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圆觉说金刚经

**********  第二节 善现启请  **********


[原文]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译文]
  世尊安坐后,这时长老须菩提随即于众人之中站起身来,整理好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跪地,双手合十恭敬垂首向佛请教:最伟大稀有的世尊,如来践行见证了圆满觉悟,不仅帮助所有发愿的修行人修正自己的心念,而且还慈悲详细地进行教导。
  世尊,诚心修行的男人和诚心修行的女人,发了证道、了悟人生、走向圆满觉悟的心愿之后,应如何住?应该怎样来修正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的内容,怎样建立正信、正念和正见的思维参照模式,使其证得圆满觉悟,了悟人生呢?
  佛祖世尊说:好啊,好啊。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那样,如来践行见证了圆满觉悟,不仅帮助所有发愿的修行人自我修正心念,而且还慈悲详细地进行教导。
  你现在认真仔细地听好,我这就教给你。如果诚心修行的男人和诚心修行的女人,发了证道、了悟人生、走向圆满觉悟的心愿之后,应该像如来这样住——当下进入,这样使自心得以降服。
  是的,我们一定会按照如来所教的去践行。尊贵而稀有的世尊,非常高兴并愿意聆听如来教导。

  
按:《金刚经》第二品 善现启请
[释义]

        注:原文中“云何降伏其心”中的“伏”字,现在人们多理解为:因外力的作用而被迫接受,使之服从、屈服。而文中“云何降伏其心”所要表达的涵义是:如何内求诸己,从心念——思想意识活动本身去用功夫。这层意思用我们所认为的“伏”字就不能表达其本质内涵,只能用“服”字表达其涵义。“服”字的含义是:诚服、信服,是从“心”之本性中呈现出来的。这与文中所要表达的本质内涵——不能依靠外力的作用或外求来达到,是相一致的。因为古时候“伏”与“服”通假,也就是应为“云何降服其心”。所以为方便现在人们理解,而不因此产生对原义的误解,本书原文保留“伏”字,在译文和释义中用表达原义的“服”字。

         我们在讲第二品“善现启请”之前,首先温习一下第一品的内容。
 
  “法会因由”,就是讲了一个关于开发智慧的报告会。在报告会的内容中,其“因由”的主题内容是讲关于如何开发般若智慧的,其所讲的内容的主体和内容的形式是一个东西。“法会因由”,“法”的涵义是:理和事是一体的,融为一体不可分,称作“法”。大智慧是什么样的?是非常神奇、玄妙的吗?大多数修行人认为,大智慧是不可思议的,是高高在上的;可是佛陀这位大觉悟者展现的智慧,是怎么样的不可思议?是平平常常的不可思议。在第一品中,我们看到了佛祖与一千二百五十人的修行生活,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是这样的“不可思议”。
 
  “法会因由”讲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块儿修行,佛陀在那个环境当中与大家融为一体。这个平平常常生活的“因由”,即是般若智慧的体现、道心的体现——平常心即道。
 
  现在开始讲第二品,“善现启请”。
 
  在这一段经文当中,又有了新的发展,在这个地点和这个时间里,有了新的角色出现。这个新的角色叫什么名字?须菩提。“须菩提”这个名字,在座的很多人是比较熟悉的。因为中国有一本小说叫《西游记》,《西游记》里边有一个主要的角色孙悟空。孙悟空出世以后,找到第一个师父学习修行,这个师父的名字叫什么?须菩提。
 
   “须菩提”在梵文中,是一个具长寿的、而又有德行含义的人的名字,是表达了这样一个内容。须菩提在佛祖的十大弟子中,是空性第一的。所以讲金刚般若,谁提问?须菩提。他在当时的那个环境中,讲“空性”第一,证明“空性”、践证“空性”第一。这个人最具有资格来请佛祖世尊谈般若智慧,讲述微妙圣法——《金刚经》。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这段话描述了一个人,在一千二百五十人众里边站起身来,敬施礼,启请佛祖世尊,为大家讲述什么叫做般若智慧,也就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学习的、践行的和见证的实相般若,即金刚般若。这里就讲述这样一个内容。
 
