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5年第4期

由泷水山歌看乡村文化建设

作者:周 立

字体: 【


  2004年暑期,为了解乡村文化发展沿革状况,探讨乡村文化建设道路,我参与广州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在广东泷水地区[粤西罗定、云浮、郁南三地,依据历史地位,常简称“罗云郁”,因处于泷水(今罗定江流域),故称泷水地区]的乡村采风活动。研究所的目的是采访收集整理民间歌谣,抢救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而我从采风活动中,对民间歌谣体裁和乡村文化变迁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和评价,对未来的乡村文化建设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歌谣来源及体裁
  
  广东原是蛮越之地,本身有大量土著少数族裔居住,民间早有歌舞祭祀之风。汉人迁入后,诗歌文化传入,在民间与当地文化融合,致使民间歌谣盛行。古文献研究所辑录完成,即将出版的《全粤诗》前言有云:
  
  “粤人好歌,岭南自古就是诗歌之乡。据史载,周武王时,越人入贡,陈诗观乐而归。则粤诗的起源,当可上溯至三千余年前。西汉人刘向《说苑》所载春秋时期的《越人歌》、《风土记》所载《越俗祝辞歌》,东汉杨孚《南裔异物赞》,晋墓砖刻粤民谣,《艺文类聚》所载刘删之诗,为现存较早的岭南诗歌。”
  
  可见,广东在被称为蛮夷之地的时候,歌风已兴。后来,历代文人相继迁徙贬谪入粤,导致广东诗风长盛不衰。《全粤诗》有云:
  
  “迨唐代,张九龄开一代诗风,以清淡直遒之诗振响于中原。其他唐、五代诗人,如莫宣卿、邵谒、陈陶、孟宾于、黄损等,亦有名于时。自此,粤诗渐为世人瞩目。宋代余靖、崔与之、李昴英、葛长庚、区仕衡、赵必王象、李春叟、陈纪、何文季、马南宝诸人,继承张九龄开创之传统诗风,苍劲有骨,气格遒上,亦为世人激赏。元代粤诗作者寥寥,而罗蒙正、黎伯元可称名家。明清以来,岭南诗坛名家辈出,为粤诗的全盛时期。以明代南园前五先生孙鹸、王佐、赵介、李德、黄哲,著名学者诗人陈献章、丘浚、黄佐,南园后五先生欧大任、黎民表、梁有誉、李时行、吴旦,以及‘力祛浮靡,还之风雅’的区大相,南园诗社陈子壮、陈子升、欧主遇、欧必元、区怀瑞、区怀年、黎遂球等十二子,清初岭南三大家梁佩兰、屈大均、陈恭尹,以及黎简、宋湘、李黼平、张维屏等为代表的岭南诗派崭然崛起,成为中国诗坛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尤其到了近代,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倡起‘诗界革命’,孙中山、廖仲恺、朱执信等人倡导表现革命的诗歌,粤诗更是独领天下风气之先。历史上,岭南地区曾经成为反对民族压迫,抗击外来入侵,发起重大社会变革的重要舞台,这些都在粤诗中得到真实的反映。”
  
  诗风熏拂之下,“阳春白雪”式的文人诗歌,对“下里巴人”般的民间歌谣产生了很大影响。各类体裁、半文半白的民间歌谣兴起。这些具有鲜明岭南地区特色的民间歌谣体裁有:粤讴、南音、木鱼、龙舟、竹枝词、子夜歌、儿歌、汤水歌、客家山歌、泷水山歌、泷州歌、字眼调、采茶歌、卖花歌、浪花歌、禾楼歌、蔓地棚、麒麟歌、白鹤歌、踏月歌、拜月歌等等,名目繁多,形式多样。
  广东历来在文化上地位不高,至今仍给国人留下“文化沙漠”的印象。但伴随广东经济地位的崛起和地方文化的勃兴,珠三角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得到了搜集、整理与传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泷水地区却欠缺这样的“文化抢救”工作,以致于文化典籍散失极多。至于民间歌谣,更加伴随乡村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只存留在当地老年人的记忆中。随着这些老年人的一个个故去,泷水歌谣眼见着也要渐渐的故去了。比如,在几十年前仍然相当盛行的哭嫁歌、哭丧歌等,现在已鲜有人吟唱。正在整理中的《泷水诗汇》,收集整理了部分这样的歌谣。以哭嫁歌为例,我们可以管窥当时民间歌谣之体例,以及流传之广泛:
  
