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39 两个父亲的爱

  Author :王宏泉 戴亦钢

  Issue : 总第 108期

  Provenance :家庭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对于人生,爱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倍增,又能使黑铁成金。

  亚洲马拉松“皇后”赵友凤每当谈起她的成长过程时,总会自豪地说:“我能有今天,是因为我有两位好爸爸,一位是中国的生父赵孝春,一位是日本的义父竹内伸也。”她还说:“我是一位福将,我相信命运,如果不是上帝赐给我两个爸爸,哪有我的今天。”

  的确,赵友凤起飞的功劳在于生父,腾飞的动力在于义父。在她成长的道路上,有着一个十分独特的故事。

  一

  赵友凤走向田坛,虽属偶然,但又得力于她的父亲赵孝春。用赵友凤现在的话说:“爸爸是最好最好的‘伯乐’,如果没有爸爸的全力支持,恐怕我就是一个最没出息的小丫头了。”

  小赵的话虽说有点“言过其实”,但她父亲对赵友凤的关怀备至在其家乡南京江宁县湖熟镇是众口皆碑的。

  1972年,赵友凤到了上学的年龄,然而,由于家境不好,母亲李兰珍不打算让她上学。在她看来,一个丫头子上不上学都无所谓,长大了总要嫁人的。父亲赵孝春倒有点远见:“有点文化总比不识字好,免得受人欺侮。”

  当然,纯朴、憨厚的赵孝春的决定是“目光短浅”的,他并不寄希望于赵友凤将来有更大的出息。但是,正是这一“决定”赵友凤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赵友凤上学后,不仅在学习上很用功,成绩在全班出类拔萃,而且活泼好动。每天下课后,她总要和在同一学校里上学的二哥、三哥在操场上追呀跑呀。日久天长,她竟迷上了跑步,而且达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一天不跑,她总觉得不舒服。

  一天,她正和哥哥在操场上跑得起劲,被体育老师李昌耀发现。这个长得细细条条的小姑娘,跑步轻松自如。他看中了她,并将她叫到身边。

  “你喜欢跑步吗?”

  “喜欢。”

  “那你到我们田径队来。”

  “田径队是干什么的?”小凤有点莫名其妙。

  “跑步呗,将来到镇上比赛去拿第一名。”

  “我行吗?”

  “行,只要你肯吃苦。”

  “我才不怕吃苦呢!”

  “好,要的就是这句话。”李老师对这位小姑娘的倔强劲十分满意。

  自那以后,她参加了校田径队的训练。她还和哥哥们商量好,不能将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因为老师讲过,参加训练后,要补充营养,可她家里实在拿不出更多的东西来给她补养身体。她不愿为这点小事叫父母伤心。

  然而,长时间的大运动量训练和营养不足,使小凤变得又黑又瘦。父母望着一天天消瘦的女儿,心里犯着嘀咕:“小凤是不是病了?”

  “小凤,你怎么了,哪儿不舒服?”一天,父亲终于忍不住心疼地问道。

  “没有啊。”小凤不敢告诉父母实情。

  “哪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在父母的追问下,小凤终于吐露了真情。

  “小凤,咱家穷,没法补那个‘营养’,我看你就别跑步了。”母亲有点舍不得。

  “不,我要练,老师说了,好好训练,我会拿冠军的。”

  赵孝春心里一阵酸楚,他实在不愿伤害女儿的自尊心。

  “让她去训练吧,老师的话总不会错。”赵孝春对老伴说。

  第二天,赵孝春赶到学校,找到李老师。

  “小凤交给你了,你认为有出息,你就培养她;不行,跟我打个招呼。”赵孝春的一席话,使李昌耀老师深为感动。

  当然,赵孝春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决定会对赵友凤以后的前途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了小凤的营养,全家的日子过得更紧巴了,父母及三个哥哥都省吃俭用以确保小凤的营养。赵友凤住校训练后,母亲每次淘米时,都要把已放进箩里的米再抓一把出来;“这得给凤儿留着。”家里的鸡下了蛋,一个也不能动,积赞起来,由父亲拿到镇上去卖,卖的钱给小凤交伙食费,星期天小凤回来,家里有点好吃的,都让给她,三个哥哥从不去争。

