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圆觉说金刚经

让你不要住在那个“象”上,不要住在那些个具体的事物之中。对那样的事物,佛学里面称它是有形有象的,因为这种事物是有生有灭的。为什么这样说?“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你算不算布施?算布施。但属不属于般若智慧修行必然的内容、过程和结果呢?那肯定不是,那是见地不透的结果,那样的实践是见证不到实相境界的。这只是修行过程中的一个内容、一个环节,你们不要停在上面,不要把布施的过程当做结果,千万不要停在上面!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你只有不住相、不住色布施,这样的布施才是我们提倡的内容,也是对大家提出的要求。须菩提,修行的人就是这样,在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不停留。那么如果你真这样去做了,始终在每一小时、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每一刹那都不停留,都不住在这个色、相的境界之中,那么你们大家所获得的福德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量的,是不可以想象的,也是不可以丈量的。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还包括我们对各种概念,对人生的各种观点,哪怕是如来我所讲的这些话语,你都不要执著。不要执著于我讲的内容,也不要执著于你践证过程当中所形成的观念。对那些观念、观点,哪怕是一个念头,只要不执著于它,那就是不住于相,就是任何观点都不住不著。为什么这样说?如果你是这样布施的话,那么就没有任何一个观念、观点会障碍你,你就不会停留在所有的观念、观点,哪怕是一个念头之中,都不会停留。

  “若菩萨无住相布施”,就是说如果每一个修行的人不住在这些观念上,哪怕是权威者的观念,包括如来世尊本人所讲的这些个观念、理论和方法上;你不住在这些观念上,不住在这些观点上,不住在这些念头上,哪怕是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当下,你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之中,那么这种布施,其福德同样是不可想象的,同样是不可丈量的。

  产生的福德是不可思量的,为什么说是福德呢?其实一个人修行所获得的这个德行,是没办法分的。但为了帮忙理解还是要勉强分一下的话,那可以分两个部分来认识:一种是福德,一种是功德。

  福德既是从理上入的,也是从行动上入的。这种行动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的过程,是在人与大自然和谐的过程之中,在人与社会和谐的过程之中产生的。如人的饮食起居、行住坐卧,只要不违背自然,都算是福德;当然包括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切行为,也都是福德。

  还有一种是功德。功德是把你对事物的认识、见地,通过内在的修行,那就是通过“应如是降服其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并且通过时间的积累,把所建立起来的福德转化成不可思议的功德。那不仅仅是要做好事,更重要的是,你要通过做好事,用谦卑无我、损知消念的方法去打开自己的胸怀,众善奉行,诸恶莫做,把胸怀通过布施的方式全部打开。当自己的心胸开阔到与道之体相合的时候,不仅成就的功德不可思量,因此而获得的福德也一样的不可思量。

  你就这样去做,在每一刹那之中,在每一秒中,在每一分钟,在每一小时,在每一个月,每一年……几十年如一日,几十年如一刹那,那么你的功德将是无量的。你的道体与德用就成为本然一体、无二分别的了,修行的内容就是这样进行下去的。

  那么既不住色,也不住相。不住在色和相上,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做到了,那么你可以去想象吗?须菩提,还包括所有修行的人们,你们会怎么样去认识?你们能否理解?佛祖如来在这个时候通过打比方的方法,来使你进一步加深对道——实相的认识。为什么他会这么说“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为什么要用“东方”?因为佛祖世尊所面对的,是这个娑婆世界里的每一个生活着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什么?是生命的运化健康层面。所以首先讲东方的虚空,那就是强调我们现在要使自己的身心,在更高层面上符合生命活动的规律,你得首先把这件事认识清楚。“东方”不仅仅是表达一个方位,这里的“东方”是表达了生机——生命之机。那么东方的虚空呢?能不能想象?能不能通过你自己的想象来认识?

  须菩提说:“不也。世尊。”没办法想象,也不可思量,真是没办法想象的。

  那么佛祖如来接着就说:须菩提,除了东方的虚空不可思量以外,那么你看看在南方,在西方和北方,还有四维上下的呢?他突出和强调一个东方的虚空,是有标志性的内容,是希望每一个人都有健康的身心。那么你向往健康的身心,你能想象东方虚空的结果吗?你想象不到的。那么南西北方,四维和上下形成的六合虚空,周边十方的虚空呢?你可以想象吗?

