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圆觉说金刚经

第二章

平常人 平常事 平常心现
当下入 善护念 其心降服


********** 第一节 法会因由 **********


[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译文]
  我是这样见佛所做、听佛所说的。
  开示如来真实义时,佛讲授了这部经典,地点是在舍卫国,由学生祗陀和给孤独合建的道场——祗树给孤独园。在道场中,居住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出了家的修行人,他们都是聆听这部经典的人。
  吃饭的时间到了,世尊整理好衣服,拿着自己的饭钵,与大家一起走入舍卫大城化缘。在城中依次化缘之后回到居所——讲经说法的道场。吃完饭,收拾好衣服和饭钵,洗完脚整理好座位,跏趺安坐。

  
按:本段原文即昭明太子所划分的《金刚经》第一品法会因由
[释义]
  在讲解《金刚经》的经文之前,我们讲了金刚般若,就是大智慧。讲了什么是大智慧,什么叫般若智慧,什么叫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和眷属般若。
 
  实质上,从《金刚经》讲般若智慧这个内容来看,五般若,也就是一个般若。实相般若当中,你只要去展示,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用的时候,它就会出境界般若,出文字般若,还有方便般若和眷属般若。一个人的智慧在现实社会当中,只要是你用的时候,你处在的这种境界是不是一种般若智慧境界?是不是一种无我的境界?那么你这一种无我的境界被文字、语言、电视、录像……不管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时候,是不是表达出了那种无我的境界?这种文字语言的描述,是不是达到了这样的目的,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如果是呈现出无我的境界,那对智慧描述的这种文字,就是文字般若。
 
  以前没有电视,也没有录音的设备,般若智慧在社会运用过程当中的客观现象,只能靠文字来记录,靠行为语言来表达。而现在表达的方式多了,所以我们把“文字”不应该看成仅仅只是书写的文字,而是包含文字在内的行为语言、口头语言、画面语言等等,比如说录像、电影、电视等,只要是表达出那种智慧的、无我的存在的文字等语言内容,那都是文字般若。

  那么“方便”,就是说你把实相般若智慧展示在生活当中的时候,你起到了方便的作用没有?是不是给大家和众生带来了利益、带来了方便?而这种方便,又不是常人的聪明才智所能展现出来的内容,而是那种不可思议的、巨大的奇迹内容。人只有在这种无我的境界下才能产生这种结果,是般若智慧的展现,这就是方便般若。
 
  “眷属”,一切“有情”皆眷属。过去对眷属般若的描述,主要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六度波罗蜜”。六度万行是人在生活当中,在修行过程当中,在这六个方面所展现出来的思想言行内容符不符合无我的存在。如果符合无我的境界,那么它就是眷属般若。
 
  其实这五般若就是一个般若,那就叫金刚般若。金刚般若是无所在、无所不在的。
 
  那么佛在讲授《金刚经》的时候,从开篇是怎么进入的?“道”呈现出的是个什么样的内容?人的般若智慧呈现出的是什么样的内容呢?开篇给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内容——“法会因由”。
 
  《金刚经》是讲述圣人智慧的一部经典,而且讲空性,是一部非常伟大的经典著作。这部经典著作是从古至今所有追求真理的人,所愿意了解、研究、探讨、实证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经典,伟大的经典。那么其在开篇中却写出了一个伟大的圣人他的生活内容,很简单,就跟一个平常人一样。说一个大智慧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与平常人有区别吗?首先一开始,给我们的感受,一个修行的人、要求道的人、追求真理的人,应该怎么样去实践?怎样去践行见证金刚般若?践行见证大智慧?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呢?《金刚经》一开始给我们的一个印象、一个答案,那就是化缘、吃饭、落座,这样一个很平常、很通俗的生活内容。但是这个内容真不真实呢?前面有一句话那就是“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是怎么样一个含义呢?那是一个记录者、听课的人在下面做记录,如实地记录佛在讲话过程当中的具体内容。那么对这样讲话内容的记录过程,用一句话表达,就是“如是我闻”。意思是:我是见佛这样做、听佛这样说的,我见到一个觉悟者的行为行动,听到一个觉悟者的声音,是这样在表达着般若智慧的内容,是从平常的生活当中这样去展示、去讲述的。“如是我闻”它包含了这样一些内容。“如是我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是我听到的,我是听一个圣人、一个觉悟者这样讲述的。我是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这不是我自己编的,是如实的描述、陈述着这样一个生活的内容。我没有丝毫地夸张,也没有丝毫地去贬低,而是恰如其分地自然地描述、讲述和复写。
 
