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41 闲话状元

  Author :费企和

  Issue : 总第 158期

  Provenance :《世界日报》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在从前每一个中国人最热衷的人生四大喜事。“金榜题名”更是每一个读书人,十年寒窗,梦寐以求的。多少人为此而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个中滋味,凡是看过《儒林外史》的人,感受当然更为深切。

  我国早在隋朝就开始举行科举制度,到了唐朝,有了状元这个名称。1300年来,中国出了多少状元,就无可稽考了。清代的科举制度,延续了260年,举办了112科,出了114名状元。(其中有两科取满、汉状元各一名。)清代每隔三年进行一次考试,即所谓大比之年。凡是在府里考取的为“秀才”,在省里考中的为“举人”,在京里考中的为“进士”。省里举行考试时安排在中秋节前后,所以称“蟾宫折桂”,京试在十月下旬,故称“上苑探花”。

  考取进士后,再在太和殿殿试,礼仪十分隆重。考试的前一天,在中和殿内摆设黄案。第二天黎明,考生列队午门前,等待唱名进宫,然后从午门的左右掖门鱼贯而入,齐集在大殿前。身穿礼服的内阁官员,把昨天夜里印好的密封试题,放在殿内的黄案上。在仪仗的前呼后拥下,皇帝来临轩策士。鼓乐大作之后,大学士把试题授给礼部官员。官员行三叩之礼,把放着试题的黄案举起,放在御道正中。大臣们带着考生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尽平生所学夺取状元。

  阅卷是由主考官和阅卷大臣把成绩最好的十本卷子缄封,上呈御览。得圈最多的一本放在面上,以下九本,按得圈多少排列次序。皇帝亲临养心殿西暖阁,所谓“亲览”,只是看十本卷子。皇帝看完后,在第一本上用朱笔点了一下,就算是点状元了,所以状元也称天子门生,正式的名称为“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于是布告天下,三鼎甲琼林赴宴,骑白马在京城游街三天,这时万人空巷,争睹状元丰采,犹如鲤鱼跳龙门,从此进入仕途,一举成名天下闻。

  在历代状元中,宋代文天祥是一个最了不起的人物,宋理宗宝 四年(公元1256年)考中状元,时年仅21岁。考试时,试题是治国的原则和当时形势,他的远见卓识,得到主考官的赏识,给皇帝道贺说:“是卷古谊若龟镜,忠奸如铁石,臣敢为得士贺。”他在宋亡后,被元朝俘虏,囚禁三年,坚贞不屈,从容就义,最后于柴市尽节。他在狱中写有《正气歌》,凛凛有生气,千古传颂。

  翁同和(1830~1904)中状元时为26岁,后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他以支持光绪“戊戌变法”著名。

  中国历史上中状元后出往日本考察、留学的有吴鲁、骆成骧、王寿彭、刘春霖数人,都是在翁同和中状元之后30多年至40多年的事。

  最后一科,也可以说是历史上的末代状元,是光绪甲辰恩科(公元1904年)刘春霖,他中状元后不久,清朝就被推翻了,所以仅派过一次云南差使,辛亥革命后,住在北京西城作寓公,因为毕竟是殿元公,名尊位高,鬻字度日,生活也过得颇优裕。

  当时上海富商哈同作古后,特礼请末代状元刘春霖点神主,以示隆重。据传甲辰恩科时,光绪已被幽居在瀛台,慈禧看到进呈的十本卷子中的第一本为朱汝珍,原来她把珍妃视作眼中钉,看到朱汝珍名字中有一个珍字很不高兴,于是把刘春霖拔为第一,对主考官说,连年干旱,还是祈求上苍,早沛甘霖吧!一言九鼎,于是刘春霖便大魁天下了。

  从前,还有一个布衣状元的故事。宋朱梅渠字储谋,浙江永嘉县人,少年天资聪颖,才识过人,宋高宗绍兴某年秋闱大试,朱梅渠年方28岁,晋京赴考,自料定能占魁,试毕宗师王某看了他的文章,字字珠玑,动了爱才之念,准备拔为本科状元,携了他的文卷回府,以便复阅批点,但由于年迈健忘,竟把他的文卷,遗忘在枕边。放榜时,朱梅渠名落孙山,甚觉怀疑,便去找宗师要求查阅试卷。这位宗师记起无意中忘了他的文卷,就带着歉意安慰他,答应下届来应试,一定让他独占鳌头。朱梅渠感到十年寒窗,废于一旦,便绝意功名,退归林下。后来偶然发现一个名叫王十朋的寒士,见此人丰姿俊秀,聪颖过人,于是收为弟子,悉心教导。十朋在先生家里进修三年,文才大进,后来晋京会试,竟然一举成名,得中头名状元。恰在那年,鞑靼国向朝延进贡一根木头,声言中原有人识得此木何处是顶,何处是根,便岁岁进贡,年年来朝,若无人识得,便兴兵犯境。满朝文武,都分辨不出,十朋奏道:“臣恩师朱梅渠是个有识之士,料能辨识。”皇帝便命王十朋回永嘉请教梅渠,梅渠听说笑道:“《太极历判》书上已载明:‘轻清为天,重浊为地。’你把木头放在水里,其根部必稍沉,顶部必稍浮,浮者为顶,沉者为根。”十朋急忙回京奏明,试之果然。就这样,使外邦信服。引时十朋又将梅渠的学问,以及前届主考官无意中将他落榜的事奏明皇帝。高宗原有求贤之意,但梅渠早已把功名利禄置之度外。皇帝说梅渠可以称得上是布衣状元,拟赐匾额“天下第一”。十朋忙奏:“天下第一”恐言过其实,皇帝便改题“溪山第一”。从此,这块“溪山第一”的御题匾额,至今仍旧树立在永嘉县花坦村的村头。

 

 

 
     

苏教版初中语文网站推荐阅读

 
www.520yuwen.com推荐阅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