区;马哈拉斯图拉成为生产棉花的专业化地区;马德拉斯成为生产花生的专业化地区。
  英国从印度掠夺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石油、锰和煤炭。1885年英国侵略者将缅甸并入英属印度以后,1886年和1889年分别成立了由英国投资的缅甸石油公司和阿萨姆石油公司,大肆掠夺缅甸石油。锰矿开采始于1892年,到20世纪初已跃居世界首位,1900年锰产量为12.7万吨,1913年增至81.5万吨,几乎全部出口。英国资本在印度采煤业中占有优势。1895年在扎利开辟了巨大的煤矿。印度煤产量从1860年的29万吨,增至1900年的600 万吨,到1913年更增至1620万吨。印度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出口煤炭。此外,英国还从印度掠夺黄金。1913年,英国在印度开办的金矿产量为59.6万盎司。
  由于大量资源被掠夺,印度的对外贸易出超,由1868-1869 年度的8300万卢比,增加到1913-1914 年度的33800 万卢布。而英国对印贸易的盈余则从1860年的260 万英镑,增加到1900年的360 万英镑。
  英国资本自19世纪50年代起,在印度掀起投资热潮,而且特别热衷于铁路建设投资。这是由于铁路不仅是有利可图的投资部门,而且也为英国扩大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提供了方便条件,同时还便于进一步控制印度,以巩固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因此,早在1845年,英国私人资本就在伦敦成立了" 东印度铁路公司"和" 大印度半岛铁路公司" ,以从事在印度的铁路修筑。
  它们从铁路投资中获得的股息为5 %,而当时在英国则为3 %。据估计,到1901年,英国在印度的铁路投资高达2.27亿英镑。印度的铁路建筑始于1848年,到1857年仅有288 英里。之后,修建速度大大加快,1861年达到1599英里,1871年5077英里,1881年9891英里,到1914年增加到34656 英里(包括缅甸的铁路在内)。
  英国对印度工业部门的投资主要在轻工业部门。例如,黄麻加工、丝织、棉织、榨油、造纸、碾米、制糖等农产品加工业。其中最主要的是黄麻加工工业。1854年,英国资本家在加尔各答建立了第一家黄麻纺织厂。进入70年代以后,英国资本大量投向这个部门。到1913-1914 年度,印度共有黄麻工厂64家,纺锭74.4万枚,织机3.6 万架,工人21.6万名。在1908年时,印度的黄麻工业产量已超过英国黄麻纺织中心(北爱尔兰的丹地)的产量。
  英资对印度农业的投资,主要集中于茶叶、橡胶、兰靛等种植物。其中,茶叶种植园最为突出。英资开办的茶叶种植园在5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
  到19世纪末,英国消费的茶叶,已从由中国进口转向主要从印度进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印度茶叶出口已在世界市场茶叶出口中占据首位。英国对印度矿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和锰矿等部门。
  英国还通过在印度兴办银行控制印度的银行金融业。英国资本在印度建立了三家管区银行和若干汇兑银行。管区银行主要从事印度国内的信贷活动,为英国资本推销英国工业品和收购印度的原料和粮食提供资金。这三家管区银行吸收的私人存款总额,从1870年的6396.1万卢比,增加到1900年的12882. 7 万卢比,增长了1 倍多。汇兑银行则垄断了印度的外贸信贷,并控制着印度的外汇市场。在1870-1900 年间,英国汇兑银行的资本额从218.4 万英镑增至1577.4万英镑,增长了6.2 倍。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市场斗争的尖锐化,德国、法国、日本和美国也相继在印度设立了汇兑银行。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汇兑银行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在印度的英国银行(包括管区银行和汇兑银行)和其它国家的几个汇兑银行,在1916年拥有印度全部银行存款的78%,而印度自己建立的银行只占22%。
  总之,这一时期,英国对印度进行了巨额投资,并从印度攫取了惊人的利润。到1910年,英国对印度的投资总额估计为4.5 亿英镑。其中,殖民政府债款占50%,铁路占37.4%,种植园占6.6 %,矿山、石油占1.8 %,银行金融地产占1.4%,电车1.1 %,工商业0.7 %,其他杂项占1 %。从这笔巨额投资中,英国资本家每年所得的利润、利息及佣金、汇兑、保险等的收入,估计有4000万英镑,大大超过了英国对印贸易的纯收入(1913年为2800万英镑)。资本输出已经成为英国剥削印度的主要手段。
  英国帝国主义在加强向印度资本输出的同时,继续保持和利用封建土地关系加强对印度农民的剥削。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农民仍然遭受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和高利贷的沉重剥削。殖民政府的田赋(加上灌溉附加税),在1876-1898年期间增加了70%。封建地租占农民净收益的一半或更多。许多农民负债累累,陷入了高利贷盘剥的罗网,最终丧失了赖以为生的土地。据估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印度有2 /3 的农民负债,其中半数农民永远不可能摆脱债务。孟买地区有4 /5 的农民负债,1 /4 的农民丧失土地。旁遮普地区的农民丧失了一半以上的耕地。印度广大农民日益赤贫化,印度农业日趋衰落。同时,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印度城乡手工业也因大量机器工业品的侵入而被摧垮。
  这一时期,英国对印度的大量投资,在客观上也刺激了印度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19世纪50年代以后,印度第一批近代民族工业企业诞生了。这些企业主要是由大买办商人和大高利贷者投资创办的。这些人通过为英国殖民者推销工业品和搜刮农业原料的买办活动,以及对农民和手工业者的高利贷盘剥,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因此,创办企业有了资本。而破产的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他们提供了廉价劳动力。1851年,买办C.N.达瓦尔在孟买创办了第一家棉纺织厂(1854年投产)。之后,孟买的买办商人纷纷设立纺织厂。到1861年,孟买的印资棉纺织厂增加到12家。到1913年,印度的棉纺织厂共有272 家,拥有纱锭约660 万枚,织机9.4 万余架,工人25.3万名。主要分布在孟买地区和阿迈达巴德地区。这时,印度棉纺织业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日本和中国,位居亚洲第一。据估计,在该部门的全部投资中,印度资本已占到2 /3.但是,印资企业所需的机器设备全部依靠从英国进口,所需原料(棉纱)依赖英资企业。因而它的发展受到英国资本的控制。
  印度近代民族工业的另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印度资本创办的唯一的钢铁工业企业,是1907年建立的塔塔钢铁公司。该公司创办资本为2000万卢比,雇用职工9000名(包括西方工程师和技术管理人员125 名)。1911年出铁,1912年出钢。钢产量在1912-1913 年度为31000 吨。该公司以后发展为印度的钢铁垄断组织。
  除了棉纺织业和钢铁工业外,印度资本在碾米、磨粉、毛织、丝织、榨油、制糖等轻工业部门以及煤炭开采中也有所发展。但是,从整个印度近代工业来看,英国资本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近代工业发展的片面性也十分明显,未能建立起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基础的机器制造业,固而机器设备完全依赖从宗主国英国进口。
  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印度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兴起,19世纪末,一部分大商人和大高利贷者先后投资创办了9 家大股份银行。资本额均在50万卢比以上。进入20世纪以后,银行数量迅速增加。到1918年,资本在50万卢比以上的银行共有19家,资本总额达6000万卢比(含准备金);资本额在10-15 万卢比的银行28家,资本总额达600 万卢比(含准备金)。
  但是,它们不仅在力量上远不及英资银行,而且在业务活动方面还要屈从于英国殖民者的需要。
  (3)亚洲其他国家经济进一步殖民地化。
  印尼在1870年以前就是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当局于1830年曾在印尼推行" 强迫种植制度" ,规定农民用1 /5 的耕地种植欧洲市场需要的香料、咖啡、甘蔗、蓝靛、烟草等农产品,作为向殖民当局缴纳的田赋。凡是不种植上述产品者,必须缴纳人头税,或以全年1 /5 的时间为殖民当局服劳役。
  印尼农产品的运输和贩卖被1824年创立的荷兰贸易公司所垄断。在1831- 1877年间,荷兰从印尼榨取了8.23亿荷盾。
  随着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反对荷兰垄断印尼市场,荷兰本国的工业资本家也迫切要求向印尼自由输出商品。在这些压力下,荷兰殖民当局于1863年废除了丁香、豆蔻的强迫供应制度,1865年废除蓝靛、茶叶、肉桂等的政府经营,1870年颁布了新的土地法和取消垄断糖业贸易的糖业法,并从19世纪60年代起允许外国银行在印尼设立分行,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1870年的土地法,它成为印尼经济殖民地化加深的转折点。土地法规定,凡不能证明所有权的土地一律归国家所有。还规定外侨可向政府和私人租种土地,开辟种植园,租期为25年。这样,使印尼向欧美资本敞开了市场,外国资本向印尼的渗透日益加强。投资于农业的外国资本占在印尼外资总额的55%。印尼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奎宁、木棉、胡椒、橡胶、椰子、龙舌兰、棕榈油、茶叶、咖啡、糖等主要经济作物产品出口大大增加,并且日益依赖国外市场。水稻种植面积相对减少,从1873年起,印尼由稻米出口国变成进口国。
  殖民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原料,大举投资开采印尼的矿山。1899年殖民当局颁布的矿务法,进一步刺激了外国资本对印尼矿业的投资。外国资本几乎控制了印尼的全部矿业。投资最多的是荷兰、英国和美国。1900-1910 年,黄金产量增加6 倍、白银产量增加6 倍,煤产量增加1.7 倍,石油产量增加近2 倍。
  帝国主义国家对印尼农矿产品的掠夺也随之加强了。印尼的出口额,从1873-1918年,增长了近2 倍。同时,帝国主义国家也加强了对印尼的商品输出。输出的主要是纺织品、机器和各种工具。印尼商品进口额,在1873- 1904年间增加了54.6%,1904-1914 年间增加了157 %。
