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圆觉说金刚经

第六章

破见惑 断思惑 成果层智
当下明 无所住 现智无身

**********  第一节 一相无相 **********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译文]
  须菩提,又有问题要你思考了,你的想法会是怎么样的呢?

  须陀洹(初果罗汉)能否产生这样的念头,认为自己证得了须陀洹果?

  须菩提恭敬地回答:不可以,真的不可以产生这样的念头,世尊。

  这样说是什么缘故呢?须陀洹被称为“入流果”,入法性之流,即开悟。其已经达到不入“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其实本无“法性”这样的概念可言,更无所谓法性之流,所以无处可入,只是称为入流果——须陀洹而已。从功夫层面来看,所谓入法性之流,就是已破了见惑,但是不等于是见惑已完全破除。

  须菩提,那么对于我下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你又会怎样理解?

  斯陀含(二果罗汉)能否产生这样的念头,认为自己证得了斯陀含果?

  须菩提恭敬地回答:不可以产生证得斯陀含果的念头,世尊。

  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斯陀含被称为“一往来果” (一还果),而实际上既没有往,也没有来,已经达到不往不来的境界,只是称为一往来果——斯陀含而已。二果罗汉从修行功夫层面来看,不仅只是破见惑,而且已经开始破思惑了。

  须菩提,下面又有第三个问题要问你了,你的想法会是怎样的?

  阿那含(三果罗汉)能否产生这样的念头,认为自己证得了阿那含果?

  须菩提恭敬地回答:不可以,世尊,阿那含也不可以产生这样的念头。

  为什么说不可以产生这样的念头呢?阿那含被称为“不来果” (不还果),而实际上并无不来,已达到无来无不来的自由境界,只是称为不来果——阿那含而已。三果罗汉从修行功夫层面来看,是见惑思惑皆破。

  须菩提,对于我所要提出的第四个问题,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阿罗汉(四果罗汉)能否产生这样的念头,认为自己证得了阿罗汉道——达到了“道”的境界?

  须菩提恭敬地回答:不可以,根本不能有证得阿罗汉道的念头,世尊。

  这样说是什么缘故呢?实际上已经达到不著一法,不住于任何的理和事,达到“空性”的境界,这样才称为阿罗汉;其实也只是这样称呼,假其名而已。世尊,如果阿罗汉产生这样的念头,认为自己证得了阿罗汉道,达到大彻大悟,即著我的存在、人的存在、众生的存在、寿者的存在。四果罗汉的修行功夫,已经觉悟到无所谓见惑和思惑。“阿罗汉道”,是达到不生不灭,自然无为——“道”的境界。

  世尊,如来评说我证得了无诤三昧——解空理、离烦恼,于一切无诤,人中修“空性”境界第一,是放下一切欲望而修空第一的阿罗汉。

  世尊,我不会产生这样的念头,认为我是放下了一切欲望的修行人,即离欲则空,是空性境界第一的阿罗汉。

  世尊,如果我产生了这样的念头——我证得了阿罗汉道,世尊就不会评说须菩提是安于净寂的修行人。因为须菩提实际上不住于修行的一切具体内容,不住于修行的一切概念、观点、念头及行为,所以只是称须菩提是安于净寂地修行而已。
  
  按:《金刚经》第九品 一相无相
[释义]
  注:(一)罗汉,是还未行菩萨愿,只修正自我身心而获得一定成果的修行人。在家和出家皆可。罗汉功夫有四个层面:须陀洹(初果罗汉)、斯陀含(二果罗汉)、阿那含(三果罗汉)和阿罗汉(四果罗汉)。

  (二)见惑和思惑

  见惑:五个方面——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见惑属于思想、学问和观念上的问题。

  思惑:五个方面——贪、瞋、痴、慢、疑。思惑是因感官功能需求的本能情趣所引起的。
  
  我们在讲第九品之前,把第八品再回顾一下。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我们通过回忆,对过去所学的内容进行温习、复习,那么我们的记忆就跟着深刻,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种下的这个“种”就非常的清晰。

  第八品开篇,佛祖世尊问须菩提,打个比方,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把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奇珍异宝这样多的财富,所有的物质财富装得难以想象的多,干什么?用来布施。那心量已经非常大了,这个人的胸怀已经很了不起了,说用这样的方式来行布施,这样的人获得的福德,你认为多不多呢?