  须菩提说:不可想象,世尊。实在没办法想象。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既然是这样的六合上下的虚空、周边十方的虚空,都赶不上不住相布施那样的不可思量,打的这样一个比方是非常大的,无穷无尽的。就是说你建立起来的这种福德,它是因成就的功德而获得的福德,实际上就是与真理、与道体相符合的,那么这种福德是没办法想象的。既然大家都知道是没办法想象的,那么这样好的事,你们愿不愿意做?自然大家都愿意做了。须菩提肯定会从心里说愿意做,大家也会“亦复如是”的。“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就应该按照佛祖如来所讲的这样去努力,这对我们吸引力太大了,有这么好的福德,又为我们建立功德奠定了无限的基础,你说这个“饼”有多大?画这么大个饼,大家都同意。佛祖说:好,那行,你们觉得好,那你们应该按照我说的、教你们的去做。

  这个时候,要你“不住”相,到了后来又要你“住”,住在这个内容之中。你说这个辩证法真是没办法学,很难学。一开始让你学习这个内容,然后就问所学的这个东西好不好?好,但你不能住相。如果你住了相,就没有那么大的功德给你获得了。现在有了这么大的功德,大家愿不愿意去做?愿意做,好,那你就“住”在这个里面去做,好不好?大家说“好”,可是一想不对,让我们“不住”,最后怎么又让我们“住”,什么意思?搞不懂。不是搞不懂,佛祖是让大家不要停留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当中,他给你画了个框框,是让你“住”在整个虚空寂态当中。把你的思路都给你打开,把你的胸怀都给你打开,开到什么样的程度?任何的障碍都没有了。你“住”在什么境界之中?住在“本然如一”的境界之中,住在“无所住”上,你在那个境界之中去修行、去见证。

  所以在每一品当中,开始时一个肯定,然后一个否定,之后再一个肯定。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引导你的思维从肯定到否定,从认识到破除你这个“认识”的这个点,你一“认识”就让你“放下”。一旦你觉得讲得太对了,然后就告诉你,你不要执著这个见解,你不要执著我讲的这些内容;你要真不执著我讲的这些内容了,就可以获得包括六合虚空那样的不可思量的福德。佛祖如来也就是让你始终处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当中,那么这就是如来要达到的目的,同时也是符合般若智慧的本质要求的。

每一品、每一章节中讲的内容都让你不要执迷于它,所以必须用肯定与否定来进行结合,使你破除我执,非常地精妙。那么既要你“不住相布施”,又让你“住”在所教的那个——你所向往的六合虚空,那个有着不可思量的福德,“本然如一”的境界之中。

到了第五品,佛说:须菩提,我讲的这些东西,你怎么样去理解?看上去好像实现不了,不过你看看我,我已经实现了。但是你们还不能把我的这个实践的内容,我的这个“身相”当做什么?当做“相”,当做“好”,并把它当做固定的模式。说我觉悟了,不管是对自然的认识,还是已经见证了的这个规律,已经认识了那个本真之“我”;“真我”呈现出来了,与宇宙自然合为一体,我之心即“宇宙之心”。那么你们可不可以拿我的这种见解,我的这种境界来作为你的衡量标准呢?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现如来不。”须菩提,对于以上我讲的内容,对于我见证的这些成果,你是怎样理解的?是不是可以把我所见证的这些成果,和我所讲的一切了悟人生的理论和方法,当做如来真实义呢?这就是“可以身相现如来不”的涵义。

  须菩提说:不可以,您是稀有的世尊,是我们伟大的导师,我是绝对不会用这样的观点来看的。“不可以身相得现如来”,我们不能把如来世尊所见证的这个真理,以及所讲述见证这个真理的理论及方法当做如来真实义,当做见证真理的如来真实义的内容和过程。那是绝对不行的,不可以。他否定了。

  在宗教里有这样的话:佛祖世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那就包含在身相里边了。你们以后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不能把我这个“相”与“好”,我见证的过程和内容,就当做你们见证真理的内容,这是不行的。因为必须得靠你们自己去践行。佛祖就是说这么个涵义,为什么这样说?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个体特性、个体特征,每一个人开阔胸怀,行于布施,与道体相合的当下不一样,认识不一样。虽然都是圆满的,但是圆满的内容、圆满的过程和圆满的境界却有差别。所以说“不可以身相得现如来”,不能把我所具有的,不管是三十二种身相,还是八十种随形好的这些内容,照搬过来指导你们修行,那是不行的,那是会坑害你们的,那会使你们产生障碍而不能了悟人生。