  伊朗在19世纪中叶,被迫同英国和俄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俄取得了伊朗的电报、银行、铁路、石油开采、内河航运、采矿等租让权,并享有治外法权。伊朗逐渐论为半殖民地。英国人路透开办的波斯银行垄断了伊朗的货币发行权,成为事实上的伊朗中央银行。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在伊朗正式瓜分势力范围。1908年英国人在伊朗南部发现大油田以后,英国的英波石油公司(后改名为英伊石油公司)在伊朗又取得了许多经济、政治特权,伊朗经济进一步受到英国资本的控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伊朗的英国资本达到960 万英镑。英国商品大量输往伊朗(比伊朗出口大两倍),使伊朗出现巨额外贸逆差,造成国库空虚。同时,伊朗的民族手工业受到严重摧残。伊朗经济日益殖民地化。
  土耳其自18世纪资本主义势力渗入以后,逐渐成为西方殖民者的角逐场所。19世纪70年代之后,英国、法国和德国殖民者逐步攫取了土耳其的修筑铁路、开采石油和矿产、设立银行、公用事业租让、烟草专卖等特权。土耳其经济日益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控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沦为半殖民地。
  2.非洲国家经济的殖民地化
  在1876年以前,资本主义列强即已侵占了非洲土地的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瓜分非洲,到1912年,侵占了非洲全部土地的96%以上。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国保持形式上的独立以外,整个非洲已被瓜分完毕。列强们夺得的非洲领土面积,依次为:法国,1097万多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的36%;英国,866 万多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的29%;德国,234 万多平方公里,约占非洲面积的7.7 %;比利时,234 万多平方公里,约占非洲面积的7.7 %;意大利,233 万多平方公里,约占非洲面积的7.7 %;葡萄牙,208多万平方公里,约为非洲面积的7 %;西班牙,30多万平方公里,约为非洲面积的1 %。帝国主义各国为了加强对非洲的掠夺,采取了资本主义的和前资本主义一切形式的剥削方法,使非洲各国经济走向殖民地化。整个非洲国家随之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埃及经济殖民地化加深
  19世纪30年代末埃及已经沦为英国的原料(主要是棉花)产地和商品市场。50年代以后,英国和法国资本开始渗入埃及,并为争夺埃及的经济和政治的控制权而展开了斗争。1857年英国夺得修建埃及第一条铁路的租让权。1859年法国夺得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权利,并于1869年开通了运河。埃及为运河支付的费用高达1600万英镑,并在法国资本的迫使下,不得不向英法银行举债,以认购运河公司44%的股票。以后又因扩建灌溉系统、修筑铁路、重建亚历山大港、开办糖厂等,以及供应埃及统治者的挥霍浪费,多次向英,法等外国银行借款,从而债台高筑。到1874年,埃及财政状况更加恶化。1875年,埃及政府不得不以400 万英镑的低价,将运河股票转让给英国。
  1876年,埃及的外债累计近1 亿英镑,埃及政府无力偿还而宣告财政破产。
  债权国英、法、德、奥匈、意5 国乘机组成" 债务清理国际委员会".英、法两国派员接管埃及财政大权,建立由英国人管岁入,法国人管岁出的" 双重控制" 制度。1878年,又强迫埃及组建一个" 欧洲人内阁" ,由英国人任财政大臣、法国人任公共工程及铁路邮政大臣、意大利人任总审计官、奥地利人任财政大臣助理。英、法二大臣在内阁中拥有否决权。从此,英、法帝国主义完全控制了埃及的经济。1882年,英帝国主义以埃及群众抗英运动为借口,强占了埃及,使埃及名义上虽仍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已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埃及内阁须听命于驻开罗的英国总领事,在埃及政府各部门均安插有英国殖民主义分子,并由英国军官控制埃及的军队和警察部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埃及脱离了奥斯曼帝国,英国随即宣布埃及为其" 保护国".英国殖民者占领埃及后,为了使埃及经济进一步殖民地化,于1883年取消了英法" 双重控制" 埃及财政的制度,独揽埃及财政。1885年11月颁布了实行" 货币改革" 的法令,把埃及银币降为辅币,由英镑取代它在埃及经济生活中的地位。1893年创立的英资" 埃及国民银行" 经理埃及国库,掌管埃及货币发行,成为事实上的埃及中央银行。1904年,英国通过与法国签订协定,使法国放弃对埃及海关和铁路的监督权,承认英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
  1916年,固定埃镑对英镑的汇率,使埃及货币完全从属于英镑,从而大大增强了英国对埃及的殖民剥削。
  英国占领埃及之后,外国资本,尤其是英国资本大举侵入埃及。外国资本控制了埃及的银行业、铁路建筑、运输业、公用事业、土地经营及房地产抵押、采矿业等。从1883年至1914年,仅对银行业和土地、运输及工业公司的投资,即由640 万英镑增至8204万英镑。其中,对银行业的投资始终占有绝对优势。1883年银行业的投资额占总投资的89%,到1914年,虽然投资于其他行业的比重有了增长,但银行业的投资仍占到62%。外国银行通过信贷活动,控制埃及的对外贸易,通过对埃及政府的贷款,控制埃及的财政和政府经营的铁路、运河、灌溉等事业,加速了埃及经济的殖民地化。外资对除银行业以外的土地、运输及工业公司的投资的比重迅速增加,由1883年的11%增至1914年的38%。在埃及的外国资本中,除英国资本外,法国、比利时、瑞士等国的投资也有所增加。到1914年,据估计,外资在埃及的投资,包括埃及政府的外债及其他方面的投资,约为2.5 亿镑,所攫取的利润、利息,每年达900 万镑以上。
  埃及农业为适应外国资本的需要,从50年代起,向单一作物方向发展的趋势已十分显著。1882年以后,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埃及作为英国的农业- 原料附庸,进一步向单一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埃及经济更加依赖于英国和国外市场。1883-1914年,棉花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从11.5%增加到22.5%。棉花产量从1884-1885年度的359 万坎塔尔,增加到1913-1914 年度的766 万坎塔尔。同期间,棉花输出从354 万坎塔尔增为737 万坎塔尔,其中50-60 %输往英国。同时,棉花的片面发展,挤占了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如小麦、大麦的播种面积减少了,使自古享有" 非洲谷仓" 之称的埃及,粮食不能自给,进口面粉激增。1885年,埃及进口面粉的价值为12.5万镑,到1913年增至219.6 万镑。1916年输入的粮食价值达600 万英镑。其他,如甘蔗、大麻、蓝靛等作物的播种面积也大为减少。植棉业的片面发展,使埃及经济受到世界市场棉花价格涨落的严重影响。1882年,埃棉每坎塔尔售价为14.26 里阿尔(埃及辅币名称。5 个里阿尔=1 埃及镑)。之后,由于美国棉花的竞争,棉价大幅度下跌。1897年,跌至每坎塔尔7.18里阿尔,从而导致了埃及的经济危机。
  在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埃及农民日益贫困,土地日益集中于地主手中。1894-1914 年,占地5 费丹以下的农民,从51 万人增至141 万人。但是,他们每人平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却从近2 费丹降为1 费丹(1 费丹=6.3 市亩)。1914年,这类农户占农村总人数的90.7%,所占耕地却只及耕地总面积的26.1%;而占地在50费丹以上的大地主,只占农村总人口的0.8 %,所占耕地则占耕地总面积的43%,其中2 /3 的土地属于人数极少的最大地主所有,他们占地从2000费丹至2 万费丹。
  这一时期,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沉重地打击了埃及的民族工业。1883 -1913年,进口总值从800 万镑增至2700万镑,增长了近2.4 倍。其中,棉纺织品从260万镑增至700 万傍,增长了1.7 倍,钢制品从70万镑增至300 万镑,增长了3.3倍。在外国商品的强大竞争下,埃及的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民族手工业遭到严重摧残。在近代工业中,除榨油、肥皂、烟草、水泥等几个部门稍有发展外,其他行业普遍衰落。例如,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建立的两家埃及最大的纺织厂,由于进口纺织品的竞争和缺乏政 府保护而被挤垮。1900-1901 年,埃及本国纺纱业消费的棉花,仅占当年埃及棉花产量的1.2 %。埃及的制糖厂,从伊斯梅尔时期(1863-1879 年)的64家减少到1905年的5 家。食糖输出量因此锐减。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埃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根本没有自己的重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的民族工业才得以乘隙发展。
  (2)北非诸国经济殖民地化加深
  北非马格里布(阿拉伯语,即" 西方" 之意)诸国,即埃及以西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在19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入侵后,都经历了殖民地化的过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经济进一步殖民地化。
  阿尔及利亚的殖民地化始于1830年的法国武装入侵。1834年法国宣布阿尔及利亚为" 法国属地".由于阿尔及利亚人民的不断斗争,直到1905年,法国才征服整个阿尔及利亚。
  法国殖民者在30年代入侵阿尔及利亚之后,即通过颁布法令等手段,掠夺阿尔及利亚的土地,安置法国殖民者。到1870年,法国殖民者已夺得76.5万公顷土地。1910年,夺占的土地增至184.7 万公顷,占阿耕地总面积的28%,1911年,欧洲移民达到75.2万人,其中法国移民约占75%。到1917年欧洲殖民者所掠夺的土地,占当时阿尔及利亚登记注册土地的55%。广大的阿尔及利亚农牧民,被从肥沃的土地上排挤到山区或沙漠地带的贫瘠土地上去。他们所占的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谷物生产越来越满足不了消费的需要。
  大批农牧民处于负债破产的境地,被迫沦为法国地主大领地上的分成祖佃制" 哈麦萨" (地主得4 /5 ,农民得1 /5)的佃农,或者沦为种植园的雇工。法国移民的种植园,主要从事为满足法国需要的匍萄、蔬菜、水果、烟草等作物的种植。阿尔及利亚逐渐变成了法国宗主国的农业- 原料基地。
  在法国殖民统治下,法国资本掌握了阿尔及利亚的航运业、铁路运输、银行业和对外贸易。但是,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建立起什么重工业,只有采矿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法国矿业联盟" 控制下的" 万萨铁矿公司" 和" 科宜夫磷酸盐公司" ,垄断了阿尔及利亚铁矿和磷酸盐产量的一半以上。
