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0 以刊代信及其他

  Author :山石

  Issue : 总第 127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我酷爱友谊,渴望交流,从学生时代起,就视书信往来为人生的一大乐趣。人到中年万事忙,我和朋友们相约:按“低频率,高质量”的原则通信,不要轻易浪费邮票和时间。

  那是1986年的秋天,各种公私事务的矛盾几乎是集中地爆发出来,真可谓焦头烂额,心力交瘁,欠下的不少信“债”更无法偿还了。疲惫之极,我习惯地寻求自我解脱的方式——来到书亭翻阅新杂志。这本翻翻,那本读读,这往常十分奏效的办法似乎也不灵了。我心烦而又失望地拿起最后一本杂志,这是《读者杂志文摘》第10期。新颖别致的标题像磁石般吸引我一篇篇往下读,很快就旁若无人,沉醉其中。只觉得焦躁的情绪已趋宁静,疲倦的头脑逐渐放松,心中的那堆乱麻似乎呈现出清晰的脉络,思绪进入了心驰神往的天地……。“同志,书亭要关门了!”卖书老大爷的亲切声音使我如梦初醒,歉意地笑笑,掏出钱来:“我买五本。”“五本?”老大爷反问一句。我说:“没错,五本!”我又向他讨了几张包装纸,赶到近处的邮局,将四本《读者杂志文摘》挂号寄往四处,自己留一本。这时天已擦黑,我才如释重负,感到了饥饿。

  不久,我就继续收到了回信。

  第一封,是我远在家乡念书的儿子写来的,当时,他正处在高考落榜的失意中而不能自拔,写过好几封信安慰他,都无济于事,音讯全无。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妈妈:看了您寄来的《读者杂志文摘》,让我记起自己是一个男子汉。男子汉应该有忍受挫折和孤独的勇气,应该有战胜自己的能力。我会证明的!”第二年,他果真如愿以偿,考进了北京的一所重点高校。

  写第二封回信的,是我过去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分配在贵州六盘水市一个中学教书。信中写道:“您一直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有些话对父母都无法说,但我去乐意告诉您,因为能得到理解。我曾不得不苛求您百忙之中常给我写信。如今,您让我得到了一位新的良师益友,就让她代替您吧(如果您没有时间回信的话)。我已去邮局订阅了《读者杂志文摘》!”

  第三封信,来自安徽某设计单位的朋友,我们曾一起共事,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十年前,因为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闹僵了,以后,她调回家乡,再也没有联系过。我常为自己的鲁莽和草率后悔,想要重归旧好,又茫然不知所措,多次将写好的信付之一炬。十年前熟悉的笔迹呈现在我的眼前:“将寄来的《读者杂志文摘》从头到尾翻遍了,也找不到你的只言片语,尽管失望,但这“投石问路”之举已使我倍感欣慰。”显然,她并未详读杂志的内容,只注意到“寄书”这种表示和解的形式。我没有立即回信,只是期待着……。半年后,我又收到她的信:“……最近,我又翻阅了那本《读者杂志文摘》,仿佛觉得,不少文章所写,正是你心中所想所说的话,你剖析自己的犀利促使我对往事深刻反省。让我们去掉这间断了的十年,用赤诚和博大的胸怀,将往昔和今天重新焊接起来!”人说“千金易得,知己难求”,这友谊失而复得,该会是何种心情!

  第四封信,来自在河南某高校任教的大学同窗,他写道:“长期忙于教学和科研,与本专业以外的杂志久违了,收到你寄来的《读者杂志文摘》,正值我带学生从外地实习归来,有几天闲暇,可容我慢慢品味。真好!《读者杂志文摘》好!以《读者杂志文摘》代书信就更好!多年积淀在心中的酸甜苦辣着实被狠狠地搅拌了一番,竟然好长时间不能平静,‘痛’而‘快’之,最终是‘快’!人到中年已近麻木的心灵能有如此感觉,令自己也震惊,知我者,《读者杂志文摘》也!坎坷一生常令我沮丧,不堪回首,但我想到了苏州园林的曲径,曲也构成美。人生的滋味由酸甜苦辣构成,离开了‘酸’‘苦’‘辣’,‘甜’也会索然无味。让我效仿你的‘高招’,仍以《读者杂志文摘》代书信,愿我们继续从这期杂志上找感觉,找反馈,不用指定哪一篇哪一段,其文,其意,其引伸,定能最准确地表达我们无法说清楚的一切。”放下简短的来信,又捧起《读者杂志文摘》,他想要说的话竟如涓涓细流,浸透字里行间,在他信末的省略号后继续延伸。

  ……

  从此,我和我的朋友们全都订阅了《读者杂志文摘》,一年年,一期期,一篇篇,一行行,沟通着远隔千里或近在咫尺的思维,使平静的生活泛起涟漪,使干渴的心田得以滋润,使珍贵的友谊清新隽永。我们认定:是否喜欢《读者杂志文摘》,是否懂得《读者杂志文摘》,是衡量我们能否成为心灵相通的朋友的必要条件。

 

 

 
     

苏教版初中语文网站推荐阅读

 
www.520yuwen.com推荐阅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