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5 人为什么需要妈妈

  Author :

  Issue : 总第 46期

  Provenance :苏联妇女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我把世界赠送给了人,而给世界奉送了人……”很久以前读到过的一首诗中的这两行字深深地铭记在我的脑海之中。这两句话是由刚生下了初生子的年轻母亲说出的。过去了多少年之后,我才理解到:为了把婴儿抚养到能说出关于自己的这两句公正而自豪的话,得在这个幼小的婴儿身上花费多少心血。

  有一次,我请几名高年级女学生回答以下的问题:“人为什么需要妈妈?”我的女儿的一位女友的笔记我觉得对我们,大人们也是十分有趣而有教益的。我来转述这些笔记(得到了作者的同意),并没有改变其简明的体裁。在转述过程中,我也忍不住要来说出自己的念头。

  “人为什么需要妈妈?确实,为什么?这要看是什么样的妈妈(这里和下面的横线都是笔记作者划出的)。不分年龄大小的每个人都应当知道,存在着爱他和不管他怎么样总是爱他的人。而不管怎么样总是爱着的是母亲的最主要特点。”

  主要的(两次提到,并在不面划了横线)竟不是爱的各种表示,爱——这是理解,深入领悟实质,信任,也就是容纳正在成长的孩子的无与伦比的独特的个性,不对他施加压力,不强迫他服从大人的意图。

  “母亲的最主要职责是理解。不理解自己的孩子的母亲,那就是悲剧。

  “应当是:

  在幼年时代:母亲是孩子的救星、保护者,母亲是安慰。

  在青少年时代:母亲是谋士、导师,母亲是安慰。

  “在成熟时代:母亲是朋友,母亲是安慰。

  “应当是无论当你5岁时或50岁时都能在之怀抱中哭诉的人。”

  令人惊奇的是:母亲不是判断是非的裁判,不是效仿的榜样,也就是说,不是某种生活公式。原来孩子对母亲的期望不是这个!孩子不要求母亲是特别完善的人,也不要求母亲超越周围的人们。然而却期望在母亲的身上得到安慰、同情、怜悯、同思考——协助。共同在一起——这就是孩子所要的!

  母亲是安慰……但是要知道,为此母亲应当是一个性格坚强的人。或者这不一定要?归根结蒂可以向女友或在车厢里向某个富有同情心的旅伴“哭诉”……

  “在任何年龄,孩子与母亲之间都留下无形的界线: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的优越性。无论是母亲还是孩子,都不应当感觉到这点。这也许既是经验,又是这个善于理解和容纳的本领以及安慰的才能……”

  啊……这就是说,毕竟需要优越性,但不是那种使人分离、疏远、贬低的优越性,而是“经验……本领……才能”,不是好教训讲道德的长辈姿态。这就是说,必须成为一生的真正引导者。虽然是困难的,但必须得这样。我是一向这样想的,但是……

  “大概,对母亲的态度是这样的(在人的一生中):赞美——怀疑——不信任——不愿同意——谴责——宽容——理解——宽恕——悔过——崇拜。

  “这一串是草草写成的:必须对之加以深入研究。我不知道,这是否应当为此。这对大家来说是否都是一样的,也许,对儿子和对女儿是不同的?

  “也许,母亲对男孩子来说和对女孩子来说,应当是不同的。母亲对男孩子来说应当也是女人,也就是说是弱者,而对小姑娘来说应当是坚强的。”

  我不知道,其他的人是怎么想的,遗憾的是,我却从来没有想过,孩子对母亲的态度在其一生中会有这种变化。而要知道,我已有过类似的体验,但是都忘了,忘了……而必须记住:那时就不会把半大孩子的违拗行为,成年孩子的疏远当作希望的破灭、悲剧,而是看作只是成长的病态……

  “为什么社会教育不能代替母亲?人毕竟能具体地爱什么人,也就是说,是局限的,不能以一样的母爱或儿子孝心去爱1,000个人和甚至100个人。人应当知道,他对某人来说是不可代替的。”

  关于在亲人关系中的不可代替性和不顶替性的这个思想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也许,这种对不可代替性的渴望的基础在于意识到自己人性的无与伦比,人的尊严感,感到不可能自我背叛——人的最初的道德支柱。

  有一次,我想:在生活中还有多少假母亲。哪怕来例举最典型的几种(假定的名称有点儿令人难堪,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它们是符合性格实质的):

  “胆小鬼”:以自己为孩子的担心来恐吓孩子,不让孩子寸步离开自己,把孩子藏在屋里以躲避任何危险;为了自己的“小鸡”而与任何人争吵,并一向替孩子辩护,即使他完全不对。

  “牺牲者”或“命苦者”:一切都给了孩子们,为了他们的任何刁钻古怪的念头而放弃一切,放弃自己的一切利益,处处都是奋不顾身,自我牺牲,自我奚落,而且还以愁眉不展的面容,并一定期望孩子们的“报答”,如果得不到“报答”,就痛苦万分。

  “好哭的”:处处都表现出可怜的束手无策,同时却怨天怨地:硬心肠的丈夫、不知分寸的邻居、粗鲁的保育员、糟糕的情况,她也怪自己的孩子们,并十分怜悯自己:“唉,为什么我这样不走运,别人的孩子都很好,而我的偏不争气呢?”

  好教训者”:主要的方法是监督,主要的目的是顺从;孩子不得到允许不能出门,不准做什么,从早到晚指点和训诫。不许有任何异议:不听孩子说的,也不感觉出孩子的反应。孩子是她的教育行动的对象,只必须服从(“而他懂什么!”)。

  “布谷鸟”:她根本顾不上孩子;必须尽快把孩子交给奶奶—爷爷,姑母—叔伯,教师—保育员,只为了使自己能够舒畅地喘一口气和干自己的事情。

  说实话,如果好好地挖掘一下,在我们中间每一个人的身上都能发现所有的一切——只是多少之差,我们中间每个人时而犯假母性的罪过。是否这样?

  大家知道,我们的缺点是我们的优点的继续,象是优点的过肥、剩余。确实,以上列举的几乎所有品质,如果在规范以内,则是优点,而不是缺点。譬如,保护自己的孩子和准备把一切献给孩子——这难道不就是母爱的崇高意义?是的,就在于此!但是还在于理解这对孩子有利还是不利。没有洞察力和责任感的爱是盲目的。好教训当然不是优点,但是对孩子的明确要求和对孩子的坚定的指导,尤其在孩子的命运转折关头,在孩子的生活中是迫切必要的。父母的松懈,父母对孩子们提出的要求的含糊不清和自相矛盾使孩子遭殃不小。家庭生活的主要规则应当是严格和不可动摇的——这是家庭生活的道德核心。应当记着:大人一向是主导者,而孩子是被指导者,因为他们生活在大人们的世界里,而不是相反。

  我发表所有这些议论,决不是想说,我已弄清了所有这一切。找到确定真正母道的尺度是困难的。母亲,如果她是母亲,就一切都会做!要知道这是为她的孩子们所需要的。

  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是美好的,如果这方面的生活充满着不断的探索。这是极丰富的创造领域,那里在创造奇异的——母亲赠送给世界的人。

  尼基金娜

 

 

 
     

苏教版初中语文网站推荐阅读

 
www.520yuwen.com推荐阅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