  铅和锌的开采则完全被法国路特希尔德财团所垄断。从1851年起,法国统一法阿两国关税,1884年又将阿正式划入法国关税区,使阿尔及利亚成为法国国内市场的一部分。法国法郎成为阿尔及利亚的货币,法国商品充斥阿市场,使当地的民族手工业和商业遭受沉重打击。阿尔及利亚经济完全殖民地化了。
  突尼斯在19世纪上半叶,是英国、法国和意大利殖民者的争夺对象。19世纪50年代以后,乘突尼斯政府债台高筑之机,英、法、意三国资本夺得了敷设电报线、修筑铁路、购置土地等特权。特别是1863年和1865年两次掠夺性的法国贷款,使突尼斯财政陷于破产境地。到1867年,突尼斯外债总额高达1.6 亿法郎。1869年,法、英、意三国组成" 财政委员会" ,借口清理债务,控制了突尼斯的财政。突尼斯实际上已沦为半殖民地。1881年,法国借口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边境冲突,武装占领了突尼斯。1883年,法国又迫使突尼斯成为其保护国。从此,法国便独揽了突尼斯的外交、财政、军事等大权。法国殖民者在突尼斯推行类似在阿尔及利亚的掠夺政策。例如,殖民当局于1885年颁布的土地法令,强迫突尼斯人登记地产,借此掠夺土地,发展法国殖民者的大地产。1912年,欧洲人占有的突尼斯土地达100 万公顷,占突尼斯耕地面积的36%。其中,法国殖民者占有的土地多达77.4万公顷,而且都是沿地中海一带比较肥沃的土地。法国大地产,主要用于经营橄榄、葡萄、水果、蔬菜等出口农产品的种植园,通常以分给小块份地为条件,雇佣当地农民耕作。这些雇农因债务缠身而被束缚在种植园的土地上。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资本和一部分英国、意大利等国的资本,掌握了突尼斯的银行、铁路、航运、对外贸易、采矿和公共工程等主要经济部门。法国的工业品及其他外国商品充斥突尼斯市场,使突尼斯的民族手工业饱受摧残。
  摩洛哥于1912年被法国和西班牙占领,经济也进一步殖民地化。
  (3)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殖民地化
  撒哈拉以南非洲分为南非、西非、中非和东非四个地区。
  在南非,除西南部的德属殖民地外,全部处于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之下。
  英国在南非共有10块殖民地:开普殖民地(好望角)、纳塔尔、德兰斯瓦、奥伦治、巴苏托兰(今莱索托王国)、斯威士兰、贝专纳(今博茨瓦纳共和国)、尼亚萨兰(今马拉维共和国)、南罗德西亚(今津巴布韦罗德西亚)
  和北罗德西亚。1910年,英国把开普殖民地、纳塔尔、德兰斯瓦、奥伦治合并,组成统一的南非联邦。
  南非殖民地经济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发展缓慢。19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在南非相继发现储量丰富的钻石矿和黄金矿,吸引来大批殖民者。外国殖民侵略者用征服、欺诈等各种手段,从当地居民手里夺取了大部分优良土地,分配给欧洲移民和土地公司,或者宣布为英国皇家地产。欧洲殖民者在这里开办种植园或矿场,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或直接采取强迫劳动的办法,掠夺南非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被剥夺了土地的当地居民被集中到" 特居地" 内。1913年,南非殖民当局还制订了《土著土地法》,禁止非洲人在" 特居地" 之外购买、租借或通过别的途径取得土地。" 特居地" 上地瘠人多,不足以供养集居在那里的居民。一部分农民被迫到欧洲种植园主或富农的土地上,充当雇农或分成制佃农,或去邻近城市、矿山做苦工。他们成为欧洲殖民者种植园或矿场的廉价劳动力。在种植园里,他们成为种植园主的" 佃户工" ,即带有份地的雇农。他们以取得小块份地为代价,每年给种植园主劳动180 天。这种" 佃户工" 被束缚在种植园里,受着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的剥削,过着半饥饿的生活。还有小部分非洲人,到矿山充当契约劳工,在契约期间,他们完全象奴隶一样,从事最繁重的强迫劳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在南非已开始了大规模的矿产资源掠夺。这种掠夺以钻石矿和金矿的开采为主。
  1867年在奥伦治河岸发现钻石矿之后不久又在德兰斯瓦发现了另一个钻石矿。欧洲殖民者纷纷前来设立公司,开采钻石。英国人塞西尔.罗兹经过多年的巧取豪夺,于80年代初,在吞并了其他小公司之后,组建了德.比尔斯矿业公司。1882年,这家公司又同另一家英资企业金伯利中央矿业公司合并为德.比尔斯统一矿业公司。1893年,罗德斯又组建了世界钻石销售公司。至此,全面垄断了钻石的生产和销售。南非的钻石产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直占据世界首位,占世界钻石总产量的76%。德国在西南非洲也发现了钻石矿,并开始开采。
  金矿的开采始于19世纪50年代,但当时开采的规模很小。1886年,在德兰斯瓦发现了世界最大的金矿。大批殖民者来到这里,掀起了开采金矿的热潮。塞西尔.罗兹于1889年组建南非统一金矿公司,不久便垄断了这个金矿的开采。南非的黄金产量,在1888年为17万英两,1890年增至50万英两,到1913年更增至843万英两,占世界黄金产量的大半。90年代,英国资本还在南罗德西亚开采黄金,其产值在1904年尚不足100 万英镑,到1916年增加到390 万英镑。
  这一时期,外国资本在南非除了开采钻石矿和金矿外,还开采了煤、铜、铁、铅、锌等矿藏。
  帝国主义者为了方便地掠夺资源,在南非加紧铁路建筑。到1895年,完成了以金矿城约翰内斯堡为中心通向各主要港口的铁路干线大约5000多英里。1913年,南非铁路线长度达8596英里,罗德西亚为2420英里,占当时整个非洲铁路长度的40%。
  英国向南非的资本输出是它掠夺南非资源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外国资本在非洲的投资共计6.27亿英镑,其中投资于南非(含罗德西亚)的为3.9 亿英镑,占在非洲投资的62%。英国资本在非洲共有4.41亿英镑,其中,投资于南非(含罗德西亚)的为3.69亿英镑,占英国在非洲投资的83.6%当时,法国在南非的投资为2100万英镑。据统计,1910年,英国在南非(含罗德西亚)共投资3.5 亿多英镑。其中,矿业投资占据首位,达到投资总额的35.59 %,与矿业有关的金融、土地的投资占总投资的20.87 %。占第二位的是对政府的贷款,占总投资的27.71 %,其中绝大部分是投向为采矿服务的铁路和运输设施。另外还有3 %的英资直接投入铁路建筑。
  除了上述主要投资部门之外,英国资本通常还投向市政府贷款、商业及工业、银行、电力、酿酒等部门。
  这一时期,随着英国大力输出资本和南非殖民地矿业的发展,南非成为英国工业品的广大市场。
  西非,包括英属殖民地黄金海岸(今加纳)、尼日利亚、冈比亚和塞拉勒窝内(今塞拉利昂);法属殖民地塞内加尔、苏丹(今马里)、毛里塔尼亚、几内亚、象牙海岸、达荷美、尼日尔、上沃尔特;德国殖民地喀麦隆和多哥。
  西非地区经济的殖民地化,首先表现为农业生产的单一化。在英属殖民地,英国殖民者仍保持原有的部落封建土地关系,通过部落的各级统治者实行" 间接统治".为使殖民地农业的发展适应宗主国的需要,殖民当局规定:凡不承担出口作物种植任务的农户,基层政权不分给土地或少分土地;只有承担出口作物种植任务的农户,才能从基层政权分得土地。在这一政策的强制下,尼日利亚南部沿海地区,自19世纪末起以种植棕榈为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棕榈油、棕榈仁一直是尼日利亚最主要的输出品;尼日利亚北部,则以种植和输出花生、棉花为主;黄金海岸以可可为主,在1913年的输出总额中,可可占了一半;塞拉勒窝内以棕榈油和可拉果为主;冈比亚以花生为主。
  在法属殖民地,法国殖民者剥夺了当地部落上层分子的政治权力,实行" 直接统治".但是保留了他们对土地的支配管理权。目的在于利用这些部落封建贵族,去支配当地农民发展单一出口的种植业。此外,还通过征收高额货币捐税、" 义务作物" 制度等强制手段,迫使非洲农民片面种植出口作物。如达荷美的棕榈油和棕榈仁、几内亚的香蕉、象牙海岸的可可和咖啡、塞内加尔的花生、毛里塔尼亚的烟草和尼日尔的棉花都是为出口而生产的。
  片面发展出口作物的结果,使西非逐步沦为宗主国的农业附庸。同时,西非也成为殖民国家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在英、法殖民地的所有出口产品,都由英、法资本的大公司低价垄断收购输出,并高价出售殖民地缺乏的粮食及布匹等日用品,从中攫取巨额利润。
  殖民者对于西非矿产的掠夺始于20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对尼日利亚锡矿的开采从1910年开始,到1913年产量已达4000吨,占整个非洲锡产量的2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着手开采埃努古煤矿,1916年产量为25000 吨。黄金海岸达卡瓦金矿区,1915年被夺走的黄金达13吨;内乌特锰矿在1914年被发现后,每年被掠夺的锰矿石约有3 万吨。法属西非,在这个时期尚未开发地下资源。
  为了掠夺农矿产品和加强军事控制,殖民者在西非地区投资修筑铁路,沟通沿海口岸同主要农矿区的交通运输。1913年,法属西非铁路线长达1545英里,英属西非铁路线长达1400多英里,德属多哥和喀麦隆的铁路分别为204 英里和193英里。铁路建设加速了西非的原料出口。西非经济日益殖民地化。
  在中非,刚果于1885年沦为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私人殖民地后,他立即宣布一切" 无主" 土地(包括森林、未开垦地、无人居住地乃至休耕地等)归殖民当局所有。1891年又宣布" 无主" 土地上的一切果实均属于殖民政府所有。当地居民必须用橡胶和象牙向殖民政府缴纳贡赋。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推行所谓" 利奥波德制度".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1)把刚果境内大片土地租让给享有特权的公司经营。这使利奥波德本人和这些垄断公司都获得了巨额利润。(2)强迫刚果人每人每月至少服役40小时,替殖民政府采集贡物;每年还需服役60天以上,为殖民政府筑路、架桥、修筑铁路、建造宫室房屋等。(3)强制刚果人缴纳橡胶和象牙,如不能如数缴纳,则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据估计,在这种极其野蛮的殖民制度下,刚果人口在1895- 1905年的10年间,减少了一半。
  利奥波德的黑暗统治受到了欧洲进步舆论的指责。欧洲列强和比利时国内资本家也不满利奥波德的垄断,趁机施加压力。利奥波德被迫将刚果交归比利时政府接管。殖民政府的转手,并没有改变刚果的殖民地位。之后,刚果殖民地经济由采集天然品为主转变为以采矿和种植出口农作物为主。采矿业以铜为主,其次是锡、钻石和黄金。1915年还发现了铀矿,矿产品占刚果出口量的3 /4.农产品出口以棕榈产品为主,其次是可可、咖啡、棉花、稻米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殖民者加强对铁路和港口建设的投资,到战争结束时,刚果铁路线已长达1000英里以上。
  东非,包括英属肯尼亚、乌干达和桑给巴尔(东非沿海岛屿,今与坦噶尼喀合并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德属坦噶尼喀(当时包括卢旺达和布隆迪);法属马达加斯加(今马尔加什共和国)和索马里兰一部分。东非诸国是在19世纪最后30年期间,相继沦为殖民地的。