  赵友凤是个懂事的孩子,她知道,全家这样做,是希望她有出息。她训练更自觉、更刻苦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友凤终于起飞了。1977年第一次拿到镇比赛少年组800米冠军,以后成绩扶摇直上,县冠军、市冠军、省冠军,奖状一大摞,奖牌一大把。1982年,她跨进了江苏省体育最高学府——南京体育学院深造。

  老实巴交的赵孝春看到女儿成长起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咱小凤还真行,有出息。”

  二

  1988年3月6日,中国姑娘赵友凤以2小时27分56秒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名古屋国际马拉松大赛的冠军,风靡了整个日本。这项成绩不仅刷新了中国和亚洲纪录,而且标志她跨入了世界女子马拉松的强手之列。

  大为震惊的日本各大报纸均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赵友凤夺魁的消息,对她冠以中国的“UFO”.(不明飞行物)的称号。日本田径界称呼:“在亚洲田径上,马拉松赛是日本占有优势的最后一个领域。自认为最强的一座堡垒在这次马拉松赛中被中国运动员击毁,日本已面临着更大的危险。”

  当国内有关单位通过国际长途向赵友凤表示祝贺时,这位名振东瀛的姑娘在电话里坦言道:“能刷新亚洲纪录,首先应感谢我的恩师、义父竹内伸也教授,没有他,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竹内伸也是日本爱知教育大学运动生理学教授,今年58岁。年轻时,竹内伸也是一位田径高手,曾任过日本国家队教练。1982年,他作为爱知县友好代表团的体育使者第一次来到江苏,便深深爱上了美丽的金陵古城。从此,他与江苏体育界结下了不解之缘。1984年,他经常来南京体院讲课和指导运动员训练。当他得知江苏田径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时,欣然提出要亲自为江苏培养几名一流中长跑好手。在田径场上,他一眼相中赵友凤和陈青梅,认为这是难得的两棵好苗子。

  1986年11月12日,赵友凤和陈青梅东渡日本,拜师于竹内伸也门下,进行马拉松训练。他们就住在竹内家中,一切费用由竹内承担。

  竹内是日本著名的田径专家,他对两位中国姑娘寄予希望:“要让她们站在世界田径赛的领奖台上。”

  为了实现他的愿望,竹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竹内先生训练两名中国姑娘有一套既科学又独特的训练方法。他认为,要想培养一名世界级选手,切不可目光短浅,硬逼着学生尽快出成绩,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在训练中,他从不对赵友凤她们施加压力,更不摆老师的架子,而是根据马拉松训练的特点,让她们去感受运动的乐趣,自觉地刻苦训练,并能在训练中达到“自在”的程度。

  由于竹内在日本担任不少社会职务,平时工作很忙,他不可能每天亲自指导两人训练,他就制定详尽的训练计划,从周一到周六,每天的训练内容、运动量都一一注明,由她们自己去严格执行。他除了每天听取她们的训练汇报外,还定期检查她们的训练成果。如果达不到要求,他很不高兴,赵友凤对这种训练方法很感兴趣,她说:“让我们自己去体会训练要领总比在别人的指令下要好,收获大得多。”

  竹内不仅训练方法独特,而且对运动员的营养也很讲究。为了使中国姑娘尽快出成绩,他亲自为赵友凤和陈青梅制定了一份营养食谱:每天吃2公斤牛奶,200克牛肉。一周要让她们喝2公斤蜂蜜……竹内认为,运动员的营养很重要,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就要影响训练。

  可以说,在训练上,竹内先生对赵友凤的要求一丝不苟,在生活上,竹内先生对赵友凤的关怀却无微不至。

  赵友凤刚到日本时,常常流露出思乡之情,竹内先生便专门挤出时间陪她聊天,介绍日本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节假日还带赵友凤她们去旅游。在竹内看来,她们还是孩子,需要给予爱护和关心。