  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在整个东方,在中国、在印度,都非常强调什么?礼仪!那个时候的整个社会,不仅是在我们的中国,而且在印度,人类的文化都具有极其相似的现象和内容。在学习这一段的时候,我们要看到,一个伟大的尊者,向更伟大、更了不起、更神圣的世尊提出问题,请求解答。“合掌恭敬”,就是非常虔诚地,非常崇敬地,通过行礼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敬意。
 
  在那个时期,我们中国也是这样,出现了好多的圣人,像老子和庄子,以及孔子和孟子等等。大家都知道,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正是由于“诸子百家”发表了很多关于治国、修身、发展社会的见解,各种不同的见解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称之为诸子百家“论坛”。
 
  那么在印度也出现了像佛陀这样伟大的圣人,把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学说、自己生命活动的实践,向社会展示出来,宣传传播出去。
 
  所以说,文化对我们人类来说具有共通性,文化的内涵又具有统一性,具有相似性。因此我们学习这样一个文化的时候,不能仅仅只是把眼光放在《金刚经》上,放在佛学之中,而是要放在整个东方智慧文化的发展上,甚至于要放在整个人类的文化上来看。那么只有今天我们才有这种可能,把这个古老的智慧教育文化从历史的角度表现出来。
 
  仅仅是在东方吗?在西亚、欧洲也有几个文明古国。在那个时期,他们的智慧文化也是非常发达的,在那些地区的人们,也是非常注意着各种文化、礼仪和法规的建设,如古希腊、古巴比伦等等。所以人类的文化,如果从某一个局部去看,觉得非常的新颖;如果用历史的、全面的和整体的观点来看,人类文化共同发展的趋势是具有整体性的,是人类文化共同发展的结晶。
 
  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能够讲述开发般若智慧这样伟大的、科学的内容——《金刚经》,从现象上看,看上去是印度文明的展示,实质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一时期,在中国产生了相似的智慧文化,但是叫什么文化呢?“老庄”文化或“道家”文化、孔孟之道等等。
 
  所以,在讲解第二品的时候,有必要对人类文化发展历程的共性,做一个简单的提示。学习不可以偏狭,不可以用固定的、静止的观点去学,而是要用全面的、运动的、发展的、历史的观点来看待它。这样,我们在学习《金刚经》的时候,就能深深地感受到人类文明的进步,不仅仅只是个人的进步,而是一个群体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共同的进步。
 
  所以在当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站起来,开始行礼,“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就是行礼。其实在中国那个时期也是这样的,虽然所行的礼节不一定是一样的形式,但是对于礼仪是非常注重的。这就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现象,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标志。
 
  这里边我们看到“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字不是很多,一共二十二个字,讲述了一个尊者,对一个更伟大的圣人来提请问题。那么这个伟大的圣人是什么样的呢?跟我们平常人是一样的,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该洗碗就洗碗,然后整理衣衫,洗洗脚,“敷座而坐”。这么个受人尊敬的、了不起的,比一个尊者更伟大的世尊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平平常常的。而且这个人是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所以在第二品中,简单的二十二个字就强调了一个伟大的人,向一个更伟大的生命科学家、伟大的世尊,来请求解答问题,而展现出的恭敬谦卑的礼仪。
 
  这个里面有一个名词要解释一下。因为过去对佛陀的赞扬和描述有很多的名词,其中有些名词比较通俗,但是这个“世尊”要简单地讲解一下。在印度古典文化中,认为薄伽梵——“世尊”是比尊者要崇高得多、伟大得多的一个有无限智慧的人。他怎么叫世尊呢?因为在那个古典文化当中,对世间文化有所描述,对世间所涵盖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在当时有这样一个认识,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间,分几个世间:器世间、国土世间、圣贤世间和有情世间,一共是四个世间。而佛陀是这四个世间尊崇的一个伟大的圣人,是这样稀有的一个圣人,所以叫“世尊”。