  桑给巴尔在19世纪70年代之前,已经遭到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入侵。1873年,英国迫使桑给巴尔与之签订条约,使桑给巴尔沦为半殖民地。1886年,英国和德国在桑给巴尔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1890年,英国宣布桑为它的" 保护国".英国殖民者在这里扶持封建势力,实行强迫劳动,使桑给巴尔单一种植丁香,经济走向殖民地化。丁香种植园仍归地主所有,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非洲人耕种。为了掠夺桑给巴尔的资源,英国殖民当局颁布强制劳动法令,强迫土著居民在丁香种植园劳动。每年劳动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肯尼亚于1894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以后,英国殖民统治者剥夺了部落组织和酋长的权力,掠夺部落的公有土地,移民定居。到1914年,英国殖民当局在肯尼亚已夺得440 万英亩的土地。1915年又在肯尼亚颁布了" 王家土地法令".这个法令在掠夺非洲人土地方面比1908年的土地法令更加凶狠。法令规定,肯尼亚的全部土地都是" 英王陛下的土地" ;驻肯尼亚的英国殖民统治者有权处置土地,并可任意驱逐土地上的非洲人,将土地廉价卖给或租给欧洲移民和公司,租借期从原来的99年延长为999 年。欧洲移民所获土地,都是沿海和铁路沿线的肥沃土地,其中仅有1 /10左右举办种植园,其余土地被荒芜。丧失土地的非洲人被赶入"特居地".他们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如同南非的土著居民一样,肯尼亚丧失土地的人也沦为白人种植园的雇工和白人地主的雇农。作为获得一小块耕地的代价,他们每年至少要为地主服劳役180 天。英国殖民者在肯尼亚推行单一棉花种植和输出。
  东非发展水平较高的乌干达于1894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英国殖民统治者为了大肆掠夺土地,扩大殖民势力,于1900年在乌于达开始进行" 土地制度改革" ,将民族部落的公有土地转变为殖民当局所有(称为" 王土")、当地原有统治者私有、中央与地方各级官吏和酋长私有的土地。其结果,在乌干达培植了一个封建地主阶级,成为英国殖民统治的社会基础。英国殖民统治者在大肆掠夺土地的基础上,在乌干达推行单一种植制,使之成为种植和输出棉花和咖啡的国家。为了加强原料掠夺和军事控制,英国于1895年开始在乌干达修筑铁路。
  坦噶尼喀于1889年沦为德国殖民地,与德国的" 保护国" 卢旺达和布隆迪合称德属东非保护领。德国殖民统治者在这里移民占地,向非洲人征收重税、实行强迫劳动制。1895年殖民政府颁布土地法,宣布一切土地均为" 王土" ,将非洲人赶进" 土著保留地" ,而把最好的土地出租给欧洲移民。欧洲殖民者在这里发展出口作物,如剑麻、咖啡、橡胶、棉花等。此外,还开办了3 个矿业公司,270个工商企业。德国在东非的投资占其资本输出总额的21%。东非的对外贸易占德国殖民地对外贸易总额的1 /3.
  3.拉丁美洲经济殖民地化的加深
  拉丁美洲各国经过反对欧洲殖民主义者(西班牙、葡萄牙)的斗争,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获得独立后,又遭到英国、德国、美国、法国等国的大举入侵,逐步沦为半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向拉丁美洲国家渗透,使拉丁美洲经济进一步殖民地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帝国主义扩大对拉丁美洲的资本输出进一步加强了对拉美各国经济的控制
  从19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列强随着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加紧了对拉美的政治经济扩张,拉丁美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有利场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1913-1914 年度),拉丁美洲吸收的外国资本总额达85亿美元,占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投资总额(440 亿美元)的19.3%。在拉美的外国资本中,英国占43.5%(37亿美元),美国占20%(近17亿美元),法国占14.1%(12亿美元),德国占10.6%(9 亿多美元),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瑞士等国占11.8%(10亿美元)。
  英国是在拉美投资最早的国家,也是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从1880年至1913年,英国在拉美的投资增加了4.6 倍。从投资结构来看,1880年以前,英国的间接投资(贷款、债券等)在投资总额中占2 /3 以上,以后逐渐转变为以直接投资为主。到1913年,直接投资在英国对拉美的投资总额中的比重,由1880年的31%提高到68%。英国资本主要投放在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智利、乌拉圭、古巴、秘鲁等国。1913年末,英国对拉美投资的70%集中在南美洲。从投资部门来看,英国资本主要投向铁路、公用事业和采矿业等部门。其中铁路部门的投资占67%。英国资本在阿根廷、乌拉圭、秘鲁、哥伦比亚等国的铁路系统中占绝对优势。英国在拉美除拥有118 条铁路外,还拥有45个港口服务公司、112 个公用事业公司、25个硝石公司、23个石油公司,并控制了差不多全部水电和电话事业。
  法国也是向拉丁美洲输出资本最早、投资较多的国家。进入20世纪以后,法国加快了向拉美的资本输出,在1902-1913 年间增长了1.5 掊多。其中90%的法国资本集中在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三个国家。在投资部门中,政府债券占31%,铁路占26%,下余43%的资本则大致平均分布在银行金融、采矿和贸易、农业、制造业和公用事业。
  美国和德国资本在20世纪初才开始大量涌入拉丁美洲。美国在1897年,对拉美的投资只有3.08亿美元(全部是直接投资),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增加到近17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约占80%。投资去向集中在墨西哥、古巴以及中美、加勒比海地区。投资部门则集中在铁路与公用事业、采矿、热带农业三大部门。德国资本在拉美主要进行直接投资,集中在阿根廷、巴西、智利和墨西哥四个国家,投资的部门结构大致与美国相同。
  这一时期,不断扩大的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掠夺拉丁美洲资源,控制其经济命脉的最重要的手段。例如,在被称为" 大英帝国第五自治领" 的阿根廷,英国的投资,从1880年的2034万英镑,增至1913年的35774 万英镑,增长了16.6倍。1913年,在阿根廷的49000 家工业企业中,有31600 家属于外国资本,主要是英国资本;在阿根廷与外国合资经营的1500家企业中,英国资本也占据首位。英国资本于1916年控制了阿铁路的90%以上,还控制了肉类屠宰冷藏企业的50%,保险和电讯业的几乎全部。此外,英资几乎完全操纵了农牧业、工业、港口、航运、贸易、城市公用事业、银行等部门。在墨西哥,美国资本在1912年已控制了采矿业的78%,冶金业的72%,石油开采的58%和橡胶生产的68%。在古巴,美国资本于1890年建立了制糖工业托拉斯,1902年又创办烟草托拉斯,取得了对古巴制糖业和卷烟业的绝对控制地位,并渗透到古巴经济的各个部门。
  外国资本通过对拉丁美洲的资本输出,残酷地剥削拉美人民,攫取了巨额利润。例如,英资硝石公司从1902年成立时起,年利润率从不曾低于16%,1913年则达到了30%。莱维硝石公司的利润率从1885年的50.7%,增至1913年的150 %。19世纪80年代被称为" 世界硝石大王" 的英国人诺思,就是通过直接投资于智利硝石开采业而成为当时世界最大富翁之一的。
  帝国主义各国,尤其是老牌殖民帝国英国同后起的美国之间,在拉丁美洲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而激烈角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国家忙于战争,无力西顾,有的国家为应付战争,还从拉美抽走部分资本或变卖部分资产。此时,美国便乘机大力增加对拉美的投资,使美国在拉美的投资增加了约50%,从而加强了对拉美经济的控制。
  (2)拉美经济发展的片面性和畸形化
  外国资本的大量侵入,不仅使拉美各国的经济命脉受到帝国主义各国的控制,而且由于外国资本的控制,拉美经济的发展要服从于投资国的利益和需要,这就使拉美经济的发展日益片面和畸形。农业上,片面发展出口农产品,使拉美各国成为经营单一作物的畸形农业国和帝国主义的农业附庸。工业上,发展比较快的是输出品加工工业和采掘业。纺织、火柴、造纸、制烟、酿洒等轻工业部门也有一定发展。然而作为整个工业基础的冶金业和机器制造业却没有什么发展。其结果造成了拉丁美洲各国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
  在墨西哥,从1870年以后,由于外国资本在以前种粮食的原属农民的土地上,大力举办出口农作物的种植园,使咖啡、棉花、龙舌兰等出口农产品的产量急剧增长,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谷物和大豆的生产却大为缩减。从1878年到1910年,咖啡、棉花、龙舌兰、甘蔗的年产量,分别增加了350 %、60%、110 %和50%,而谷物和大豆却分别下降了40%和22%。结果,墨西哥不得不进口粮食来满足国内的需要。
  这个时期,在墨西哥的工业中,已经出现了近代纺织企业和面粉、皮革、酿洒等农畜产品加工工业。1910年,近代纺织工厂已有146 家。但是发展最快、对墨西哥国民经济影响最大的是采掘业。当时的迪亚斯政府采取了允许外国人购地开矿、开采矿物免缴国家税和地方税等一系列有利于外国资本的政策,使外国资本纷纷涌向矿区,竟相滥采墨西哥的矿物资源。在1901-1910 年期间,墨西哥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总产值年平均增长3.1 %,而石油和其他矿产品的产量每年递增7.2 %,比制造业增长率高1 倍,比农业增长率高近2 倍。石油开采量增长迅速,仅1909-1911 年的两年里就增加了3.5 倍。1917年石油产量达到了800 多万吨。此外,金银矿的产量也大幅度增长。
  巴西农业,在1870年以后逐渐向单一种植制发展。农作物中咖啡占据首要地位。到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已占世界咖啡产量的75%以上。此外,橡胶种植园也迅速发展。巴西工业在1889年废除帝制以后,有了显著的发展。从1889年到1907年,工业企业数目由636 家增为3258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5年到1919年,工业企业又新增5936家。但占主要地位的是食品、纺织等轻工业,冶金、机器制造等重工业几乎没有任何发展。
  阿根廷在英国资本控制下,片面发展农业和饲养业,成为英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工业国的谷物和畜产品的生产基地。它的耕地面积,由1880年的200 万公顷增加到1905年的1200万公顷。1915年更增至2440万公顷。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小麦和玉米。畜牧业以养羊为主。羊的存栏数,由1850年的700 万头增加到1899年的8900万头。养牛由1878年的1200万头增至1922年的3700万头。19世纪80年代以后,阿根廷的工业发展相当迅速。从1895年到1913年,工业企业增加了1 倍多,工业资本总额增加了5 倍多。
