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圆觉说金刚经

所以说,无有定法,就是你不要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当做是获得智慧的唯一的名称,或者唯一的方法,你不可以这样去想。如果你执著于这个想法,你就远离了使你走向觉悟的正法。佛法“亦无定法。如来可说”,就是没有任何具体的、固定的所谓的觉悟之法,可称它为“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具体的固定之法,供如来教授。没有具体的方法可说,只是这么简单地讲一讲,取个名称,便于理解。可不要执著这个名称,只是通过这样的方法,为了你能理解,让你学进去了就放下它。学进去之时,就是放下的最好时机。

  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这个“不可取”,不是说没有用才不可取,而是说不要执著它。你一执著,非要在网上买衣服,网上衣服漂亮;非要执著某个菜好吃,那就不是正法。非要说如来佛讲的这个东西就是定论,这就使正法成为邪法了。如来讲法,尤其是对金刚般若智慧的讲解,是无有定法的。如果你一执著它,你便是对金刚般若的本质内涵产生了谬误与曲解,你这个思想是错误的,是在这个意义上的“不可取”。“不可说”,不是“不能说”。不可说,是不可以思议它,是不可以通过自己的思想——“我随便想”来了解的。可以把我随便想的东西都当做佛法?不是。如果你执著于如来讲的内容,那么他讲的内容就不可以被实现,不可以被证得。在这个层面上是不可说的。

  但是不是不能说?如果不能说,那么佛说法四十九年,而我们已经说了这么多。不可说也是让你不要执著它,是勉为其难地表达着如何走向智慧的这些方法,是没得办法把那个“第一义”表达完全。你如果按着这个方法去走,有可能达到光明的顶点。“不可说”说的就是:已经说了不可以执著,不可以思议,不可以随便乱想,不可以凭自己的思绪纷飞地想。若要这样想了:我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就会产生什么什么结果……那是妄想!那么“不可说”的结果是什么?非法非非法。

  “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这还是在进行否定。这个否定和前面的否定不一样了,它是对所讲内容的肯定。说你照着这么做,不要执著它。你一执著它,就是“非法”,它就不能做为你开发智慧、启明智慧的方法。“非非法”,又通过“否定之否定”对你肯定。你只有否定了它,你才可以获得正知、正见、正觉。就是把这个观念否定了,只去行,在行动过程中展示,就是“非非法”。那还是要做的,一定要做的!

  “非法非非法”,我们是这样解释的:所谓觉悟之法,实际上根本不能说是觉悟之法,但是又不能否定其是觉悟之法。不要从形式上去认定它,因为金刚般若的境界——形式就是内容。讲金刚般若智慧的时候,大家要注意整体性——形式就是内容,现象即是本质。如果你要透过现象来看本质,那就错了,那就是“非法”;如果说现象即是本质,形式就是内容,那就是“非非法”。所以说,如果真明了《金刚经》一至七品的内容,那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无一不能应用。实质上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内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是没有停留的。人的观念也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是不停留的。那么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呢?就是如何应对好,能够做好称法行。法行于称的时候,那是什么样的内容?那就是整体的智慧的展现。

  那么为什么说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呢?因为事物本来就是这样的,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运化过程。人修行觉悟,展现般若智慧,是要你符合“自然而然”的这个特性的,不是让你在那儿进行妄想而产生妄想的结果。你看到一件衣服,觉得颜色好漂亮;可别人就不一定觉得是漂亮的,为什么?每个人对颜色、对事物的感染力表达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看待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用这样固有的、不变的方式去认定事物和看待事物,产生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不是智慧境界下的产物。

  修行升起的这种正信,修行产生的这种正觉,需要你符合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种自然规律。那么人的意识,也得符合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样的一个规律性。人也是个事物,人这个事物和大自然的事物是一样的,人丝毫没有在任何时候脱离开运化发展的存在规律。修道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会顺应大自然、顺应自然而然的这个规律的过程。