了解了这样的内容以后,我们就知道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圣人,他是怎么样生活的呢?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与平常的人一样,也是那样的生活情景。这样的人生活在哪个环境中?生活在一千多人的群体当中。一千二百五十人众,是什么样的人群?共同修行,探求真理,了悟人生,是这样一个群体。所以说“在大众中”。

  “在大众中”是很简单的四个字,但包含的内容却不少,因为它是承前启后的话。前面在第一品当中介绍了,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一起修行,所以说这个“在大众中”是有根据的。在这个地方我们认识到了,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与平凡的人们一起共同生活,饮食起居,行住坐卧。那么这种伟大,这种大智慧,是什么样的一种现象呢?那就是平平常常的现象。

  而且对待这样的人,我们的尊者是怎么样表现的呢?“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给他行礼表示尊重,然后开始提问。那么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呢?“而白佛言。希有世尊”,稀有的世尊,为什么说“稀有”?一个人既懂天文又懂地理,还懂得人生,懂得一切众生之心,那就是非常稀有的了。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如来”是对佛祖的一种称号,也是对般若智慧境界的一种描述。在这个地方我们学习的不仅是“如来”这一个名号,你得更深入地理解,对如来境界的讲述从一开篇就开始了。既表达一个智慧人的生活现象,平常饮食起居、行住坐卧的现象,同时又讲述了这个故事的内涵和开始展现的内容。然后点题的时候又点了“如来”这个智慧,是描述什么样的智慧?如来的智慧。“如来”既是对佛祖世尊的称呼,又是对金刚般若智慧境界的描述。

  说如来是非常知道“善护念”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在这里面不仅了解了“如来”这样一个称呼,更直接地表达出了实相般若智慧的内容,就开始把第一品所展现出来的现象具体化了。

  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希望佛来讲解呢?——如何把自己的心“念”进行管理。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如何管理好我们自己的心念(思想意识活动)——“善护念”。如何帮助今后要修行的和我们已经在修行的菩萨们,如何使他们修正好自己的思想意识活动的内容,了解自己心念活动的规律。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菩萨”简单地讲就是发了自觉觉他大愿、行自度度他的菩萨行的人。一提到菩萨,大家就想起“慈悲”,因为菩萨不是只为自己修行圆满,而是悲心照众生,以众生得度的觉行圆满为修行目标,自性自觉是觉他的根本和基础。所以须菩提问:对我们现在的人,以及我们未来的那些想做好事,行菩萨愿,并把自己的德行展示出来的,这样的人,我如何教他们呢?他们应该如何去做?您能不能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修行般若智慧?

  文中是怎么问的呢?“世尊。善男子善女人”,世尊,那些向善的、至善的人们,那些了不起的男人,了不起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怎么理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的音译,“阿耨多罗”就是“无上”的意思,“三藐三菩提”我们翻译成中文就是至高无上的“正等正觉”,这种智慧遍透一切存在。能发这样的大愿,能全然按照这样的方向去行,那一定是有至善之心的人。须菩提问:他们想修行,他们有求道之心,发愿并且行愿,行大愿——成就自己,成就自性,了悟人生,自觉觉他——这样的愿望,他们发了心,我们如何来帮助他们成就大智慧,实现他们的理想和愿望?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云何应住。云何降伏(服)其心”,在这个地方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了。就是说,稀有世尊,您是知道的,您是非常懂得的,懂得什么?懂得“善护念”。然而,对未来修行的人们,我们如何去帮助他们,而且这些人都是发了道心的,如何去帮助他们来熄灭妄想心、执著心、分别心?如何去帮助他们,使他们的贪、瞋、痴、慢、疑这些心念,把它们熄灭掉?给我们大家讲讲这些具体的方法,这样对我们,对未来的人们,可以进行修行的具体指导。即我们如何去做?就是这么个问题。