  须菩提回答说:非常非常多,难以想象的多。哪个人能够想象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大?一个地球就把我们眼睛、把我们的胸怀全部装满了;还不要说一个地球,有时候一件小事就把自己的心塞满了,哪还能装一个地球?三千大千世界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说我们平常做人的胸怀才多大点儿啊?如果有一个人,他的胸怀大到什么程度?把难以想象、难以计数的财富用来布施,可以获得的福德是非常非常多的。

  为什么会这样说?“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我们看上去他积累了福德,但是这些福德只是暂时的内容,它是你这个生命活动得以改造的一个过程,它不是永恒的,它不是至真的真理、根本的真理。所以说,既然福德不是根本的真理,那么他这样布施所获得的福德不具有定性,不可能永恒长久。福德无自性,因此像这样的福德,“是故如来说福德多”,如来说非常非常多,很难用数量来衡量。用“三千大千世界”是个模糊的概念,大家学习《金刚经》以来,听到了很多次关于“三千大千世界”这样一句话,而且千百年来很多人讲解经典时,就讲一个太阳系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太阳系构成了一个“小千世界”,那还有中千世界,还有大千世界。所以这么大个世界是难以想象的,那你这样布施所获得的福德呢?也是难以想象的多。但是难以想象,不还是有数量的范围吗?有“三千大千世界”这个范围、界限,还是可以用“多”来形容的。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关于以上所说的福德这个现象,已经多得难以计,多得无法想。他说还有一个例子讲给你们听,打比方说,如果以后有人,“于此经中受持”,看到或听到《金刚经》,就是这本经典,并按照经典的内容去修正自己,并且使自己的身心发生改变;或者说,只听到了四句偈,哪四句偈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现诸相非相。即现如来。”就这么四句,后面还会学习到其他几个偈。不管是此经典当中的四句偈,或者说其中的某一句话,如“现诸相非相”,为他人说,就是传授给他人。你自己受持读诵也可以,你把这部经典的内涵讲给别人听就更好了,那么你的福德,比我们刚才所讲到的用财宝布施那个难以想象的福德要大得太多!更无法想象!

  讲这个内容,大家会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人就是拿这几句话给人念一念,拿经典给人看一看,而人家给了那么多的财宝,还胜不过这么几句话吗?为什么会这样说?“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这个问题就非常严肃了,非常大了,为什么?一切诸佛——所有觉悟了的人,所有见道的人,所有明心现性的人,所有的大成就者,他们修正,他们练己,他们成就之时,那个当下获得正觉正智,获得正觉正智的那个法,都与本经所讲解的内涵没有差别。所以就这么说,“皆从此经出”。

皆从此经出,怎么“出”?这个经典的内涵涵盖了一切诸佛成就之时那个当下、那个境界,描述的这个境界与一切觉悟者的境界都是一样的,是这么个意思。觉悟者是什么样的境界?空性。空性有多大呢?那就是比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个福德还要大的。说到“多”用什么来打比方?印度人喜欢用恒河,恒河沙数,沙等恒河,来比喻多;我们中国要这样来比,中国的黄河和长江的沙数,等沙数多的长江黄河,那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你说谁能说得清楚? 我们看人,说一个人长得漂亮还是不漂亮,美还是不美,也是比较产生的。如来佛祖讲这个如理的时候,运用了比喻、比较的方法。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这个“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切诸佛,诸佛成就正觉正智的时候的那个法!那个当下之法,获得觉悟境界的那个法。说那个法是什么法?“所谓佛法者”,所谓获得当下成就的那个方法,不是个方法,那就是个不是方法的“方法”,即非佛法。 

讲了这么半天,又是说明,又是打比方,说完了以后又否定。为什么要否定?就告诉你不要看了这个经典以后,脑子里边有个固定的概念。又有什么概念?一切诸佛及诸佛所获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是从这个经典当中出来的。如果你读完以后你就产生傲慢的情绪,那就挡住了你的法眼。所以佛祖如来在这讲述如理时,是边讲边否定,边讲边证明,证明之后进行否定,是让你不要生什么?不要生妄想、执著和分别心。

