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圆觉说金刚经

“佛告须菩提。”佛祖不仅严肃而且很郑重地告诉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意思是说,我现在讲的这些理论,如来我涅槃以后,再过五百年,有通过布施、持戒、修德而具有了慧根的人……这里说明一下:布施、持戒、修德,既包含着功德也包含着福德;既是无量的功德,也是无量的福德。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对我教授的理论、观念、观点和方法产生信心和决心,谦卑而诚信。如果功德建立不起来,修行也不可能坚持下去。从一般意义上来看,福德是成就功德的基础,如果没有布施、持戒而获得的这种福德,修行也不会有耐心、有恒心,不会产生极大的信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够动天地,巨大的信念从哪而来?从诚心来的。是从哪个诚心来的?是通过具体的布施,通过持戒表现出来的。

  那么持戒也好,布施也好,都是谁教的?都是如来教的。所以佛祖世尊非常严肃而且郑重地告诉须菩提:你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可以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这样说?你应该知道,像这样的人,不仅仅只是几辈子跟随大智慧、大觉悟者布施持戒修行。修行的水平到了这个时候,能够读懂如来讲的真实义,并且按着这样的话去说,也能去做、去实践、去践行,而且在社会生活当中、在人与人的关系当中去进行,通过布施,通过持戒,把自己的信心、决心、恒心和耐心都展示出来。那么像这样的人,不是一辈子跟随一个觉悟者修行获得的,修一辈子办不到,那是好几辈子跟着修行的人,通过修行种下善根。其实像这样的人,已经经历了无量无数的身世,跟随无量无数的大智慧者修行,种下的善根已经不可退转了,不可逆了,就只能是向修行的方向努力了,所以说他一看就懂。这是跟随过无量无数的大智慧、大觉悟者修行,进行布施持戒,才可能获得这样的无上善根和智慧。

  这个善根和智慧是怎么来的?能够读懂《金刚经》前五品的内容,并且能够相信如来讲的道理,相信所有的内容都是真实的,都是不容否定、不能否定的内容,那么像这样生出的信念,不是一辈子,也不是几辈子跟着大智慧者修行的结果,而是无数辈子跟随大智慧者修行的结果。因为我一说你就相信,我一说你就能去做,这可不是一下生起来的这种善根,这种善根是从根本上生起的,而且是通过累世修行奠定的基础,是有积累过程的。

在这样一类人中,还有人能够“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就更为奇特了。为什么?他可能看到一段话,或者能听到这里边的某一句话,就产生了净信,就产生了智慧。这种净信,就是没有任何杂念了。没有任何杂念的信,就称为净信,那就是生智慧,生觉悟了,那就是“当下”的事了。

  佛祖说关于这样的情况,关于这样的现象,关于这样的人,“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我是知道这些事的,我也是看到这样事的,也是看到这样人的,也看到他们是这样成长的。我拿一个觉悟者的人格告诉你,像这样的事我是知道的,你放心,我也看到过并能预见到,而且我自己也是这样经历的。“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这样一类人得到的是无量福德。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有个非常有名的六祖慧能,就是在路边,听别人在读诵《金刚经》,当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就开悟了。这都是佛涅槃一千多年后的事了,听到这么一句话,就产生净信。他这个净信是什么?就是觉悟,开悟了就叫净信。像这样的人还有没有?还有!达摩初祖来中国,“一花开五叶”,都是这么回事。而且后来的很多人,有很多人因听《金刚经》、学《金刚经》而有了觉悟。像这样的人,在过去有,在现在有,在未来还会有。

  但是佛当时说五百年以后,一定会有这样的一些人,像这样的一群人。但是不一定是一群人一下子就出现了,是过了这几十年出一个,到了那几十年或上百年又出一个,就是这样的。那么他把如语转成实语,这样如语转化成实语实际上就是以智慧人格在担保。就好像说:我保证这是我看到的,这是我知道的,没有关系,大家不要担心,照着做就行了。未来的人也一定会是这样的,像你们现在一样,我说的他们就会做,那时候也会产生这样的信力。为什么会这样说?他有根据。有什么根据?“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这些就表达出了,佛祖是有根据的,不是在这胡说,也不是信口开河,信口雌黄。这与我们这里有位学员所遇到的不一样。

  这位学员以前修“丹道”,去他那个师傅那儿,下面坐了一百多人,都是同修。他师傅在上面闭目打坐,完了以后把眼睛一睁开,就跟下面人说:“你们下面现在有四个人已经结了龙虎大丹。”好家伙!一百多个人就相互问啊,“你,是不是你结了龙虎大丹了?”大家相互问,结果一个都没结龙虎大丹。这就有点什么?这就叫信口雌黄。而如来呢?他讲的这些道理听起来好像比较玄,但是他还说:我说的都是实话,这些都是我践行见证来的,所以所说的永远都是实话。而且说没有关系,你不要担心,也不用害怕,以后肯定有人会“生实信”的。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生了净信以后,佛明确地告诉须菩提:我都告诉你了,这些都是我看见的,“是诸众生”是无量福德的结果。佛说不是我一个人在这说的,是因为他们不是一辈子修来的,而是多少辈子积累的,是无量无数辈子积累来的。人的智慧是积累来的,是能量的积累,是信息的积累。那么,对生命的看法,佛家认为生命是连续不断的。说你这一辈子不行了,走了,下辈子还来。说你走的时候就转生下一辈子,下一辈子走了再转生下下辈子,是这么修修修,修多少辈?修无数的辈子。没有具体数字来说明多少辈,就说无量,就是很多辈子。