  “佛言”,佛祖世尊说。“善哉善哉”,好啊,你提的问题很关键,你这个问题提得好。怎么好?是个非常微妙的问题,是个“根本”的问题,是个很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佛说:好,好,好,你这个问题提得好。你现在注意,关于如何行菩萨愿,如何让未来的人们认识菩萨所行之道;如何让这些发了道心的人,求道的人,求无量智慧的人们,在生活当中,在修行当中,去了悟人生?为了让他们找到方法,实现修正自己心念的愿望,我准备回答这个问题。那听好了,你注意,现在我就为你说。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现在你提的这个问题,包括我们现在在座的人,以及包括我们未来的人,你们在行菩萨愿的时候,你们要如何进行“善护念”?你们在行愿的过程当中,如何去展示那个自我的心性?那么你们都听好了,“应如是住。如是降伏(服)其心”。

  佛祖世尊这么说了:大家就这样,听好了,我现在给你们讲,怎么样来“降伏(服)其心”,应如何“住”?佛祖世尊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安静静地坐好。片刻之后,就这样:“应如是住。如是降伏(服)其心。”大家要注意,此“伏”非彼“服”,要“服”得从“心”服。如果像我们平常所理解的这个“伏”,那就成为外求了。

  所有的妄念,这样——让你安安静静地,两眼一闭就能解决。怎么解决?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在“降服其心”的具体方法当中,有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一说即是!佛祖在《金刚经》里讲的这个是最直接的方法。稀有世尊坐在上边,和大家一起进入那种状态。一说即是,一看即是,一听即是。怎么样“是”?“应如是住”,眼睛闭上,眼睛不要看周围的事情了;耳朵不要听周围的事情了;鼻子呢?对周围的各种味道也不要去表达什么是你的感受了。这个时候“心”就被降服了。那怎么办?没有更好的语言来表达这样的内容。

佛祖世尊两眼一闭,端身正坐,全身放松安静,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像这样一心专注于内在的世界,与自己内在生命的主体相结合,那么我们的魔心,我们的驿动着的心,对外在事物感受到的那种状态,很快就消失了。他就讲述了这么个内容。说起来非常简单,做起来也是那么容易。因为这个时候,佛祖世尊是坐在那里带领大家,佛祖内在清静,然后直接带领大家进入那种“三摩地”定的状态,那种直接传承的境界之中。所以怎样去做?“应如是住”,眼睛一闭,安安静静的,结个手印坐在那里,这样就“降服其心”了。

  佛学继承和发展了古印度的智慧传承教育文化的内涵,所以在进入中国以后,就出现了很多对治妄想心方面的法门。比如,有念佛法门;有通过戒律来净化心性的律宗;有直指人心,当下顿悟的禅宗;有通过修气脉的方式来践证佛法的密宗等等。

大家应该注意“当为汝说: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就是刚才佛祖如是示寂的内容。在这句话之中,还有一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把它跳过去了,直接就说了降服其心的内容。现在再来看如是“示寂”需要哪些条件,无论是男士修行或是女性修行,都需要符合信愿行的要求,而佛祖的这句话正好就告诉了大家,你们想行菩萨道,就需要有愿力、有悟性。你们要知道,你们这样看着我,而我就是这样做的,如此进入寂态就结了,就解决问题了。如果你看到佛祖安坐于如是的状态中,你也能心行相随,那你就在这种智慧传承教育法的当下进入那个境界之中了。什么样的境界?降服其心的境界。

然后就坐在那儿没有声音了。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您说给我们讲,好半天了,您什么也没讲,坐在那儿什么言语也没有。所以他又接着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说世尊您还能不能继续讲下去,多说一点儿呢?您所讲的这一段我们知道了,您接着讲吧,我们非常愿意听,也非常想听。