  但是,发展最快的是食品加工业,特别是肉类屠宰冷藏工业。从1882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建立了第一家肉类屠宰冷藏加工厂之后,到1914年,全国已建立了13家现代化大型肉类加工厂,年产值达1 亿比索。
  经济的片面发展造成了畸形的经济结构,从而使拉美国家愈益成为初级产品出口国。墨西哥的金银矿产品和石油成为它的主要出口产品。1877-1878 年度,墨西哥的对外出口总额为2930万比索,到1910-1911 年度增加到2.937 亿比索。同时期内,白银占出口总额的1 /3 左右,黄金占1 /6 ,这两种贵金属矿产的出口额共计占出口总额的50%左右。进入20世纪后,由于石油产量的增加,石油出口也随之增加,到1911年,墨西哥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
  巴西的主要出口产品是咖啡、橡胶和可可。1890-1913 年,巴西出口总值由2.8 亿克鲁赛罗增加到9.8 亿克鲁赛罗。其中,咖啡的出口值始终占到一半以上。橡胶出口量从1880年的7000吨增至1912年的42000 吨,出口价值占出口总值的40%。可可出口量也从1880年的6000吨增加到1915年的45000 吨。在拉丁美洲的可可出口国中,巴西的出口量仅次于厄瓜多尔。
  阿根廷从1878年开始向欧洲市场出口小麦和玉米。小麦出口量到1912年达到262.9 万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小麦出口跃居世界第三位。玉米出口量,在1880年为1.5 万吨,到1912年增至483.5 万吨,占世界第一位。
  皮革原料出口也于1913年占据世界第一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根廷的牛油、肉类和羊毛出口均超过美国和澳大利亚,占世界第一位。
  此外,在拉美国家中,以生产和出口粮食、肉类、皮毛等产品为主,工业发展也以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国家还有乌拉圭。以生产和出口咖啡、可可、香蕉、蔗糖、烟草等单一产品为主的国家,除巴西外,还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以生产和出口矿产原料(如:石油、金、银、铜、硝石、锡和其他有色金属)的国家,除墨西哥外,还有智利、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国。
  拉丁美洲各国经济的这种片面发展,使它们更加依附于帝国主义国家,成为它们的农业- 原料附庸。这一时期,拉美对外贸易额的增长比较迅速。
  1900-1913 年,对外贸易总值由2.29亿英镑提高到5.88亿英镑,增加了1.6倍。同期间,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也从5.9 %提高到7.9 %。但是,这个时期的拉美对外贸易主要是同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同英、美、德、法四国进行的。1913年,英、美、德、法四国在拉美20国的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分别力21.2%、30.8%、12.4%、8 %,四国共占72.4%。与此同时,拉美国家也成为英、美、德、法四国工业品的重要市场。1913年,英、美、德、法四国在拉美20国进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24.4%、25%、16.5%、8.3 %,四国共占74.2%。帝国主义四大列强基本上控制了拉丁美洲的对外贸易。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拉丁美洲的铁路事业也发展起来。拉丁美洲的第一条铁路,是1837年在古巴修成的哈瓦那——别胡卡尔线。到1870年,整个拉美才只有几千公里铁路线。1870年之后,铁路建筑有了明显的发展,到1890年铁路线长度增至4 万多公里,1913年更增至11万多公里。墨西哥在1880年到1910年期间,铁路线长度从1000多公里增加到2500多公里。同期间,巴西铁路从3400公里增加到21300 公里。阿根廷的铁路线从1880年的2300多公里增加到1914年的30000 多公里。拉美各国的铁路建筑几乎全部被外国资本所掌握,铁路路线大都通向近海商埠港口。
  铁路成为外国资本在拉美各国进行掠夺和扩张的工具。
  (3)大庄园制度的加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丁美洲的大庄园制度不仅没有被消灭,而且还得到了巩固和扩大。这主要由于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掌握政权的是土生白人地主阶级,因此大庄园制度得以继续;加以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在大肆向拉美扩张的过程中,扶植拉美各国的封建势力作为它们统治和剥削拉美人民的重要支柱。封建地主同外国资本相勾结,通过种种手段,诸如没收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者的"国有" 土地、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廉价购买土地,以及测量土地、安置移民和强迫迁徙等等,霸占了大量土地,扩大了庄园规模,加强了大庄园制度。例如,在墨西哥,迪亚斯政府统治期间,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剥夺农民土地。到1910年,在一些州内98%的农户丧失了土地,在莫雷洛斯州和墨西哥州无地农民占99.5%,瓦哈卡州无地农民占99.8%。大量土地集中到本国和外国的大庄园主手中。在这一年,全国3000户大地主约占墨西哥土地的一半。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大庄园的债奴制农民,阿根廷的统治者,在19世纪下半叶,以种种借口共没收印第安人的土地达750 万公顷。通过1879-1883 年发动的灭绝印第安人的" 讨伐" 战争,即掠夺到数以百万公顷的肥沃土地。这些土地名义上属于" 国有" ,实际上则以低价卖给了大官僚、大商人、大地主和外国垄断资本,并且无偿分配给参与屠杀印第安人的军人:每个边塞司令可以得到8000公顷,少校可得到4000公顷,尉官可得到2500公顷,军士可得到1500公顷土地。到1914年,阿根廷的2000个大地主集中了5400万公顷的土地,而10万农村小生产者只占有96万公顷的土地。无地的农民和农业工人在100 万人以上。失去土地的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成为大庄园的雇农、佃农和债奴制农民。
  大庄园内部基本上采取前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拉美各国的庄园主对佃农仍然采取中世纪式的劳役地租、实物地租或二者混合的地租剥削形式。在19世纪下半期以实物地租为主,地租额往往占收成的一半以上,有的甚至高达4 /5.佃农除缴纳实物地租外,还必须为庄园主服一定的劳役。此外,庄园主还利用高利贷、赊给商品和低价收购产品等手段,加强对农民的剥削。
  在庄园主的残酷剥削下,广大佃农逐渐沦为债奴农,用劳动抵债,以致世世代代被束缚于特定的大庄园。1910年,墨西哥的债奴农有353 万人,连同他们的家属,计达1000万人左右,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 /3.外国资本家也获得了大量土地,他们在这些土地上除了修筑铁路、开采矿产外,建立了大量的种植园,生产拉美出口的农业- 原料产品,以满足帝国主义国家的需要。例如,在墨西哥,1910年约有1 /4 土地被外国资本家所占有,其中又有一半左右属于美国人。美国的" 索诺拉土地畜产公司" 在索诺拉州拥有130 万英亩土地;报业巨头赫斯特和" 巴洛马斯土地畜产公司" 在奇瓦瓦州分别拥有250 万英亩和200 万英亩土地;" 内尔森和威廉公司" 在科阿韦拉州拥有165 万英亩土地。20世纪初,美国"联合果品公司" 在中美洲各国控制着广大土地,例如在洪都拉斯霸占了60%以上的土地,在巴拿马控制了1 /10的土地,用以建立香蕉种植园,成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庄园主。
  在外国资本的种植园、大庄园里,也采取前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从而加强了拉丁美洲的大庄园制度。
  拉丁美洲国家广泛存在的大庄园制度和前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严重阻碍了拉美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以及各国独立的民族经济的发展,成为拉美国家经济落后和进一步殖民地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4.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殖民地经济的演变
  在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初,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分别由英国的殖民地转变为自治领之后,经济上虽仍具有殖民地经济的特点,但是由于民族经济成长比较迅速,便逐渐从殖民地经济向民族经济转变。
  加拿大在19世纪40-50 年代经历了一个工业繁荣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在1867年改为自治领后,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向西部" 未开发" 地的开拓,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1867年全国铁路有3700公里。1885年建成横贯大陆的铁路,这条铁路从东部的蒙特利尔通达西部太平洋沿岸,对于开发西部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到1900年全国铁路长度增加到28400 公里。之后,铁路继续有所发展。
  由于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等原因,吸引了大批移民的到来。移民人数在1870-1899年平均每年达5.2 万人,1900-1913 年平均每年为20万人。他们不仅为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西欧先进国家的生产技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加拿大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业方面,在20世纪头20年内,农田增加了1.25倍。谷物播种面积和产量都迅速增长。例如,1881-1913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从94.7万公顷增至445.17万公顷,增长了3.7 倍;小麦产量从88.04 万吨增至610 万吨,增长了5.93倍。加拿大由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此外,这个时期,农业开始了半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打谷机、割草机、风谷机逐步得到推广。奶油分离器的使用推动了奶牛饲养业的发展。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的推广,农业地区专业化也逐步形成。西部地区为小麦和肉牛生产区,太平洋沿岸为园艺产品区,中部城市周围是蔬菜和牛奶产区,滨海省份是马铃薯和水果产区。这个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除了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大批移民的流入外,还因为加拿大政府于1872年制订了类似美国《宅地法》的《自治领土地法》,极大地吸引了移民和促进了中西部草原地区的开发;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1907年试验成功适应于加拿大气候特点的" 侯爵号" 小麦;工业的发展为这一时期农业的半机械化创造了条件,等等。