  “字眼调,又称字眼、新娘歌、哭嫁歌、嫁时歌,旧时流行于泷水地区。其内容多为对包办婚姻之控诉,对无奈命运之抗争,以及分别亲友时之衷情倾诉。泷水旧俗,女子出嫁前几晚(一般为二至四晚,多者七、八晚),邀同村未婚女子为‘伴娘’,集其家中,出嫁者则唱字眼,以向亲戚朋友一一泣别。出嫁之日,则以家人宾客、故家旧物、各种传统仪式及出嫁途中所见所闻为吟唱对象,可一直唱至抵达男家之时。……泷中昔日多有字眼刻本或抄本流传民间,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然经‘文革’浩劫,唱本已极罕见,唱词亦多已失传。建国初,哭嫁风俗仍存,其后虽逐渐式微,然此民歌形式仍流传于泷水妇女日常生活中,其内容亦有尝试突破传统之哭嫁题材者。今泷水地区各县市之群众文化广场,多有老年妇女自发纠集吟唱字眼,以作自娱,亦以娱众,或可从中豹窥昔日之盛况也。”
  
  当时民间歌谣之盛,以至于日常生活一事一物、一举一动,皆可入歌。云浮地区有个镇叫作“高村”,旧称实际上是“歌村”,取自人人会唱歌、事事皆唱歌的民间文化习俗。歌风盛行之况,由至今广为流传的一则趣事可见一斑:当地农民田间劳动时,颇喜吟唱。有一妇女正值插秧之时,在田垄向邻居借一农具,二人见面竟唱了两个时辰,忘记了插秧之事。其夫寻来,见状大怒,将妻打倒在地,而妻子从地上一骨碌爬起,仍开口吟唱:置此风雅之时,为何打扰歌兴?民国时期,政府言此地百姓不务正业,必须改地名以正民风。于是,取了广东白话的谐音,将“歌村”改名为“高村”。
  
  歌谣内容演变
  
  采风过程中,古文化研究所的研究员着重于采访旧时流传的民间歌谣,我则对旧时与建国后的各类歌谣都有兴趣,更有兴趣于其内容的变化。
  建国以前,民间歌谣基本上是乡间歌师自发创作,为适应各个吟唱场合需要,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各项内容,生活化的歌谣占据主导地位。比如,举一哭嫁歌为例:
  
  “阿爸呀,亲父!瓜子冰糖就落错碟呀,你女儿落错人家门呀。门口大田应插糯呀,听人唆摆插占禾呀。深山种竹人唆摆呀,听人唆摆葬娇儿呀。宁葬娇儿就随儿意呀[一],等我手拈清香去入寺呀。入得鹹寺来中我意呀,二唔使父操钱呀[二]。我又想抛江别县去呀,见到二失礼我父亲朋呀[三]。”
  (注:[一]此句意为“你既然宁可葬送娇儿,就不如随由女儿自己拿主意”。[二]操钱,操办嫁资。[三]失礼,在人前丢面子。)
  
  由于泷水地区有“嫁女如葬女”的风俗,女子出嫁,相当于娘家少了一个人,故嫁女如同办丧事般。为使嫁女更像丧事,常用“赋比兴”手法,在歌谣中毒骂父母兄妹、媒婆亲戚,内容愈不吉利,则至夫家生活愈好。这样的歌谣,多在出嫁时即兴发挥。但伴随哭嫁传统的式微,哭嫁歌谣如今只存留在老年人的记忆中了。
  解放前取材于生活题材的歌谣还有很多,再举一新妇思夫歌谣为例:
  
  “正月夫去是新正,妹返罗帐冷清清。深夜思郎人痛醒,想望夫君返转程。
  二月夫去是春分,阿妹点样舍得君?如今都十七八,郎又年少妹青春。
  三月夫去是清明,妹近床前妹问兄。千祈月月返来应,鸳鸯共枕正安然。
  四月夫去是立夏,独守罗帷妹自家。日思夜想心肠挂,茶饭到口不思扒。
  五月夫去是端阳,我君离别我家乡。日日大思夜大想,梦中忆起断肝肠。
  六月夫去半年间,丢妹在家真正烦。离君一日都唔惯,离郎一日当三春。
  七月夫去是立秋,忆起我君泪两流。返近床前思想扣,思想我郎返转头。
  八月夫去是中秋,有人快乐有人忧。快活鹹就食月饼,无钱鹹人挨芋头。
  九月夫去重阳当,丢妹在家睡冷床。阴阳相会精神爽,男唔思女女思郎。
  十月夫去是立冬,双眼为君哭到红。
  

[2] [3]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