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0 绍兴师爷

  Author :王振忠

  Issue : 总第 166期

  Provenance :《绍兴师爷》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在世人心目中,满腹经纶、富于韬略的师爷,一定要是绍兴人才算正宗。尤其是到了清代,“无绍不成衙”成了尽人皆知的一句名谚。

  当时,上自总督、巡抚官署,下至州县衙门,往往都要聘请几位有才识、能干的人处理行政事务,称为幕友(也叫幕府、幕客、幕僚、馆宾、西宾或宾师等)。他们由各级军政官员自行聘请,作为主官的私人顾问或助手。主管及其军政僚属对他们尊若上宾,称之为“老夫子”;而对一般胥吏而言,由于他们是自己长官的师宾,故尊称为“师老爷”,简称为“师爷”。至于师爷对于主官,也并不以顶头上司相待,只称为“东家”或“东主”、“居停”、“主人”,等等;当面则客气地称做“东翁”。

  师爷(尤其是刑名、钱谷师爷)是许多绍兴士人栖身托足的职业。

  有人曾将绍兴的“绍”字概括成:“搞来搞去,终是小人;一张苦嘴,一把笔刀。”霎时间,一副活脱脱的绍兴师爷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浮现在眼前。其实,不单是“绍”字,即使是将“绍兴”二字联在一起,也同样能勾勒出一副师爷的尊容,不信么?——“拗七拗,一枝刀笔,一张利嘴;到处认同乡,东也戤半个月,西也戤半个月,一言以蔽之曰:八面玲珑剔透。”拍案叫绝之余,人们不禁要问:是不是绍兴这块土壤,天生就注定了将孕育出如此众多的师爷游幕四方?

  绍兴,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西部,会稽山北麓。在明清两代,绍兴是府名。清时如兴府下辖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和新昌8县。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东南一带文风最为炽盛的地区之一。一般百姓都孜孜以诗书教子;行商坐贾、贩夫走卒也大都能看书识字。所以在绍兴一带,尊师择友,弦诵比屋,蔚成风气。乃至明清两代,由于人口的增多,绍兴成了一个地狭人稠的地区。地狭人稠带来的饥荒以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严峻地摆在绍兴人的面前,于是,靠借代为生就成了不少绍兴人“救贫”的权宜之计。一些如兴人早年以借贷为生,及至长大成人就出外游幕,以幕〓还清债务,贴补家用。这大概也就维护着当地百姓的一种生活水准——诚如一些方志所描述的那样。明清时期的绍兴府,频像太史公司马迁笔下的汉代江南社会,无千金之家,亦无冻饿之人。此种生活环境迫使大批的绍兴人不得不外出谋生,尤其是以砚田笔耕,游幕四方。

  绍兴府之所以有很多人选择“师爷”这一行当,主要是因为当地的科举竞争相当激烈所致。

  在科场上败北的读书人面临着人生道路的重大抉择。周作人认为,有几条路可供选择:“其一是做塾师;其二是做医师,可以称儒医,比普通的医生要阔气些;其三是学幕,给地方‘佐治’称为‘师爷’,是绍兴人的一种专业;其四是学生意,但也有钱业和典业两种职业。此外便不是穿长衫的人所当做的了。”在穿长衫的人中间,“若要富,开当铺”,典当与钱庄一样,都是牟取暴利的两种职业。不过,它们多为迁居绍兴的侨寓徽商所垄断。当时,当铺职员称做“朝奉”,虽然在越谚中被打入绍兴一带的“贱称”之列,但这也正说明此种行当为绍兴人所难插足。至于“儒医”,俗话说:“儒做医,菜做“〓”也就是切碎的腌菜或酱菜,意思是读书人学做中医,就像将青菜做成腌菜那样容易。民谚又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可见,宦途偃蹇,学做良医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退路。绍兴是越中名医荟萃之地,中医名家层出不穷。然而,由于各地天气寒燠不同,地气燥湿各异,人的体质强弱也相当复杂,如果像做八股文那样,拘泥于医书上的成方教条,那么,庸医误诊杀人的事情也就是司空见惯的了。所以,妙手回春的好中医一定要由儒业精深者方能胜任。尽管如此,在绍兴一带还是有不少落魄的读书人滥竽充数,以致于鲁迅先生曾异常忿激地指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义或无意的骗子。”(《呐喊·自序》)除了做生意和儒医外,充当塾师似乎最为便当,它根本就不需要改弦更张,只要捡起以前背熟的烂时文,就可以聊以塞责。因此,许多名落孙山的读书人都走上充当三家村学究的道路。然而,明清时期乡村私塾教师的待遇是很低的。《醒世姻绿》里教私塾的束〓是每月1两;《儒林外史》第二回讲周进教馆,在乡下教《七长八短几个小孩”,每年的收入才12两。如此微薄的收入,使他们常年挣扎在贫困线上,饱受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之苦。显然,乡村蒙师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职业。与此相比,充当官府幕宾的待遇则相对优厚得多,收入通常是前者的数倍至数十倍,这还是奉公守法的师爷的实际收入,倘若贪赃枉法、收受贿赂,那么收入就更为可观了。

