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7年第4期

麻爷进京

作者:傅爱毛

字体: 【


  1
  
  麻爷想到北京去一趟。他怕再不去的话,就去不成了。
  麻爷今年八十三岁。乡下有句老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麻爷认定,自己闯不过八十四这一关。在进阎王殿以前,麻爷只剩下最后一个心愿:到北京走一遭,去见见毛主席。
  说起来,这个去北京的心愿埋藏在麻爷心里已经几十年了。但,几十年过去,他愣是没能去成。原因很简单:老是凑不够路上的盘缠钱。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麻爷就变得老眼昏花、满头白发了。但,那个想去北京的念头却像一棵百年老树一样,仍然盘根错节地窝在他的心里头。而且,随着暮日的临近,那棵树越长越疯。弄得麻爷整日介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稳。
  儿子麻三见老爷子心事重重、坐卧不安的样子,便问他:
  你是想吃啥子稀罕物吗?说出来我去买。麻爷摇摇头。
  麻三又问:你是想我姑婆了吗?想了我去接她来。
  麻爷又摇摇头。
  麻三便急了:你到底想要么样?说出来嘛!不说出来哪个晓得?
  不是麻爷不想说,实在是他开不了那个口。他晓得,要去北京一趟,得花老鼻子钱哩!儿子麻三手头急辣辣的,外头还拉着一屁股的饥荒。自己怎么忍心再叫他去花这份闲钱哩?不说呢,麻三却是不依。于是,麻爷狠狠心、咬咬牙,嗫嚅着说道:
  我,我,我想看看毛主席。
  麻三一听就笑了。说:那还不容易?我去买张毛主席像来,给你挂在堂屋的墙上,你爱怎么看,就怎么看。
  麻爷眨巴眨巴眼睛,像一个向大人讨糖吃的孩子那样,低眉顺目、满脸惭愧地说道:我不要看挂在墙上的像。挂在墙上的像谁个没见过?我想看看真的毛主席。
  麻三一听就傻哏了。谁都晓得,真的毛主席在北京。要去看他老人家的话,就得到北京走一趟。那是容易的?
  北京呢,要说也不是太远,离他们家也就是两千多里的路程。但,他们石窝子村老老少少百十口人,还没有一个去过呢。祖祖辈辈住在这山高皇帝远的深山旮旯里,除了到圩上赶个集,连县城都很少去。哪里有机会去北京哩?
  话说回来,他们虽然没有去过北京,却人人都知道北京。祖国的首都,怎么会不晓得呢?不过,麻三对北京的概念就只有一个天安门城楼的印象。小时候识字课本的第一页就是:“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起来惭愧,几十年过去了,麻三对北京的印象依旧停留在课本的那幅插图上,别的就没有了。
  现在,老爷子提出来想去北京,麻三便仔细地盘算了起来。
  
  2
  
  明摆着的,要去呢,有三条路可走:一是乘飞机。二是搭火车。三是坐汽车。麻三先否定了乘飞机这条路。飞机票贵得吓死人。那笔钱就是问别人借恐怕也借不来,借不来就不去想了。接下来,麻三又否定了坐汽车这条路。老爷子已经八十多岁,胳膊腿儿都不禁打磨了。在长途汽车上颠簸几十个钟头,那把老骨头还不给颠零散了?飞机坐不起,汽车坐不了,剩下来的,自然就是坐火车了。火车麻三是坐过的。说的是坐,其实根本没办法好好地坐。他乘的是过路车,上了车以后,车厢里已经挤得满满的,连过道里都是人。他仄着身子在车上站了十几个钟头,脚都麻得没了知觉。而且憋了一大泡尿在肚子里,差点没憋出毛病来。车厢里人太多,根本挤不到厕所那疙瘩去。那份罪,老爷子能受得了?老爷子要坐火车的话,只能坐卧铺。麻三打听了一下,要给老爷子买一张去北京的硬卧火车票,一共要花掉三百三十八块钱。若是再算上回来的路费,就是六百七十六块。当然,老爷子不可能一个人去北京。要去呢,自己就得陪着。若是再加上自己的路费,就是将近一千五百块钱了。
  一千五百块钱对麻三来说是个什么概念呢?那得从麻三的收入算起。麻三的收入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种了地卖粮食,另一个是喂了猪卖猪。一般来说,种一亩地会挣三百块钱。还不带肥料、人工的投入。喂一头猪也会挣三百块钱。不过,也不能算饲料钱。算上饲料钱还落不到三百块呢。现如今猪饲料贵得很,差不多赶上人吃的粮食价了。许多庄户人家都不喂猪了。喂不着,只跟上白搭工。麻三好歹还喂着一头。买不起饲料便抽空子打猪草来给它吃。喂成一头艰难得很哩。
  这样一说就很明白了。若是用猪来算的话,两个人去北京一趟相当于花掉了五头大肥猪。喂成一头猪差不多要半年多的时间,五头猪,得喂两三年呢。若是用粮食来算的话,相当于他们家整整一年春秋两季的收入。实际上,他们不可能把收的粮食全部卖掉,得除下口粮来,剩下的余粮才能卖。这样一来,就得卖两年的粮食。粮价呢,还一年比一年地看贱。
  话说回来,麻三手头如果现成有这么一笔钱,也好办。豁出去买两张火车票,圆了老爷子多年的心愿,也是应该的。问题是麻三没有钱。差不多一个子儿都没有。
  没有也就罢了,老爷子知道,他着实是给儿子出了个难题。再说,都土埋脖子的人了,去也罢、不去也罢,两眼一闭,啥都没有了。去了还不是白搭?麻三呢,却不这么想。麻三想的是:老爷子眼见得日薄西山了,能去就尽量去一趟。去这一趟死也不亏了。不然的话,老人家两腿一蹬去了西天,他做儿子的,脸往哪儿搁呢?麻三反反复复地琢磨了几天,最后决定:去!无论如何也要去。不就是去趟北京吗?又不是去美国。身上长着两条腿,还怕走不到北京城?而且,麻三打定主意:飞机、火车、汽车,哪怕是火箭哩,统统都不坐了。他要用双脚走到北京去。
  决定了以后,麻三就开始做准备了。
  
