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圆觉说金刚经

如来境界,在这个内容当中一开始就点了什么?一个觉悟者在过去发愿起心的时候,就与真心自性不可分割,已经是一个整体了。因为是从心里边流露出来的,是不可分的。此时求道者与觉悟者是一个内容,不是两个!不是两个个体的存在,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内容。这个内容是什么样的内容?是“庄严”,庄严的净土,净土之庄严的如来境界。

  所以说这一品开始之时,最重要的是这一时刻发了这样一个愿,发愿之时,即是觉悟之时。

现在就谈谈“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于法”,那就是当下,获得什么呢?获得了法没有?获得了觉悟之法没有?没有。哪有任何一个法、一个可以使人走向觉悟之法,能从外在让你求得成就?没有!而必须是自己真心自性里边生起的、呈现的内容。呈现的什么内容?呈现的是觉悟的内容。这个内容是什么?这个内容是一个觉悟者的觉悟境界,是一个当下了悟人生那一刻的境界,是这么个不可说、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大家认为须菩提这样的回答很稀奇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佛在往昔的时候,在燃灯佛所那个地方成就了。那么就是说,一个有道心的人,他修行的时候,能不能把自己修行所成就的功德,所获得的福德,把它当成庄严佛土的“装饰材料”放进去?使这个佛土更加地绚丽,更加地庄严和更加地璀璨?就是说使本心更加清净,能不能有这样的想法?不可以。那是不行的,那也是做不到的。那是妄想!

  那么菩萨在修行的时候,就是有道心的修行人应该怎样行“菩萨行”才合度呢?“应如是生清净心”。怎么样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就告诉你,说你有那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应该怎么做呢?你只能做——“如是生”。这个“如是生”是“如是住”的内容,住在哪个里边?住在“生清净心”里,这实质上讲的是定与慧等持的内容。这个“住”当“定”讲。应生什么“心”?实质上是让你生起“如是清净心”。什么叫“如是清净心”?就是心如是住——住无所住,则生清净心。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的“应无所住”就是智,“而生其心”即是慧。住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应无所住”上,住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一个过程中,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个“定”!是于行住坐卧中不停留的定。有的人一说定,就认为是啥也没有了的境界,不是的。应该是啥也没有了,又是啥也有,这叫映而不执的慧定,叫定慧,叫定慧等持。

  关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的这个“心”和昔在燃灯佛所这个“心”实质上是一个心。这个心也就是佛土,“无所住”即是庄严。住无所住之清净心,即是庄严净土。那么佛祖开始就问了:能不能凭借修行,凭借修行所成就的功德和获得的福德,来使己心更加清净?修行的人可不可以有这样的想法?回答是否定的。如果一有个“清净”的概念,有个“使清净”的想法,这就是有所住了,因为本没有所谓清净的概念,只是个描述而已。如果认为有片清净的、庄严的佛土,而且还能使其更加清净庄严,这就是你妄想的结果。

  那么所谓的庄严净土——清净心、无所住心,说我们修这个心是什么样的?佛打了一个比方,“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这个须弥山是很大的,非常大,不可限量的大。但是它还是个山王,比那个不可限量的还要大,这个为“大身”——心之身。大身,大到什么程度?大到须弥山王那样。但是那么大,这只是个说法,“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这个“身”,跟我们脑子里边认识的人的这个身体、树的这个身体、大山的这个身体是不一样的,它是个非身是名大身。只是打个比方这么说,大家不要执著,不要执著于我打的这个比方。

  讲到这个地方,我岔开讲一讲。就是在唐以前,我们中国的庙宇有两种摆法。其中一种就像我小时候所唱的儿歌那样,“如来佛坐中央,十八罗汉立两旁……”其中如来佛坐中央,还不是一个佛,两边还各有一个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然后才是十八罗汉立两旁。庙宇这样摆设是有讲究的,它是一种“表法”的摆法,表什么法?修持之法。通过什么?通过六度万行来修持,是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展现出来的内容。这样的寺庙里边是十八罗汉立两旁,这十八个罗汉于佛所在的那个时期,修行的功夫成就在佛弟子之中是最好的。十八个罗汉,都达到了阿罗汉果这样的功夫水平,这表明四果罗汉实际上都是行六度万行的。从寺庙里的摆法看,强调的是实修,像这样庙的摆法一般是比丘庙。所以修行一定要实修,你想实修,获得般若智慧,了悟、了脱人生,你必须行六度万行。你看十八个罗汉立两旁,身姿各异,姿态各异。这意味着功夫是通过一个层面、一个层面递进修上来的,也表现了六度万行中不同的修行方法和修行内容。

