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圆觉说金刚经

就像有的人说“老师,我是绝对不会赞同你这个观点的。这个文字上就是这么说的,绝对不是你那样说的”,这叫什么?这就叫我见,这里边观念就多得去了。你有我见,就有人见,有众生见,有寿者见。“煮粥时红枣还要掰开吗,没有必要”,这不只是我的观念的问题,这是我见的问题,是我们不正确的观念形成了偏执的参照思维模式的问题,是用这个偏执的思维模式参照客观事物,并在自己行动行为中去证明它、固有化它,是这样的问题。
 
  你执著于自己这样的见,那么你得出的结果也是偏执的。有的同学把所有的衣服都穿脏,十几双袜子也都臭了,最后没有换的了才放在洗衣机里洗一下。他就生活在我见中,什么见?邋遢见。懒哪!他说“洗一次也是洗,我一次性洗几十件也是洗”,其实这就是在我见之中。因为这个见而对环境有没有污染?有啊。生细菌,对身体不利。再比如说有的人,帮助自己家里边的人,不顾及自己生命活动健康不健康,有没有这个能力,结果帮到最后身体不行了,自己没了,这是不是我见?也是我见!
 
  不要著、不要住在自己的见解之中,任何一个见解都是可以运动、变化、发展的,是需要不停地修改、修正的。人这一辈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流逝,你的见地要发生变化才行。你把小时候的见地,当做老了以后的见地,那也不行。我们这儿做饭的学员,执著于我见,闭门造车,把明天的菜谱写好,计划买什么菜,买什么菜……可是不开冰箱,冰箱里有什么菜不知道,摆在地上的菜也不知道。不看菜就制定菜谱,是不是我见?有了我见便不是称法行,还不用说法行于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我见就在我们生活当中,只要你不去觉醒自己,不去自觉自性、自性自度,我见便不能消除,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对一个有道心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也非常严肃的问题,去除我见即是涤除玄览。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须菩提,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有这部无上正等正觉智慧之经典,并传诵、开示此经如理,一切世间天人、人及阿修罗,一切众生都会恭敬供养。如果你真是随时随地都能受持于柴米油盐平常事之中,那么悟道,就全在行住坐卧、劈柴担水、洒扫应对中体现出来。这些平常事皆通玄理,皆符合事物存在的规律性。“若有此经”,不是有这个经典,对这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可能会这样翻译的,可光有一部经典放那有什么用?应该是不管是在哪个地方,何时何地,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若能受持此经典。“若有此经”,若有这个“有”字不仅是存在,而且是有受持的行为,这样才有后面的结果——“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他们自然就会供养你,为什么?实际上是供养自性,这是无上般若智慧!仅仅只是人需要吗?只是有色的生命需要吗?无色的生命,有想、非有想……所有的生命体存在都需要。在无我的境界当中,你能帮助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使众生获取福德和成就功德。所以,皆“应”供养,那是道之理;皆“有”供养,那是现实。
 
  “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注意,要知道这样的地方,就是如来呈现之道场,众生都会自然而然地、谦卑恭敬地围绕诵持,顶礼膜拜,用鲜花和什物来供养。这里边还有一层涵义,“以诸华香而散其处”,这个“华”,不仅仅只是“花”,这还缺个内容。光拿个花来供养吗?不是这样的!“皆应恭敬作礼围绕”,这就像集体修行的道场一样,所有精华的物质、能量、信息像花香一样地飘散,是人之精华——功夫之精华、智慧之精华像花香一样,“而散其处”。
 
  你只要敢于受持、认真受持、自然而然地去受持传诵,那么一定会有什么?有恭敬的内容在里边。有的人听到这样好的、这样根本的内容以后,他会恭敬地去修行,恭敬、诚信、谦卑都展现出来。“作礼围绕”,围绕不仅仅只是坐在周围或走圈圈。一个大智慧者的呈现,在他生命存在的周围,一定有人围绕着他,和他一块儿去修行,有这个涵义在里边。这个围绕你要是仅仅把它当成练功看,或只是当做宗教礼仪,那就是小法者。这个意思是说,会和他一块儿修行,这是人对自身生命存在最自然的、本然的追求而形成的统一性、同一性。

  这个围绕的结果呢?一个人的智慧,也会给围绕其他的众生带来智慧,像花香一样飘散出去。“作礼围绕。以诸华香”,就是有很多人都围绕,围绕产生了一种场——说场也行、说氛围也行、说气氛也行,产生的这种求道修行的这种意向和志向而形成的场。这种场帮助修行人去受持并获得成果,受持者产生的这种结果,大家都会远播传诵。不仅大家对于你这个受持者会恭敬,会送花给你,有花香,而且取得的成果呢?取得的成果也会像供养的花香一样,像这样去传扬,散布其处,散布其外。这就是说,有般若智慧的人现前之后,那一定是有人供养,也就会因此有人传诵、有人宣传。宣传的过程就像花香飘散“在在处处”。供养如来,为什么要解释供养如来呢?供养如来即供养自性。所有进行供养的众生,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自己供养自性,因为自性与如来本是同一的。
 
  第十五品“持经功德”,我们把它归总一下。这一品是在第十四品离相的基础上来建立功德的。功德怎么建立?受持读诵。受持读诵不要停留在小的感受上,有的人一读诵、一受持,身体就改变了、好起来了,仅仅停留在好起来的层面上,就是取小法。要知道读诵受持《金刚经》是开发般若智慧的,是从根本上来完善人身的,是从根本上来完善人心的,不能沾沾自喜于小的体会、小的感受。“我读这个经有个感受”……执著于这个小的内容就已经偏离了般若智慧的根本内容。
 
  所以,世尊给你讲了持经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什么样的注意事项?受持、读诵、传诵《金刚经》的时候,不要被这个过程当中的体会所淹没了,也不要在受持的过程当中,被别人获得的、提出的小法引导障碍。执著于小法的方式来发生、来改变,那是不可能的,不可能开发出般若智慧。就是告诉你,不要走偏了,修行是要修根本法的,修行是修根本智慧的。取小法者,不可能获得智慧、无上正等正觉,不可能!这就是注意事项。

    受持读诵、为他人宣说的内容以及获得的成果,给众生带来的、引起的影响,全都给你说了。你会成为人众之中受人景仰的人。人众之中受景仰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平常的人,平平常常的人。你会像花香一样与周围愿意受持读诵此经的有道心的人们成为一个整体。所以说在持经功德中,强调了一个整体的存在,修行、受持与传诵浑然成为一个整体。注意,不要取小法。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