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传记  科幻小说  添入收藏夹  部编版语文网
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武侠小说诗词歌赋网络小说
  小逻辑

      
      小逻辑(黑格尔)
      A.本质作为实存的根据
        
            (DasWesenalsGrundderExistenz)
      (a)纯反思规定(Die reine Reelexionsbest
      immungen)
          (1)同一(IdentitaBt)
          §115
          本质映现于自身内,或者说本质是纯粹的反思;因此本质只是自身联系,不过不是
      直接的,而是反思的自身联系,亦即自身同一。
          〔说明〕这种同一,就其坚持同一,脱离差别来说,只是形式的或知性的同一。换
      言之,抽象作用就是建立这种形式的同一性并将一个本身具体的事物转变成这种简单性
      形式的作用。有两种方式足以导致这种情形:或是通过所谓分析作用丢掉具体事物所具
      有的一部分多样性而只举出其一种;或是抹煞多样性之间的差异性,而把多种的规定性
      混合为一种。
          如果我们将同一与绝对联系起来,将绝对作为一个命题的主词,我们就得到:“绝
      对是自身同一之物”这一命题。无论这命题是如何的真,但它是否意味着它所包含的真
      理,却是有疑问的,因此至少这命题的表达方式是不完满的。因为我们不能明确决定它
      所意味的是抽象的知性同一,亦即与本质的其他规定相对立的同一,还是本身具体的同
      一。而具体的同一,我们将会看见,最初〔在本质阶段〕是真正的根据,然后在较高的
      真理里〔在概念阶段〕,即是概念。——况且绝对一词除了常指抽象而言外,没有别的
      意义。譬如绝对空间、绝对时间,其实不过指抽象空间、抽象时间罢了。
          本质的各种规定或范畴如果被认作思想的重要范畴,则它们便成为一个假定在先的
      主词的谓词,因为这些谓词的重要性,这主词就包含一切。这样产生的命题也就被宣称
      为有普遍性的思维规律。于是同一律便被表述为“一切东西和它自身同一”;或“甲是
      甲”。否定的说法:“甲不能同时为甲与非甲”。这种命题并非真正的思维规律,而只
      是抽象理智的规律。这个命题的形式自身就陷于矛盾,因为一个命题总须得说出主词与
      谓词间的区别,然而这个命题就没有作到它的形式所要求于它的。但是这一规律又特别
      为下列的一些所谓思维规律所扬弃,这些思维规律把同一律的反面认作规律。——有人
      说,同一律虽说不能加以证明,但每一意识皆依照此律而进行,而且就经验看来,每一
      意识只要对同一律有了认识,均可予以接受。但这种逻辑教本上的所谓经验,却与普遍
      的经验是相反的。照普遍经验看来,没有意识按照同一律思维或想象,没有人按照同一
      律说话,没有任何种存在按照同一律存在。如果人们说话都遵照这种自命为真理的规律
      (星球是星球,磁力是磁力,精神是精神),简直应说是笨拙可笑。这才可算得普遍的
      经验。只强调这种抽象规律的经院哲学,早已与它所热心提倡的逻辑,在人类的健康常
      识和理性里失掉信用了。
          附释:同一最初与我们前面所说的存在原是相同之物,但同一乃是通过扬弃存在的
      直接规定性而变成的,因此同一可以说是作为理想性的存在。对于同一的真正意义加以
      正确的了解,乃是异常重要之事。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首先必须特别注意,不要把同
      一单纯认作抽象的同一,认作排斥一切差别的同一。这是使得一切坏的哲学有别于那唯
      一值得称为哲学的哲学的关键。真正的同一,作为直接存在的理想性,无论对于我们的
      宗教意识,还是对于一切别的一般思想和意识,是一个很高的范畴。我们可以说,对于
      上帝的真正知识开始于我们知道他是同一——是绝对的同一的时候。因为这即包含有认
      识世界上的一切力量和一切光荣在上帝面前尽皆消失,它们只不过是他的力量和他的光
      荣之映现罢了。再就同一作为自我意识来说,也是这样,它是区别人与自然,特别是区
      别人与禽兽的关键,后者即从未达到认识其自身为自我,亦即未达到认识其自身为自己
      与自己的纯粹统一的境界。更就同一和在思维的联系方面的意义而言,最要紧的是不要
      把存在及其规定作为扬弃了东西包含于自身内的真同一与那种抽象的、单纯形式的同一
      混淆起来。凡是从感觉和当下直观的立场所经常提出的那一切对于思维的攻击,如说思
      想偏执、僵硬、毫无内容等等,都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前提,即认为思维的活动只在于建
      立抽象的同一,而形式逻辑在提出我们上面曾讨论过的那条所谓思维的最高规律时,正
      好确认了这一前提。如果思维活动只不过是一种抽象的同一,那末我们就不能不宣称思
      维是一种最无益最无聊的工作。概念以及理念,诚然和它们自身是同一的,但是,它们
      之所以同一,只由于它们同时包含有差别在自身内。
          (2)差别(Der Unterschied)
          §116
          本质只是纯同一和在自己本身内的假象,并且是自己和自己相联系的否定性,因而
      是自己对自己本身的排斥。因此本质主要地包含有差别的规定。
          异在(Anderssein)在此处已不复是质的东西,也不复是规定性和限度,而是在本
      质内,在自身联系的本质内,所以否定性同时就作为联系、差别、设定的存在、中介的
      存在而出现。
          附释:如果有人问:同一如何会发展成为差别呢?他在这个问题里便预先假定了单
      纯的同一或抽象的同一是某种本身自存之物,同时也假定了差别是另一种同样地独立自
      存之物。然而这种假定却使得对于上面所提出的问题的解答成为不可能。因为如果把同
      一认作不同于差别,那末我们事实上只能有差别,因而无法证明由同一到差别的进展。