  那么这个记录者是谁呢?就是阿难,佛祖这样一个伟大觉悟者的兄弟。对于这样一个词,我想不要做过多的解释。文中最重要的还有一个内容,除了“如是我闻”以外,还非常简洁地表达了这样一个开始。
 
  “一时。佛在舍卫国”就开始进入正题了。“一时”,当“这个时候”讲,或者“那个时候”讲,它描述的是时间,但是这个时间又不能确定。为什么不能确定?因为讲述真理——般若智慧,讲述对真理的见证过程和认识,是没有时间限量的。你要说某年某月某时开始讲,可不可以?可以,但在整体上不符合要表达涵义的整体性。所以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词语“一时”。这个“一时”,可以是古代的那个时候,也可以是过去的那个时候,还可以是现在的这个时候,还可以是未来的某个时候。“一时”,可以是在任何时候,读到这个内容的时候,认识这个内容的时候,见证这部经典的时候,怎样解释、应用都非常地恰如其分。所以说“一时”用得是非常地美妙。“一时”怎么着?就跟我们写作文一样,把时间、地点、人物点出来了。哪个时间?“一时”;人物是一个觉悟的人,一个伟大的尊者——世尊如来;有觉悟的佛陀在哪个地方讲的?在舍卫国。

这个舍卫国,据过去讲解经文的老师们研究,在历史上的地理位置处在中印度。因为古时候的印度,分为南、北、西、东和中印度。舍卫国在中印度,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度。从一开始这两句话,我们看到了鸠摩罗什老先生译解佛经的精炼:我是听佛讲的;是在哪个时候讲的?是佛在那个时候讲的;在哪个地点讲的?是在舍卫国讲的。人物、时间、地点都表达出来了。

  在舍卫国的哪个地方?又进一步讲明了在祗树给孤独园。这是一个道场,现在也可以说是一个讲高等哲学知识、讲真理的地方,那就是开发般若智慧的大学,属于科学的殿堂。但是过去,这个道场——这个科学的殿堂叫什么?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给它起这么个名字,叫“祗树给孤独园”。这个名字表达了什么含义?那就是由谁投资建造的,投资商是谁?是祗陀和给孤独这两个人。祗陀是舍卫国的王子,给孤独是这个国家的富豪,非常富裕的一个大财主。他们为了给一个大觉悟者、具有般若智慧的人建造一个道场,拿出了自己的金钱,投资建了一个非常美丽的、非常庄严的、宏伟的学堂——道场。做什么用?讲道,讲真理,讲如何探寻真理。所以,前面一共讲了三句话,用三句话就很简洁精辟地把时间、地点、人物都表达清晰了。

  那么建立了这样一个学堂,有多少人在那儿听佛陀讲课?有多少人跟随佛陀一同追求、探寻真理呢?或者说有多少人参加并聆听这场报告会呢?“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句话就表达了。“大比丘众”,就是有很多追求真理的人,一起在那听课,在那学道修道,跟随佛陀来追求真理。那么到底有多少人?交待得很清楚——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个数字,历史记载是佛的常随众。佛陀走到哪里,就有那么多的人跟随他,时常聆听世尊的教导和全然知觉的讲述,这是一个层面的内容。那就是说,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有很多的人追求真理,和我们一样,也是喜欢对自己的生命、对大智慧、对宇宙的真理、对人的生命存在、对人类生存的这个大自然,以及对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的关系、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行探寻。那么这个真理是什么呢?那就是般若智慧——金刚般若!