  这一时期,加拿大政府从1879年起实施的保护关税政策,促进了本国工业的发展。轻工业中的纺织、制糖、造纸等部门,重工业中的金属冶炼以及钢轨、机车车辆等部门都相继得到发展。采掘业到20世纪初已占据重要地位,其产值在20世纪第一个10年中增加了1.54倍。在同期内,制造业的产值增加了1.42倍,资本总额增加了1.79倍。加拿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870 -1880年期间年平均增长率为2.4 %,1880-1890 年为3 %,1900-1910 为7.8 %。1910年制造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几乎与农产品所占的比重相等。
  这个时期,加拿大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中也出现了垄断趋势。在棉纺织、冶金、煤炭、农具生产、造纸等部门出现了一些联合或其他垄断性的组织形式。银行业在1901年建立" 银行家协会" 以后垄断性加强,银行业务日益集中到少数大银行手里。1913年,加拿大的特许银行已从1876年的49家减为24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加拿大的经济发展中仍表现出某些殖民地经济的特点。如在加拿大的外国资本中,到1913年底,英国资本所占的比重仍然高达75%。但是,民族资本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除有色金属冶炼部门迅速发展外,钢铁业、飞机制造业、造船业等都有发展。
  加拿大经济逐渐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在澳大利亚,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英国不仅继续把澳大利亚作为它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而且加强了对澳大利亚的资本输出。在澳大利亚的外国资本几乎完全是英国资本。在60年代和80年代,英国资本占澳大利亚国内资本总额的一半左右。英国殖民当局为了推动殖民开发和进一步掠夺澳大利亚的农产品和原料,大力投资兴办交通运输业等公用事业。例如铁路的兴建,1861年仅有400公里,1870年增至1600公里,到1890年营运的铁路更增至16000 公里。
  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仍以农牧业、采矿业及其相关产业为主。这个时期,畜牧业处于历史上的" 黄金时代" ,羊和牛的头数增加,畜群得到改良,围栏和棚舍设施扩大,并采用了剪毛机,牧场由沿海地区向内地扩展。开始兴建大型灌溉工程。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迅速增长,其中南澳大利亚殖民区的小麦产量占澳大利亚小麦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采矿业除开采黄金、煤炭外,1871年在塔斯马尼亚发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锡矿,在新南威尔士发现了银、铜、铅矿,以而刺激了对采矿业的投资,布罗肯希尔等大矿业公司应运而生。1880年冷藏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肉类加工工业的发展。此外,服装、家具、食品、制糖、锯木等制造业也有所发展,但大多是为满足地方市场需要的小规模工业。经济的发展使移民不断涌向澳大利亚。1861年时,澳大利亚的人口才115.6 万人,1891年增至302.2 万人,到1901年更增至369 万人。与此同时,出现了悉尼、墨尔本等大城市,形成了经济发展中心。
  19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澳大利亚经济曾出现危机。当时,由于受到世界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许多农矿产品的价格下跌。例如,羊毛价格从1884年的每磅12便士跌至1893年的7 便士。小麦的价格和产量亦趋下跌。政府经营的铁路常有亏损,以致难以支付借款利息。靠银行贷款经营的畜牧业主和房地产投机商无力还债,存户要求提取存款乃至兑付黄金,到1890年6 月底,在开业的30多家银行中,停业或破产的达23家之多。直到1895年农产品价格普遍回升后,澳大利亚的经济才出现转机。
  1901年,澳大利亚各殖民区合并成立联邦,由英国的殖民地变为自治领。原有的各殖民区改为州。联邦的成立为民族资本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联邦政府取消各州的关税壁垒,对外实行统一保护关税,设立联邦银行,加强金融管理等,改变了过去各殖民区各自力政的局面。为了发展农牧业生产,各州均立法鼓励密集垦殖。政府还向私人购买了120 多万公顷的土地,以扶植集约农场,并采取各种补贴的办法鼓励农畜产品出口。此外,1900年以后世界市场农产品价格继续上升。在这些条件下,澳大利亚的农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新南威尔士的小麦播种面积,在1890-1910 年由32.2万公顷增至137.6 万公顷;该区的小麦产量,在1891-1911 年期间增长了9 倍。联邦成立以后,随着铁路的延长,各州之间关税壁垒的消除,以及政府实行高关税保护,制造业也获得了发展。1901-1904 年,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这两个工业比较发达的州里,工厂的工人数增加近1 倍。在新南威尔士的纽卡斯尔建立了现代化的大型钢铁厂。钢铁工业的发展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进口商品的竞争削弱,澳大利亚的制造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新西兰于1840年沦为英国殖民地后,长期受到英国殖民者的控制和剥削。1907年,新西兰成为英国的自治领以后,经济仍具有明显的殖民地特点。
  但是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因素获得了不断的发展。
  70年代以后,英国加强了对新西兰的投资。1870-1881 年英国贷款给新西兰2100万英镑,以进行铁路、公路建筑和公共工程的建设。到1900年,在新西兰的全部公债中,英国贷款占90.4%。1910年,这一比重仍高达77.1%。
  新西兰的铁路建筑,从1870年的74公里增至1887年的2700公里。1873年设立了新西兰航空公司,开辟了新西兰至英国的定期航线。新西兰日益成为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新西兰的羊毛等原料源源流入英国,而英国的服装、机器、车辆、新闻纸、金属等工业品占领了新西兰的广大市场。1881-1890 年,在新西兰的全部出口中,英国占72%,1911-1914 年这一比重提高到79%。
  新西兰的工业以发展同农产品出口有关的加工工业为主。19世纪80年代初引进冷藏技术,建立起冻肉和乳品工业,形成以羊毛、肉类、黄油和奶酪为主的畜产品加工和出口的格局。其他工业,如毛纺、铸造和造纸等工业也有所发展。
  在农业方面,为了鼓励移民垦殖,新西兰于1892年颁布了供移民定居的土地法,授权政府每年用5 万镑征购土地,以利于移民较密集地垦殖定居;1894年又颁布了对移民贷款法,向较小的农户提供低利贷款;90年代还实施了扶持小农场的土地分级课税等政策,以鼓励集约农业的发展。1895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新西兰牧草播种面积翻了一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大量购买新西兰的农产品,新西兰的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经济原因
  1914-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从经济方面来看,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激化了各国之间矛盾的结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加剧了,这就使得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急剧变化。从1870年至1913年的43年中,美国工业增长了8.1 倍,德国工业增长了4.6 倍,法国增长1.9 倍,英国仅增长1.3 倍。各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美国工业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870年的23.3%提高到1913年的35.8%。在同时期内,德国工业所占的比重由13.2%提高到15.7%,英国则从31.8%下降至14%,法国从10.3%下降为6.4 %。老牌的英、法帝国主义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相对落后,而新兴的美、德帝国主义的经济获得跳跃式的发展,从而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经济实力的对比。此外,在这个时期,还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俄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因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也跻身于帝国主义列强,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属二流国家。