      因为对那个提出如何进展的问题的人,进展的出发点根本就不存在。因此,这个问题,
      试细加思考,将会证明为完全没有意义。而且对于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将会首先引出另一
      问题,即是他所设想的同一究竟是什么?其结果是他所设想的同一,的确毫无内容,而
      同一对他只不过是个空名罢了。再则,象我们曾经看到那样,同一无疑地是一个否定的
      东西,不过不是抽象的空无,而是对存在及其规定的否定。而这样的同一便同时是自身
      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否定的自身联系或自己与自己的区别。
          §117
          首先,差别是直接的差别或差异(die Verschiedenheit)。所谓差异〔或多样性〕
      即不同的事物,按照它们的原样,各自独立,与他物发生关系后互不受影响,因而这关
      系对于双方都是外在的。由于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差别对它们没有影响,无关本质,于是
      差别就落在它们之外而成为一个第三者,即一个比较者。这种外在的差别,就其为相关
      的事物的同一而言,是相等;就其为相关的事物的不同而言,是不相等。
          〔说明〕这些规定经知性加以区分到了如此固定的地步,以致比较相等及不相等时,
      虽说有同样的基础,而相等与不相等也应是在同一基础之上的不同的方面或观点;但知
      性总是坚持:相等本身只是同一,不相等本身只是差别。
          关于同一,有“同一律”,关于差异,也同样有“相异律”的提出,说:“凡物莫
      不相异”,或者说:“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之物”。于是任何事物皆可依相异
      律加上一个差异的谓词,这和依同一律可以给予任何事物以同一的谓词正相反对。因此
      任何事物皆可加一条与同一律相矛盾的规律。
          但凡物莫不相异之说,既仅是由外在的比较得来,则任何事物的本身应只是自我同
      一,因而人们便可以说,相异律与同一律间并无矛盾。但相异既不属于某物或任何物的
      本身,当然也不构成任何主体的本质规定;这样,所谓相异律是无法加以表述的。假如
      依照相异律说某物本身即是相异,则其相异乃基于它的固有的规定性。这样,我们所意
      谓的就不再是广泛的差异或相异,而是指谓一种特定的差别。——这也就是莱布尼茨的
      相异律的意义。
          附释:当知性对于同一加以考察时,事实上它已经超出了同一,而它所看见的,只
      不过是在单纯差异或多样性形式下的差别。假如我们依照所谓同一律来说:海是海、风
      是风、月是月等等,那么,这些对象在我们看来,只是彼此毫不相干的,因此我们所看
      到的,不是同一,而是差别。但我们并不停留在这里,只把这些事物认作各不相同,就
      算完事,反之,我们还要进一步把它们彼此加以比较,于是我们便得到相等和不相等的
      范畴。有限科学的职务大部分就在于应用这些范畴来研究事物。我们今日所常说的科学
      研究,往往主要是指对于所考察的对象加以相互比较的方法而言。不容否认,这种比较
      的方法曾经获得许多重大的成果,在这方面特别值得提到的,是近年来在比较解剖学和
      比较语言学领域内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我们不仅必须指出,有人以为这种比较方法似
      乎可以应用于所有各部门的知识范围,而且可以同样地取得成功,这未免失之夸大;并
      且尤须特别强调指出,只通过单纯的比较方法还不能最后满足科学的需要。比较方法所
      得的结果诚然不可缺少,但只能作为真正的概念式的知识的预备工作。
          此外,比较的任务既在于从当前的差别中求出同一,则我们不能不认数学为最能圆
      满达到这种目的的科学。其所以如此,即由于量的差别仅是完全外在的差别。譬如,在
      几何里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四角形虽说有质的不同,但可以忽略这种质的差别,而说它们
      彼此的大小相等。数学具有这种优点,我们在前面(§99附释)已经说过,无论从经验
      科学或是从哲学来说,都用不着羡妒,因为这种优点是从我上面所说的单纯的知性的同
      一而来的。
          据说莱布尼茨当初在宫廷里提出他的相异律时,宫庭中的卫士和宫女们纷纷走入御
      园,四处去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差别的树叶,想要借以推翻这位哲学家所提出的相异律。
      毫无疑问,这是对付形而上学的一个方便法门,而且即在今天也还是相当受人欢迎的方
      便法门。但就莱布尼茨的相异律本身而论,须知,他所谓异或差别并非单纯指外在的不
      相干的差异,而是指本身的差别,这就是说,事物的本身即包含有差别。
          §118
          相等只是彼此不相同的,不同一的事物之间的同一。不相等就是不相等的事物的关
      系。因此两者并非彼此毫不相干的方面或观点,而是一方映现在另一方之中。所以差异
      只是反思的差别、潜在的差别或特定的差别。
          附释:一方面单纯的差异的事物虽表明为彼此不相干,但另一方面,相等与不相等
      却是一对密切相互联系的范畴,没有这一范畴,便无法设想另一范畴。这种从单纯的差
      异发展到对立的过程,即在我们通常的意识里业已存在,只要我们能承认惟有在现存的
      差别的前提下,比较才有意义;反之,也惟有在现存的相等的前提下,差别才有意义。
      因此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前即显而易见的差别,譬如,能区别一枝笔与一头骆驼,我们
      不会说这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计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