  下面的文字描述了一个人物,描述了他是怎么生活的,这样的生活对我们了解、认识般若智慧有什么帮助?一个对真理有认识、有见证的人,他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什么样的态度来进行生活?“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就是在这个地方生活的一群人,到了吃饭的时候,佛陀这个伟大的人带领着大家干什么?到吃饭的时候,就准备吃饭的内容。把衣服穿好,把饭钵弄好,到哪里去?到城里面去。干什么?乞食——化缘。人家会供养他们饭吃。

  那么,这里面包含了什么内容?也就是说,这么一个伟大的见证了真理的人,和一个普通追求真理的人,所过的生活是不是不一样?是不是有高出于周围人的、高出平常人的那种现象呢?没有!佛陀和大家一块儿,把衣服一换,或者说把身上的衣服整理一下,带上自己的饭钵,出去乞食,化缘。化缘是一种布施!在过去来讲,去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头发清理一下,拿着自己的饭钵就走了。佛陀表现了这样一个非常平常的、与所有的乞食化缘的人——也就是修行的人——一样的生活。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然后佛陀拿着自己的饭钵,和大家一块儿,很有秩序地到城里去化缘。注意这里不是一哄而上,也不是一哄而去,而是很有秩序、很有规矩、很有风范、很自然地到城里面去。“次第”就是顺序、依次的意思。 

  化到饭以后,“还至本处”。拿着已经化缘来的食物,拿到手上带回来。“饭食讫”,不紧不慢地把化缘得来的食物吃完。“收衣钵”,把饭钵洗好了,放回原处,把衣服整理一下。紧接着,或是讲课,或是打坐,很自觉、很自愿地进入自己的工作状态。没有人吹个口哨,也没有人敲钟来提醒。“洗足已。敷座而坐”,再看看脚,走路沾点泥,打坐的时候不方便,洗一下脚。把脚洗完,“敷座而坐”,把座位整理好,坐在法床上,“法相庄严”。 

  这样整个的过程,讲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平常生活,就像我们写的对子一样——“修行本是平常事不离柴米油盐;悟道却须大丈夫全在行住坐卧”,横批“无我便是”。佛陀的这种流畅的身心行为活动不是体现了“悟道”的境界,他这是“‘得道’本是大丈夫全在行住坐卧”!得道的人符合朴之性,所以定是大丈夫,他的德行全在行住坐卧之中、平平常常之中展现出来了。 

  过去讲“法相庄严”。如果认为法相庄严就是在那儿一坐、眼睛一眯,那不是法相庄严,那是木头疙瘩。那样一个平常人,一个做为人生活的内容没有了,生活的过程消失了,般若智慧就无从谈起。般若智慧不是个木头疙瘩,也不是铁疙瘩、铜疙瘩、镀了金的疙瘩,不是!而是一个活灵活现的、有血有肉的、需要吃饭穿衣的,这么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吃完饭做什么?脚洗一下,整理法衣,而后盘腿安坐。这段话描述了凡圣一如的生活内容,描述了觉悟者与平常人之间没有差别的生活过程,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那么突现眼前的,什么是金刚般若?也就是中国古时候,高功大德们说的“平常即是道”。吃饭时吃饭,上课时就上课,做了一些很平常的事。

  不像大家讨论起来,BG的人十年以后会不会飞起来?你要是BG十年,一出来就飞起来,那就是“道”?大家想象的那个“道”是幻想、妄想!跟现实的生活不一样。可是讲述《金刚经》这个金刚般若——万有本源“道体”的时候,人家却讲出一个很平实的生活内容。可是我们大家现在还不知道要追求什么。《金刚经》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一个最伟大的世尊,一个最伟大的觉悟者,其生活的内容与过程,就是这样自然地符合“道行”的。