  除了现实经济利益的诱惑外,充当游幕之士,还出于自我心理上的一种慰藉。汪辉祖在回忆自己习幕的动机时这样说道:

  吾辈以图名未就,转而治生,惟习幕一途,与读书为近,故从事者多。

  所谓“习幕一途,与读书为近”,有下列几层涵义:

  其一,无论是学幕,还是科举,都与笔墨结下了不解之缘。老吏断案,有所谓的“师爷笔法”。“师爷笔法”也叫“师爷气”,从根本上讲,也就源于读书人的一种基本功或笔墨游戏。

  其二,师爷与幕主的关系是宾主关系,没有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幕府主宾相见,均止相对长揖(深躬作揖)。设宴总要幕宾上座,如家中有教读的老师,老师在上;或设两席,教读先生坐东一席,幕宾坐西一席。尤其是佑治州县,师爷与幕主更是“分相当,体相敌”。这是因为,一般说来,充当师爷至少是个秀才的身份。在平日,秀才与知且上公事,可以写禀帖,而平民则只能写呈文,俗呼呈子。“禀”与“呈”两个字眼,虽然都是由下往上的名词,却大有讲究。呈子只可说公事,不能说私事,因为平民与官长是没有说私事的资格的。相反,禀帖则显得亲近得多,秀才为了自己的一点私事,可以给父母官写一封私信。再者遇有诉讼,秀才只可传讯,无大事不得拘提。在过堂时,平民须跪着回话,而秀才则可站着回话。秀才遇有大罪,要革去功名,才能动刑;革去功名之前,是不能动刑的。遇到地方上有公益事情需要说明的,秀才可以禀见县官。这些,都是秀才在平素的一些小小特权。所以入幕后,他仍然可以继续享受这种特权——这使得师爷在清代官僚衙署中处于一种相当特殊的地位。

  其三,习幕与读书最为接近,其原因还在于习幕的部分依据与读书的根柢原是相通的。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法律制度极不完善,历来就有“春秋决狱”的说法。亦即儒家的经典《春秋》也具有法律的效力,常被引来决断刑狱。既然儒家经典也具有法律效应,所以熟读经书之人,就很容易摇身一变而成师爷。

  在绍兴,有句俗谚说:“四书熟,秀才足。”可见,只有熟悉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才能当个好秀才。换句话说,有个秀才的身份,也就具备了充当师爷的最低本钱。由于绍兴当地的文风异常炽盛,“读书读到畅,只可上上帐”的人比比皆是。而作幕既的一条“救贫”的捷径,因此也就招引着许多人弄笔舞文,游幕四方,正像龚萼所说:

  愚民迫于饥寒,则流为盗贼;读书无成,迫于饥寒,则流为幕宾。

  就这样,许多人带着未曾实现的梦想,带着失意和忧郁,走向天涯,踏进肃穆“森严的官僚署衙,开始了欲罢不能的入幕生涯……

 

 

 
     

苏教版初中语文网站推荐阅读

 
www.520yuwen.com推荐阅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