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学术论文-武侠小说-宗教-历史-经济-军事-人物传记-侦探小说-古典文学-哲学-网上书店


圆觉说金刚经

这一品的四句偈是:“若以色见(现)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现)如来。”这里“若以色见我”、“不能见如来”中的“见”即“现”,呈现的现,为什么?因为自性自度、自觉自性是自然呈现的,不是看见的,是看不见的,你看见的也是自然呈现的,所以在这个地方是“现”。如果以色现我——“我”即如来、自性,把这个形象当做是如来;以音声求我,当做是如来身;以香、味、触、法求我,这都是人行邪道,因为你于此时产生了邪见。现在我们有多少人行邪道?到了庙里就叩头拜参,他以为有个佛在那儿坐着。实质上你人不拜自性,去拜个木头,拜个装了金的木头,有什么用?执著于外在的经典,而不是受持践行此经典之如理,皆是邪道,人行邪道!执著于空见,是人行邪道;执著于有见,是人行邪道。

  什么是中观理论?什么是中性的理论?什么是般若智慧的理论呢?如理。如理是既不执著于空,又不执著于有。既要知道空,而不住;有其存在,也是不住,那就是般若智慧的空性!执著于有不对,执著于空不对;否定空不对,否定有不对。而是即空即有,即有即空。

  “若以色现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现如来。”那么“反其道”来理解它,怎么认识呢?如来不是具体的形象也不是具体的存在!它也不是一个声音。那是个什么?那是个空。但是如来又有真实义,就是不著。不著是思维里边不住相,不住相即是有。有色不住色,有形象不住形象,有声音不住声音,即是空,不住就是空。这个空是什么?是性体之空,是空性,是不住之空性。不是没有,而是有,是有而不住,不住在有中,即为空性。这样你才能够与所有众生一体同观,映一切万有,全部兼容。

  那么这一品中讲的内容是什么?不住于有,但是“有”是客观存在的,是存在的内容,存在的本身,是存在的过程,也是存在的结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现诸相非相。即现如来”,那么在这个四句偈当中,如来有没有概念?告诉你了,“凡所有相”不能概念化,不能固定化,不能模式化。认为有一个形态是这样的,那也是个相。你只要著色,就一定著相。“以色现我”,就是有了一个固定的形象,也就是有了固定的相、固定的存在、固定的概念。人在认识存在的事物的时候,一个存在对应着一个概念。你如果没有概念就没办法认识,就不能通过分别智来达到认识客观存在的内容;如果执著于没有概念,住在空上了,也是不能通过分别智来达到认识客观存在的内容的;如果执著于概念本身,同样也是无法展现出分别智。

  所以,只要你有一相的存在,就告诉你,那就是虚妄的,是不实的,是与存在不相符合的。如果你把诸相,把见解、概念、存在的这些内容固定化、模式化了,你就不可能得现如来。为什么?因为如来境界之真实义,即是不住相,是不住、不停留、不结合。“若现诸相非相”,这个非相不是对诸相的否定,但又是对诸相的否定,它这个“否定”,只是停留在对固有模式化的这个概念或者形式、或者过程、或者说内容、或者说结果上进行否定的。强调对这样一些内容、过程、形式和结果不要产生固定的模式,不要产生固有的概念,那么你就是不住相的内容,就是不住。就像六祖说的“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过程是这样子的。不断百思想是什么?不住。不住在百思想境界之中,那是什么境界?那便呈现如来境界。

  我们再看看这个偈子,“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也是四句偈,这是从哪个方面描述的?告诉你什么原理?如果一个人有概念,那我就告诉你,所有的概念都是虚妄的。有一个念,哪怕有概念存在的一丝毫的念头,就不能现如来。佛祖是从反面来告诉你,证得了如来境界以后,如来的存在境界——是呈现什么样的?没有色,没有有形有象的,没有个具体的物质存在的内容,也没有声音的存在。没有!如果你认为有,那你就走偏了。像痴迷***的人,到广场自*那就走偏了。如果认为有一个佛是我要追求的,那是什么?有相,有一个要成就的概念。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概念,不得现如来。因为你著了相,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只有否定这一念,连否定的想法都没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来自现;此生其心之心者,如来也。

  就像有个人和老师照了几张相片,拿回去给他的朋友们看,他说我这个老师得道了,大家一听就争着给老师行礼。他心想:那我不能让你们著相。他就把老师的相片剪了。其实他不懂得,不懂得的结果是他怕人家著相,他自己却也著了“怕”的相。他怕什么?怕人家以色现我,以音声求我,结果就把相片剪了,这就是人行邪道,是法我执。因为你著了那个要剪的那个相。你怕人家著相,你就著了担心人家的相,但是自性是自度的,是自觉自己之性的,而不是他来觉的。帮助只是外因,它得通过内因起作用。你模仿公案中的一些破相方法,但是你没觉,你把外因当做了决定因素了,所以你就著了“剪相片”这个相,著了那个“怕人著相”的见。一切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那你还把什么都剪掉?所以说不要著色。大家要明白守戒是规矩,规矩就是个相。有规矩不守规矩,不越规矩,不在规矩之中但又不在规矩之外——那才是若现诸相非相,那才是如来之现!

  “应如是生清净心”,就告诉你怎么生清净心?刚才讲的就是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这个心当什么讲?这个心就是指如来,指如来真实义。你要想如来境界得以呈现,怎么办?不应住色,便可现如来。你连色都不住了,一切有形物质不住,你不可能外求,你就向里边转了。不住色的具体方法是什么?不应住声香味触法,不住在这个环境当中。你不住色,紧接着自然就呈现出声香味触法,你都不住。声也是色,香、味、触也是色,一切展现出来都是法,你只要能够起个名字,你只要能认识它,皆是法。

  声香味触法,皆是因色而起的,不应住色,不应住声香味触法,不住它。不住它怎么生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怎么理解?我不住,那我要吃饭不是吗?所以我们一再强调,是有而不住,不是没有!中国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就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你不住的时候,就可以入法性之流。入法性之流,住无所住而生心,你不住了,不住要住在哪里?住在“不住”之中,住“无所住”之中,这样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是什么?如来!你啥都不住了,又能够“不断百思想”,如来自现。




  
  ------------------
  部编版语文网 网络在线书库搜集整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回目录 回首页

www.520yuwen.com 部编版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