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圆觉说金刚经

所以孙悟空遇到如来的时候,如来说你跳到我的手上面来,他跳上来了。说你一个跟头翻多远?十万八千里。你翻吧。他一翻,翻到五根大柱子下。这些柱子有多大呢?上看不到顶,下看不到底。他就以为是天边撑天的柱子,自己到了天边了。然后他说,这回让你这个如来老儿认识认识俺老孙的厉害,我先撒泡尿,免得你不承认。然后跳过来一看,还在如来佛的手心哪,那“柱子”是如来佛的手指头,他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这个典故的涵义从哪儿来的?从《金刚经》来的,从我们讲的这个内容当中来的。就刚才这句话,“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他都知道,你的想法能跑出去吗?跑不出去。连手掌心都跳不出,你还能跑出他认识到的那种境界,他见证到道的那种范围?如来是什么样的境界?那是无边无际、无涯无始的,你能跑到哪儿?你不才十万八千里吗?如来的智慧展现,从时间的长短上来看,是无始无终的;从空间上来看,是不增不减的;从客观存在性来看,是不生不灭的。所以说“如来悉知”。

  这段怎么翻译呢?佛祖如来庄严而郑重地告诉须菩提:你们所处的国土中,众生有那么多种各不相同的、各种各样的心——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活动之心念,而其本心同一。如来之心与众生之本心同一,如来以其大智大慧对此全部洞彻明了。如来的境界没有边际,没有疆界,无涯无始。所以大家回答问题的时候,你得用“心”想一想,对如来境界的描述很多的,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什么样的境界都是的,什么样的境界都不是的。

  “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说所有的国土中,所有的众生,你的想法都是知道的,这个还要用特异功能吗?非要察照一下?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如来说所有的心——众生所有的思想意识活动之心念,都本没有所谓的“心”之概念——即没有所谓的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活动之心念的概念可言,只是称其为“心”而已。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为什么你们会有这么多的心念呢?为什么如来都知道?因为你只具备三个“心”,我都给你归纳、都给你统一了,无非就是对过去的攀援心,对未来的妄想心,对现在的执滞心。归纳起来了,你就在这儿,三心就在手上,你们谁没有?对此,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须菩提,不要执著于过去之心——过去的思想意识活动之心念,不要执著于现在之心——现在的思想意识活动之心念,不要执著于未来之心——未来的思想意识活动之心念。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皆是幻想、幻相,皆是虚妄不实的。因为其有生有灭,与道本体之性不相符。所以哪怕是一丝毫的思想意识活动之心念都不要执著,都不可以停留在其中。

  这个三心是从哪儿来的?是从分别、执著、妄想中来的;分别、执著、妄想心是从哪儿来的?是从贪瞋痴慢疑来的。“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什么是你的?贪念!都是你思想里贪婪、占有的想法。有贪念就会生出瞋念、痴念,因为贪想占有,会发现自己痴迷;由于想贪就会产生矛盾,就会产生瞋怒;由于自己贪,你就会有我慢贡高①①我慢贡高:佛学用语,意为自矜妄执而骄慢狂傲。,对事物就产生疑惑。贪、瞋、痴、慢、疑都生了,所以自然就产生执著心、分别心、妄想心;有了分别、执著、妄想心,就一定会有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一个都不能少。首先从五毒之首——贪开始,消除贪念,其他皆可以自灭,瞋、痴、慢、疑皆可以自消。没有了执著,就不会起分别,也不会起妄想心,更不会产生所谓的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

  如果你执著于穿漂亮的衣服,对着镜子照一照,一看不符合自己的心愿,撂下了。人家来了以后,一看你家这么多的衣服,你说“都是过去买的,不漂亮”,这就是过去心;现在照镜子,当下不满意,现在心也有了;未来心,我再去买,买漂亮的,就有了未来心。这三心是什么造成的?是执著心造成的,执著于美。其实有时候人有很多可笑的地方,比如说本来人就不胖,还执著于要再减瘦一点,结果把健康减没了,这就是执著心使然。执著心从哪儿来的呢?贪漂亮、贪美,从美中来的。美是什么?美是人的一种观念,是贪于这种观念。像这样的事在我们生活当中太多了。

  一体同观,既表现出一个大智慧者形象和智慧的同与不同,凡与不凡;又讲述了不凡之中的平凡,不同之中的同一性。而且同样讲了如何应住,应如是住的具体细节和内容;同样也讲述了智慧身的标准。有的人学《金刚经》,学完了以后,“呀,这是讲空的”。这不对!《金刚经》里面讲了这么多参照模式的标准,一品一品地讲,教授你如何如何地去行,讲了那么多的概念做为参照的标准,讲了那么多的见地做为你行入的指南、开发般若智慧的指南,怎么是讲空的呢?不是!那么又有人认为它是讲“有”的。但实际上是讲“不住有”的。《金刚经》不是讲空的,也不是讲有的,而是讲即空即有、即有即空——性空即有,是讲有而不住有即空性。

  这个很多人以前没听说过,我们现在提出来。刚才怎么说的?不住有!不住有即是空;你不住在上面,不著它,即是空性。讲了这么多的方法,难道不是有吗?讲了三十二品的方法,讲了三十二品的标准,讲了三十二品的内容,讲了三十二品的法,讲了三十二品的见地,他怎么会是空呢?讲了这么多的有,讲如何行般若智慧的具体法,从如理到实理到真理,不二法门,讲了不异语的道理,不诳语的道理,都讲出来了。有没有?有。有多少?多得很。讲了多少法?讲了无数的法,但是所有法皆是佛法,不住即是佛法;住,那就著法了,即是非法。不住!有相,相还是相,不住即般若相。所以我们学习这十八品的时候,要这样去认识。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