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战役的工程保障

 



  柏林战役的特点之一是各方面军在战役准备时和作战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程任务数量很大。其原因主要是白俄罗斯第2 方面军与乌克兰第1 方面军的全部军队及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的部分军队必须从强渡奥得河与尼斯河开始进攻,而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的突击集团要在幅员有限的登陆场展开并转入进攻,突破强大防线的绵亘不断的梯次地幅,从奥得河开始直到筑垒坚固的柏林。3 个方面军指挥部必须完成保障在奥得河与尼斯河有足够的数量的渡口并使其一直保持可用状态。因此,最高统帅部采取了给各方面军加强工程兵兵团与部队的措施。在战役开始前,3 个方面军的编成中有:8 个强攻工程工兵旅、8 个机械化工程兵旅、1 个工程工兵旅、24个集团军属工程旅、约270 个独立工程工兵营,总共440 多个工程工兵营。此外,3个方面军还编有:4个舟桥旅,6 个舟桥团,16个独立舟桥营,22个军事建筑队,2个防御建筑指挥部。各方面军中的工程兵这样多,就顺利地完成了战役工程保障的基本任务。

  各方面军集中使用了工程兵的全部兵力与兵器。485 个工程工兵营和舟桥营中的360 个用于保障突破。这就能在突破地段上建立很高的作战密度:每公里3 .5 个营,这符合我军在柏林战役中作战所面临的复杂条件。

  白俄罗斯第2 方面军的战役工程保障任务,首先是保障强渡奥得河的两条河道(东奥得河与西奥得河),攻克两洞之间的地区,保障突破西奥得河西岸的敌军防御地带,尔后在敌军防御纵深内发展进攻。

  强渡奥得河的任务很艰难,其特点是;苏军必须在春汛条件下强渡奥得河的两条河道。两河间的土地全被水淹没,不可能使用就便器材强渡,因为这类器材不可能通过4 公里的河间地带。强渡的另一大困难是河的左岸高于右岸。因此,就特别重视强渡的工程保障。保障措施是实施周密的工程侦察,开设渡口,排除敌军设置的障碍,对战役准备工作进行伪装。保障方面军突击集团的各集团军强渡奥得河的工程兵部队的密度达到2 .2 个营,每公里强渡( 突破) 正面达到7 .5 个工兵营和舟桥营。进攻的部队配备如此大量的工程兵部队,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战役工程保障作业,从而保障各兵种在春汛的条件下渡过奥得河。

  方面军用于战役工程保障的准备时间极其有限。对奥得河的工程侦察工作于4 月6 日开始,工程兵于4 月12日才集中。尽管如此,工兵和工程兵部队对奥得河的两条河道、两河之间和西奥得河西岸的敌军防御进行了大量的侦察工作。

  尤其在开始强渡西奥得河之前,在通往西奥得河的接近地和两河之间,修筑了387 公里的道路,对河宽测量了41处,对水淹地宽测量了9 处,侦察到桥梁,渡河点和徒涉场67处,在奥得河西岸德军防御前沿选定出击点68处,侦察到敌军堑壕61公里,土木质火力点11处,地雷场23处。

  为了查明登陆渡河、门桥渡河和普通桥渡河的地点,为了侦察从什切青到施韦特地带内的河间地与堤坝,组织了84个工程观察哨。合成军队的侦察队中包括8 个从强攻工兵旅和工程工兵旅中抽出来的侦察组。此外,工程兵部队从4 月10日至18日独立进行了9 次侦察搜索。

  为了保障强渡奥得河用的渡河器材,该方面军的工程兵准备了大约1 ,880 只工兵木船,搜集和修理了800 多只渔船,制造了能敷设19公里车辙木板道路的构件,还制造了大约2 ,450 米长的桥梁构件。

  该方面军的工程兵部队非常注意准备舟桥纵列,为了快速从维斯瓦河下游向奥得河调运舟桥纵列,派出了250 辆载重汽车。战役开始前,该方面军又从红军工程指挥部的中央仓库领到2 个ДM П—42型舟桥纵列、1 个H2П型舟桥纵列、半个TMП型舟桥纵列。所有这一切保障方面军突击集团的军队拥有必需数量的渡河器材。

  为了渡过东奥得河,第65集团军到4 月20日清晨已有12个登陆渡口(330只船) 、10个门桥渡口(28 个门桥) 、1 座30吨级浮桥。在西奥得河的东岸集中了300 只船,以便组成登陆渡口与门桥渡口。在4 月20日的强渡过程中,这些船只组成了11个登陆渡口、15个门桥渡口。

  第70集团军到4 月20日晨已有9 个登陆渡口(93 只船) 、4 个门桥渡口(6个门桥) 、1 座50吨级的浮桥。这时,在申宁根( 卡梅内茨) 以东地域已经组成了2 个横渡西奥得河的门桥渡口。这之所以可能,是因为第136 师的部队于4 月19日在西奥得河的西岸夺取了一个不大的登陆场。向西奥得河东岸运送了150 只船,用于准备7 个登陆渡口和3 个门桥渡口。

