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90 耳环和项链

  Author :季能顺

  Issue : 总第 128期

  Provenance :《龙门阵》

  Date :1991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女人佩戴耳环与项链的越来越多,耳环与项链的款式也在不断翻新。由于此二者能给体态增添风韵,因而备受女性的青睐。

  提起耳环与项链,都有一些掌故。前者源出于东方,后者萌发于西洋。

  先说耳环。耳环最初名“ ”,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西汉的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解释:“穿耳施珠曰‘ ’。兴于蛮夷,盛于华夏。”《南史》记载:“穿耳贯环,林邑、扶南诸国皆然也。”如果要探究“ ”(或“环”)的渊源,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妇人不守妇道,有时竟在丈夫熟睡之时出逃。丈夫苦于难加制约,便在其耳根上穿凿一洞,然后扣上金属制成的圆 (左右各二,共四枚)。女人因有耳撞击出声之虞,所以只得打消“夜奔”的歹念。另一种说法是,早先姑娘没有贞操观念,当有陌生男客路过其家时,姑娘便迎上前去,主动搭讪,请他暂住一宿。翌日清晨,男客起床辞别时,按惯例应送一只大耳环(或折为银钱)给姑娘作为留念和酬谢。日久天久,姑娘的两边耳朵上便有无数枚大耳环,耳环愈多则愈益光彩——由于耳 、耳环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女婴降生后不久,大人光是给她穿一个小孔是不行的,得在其耳根当中剜去一块比瓜子还要大些的肉,形成一个“空洞”。这样长大以后才能顺利地穿耳贯或贯环。尚未戴上耳的,耳根当中都有一个很大的“空洞”。

  古谚云“俚俗在先,正俗在后”,此语道出了民风民俗发展的规律。我们汉族的祖先称得上是勇敢的“拿来主义”者,从不害怕、拒绝外来文化、风俗的影响,对于这些东西能够进行研究、鉴别、提炼、改造。以耳 、耳环而论,从“蛮夷”传到华夏,我们的老祖宗摒弃其贬低人格的用意,赋予美化人体的内涵,而且变“剜肉”为“穿孔”,化野蛮为文明。经过历代的变迁,其质料和形状亦从粗犷走向精细。《乐府诗集·陌上桑》里写那个使一切男人为之倾倒的秦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此处所说的“耳中明月珠”就是嵌在耳根之中的圆而亮的珠玉。《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里写焦仲卿妻刘兰芝:“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 。”此处所说的“明月 ”实际就是穿于耳根之中的状如明月的圆形饰品。罗隐的《杂咏》写员外的女儿在花园中游春,“佳丽荡秋千,金环耳际摇”。此处所说的“金环耳际摇”就是金耳环在轻轻摇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里写芳官:“右耳根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发显得面如满月犹白,眼似秋水还清……”第六十五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尤三姐思嫁柳二郎”里写尤三姐:“忽起忽坐,忽喜忽嗔,没半刻斯文,两个坠子就和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檀口含丹;本是一双秋水眼,再吃了几杯酒,越发横波入鬓,转盼流光……”芳官与尤三姐的身份、地位并不高,可见,像“耳坠子”这样精巧的饰物已进入清代社会的“寻常百姓家”了。

  如果说戴耳饰品之事是“古已有之”的话,那么,眼下可以称得上“于今为烈”了。佩戴耳饰品的女士比比皆是,“无痛穿耳”的招贴广告随处可见。再说有的耳饰品是以弹簧夹子夹住耳根,既免除了穿耳扎孔之苦,又能随时取下或调换,那就更加文明和先进了。耳饰品的式样和类型也越来越多,常见的有“穿环式”、“嵌珠式”和“坠子式”(“坠子式”类型甚多,有“泪滴型”、“如意型”、“钮扣型”、“方框型”、“菱角型”、“鲳鱼型”、“阔叶型”、“菠萝型”、“小环型”、“大环型”、“圆 型”……)。真可谓五光十色,各尽其妙,有美皆备,无丽不臻。

