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6期

情深义重:国脚孙继海的幸福生活

作者:刘 水 丁 冲

字体: 【


  孙继海是中国足坛近几年跃起的一颗新星。他1 8岁参加甲A联赛,19岁披国家队主力战袍,21岁成为亚洲首次赴英国踢职业联赛的球员,22岁当选亚洲最佳球员。在2001年世界杯亚洲十强预选赛上,他以稳健、精湛的球技赢得国人一片喝彩。2002年春节刚过,孙继海又以200万英镑的高价转会英国曼城,披17号征衣在英甲联赛中闪亮登场,成为最受世人瞩目的中国球星!
  在绿茵场上风光十足的孙继海,在场外是个重情重义的乖男孩,他与当田径教练的父亲和残疾的哥哥以及家人情深似海。他说,我的身价再高也有顶,但是我的亲情无价!
  
  “国脚”的摇篮:全家人的“营养”集于孙继海一身
  
  孙继海的父亲孙亮宗青少年时代是个极具潜质的田径运动员,曾夺得大连市田径运动会跳远、三级跳和400米三项冠军及辽宁省中学生运动会十项全能冠军。
  然而,“文革”击碎了“冠军梦”,他只得到横道河子中学当了一名体育教师。
  孙亮宗与同校物理老师于英风结婚后,先后生了一男一女。可是,老天仿佛捉弄人,男孩儿孙继新生下来不几天,由于药物过敏留下了后遗症。按照国家政策,孙亮宗夫妇于1977年9月28日,又生下了一名男孩,他就是日后名扬四海的“国脚”孙继海。
  孙继海两岁时,孙亮宗调到大连体校任教,第二年全家迁回了大连。在体校,孙亮宗对孙继海的神经类型和骨骼发育状况进行了科学测验,发现儿子确实具备一名优秀运动员的天赋。
  从孙继海4岁开始,孙亮宗以父亲加教练的身份开始对他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培养。1985年,孙继海参加了大连西岗区举行的运动会,他轻而易举地夺得了400米、100米、跳远三项个人冠军。孙继海的出色表现,,令现场观战的大连体校足球教练张斌眼睛一亮:“这小子基础这么好,如果踢足球,绝了!”教练几番周折,终于从孙亮宗手中“横刀夺爱”,将孙继海招至自己门下。半年后,奇迹出现了,人队最晚的孙继海一跃成为头号主力队员。孙亮宗只好认命,并开始全身心地支持儿子的足球梦。孙亮宗经常开导儿子:“你爸虽然不是足球教练,但绝对是一级营养师。”孙亮宗“逼”继海天天喝他用中草药加补品熬制的“营养汤”。那时,孙继海父母的月薪加在一起只有100多元钱,日子过得挺紧巴,但对孙继海的开支却格外大方。海参对运动员身体补养效果极佳,孙亮宗竟一次花1000多元钱去长海县买回上等海参,这笔钱在当时足以吓人一跳!
  孙继海不负众望,他先后在大连足球少年队和青年队担任队长,从9岁开始参加全国足球比赛,连年夺得全国冠军。1989年夏,当12岁的孙继海代表全队捧回全国走向2000年“夏令营”最佳阵容奖杯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一口认定:“孙继海绝对是国家队的苗子!”
  1993年春,中国健力宝少年队开始组队,准备赴足球王国一巴西训练。在全国500多名竞争对手中,孙继海脱颖而出,成为进京参加选拔的66名选手之一。可万万没想到,在最后确定22人名单时,孙继海落榜了!理由是他的骨龄超出一个月!孙亮宗震惊了,从儿子4岁起,他就一丝不苟地测定掌握其各种身体要素(他还请人定期摄像对儿子动作进行分析),他认定儿子各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别说进入前22名,就是前3名也不成问题。一怒之下,他领着孙继海再次进京,直接闯入了国家体委办公大楼。他摊开孙继海的所有资料和获奖证书,言辞激烈地说道:“这样的人才你们不要,难道真要让我相信腐败竟到了这样严重的程度吗?”这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中国足协副主席许放亲自陪同孙继海去体科所复查骨龄。然而;不知何因;直到健力宝队启程离京,鉴定结果也没下来。
  这次打击实在太大了,孙亮宗在几天之内仿佛苍老了10岁。在回大连的火车上,孙继海第一次和父亲喝起了闷酒,边喝边流下委屈的泪水;“孩子,你要振作起来,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自信心!”孙亮宗打起精神给儿子鼓劲,“只要爸爸摘体育,就一定陪你练到底,只要咱们加倍努力地练,不去巴西,照样可以踢好足球!”仿佛蓄积已久的火山进发出无穷的能量,孙继海憋足一股劲发疯般地苦练,技术水平一路飙升,朝着既定的目标大踏步地迈进;他16岁人选中国少年队,17岁人选中国青年队,并担任队长,不久,成为国家足球队最年轻的主力队员,被誉为“亚洲的马尔蒂尼”。
  