      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
      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但在经验科学领域内对于这两个范畴,时常是注
      重其一便忘记其他,这样,科学的兴趣总是这一次仅仅在当前的差别中去追溯同一,另
      一次则又以同样的片面的方式在同一中去寻求新的差别。这种情形在自然科学里特别显
      著。因为自然科学家的工作首先在于不断地发现新的和越来越多的新的元素、力、种或
      类等等,或者从另一方面,力求证明从前一直被认为单纯的物体,乃是复合的,所以近
      代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可以嘲笑那些古代哲人,仅仅满足于以四个并不单纯的元素去解
      释事物。其次,他们心目中的同一,仍然是指单纯的同一而言。譬如,他们不仅认电和
      化学过程本质上是相同的,并且将消化和同化的有机过程也看成单纯的化学过程。前面
      已经说过(§103附释),近代哲学常被人戏称为同一哲学,殊不知,揭穿了脱离差别的
      单纯知性的同一是虚妄不实的,恰好就是这种同一哲学,特别是思辩逻辑学,而这种新
      哲学也曾确实竭力教人不要自安于单纯的差异,而要认识一切特定存在着的事物之间的
      内在统一性。
          §119
          差别自在地就是本质的差别,即肯定与否定两方面的差别:肯定的一面是一种同一
      的自身联系,而不是否定的东西,否定的一面,是自为的差别物,而不是肯定的东西。
      因此每一方面之所以各有其自为的存在,只是由于它不是它的对方,同时每一方面都映
      现在它的对方内,只由于对方存在,它自己才存在。因此本质的差别即是“对立”。在
      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他物,而是与它正相反对的他物;这就是说,每一方
      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
      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
          〔说明〕差别的本身可用这样的命题来表达:“凡物莫不本质上不同”。换句话来
      说,“在两个相反的谓词中,只能使用一个谓词以规定一物,不能有第三个谓词。”这
      条对立律最显明地与同一律相矛盾。按照同一律,一物只是自己与自己相联系,但按照
      “对立律”,则一物必须与它的对立的别物相联系。这表示抽象思维之特别缺乏识见,
      把这样两个相反的原则并列起来作为规律,却并未细加比较。排中律是进行规定的知性
      所提出的原则,意在排除矛盾,殊不知这种办法反使其陷于矛盾。说甲不是正甲必是负
      甲;但这话事实上已经说出了一个第三者即甲,它既非正的的,亦非负的,它既可设定
      为正的,亦可设定为负的。譬如,正西指西向六英里,负西指东向六英里,如果正负彼
      此相消,则六英里的路程或空间,不论有没有对立,仍然保持原来的存在。即就数的单
      纯的加减或抽象的方向而言,我们也可以说以零为它们的第三者,但不容否认,知性所
      设定的加减之间的空洞对立,于研究数目、方向等抽象概念时,也有其相当的地位。
          在矛盾概念的学说里,譬如蓝的概念(因为在这样的学说里,即使感性的表象如颜
      色也称为概念),它的对方为非蓝的概念。所以这蓝的对方不会是一肯定的颜色,譬如
      说黄色,而只应被坚持为抽象的否定的东西。而这否定的东西本身同样是肯定的(参看
      下节),这个原理已包含在“与一个他物相对立的东西,即是它的对方”那句话里面了。
      所谓矛盾概念的对立的虚妄性充分表现在可说是普遍规律的堂皇公式上,这个公式说:
      每一事物对于一切对立的谓词只可具有其一,而不能具有其他。依此说来,则精神不是
      白的就是非白的,不是黄的就是非黄的,如此类推,以至无穷。
          因为忘记了同一与对立本身即是对立的,于是,对立的原则在矛盾律的形式下甚至
      被认为是同一律,一个概念对于两个正相反对的标志,两未具有或两皆具有,在逻辑上
      也被解释为错误的,例如一方形的圆,虽说一个多角的圆形和一个直线的弧形也一样地
      违背这一规律,但几何学家决不迟疑将圆形当作许多直线的边构成的一个多角形去看待。
      但象圆形这类的事物(就它的单纯的规定性或表面的界说来说)还不能说是概念。在圆
      形的概念里,中心和边线都同等重要,而且同时具有这两种标志。但是中心和边线却是
      彼此对立的、矛盾的。
          在物理学中所盛行的两极观念似乎包含了关于对立的比较正确的界说。但物理学关
      于思想的方式却仍遵循通常的逻辑。假如物理学将它的两极观念发挥出来,充分发展两
      极所含蕴的思想,那末,它一定会感到惊骇。
          附释一:就肯定性作为较高真理的同一性而言,肯定即是自己与自己同一的关系,
      同时也表示肯定并不是否定。孤立的否定性不外是差别本身。同一性本身实即是无规定
      性的;
          反之,肯定是自身的同一,而被认作与另一物相反;否定是具有非同一的规定的差
      别。故否定乃是差别自身内的差别。
          人们总以为肯定与否定具有绝对的区别,其实两者是相同的。我们甚至可以称肯定
      为否定;反之,也同样可以称否定为肯定。同样,譬如说,财产与债务并不是特殊的独
      立自存的两种财产。只不过是在负债者为否定的财产,在债权者即为肯定的财产。同样
      的关系,又如一条往东的路同时即是同一条往西的路。因此肯定的东西与否定的东西本
      质上是彼此互为条件的,并且只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北极的磁石没有南极便不
      存在,反之亦然。如果我们把磁石切成两块,我们并不是在一块里有北极,在另一块里
      有南极。同样,在电里,阴电阳电并不是两个不同的独立自存的流质。在对立里,相异
