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评说《玫瑰》:藏在书包里的“黄书”救了孩子
孙云晓 张引墨
分析 
孙云晓 张引墨 


  初中二年级时,学习物理课,大家掌握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知识,常常会用这两个词去嘲笑班里那些互有好感的男女生。

  如果现实情况与之相反,恐怕我们都会傻眼。心情会变得无比复杂,嘲讽的状态也会出乎我们的想像。


  其实这一切并不值得我们另眼相看,而是我们自己处在一种无知的状态自己尚没有察觉。

  其实"同性相吸"与"异性相吸"都有自己的专属名词:"同性恋"和"异性恋"。"同性 恋"是指某些人,他们不是对异性,而是对同性产生性爱。

  "同性恋"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文"Homoios",意为"相同";与之相对的"异性恋"也 源于古希腊文" Heteros",意为"不同"。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属于异性恋。

  科学意义上的同性恋有身体和精神两个层面上的含义。大部分人不会生来就清楚自己的性倾向,这种人被称为发展型的同性恋,会因为在青春期中受到不同色情物的影响而形成。但也有人因为生理因素,如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大脑结构的影响而成为"先天型"的同性恋。

  许多的科学工作者和学者都认为:同性恋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同性恋虽然在整个人口中占少数,但其绝对数也很庞大。它也是一种跨文化而普遍存在的现象。

  人们认识和接受同性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为此付出了许 多努力。

  20世纪初的德国性学家赫自菲尔德提出第三性的概念,希望同性恋者能受到法律保护。弗洛伊德进一步指出:同性恋不是疾病。

  到今天,一种对同性恋的全新视角是:同性恋不伤害他人,不直接影响社会,不是犯罪,不邪恶,也不是心理疾病,而是一种属于少数人所有的生活方式。

  从方方面面,心态平和地了解了同性恋后,我们再看小天的经历,就会怀着一种体谅之情。

  她是一个天生的同性恋者,从一岁选鞋子穿时,就已经出现了男性化的倾向。虽然父母担心她太像个男孩而逼她留长头发,穿女孩子的衣服,但这反倒成了她特别痛苦的一段成长 时期。

  与得不到理解的痛苦并存的情况是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的冲突,这种无法调和的苦楚困扰了她好多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她所琢磨的就是一件事:变性手术。

  她讲话中最爱用的四个字是:慢慢慢慢。她成长中所有的问题,都被她慢慢慢慢地解决了:她慢慢慢慢地让同学朋友了解她理解她;她慢慢慢慢接受了不做变性手术也能获得幸福的事实;她慢慢慢慢用自己认为可行的方式找到一份工作,得到上司的认可。在别人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她这里都要慢慢慢慢来解决,慢慢慢慢来争取。

  我们还不太清楚中国的社会角落里有多少怀着这种心情生活成长的青少年,但有一点,他们还不敢去寻求太多的帮助,以缓解心头的痛苦和压力。

  小天提到她有一位好朋友,因为被父母知道是同性恋后,被锁在家里永远不让出门。她自己则坚信,她永远也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她极其保守的父亲和最爱的母亲。

  她向我描绘了一幅老年生活的远景图。虽然她很乐观,音调平和,但我听着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最爱她的人和她最爱的人,她们互相隔着海洋一样遥远的距离,她们互相无能为力。

  青春期少年的一项最基本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培养、发展出一个积极向上的成熟人生。这个过程对青少年同性恋者来说,是严峻的挑战。

  从小天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从幼时起,她就逐渐认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要接受别人的指指点点。她学会了在无助中度过青春期,学会了保护自己,保守自己的秘密。她说,这些她早就懂。

  他(她)们在能够与接受同性恋的成年人或同辈人有任何接触之前,不得不自己承受这一切。

  这种社交上的封闭、情感上的隔绝,成为一种特殊的压力,已经给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带来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重要常识:这些"男人"长着女人大脑

  我是男人,还是女人?人的"性别自认"究竟是由生殖器官,抑或是环境心理,还是别的什么决定的?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性医学专家们。中国留荷学者、安徽医科大学周江林博士在人下丘脑中发现了主管人"性别自认"的组织,从而揭开了这个谜底。目前,这个曾引起轰动的观点已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人群中有一些人的"性别自认"是逆向的,即所有的解剖、生理甚至基因都是男性的,却自认为是女性;而所有的解剖、生理和基因都是女性的,却自认为是男性。有一份统计表明,这种人约占总人口的十万分之四。很多人为此痛苦一生,或执意去做变性手术,或遭到社会的冷眼歧视。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是这些人的性导向,即生长环境造成的,是幼年起长期的异性对待,如男孩当作女孩抚养,女孩当作男孩抚养造成的,是环境和心理因素促成了这种"性别自认"的错乱。

  周江林博士通过对6例变性人大脑的深入研究,发现下丘脑中有一个叫作"终纹床核中央区"的核团和人的性别自认有关系。即普通男性的这个核团比普通女性大44%,而男变女变性人的这个核团只是普通男性的52%,和普通女性相仿。当这篇题为"人脑的性别差异和变性的关系"的论文在世界最著名的两本科学杂志之一的《自然》杂志上发表后,引起学术界的强烈反响。 这项结果第一次从生物学的角度证明了变性人的脑结构不同于普通人,是人类认识自身的一个进步,也是为变性人在社会寻求公平对待的一个物证。 (摘自银瓶梅网-性事手册-同性恋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