  第49集团军到4 月20日晨在东奥得河已有4 个登陆渡口(40 只船) 、5 个门桥渡口(7个门桥) 、1 座16吨级和1 座50吨级的浮桥。向西奥得河东岸运送了100 只船,4 月20日白天利用上述船只组成了2 个登陆渡口和1 个门桥渡口。

  轻便渡河器材很多,保障所有的集团军一次航渡可运送136 个营,平均每营300人。载重量这么大的轻便渡河器材满足了各集团军有生力量渡河的需要。

  重型渡河器材的数量(20 .5 个金属的和木质的舟桥纵列) 使部队有可能建立载重16吨的桥梁大约4 公里,或者载重30吨的桥梁大约2 公里,或者载重60吨的桥梁1 公里。这满足不了该方面军的需要,而为使方面军的渡河器材得到全面保障,必须拥有30—32个,而不是20个H2П型舟桥纵列,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的战役工程保障任务有其独特处。

  这些任务总括起来如下:保障本方面军突击集团在面积不大的屈斯特林登陆场上展开;保障迅速突破敌军奥得河防线,保障快速兵团进入突破口,保障本方面军诸部队在敌军防御纵深实施机动和强攻柏林。

  在准备突破敌军防御阶段,工程兵的基本任务是;进行工程侦察,保障在奥得河西岸登陆场建立渡口;准备在进攻过程中克服大量水障碍,修筑登陆场作为方面军的进攻出发地域,保障进攻的部队通过工程障碍地带。

  工程侦察作业量很大。侦察方法有观察、夜间搜索、工兵侦察员深入敌军后方,以及研究其他兵种的侦察资料。在战役准备阶段,该方面军工程兵共编有15个非建制侦察排、14个独立摩托化工程兵侦察连。

  团属与师属工程侦察分队为本团和本师进行侦察,工程工兵旅各营的察侦排为他们所加强的各步兵军进行侦察;工程工兵旅的摩托化工程兵侦察连为集团军进行侦察。

  第1 梯队各师的第一线堑壕内有2 —3 个工程兵观察所和1 —2 个从队属工兵分队中派出的搜索组,不间断地进行侦察。在各步兵军的地带内,有1 —2 个工程兵观察所和定期派出的1 —2 个搜索组进行侦察。

  3 月末,流冰已过,并进行了一系列扩大登陆场的局部作业,于是广泛展开了架桥工作。这些工程是在敌军从地面与空中不断进行火力袭击的条件下进行的,共有13个舟桥营、27个工程兵营和6 个军事建筑队参加。

  进攻开始前,为了联结各登陆场,在奥得河上架设了25座桥,总长达15公里。在这个方面军的地带内,平均每4 公里河长有1 座普通桥和1 —2 个门桥。在方面军的主要突击方向上,渡口的数量更多;每4 公里河长有2 座普通桥和3 个门桥。

  为了保障第61集团军和波军第1 集团军强渡奥得河,给他们派出了4 个舟桥营和6 个工程兵营,准备了10个舟桥纵列,总载重量达7 ,000 吨。此外,波军第1 集团军还加强有第274 特种营,全装备“水陆两用”汽车。

  在战役过程中,该方面军的工程兵负责保障坦克兵团和炮兵兵团需要的渡河器材。由于预见到要强渡古奥得河、斯普里河、达默河、哈韦尔河,戈根措伦运河、特尔托运河等等,所以预先准备了2 个装备TMll型舟桥纵列的舟桥团和3 个装备H2FI型舟桥纵列的摩托化舟桥营,制造了长为370 米的结合式桁桥构件,其载重量达60吨。为了使坦克能克服不太宽的河渠与壕沟的障碍,各坦克集团军制作了圆木车辙桥,每一个桥可供先遣支队编成内的3 辆坦克使用。

  各登陆场的工程准备工作从一占领该地就开始了,并随登陆场的扩大而展开。

  进攻开始前,在登陆场挖掘了636 公里堑壕与交通壕( 每公里正面约有7 公里堑壕与交通壕) 。为机枪、迫击炮,反坦克枪准备了9 ,116 个发射阵地( 每公里正面约有100 个发射阵地) 。为炮兵构筑了4 ,500 个能放置2 门和4 门炮的发射阵地,即每公里正面约有50个阵地。在登陆场上还修筑了25条军用路,其中10条路是为2 个坦克集团军修筑的。

  参加这些工程作业的部队,除了队属工兵外,还有10个集团军属和方面军属工程兵营。

  进攻开始前,为了保障部队自由机动,全部排除了自己设置在防御纵深内的地雷场。在敌我双方的地雷场中,开辟了340 条通路,起出了大约42,000 颗我军埋设的地雷,起出和引爆了30,000 颗敌军埋设的地雷。

  进攻开始前,这个方面军的工程兵有194 个营( 按3 连制计算) ,14个军事建筑队。

  各方面军的主要工程器材包括:69个舟桥纵列、3 个重型门桥(CH —19型) 、7,000只各种型号的船、104 套浮囊器材,101 艘快艇与半滑艇,82.5 万颗各型地雷,560 吨炸药、177 吨带刺铁丝。