      者并不是与任何他物相对立,而是与它正相反的他物相对立。通常意识总是把相异的事
      物认作是彼此不相干。
          譬如,人们说,我是一个人,并且在我的周围有空气、水、动物和种种别的东西。
      这样,每一事物都在别的事物之外。与此相反,哲学的目的就在扫除这种各不相涉的
      〔外在性〕,并进而认识事物的必然性,所以他物就被看成是与自己正相对立的自己的
      他物。譬如无机物便不仅认作是有机物以外的某种别的东西,而须认作是有机物的必然
      的对立者。两者之间彼此皆有本质的关系。两者之中的任何一方,只有由于排斥对方于
      自身之外,才恰好借此与对方发生联系。同样,自然不能离开精神而存在,精神不能离
      开自然而存在。当我们在思想里停止说:“此外也还有别的东西是可能的”一类的话时,
      我们的思想便算得前进了一重大步骤。因为当人们说那样的话时,他们便陷入了偶然性
      之中。反之,有如前面所说那样,一切真的思想都是必然性的思想。
          在近代自然科学里,最初在磁石里所发现的两极性的对立,逐渐被承认为浸透于整
      个自然界的普遍自然律。这无疑必须看成是科学的一个重大进步,只消我们不要在对立
      观念之外随便又提出单纯的差异的观念,认作同等有效。譬如,常有人有时很正确地认
      为颜色在两极性的对立中是彼此相反的,叫做所谓补充颜色,但有时又把颜色认作不相
      干的,只有量的差别的东西,如红、黄、绿等等。
          附释二:代替抽象理智所建立的排中律,我们无宁可以说:一切都是相反的。事实
      上无论在天上或地上,无论在精神界或自然界,绝没有象知性所坚持的那种“非此即彼”
      的抽象东西。无论什么可以说得上存在的东西,必定是具体的东西,因而包含有差别和
      对立于自己本身内的东西。事物的有限性即在于它们的直接的特定存在不符合它们的本
      身或本性。譬如在无机的自然界,酸本身同时即是盐基,这就是说,酸的存在仅完全在
      于和它的对方相联系。因此酸也并不是静止地停留在对立里,而是在不断地努力去实现
      它潜伏的本性。
          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说矛盾不可设想,那是可笑的。
          这句话的正确之处只在于说,我们不能停留在矛盾里,矛盾会通过自己本身扬其它
      自己。但这被扬弃的矛盾并不是抽象的同一,因为抽象的同一只是对立的一个方面。由
      对立而进展为矛盾的直接的结果就是根据,根据既包含同一又包含差别在自身内作为被
      扬弃了的东西,并把它们降低为单纯观念性的环节。
          §120
          肯定的东西是那样一种差异的东西,这种差异的东西是独立的,同时对于它与它的
      对方的关系并非不相干。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一种独立自为的否定的自身关系、自为存
      在,但同时作为单纯的否定,只有在它的对方里它才有它的自身关系,它的肯定性。因
      此肯定与否定都是设定起来的矛盾,自在地却是同一的。两者又同是自为的,由于每一
      方都是对对方的扬弃,并且又是对它自己本身的扬弃。于是两者便进展到根据。——或
      者直接地就是本质的差别,作为自在自为的差别,只是自己与自己本身有差别,因此便
      包含有同一。所以在整个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差别中既包含有差别本身,又包含有同一
      性。作为自我联系的差别,同时也可说是自我同一。所谓对立面一般就是在自身内即包
      含有此方与其彼方,自身与其反面之物。对本质的内在存在加以这样的规定,就是根据。
          (3)根据(Grund)
          §121
          根据是同一与差别的统一,是同一与差别得出来的真理,——自身反映正同样反映
      对方,反过来说,反映对方也同样反映自身。根据就是被设定为全体的本质。
          〔说明〕根据的规律是这样说的:某物的存在,必有其充分的根据,这就是说,某
      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说某物是自身同一或异于对方,也不仅在于说某物是肯定的或否
      定的,而在于表明一物的存在即在他物之内,这个他物即是与它自身同一的,即是它的
      本质。这本质也同样不是抽象的自身反映,而是反映他物。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
      而本质实质上即是根据。根据之所以为根据,即由于它是某物或一个他物的根据。
          附释:当我们说根据应该是同一与差别的统一时,必须了解这里所谓统一并不是抽
      象的同一,因为否则,我们就只换了一个名字,而仍然想到那业已认作不真的理智的抽
      象同一。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我们也可以说,根据不仅是同一与差别的统一,而且甚至
      是异于同一与差别的东西。这样,本来想要扬弃矛盾的根据好象又发生了一种新的矛盾。
      但即就根据作为一种矛盾来说,它并非静止地坚持其自身的矛盾,毋宁要力求排除矛盾
      于自身之外。根据之所以是根据,只是因为有根据予以证明。但由根据所证明的结果即
      是根据本身。这就是根据的形式主义之所在。根据和根据所证明的东西乃是同一的内容,
      两者的区别仅是单纯的自我关系和中介性或被设定的存在的形式区别。当我们追问事物
      的根据时,我们总是采取上面所提到过的(参看§112附释)反思的观点。我们总想同时
      看见事物的双方面,一方面要看见它的直接性,一方面又要看见它的根据,在这里根据
      已不复是直接的了。这也就是所谓充足理由律的简单意义,这一思维规律宣称事物本质
      上必须认作是中介性的。形式逻辑在阐明这条思维规律时,却对于别的科学提出一个坏
      的榜样。因为形式逻辑要求别的科学〔须说出根据〕,不要直接以自己的内容为可靠,
      但它自己却提出一个未经推演、未经说明其中介过程或根据的思维规律。如果逻辑家有