  道行体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状态?就是自然而然地吃饭穿衣安坐,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模式。所以别人一看,这样的人就不像是个得道的人,为什么?跟大家想象中的“道”好像应该表现出的这一条、那一条不一样。如果用我们的平常心来衡量,那么显然佛陀这一伟大的尊者,在那个时候给我们做出了这样的榜样——不是个榜样的榜样,是个什么?是这个平实而朴素的,如行云流水般的生活内容成为了榜样,是很自然的穿衣吃饭打坐。这就是第一品的内容。

  第一品的内容没有很多。为什么非要在经典的开篇介绍这么朴实的内容呢?言外之意,那就是告诉大家,修行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不是有非分的想法,不是把很多神奇的东西和愿望去展示出来,不是!就是那个平平淡淡,吃饭穿衣落座。这个落座,相当于去练功、去休息。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认识,金刚般若是什么?金刚般若就是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穿衣时穿衣,该练功时练功,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

  从前有位禅师,他的朋友来拜访他,问他一个夏天都干了什么?他说这一夏天忙得很。他朋友问都忙些什么?他说:吃饭,做事,睡觉。就干这三件事,而且还说是轰轰烈烈的。这就不好理解了!但是我们的答案在哪儿?佛陀在《金刚经》一开始如阿难所看到的、所描述的那样,过着平常人的生活。跟这位禅师讲的内容是不是一样的?禅师把这个《金刚经》精妙的内容展示在了自己的生活当中,是全然无我地体现在了生活中。

然而我们现在的人呢?还没出门就描上口红了,头发上还擦了一点儿摩丝,先打扮打扮。需不需要这样?一个追求真理的人,没有多余的想法,就是整理一下,清清楚楚的,简洁明了,平平常常。所以说平常事现平常心,“平常即是道”。

  第一品当中讲述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道在平常中”,“平常即是道”。只要你常处无我的境界中,不管是柴米油盐,还是行住坐卧,你不著!这就是一个“乞士”的威仪,是法相庄严。我们以为法相庄严就是应该把眼睛眯着或者闭上,两腿一盘,装模做样地在那儿。那可不是威仪!威仪是一种风范,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是一个平常的事。而不是站在那儿、摆在那儿,像个雕像那样的庄严。那样的庄严叫什么?叫宗教形式的庄严!宗教殿堂庄严,宗教的木头疙瘩庄严。那不是一个觉悟者的智慧庄严!

  在平平淡淡的过程当中体现出来自自然然的行为,这种自然的行为没有一点修饰,即符合大道无为的淳朴之性。到了吃饭的时间,拿起饭钵,整理好衣物。一千二百五十人都跟着他一块儿,很有秩序地到城里面乞食化缘。你到这一家,他到那一家,没有拥挤的现象,就是自觉。打好饭,然后把这个化缘到的食物,带回生活、修行的道场,吃饭、洗钵、整理衣服、洗脚、安坐。修行的内容就这么平常。

  这里面告诉了我们什么?般若智慧不是妄想,也没有执著,更没有分别。那是什么?般若智慧就是流畅的、平常的、自然的生活内容,没有任何一点修饰。大家看到佛陀在生活内容中,有一点儿修饰了自己没有?画了口红没有?描了眉没有?没有!平常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有没有说,我今天要讲课了,要煨个汤来喝喝?有没有要求?没有!没有丝毫的分别、执著与妄想,就是那么流畅的、平常的、自然的生活内容。什么样的内容呢?行住坐卧。

  什么叫威仪?行住坐卧即威仪。平常生活中,大家总是“装”,人多的时候就打坐,人少的时候就妄想。然后就讲条件,这个老师怎么样?那个老师怎么样?总是在选择。这样修好不好?那样修行不行?总想找个新的方法。“这个方法不行,我再找个更好的方法,想办法编个更好的、更合理的方法。”可是你总是依主观愿望来选择,怎么可能合理呢?