  在日本,男人是不干家务活的。然而,为了两位中国姑娘的身体健康,在日本生活得愉快,竹内竟然破了例。他时常光顾超级市场,为中国运动员亲自挑选食品,并亲自下厨掌勺。他还特意买了一本中国菜谱,每到周末,他都要到厨房里显露一番,尝试着烧上一顿中国饭菜,这一切都使赵友凤她们感动不已。

  竹内是一个心细的人,对赵友凤她们各个方面的观察都很仔细。一次,他偶尔发现赵友凤的脚有些特别,有一只脚多出一块骨头,穿一般运动鞋进行训练比赛常感不适,竹内就亲自到体育用品公司为赵友凤订做了20多双特殊的鞋。

  竹内先生认为,一个优秀运动员,不仅在赛场是一名骁将,而且在生活中也应该是个强者。他对中国姑娘们说:“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我绝不把你们当客人,你们必须学日语、学文化,并且要每天整理房间、打扫卫生,要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竹内把这个任务交给夫人竹内玉。

  在竹内玉夫人的悉心教育下,赵友凤和陈青梅两人不但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而且还是一所大学的听读研究生。

  日久天长,赵友凤、陈青梅和竹内夫妇的感情日益加深,她们也真正觉得这里是自己的家。

  一次周末晚餐上,赵友凤和陈青梅动情地对竹内夫妇说:“你们待我们真像亲女儿一样。”竹内一时兴奋,欣然接过话头:“我们倒是真想认你们做女儿呢。”从此,赵友凤和陈青梅便真的按照中国习惯,叫起了“爸爸”、“妈妈”,乐得老两口合不拢嘴。

  在竹内先生的培养下,小凤终于腾飞了。1988年3月在名古屋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赵友凤以2小时27分56秒的优异成绩勇摘桂冠,创亚洲最好成绩;24届奥运会,赵友凤又以2小时27分06秒的成绩再创亚洲最好成绩,并获第5名;1989年4月,赵友凤再次蝉联名古屋国际马拉松赛冠军。

  竹内先生的苦心终于换来了成功的果实,他感到十分欣慰:“我对女儿的培养没有白费。”

  三

  竹内伸也先生这几年来一直有个心愿:有朝一日去拜访赵友凤的亲生父母,以向他们表示感激之情,感谢他们给自己送来了一个好女儿。赵孝春呢,也很想见见竹内先生。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1989年4月19日,竹内伸也先生乘来南京讲学之机,专程前往江宁县湖熟镇拜访赵友凤的父母。

  上午9时许,当竹内先生一行驱车来到赵友凤家门口时,全村父老乡亲自发地聚在一起,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宾。此情此景,令竹内先生感动不已。他一再用中国话说:“谢谢,谢谢。”当竹内先生走进赵友凤家的堂屋时,没等人介绍,就一眼认出了赵友凤的父亲赵孝春,他抢前一步,两位老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竹内高兴地对赵孝春说:“作为友凤的日本爸爸,我要感谢你养育了一个好女儿。”

  “不,友凤能有出息,全靠你这位爸爸的培养。”赵孝春深情地说,“应该感谢您啊!”

  两位老人虽然初次见面,但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皆有相识恨晚之感。

  “我有一个请求。”竹内先生爽直地说,“当初,我将友凤带到日本去,目标是夺取明年亚运会的冠军。通过这两年的训练,我觉得这个目标已经远远不够了,我发现友凤身上有更大的潜力。我希望你能让她在我身边再多呆两年,让友凤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去争取更大的荣誉。请中国的爸爸妈妈多关照。”

  此时,纯朴的赵孝春更加动情了。他说:“友凤在您身边,我放心啊。”两位老人的手又一次紧紧地握在一起。

  目睹两位老人的深情厚谊,赵友凤笑了,笑得很甜,很甜……

 

 

 
     

苏教版初中语文网站推荐阅读

 
www.520yuwen.com推荐阅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