      权利说,我们的思维能力碰巧有这样的性质,即我们对于一切事物必须追问一个根据,
      那末,一个医学家答复为什么人落入水中就会淹死的问题时,也同样有权利说,人的身
      体碰巧是那样构成的,他不能在水中生活,或者一位法学家答复为什么一个犯法的人须
      受处罚时,他同样有权利说,市民社会碰巧是那样组成的,犯罪的人不可以不处罚。
          但是即使逻辑可以免除为充足理由律说出理由或根据的义务,它也至少总应该答复
      “根据究竟应该怎样理解”这一问题。照通常的解释,“根据即是有一个后果的东西”,
      初看起来,这个解释较之上面所提及的逻辑的定义似乎更为明白易解。但试进一步问什
      么叫做后果,则所得的答复说,后果即是有一个根据的东西,这足以表明这种解释之所
      以明白易解,仅在于它已预先假定了我们前此思想过程所产生的结果。
          但逻辑的职务只在于表明单纯被表象的思想,亦即那些未经理解、未经证明的思想,
      仅仅是构成自己规定自己的思想的一些阶段,因此即在思想的自己规定自己的发展过程
      中,那些未经理解和证明的思想便可同时得到理解和证明。
          在日常生活里以及在有限科学里,我们常常应用这种反思式的思想方式,意在对于
      所要考察的对象与日常生活的真切关系有所了解。对于这种认识方式,只要其目的可以
      说是仅在于求日常浅近的知识,当然无可非议,但同时必须注意,这种认识方式,无论
      就理论或就实践来看,都不能予人以确定的满足。其所以这样,乃由于这里所谓根据还
      没有自在自为地规定了的内容;因此当我们认为一物有了根据时,我们不过仅仅得到了
      一个直接性和中介性的单纯形式差别罢了。
          譬如,我们看见电流现象,而追问这现象的根据〔或原因〕,我们所得的答复是:
      电就是这一现象的根据。所以这种根据只不过是把我当前直接见到的同一内容,翻译成
      内在性的形式罢了。
          再则,根据并不仅是简单的自身同一,而且也是有差别的。对于同一的内容我们可
      以提出不同的根据。而这些不同的根据,又可以按照差别的概念,发展为正相对立的两
      种形式的根据,一种根据赞成那同一内容,一种根据反对那同一内容。譬如,试就偷窃
      这样的行为而论,这一事实便可区分为许多方面。这一偷窃行为曾侵犯他人的财产权;
      但这个穷困的偷窃者也借此获得了满足他的急需的物资,并且也可能是因为这被窃的人
      未能善于运用他的财产。诚然不错,在这里侵犯财产权比起别的观点来是决定性的观点,
      但单靠充足理由律却不能决定这个问题。诚然,照一般对于充足理由律的看法,这条规
      律不是空泛的理由律,而是充足的理由律,因此我们可以解释说,象刚才所举的偷窃例
      子,除了举出侵犯财产一点外,还可以举出别的一些观点作为根据,不过不能说是充分
      根据罢了。但须注意,既说充分根据,则“充分”一词不是毫无意义的废话,就是足以
      使我们超出根据这一范畴本身的词。“充分”二字,如果只空泛地表示提出根据的能力,
      那便是多余的或同语反复的字眼,因为根据之所以是根据,即因为它有提出理由的能力。
      如果一个士兵临阵脱逃以求保持生命,他的行为无疑地是违反军法的,但我们不能说,
      决定他这种行为的根据不够充分,否则他就会留守在他的岗位上。
          此外还有一层须说明的,即是一方面,任何根据都是充足的,另一方面,没有根据
      可以说是充足的。因为如上面所说的,这种形式的根据并没有自在自为地规定了的内容,
      因此并不是自我能动的和自我产生的。象这种自在自为地规定了的,因而自我能动的内
      容,就是后面即将达到的概念。当莱布尼茨说到充足理由律劝人采取这个观点考察事物
      时,他所指的,正是这种概念。莱布尼茨心目中所要反对的,正是现时仍甚流行的、许
      多人都很爱好的、单纯机械式的认识方法,他正确地宣称这种方法是不充足的。譬如,
      把血液循环的有机过程仅归结为心脏的收缩,或如某些刑法理论,将刑罚的目的解释为
      在于使人不犯法,使犯法者不伤害人,或用其他外在根据去解释,这些都可说是机械的
      解释。如果有人以为莱布尼茨对于如此贫乏的形式的充足理由律会表示满意,这对他未
      免太不公平。他认为可靠的思想方式正是这种形式主义的反面。因为这种形式主义在寻
      求充分具体的概念式的知识时,仅仅满足于抽象的根据。也就是从这方面着想,莱布尼
      茨才区别开Causas of eicientes (致动因)与Causas einales(目的因)彼此间
      不同的性质,力持不要停留于致动因,须进而达到目的因。如果按照这种区别,则光、
      热、湿平等虽应视为植物生长的致动因,但不应视为植物生长的目的因,因为植物生长
      的目的因就是植物本身的概念。
          还有一点这里必须提及的,即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只寻求形式的根据,一般是诡
      辩派的观点和原则。一说到诡辩我们总以为这只是一种歪曲正义和真理,从一种谬妄的
      观点去表述事物的思想方式。但这并不是诡辩的直接的倾向。诡辩派原来的观点不是别
      的,只是一种“合理化论辩”(RaBsonnement)的观点。诡辩派出现在希腊人不复满意
      于宗教上和道德上的权威和传统的时代,当时希腊人感觉到一种需要,即凡他们所承认
      为可靠的事物必须是经过思想证明过的。为了适应这一要求,诡辩派教人寻求足以解释
      事物的各种不同的观点,这些不同的观点不是别的东西,却正是根据。
          但前面已经说过,这种形式的根据并无本身规定了的内容,为不道德的违法的行为
      寻求根据,并不难于为道德的合法的行为寻求根据。要决定哪一个根据较优胜,就必须
      每个人主观自行抉择。要作这种抉择又须视各个人的意向和观点。于是人人所公认的本
      身有效的标准的客观基础便因而摧毁了。正是诡辩派这种否定的方面,理应引起上面所
      提及的坏名声。如世所周知,苏格拉底对于谁辩派曾到处进行斗争,但他并不只是简单
      地把权威和传统,与诡辩派的合理化论辩或强辩对立起来,而毋宁是辩证地指出形式的
      根据之站不住脚,因而将正义与善、普遍的东西或意志的概念之客观标准重新建立起来。