  再说项链。项链起源于欧洲。《古代希腊故事》里有一篇《项链的来历》,说当时的马其顿国王酷爱听人唱歌。有一次,一个民间的歌女被召进宫,唱了一首名为“珍珠”的民谣,唱得缠绵悱恻,悦耳动听。国王听罢大喜,命左右当场赏一大把珍珠给歌女。歌女手若柔荑,捧掬不起。幸亏国王身旁的白胡子大臣灵机一动,叫侍从立即用麻线把许多珍珠穿成一大串,穿好后即套在歌女的颈项。歌女受宠若惊,喜不自胜。这便是“项链”的来源。英国诗人莎士比亚在其《短歌集》里就有关于歌女佩戴项链的诗句:“胸前挂着光亮的项链,手上戴着玲珑的戒指,眼角闪着妩媚的光泽,口里唱着哀怨的歌词。”法国的巴尔扎克在其《风俗研究》一文里,叙述欧洲中世纪在基督教禁欲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女人的衣裳讲究修长和遮体,甚至连面孔也得罩上面纱,但唯有歌女却不在此例,演唱时一律光裸着胸脯。歌女的领班为了让观念看上去不至于产生“光落落”的感觉,就给歌女戴上一串色泽晶莹的珍珠项链。这样一来,视觉形象就显得匀称、协调了,观众的上座率也随之而增高了。

  随着欧洲中世纪黑暗时期的过去,封建主义的解体,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资本主义的萌发,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也在逐渐改变。女子的衣着从封闭走向袒露,因而佩戴项链也不再被认为是低贱歌女的标志,而被看成是高贵的妇人的象征了。项链的质料与做工也越来越讲究。法国著名的小说之王莫泊桑(1850—1893)就曾写过一篇题为《项链》的短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玛尔蒂德是个美丽的女人,而她的丈夫路瓦栽却是教育部里一个薪金微薄的小科员。有一次,教育部长举行舞会,路瓦栽好不容易弄到了一张请帖。玛尔蒂德为了参加这个舞会,特地从女友那里借来一串价值5000法郎的钻石项链。舞会上她大出风头,回到家里却发现项链已经丢失。为了赔偿项链,不得不借巨额债款。夫妻俩节衣缩食,苦了10年才算还清。可是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玛尔蒂德得知当初借的原来竟是一件赝品。这个故事辛辣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也从侧面说明了项链在女人心目中的地位。

  至于说到项链何时从欧洲传到我国,那还得从上个世纪鸦片战争、“五口通商”说起。上海被辟开商埠,划了“租界”之后,许多西洋人蜂拥而至,并定居于此,做了“上海寓公”。其时西洋人结为伉俪多在“圣三一堂”(基督教堂名称)举行婚礼,新娘子必披白色纱服,戴珍珠项链。此种风俗渐渐影响了上海滩上的中国人,中国人的服饰便日趋欧化,婚礼形式亦仿效西洋,女人戴项链者亦越来越多。清末民初有一个叫张醉仙的文人,在《小说林》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鸳鸯梦》的笔记小说,里面有一段关于时髦国人的婚礼场面的描写——

  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纱服珠链。伉俪比肩而立,于《婚礼进行曲》乐声中向四座颔首致谢。宾客内一身着长袍马褂之老者惊问其邻座曰:“新娘悬挂此佛珠,莫非遁入空门者流,又何能结为鸾俦乎?”邻座掩口而笑曰:“君差矣!此乃新妇饰物,名‘项链’者也。西洋习俗,咸以戴项链者为雍容华贵,国人竞相效之。君深居简出,不谙世情,故错以为尼也。”

  当今的社会里“耳环”颇为“行时”,“项链”则更加“走俏”了。“项链”就质料而言,有钻石项链、珍珠项链、银项链、金项链等。金项链又有“马鞭链”、“锉平链”、“水玻璃链”、“麻花链”、“粗绞丝链”、“细绞丝链”……。“鸡心”亦有各种质料和样式。璀璨夺目的项链再悬以玲珑剔透的鸡心,真乃是配搭巧妙,匀称协调,流光溢彩,辉映成趣。

 

 

 
     

苏教版初中语文网站推荐阅读

 
www.520yuwen.com推荐阅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