  那怎么进入呢?是这样讲的,“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为什么不可说、不可取呢?我刚才提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怎么说的?法无定法。因为事物不停地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人这个事物也是这样,不可以用一个过去的事物来鉴别现在,也不可以用当前这个事物去鉴别未来,绝对是不可以的!所以佛学当中讲到“三心”——过去心不可有,现在心不可有,未来心不可有。三心从哪来?从分别、执著、妄想来;分别、执著、妄想从哪来?是从人升起这种贪——贪念,瞋——瞋念,痴——痴念,慢——我慢,疑——疑惑,“贪瞋痴慢疑”,从这个过程当中来的;“贪瞋痴慢疑”从哪来的?从“色声香味触法”来,从所谓的身体的需要来的,从所谓身体本能的需要来的,从所谓的身体内部的感受来的。

说这首歌很好听,怎么好听?咱们唱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好不好听?好听。好听是因为这个声音,这个过程,这个当下,已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的缘故。这个事物是不是运动了?已经过去了?这个过程已经变化了,成为过去了,发展了。现在歌已经唱完了,已经讲了这么半天话了,如果你拿那个声音来衡量现在,不一样了。这就告诉我们什么?不可说,不可取。就是不要你停留,不要你住在已经成为过去的形式和内容中、现象和本质中,它本身是一体的。所以和你讲了,“非法非非法”。你如果就本质去谈现象,可它本来是一个东西,没有两个;就现象去谈本质,而现象就是本质,形式就是内容。所以说它是“非法非非法”,就一句话概括了。但我们展开讲,就是这样来讲的。

  “所以者何”,对于这些问题又进行了归纳。说你只有不断地肯定,不断地否定,不断地肯定与否定、否定与肯定、否定之否定,你这个生命活动,你这个智慧才与大自然万事万物的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同步。这个时候,人之心就是天心。什么叫天心?像天一样的,天心即自然之心。因为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是无时无刻不处在运化发展之中的。你的心与它符合的时候,那么你这个心就与宇宙所有的事物同步、同根、同体了。这就是什么?道心!如果你按照我说的这种方式方法去体会、去思议,认为就是道心,那你又错了,这是非法;如果你完全否定了它,以后不按照这种方式方法去做,那也不对。做也不对,不做也不对。关键点就在于:有任何法,而不执著于任何法。

  你有可能是通过这个方法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许你用别的方法进入,认识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同一的、统一的整体。所以我们中国的古人有“天人合一观”;在两千多年前,古印度的佛祖世尊讲述的是一个所谓的宇宙观——人之心与宇宙之心同体。他是通过这样来进行总结的,既是对前六品的否定,又是对第七品肯定的否定。从第五品开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现诸相非相。即现如来。”第七品是对这一个事物总结的后继的延续,往后延续开来,既是展开了讲,又是当断得断地讲。当断得断,就是放下。

  现在我们有了“放下”这么个认识,就可以总结“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们是怎么样理解的呢?我们是从修行修证功夫上去认识的,从般若智慧的本质去认识。什么样的本质?一切证得圆满觉悟的人,都是以自自然然、自然而然之法,而当下进入的。这样的进入方法是什么?就是无为法,就是无为而无不为之法。怎么进入呢?只能在“当下”进入。你说我慢慢进入行不行?不行,就是当下切入。当下切入,现象就是本质,形式即是内容。只是一切贤圣,在进入的当下、进入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我们讲个公案来帮助大家理解。佛陀在世的时候,常常有斋主来供奉。每一次都是先请佛陀来接受供奉,然后佛陀会给斋主讲经说法。有时佛陀不在,就会由他的弟子来受奉示法。

  有一天,一位斋主来请佛陀受奉,正赶上佛陀和他的弟子们都出门了,只留下了一个小沙弥看家。这位斋主就很虔诚地奉请这位小沙弥。小沙弥说:“我还没开悟,哪会讲法?还是等世尊回来再供奉吧。”斋主不管他怎么说,就是很坚持,今天就一定要供奉他了。小沙弥没办法,只好战战兢兢地跟到斋主的斋堂。

  斋主跪拜祷诵奉辞,小沙弥坐在受奉的座位上,如坐针毡,手足无措。供奉完成以后,斋主就说:“请尊者开示。”等了一会儿,上面没动静;再请,还是没回音。原来小沙弥害怕让他讲法,供奉到一半就逃回祗树给孤独园去了。