  所以说“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就是我说的这些东西,你们不要执著它,不管是讲得再美妙的语言,说得再经典的真理,只要是我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只要是我对自己认识的概括与总结,你们都不要把它当做你们的标准。这是我践证的过程,是我经历的内容,如果你们一执著于它,就没办法提高,没办法得到成果了,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就。只有你们听完了以后,了解了以后,认识了以后,学会了以后,开始逐步践行了以后,见证了以后,对于这些个相,这些个观念、观点,哪怕是一个念头,全部都得放下,不能执著于它,这样才能成就如来境界。请大家要注意,不能执著于它——哪怕是一个念头,但是不等于让大家不要念头,不等于是没有念头。如果一个念头都没有,那就是住在“空”相上了,这种空相就是顽空。那么“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在这种情形下,既符合理事,又符合于理法,同样符合于佛法。

  佛非常严肃地、非常庄严地告诉须菩提:我现在总结了,你要注意了!“凡所有相”,那就是包括我在内,我是你们的老师,我已经见证真理了,我讲的这些东西都是真理,你只要践证,都是可以实现的。即使是这样,包括我所说的,包括你所认识的,从小长到大学习的,包括你现在修行过程当中所学到的、所证明的宇宙自然的知识,人类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理性的和感性的知识结构、内容、观念等等,这些都是相。记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虚妄不实的,都是你在追求真理、见证如来本来面目过程中的环节和内容,它不是目的。

  大家注意,这一品中讲到了相,在第四品中讲到的“色”与这一品中的“相”之间是什么关系?实际上色与相是对有形有象的事物的一体两面之描述。人脑对客观事物反应(映),即是色;对客观事物描述,即是相。所以不可以把二者对立化、孤立化来看待。

  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这些都是生灭法。你现在这个景象,我讲的这个理论,你见证了以后,没了;下一阶段还有下一阶段的内容。即使是到了所谓的终极,到了寂态,也不可以停留。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现诸相非相。即现如来。”如果你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真正认识到了这样的深度,有这样的见地,那就好办了,那就能够不执著于一切的观念了。也就是告诉我们说,在反应任何事物的时候,对于我们心念所呈现出来的任何思想意识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都不要执著;对于心念所反应出的任何的形象、思想观念、理论、方法,包括任何一个观点和念头,都不可以住在其中,不可以停留。当下放下!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做到“现诸相非相”,就会“即现如来”。即现如来怎么讲?就是当下即现如来本来面目。一句话,如果你能放下一切的观念,哪怕是我讲的,我见证的过程或你见证的过程,每一点每一滴你都时时刻刻放下,那么就在当下成就,即现如来本来面目。

  这个“如来”怎么讲?如来真实义——如来本来面目,怎么认识呢?

  在第四品中,佛祖如来引导我们,给我们画了一个巨大的饼子,无边无际,无涯无始;讲了如能做到不执著的时候,自己的心,自己的那个“主人翁”,呈现万象之“象”,实相般若当下现前。

  如来的“如”,当好像讲,当假如讲,也当可能讲,当遵循事物变化发展的辩证性讲;“来”,好像来了,好像又不在,好像走了又好像没离开,是这么个内容。你说“有”,它是“空”的;你说“空”,它里边又生出“妙有”,那就是对性体的一种描述。这是从梵文翻译过来时经过意译的,“如来”这两字非常巧妙地把性体的那种状态描述出来了。就好像我们说道体是什么样的?是个寂态。寂态既含动,又藏着静;既藏着静,又展现出动之因在里边。动静皆有,但又不动不静;动的信息中含有静的信息,静的信息中含有动的信息。“如来”就是这么个状态。

所以说在修行的过程中,就是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仅是行布施,不仅是不断地放下,而且放下得要彻底,连每一个观念、观点都得把它放下来,这样才会呈现般若智慧的本体。这个理是“如理”。般若智慧的本体,讲它,好像有;但你去找它的时候,却又找不见。

  这品的标题叫“如理实现”。这个理论讲得挺容易懂的,可是真想一想,又摸不着,感受不到;感受不到时,它却又讲得很分明。“如”在这个地方是“妙有”,是能够映现一切“有”的寂态,及运动、变化、发展的特性;“理”就是这种很巧妙的,似有又似无,似无又表现为有,这样的道理,是什么样的道理?是“大实相”之道理。这个实相是空性,而不是个感觉到的空。