  英、美、德、法四大强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变化,同这一时期它们对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占有情况极不相称。经济实力日渐下降的英、法帝国主义国家,占有的殖民地却比经济实力日益上升的美、德帝国主义国家多得多。1914年,英国占有的殖民地达3350万平方公里,法国1060万平方公里,而德国仅有殖民地290 万平方公里,美国也只有30万平方公里。于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益尖锐起来。在这个时期,德国和英国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以它们为盟主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进行激烈的争夺,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战时经济的特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主要交战国为了适应掠夺性战争的需要,都竭力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实行国有化,并把国民经济转入战争轨道,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使各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
  这成为战时各国经济的显著特点。
  首先,各国政府设置机构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的管制和监督。如战争的发动者德国,于1914年8 月成立" 战时工业委员会" ,负责分配军事订货和原料供应,掌管整个军需工厂。当月又建立了" 战时原料管理处" ,负责控制全德原料、规定最高价格、分配原料和开发替代品。该处下设59个军需公司,控制近300 种原料。1916年5 月成立了" 战时食物管理局" ,负责管制食品供应。8 月,德国政府制定了使德国经济进一步军事化的计划,即所谓的" 兴登堡纲领" ,并于11月成立了" 最高战争局" ,负责实施纲领,加强对生产过程和工业结构的直接调节和干预。12月建立了" 工厂合并常务委员会" ,负责关闭无效率的企业。" 兴登堡纲领" 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动员全部劳动力投入掠夺性战争。根据该纲领,德国政府于1916年12月实施了所谓的" 爱国辅助服务法令" ,规定从17岁至60岁的男子,均有义务从事与战争经济有关的各种劳役,同时该法令还限制劳动力流动。这样,就保证了军需垄断企业的劳动力供应。到1918年,军需工业所雇佣的人数,比1913年增加了44%,与军需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化学工业所雇佣的人数增加了170%。
  作为主要交战国的英国,为了应付战争,也采取了国家管制和调节经济的严厉措施。1915年3 月,议会通过了" 国防法令" ,授予政府全面管制国民经济的权力。政府设立了总管各部门的部和局,如军需部、航运部、食品部、封锁部以及战争局、农业局、商业局等。通过这些机构,国家掌握了原料、劳力、资金分配、生产安排、价格制定及进出口贸易等。1915年7 月,议会又通过了" 军需品法案" ,对劳动力和企业实行严格控制。该法实施仅半年,被管制的企业就达到2000家。到1916年,直接从事军事工业生产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46%。1918年,接受国家军事订货的企业为2 万余家。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管制。1916年10月,美国政府设立了国防委员会,负责研究战时问题,建立国防所需的各种机构。
  附设的顾问委员会的7 名成员,由总统任命,分别充任军火、运输、劳工等部门的顾问。1917年7 月,国防委员会建立了" 战时工业局" ,负责对工业生产和分配的各个关键环节的全面管制,包括从制订计划、原料分配、生产调节、物价管理,到盟国采购及资源保护等等。同时,为了支持战争,国会还于1917年8月,通过了" 食品与燃料管制法令" ,建立了" 食品管理局" 和" 燃料管理局".此外,在农业方面,成立" 美国粮食公司" 来统一收购粮食,以保障供给。在对外贸易方面,通过" 战时贸易局" 控制全部对外贸易。在信贷方面,成立" 战时金融公司" ,负责向" 那些为进行战争所必需的或对战争起重要作用的工业部门和企业" 贷款。
  为了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美国政府在参战前的1916年9 月就已成立" 美国航运局" ,对商船实行管制,并于1917年4 月建立应急船队公司,负责建造商船。当月还成立了" 战时铁路局" ,从1918年1 月开始接管铁路。同年8 月,政府又接管了全国的电报和电话系统。
  美国政府为了争取劳工支持战争,保证战时经济稳定,1918年4 月成立了"战时劳工局".该局由劳资双方各5 名代表和2 名公众代表组成,负责受理劳资纠纷案件。该机构在战争中受理了大约1500起案件。由于该局的支持,劳工获得了参加自己选择的工会的权利,以及不因参加工会活动而被解雇的权利。但对于反战的工会组织,如世界产业工人工会联合会,美国政府则采取打击和迫害的政策。
  总之,到1918年夏季,美国政府几乎在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都建立起了管制和统制机关。
  其他各交战国也都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了管制和监督的措施。
  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通过这些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些机构中有不少垄断组织的董事、经理或其他代理人。如德国的" 战时工业委员会" ,由政府代表和大垄断资本家共同主持;" 战时原料管理处" ,先后曾由德国电气总公司经理拉特瑙和钢铁大王斯汀尼斯的代理人把持,还有德国垄断资本家组织" 军人商协会" 的代表参加。该处下设的军需公司均由私人资本经营,政府派代表参加。又如,美国国防委员会的顾问委员会,其7 名成员中有4 名是大公司的董事长、董事或银行家,他们分别是: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公司董事长丹尼尔.威拉德;底特律赫德森汽车公司董事长霍华德.E .科芬;纽约银行家伯纳德.M .巴鲁克(兼任" 战时工业局" 局长);西尔斯- 罗巴克公司董事长朱利叶斯.罗西沃尔德。法国的军备部长路易.卢舍尔是个大军火商;法国政府金属委员会的负责人是冶金业辛迪加冶金工业公会一家银行的董事,等等。他们利用这些机构为垄断资本服务,使垄断资本家在战争期间大发横财。
  其次,实行部分企业国有化或由国家投资设厂交由垄断组织经营。在英国,当1914年8 月5 日战争爆发时,政府首先接管了整个铁路系统,交由新设立的行政委员会集中管理。该委员会是由12个主要铁路公司的总经理组成的。1916年底又取得了南威尔士的煤矿,1917年接管了其余所有煤炭工业企业、面粉厂、铁矿以及几乎全部运河。许多工厂企业被接管后从事军需品生产,但仍由原主经营管理。在战争期间,英国政府直接投资新建的军事企业,除最大的企业外,一般也交由垄断组织经营管理。战时,政府还同私人垄断资本合办了英国染料有限公司,拥有该公司半数股本。
  美国政府于1918年1 月开始接管铁路,并保证在铁路国营期间,给予各铁路公司1917年6 月前的年度平均收入。到1920年将铁路归还私人时,政府所花费的经营费用达数亿美元。战时,政府拨款30亿美元建造商船;还投资3750万美元,兴建了150 套炼焦装置,而将其中1670万美元无偿拨予垄断组织。
  法国政府在战争期间,全力扶植军事工业,并大量拨款新建和扩建兵工厂,军工部门获得空前发展。1914年前从事军工生产的工人为5.05万人,到1918年增至16.5万人,其中,国家军工厂的工人为29.5万人,占该部门工人总数的18%。
  再次,各国政府采取巨款补贴、优惠贷款和预付订货款等办法帮助垄断组织。例如,法国政府给予垄断资本贷款,为其扩建老厂或建立新厂提供资本。大军火商卢舍尔的电气照明公司,从1914年7 月至10月获得了670 多万法郎的订货预付款;安德烈.雪铁龙于1915年2 月获得600 万法郎的贷款;同年3 月,路易.雷诺获得348 万法郎、德洛内- 贝勒维尔获得730 万法郎的贷款。更有甚者,如theSociét é des  Forces Motrices et Usines de  I'Avre,从1915年1 月至9 月共获得1807万法郎的巨额贷款。贷款利率特别优惠,而且贷款归还期限可长达10年之久。又如,冶金业辛迪加冶金工业公会,也是由政府通过贷款和订货合同预付款提供资本的。
  此外,战时各国普遍实行强迫企业合并或强制实行卡特尔的政策,使许多"局外" (没有参加卡特尔的)中小企业被垄断组织吞并或控制。
  战争期间,私人垄断资本通过上述种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获取了巨额利润,德国的军火康采恩克虏伯,战时3 年的平均利润比战前3 年的平均利润增加了一倍多。法国垄断组织冶金工业公会的成员,如佛密纳钢铁厂的利润,从1915年的290 万法郎增至1918年的1950万法郎;塔尔纳索特炼钢厂的利润,由1914年的74.5万法郎增至1918年的471 万法郎;阿弗尔钢丝厂的利润,由1914年的395万法郎增至1918年的912 万法郎。而战时的军备部长卢舍尔原来所在的公司,仅在1918年3 月份一个月中,就赚取利润200 万法郎。法国军事工业企业的利润则更加丰厚,如制造机枪的豪契吉斯公司,在战时两年半期间获纯利6500万法郎;克雷梭公司在1915至1916年的两年内共获纯利2.61亿法郎。英国的军火康采恩维克斯公司的资产,由1914年的1800万英镑增至1919年的4250万英镑;英伊石油公司的纯利,在1914至1918年期间,由近26700 英镑增至109 万英镑。美国大垄断资本的利润也迅速增加,一般都在2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500 %或更多;48家最大的托拉斯,在1916年一年就获得将近9.65亿美元的利润,即比战前3 年的平均利润多6.6 亿美元。
  与垄断资本获得巨额利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要交战国人民生活的普遍恶化。战争期间,交战各国的直接军事开支,按当年价格计算,高达2085亿美元。其中,主要交战国德国占470 亿美元,英国438 亿美元,美国362 亿美元,法国282 亿美元,俄国163 亿美元,意大利147 亿美元,奥匈帝国134 亿美元。在战争费用的强大压力下,各主要交战国政府采用滥发纸币、提高捐税、增发国债的财政金融手段,把战争费用的重担转嫁到广大人民头上。战时货币贬值,工人实际工资下降。德国工人实际工资下降了1 /2 ,法国2 /3 ,美国1 /4 以上,英国24%。俄国莫斯科工人战时的名义工资增加90%,而生活费用却上涨了4-5倍。同时,普遍延长工时,提高劳动强度。战时,各国人民税收负担加重。如英国,平均每人负担的税款,由1913年的5.4 英镑增至1918年的19英镑;美国平均每人负担的税额,由1914年的3.84美元增至1920年的51美元。各国还通过增发公债掠夺人民。如德国政府在战时发行了9 次公债,总额约为620 亿马克(按1914年不变价格计算),大多不予偿还。战时食物、衣着等消费品不足,实行限量配给等使各国人民生活普遍恶化。
