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人生况味

作者:冯克力

字体: 【


  11901年,一个在格鲁吉亚的中国商人家庭。他们除了种茶育茶,还在黑海港口巴统附近置地,经管沙皇庄园。(述)
  220世纪初,在上海王家堂圣母院开设的女塾读书的教内女生。这些幸运的女孩也许能通过念书识字给整个家族带来改观。(冯晓春)
  31930年的“外企”白领家庭。供职于沈阳英美烟公司的邢可钦,工薪比一般中国小商号的老板还多。几年后因失业和生病,他举家回到故乡山东蓬莱。(邢志远)
  420世纪30年代,一个弥漫着幸福的小康家庭的七兄妹合影。(许大昕)
  
  51938年,在苏联库鲁斯科的吉新林(左)。其父吉合1925年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后与一位当地姑娘结婚生下了她。1931年吉合奉命秘密回国,直到21年后才父女重逢。(刘骆生)
  61945年,罗世安任国民政府驻意大利使馆参赞时与夫人合影。1949年,他递交了辞呈,与人合开饭馆维持生活,后成为戛纳一家豪华饭店的大班。(马小弥)
  71950年,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谭君)
  81966年“大串联”期间,一位步行千里抵达延安的14岁少年在宝塔山前留影。(大虬)
  91966年的婚礼。新人向毛主席像三鞠躬,就算拜堂成亲了。他们手中的铁锹、镢头和毛主席著作体现了“劳动光荣”的时代风尚。(李峰)
  (刘玉川摘自《人生况味》,山东画报出版社)