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评说《玫瑰》:藏在书包里的“黄书”救了孩子
孙云晓 张引墨
性无知比应试教育还惨 
孙云晓 张引墨 


  解决性压抑这个问题有办法吗?跑步行吗?

  跑步行,但只有千分之一的作用。假如这个人真正爱上长跑了,也许他跑完了就什么都不想干了,但就一个普通人来说,他应该有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不然就会无聊就会产生压抑的感觉。考大学是简单的一条路,不能使人产生兴趣。而性这个事,不是说你特别努力就能取得成就感,它只会给人一种虚无感。


  当时你的父母知道这件事情吗?

  我父母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件事。有一次我想让一个女朋友住我家,还特认真地和父母讲这件事,现在想想当时真够傻的。

  我觉得这事应该是全人类都要面对的吧!

  你说美国的青少年就高枕无忧了?恐怕也不是,但至少我们中国的青少年应该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不能让大家都干守性饥渴,又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觉得我特想干性教育这事,但我什么都不知道,我需要足够多的知识。

  我们性成熟的过程太畸形,比应试教育还惨。应试教育起码整日有人跟你唠叨不停,还有考卷可做,而这事连资料都不好意思找,找着了也不知有什么用。如果不能特公开,那就要有自我教育的可能和空间。但现在世面上的东西,不是特假正经就是特下流。

  你了解艾滋病多少?

  不太了解,但是关注过。因为有一次我理发,人家把我的耳朵剪破了,其实当时并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是回想起那个发廊男男女女特别暧昧,就觉得那个发廊有点脏,然后我查过一些"艾滋病"的热线电话,咨询过。当时是艾滋病日,发过一些小册子,但是那里边讲得也很简单,看了,还会有弄不明白的地方。

  后来呢?

  后来更可笑,没几天,我的大腿内侧长出了一片红斑,问过父母,他们说是被裤子磨的。那时在小广告上看到"尖锐湿疣"呈菜花状分布,吓坏了,但是也只能把这种恐惧埋在心里。后来,父母带我去看医生,说是癣,开了一瓶"达克宁",抹了以后,没几天就好了。

  传播方式呢?

  母婴、毒品。

  你觉得你周围的环境安全吗?

  有时担心过。有些女孩相处时间不长,就发生了关系,想起来会有一些后怕。哎,还不了解她呢,她交过什么朋友我也不太清楚。我记得当时我问一个女朋友最重的一句话是:"你有没有做过什么大手术?"我觉得这是最有可能和艾滋病发生关系的一个途径,因为要输血嘛!

  和第一个女朋友结束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特别暗淡。你整天想和女孩子泡在一起,但没有什么机会,觉得压抑、孤独。

  你认为学校在教育方面应该怎样做?

  首先不应该一上来就说什么对、错。我记得以前学校只说: 要怎么着,不要怎么着。我认为应该有一个论坛式的东西,让大家把各自的情况写出来,讲一讲自己碰到的真正问题。否则老师只管在课堂上讲自己的,而学生心里还是那些永远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从老师开始就要有一个真正面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应该像我们今天谈这件事一样,真正把事情谈清楚。我觉得课堂上应该有一个正常的气氛,不能再遮遮掩掩的。

  父母呢?

  父母不可改变了,我觉得他们可改变的程度太有限了,我们长大后做了父母或许会好一点。

  我觉得青春期挺危险的,父母应该是从小就给孩子讲讲这些事,这是最安全的渠道。但现实情况是孩子做什么事,家长根本不会知道。比如说女孩子来月经了,男孩应该照顾她一下,但现在我们并不知道,好像她们这种很影响身体的事情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的教育环境有问题,我身上也会带着父母、学校粗疏教育的痕迹。

  你怎样理解青春期?

  就像我上边说的那样。但我还想讲得更具体一点,比如说,我家养的一条狗跑出去了,你不知道它干什么去了,但它活着回来了,还长大了、长健壮了。我觉得青春期也是这样。就像我家那条出门了很长时间的狗。

  媒体环境如何?

  他们不会真正关心弱势群体,因为他们不知道青少年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报道越来越像一部"法制进行时",劝告式,警钟长鸣,并不是真正帮助我们了解这件事。

  我怀疑他们到底懂不懂这些知识。我认为对中学生这些事持有真正科学态度的,并不多。

  有人觉得我做的这个采访如果公开,会有负面影响?

  那我觉得他们并不是真的了解中学生。一听要关注这件事,就认为中学生整天都在干这个,觉得你在宣扬不好的思想,那是他们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应该有人把问题的关键说出来,应该从小培养我国青少年对这件事的科学态度,这不是上几堂生理课就能解决的问题。

  我觉得,在少年时,应该尽量找到一个自己的最佳才能区,至于对异性的感觉,还是多一些距离好一些。可以想像、感受,尽量多积累一些性知识,但不要过早去参与这件事。

  青春期这段时间,我们对性产生好奇心,容易产生想尝试的心理,应该积极给我们指导,这总比处在一种愚昧状态,什么都不知道要好。我觉得性教育这件事比别的事都重要一些,它影响深远,尽管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