      即在现时,不仅在世间事物的论辩里,即在宗教的演讲里,采用合理化的方式以自圆其
      说,也是常有之事。譬如,为了引起听众的宗教信仰,牧师们不惜找出一切可能的根据,
      以教导世人对于上帝的恩典应有感谢之忱。对于这类论辩,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当不惜称
      之为诡辩。因为诡辩者并不深究所要辩护的东西的内容,(这种内容很可能是真的,)
      他只求说出根据的形式,通过这些理由或根据,他可以替一切东西辩护,但同时也可以
      反对一切东西。在我们这富于抽象反思和合理化的论辩的时代,假如一个人不能对于任
      何事物,即使最坏或最无理的事物说出一些好的理由,那末真可说他的教养还不够高明。
      世界上一切腐败的事物都可以为它的腐败说出好的理由。当一个人自诩为能说出理由或
      提出根据时,最初你或不免虚怀领受,肃然其敬。但到了你体验到所谓说出理由究竟是
      怎样一回事之后,你就会对它不加理睬,不为强辞夺理的理由所欺骗。
          §122
          本质最初是自身映现和自身中介;作为中介过程的总体,它的自身的统一便被设定
      为差别的自身扬弃,因而亦即是对中介过程自身扬弃。于是我们又回复到直接性,或回
      复到存在,不过这种直接性或存在是经过中介过程的扬弃才达到的。
          这样的存在便叫做实存(Existenz)。
          〔说明〕根据还没有自在自为地规定了的内容,也不是目的,因此并无能动性,也
      无创生力,而只是从根据出发产生了一个实存。因此这种特定的根据只是形式的。任何
      一个规定性,只要这规定性和它相联属的直接实存的关系,被认作自身联系,或被认作
      是一肯定的东西,都可叫做根据。只要可以说是根据的,便可说是好的根据,因为这里
      所谓“好的”乃是极抽象的用法,其实亦即是肯定的意思。而任何一个只要可以明白宣
      称为肯定的理由,都可说是好的。因此我们可以为任何事物寻出和提出根据,并且一个
      好的根据(譬如指导行为的一个好动机)可以产生某种实效,也可以不产生某种实效;
      可以有某种后果,也可以无某种后果。一个行为的推动根据〔或动机〕,要发生某种实
      效,譬如说,它必须被纳入于意志之内,只有这样,意志才能使它成为能动的,并成为
      一个原因。
      (b)实存(Die Existenz)
          §123
          实存是自身反映与他物反映的直接统一。实存即是无定限的许多实际存在着的事物,
      反映在自身内,同时又映现于他物中,所以它们是相对的,它们形成一个根据与后果互
      相依存、无限联系的世界。这些根据自身就是实存,而这些实际存在着的事物同样从各
      方面看来,既是根据复是依赖根据的后果。
          附释:实存一词(从拉丁文existere一字派生而来)有从某种事物而来之意。实存
      就是从根据发展出来的存在,经过中介的扬弃过程才恢复了的存在。本质作为被扬弃了
      的存在,最初已经表明为自身映现,而且这种自身映现的范畴有三:同一、差别和根据。
      根据既是同一和差别的统一,所以根据同时又是与它自己本身的差别。但这种出自根据
      的差别,绝不只是单纯的差别,正如根据自己不只是抽象的同一那样。根据便是对它自
      身的扬弃,根据扬弃其自身的目的、根据的否定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实存。这种由根据
      产生出来的实存,也包含有根据于其自身之内,换言之,根据并不退藏于实存之后,而
      正只是这自身扬弃的过程,并转变其自身为实存。这个道理即在我们通常意识里也可以
      表明,当我们寻求某一事物的根据时,我们并不把根据认作一种抽象的内在之物,而是
      仍然把它认作一个实际存在着的东西。譬如,走电使得一所房子失火,我们就把走电认
      为是燃烧的根据。又譬如,一个民族的伦理传统和生活方式常被看成一国宪法的根据。
      一般讲来,根据是实际存在着的世界呈现在反思里的形态,这实存着的世界是无定限的
      许多的实存着的事物的自身反映,同时反映他物互为对方的根据和后果。这个以实存着
      的事物为其总和的、表现得花样繁多的世界里,一切都显得只是相对的,既制约他物,
      同时又为他物所制约,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寻得一个固定不移的安息之所。我们反思的知
      性便把去发现、去追踪所有各方面的联系作为其职务。但关于这些联系的最后目的问题
      却没有得到回答,因此那要理解根本要义的理性的要求,便超出这种单纯的相对性观点
      进而寻求逻辑理念的较高的发展。
          §124
          但是实际存在着的东西反映在他物内与反映在自身内不可分。根据就是这两方面的
      统一,实存就是从这种统一里产生出来的。因此实存着的东西包含有相对性,也包含有
      与别的实存着的东西多方面的联系于自己本身内,并且作为根据反映在自身内。这样,
      实存便叫做“物”或“东西”(Das Ding)。
          〔说明〕康德哲学中著名的“物自身”(Das Ding-an-sich)一概念在这里便显
      示出它的起源了。所谓物自身只是抽象的自身反映,它不反映他物,也不包含任何有差
      别的规定。
          一般讲来,物自身只是坚持着这些规定的空洞基础而已。
          附释:说物自身不可知,在某种意义下是可以承认的。因为如果知是指理解一对象
      的具体规定性而言,则物自身总的说来,只是极端抽象、毫无规定性的东西,当然是不
      可知。既然可说物自身,我们也同样有理由说“质自身”、“量自身”以及任何别的范
      畴。这意思就是单就这些范畴的抽象的直接性来说,而不过问它们的发展过程和内在规
      定性。假如我们只坚持着物自身〔而不问其他〕,这只能认为是我们知性的一种任性或
      起见。此外自身一词又常用来指谓自然界和精神界的内容,譬如,我们常说“电自身”,
      “植物自身”,甚或说“人自身”或“国家自身”。这里所谓自身,是指这些对象的真