  这个印度的语言就是这样的,对“多”没办法说,就说“八万四”;再表达不清楚,就是“无量”,它那个语言比较粗犷。所以佛说,这样的人是通过累劫生生不息的生命修行,把这个善根种下去的,所以他们获得这样的结果是很正常的;像这样的一类人,能够获得无量的福德和智慧,达到圆满觉悟的境界,那是必然的结果。像这样一类的人,再也不会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不执著于佛法的“有”,也不会执著于佛法的“无”。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像这样的一类人,如果执著于己心之概念,执著于觉悟之法的概念,执著于觉悟的概念,即著我的存在、人的存在、众生的存在、寿者的存在。就是说,这样的人升起来的修行的这些理论,并把它确立起来以后,当产生了这样结果的时候,这些人不会执著于自己觉悟的这个方法,也不会执著于如来所讲的内容。说佛法使人觉悟以后,他讲的是那种觉悟之时那样的“空”,既不执著于内容的“有”,又不执著这个觉悟时的“空”——觉悟时的空性;如果执著于这个空性,那么跟执著于法是一样的,也会著我人众生寿者的存在。就是你执著于这边的时候,你会著我人众生寿者的存在;你执著于那边的时候,同样还是会著我人众生寿者的存在。

所以说,你真要是学,你两端都不要执著。你就做!做得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实质上,这就是对放下、对布施的更深刻一个层面上的解读和否定;就是讲一个更细微的、更精细的一些方法,把它层层剥开,还要贯穿起来,既是肯定又是否定。你如果把前面五品当做天下最好的理论,他就告诉你,不行!这样是不行的,你必须得否定。如果说,因前面五品的内容获得了解脱,获得了自觉,那么你这个自觉是从哪来的呢?是从累世修行的结果而来。因为这种善,是无上的善根、是无量的福德必然发展的结果,是你老在那布施、老在那按着这个理论修行所获得的结果。那么像这样的人觉悟了以后怎么样呢?觉悟了,他不会再执著以前的那些内容,如果他要执著以前的那些内容,那么他这个觉悟就消失了,就变得著我人众生寿者的存在了;如果说他不执著于那些个理论,而执著于觉悟时所谓的那“一念空性”,那个时候怎么样呢?同样,也著了,著我人众生寿者的存在。

  如果你这个福德的体现讲的是这个结果,就是说你觉悟了以后,如果心中还有个具体的方法、具体的概念,那也告诉你,著相了,著我人众生寿者;如果你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法、具体的概念,那你也著相了,著我人众生寿者。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你著了“没有”的相。执著两端都不可能获得智慧,你得把心念全部都破除掉。全部破除以后是什么?就什么都不执著了,这样心无挂碍。但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那是说什么都没有也不对。而是有一切,但不执著一切;没有一切,但不空掉一切。

  无法相,无非法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意为不执著于任何相,一切都可以是法。无法相,即是离一切相;无非法相,此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切离也离。

  虽然是一切离也离,但不是没有一切色,不是没有一切相,不是没有一切法,不是没有一切念,也不是没有一切见,而是让这一切自然流过。这就是不住色、不住相、不住法、不住念、不住见,这就是不执著,这就是不停留。

  连“不执著”、“不停留”的这个念都不起,这才是一切离也离的智慧功夫境界。这样才能呈现自己那个本然之心。

  当然功夫是一步一步地练起来的,这其中有几个过程:首先是念起觉消、觉起念消;然后是要把握念要起还未起即觉的境界;最后是无起无消的境界。应该在这个层面去认识念起与觉消的关系,念与觉的关系,起与消的关系,是这样行在每一个当下。

  佛法最难讲的,就是这里边的“那个”道理,他是翻来覆去地讲。翻来覆去,表面上看把你的思想弄得搞不清楚了、模糊了,实质上不是的。你如果有觉悟,你不著,那么这一切的讲法,前六品的一切讲法都没有意义了;如果你著了一边,那么如来所讲的这个东西就是对我们的教化。第六品的内容就是对我们具体修行过程中破除心生障碍的教化,就是让你破除我执。