  实质上,在这一品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善护念”。什么叫善护念,这个必须要做一些解释。善护念就是对我们的心“念”,即思想活动,进行管理和约束并使之有序化。使这种心念符合生命活动的要求和规律,使一切符合生命活动需求的念头,符合生命活动规律要求的念头得以体现,那就是正念了。那么人在生命活动中,哪些念头是我们生命活动当中需要的呢?善护念最初在《金刚经》内容里面讲述的,就像第一品当中所介绍的那样:世尊——于食时、著衣、持钵、于城中次第乞食、食讫、收衣钵、洗足和敷座而坐。这些内容都属于生命活动本能的自然需求,同时这些意识活动也是属于符合生命运化规律的内容。但是除此以外,很多时候在我们的“心意”活动之中,有许多的内容是不属于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比如说,在《西游记》里就非常形象地把人的意识活动进行了划分。

  例如在人们生活的内容当中,对于各种欲望,在书里面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什么?“猪八戒”。把各种欲念形象化、人格化,所以起了个名字叫猪八戒。而猪八戒是什么样的形象呢?欲啊!所以他的嘴巴特别大,鼻子也特别大,眼睛、耳朵也特别大,肚皮也特别大。因为人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都有欲望,有欲望的心念。

  对于我们平时学习文化,学习社会生活经验内容的这样一些文化知识,那么在《西游记》当中怎么说的?把它归纳以后,人格化以后,叫“沙和尚”。沙和尚是不是总挑着一个担子?里面放着什么?经书,书本。沙和尚人格化以后,人们的知识结构、社会经验文化结构合在一块儿,就变成一个挑着担子,担着经书的形象。什么经书?就是我们现在的文化课本,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历史文化知识,都挑在我们自己的担子里面了。

  那么还有一些真意的念头呢?人格化以后,就起了个名字,叫行者“孙悟空”。孙悟空从一般意义上看,就是人的真意,元神里面表达出来的真意,是人们内心世界灵性的思想活动内容。

  那么“白龙马”代表什么呢?就代表我们身体里面的气脉。所以其形象就是驮着唐僧走的“马”。这匹白龙马,是被驯服了的小白龙。我们人的气脉,就是像“龙”一样乱行乱走的,不能与我们自身的生命活动相合。这条龙驯服以后,把气脉修好以后,就使我们的身体符合生命活动要求的内容,这样就用“马”的形象来表现。白龙马驮唐僧,象征着健康的身体。如果没有白龙马驮着,唐僧就没办法行十万八千里路取经。同理,我们没有好的身体,那就没有践行、见证般若智慧的生理基础。

  所以《西游记》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些内容。一个唐僧,他有各种各样的意念活动。那么对于这些意念活动,是如何“善护念”的呢?那就是《西游记》中通过九九归一,九九八十一难,把它展现出来的。如何进行善护念,我们以后有时间还可以通过看电视剧、小说来了解。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生活在这个世俗的社会当中,也都有很多的心念。我们会有像猪八戒那样的欲望,吃的,眼睛看的,漂亮的(比如《西游记》里的高家庄)。吃的粉蒸肉、海鲜呢?好吃好喝的;美女、好看的衣服呢?漂亮。用什么把这些欲望拿回来?用猪八戒的那个耙子。欲望有,两只手还不够,还得多加一只手,叫第三只手,用猪八戒那个耙子把它拉回来。这是我们的欲念。

  同时这欲念怎么降服?猪八戒、沙和尚经常会与孙悟空进行探讨。有时候会与自己形成了的一种概念——学习的社会知识文化和从书本当中获得的自然知识文化、社会文化知识,以及人生存存在的经验文化,进行“打架”。

  所以在这个活动当中,我们就看到,“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世尊的答案是: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里面啥内容都没有,你提问题的时候,十个字;回答问题的时候,十个字。当然这个经典是从梵文当中翻译过来的,非常的严谨,那么的简捷明了。问得干脆,回答得没有声迹,不用声音回答,你没办法用声音回答。很多问题,你想一下,怎样把它回答得全面而完整呢?佛祖运用的是什么样的方式来回答的?运用的是般若智慧。他的般若智慧是怎么展现出来的呢?这个问题是很不容易回答的,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像我们刚才一举例子,我们平常的欲念、欲望有多少!包括生活方面的,吃的喝的,还包括对自己情感方面的要求,以及对社会知识的需求,对人生社会经验的需求等等,还有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关系,这些念头全部展现出来。那怎么样去降服其心?怎样才能收摄自己的心神呢?