  斋主等了半天也没有声音,抬头一看,只有一把空椅子。当下悟到“人空法空”,当下开悟。他马上赶去给孤独园,想向那个小沙弥拜谢和讨教。小沙弥正担心他会再找来,跑回自己的房间赶紧把门闩上。果不其然,他刚把门插好,斋主就来敲门。小沙弥这么一着急,当下“法空人空”,也开悟了。

  这则公案讲的是什么?就是法无定法,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我们已经学习了法、非法、非非法,其实不应该断开,应该这样来认识——法非法非非法。可是我们遇事的时候,就成为了法非、非法非,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执著于自己的见解,执著于自己所闻、所见、所感、所思的内容。这样应对事物,自己的主观意识活动就会给自己制造障碍,无法呈现客观存在的本来面目。

  所谓斋主与小沙弥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当不执著于色、不执著于相、不执著于念、不执著于见、不执著于法的时候,法就无定法可言。没有什么固有的法是进入之法,也没有什么法不能进入,这样自然就出现了故事中的人空法空、法空人空的觉悟境界。虽然都是呈现觉悟境界,都是当下进入,但是进入的“当下”各别。

  一定是要当下切入的,所有大觉悟者都是这样进入。只是每个觉悟者进入的那个当下各不相同,时间不同,方式不同,进入后所达到的境界层面也不同。但是都必须是处在无我的状态和境界,才能呈现出当下;都是自自然然、自然而然地进入,无法可法、无法可为的自然无为之法,这样当下进入。

  故事中的斋主和小沙弥,从进入的方式上看好像不同,但都是当下无我无为,处在不分别的状态,这样才当下切入。斋主不是在佛陀讲法开示以后,学习到、认识到了一个什么法而进入的;而是在他意料之外的处境中,在他认为应该有人讲法的时候,人却已经离开了,椅子空了,这一刹那,突然呈现出那个不分别的当下,当下切入。那个小沙弥也是一样,一丁点儿的思想准备都没有,当他处在非常着急的那个状态时,就是我们人的思想高度集中,没有任何的顾忌,没有任何的牵挂,一切的一切都已消失,而呈现出无内无外的无我境界,这样当下才得以呈现。

  “当下”不是能够设计或想象出来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恒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人的意识活动只有符合了这个自然发展规律,以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和应对事物,“当下”才能自然呈现。当人的思想意识活动处在有准备的状态之时,总想着、设计着进入的时机,有一个修行的概念、行法的概念或进入的概念,那都是执著,都是有我的境界,是在旧有的、固定的参照模式下的思想意识活动,受我相我见我执的障碍,这样“当下”就没办法呈现。就像禅宗大师描述的那样:开始修行的过程,好像不管怎样努力,可还是长久处于谜团中,剪不断,理还乱;开悟的当下,即如一朝桶底脱落,刹时豁然开朗。

  所以就有了这样一句修行明言——“理要顿悟,事要渐修”。理上的悟入,必须是当下切入的。切入的当下,就是要能够体现出整体性——形式就是内容,现象即是本质,过程就是结果。它没有一个过程让你慢慢地进入,过程与结果是一体的,同时呈现。因此整体性的现前,即是当下的、顿入的。

  但理上的顿悟,不是孤立存在或呈现的。而是靠事上渐修的积累,才有当下的呈现,才能在呈现当下之时切入。所以佛祖世尊说: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因此佛祖如来在第七品中强调了法无定法,他也无得无说。

  我觉得鸠摩罗什老师在一千多年以前,把《金刚经》中成就的这种金刚般若智慧讲得已经非常完美了。可是千百年来,有很多的并没有真正觉悟的、并没有见证到般若智慧本质内涵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没有真正达到明心现性的境界,甚至于连明心的层次都没达到,即使是达到了明心的层面但没有现性,那么他们对《金刚经》本质内涵的认识就不可能深刻,就不可能彻底究竟,就不可能见证到金刚般若的整体性。所以,其讲解是越来越脱离开了金刚般若智慧所本有的不可分的整体性,没有把它的本质内涵——如来真实义讲出来。他们大多数都停留在佛学文化这个层面上,进行学术研究及学术探讨。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