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贫困不等于穷酸
作者:谊 草
字体: 【大 中 小】
由于学习成绩的优秀,我在大学里得到了两次国家奖学金,加上学校每年的奖学金及每个月300元的勤工助学工资,除了大一的学杂费外,另外三年的学费用我这些钱就完全可以搞定。这终于让我感觉到:到这个大学来,自己还是有些价值的。
正是因为这样,在同学们的眼中,我是一个自信自强的学生。然而,在我内心里我自认为是一个自卑的人。除了在成绩上面占优势以外,我真的一无所长。当同学姿态优美地参加学校土风舞大赛、健美操比赛时,我觉得自己连动作都做不连贯,因为从小学过后我再没有跳过舞;当同学三五成群地K歌时,我由于五音不全根本不敢在人前唱歌,害怕遭人耻笑;当同学能够利用各种软件做出精美的网页时,我却只掌握了电脑的基本操作……所有的一切,我没有一样拿得出手。原因只有一个:我是一个贫困乡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由于家庭的贫穷,从小到大家里根本就没有剩余的钱来培养我的业余爱好。在上大学以前,我连县城都没走出过。
见识的短浅,让我优柔寡断、性格内向,在一个集体中始终不能成为中心人物。虽然身为班长,但缺乏领导者的能力。除了细心以外,我真的没有任何特长。每每想到这些,我就埋怨自己的性格。我总想:要是我出身在一个城市家庭,能够有多方面的爱好,有一两项特长,我一定能把班集体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我也绝不会像现在这样茫然。
贫穷让我失掉了自信,甚至让我失掉了社会责任感。大多数时候,在街道上看到乞丐时,除了同情和可怜以外,我几乎没采取过任何行动。我想的总是:我也是一个需要救助的人。
学校每年挂出“受锻炼、长才干、做贡献,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横幅,在我眼里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好不容易从西部的农村走出来,来到大城市,增长了一些或许在多数人眼里已经是常识的见识,我没有再回家乡的打算。去年,看到关于徐本禹支教的一系列报道的瞬间,心里一时间激情涌动。因为我发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贫穷无关,而是与一个人的抱负有关。但几分钟的热情过后,接下来的却是万分的平静。因为回归现实,我无法作出徐本禹似的选择。我惟有深深地感慨:贫困至少对我来说,确实束缚了我的手脚。
贫困,让我无法和那些家境好的同学轻松自如地交往。她们那稍微有点乜斜的眼光,在我眼里就是一种鄙薄。如此三年过来,我觉得自己比以前没有多大的改变。都说大学是最能培养一个人能力的地方,但我却不能感受它给我的影响。
上周,中山大学的一个同学邀我去参加她们学校一个“素食协会”举办的活动。活动中,有她演奏古筝的节目。她弹奏出的优美乐声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随着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过后,大家就纷纷围住她问长问短。一个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 “演奏得这么好,你是从小就开始学习的吗?”然而同学微笑着回答说:“我只学习了一年。”看着她脸上自信的微笑,以及她在与陌生人交往中的游刃有余,我心里非常钦佩。因为我知道,她和我来自同一个乡村。后来我问她,为何能跟所有的人都谈得那么起劲?她沉默了一下然后告诉我:“穷困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事情,但我们不能表现出穷酸。正是因为我们贫穷,所以在各方面我们更不应该落后,对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颗昂扬的心。”我想,这大概就是她与我不同的原因。
现在,我真的明白了:社会责任感与贫穷无关,优秀也与贫穷无关。关键是我们的心态不能因为贫穷而贫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