  实质上从第六品开始,通过持戒来确立正信,产生正见。这个正信确立起来,正见确立起来是靠什么?靠戒律。那个戒律是什么?是心戒。心戒又是什么?不著!不著这边,也不著那边。你著了“有”的一边,犯戒了;你著于“空无”的一面,犯戒了。如果张三觉悟了,你把张三的这个方法当做自己觉悟的方法,也不对。何况是其他的所有方法呢?都不能执著。他不允许你执著,不让你去执著。这个就是这一品的内容和内涵。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就要像如来那样,像如来平常而且一直教导的那样去做,去肯定、去否定。你们这些修行人,现在有没有明了如来所说法?如来这样说法的用意何在?“知我说法如筏喻者”,这些法,如来所教的、包括我们学习到见证到的一切法,其实都像渡人的船一样,渡到了岸,就应该下船了,哪有背着船上岸的?“何况非法”呢?把你渡过了河的船都得放下,何况那些你要否定掉的东西呢?你这个“想要否定”的概念呢?都得放下。法尚应舍,更何况那些未能见证觉悟的法?同样也是都要放下的。这就是告诉我们,不能执著于有,也不能执著于空,有与空两边都不能占。

  第六品所讲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非常复杂。它的复杂就在于一层一层剥,一层一层剥,剥得你没地方站,你也没地方想了。佛告诉你,没地方站,你还不要执著于“没地方站”的那个观念;没办法想,他还让你把“没办法想”的念头也不能要。

  这个过程叫什么?叫做持戒的过程。那跟我们现在了解的所谓宗教形式的持戒过程是不是一样的呢?现在所谓的持戒的过程,那就是不吃这个,不吃那个,不宰这个,不杀那个,那个戒是“粗”戒,很粗糙的戒律。佛祖世尊讲的“如来戒”呢?那就是心戒。既不是这样,又不是那样;既无所从来,又无所去。所以佛祖世尊讲课的时候,他用的是什么?用的是“如来”的名号。就是不能著于空,又不能著于有,他强调的就是这个。

  就像我们平时生活中一样,可能有很多不明白、不了解的事,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应对的时候还执著于自己的那个不明白、不了解的见解。对生命的认识,我们学习了有色的和无色的生命,讲的时候理解了,可是回到生活中,看到了具体事实,有的人心里面又没底了,又产生了恐惧的情绪。那是什么?就是我们所学的理论成为了障碍,成为了自己实践人生、了悟真理的障碍。学的东西仅仅成为概念,而不能成为生命活动的内容、了悟人生的内容,不能成为改造、提高、完善生命活动的过程,这样一来就没办法弄了。

  生活当中这样的情况太多了。例如,我们BG的时候,本想要求只吃一餐,但是考虑大家BG的身体基础不够,就临时决定吃两餐把身体调整一下。可是大家因此产生了多余的想法,有人建议少做一餐饭,买一箱快餐面放在BG室,饿了可以随时吃。那结果会是什么样呢?可能就不止两餐了。其实我们的思想不能真正把妄想熄灭掉,“有”的时候还会变得“更有”,“无”的时候它会走向极端,把空无的这个“顽空”当做了根本,这都是不行的。不是执著于这一端,就是执著于那一端,这样智慧出不来,般若智慧不能现前。像这样的实例,在平常生活当中是非常多见的!

  所以第六品,实际上是通过心戒——持心戒,来确立起正信的。让你不著边,没有边可站,没有边可想,这不就行了?可是到了下一品恐怕更严厉,“没有边可想”的这个念头你都不能有,“没有边可站”的这个念头你都不能出,一层一层给你剥光。实际上是让一个人深信觉悟,觉悟了以后,明心现性以后的功夫都在里边讲了。

  以前大多数人只是认为《金刚经》是讲“空”的。读去读来,它里边似乎既不是空又不是有,既是空又是有,所以讲出这么个东西来了。你说空,它也让你不要著边际,不要著相,不要著色;你说它有,你还说不上来有在什么地方。实际上讲的是心中虽有无数的意念,但却不著在任何意念上。这种境界即是空性,即是如来!所以说没办法翻译,过去古人把它翻译成“如来”这个境界,但是如果你有如来境界的这个概念,最后又告诉你,那不对!你说有来不对,有去也不对;无来不对,无去也不对;如来不对,如去也不对。最后你没办法站脚了,就让你破、破、破到最后你啥都“不是”,那就啥也“是”了。实质上就是讲这个,这个里边包含的就是辩证法。

  讲《金刚经》还得举点儿例子,打一些比方,来讲具体生活的内容,结合修行过程当中的生活内容把它讲出来,结合做功课的内容把它讲出来。现在我处于那种有这个想法的状态和境界,但是把这个想法想完了以后就取消,实质上就是放下。每时每刻都“有”,每时每刻“放下”,还得连“放”的念头,连“下”的念头都不要有。所以明心现性的功夫我们讲过,就是“察照寂”,但是这样讲察照寂还不够确切,因为佛祖这个理论一层层在剥,剥到无处可察,无处可照,连“寂”都得剥落。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