  3.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此之前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战火蔓延欧洲、亚洲、非洲,参战国有30多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约15亿左右,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75%,各国应征入伍的人员约有7300多万人。战争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战争极其严重地破坏了世界生产力。它大规模地摧毁了社会生产劳动力。战争期间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其中以青、壮年劳动者为主。此外,还有大约1000万人死于战争所引起的饥饿和其他灾害、疫病等。战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要远远超过各国付出的直接战费。战争毁坏了大量基础设施、建筑物、各种设备,包括工厂、城市、村庄、农田、铁道、桥梁、房屋等等。战争期间,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欧洲大陆国家的生产下降了大约50%,到1920年,欧洲的工业生产才只及1913年工业生产的2 /3.法国在战争期间一直是欧洲的主要战场,而且开战不久,东北部10个省份就被德国占领,国民经济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工业生产严重下降,直到大战结束后的1919年才达到战前工业产量的57%,1913-1918年,煤产量减少了35.5%,生铁减少了75%,钢减少了62%,棉花消费量减少了50%。法国农业生产也严重萎缩,小麦播种面积缩减,产量下降了58%;牲畜减少了93%。
  英国在战争中损失了70%的船只,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1918年的工业生产只及1913年的82.5%。德国1918年的工业生产只及1913年的57%。俄国由于西部领土被德国占领,工业生产在1913-1917 年间损失了20%左右,生铁产量减少了36%,煤21%,石油26%,农业机器90%。战争期间,俄国粮食产量下降了25%,牲畜减少了30%。
  其次,战争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参战国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实力大为削弱。它们在战时消耗了大量财富,并直接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工农业生产衰落。在世界市场上,它们又遭到美国和日本的排挤,外贸逆差扩大。1914-1918 年,英国的对外贸易逆差累计额达21.34 亿英镑,英国政府的财政赤字累计达68.6亿英镑。战时,英国不得不变卖了10亿英镑的国外投资,还欠下美国9 亿英镑的债务。同时期内,法国对外贸易逆差额共计622 亿法郎,政府财政赤字累计1445亿法郎,这就使一向以高利贷者著称的法国不得不再向外国、主要是美国借债。到战争结束时,法国不仅损失了50%的国外投资,还欠下美国40亿美元,成了美国的债务国。战败国德国,不仅在战时耗尽了财力,丧失了全部国外投资,而且在战后还要割地赔款,并失去了全部殖民地,力量更加削弱。
  然而,美国和日本却出现了" 战争繁荣".美国因战时欧洲交战国对军需物资的大量需求,以及它们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量的削弱,趁机扩大工农业生产和商品输出。战时农业生产,特别是小麦空前发展,小麦产量在1915年达到10.09 亿蒲式耳,创造了美国历史最高记录。农业收入从1914年的77.93 亿美元,增至1915年的81.47 亿美元,1919年又增至179.18亿美元。
  1914-1919 年,工业生产指数增长了31%,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118 %,出口贸易增长了344 %,对外贸易顺差额累计157.53亿美元。这种所谓的" 战争繁荣" 极大地加强了美国的国际地位,使美国从一个债务国变为债权国。
  据估计,美国对外投资总额由1914年的35亿美元增至1919年的70亿美元。
  而同期,外国在美国的投资却由72亿美元下降为40亿美元。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款约为100 亿美元。全世界欠美国债务的国家多达20个。美国拥有世界黄金储备的40%。美元地位上升,而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与此同时,美国加强了对外经济扩张和殖民掠夺。美国对拉美的贸易总额,1913年为7.43亿美元,大战结束时已达到30多亿美元。美国在拉美20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已高达50%以上。战争期间,美国资本进一步掠夺拉美各国的土地,到战争结束时,古巴全国50%的土地已转入美国垄断资本手中,变为美国的甘蔗种植园。此外,美国资本在墨西哥、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国也拥有数百万至数千万公顷的土地。美国在战时还加紧向远东扩张,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渗透。战争期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2 倍多,并通过对华贷款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和发行运河债券的特权。
  日本在大战期间,趁欧洲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之机,大肆掠夺殖民地和对外经济扩张。它通过一系列军事殖民侵略,夺取了德国在中国的权利,占领了中国的青岛和山东省;抢占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加罗林群岛和马绍尔群岛等地;侵占了库页岛及滨海地区。继而扩大对这些地区的经济掠夺。与此同时,日本打入了英国、荷兰、法国殖民地市场在内的广大东方市场。加上战时俄国和英国向日本大量军事订货,日本对外贸易由长期入超变为出超。1913年时,日本的外贸逆差仍有4800万日元,到1918年外贸顺差已达到1.47亿日元。在1914-1919年期间,日本外贸连年顺差,累计顺差总额在30亿日元以上。同时期内,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工厂数从大约32000 个增加到44000 个左右;工厂工人数从大约120万增加到近200 万。工业总产值增长了近4 倍。由于工业的急剧增长,日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1914年,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一半(49%),到1919年已占近62%,而第一次超过农业。日本由农业国变为资本主义工业国。尽管它的工业水平仍远远不及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但是比战前已大大提高。
  战争引起的这种新的不平衡,孕育着帝国主义国家间更加深刻的矛盾和冲突。
  再次,战争引起革命,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被冲破。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更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英国每年从殖民地掠夺的商品达1.2 亿英镑,超过战前1O倍。法国从殖民地(不包括北非)掠夺了2500万吨原料和粮食。此外,还通过增加各种苛捐杂税,向殖民地人民转嫁战争重担。法国向殖民地强迫性借款达11.13 亿法郎,英国强迫印度以" 赠礼" 的形式送给它1 亿英镑。更为严重的是帝国主义国家从殖民地强行征调大批劳动人民去为他们当炮灰。法国从殖民地征集了140 万人,英国征集了450 万人。此外,还征调了数百万的民工作苦力。由于帝国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农业、手工业更加凋蔽,人民生活极端痛苦。从而加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不得不暂时减少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品输出,因此,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机会。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族工业在战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亚洲的印度,同战前相比,它在1917年投入纺织工业的民族资本增加了379 %,纺织机增加了792 %,纱锭增加了411 %;非洲的埃及,在战时,纺织、制糖、酒精、制革等工业都有了较大的增长;拉丁美洲的智利,战时采矿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制造炸药的硝石,出口价值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民族工业的发展,使民族资产价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进一步成长。此外,帝国主义战争也教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他们的民族觉悟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推动了战后亚、非、拉美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从而动摇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战争也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和革命危机。战争使各国人民灾难深重,同时又唤起人民的觉醒。在大战期间爆发了一系列革命,特别是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沙皇俄国在帝国主义列强中,经济原来就落后,在战争的冲击下,经济陷入极度混乱之中。1400万劳动人民(约占男子总数的40%)被征兵,大片土地荒芜。1917年谷物播种面积比1914年减少了1000万俄亩,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经过三年战争,粮食消耗殆尽,粮价飞涨,粮食危机日益严重。
  战争期间,企业倒闭了1 /4 ,纺织工业减产50-60 %,煤、铁、钢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大幅度下降。1914-1917 年,外贸逆差达45亿卢布。军事开支猛增,财政赤字不断扩大,1914-1916 年累计财政赤字达258 亿卢布。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沙皇政府大肆滥发纸币,大量举借外债。其结果,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比战前增加了13倍,外债到1917年底增至150 亿卢布,仅支付外债利息每年就达12亿卢布。战争给俄国人民造成极大痛苦,生活费用激增,工人实际工资下降,许多人死于饥饿和疾病。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垄断资产阶级却大发战争财。俄国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战争期间,工人、农民、士兵的反抗斗争日趋激烈,革命形势高涨,终于在1917年爆发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国家,开辟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并存和相互斗争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