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圣保罗的垃圾宝贝

作者:李 曼

字体: 【


  圣保罗是全球超大型城市,也是巴西最重要的城市,有1000多万人生活在这里,相当于整个希腊的人口。幅员太大并非最大的问题,更可怕的是:垃圾倒在哪里?
  圣保罗每天产生1.4万吨垃圾,相当于一座比萨斜塔的重量。人们曾将垃圾随便丢在空旷的垃圾场上,致使老鼠横行,疾病滋生,还引来了许多城市贫民,他们在垃圾堆中翻找食物。这座超级城市曾一度变成了一座超大垃圾堆,成了自身发展的牺牲品。
  如今,圣保罗展开了一场“绿色革命”,用独树一帜的方法,通过回收利用垃圾进行自救。绵延数公顷的垃圾堆,为圣保罗制造了大量能源。
  
  黑色管子与发电厂
  
  变革从圣保罗的班代兰蒂斯开始。班代兰蒂斯是全球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之一,也是一座发电厂。这里有源源不断的廉价燃料,不是煤,不是石油,而是垃圾。
  班代兰蒂斯曾是一个空旷的山谷,有175个足球场那么大。如今,层层堆积的垃圾已深达7米,每层中间还夹着20厘米厚的灰土。垃圾腐化时会自然产生沼气,聚在土层下的沼气顺着200根垂直的黑色管子被导出。1吨垃圾能产生200升沼气,由此产生的电量足够1户人家用1小时。班代兰蒂斯每天都会增加六七千吨垃圾,这个填埋场1年的发电量可供40万人使用。
  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圣保罗的生活垃圾中有大量有机物,富含沼气,其中包装材料较少,食品较多。但这种很有潜力的能源,以前都被白白烧毁而浪费了。圣保罗环保局的局长阿德里亚诺·迪奥戈推动了一场革命,变废为宝,解决了这座城市的垃圾危机。
  这座垃圾填埋场旁边建起了电厂,发电过程非常清洁。那些黑色管子就是收集沼气的机器,沼气积聚到一定程度,便会流向发电厂。
  
  33天:从垃圾场到超市货架
  
  另一个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是每天回收10吨以上的易拉罐,然后制成900万个新易拉罐。南美托姆拉公司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易拉罐回收公司,它每天回收的易拉罐头尾相接,可以从巴黎延伸到罗马,一年的总量则可环绕地球10圈。从易拉罐被打开饮用,丢弃成为废品,到重新回到超市货架上,只需要33天。
  圣保罗有2万人靠回收废物为生。他们被称为“卡塔多尔”,也就是拾荒者。这个称呼在圣保罗决不是侮辱,这是一种职业。
  回收不仅能赚钱,还能省钱。用旧易拉罐制造新罐,能节省95%的能源。回收1个易拉罐节省的电力,足以供1台小电视持续播放3个小时,或是让1个100瓦的灯泡持续亮近20个小时。在圣保罗的托姆拉回收中心,慈善机构可以用实物换易拉罐:5000个易拉罐可以换1台电扇;6000个换1部轮椅;18万个易拉罐则可以换1台复印机;74个易拉罐可让这些拾荒者换一顿午餐。
  
  纸盒变屋瓦
  
  圣保罗处理垃圾的最成功范例并非易拉罐回收,而是回收各家冰箱里的普通纸盒,也就是利乐包,装着人们早上喝的果汁、午餐时的汤和睡前的牛奶。
  外表简单的利乐纸盒,其实是6层纸、塑料和铝牢牢粘合在一起的神奇产物。纸可以强化硬度,塑料可以防水,铝则能阻挡光线、氧气,避免腐坏。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利乐包的制造过于精良,材料无法分离以回收利用。但现在不同了,再生的历程开始了。
  再生工作的第一步,仍从那些拾荒者开始。他们收集利乐包,送到回收中心,这里收集各种纸类,包括纸板。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纸板回收国,生产的纸板有6%被回收利用。回收中心拆开利乐包,捆扎好后运到造纸厂。
  整个工厂的运营依靠的都是回收材料。材料进入被称为“水力碎浆机”的巨型搅拌机,经过约20分钟的搅拌,碎浆机能回收利乐包中90%以上的纸纤维。铝、塑料和纸张残渣层层纠结,无法分离,也就无法使用。在其他城市,这些渣滓都被丢弃了,而圣保罗却有新的用途:把它们做成屋瓦。
  工厂将这些成块的渣滓碾碎,然后压进瓦模。这些瓦片堪称完美:轻巧、坚固、耐用、防水、耐热,价格比一般屋瓦低10%。现在,有11家巴西工厂利用每月回收的700吨利乐包制造这种屋瓦。
  
  垃圾成艺术
  
  20世纪80年代,圣保罗附近的工业中心库巴唐声名狼藉,被称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当地的钢厂、化工厂和肥料厂日夜排放毒气。污染导致附近的山丘草木枯萎,引发了泥石流,库巴唐河也因此干涸。当地患癌率高出正常数值6倍,婴儿常有先天缺陷,没有大脑或是死胎,库巴唐因此被称为“死亡山谷”。
  在圣保罗新风尚的影响下,库巴唐开始了新生。工厂投资数十亿美元更新设备,安装洗涤塔治理污染,并不再随意丢弃废弃物。如今,当地的水源、空气和土地已大幅度净化,联合国也将库巴唐树立为模范。
  起初,当地居民将垃圾制成肥料,但由于有机物里还混着玻璃、塑料和电池之类的杂质,使得肥料质量低劣。肥料工厂的排放物臭极了,居民不堪忍受,怨声载道。在经营了40年后,工厂终被勒令停业。
  如今这里不再是肥料厂,而是艺术创意工作室,各种想法都能在这里实现。而艺术家就是当地的青少年,他们是那些木匠、炼钢工人以及拾荒者的孩子们。
  圣保罗不再开采矿山,而是在重塑金属;不再为纸张砍伐森林,而是回收利用;不再浪费能源,而是充分驾驭它。
  
  (容样权摘自2006年5月13日《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