  如果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说我啥都放下,放下放下,放到啥也没了,空了,认为这就是住在空性之中了……其实那个时候不是啥也没有了,而是有一个空,有一念觉受之空的存在;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住在那个“空相”上了。如果你执著于住在空相上,无论你怎么修,那般若智慧肯定是不会现前的,这就与我们第四品讲的“妙行无住”有了差别,与我们第三品讲的“大乘正宗”——讲不住一切知识和境界的相——就不相符合。所以不能在空上做文章,不要试图在所谓的空上建立起智慧,这么做般若智慧是永远建立不起来的,因为你的般若智慧被空念所占有、所掩藏、所奴役。“非相”不是空,而是空性,刹那间之空性。

  你只要不执著于每一个观点、每一个念头,而让自然产生的感受,万事万物的、包括自己生命的自然景观和大自然外在的景观,以及思想行为活动的各种念头——只要让这一切都像行云流水一样不断地流过去,那就是“不住”!那就是“非相”!如果你定在“一念空”之境界中,那就是“空相”,那就是一念顽空之相,这个时候如来真实面目是无法呈现的。

  讲一个例子。历史上有一个大成就者叫黄山谷,他跟着师父修行,由于自己做官,有钱有势,很多人捧场,滋长了骄慢心。有一天,他到师父那儿去了解、学习如何证得佛性,当时老师没搭理他,而径直走到门外,在树前闻了一下花香。他也跟着过去闻了一下,就觉得自己开悟了,然后写了很多的诗词。后来师父就告诉黄山谷的师弟,说你这个师兄比较难办,开悟没开透,我走了以后,他来的时候你得帮帮他。师父跟黄山谷的师弟交待了这么一句话,就圆寂了。黄山谷来了,他的师弟就问他:“师父已经走了,那么你将在什么地方与师父相见呢?”他一想,不知道,不知道在哪个地方与师父相见。这就是很典型的一个公案。

  实际上《金刚经》从一开始就把“见面”的地点都给大家讲得清清楚楚了,大家要去悟。过去说得道的人与得道的人相见,在性体之中见;你心即我心,我心即他心,他心即我心,心心相印,信息相通。这一句话好说不好用,“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必须得通过践行去见证真谛。那么这一品当中最重要的四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现诸相非相。即现如来。”这四句偈历来被修行的高功大德们传为佳话。其实质就是一个——放下!再一次告诫大家,是“现”不是“见”,智慧是自然的呈现而不是看见的。

  “如理实现”体现了什么?体现了理与实的关系。实践般若真理的那个“理”和实相的关系就是:你不要执著,你一执著,实相就不能现前。不管是谁讲的,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境界,你都不要执著,那么实相自然现前。这个“见”就是“现”;这个“实”,当道之体讲;这个“理”,是佛祖如来所讲的、自己见证的这个过程的根本内容,这就是理。前面所讲的都是理,这个“理”是实践中的真知灼见;“如”就是让你不要执著的意思,在这个地方,你要把它当做最好的、最高级的、最稀有的内容去执行,又要在自己的生命活动当中,在参禅打坐的过程当中,在行住坐卧之中践行见证实相之体。如果这个“理”和“实”的关系搞明白了,证道的理和法就会圆融,理法圆融、理法不二了,实相之体就当下现前。

  我们说大智慧能以身相呈现出来吗?是不是大智慧者展现出来的行为是非凡的、神奇的?在第一品就告诉我们了,不是这样的,世尊展现出来的是很平常的生活状态。那么如果我们认为世尊就是一个和大家一样的平常人对不对?还是不对!如果这样想那就著了色,著了“平常人”这个色相了。前面不是讲了“道在平常中”吗?那我们说“平常是道”对不对?也不对!这是著了“道”的相了,著了“平常”的相。当有一个观念、观点或概念障碍你的时候,你去分辨的时候,你去下定义的时候,那你就是著了这个的相。所以世尊在这里告诉我们,得“现诸相非相”。

    这一段主要是把这个理讲出来了,这个理最重点的地方在哪儿?“佛告须菩提”,佛祖如来,非常严肃地告诉须菩提,这是总结,是对前面所讲的内容的总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现诸相非相。即现如来。”这是对前几品讲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一锤子在这儿定音了。这一锤子,在这儿“当!”定音了。

    正人行邪法,邪法也归正;
    邪人行正法,正法也归邪。

    邪就是斜。外道不外、邪法不邪啊!在我们的心里啊!

        如果我们的那个参照系标准不歪,思维模式不僵化,那么旁门就不旁啊!旁门是旁在了我们的“心”里边了!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