      正的、固有的性质而言。这一意义的“自身”与物自身的意义,并无不同,且甚接近,
      所以当我们停留在这些对象的单纯自身时,那么我们便没有认识对象的真理,而仅仅看
      见片面的单纯抽象的形式。譬如说,“人自身”就是指婴儿而言。婴儿的目的就在于超
      出他这抽象的未充分发展的“自在”或潜在性,而是把最初只是自在的东西,也变为自
      为的,作一个自由而有理性的人。同样,国家自身是尚未充分发展的家长式的国家,涵
      蕴在国家这一概念内的各种政治功能还没有达到符合它的概念的宪政机构。在同样意义
      下,种子即可认作植物自身〔或潜在的植物〕。从这些例证看来,就可以知道,当我们
      以为事物自身或物自身是我们的认识所不能达到的某种东西时,我们便陷于错误了。一
      切事物最初都是在自身〔或潜在〕的,但那并不是它们的终极,正如种子是植物自身,
      只不过植物是种子的自身发展。所以凡物莫不超出其单纯的自身,超出其抽象的自身反
      映,进而发展为他物反映。于是这物便具有特质(Eigenschaeten)了。
      (c)物(Das Ding)
          §125
          物或事物就是根据与实存这两个范畴由对立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全体。就它反
      映他物这一方面而言,物具有差别在自身内,因此它是个有规定性的具体的物。(a)这
      些规定性是彼此不同的。它们获得它们的自身反映并不是在于它们自身,而是在于“物”
      上。它们是“物”的特质(Eigenschaeten),它们与物的关系就是在于为物所具有。
          〔说明〕物与特质便由“是”(Sein)的关系进而为“有”(Haben)的关系。诚然,
      某物也具有许多质(Qualitten)在内,但这种由“是”到“有”的过渡是不够严密的。
      因为规定性作为质,是直接与某物为一,当某物失掉其质时,亦即失掉其存在(Sein)。
      但“物”乃是自身反映,作为与差别、与它的诸规定也是有差别的同一体。——在许多
      语言里,“有”字都是用来表示“曾经”或“过去”。所以我们很可以正当地说,过去
      是被扬弃了的存在,精神是被扬弃了的、过去的存在的自身反映。惟有在精神中,过去
      还能继续持存,但精神却又能在它之内把这被扬弃了的存在同它自己区别开。
          附释:在“物”里一切反映的规定都作为实存着的东西而重现。所以“物”最初作
      为“物自身”,乃是自身同一的东西。但我们业已表明,同一不能离开差别而孤立,而
      物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特质则是在差异形式下实存着的差别。前面早已表明差异的东西是
      彼此互不相干的,它们彼此之间除了由外在的比较而得到的关系外,没有别的关系。于
      是在“物”里我们便有了一个纽带,把那许多差异的特质相互联系起来。但特质出(Ei
      genschaet)与质(QualitaBt)却不可混淆。诚然我们也说某物有某些质。但这话却
      欠恰当,因为当我们说某物“有”某些特质时,这“有”字表示某物的独立性,但与它
      的质却是直接同一的某物,却还不具有这种独立性。某物所以为某物,只是由于其“质”,
      反之,“物”之所以是实存,诚然只是由于其特质,但它的实存却决不与此一特定的特
      质或彼一特定的特质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因此即或失掉了某一特质却并不失掉其所以是
      某物的存在。
          §126
          (β)但甚至在根据里,他物反映也直接地是自身反映。因此“物”的许多“特质”
      不仅是彼此相异,而且又是自身同一的,独立的,并可脱离与“物”的联属的。但它们
      既是“物”彼此相异的、作为自身反映的规定性,则它们自身还不是具体的“物”,而
      只是自身反映的实存作为抽象的规定性——这就是质料(Materien)。
          〔说明〕质料,例如磁或电等质料,还没有被称为“物”。——所谓质料即是真正
      的质,是与它的存在为一的,作为一个反映的存在(Sein),达到了直接性的规定性,
      是实存。
          附释:将“物”所具有的特质独立化,使之成为物所由以构成的质料或质素,这当
      然是以“物”的概念为根据的,因而也是可以在经验中找到的。但是,把物的某些特质,
      如颜色或臭味等,解释为特殊的颜色质料或臭味质料,于是就得出结论说一切自然研究
      均告完成,而要发现事物的真正秘密,除了将这些特质分解成各种组成的质料以外,便
      无他事可作,那么,这也同样是违反我们的经验和思想的。把特质分解成独立的质料,
      只在无机的自然里有其一定的地位。例如,化学家将食盐或石膏分解为它们的质料,发
      现盐是由盐酸及硷构成的,石膏是由硫酸及窤E构成的,这是很对的。又如地质学家认花
      岗石是由石英、肉色石、金星石合成的,也是很对的。构成“物”的这些质素本身,有
      一部分仍然是“物”,这些物还可再分解为更抽象的质素,例如硫酸就是硫磺及氧的化
      合物;但由于这些质素或质料事实上既可解释成独自存在的东西,于是我们便常看见有
      人把许多没有这种独立性的特质也认作特殊的质料。譬如常有人说热的质素,电的质料
      或磁的质料。其实这些质素或质料只可认作是吾人知性的单纯虚构。一般说来,抽象反
      思知性的方式,就在于任意抓住个别范畴,把所要考察的一切对象,都归结到这些范畴。
      其实这些范畴只有作为理念发展的某些特定阶段,才有它们的效用;这种办法据说是为
      了便于作出解释,然而却与毫无成见的直观和经验相矛盾。甚至有人还将这种认为物的
      持存是由独立的质素所构成的理论常常应用到这种理论不再有任何效用的领域去。即在
      自然之内,把这些范畴应用于有机生命方面,也是显得不够用的。我们当然可以说,这
      一动物是由骨骼、筋肉、神经等所构成。但很明显,在这里我们用构成一词,与前面所
      说花岗石是由某些质素构成的,其意义大不相同。因为在花岗石里,各种质素的联合完
      全不相干,即使不联合在一起,各个质素仍可独立存在。反之,有机体的各部分、各肢