  平常即是道!道表现在平常的行住坐卧中,就是行云流水般的生活内容,那个展示出来的,叫做自然无为!如果要选择,你到这一家去,我到那一家去……那就没有“次第”可言了。“次第”两个字的意思是依次,是有秩序,是自自然然的。你到这一家,我就到那一家。一看这家房子破了我就不进了,会不会?不会的。那家房子好,他们家吃得好点儿,我就去打饭?不是这样的。你别看就这几个字,是秩序井然!大家一看,这不是外在的东西吗?一个大觉悟者,一个般若智慧者,他的形式就是内容,现象即是本质!你看他外在是这样,他内在也是这样秩序井然的,他的思想意识活动是这样流畅的,内在的气血活动也是非常流畅的,是没有障碍的。他没有选择!所以没有障碍。

  以前对《金刚经》的讲解,有些老师会讲很多关键词,“如是我闻”、“一时”等等,可没有讲到这个平常的、整体的生活内容。为什么要强调“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个庞大的队伍!在古时候一个小诸侯国没多少人的,一个比较繁华的国家可能也就是百十来万人。那个时候的印度,是由若干很小的诸侯国组成的。一个国家很小,人口是有限的。可是一吃饭的时候,或者是你要干事的时候,行住坐卧有多少人在参与?在追求真理、追求道的过程中,有多少人来参与、追求呢?一千二百五十人。到了吃饭的时候,这一千二百五十人,不用打钟——咣!咣!咣!不用的!很自然的,大家的生活就跟佛陀一样。

  很多人以为这里只写佛陀一个人,是佛陀一个人的境界。不是!这里面有界定范围的短语,界定了!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块儿生活!是需要一个很大场地容纳的。而且这个小诸侯国人口不多,在那个时期社会生产力又不发达,社会生活又比较简朴,一千二百五十人一出去都要吃饭的。乱不乱?不乱的。这上面并没有只写一个人,没有写佛陀一个人在吃饭、在更衣、洗脚,不是的!而是在这个修行的群体之中,有觉悟了的,也有还没觉悟的,他们都自觉地遵循着这个内容,非常有秩序。

  一千二百五十人,多大的队伍!这里边没有写对声音声响的描述,没有的。那就是秩序井然,安安静静,拿着饭碗就走了。而且出了道场,上街上,你在这条街,我在那条街,每个人去不同的地方乞食。写到了有这么多人,不仅说明了佛陀在舍卫国当时的那种地位,什么样的地位?一个得道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受人尊重,同时也描写了当时一千二百五十众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在这个一千二百五十人的群体中,佛陀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员!

  那么一个大觉悟者的生活态度是什么样的?人生观是怎样的呢?“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他的观念就是这么流畅的,是不著观点的、与群体和谐统一成为整体的这样一个整体观。就在那儿,一起去了,一起回来。这么一个见证了真理的、伟大的圣人,他的生活同一千二百五十人的生活是一样的,而且都遵守这样一个秩序,都按照这样的方式在进行着。那么他的威仪是什么?他的威仪在哪个地方可以见证到?——行住坐卧。行住坐卧是什么?用几个字来概括——平常之中。

  在这里面写着一个“多”和一个“少”。 一个“少”,佛陀,就是一个人;一个“多”,一千二百五十人。佛陀生活在这个群体之中,有分别没有?从一开始,就表达着智慧内容当中的金刚般若属性,具有什么属性?没有大小、多少、贵贱的分别。具有大智慧、大觉悟的、见证了真理的人,与平常生活的人、没有见证到真理的人,生活的内容是一样的。做为佛陀,在当时来说,是备受推崇,受人尊重的,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但是他和大家在一块儿,没有大小贵贱之分!也没有说,我应该多点儿,你应该少点儿,没有!所以说般若智慧这个实相,是无大小、无多少、无贵贱的,这是从意识上来看;从行为上来看,就是纯素之朴的境界。