  不会“说话”的哥哥,你是弟弟心中最重的牵挂
  
  孙继海在国家队素有“大男孩”的美誉,凡是熟悉他的人,都夸他是孝敬父母的乖孩子,特别是提起他对哥哥的手足之情,更是无不竖起大拇指。
  哥哥孙继新有两大嗜好,一是喜欢抽烟,二是喜欢穿运动服。为了让哥哥高兴,孙继海每次去外地比赛,第一件事就是逛当地的烟草专卖店。起初教练不解,曾严厉地批评他,继海不语,只是微笑着点点头。可是没过多久,来到另一座城市,孙继海的老毛病又犯了,这次,教练发了脾气。了解真相的队友赶紧跑过来跟教练解释,教练这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说;“继海,我错怪你了!”“不,”孙继海摇摇头道,“您没错,抽烟就是有害身体健康,回去后我做做哥哥的工作。”不料,当孙继海把教练的一番话学给哥哥听时,哥哥却生气了,他误以为弟弟把他当成累赘,不想管他了,含混不清地嘟囔道:“你现在是……球星了,牛……起来了!”孙继海知道以哥哥的智商是无论如何理解不了其中的道理的,只能是越解释越误会,便赶紧说:“哥,是我错了,我名气再大也是你的弟弟,你就这么点嗜好我一定会满足你!”有一年赴韩国比赛,队里只放一天假,孙继海顾不上和队友们观光游览,满大街转悠给哥哥买韩国烟。在机场的免税店,琳琅满目的香烟让孙继海目不暇接,但免税店有规定,一本护照只限购两条香烟,孙继海就跟队友商量,让他们用护照购他想要的香烟,回国后他再统一回收。孙继海是全队穿衣服最省的球员,他省下来的运动服都穿在了哥哥身上,孙继新一年四季名牌运动服不离身。第一次随中国青年队出国比赛时,孙继海有了一套款式新颖的西服和运动服,他自己舍不得穿,回来后都送给了哥哥,为此他又差一点受了批评。哥哥有了儿子后,孙继海外出比赛归来,总是大包小包地给侄儿大男买吃的用的,只要一抱起侄儿;他就亲不够。
  想到哥哥丧失了工作能力,孙继海用手头的积蓄在大连体育场附近开了一家酒楼。他请父母帮助打理生意,让嫂子当保管员,而哥哥则在店里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有一阶段,酒楼效益不好,他干脆雇人照看生意,无论是赔是赚,他每月都给哥嫂一笔足够的开销。看到家里住房陈旧,孙继海投资200多万元,为父母和哥嫂买了一幢200多平方米的跃层新宅,让他们搬到一起住。哥哥爱看足球,每次比赛,孙继海都不忘让父母带上哥哥。说来奇怪,哥哥在看台上表现得特别兴奋,每当继海的队进了球,他总是跳起来一遍又一遍地狂喊弟弟的名字。在自己最难最苦的时候,孙继海愿意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