  3
  
  首先准备的是车。麻三不坐车可以,老爷子不坐车却是不行。麻三虽然没有别的车,却有一辆牛拉的架子车。那辆架子车好久不用,一些地方已经坏了。麻三把它从柴屋里弄出来,放到院子里,该钉的钉、该锤的锤。鼓捣了三天的工夫,还真给捣置好了。
  车的问题解决了以后,剩下的事情就好说了。麻三仔仔细细地考虑了几遍,需要带的东西大致还有以下这些:两张草席;一块塑料布;一只打气筒;一床干净被褥;一条毯子;一个帆布做的遮雨篷;一件身上穿的雨衣;一双雨靴;各自一身换洗的干净衣裳;一个手电筒;一只水壶;一顶草帽;一只尿壶;两盒万金油;一个半导体,几节干电池;一只旱烟袋锅,几两烟丝;三十斤地瓜;三十斤红萝卜;五十个石子饼,一瓶黄曲高粱酒。另外还有二十丸感冒灵,二十丸氟哌酸。别的就不需要了。这些东西当中,除了感冒灵和氟哌酸需要花三块钱去买以外,其余的家里都有,把它们一一检点出来就行。需要预备的就是那五十个石子饼了。
  石子饼是他们石窝村特有的一种面食,跟新疆的馕差不多。新疆的馕是从馕坑里烤出来的,他们的饼是从石窝子里焙出来的。其特点是耐久存,放在通风的地方,一个月都不发霉、不变味儿。村里人要出门,一般都带这种饼做干粮。麻三的老婆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把五十张饼焙出来了。饼一焙出来就万事齐备,只欠东风了。
  时令正值农历的七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麻三觉得,对老爷子来说,这恰是个出门的好时节。迟一些或是早一些都不行,到了夜里寒气重,老爷子怕是耽不起。七月暑天里,地气儿是热的,夜里宿在户外也凉不到哪里去。
  接下来就是择个出行的吉日了。乡下有句俗话说:七不出门,八不回家。因此,麻三择在七月初九这一天动身。动身的时候一村子的人都赶出来看热闹,麻三只好把架子车停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跟乡亲们一一道别。麻爷呢,幸福地躺在车子里,笑得眼睛都找不见了,像个去姥姥家走亲戚的孩子一样。
  
  4
  
  麻三是个土生土长的山里汉子,虽说是几十岁的人了,身板还很强壮。拉着老爷子上了路,走得像飞风一样。他想,只要一路朝北走,不愁到不了北京城。反正走一步只会近一步,不会倒过来远一步。头一天劲头足,除了吃饭喝水,麻三几乎不曾歇过脚儿,拉着老爷子整整走了一百五十里的路。夜里,麻三把车停在一个小镇子上,先买了碗热汤面侍候老爷子吃下,然后才给自己开饭。他的饭食很简单:一张石子饼,一块地瓜,一只红萝卜。差不多餐餐如此。石子饼又厚又大,一个足有斤把重,吃下去就饱饱的了。地瓜和红萝卜都是清凉解暑的好东西,一进了肚子,便不饥不渴了。最要紧的是,不用花钱。
  

[2] [3] [4]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