  所以我们读《金刚经》要从这个层面上来认识。从一开始,《金刚经》通过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了金刚般若的属性。金刚般若的属性就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大不小,不垢不净。但是在这个里面,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有血有肉的人,他的平常心就是这样体现的:我起,众人皆起,并不用号令,“吃饭啦!大家听我的,开始排队!”……没有!没有这样叙述,没有记述这样的场面。“尔时世尊”,到了吃饭的时候就和大家一起“著衣持钵”,这么通俗易懂,描述得明明白白。跟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描述一样。非常地清晰!而且时间、人物、地点,从点到面,从个体到群体,是不是表现得完整而流畅?是的,非常地流畅,而且文字还非常地通俗。

  “金刚般若”是永恒的,永恒地遵循自然法则,没有人为的主观内容在里面,丝毫没有!所以说《金刚经》每一句话都点题,紧扣主题。什么主题?金刚般若的特点、属性。它这样点题,表达的是什么?是自然的内容,自觉的内容,自觉的与自然的内容,是没有分别的内容。就说吃饭的时候,吃完了以后的内容,都是一个自觉的行为,也是一个非常符合自然特性的行为。自然自觉,自觉自然,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在哪些方面?

  “如是我闻”,这个“闻”,当听到讲,也可以当看到讲,在这个地方要当看到讲,阿难是在这里描述佛祖讲述《金刚经》之前的生活内容。“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指在这个地方发生的一件事。什么事?佛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起生活。这个是开始,人物、时间、场地都有了。他们干什么呢?“尔时世尊”,到了吃饭的时间。这个时候出现了什么?出现了自然的行为、自觉的行为。“著衣持钵”这是个自然行为。很自然的,肚子饿了,要吃饭了,吃饭时间到了,把衣服一整理,钵子一拿。那么像这样自然的行为是佛祖世尊一个人吗?不是。一千二百五十人,有这么多人,是这么多人的自然行为。他们是怎么样的“自然行为”呢?“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大家很有秩序地走到城中,按照个人走的路线,很有秩序、很自然地把食物化到自己的钵中。这是什么?这是个自觉的行为。

  人家是一千二百五十众,而我们呢?几个人都搞不定。为什么搞不定?就是缺乏自觉性。就像平时在家里过生活一样,今天做了一盘子菜,没吃完,放在这忘记了,到了第二天坏掉了。有时候多做点饭菜,收到冰箱里,再做饭的时候忘掉了,又坏掉了。这就不是自觉的行为,这就是浪费行为。为什么?忘记了就是愚昧行为。人家这一千二百五十众,自觉地依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着生活。这么讲是对客观事物的自然描述。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难道是佛陀一个人在这样做吗?是一千二百五十人和佛陀一块儿共同地、有秩序地在做,都是很自觉地、本能地、习惯地进行着。那么这种自觉,又体现出一种很自然的行为。这种自觉性符合自然的行为就是道!道之用即是德,人的身心行为活动之德,在这个过程中,淋漓尽致地被体现出来。

  所以开篇的“法会因由”,它这个“因由”的重点在哪儿?大家学到现在有没有眉目?这个般若智慧体现在哪儿?“因由”体现在般若智慧之中,般若智慧体现在生活之中的行为上。这种行为是什么样的行为?是一种自然自觉的行为、自觉自然的行为。这是不是个整体?群体的整体特性和个人的行为融为一体。这个群体和个人的行为没有分别,没有大和小、多和少,没有贵贱的分别,这样把它体现出来了。

  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吃饭、落座,把它写在最开始。为什么要这样写?金刚般若的属性表达了什么样的内容?“平常现道”怎么现?就在吃饭穿衣和群体生活中体现出来。大家学习金刚般若,从哪里学?从“平常”当中学!佛祖世尊是教我们这样一个教育法啊!表达了这么一个涵义。从平常的生活当中来学习,“平常即是道,道在平常中”。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