      节只有在它们的联合里才能存在,彼此一经分离便失掉其为有机体的存在。
          §127
          这样看来,质料是抽象的、无规定的他物反映,或者说,同时是特定的自身反映。
      因此质料就是特定存在着的或定在的物性(Dingheit),或物的持存性。这样,“物”
      在“质料”里有其自身反映(与§125相反)。物的持存不是在其自己本身内,而是由质
      料构成的,并且只是各质料的表面的联系,只是一种外在的结合。
          §128
          (γ)质料作为实存与它自身的直接统一,对于规定性也是不相干的。因此许多不
      同的质料都结合为一个质料,结合为在反思的同一性范畴中的实存。反之,那些不同的
      规定性和它们彼此隶属于“物”的外在联系就是形式(eorm)。——
          这形式是有差别的反思范畴,但这种差别是实存着的并且是一全体。
          〔说明〕于是这一个没有特质的质料也就与物自身是一样的了。所不同的,只不过
      在于物自身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抽象的东西,而这种质料则是本身也为他物而存在的、首
      先是为形式而存在的东西。
          附释:构成“物”的各种不同的质料自在地彼此都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得到一个一
      般的质料。在这种质料里,差别被设定为它的外在的差别,即单纯的形式。认为一切事
      物皆以同一的质料为基础,它们的关系单纯是外在的,按照它们的形式,全是不同的,
      ——这种看法,在抽象反思的意识里最为流行。依这个看法,质料本身是漫无规定性的,
      但可以接受一切规定,同时质料又是有永久性的,在一切变化和更迭中仍同样维持其不
      变。质料这种中立于一切特定形式的特点,在有限事物里的确可以见到。譬如一块大理
      石,无论给予这一种雕像或那一种雕像的形式,或给予柱石的形式,这于它是不相干的。
      但我们不可忽视,象大理石这样的质料,只是相对地(与雕刻家相对)与形式不相干,
      并不是绝对没有形式。所以矿物学家便把这相对地没有形式的大理石认定为一特定的石
      的结构,有别于其他特定类型的石如沙石或云斑石。因此,我们说把质料孤立起来,认
      作一种无形式的东西,仅是一种抽象理智的看法,反之,事实上,在质料概念里就彻底
      地包括有形式原则在内,因而在经验中也根本没有无形式质料出现。认质料为原始存在
      的、本身无形式的看法历史甚长,远在古希腊,我们就已经遇见过。首先是在神话形式
      的混沌说里,混沌被想象为现存世界的无形式的基础。这种观念导致的结论,在于不认
      上帝为世界的创造主,而只把他认作世界的范成者或塑造者。与此相反,认上帝由无中
      创造世界的观点,则较为深刻。因为这个观点一方面表示质料并无独立性,另一方面指
      出形式并不是从外面强加于质料的,而是作为全体即包括有质料原则在自身内。这种自
      由的无限的形式,我们下面即可接触到,就是概念。
          §129
          这样,“物”便分裂为质料与形式两方面,每一方面都是“物”的全体,都是独立
      自存的。但质料既是肯定的、无规定性的实存,作为实存既包含反映他物,也包含自身
      独立的存在。因此就质料作为这两种规定的统一来说,它本身就是形式的全体。但是形
      式已经作为这两种规定的全体,既包含自身反映,或者作为自身联系的形式,当然也会
      具有构成质料的规定。两者自在地是同一的。两者的这种统一性,一般被设定为质料与
      形式的联系,两者的这种联系,同样也正是它们的差别。
          §130
          “物”作为这种的全体,就是矛盾。按照它的否定的统一性来说,它就是形式,在
      形式中,质料得到了规定,并且被降低到特质的地位(§125);而同时物又由许多质料
      所构成,这些质料在返回到物自身过程中,既同样是独立的,也同时是被否定的。于是
      “物”作为一种在自己本身内扬弃自己的本质的实存,——这就是现象(Ergcheinung)。
          〔说明〕在“物”里面所设定的对质料的独立性的否定,在物理学里便叫做多孔性
      (PorositaBr)。这些质料中的每一种(色素、味素以及别的质素,如有些人所相信的
      声素,甚至包括热素,电质料等等),也是经过否定的。在这些质料的互相否定里或在
      它们的细孔里,我们又可发现许多别的独立的质料,而这些质料既同样有细孔,于是又
      留出空隙让别的质料可以交互存在。这些细孔并不是经验的事实,而是理智的虚构,理
      智利用细孔这概念来表示独立的质料的否定环节,用一种模糊混乱的想法以掩盖这些矛
      盾的进一步的发挥,按照这种想法一切皆独立,一切皆互相否定。在心理方面,如果用
      同样的方式把各种能力和活动皆加以实物化,它们的有机统一就会同样地变为它们彼此
      的互相作用的一团紊乱。
          这些细孔(这里所谓细孔并不是指有机体如树木或皮肤的细孔道或空隙,而是指所
      谓质料的细孔,如色素、热素或金属、结晶体内的细孔)是不能用观察加以证实的。同
      样,质料本身以及与质料分离的形式,首先是物以及用质料构成的物的持存,或就物作
      为本身独立自存,并具有某些特质,这一切都是抽象反思或理智的产物。这种抽象理智
      自诩要观察事实,且扬言要记述其穷尽观察所得的东西,但反而产生出一种形而上学。
      这种形而上学在各方面都充满了矛盾,却仍然为理智所不自知觉。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  收集整理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

返回
  
 
 
 
 
 
 
 
 
 

版权所有 © 2003年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网
本站由部编版语文网整理·技术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