所以说《金刚经》好,好在什么地方?好在每一句话、每一段或者每一个章节里边,无时无刻不透着睿智。什么样的睿智?境界般若。境界般若含在哪里?含在文字般若里边。这个文字般若运用时,还体现出方便般若。只要你能学到、能看到、能受持此经,并使自己身心得以转变,获得觉悟,获得无上正等正觉,那你的眷属般若就得以全然地呈现。最后证到一个什么?证到无我的境界——实相般若。归结起来还是金刚般若的五方面,“实相、境界、文字、方便、眷属”般若混一块儿就是一个般若,即所谓的金刚般若智慧。金刚般若智慧有多大呢?这个里边也告诉我们了,长江黄河沙数等长江黄河所共有的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比这个还要大得多,那就是无数无量。所以就没办法说,是无量无边无数,了结了!说智慧有那么大,这么个智慧是什么智慧?永不消失的,永恒的智慧。

  那么我们回顾了一下第八品当中讲到的这些内容,明白了布施所获得的成果。佛祖还是继续给你画饼!这个饼一开始画,先画个圈,画到后来圈中画个点,再后来饼中还画个图案,你喜欢啥样的图案就给你画一个啥样的图案。只要你喜欢,你受持,你去传诵,那么这个饼你就吃下去了,那你获得的就是无法表达的、不可表达的那么个内容。

  我们再看看第九品,第九品讲破相。怎么叫破相?“一相无相”。记得我在2005年写过一个偈子,“一相一重山,相相万条河”。那么要破这个相。我们人如果有一个观念,就会派生出无数个观念;有一个观念障碍自己,那就会有无数个观念障碍自己。那怎么来破这一念、破这一相呢?在讲解第九品以前,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如何破念、破相,从何处入手。

  所谓破相,就是破人的观念。哪怕是能破一念,你从一念入,念念入;一念破,念念破。这就是我们平时讲课当中讲到的事无巨细,事情没有大也没有小,都是一个观念在作怪!那么人有哪些观念需要我们破呢?人认识事物,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在认识自然和社会以后,人的脑子里边确立了很多关于这些认识的观念。这个认识就是一种观念、概念,这些观念和概念沉淀、积淀,成为形成自己衡量人生活于自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参照模式标准,以及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的准则。那么一个人要走向觉悟,从一念上破,就要研究什么样的念是需要破的。

  实质上无论哪一个观念,都是需要我们去认识的。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观念、概念、念头认识不清楚,就没办法去破。《金刚经》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它就是理入在前,那就需要你懂得一定的基础理论,基本的理论。佛学把“惑”分为两类——思惑和见惑,也可统称为见思惑。就佛学来讲,在它庞大的体系里边,它把一般常人形成衡量事物的标准的那些观念归了类,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对所感觉和所认识的内容以及所起的反应,都称为“见”。你对事物的认识都叫见,感受到的是见,眼睛看到的是见,耳朵听到的也是见。通过人脑里面参照事物的思维模式而反应出来的内容,就是你产生的见解,来自眼耳鼻舌身意而产生的这些内容都是见解。

  思惑怎么理解呢?比如练功时出现反应,给自己带来的困惑,带来的不明白,这个“不明白”会使我们产生思虑,导致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意识活动出现问题,这个由此而生起的问题就是思惑。

  那么见惑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五个方面内容,第一是“身见”。身见,就是身体有了疾病,我们就会反应出来;人家说某一句话,你觉得是妨碍了你,你会产生身见。与身体活动有关的那些个见解都称为身见。

  第二是“边见”,其实边见非常容易理解。每个人都有美与丑、好与坏、高与矮、胖与瘦等观念的分别,这就是框框。这个框就是个“边”,它就是个边见。“哎呀,这个人长得好美!”这个“美”从哪儿来的?自己脑子里边有个衡量美的框框和丑的框框,你会执著于自己对美与丑的事物的感受,一执著就到一边去了。脑子里面有这样的符合自己美的观念的框框,那么美的想法就产生了。说“那个人那样是不美的”,就因为自己脑子里有一个美的标准,而相对产生了“不美”的想法。你执著于自己的见解的时候,这个“美”就使你的思想产生了一边倒,这是框框形成的见解。先是你的思想观念有边界,然后你靠在边界上。用划的框框认识问题的时候,无疑给你的认识带来了一边倒的认识。一边倒,你不会中正,你偏于一边,这就是边见,也是执著。这两个内容同时符合,那就是边见。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