  工程兵的兵力与器材,是严格按照战役企图进行分配的。

  在主要突击方向上作战的每个合成集团军都加强有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的3 —6 个工程兵营和2 个军事建筑队。在次要方向上作战的每个合成集团军各加强有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的2 —4 个工程兵营和l 一2 个军事建筑队。近卫坦克第1 集团军加强有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的2 个舟桥营,近卫坦克第2 集团军加强有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的1 个舟桥营和2 个工程兵营。

  全线的工程兵平均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4 .5 个工兵连。

  在主要方向上每公里正面达到5 —7 个工兵连。

  为了保障突破敌军防御,工程兵分成4 个梯队。队属工兵为第1 梯队,在步兵战斗队形内行动。由方面军和集团军的工程兵部队组成的第2 梯队在第1 梯队师的战斗队形之后行动。在坦克超过步兵之前,坦克集团军的工兵也在第2 梯队中行动,保障坦克行进。

  第3 梯队也由集团军和方面军的工程兵部队和军事建筑队编成,按照集团军和方面军工程兵主任的计划行动。

  第4 梯队用于进行特种作业,修筑方面军指挥所和观察所,以及替换前3 个梯队中受到削弱的部队。第4 梯队包括特种部队、方面军与集团军工程兵主任的预备队。

  这个方面军的工程兵部队制作了柏林及其郊区城镇的模型,供研究有关组织强攻柏林问题时使用。

  乌克兰第1 方面军面临的战役工程保障任务极为复杂。

  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保障强渡尼斯河与斯普里河,突破敌军的尼斯河防线,以工程保障器材掩护方面军的左翼,这一翼按要求继续扼守原来的地区。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这个方面军拥有45个师属工程兵营、9 个军属工程兵营、46个工程兵营、2 个集团军属舟桥营、20个方面军属强攻工程兵营( 其中包括2 个喷火器营) 、2 个舟桥旅、3 个独立舟桥营。

  这个方面军共编有120 个工程兵营、13个舟桥营,其中25个工程兵营用于掩护转入防御的左翼。方面军司令员用最大数量的工程兵兵力与器材加强在本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上作战的各集团军。例如,现有的集团军属和方面军属的84个工程兵营中有63个用于加强方面军突击集团的各集团军。

  在准备阶段非常重视组织与实施工程侦察。在这个方面军的地带内设立了133 个工程兵观察所。从3 月1 日到4 月15日,工程兵进行了215 次搜索,有250 名师属与团属工兵侦察员负责保障合成军队侦察队的行动。27个师属、集团军属和方面军属工兵组对尼斯河进行了工程侦察。为了查明敌军防御的纵深,广泛地采用了向敌军后方派遣侦察组的做法,每组3 —6 人、深入敌军纵深40—80公里。

  出发地域内的军队突击集团进行了大量的伪装作业。为此首先利用了大片森林。对暴露的集中地域、炮兵阵地、敌人能通视的道路,均采用了垂直遮障和水平遮障。在方面军的主要突击地带内共设置了96公里的垂直遮障,42万平方米的水平遮障。

  特别重视对强渡尼斯河的工程障碍。这项保障工作是分两个阶段实施的。

  第1 阶段是保障河西岸的登陆场,运送第1 梯队步兵及随伴炮兵过河。第2 阶段是保障在河西岸发展进攻,运送支援步兵的坦克、炮兵主力和步兵师的第2 梯队过河。

  为了强渡尼斯河,使用了下列数量的渡河设备:每个步兵团1 —2 座强攻桥;每个师1 —2 座载重3 吨的浮桥;每个军1 座载重16吨的舟桥;每个集团军2 座载重30吨的舟桥,2 座载重30吨的桥脚固定桥、2 座载重60吨的桥脚固定桥。

  方面军属工程兵部队主要用于架设舟桥和修筑列柱桥。

  预先组织制作了渡河器材,用就地材料制作了桥梁构件。工兵预先共准备:工兵木船2 ,440 艘;强攻桥纵长750 米,木桥构件——载重60吨的纵长540 米,载重30吨的纵长420 米,载重16吨的纵长65米。

  在进攻开始前的两天内,全部渡河器材都集中在紧靠近尼斯河的荫蔽地,并进行了伪装。每个渡河场都组织了一个警备勤务队。

  为了用障碍物掩护负责防守的方面军的左翼,动用了25个工程兵营的兵力,他们在一个月内埋设了265 ,800 颗反坦克地雷和568 ,000 颗反步兵地雷。

  在整个战役准备阶段,乌克兰第1 方面军共挖掘堑壕和交通壕大约3 ,500 公里,修筑机枪掩体26,500 个、掩蔽部和地下室14,700 多个、桥梁136 座、道路与急造军路600 公里,构筑炮兵阵地11,780 个。这样大量的工程作业,步兵,坦克兵和炮兵都广泛地参加了。



《希特勒的末日》作者:[苏联] A·H·希曼斯基 等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说明:本书借用【云中孤雁】制作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