如来佛坐中央,还有两个佛在身旁,也就是三个佛,这是表的什么“法”?表的是“法、报、化”三身佛。也就是后来所讲的,东方琉璃光药师佛,亦称“报身佛”,主要是表健康的肉身存在,功夫的能量信息存在,报身智慧的存在。如果一个报身佛的存在不是健康的,不是有功夫的,不是有般若智慧的,那怎么可能为众生祛病消灾,解脱一切有情众生?所以报身佛表身心整体的健康。西方佛名为阿弥陀佛,亦称“应化身佛”,阿弥陀佛呈现的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智;是不以报身为载体、而又兼容遍透于一切存在的全自动应化的一种智慧身,即身后智呈现的所谓西方极乐净土。中央佛名为如来,即“法身佛”,是一切智慧得以呈现的根本,是道体的呈现,是报身佛和应化身佛得以成就和展现的前提条件。

  在唐朝时期还有一种庵庙,是比丘尼住的地方。摆法是三身佛坐中央,十二菩萨立两旁。这个庙宇里边表什么“法”呢?就是女性修行贵在于点滴细行中行愿,像菩萨一样有慈悲心。女性修行内容大多数具有这样的一个现象。

  那时候庙里一般来说存在这两种格局。可是到了宋以后,尤其是元、明、清,庙里宗教化色彩更浓了。由于修持六度万行的人少了,觉悟的人少了,所以庙宇改换门庭了。如来佛坐中央,文殊、普贤立两旁,背后是观音,大雄宝殿外是地藏。这也是“表法”的,表什么法?就是要行大乘法。这个时期,多数经典是大乘经典,就是印度的佛学文化同中国固有的修行文化结合起来后,形成了中国式的大乘佛学的修行方式,讲究修行的内容是行菩萨愿,修觉悟身。大家要了解,这个“觉悟身”,其实是心,是法身。后世修行人越来越重理轻行,就是因为法、报、化三身相应不太好完成,修起来挺困难,尤其是改变肉身,使色身得以转,达到报身成就,非常困难,所以特别强调法身成就。因为禅宗在中国的影响非常地深远,行大乘。了悟人生,最好是开悟。修大乘就是按照“菩萨”这个等级修,通过行愿来开阔胸怀。通过人在社会上交往,在具体的事中就把心胸打开,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修行。强调“众善奉行,诸恶莫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变自己,来了悟人生,它是行菩萨愿的。但也因此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些弊端,“菩萨们”发心修行,只要了悟就行,就算是解决问题了。所以从宋代以后,真正的大觉悟者、大成就者,就非常地稀有了。其原因是强调行愿开悟,而淡化了个体生命的实修是应该从功夫层面进入的修行内容和过程;强调了菩萨行,淡化了证罗汉果。

  其实六度万行,主要是对生命活动进行改造的具体要求,那是要求从心身两方面同时修起的。因为修证罗汉,主要是从个体意识上转,从报身这个“色”上转。六度万行它既可以从修证罗汉个体圆满上来用,又可以用于大乘菩萨行。六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主要是在行愿上体现出来的。后来的人都认为修大乘快,做点好事就以为是行菩萨愿了,认为立竿见影,这样就完全背离了身心整体修证的实质。

  由于“修法”上发生了变化,所以庙里佛、菩萨像这个“表法”的摆法就不一样了。中间一个如来佛像。如来的称呼,是对法身的称呼;如来佛,是对报身的称呼,中间的这一个如来佛像实质上是对法、报佛身的合称。但是久而久之人们就只注意追求法身成就,而逐渐淡忘报身佛的内容,忽略了身体的生理健康和修身的功夫内容,以后法身成就也就变得不可能了。这时佛就被人们尊为神了,大彻大悟的人变成了我们今天人们认为的不可能达到的神,今天的社会认识就是这样的。应化身佛像实质上是什么?应化身之“应化”,大家注意了!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智,是本源智慧的光体佛。实质上佛在这里是没有任何的形象的,应化身就是这么个描述,叫应化身佛而已;应化身实质上就是能量信息自动顺随因缘的应化而应化,是应化智的展现。

  东方琉璃光药师佛,就是祛病、消灾、延寿。他为什么在东方?这是取东方之生机,通过发十二大愿,获报身成就,报身成就者必须得具有祛病、消灾的能力,才有可能具圆满智慧德相。实质上庙里边的这个表法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寓意深刻。通过各种各样形象的表法来开示众生,把深奥的修行文化通过简单的佛菩萨像、罗汉像表达出来了,把开发智慧、延年益寿、祛病消灾的方式方法都包涵其中了。东方琉璃光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中间如来佛——一切法都包涵了。其实是三佛同体,三身相应。

  所以很多人学佛法,不能从整体上把佛学中的各种理法贯穿起来修。庙里的这些文化发展到后来也就名存实亡,啥也不谈了。

  那么一些庙中如来佛坐中间,左手这边是文殊菩萨——智慧第一。文殊菩萨是通过智慧来行愿的,是开发般若智慧的能手,这种智慧是属当下进入的。右手这边是普贤菩萨,普贤是天底下行愿第一的,力量大得很。佛必须得具备——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大菩萨这样的愿力,才能是具有如来佛之品质。实质上是告诉我们什么?修行应该是从观音法——观自本性入手。修至观音的大慈大悲现、文殊的般若智慧现、普贤的大无畏愿力现、地藏王的苦行欢喜心现,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圆满智慧德相了,愿力和行愿的内容就都呈现了。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