世尊给我们的回答,那就是一句非常微妙的语言。他是“无”声胜“有”声,他的回答就是这样的,眼睛一闭,九门自然闭合、心虚神净就完了。他回答得非常全面,非常完美,滴水不漏。这种回答只有最伟大的圣者才能办得到,那是般若智慧的呈现。同时这个无声——“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这时呈现出的这个“本体”,这个“无”,它也是对金刚般若智慧寂态本体的描述。从这个过程当中,眼睛一闭,全身放松,当下即寂,完事儿!这个生命活动展示的这种语言,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不是“没有”,是什么?“有”。它这个“有”,就是“没有”。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回答的,非常巧妙,非常圆融。

  同时又描述出了般若智慧之属性——空性,把般若智慧的属性表达出来了。是什么样的属性?性空即有!一开始,从现象上点出——“道”是行于平常之中的,到现在直接切入事物的本质,般若智慧的本质。它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性空即有!这样点出来了。

  如何降服其心?“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这个欲望的心、观念的心、色相的心,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与社会、与自然发生关系时,因此所产生的心念活动即思想活动,使之得以修正。从一开始,《金刚经》里面直指“根本”,直接找根本说话。从一开始就是直指根本的。我们说鸠摩罗什大师,“小说”写得非常好,文章写得非常好。不愧为一代文学艺术大师,直指根本,紧扣主题。什么主题?怎么表达?——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多简单!

  所以在第二品里边,他讲的不仅仅只是个理论,他讲的是功夫。什么样的功夫?是智慧的功夫。这里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语言,那就是直接用功夫来展示智慧,用智慧展示文化。展示什么样的文化?修行的文化。什么样修行的文化?“降服其心”的文化。怎么样降服其心?应如是住!里边把理论和功法融为一体,理法圆融地,直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我们讲了半天,始终在这个地方重复。我们讲什么呢?我们力求把如来真实义呈现出来,紧紧地扣住主题——回答了什么是般若智慧。在第一品当中,第二品当中,一层一层地把它揭开。

  就般若智慧从现象上看,是非常平常的。从功夫上来看,是要“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的。一品是这样讲的,二品是深入一个层面再讲的,没有一时一刻离开般若智慧的这个主题,没有!就是这样把佛祖世尊的世俗之中的道体现出来,完美地体现出来了。修行人的生命活动,就是吃饭、穿衣、打坐、做功课。到了做功课的时候有人提问,就得回答。回答问题的时候,与这个智慧展现的现象、智慧生命展示的内容,浑然是一个整体,没有分别。连提问题的人名,他在社会当中的地位,以及他这个人的健康状态,都给包含到里面了;他对修行的认识,通过提问的方式,他的善念,他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他的行愿,都在这些提问当中一一展示出来了。

  《金刚经》第二品的内容,我们就是从这个层面上去认识的。我们从文字切入进去,主要讲功夫,讲般若智慧的现象和本质,是什么?表里如一!

  关于第二品,讲的内容从文字上比第一品要多。但是人物的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像写剧本一样,写出了须菩提这么个人物,包括世尊这么个人物,以及众多的参与者演员,一千二百五十人众,都在那里,表达得非常的清晰,而且也非常的精妙。

  所以说,在这一品当中,它是深一个层面上揭示出人性的本质内涵——那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从开始证明的时候,就是要“降服其心”。如何降服其心?就是通过“应如是住”。应如是住包含着什么样的内容?那就是深入生命科学的本体,实证生命科学的内容,紧紧扣着般若智慧“性空即有”的体性,把平时的生活与修道、证道之心,融为一体。生活的内容、修道的内容、道心的内容是一致的,融为一体,浑然为一体。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