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5期

欲为诗,先修德

作者:吴思敬

字体: 【


  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艺术理论著作《乐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致乐以治心”,意思是说“乐”所特有的作用是“治心”,也就是影响人们的情感,唤起人们的美好的人性。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人类早就进入了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但艺术的“治心”的功能并没有丧失。西方有的美学家针对高度发达的、一体化的工业社会对人性的摧残,提出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就是“拯救绝望”,得到许多现代诗人和艺术家的共鸣。美国作家桑塔雅纳说:“在世界分解为碎块之时,艺术来到了……”法国当代诗人让·贝罗尔在我国讲学时也说:“诗歌中贯穿着一根火线:中止绝望,维系生命。”这些话高度概括了在现代社会中诗的“治心”的效应。
  一个人内在的品格、秉性必定要在他的语言行动中自然显示出来,伪装是没有用的。诗人的道德风貌与他的诗作的关系也是如此。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有句名言:“心正则笔正”,说的是书法。清代诗人薛雪把这句话引申到诗歌创作中来:“要知心正则无不正,学诗者尤为吃紧。盖诗以道性情,感发所至,心若不正,岂可含毫觅句乎?昔有人问余日:谚云‘歪诗’,何谓也?余戏之日:诗者,心之言、志之声也。心不正,则言不正,志不正,则声不正,心志不正,则诗亦不正,名之日‘歪’,不亦宜乎?”(《一瓢诗话·七》)薛雪所强调的“心正”,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笔正”则属于艺术创作范畴。“心正则笔正”,简练而精粹地阐明了诗人的道德风貌与诗作的密切关系。
  要做到“心正”,诗人就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格建设,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也即是说,欲为诗,先修德。而道德的修养,从根本上说,靠自律,而非他律。诗人要善于调控心理能量的释放与发泄,对不符合目标需要与道德规范的内在心理冲动要遏制和疏导,对符合目标需要与道德规范的心理动力则要激发与维持,这即是通常所说的道德的自我约束。诗人作为文化精英,不仅要通过他的创作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惊喜,同时应当比一般人承担更多的道义上的责任:是诗人,也是君子,欲求笔正,先要正心。这就要求他不断调节自己的个性、涵养自己的心灵,让浮躁的心态转化为深沉,让庸俗的情感转化为高尚,从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变得美好、纯洁、丰富、隽永,这才是写出好诗的基础。
  我们正在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诗是不能直接变革世界的,但是它却能对参与变革世界的人造成影响。它使人们在凝神观照审美客体的同时,也把探测的光柱投向自己的灵魂深处而扪心自问:我的良知在哪里?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何?从而激发自己摆脱动物本能和种种异化状态,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在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伟业中实现自我,做一个大写的人。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